中央银行赚钱吗(金融机构是怎样一个机构,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admin 2024-01-04 21:11:01 608

摘要:金融机构是怎样一个机构,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就是银行的替代品。考贷款跟投资 央来自行降息后,钱存哪里最赚钱? 这意味着部分居民提前取出了一部分存款,或是将资金链凯旦投

金融机构是怎样一个机构,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就是银行的替代品。考贷款跟投资

央来自行降息后,钱存哪里最赚钱?

这意味着部分居民提前取出了一部分存款,或是将资金链凯旦投资到其他地方,比如购买股票、基金或房地产等。有分析认为,一些居民可能将钱投资到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孙如回报率相对较高,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将资金用于股市或虚拟货币投资等高风险领域。此外,一些人或许还有一些其他用途,比如消费、教育、医疗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变化,普通居民需要理性对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进行金融投资和理财规划。同时,金融投资是需要风险意识及棚扰相关知识的,建议民众通过了解相关知识、参考专业机构或人士的意见及建议等方式,谨慎地进行资金管理和投资。

央行还是对存款“下手”了,现在还能“躺着赚钱”吗?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最新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对于存款,因为一场疫情我们都意识到了严重性。然后,央行对存款类的产品动手了。目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管理越来越严谨,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了,除了一些新出的理财产品以外。传统的理财产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存款就是我们知道的理财产品中最熟知的一种。

前段时间,央行在清理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的一系列差乱现象以后,央行再度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对计息类的存款产品进行一个严格的把控,靠档计息的存款可能也会慢慢的退出大众的视线。

什么是定期存款靠档计息?简单来说,就是比如你存了一个三年期的定期存款,但是你只存了一年就要提前取出,银行可以按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给你结算。当然了,这种操作是为了银行留住客户,变相的把利息让给客户,但是这个结果就是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

和大额的存单相比,结构性存款的实际利率很高,而且时间灵活。结构性存款因为投资的利益还要受到投资市场的影响,所以要算上投资市场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算你们不是觉得这么高的收益,导致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结构性的存款。

其实,这样下去,大家的在银行存款就变少了。存款变少了会怎么样呢?存款变少了,银行的整体利息就会相对应的升高,钱就会变的贵了,企业的融资也就变的困难了,企业不融资,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现在,中央银行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率统统纳入了自律管理的范围。央行发布的存款新规以后,结构性存款的收益较去年虽然下降了一些,但根据某机构监测的数据来看,目前其最高平均收益还能达到4.78%。

存款和股票、炒黄金比起来确实是一种收益比较慢的理财方式。但是2020年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最稳妥的投资就是把钱放到银行里。

在新规发布以后,银行的存款有很多种方式。在疫情封闭中,对于没有存款的月光族来说,活期存款是必不可少的选择。虽然他的收益较低,但是可以随取随用,流动性比较高。也是存款产品中的基础。

还有一个就是定期存款,在你有大额存款的基础上,你可以获得大额存单的优惠利率,五年期的大额存单利息达到了4%以上。而且没有什么限制,随用随取。只不过会损失一部分的利息。存期的期间越长,利息就越高,他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绝对的保证你的本金和利息。

还有就是定活两便存款,他是介于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间的存款方式。可以随时支取。利率也会随着存期的长短变动而变动的一种存款方式。

现在在全球的经济影响下,油价下跌,通货膨胀,会不断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国家对银行周期调控的操作空间。

其实,存款是我们的底气。一场疫情让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手里的钱该怎么分配才是最合理的,当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存款新规下来了,并不是意味着存款的利率就会下降,他只不过是在对一部分的存款产品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我们的一般的定期存款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下列()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赚钱

参考答案:D

央行存款准备金的利息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央行也盈利么?

银行准备金就是银行里存的现金留一定的比例的数量是不能动的,用于让一些活期的客户取款用的,剩下的比例是又银行自己支配投资或者是发放贷款以达到盈利...中国的银行都是由中央银行同意管理控制的,如果银行准备金率上调的话,那么各个银行可支配的钱就少了,就意味着,发放的贷款就进少了,那么国内所有需要资金的企业们,就有一部分拿不到贷款。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同时整个国家的现金流通就会变的紧张,从一定角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行。反之,市场的现金流通会增大,企业得到的贷款就会增加,发展速度就会加快,也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我想问下央行的收入来源是什么?谢谢

同问。。。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什么不是其职能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为**赚钱不是其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1、公共服务职能:这是中央银行以银行的身份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2、金融监管职能:是指中央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和金融市场实施规制与约束,促使其依法稳健运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3、金融调控职能:这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能。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金融手段,对整个国家的货币、信用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

去年赚的钱!两周就赔光了!央行终于出来说话了!

著名投资人齐家基金董事长齐俊杰老师的原创文章平台

学点投资的真本事!

从加入知识星球 找齐俊杰的粉丝群开始

【两个群分别运营不要走错了】

股民年度行为报告发布!竟然这么多人都赚钱了?科学吗?

【语音版】

广东最大P2P出事!千亿规模百亿欠款都打水漂了!

【语音版】

M1和M2全部回落!金融开始收缩了?市场会转势吗?

【语音版】

【澳洲买房】高通胀高利息低工资! 澳洲人撑不住了! 经济衰退将至, 如何利用危机赚钱暴富, 买房难得的窗口期即将关闭!【澳房策252】 - 知乎

欢迎来到澳房策,我是Alex老师。澳洲现在有150万人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来,有很高违约风险,占全部房贷比例29.2%。7月份失业率上升到3.7%,失业人口增加了14600人,这是澳洲统计*的官方数字,独立调研机构RoyMorgan的统计资料显示澳洲7月失业率已经达到9.1%。4大银行包括西太,联邦,澳新和国民银行都在裁人。企业盈利能力持续降低,有70%的企业认为澳洲在未来12个月会进入经济衰退,其中一部分甚至认为6个月内经济衰退就会发生。那么澳洲到底会不会发生经济衰退,我们如何做好准备,保住自己的财富甚至是大赚一笔呢?如果经济衰退真的发生,对你最有利的房产市场窗口期可能正在悄悄关闭。澳房策频道每周分享澳洲房产投资知识,案例,政策和市场动向,助您房产投资决胜澳洲。欢迎您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选择全部,这样就能接收到影片上新通知了。

最近澳洲调研机构TMA对澳洲数百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企业预期未来的12个月澳洲肯定会进入经济衰退,其中19%企业认为衰退会在今年下半年就开始。47%的人认为目前的高通胀高利息环境将会至少持续一年,1/3认为利息还会升高。有意思的是一年前TMA做了同样的调查,当时只有27%的人认为2023年会发生经济衰退。

高利息环境让借贷成本上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通胀让人们真实工资水平下降,同时负担更高的贷款还款,这都让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收到了极大挤压,人们没钱消费了,自然会进入节衣缩食状态,这反过来再一次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我们总说经济衰退,怎么算是经济衰退呢?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说,虽然没有关于衰退的统一定义,但它通常被认为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疲软或负增长,同时伴随着显著的失业率上升。一般接受衡量标准是,如果有两个连续季度的GDP负增长,那么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会将这种情况定义为“技术性衰退”。当然这只是我们概念上的经济衰退,对与普通人来讲,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当你感受到生活成本巨大压力,开始失业,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商店工厂倒闭,银行不放贷款,这个时候,就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的衰退了,因为它真实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生活成本压力澳洲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电价从7月开始又上涨了1半,还有天然气,油价,日常消费品,菜价,交通费。澳洲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你背着房贷的话,情况就会更糟糕。疫情期间超低利息贷款买房的人,当时拿到了1-2%的利率,而现在需要支付6-7%的年利息。一下子就掏空了普通家庭几乎所有的可支配收入。完全进入了节衣缩食状态。澳洲人有些因为没钱直接3餐改1餐的,流落街头没房住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这些澳洲大城市。

当然大家都不甘心受到通胀的影响,生活水平下降,所以这两年平均工资的涨幅也几乎达到了历史高点,年增幅3.8%。就是说原来8万年薪,现在加到了$83,040澳币。你看着好像涨了,可是考虑到目前的通胀率6%,澳洲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或者说生活水平,正在倒退。根据澳大利亚研究院的统计资料,2023年澳洲人的实际工资水平已经回到了2008年。辛辛苦苦20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前几天,澳洲中央银行RBA员工要求涨薪,**的意思是涨10.5%,你听着好像挺多的,比通胀还多,应该满意了吧,但是57%的员工投了反对票,意思就是大部分RBA员工想要涨价更多。可见这帮经济领域最聪明的人,知道目前的收入情况有多糟糕,想要一次性把自己工资涨幅提前量打出来。如果现在已经出现苗头的失业潮,真的变成大浪的话,涨多少工资都只是账面工资,能拿到这个工资的人会越来越少。

澳洲会不会进入经济衰退呢?按照澳洲**官方的说法,澳洲过去30多年以来从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上次衰退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

1987年10月,全球股市遭遇重挫,这场危机起源于日本和西德提高利率,进而推高了美国的利率,触发了对美国股票的大规模抛售。全球股价平均下跌了25%,但澳大利亚的下跌幅度却高达40%。到了1990年代初,18个主要的经合组织(OECD)经济体中有17个陷入了衰退。在1991年的经济衰退中,通货膨胀率高达8.7%。失业率已经超过了10%,GDP也在下滑,所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不得不开始降息。1991年5月,RBA开始将利率从11.5%削减到5.75%,全部在一年内完成。通常情况下,这会推动通货膨胀。但相反,到了12月通货膨胀率骤降至仅1年0.3%,而失业率在1992年12月达到了11.2%的峰值。新加坡**李光耀曾经预测,由于高失业率、通货膨胀压力和**债务,澳大利亚有可能成为亚洲的“白色垃圾”。当时,澳洲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崩溃,包括维多利亚州立银行、南澳大利亚州立银行、西澳大利亚教师信用合作社,金字塔建筑协会,还有几家商业银行、一家抵押信托和一家互助社。由南澳**所有的南澳银行,也在1991年崩溃。该银行曾是上世纪80年代商业地产繁荣的受益者,但到了1991年2月,Bannon工***不得不推出了一项价值9.7亿澳元的紧急救助计划,应对南澳银行的不良债务,而该银行的债务很快达到了30亿澳元。州长Bannon辞职。西澳大利亚在80年代繁荣的尾声也遭受了重创,工*州长BrianBurke因为擅自挪用公共资金造成纳税人巨大损失被捕入狱。1990年,维多利亚的金字塔建筑协会债台高筑,债务超过20亿澳元。当时,维多利亚州深陷债务危机,劳工**魁辞职。1992年,由杰夫·肯内JeffKennett特领导的自由*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开始了一系列广泛的支出削减、公共资产私有化和经济改革,以减少**债务并振兴经济。1983年,澳大利亚劳工***上台,由霍克和基廷组成的**开始转变劳工*传统的经济保护主义立场,对金融行业进行了放松管制,并重新定义了工会的角色。造成了金融泛滥,系统不再稳定。1980年代放松金融管制程度实在太高,使1990年代的衰退“没法避免”。对于1991年经济萧条原因的说法不一,但是经济学家们一致同意的是,高利率,高通胀,和放松金融监管上,就是贷款发得太多了。1990-91年的衰退主要是由金融失败引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资产价格的下跌意味着贷款无法偿还,从而将压力转移到了金融机构。那么这次澳洲能不能躲过这次的经济衰退呢?澳房策可以帮您在全澳范围内,买房/卖房/长短租/还有VIP房产投资规划会员服务。如果您需要澳洲房产投资初步意见,请到澳房策官网使用免费“基础咨询”。在澳房策频道您将会学到最棒的澳洲房产投资知识。初学,欢迎加入澳房策基础会员领取5大礼包。铁粉,欢迎加入澳房策YT频道会员领取福利并加入专属交流社区。高手,欢迎参加80分钟直播公开课MasterClass,学习最有效的澳洲房产投资理念,买到好房实现财富目标。所有报名链接都在影片描述栏,如果不是在YT看到影片,请您私信我们获得报名链接。澳洲会进入经济衰退吗?澳大利亚会在12个月内经历一场经济衰退吗?经济衰退最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连续两个季度GDP下滑。澳洲2022年第四季度GDP增长0.6%,2023第一季度增长0.2%,增长已经非常缓慢,几乎就在0点附近。而澳洲财政部的预测是在未来的3年经济会继续放缓。我个人的看法是澳洲很有可能会进入经济衰退,尤其是在未来还可能再次加息的情况下。

澳洲GDP下滑非常少见,除非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战争或者新冠期间。澳洲经济表面上看抗衰能力非常强,所以才能超过30年保持没有经济衰退的记录,这是发达国家连续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没有之一。只是现在经济增长没有那么快了,但是我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口增加。澳洲是移民大国,澳洲人口增长超过7成来自新移民。新移民带来了钱和技术,推动了澳洲经济发展。但是如果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指标,其实澳大利亚现在已经陷入了“人均GDP经济衰退”(PerCapitaRecession)。按照这个定义,澳大利亚在大流行病之前并没有经历所谓的“发达国家持续最长的经济繁荣”。当我们判断经济是否处于衰退状态时,重要的是要问我们想要衡量什么。如果目的是判断生活水平是否在提高,那么人均GDP就是一个更好的衡量标准。所以说经济是不是衰退,其实对普通人的意义不大,生活标准下降或者找不到工作,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衰退”。而这种衰退目前正在发生。只是在这种人均GDP衰退的同时,还是有70%的可能性澳洲进入连续两个季度GDP下滑的“技术性经济衰退”。对于这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全身而退,甚至赚钱呢?为什么我在影片开头说目前可能是澳洲房产未来30年难得的窗口期,而这个窗口期正在悄悄关闭呢?澳洲房产窗口期现在澳洲的情况是,高利率,高通胀,人们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降低,这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同时贷款收紧让个人和企业贷款还有现金流压力大幅度提高。整个经济都在越绷越紧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话,就真的会进入技术性衰退了。除非澳洲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点,在整体财富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想要刺激经济,很大可能性还是降息,放水,放松信贷,刺激经济活力。而这个时间点可能就是下一波资产暴涨的起点。目前的澳洲房产市场上市销售的房产数量越来越多,开始给一些买房人谈价和等等的时间,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正在慢慢溜走。市场在等你,你要不要跟上来呢?我会在澳房策月度直播里面为大家详细讲解,欢迎在影片说明栏链接或者到官网报名。如果您看到这里了,请帮我点赞订阅,转发给您好朋友。澳房策助您房产投资决胜澳洲,我是Alex老师,我们下期影片见。拜拜。

上缴1万亿利润:央行是怎么赚钱的?有“类降准”功效吗?|愉见财经

  

   作者|夏心愉

  出品|愉见财经

 

日前,央妈公告称今年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

 

来看下央妈的资产负债表。

央妈未上缴时的利润可能记账在上表的哪个科目里呢?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张瑜分析,有可能是在负债表里的“其他负债”科目。

央妈是怎么赚钱的?

 

还是回到上头这个资负表来看,总的来说可能来自两块:

 

第一,是靠外国资产赚的钱,比如外汇储备收益,这块也是1万亿利润的最最大头的来源。(同时考虑其中汇率变动带来的损益等。)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说,此次上缴的结存利润主要为央行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第二,虽然是小头,但也提一嘴,亦即央妈对国内银行们等金融机构,也是有利差的,计算方式上有点类似于银行对企业们。

 

不同点是,银行们那是商业机构,是经营风险与收益的;央妈不是,她是通过调节流动性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现在咱妈天天在想怎么把便宜的钱通过银行的手输送到实体经济的血管里。

 

比如央妈在资产端,有借MLF、SLF、再贴现之类的出去,也就是“再贷款”,这块是收利息的;也买国债、金融证券等,这块是有投资收益的。

 

央妈在负债端,也吸收了不少金融机构的钱,比如银行的准备金、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之类,这些钱央妈也不是白拿的,也是要付些许利息的。比如银行存进来的准备金利率大约在1.5%左右,从央妈这里买“麻辣粉”MLF大约是3%。

有“类降准”功效吗?

 

于是股吧里就有网友顺便演绎为:天台的朋友可以下来了,央妈降准了,3200点是大底了。(个人赞成这句话的最后小半句判断,巴特,原因不对哈,风马牛并不相及。)

 

“愉见财经”觉得是这样的,你要说归途或落脚点嘛,无论是降准或是上缴利润,最后希望这些钱流向的地方,都是实体,都是百姓,都是稳增长。在这一点上,大约是万涓归流的。

 

但除此以外,上缴利润完全不同于降准——方式、渠道、节奏,都是不一样的。

 

先说方式。降准是把央妈手上提溜的银行们的存款准备金,还给他们一些,这样他们就可以去多放贷款了,那是具有多倍扩张基础货币功能的。但上缴利润,意思是把这1万亿上缴给中央财政。

 

连平院长有个对比举得就很说明问题。央行上缴1万亿利润,本质上,和某央企上缴1万亿利润,是一码事儿。那央企上缴的时候大家咋没说有降准效果,央行上缴利润,大家就要激动呢?

 

再说渠道。央行上缴利润,接下去这钱其实是分两步来走。

 

根据张瑜研究员对财务科目的研究,第一步,利润上缴形成财政存款,也就是这1万亿从央行子级会计科目里搬了个家,有可能是从负债表里的“其他负债”,搬去了“**存款”的科目。

 

这一步,虽暂不创造流动性,但划个重点,钱在央行“其他负债”里,这钱本身是不具有功能性的,一旦科目搬家后属于财政了,就意味着这钱接下来将具有功能性了,“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了,不管是企业端抑或居民端,反正是注入实体里,去稳增长了。

 

于是第二步,这笔钱将再从“**存款”科目搬出,搬去“储备货币”科目,亦即财政发力形成资金流出,创造流动性。

 

张瑜研究员分析称,央行上缴利润形成**存款的过程并不起到释放流动性的作用,只有当财政资金使用后流向企业居民端,实体经济才能有“类降准”感受,而这“类降准”也取决于财政的花钱速率。

 

最后说节奏。张瑜研究员还注意到,本次“类降准”的过程漫长,并非一次性释放。根据央行的声明,本次上缴利润并非一次缴清,而是按月均衡上缴。这也就意味着大约每月仅上缴1000亿左右的利润,短期“类降准”感受并不强烈。

愉记枕边伴读 听风金融江湖

大道至简 | 山雨欲来 | 精打细算 | 后台魅影 | 寻租空间

煮酒唤雪 | 黑客帝国 | 对韭当割 | 僧多粥少 | 高利风云

五十度灰 | 生如夏花 | 火眼金睛 | 人艰不拆 | 知己知彼

浊泾清渭 | 仁者不忧 | 手中无剑 | 狼之图腾 | 降维打击

舍得之间 | 请君入瓮 | 碧瓦朱甍 | 游刃有余 | 明日之城

真作假时 | 一夜暴富 | 暗度陈仓 | 亦能覆舟 | 变脸大戏

互惠互利 | 姗姗来迟 | 那年花开 | 尽职免责 | 一念成佛

岁月缱绻 | 山重水复 | 断流成殇 | 一语成谶 | 镜花水月

造假成本 | 完美谎言 | 种豆得豆 | 异曲同工 | 演员诞生

财女图鉴 | 需于酒食 | 至暗时刻 | 放虎归山 | 信仰碎片

文章推荐:

中央银行赚钱吗(金融机构是怎样一个机构,他们

北向和南向资金什么意思(股票主力增仓占比,什

华业东方玫瑰a区购买价格(华业玫瑰东筑_北京华

恒华科技为什么不长(随州十大富豪排行?)

健身刘太阳黑历史多人运动(Adidas1折!ipsa流金水

货币贬值对股市影响(货币贬值买什么保值 - 财梯

股票集合竞价成交量怎么看(怎么看 *** 竞价成交

新能源车快充需要充电桩吗(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