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大宗商品行情展望【白银篇】 2015年,贵金属市场并没跌宕起伏,与美元波澜壮阔的上涨和石油的跌跌不休截然不同。黄金白银虽然在下跌过程中,但下跌幅度逐渐变小,特别是
2016年大宗商品行情展望【白银篇】
2015年,贵金属市场并没跌宕起伏,与美元波澜壮阔的上涨和石油的跌跌不休截然不同。黄金白银虽然在下跌过程中,但下跌幅度逐渐变小,特别是白银,全年跌幅仅为12%,震幅却高达30%,整体呈现为宽幅的区间震荡走势。
事实上,贵金属市场自2011年的高点下跌已经来,黄金跌幅42%,价格几乎腰斩。白银更是超过70%的跌幅。贵金属市场经历长达4年的下跌周期,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暗潮涌动,贵金属能否王者归来,让英福力皇研究院为你一一答疑。
一、银矿海量储备、供求充足
1、全球的白银矿产资源比黄金丰富,矿产资源较为集中,主要国家的白银储量历史数据为: (数据来源:USGS)
近几年的银矿储备并无重大变化,2015年全球银矿储备为:
根据美国矿业调查*(USGS)数据,目前世界白银储量为54万吨。从世界分布情况看,秘鲁、中国、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玻利维亚、俄罗斯、美国、波兰、加拿大等国的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7.5%,其中智利储量位居世界首位,为70000吨,占到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的17.5%。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预计未来银的储量和资源仍主要来自副产银的贱金属矿床,银从这些矿床中的提取量将与贱金属市场的需求高度相关。
2、国内银矿状况
中国国内拥有569座银矿,其中江西省白银储量在国内位居首位,占全国白银储量的15.3%。其它主要银矿分布于云南11.3%、广东9.3%、广西7.6%、内蒙古7.3%、湖北5.8%。
从各国银矿的状况来看,银矿可谓是海量储备,按目前的生产量,即使无发现新的银矿,也能维持50年以上的生产。
二、产能充足 供应稳定
1、 全球白银产量
白银的来源主要有四种,由银矿提炼出来,简称矿产银;**抛售;通过各种渠道回收之后再加工的再生银;生产商套期保值的对冲。
矿产银在2000年以后的增长趋势较为稳定,一直是全球白银的供应的主要来源。由于近年来银价持续下跌,再生银在全球的产量增趋势并不明显,约占全球供应量的比例逐渐下降。近年来各国央行主要以黄金储备为主,央行在白银市场上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2、 主要国的产量
与黄金逐步降低的产量不同,目前全球白银的产量呈增长趋势,且生产较为集中。2010年以来,墨西哥、中国、秘鲁、澳大利亚这4大白银生产国的总产量占全球白银产量的50%以上。但整体而言,白银供应的动力略有不足。矿山产银占总供给的70%以上,但银矿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开矿成本也日益提升,使得白银生产商的压力越来越大。(单位:吨,数据来源:USGS)
从白银近年生产量趋势分析,矿产银占比非常大,占比均值超过70%,再生银居次位,约占30%。近年各国**(或者央行)对白银近年呈现净卖出的状况,不过数量较少而且比例非常低,这与近年央行增持黄金明显不同。各项比例为: 3、 矿山银生产成本
白银矿产银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开采状况和劳动力成本。由于独立矿产供给的白银占矿产银的从比例不到30%,大部白银产生来源于铅锌矿,铜精矿及黄金矿等开采过程中以伴生矿形式产生出来的。因此,白银独立的产生成本较低;而且由于各个地区的矿产资源品位差异非常大,产生技术成有差距,不同的生产商的成本差异非常大,并不像黄金的成本那样相对容易估算。根据《世界白银年鉴》资料,2013年全球28%的白银供应来源于矿产银,调查资料覆盖1.315亿盎司(4089吨),约占60%的全球白银矿产供应。近年矿产银成本趋势:
成本价格大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一来是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有不同的提高;二来是随着原有矿山的不断开采,矿产资源品位下降,银矿企业的产出比例下降。以全球最大的原生银生产商是墨西哥的弗雷斯尼洛(Fresnillo plc.)公司为例,其独资拥有的、位于墨西哥Zacatecas地区的Fresnillo矿山品位显著地下降了17%。该矿山的平均品位预期将由2012年的328克/吨下降至储量品位281克/吨。秘鲁的两大银矿,Pallancata 和Arcata矿产品位状况也不乐观,分别下降了15%和13%。由此推断,至2015年,银矿的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粗略估计成本为12美元每盎司左右,与目前银价差异不大。
4、再生银
以白银为原材料的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和淘汰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的废液和废渣,报废或淘汰的工业和民用电子产品。而这些废弃物中的白银含量一般会高于矿产,其再生利用过程单位质量的白银能源消耗及其它成本均大大低于矿产开采的成本。同时,回收产生的三废排放量也远远小于矿产开采过程。因此,在白银矿产资源品位降低,冶炼成本,治污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再生银的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的再生银数量增长趋势也较为明显,再生银总量及明细为:
总体而言,再生银供应量与银价呈现较高的正向关系,白银两次价格峰值之后,银价格大幅的下挫,价格下跌从而导致短期的回收利润明显缩减,再生银数量也出现周期性下降。再生银数量与白银收盘价历史同比:
三、白银实物需求增长并不明显
近年白银金融属性被边沿化,白银的用途和需求全面转向制造业。白银的需求主要分为制造业,生产商对冲和白银投资三方面。
1、制造业消费需求
制造业建立在四大支柱上:工业、感光材料(摄影)、银饰银器和银币铸造。制造业占白银总需求的95%以上。近年白银的价格波动剧烈,白银投资(主要是ETF类基金)和产业相关的生产商套期保值也产生一定的消费需求。制造业、生产商对冲和白银投资的比例为:(数据来源:世界白银协会,百万盎司)
近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白银在许多新的制造业的使用量将大幅增加。这些新的领域包括:催化剂,食品包装,超导体和超导电容,卫生和医*领域,电池等。可以预期制造业的高占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是常态。
2、制造业方面主要占比是的工业应用和银器首饰,具体数据为:由于全球制造业在2015年表现疲软,2016年的前景也不乐观,银的需求也难以有明显起色。
3、 工业应用。
电子行业中,白银最大的用途是在厚膜浆料,典型的是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制作丝网印刷回路,制造薄膜开关、汽车后挡玻璃加热膜和导电粘合剂等。
许多电池、充电电池和一次性电池,都用银合金作阴极。虽然比较昂贵,但是含银电池的能量比比其他类型电池更好。最普遍的是纽扣大小的氧化银电池(其中银含量为35%),通常用在手表、照相机和类似的电子产品中。白银在电池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其用量非常大,该项需求呈现明显的持续增长趋势。历史数据为:
(百万盎司,数据来源:WIND)
大量化学反应使用网孔状和结晶状的白银作催化剂。例如在塑料生产中,白银用作甲醛的催化剂,石化工业中用作氧化乙烯的催化剂。美国在白银催化剂应用处于领先的位置:
4、感光材料(摄影业)。
摄影过程基于卤化银晶体的感光性,卤化银晶体由可溶解银溶液组成,通常是含有可溶性碱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钠或溴化钾)的硝酸银,这些颗料悬浮在未曝光的胶片中。光对卤化银的作用打乱了这种混合物的结构,在特定条件下被显影剂还原为金属银,底片上的图像被转换成正片。摄影胶片用于X光照相术、印刷和商业摄影中,摄影胶片的制造商需要高纯度的白银。
(盎司,WIND只包含欧洲、美国及日本的相关产业。)
2000年之后, CCD图像传感器(也叫图像控制器。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精度的提高, 数码成像开始高速发展。数码相机迅速代替传统的胶片相机,特别是2005年之后,超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普及,传统的相机几乎无人问津,用于成像的胶卷用量随之被弃用。白银在摄像方面的应用量急剧减少,此类需求也难有起色。
5、银币。
与黄金比较,白银因供应充足和价值较低,更多地用于造币而进入流通领域。历史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银本位制,直到19世纪末,银币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黄金介入后,银本位制逐渐让位于黄金。白银逐渐退出造币业,但仍存在于部分流通硬币中。全球主要国家铸币数据:
总结: 2016年白银的供应仍将稳定,目前全球经济弱增长的预期下,工业属性较强的白银在需求状况难以乐观。另外,2016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谨慎乐观,经济危机出现的概率极小,白银的避险功能难以体现。在全球通胀低迷的环境下,抗通胀的需求也不明显。综合来看,白银近年的价格持续探低之后,难有暴跌的行情,2016年银价将会以区间震荡为主,将在12至18美金的区间宽幅震荡。
英福力皇集团是贵州保利商品交易中心268号综合类会员,主要业务为商品现货及现货电子交易,包括现货白银、现货铜、沥青等,并开通了多种线上线下投资咨询、学习交流渠道。英福力皇以专业、价值、创新、共赢为核心价值观,正加快打造高端金融服务品牌战略步伐,用专业和诚信为客户提供精准、便利和快捷的服务,致力成为中国金融连锁第一品牌。
致电咨询:400-004-9218
官方网站:baoli.yflhgold.com
baoli.yflhgold.com
2016年7月15日价格早报(综合版)
1、国家发改委: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注重因城施策。对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要密切关注其库存下降情况,加大住房供应,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防止房价持续过快上涨;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2、国家发改委公布“12358”平台举报的医*价格问题。主要集中在:购买同种*品,实体*店购买价格明显高于网上购物;实体*店销售不严格执行明码标价;销售同种*品,医院*房价格明显高于医院外其他*店;个别*品大幅涨价;个别企业垄断原料*。
1、北京蔬菜价格基本不会受到南方强降雨的影响。新发地市场消息,从6月下旬开始,市场蔬菜的来源地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河以北地区,今年夏季蔬菜扩种明显,部分品种已经供大于求,价格会始终低于去年同期。
2、6月份北京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市统计*数据显示,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38个工业行业大类“21降13涨4平”。
3、北京上半年住宅楼面价涨至历史最高。伟业我爱我家统计显示,住宅用地的平均楼面价为199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4.2%,环比2015年下半年上涨11.3%。
4、天津鸡蛋价格有所反弹。市发改委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7.6-7.12)监测的红皮新鲜鸡蛋平均价格为每500克3.50元,周环比上涨0.57%,月环比下降7.16%。
5、天津上半年甲级写字楼市场租金大幅下跌。戴德梁行数据显示,受市场需求疲软及新入市项目高空置率的影响,平均成交租金环比下降7.9%至每月每平方米111.4元。
6、天津航空暑假推出多条特价航线。覆盖天津、西安、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地区多条进出港航班,30条航线特价1折起售,杭州等热门线路低至2.2折。
7、河北市场花生果价格小幅上涨。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全省中等花生果平均价格每500克4.72元,周环比上涨1.1%,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7%。
8、河北市场农*价格大幅下跌。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全省吡虫啉和灭幼脲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54.67元和34.06元,周环比下降6.9%和7.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5.0%和7.5%。
1、国家统计*:7月上旬钢材价格普涨。六大类钢材品种价格全部上涨,结束了6月份以来的窄幅震荡走势;本旬螺纹钢价格上涨119元/吨,涨幅最高。
2、国内猪价连续两日出现小幅回落走势。14日全瘦肉型生猪均价18.67元/公斤,价格较前一日再次下跌0.09元;需求疲软抑制猪价,但可出栏的大猪也已不多,继续上涨、下跌的空间均不大。
3、多地大雨催涨中*材价格。大多数中*材生长在南方,南涝北旱造成部分品种错过了最佳种植期,价格大幅上涨;预计极端天气的影响将继续深入,*材价格有望加速步入上行周期。
4、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库存稳步下降,市场对棉花的需求旺盛,储备棉轮出成交均价突破14000元/吨,较2016年1月份上涨1000-1500元/吨。
5、国内白银价格小幅回落。7月13日白银现货价格4333元/千克,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64%;较年初上涨了35.34%;预计短期白银在4300-4400元/千克区间震荡盘整。
6、江苏省水稻收入保险首单签约成功。试点地区的水稻收入保费每亩110元,农户只需要承担20%,余下的80%由**财政补贴,在约定价格下造成损失的,保险公司将按条款进行赔付。
7、深圳上半年楼面价是2015年的近3倍。全市土地出让面积较2015年减少近7成的同时,出让金额仅减少16.4%,楼面价高达24024元/平方米。
8、浙江杭州农膜价格有所回落。受原油价格低位寻低、总体弱势影响,上半年高压聚乙烯地膜、棚膜均价分别为每吨11239元、12131元,环比分别下跌13.8%、13.2%。
9、山东济南猪肉价格小幅回落。7月11日精瘦肉零售价为33.6元/公斤,单周环比下降3.03%,月环比下降11.11%;上半年猪肉价格一路上涨,6月份上半月达到价格最高点。
10、安徽合肥将严查商品房乱涨价。开发商在物价部门的备案价即为最高售价,不得擅自涨价,价格公示牌标价之外的加价以及收取未标明费用都将被查处。
1、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周三再次下跌。WTI跌幅4.38%,报收44.75美元/桶;布伦特跌幅4.56%,报收46.26美元/桶。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原油产量已创历史新高令油价承压。
2、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周三恢复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8.30美元,或0.6%,收于每盎司1343.60美元。美股近来涨势停歇,金价因此反弹。
3、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续16个交易日上升。周三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11%,自6月21日筑底以来,海岬型船市场持续攀升,租金和运价上行。
4、芝加哥农产品期价13日继续上涨。玉米、小麦和玉米市场分别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64%、0.29%和1.68%,市场需求将有所增加叠加干旱天气不利作物生长提振市场。
5、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周三继续上涨。因中国进口数据强劲,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492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21美元,涨幅为2.52%。
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小幅上涨。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846,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5个基点;在英国脱欧等国际形势下,市场预期下半年外贸压力较大。
价格早报(ID:bjprice):每天清晨,为您提供最新鲜、最权威、最具价值的价格资讯,让您轻松“价驭”每一天!
目前白银的价格是多少?
白银!一个让人欢喜,让人愁的投资品!2011年一夜暴涨90%,一夜暴跌200%!让我从千万家产瞬间回到一无所有!这个白银价格的过山车让许多白银投资者产生了死的念头!无论实物白银(包括货币白银,工业白银,银板,银砖,银币,银锭)还是期货白银,网上纸白银,特别是加了金融杠杆的期货白银全是一地鸡毛,残垣断壁,哀鸿遍野!
999纯银多少钱一克2016?
999纯银今天的价格现货是每克4.11元,银价是随时变价和波动的,999纯银制作的纪念章首饰纪念币是要另加加工费的。
古代的一两银子,究竟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多少钱呢?
国际白银现价为16.435美元每盎司,换算下大约为3.7元每克,古代一两白银大约为40克,折合**民币约为148元。
其实,古代的银子远不止这个价,1600年前金银的比价为1:8,20世纪中期和末期为1:10,18世纪末则为1:20,21世纪的今天为1:60。可见越古老银子越值钱,那么一两银子到底多值钱呢?
不要觉得我们现在有多厉害,宋朝比我们惬意多了,喝酒吃肉潇洒生活,文艺典雅也没社会压力。西门庆给朋友在县城买个“前后四间房”花了35两银子,这四间房是什么概念,我们粗鲁的认为是三室一厅毛坯光板房,面积怎么也有80平吧。以我老家为例,国家级贫困县,县城周边底价房差不多800元一平,这样算下来一两银子差不多1800元。
说完了西门庆,我们再来聊一聊潘金莲。年轻的潘金莲是个才女,不仅手工活做的好,还会唱歌跳舞,关键还能断文识字,买来只用了30两银子。同样是买,想买个是女的的越南新娘至少也要两三万,像潘金莲这样的不少于10万还要碰运气,这样算一两银子差不多3000元。
在明代,一个农民一年的生活费只要1两半银子,这是个什么概念,拿我父母来说,也是农民,种自己的地,吃自己的粮,有个小菜园,四季蔬菜多少都有供应,省一点,苦一点,一年开支可以降到4000,也就是人均2000,这样来看,一两银子大约等价于1300元人民币。
按理说清朝银子要便宜,但是清娃子不争气,白银大量外流,银子反而不那么便宜了。辛丑条约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每人赔一两,4.5亿两,10年**财政收入,折合到现在怎么也要以万亿计了,一两银子2000人民币,妥妥的没毛病。
曾国藩在任南京中山书院山长(校长)的时候,年薪是900多两,曾国藩这个是有才,也有权,拿今天来比必须要拿***津贴,比肩一个A++类大学校长绰绰有余。我胆子小,读书少,包含补贴福利一个顶级高校校长年薪猜个50万吧,如果不小心猜多了,大家口下留情。这样算来一两银子差不多550元人民币。
民国银子慢慢就退出货币舞台了,总的来说一两银子折合到今天,比较靠谱的估值范围应该是500~1000元人民币。
银子自唐朝以来就作为大额生意的货币流通,从盛唐时期到现在一千多年以来,银子一直以货币、首饰、物件等形式存在。那么一千多年前的银子价值几何?换算**民币相当于多少钱呢?
唐开元盛世,唐朝鼎盛时期,物质丰富,百姓富足,一斗米只卖5文钱,而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钱),也就是说可以买200斗米。
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朝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4130块钱相当于我们四线小城市,一个普通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了,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拼死拼活上一个月班,到唐朝才赚一两银子工钱。而唐朝一个普通的七品芝麻官,每月的俸禄都要二两银子,相当于8000多块钱人民币,白领啊!真想分分钟穿越时空去唐朝打工。
虽然到了唐朝末期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状况,米价从5文涨到10文钱一斗,那一两银子也等于今天的2065元人民币。通过电视剧我们了解到唐朝人民生活富足,出手阔绰,放在今天,原来唐朝人很多都是百万富翁啊。
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四川成都的“交子”纸币的出现,白银的存量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子的价值又开始缩水。宋朝“钱法”混乱,一两银子等于多少贯钱不等,从480文到700文,根据地域不同算法不一。
同样以米价来计算,一两银子可以买4~8石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苏轼文集里曾提到他被贬官黄州,一家数十口(按20人计算)一月开支只有4500钱还能有余,按当时的银价计算只有2—4千元人民币,能养活那么多口人,看来宋朝的物价和今天也没法比。
明朝时期,国库最充盈的时候就是万历年间了,那时候整个国库也只有200万两银子而已。民以食为天,史料记载,在明朝一两银子可买大米二石,一石约为九十五公斤,所以明朝的一两银子等于600元人民币左右,购买力较宋朝又缩减很多。
清朝时期,在康乾盛世,在当时一两银子能买150斤优质大米,相当于现在450元人民币。清朝末期,受国外货币的冲击,白银价格继续贬值,一两银子只能折合人民币200元左右。
从唐朝至今已过去一千多年,很多东西已经成为历史,银子,从曾经的货币到如今的各类装饰品,也已流传千年,只是在这一千多年里它的角色由重到轻,到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装饰品,它自身的价值也缩减了一百多倍。
现在的一两白银价值大约在一百五六十元左右,已不能作为货币流通,根据国际行情可以作为贵金属进行投资买卖。
白银历经千年,身价持续下跌,更不知道若干年后银价又能几何?
对比古代一两银子值现在多少钱,我们有两种换算方式,一种是以现在国际市场上的金银价格来衡量,再一种是以米价折算一两白银的购买力。
按第一种算法,2017年12月13日国际市场的黄金报价是1242.40美元/盎司(折合265.45元人民币/克),白银报价是15.68美元/盎司(折合3.36元人民币/克),古代标准一斤(500克)为16两,那么一两就是31.25克。一两白银只相当于人民币105元。由于现在很多国家的货币是金本位制,但美元已基本上与黄金脱钩,所以近年黄金价格一直在跌;而白银早已退出货币地位,加之实行工业化开采,成本很低,且主要用于工业和装饰,价格更低,所以这个价格显然不能代表白银在当时的购买力。
第二种算法,是找一种通用的生活必需品来衡量,看看古今的购买力。我们以《金瓶梅》为例,它的写作时代是明代隆庆朝和万历朝为准,以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的记载,隆庆朝的米价是每公石价0.591两银子,万历朝是每公石价0.638两银子。不考虑丰收和歉收时米价涨跌的因素(二者相差很大),而取其米价的平均数,按一公石米用银0.6两计算。现在的米价按2017年12月份的行情,每公斤3.50~4.20元,取中间数每公斤3.8元。而一公石以156市斤计,一两白银能购买260市斤大米,则折合人民币494元。也就是说,在隆庆、万历年间,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500元人民币左右。
因为大米从明代到现代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虽然时代不同、技术不同、产量不同,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没有改变,最能反映每一时代的物价指数,而米价的变动也最能影响其他产品的价格。
了解这个比率,我们就能了解当时的物价水平和银子的购买力了。比如,西门庆的生*铺聘请的傅伙计,每月才二两银子,相当于1000块钱;而聘请温秀才当秘书,每月给的工资是三两银子,值1500块钱。西门庆为王六儿买了使唤丫头,只花了四两银子,折合2000块钱;平时他赏赐往来小厮都是二钱银子,相当于100块钱,手笔不小啊。
潘金莲、武大郎的住宅:上下两层四间,两个小小院落,典金十数两。典是典当,是在一定期限内有使用权,不具备产权,只相当于5000多元。
常峙节购买的住宅:两间两层,一间门面,一间客坐,一间床房,一间厨灶,要35两银子,折合现在1.75万元,说明那时的房价很便宜了。
有很多人在折算古代银子的购买力时经常用粮食结算,估算得出每个朝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清朝一两相当于几百块,明朝不到一千块之类的。这里面有个误区,就是古代粮食一直是硬通货,粮食本身价值就高,而现代粮食价格很低,拿粮食去衡量古今货币购买力是不恰当的。就像清朝北京一个四合院价值几百两,现在别说北京的四合院了,位置差点的一套百十平的普通住宅也得上千万,那这样折算,清朝一两得相当于现在好几万的人民币。这样拿房价折算不合适,同样拿粮食折算也不合适。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了,该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呢,我觉得用人力成本还比较合适。《金瓶梅》中记载西门庆的秀才师爷是一个月3两工资,虽然书写的内容在宋朝,但是写作于明朝,反映的是明朝的市井生活,所以可以说明朝大老板聘用的高级管理人才一个月工资是3两左右。明朝海瑞在江南做官时,雇佣民工兴修水利,努力往高里发工资,每人每天也不过0.02两银子,月薪只有0.6两;万历时北京地区工价高一些,“每日每人工食银五分”,日薪0.05两,月薪是1.5两。明朝高级管理人才月工资是3两左右,体力活的民工一个月差不多是1两左右。现在民工工资得看民工的技术水平和干活的种类,普通民工大概应该在3000至6000之间,而现在的高级管理人才工资就更不好说了,大公司里中层月入过万都算低的。这样一对比,明一两银子少说也得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千块钱那里。
到了清朝,八品的县丞是一年俸银40两,1792年(清乾隆时期),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曾出使中国,他记录下一个北京普通四口之家当年的家庭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现在北京普通的四口之家就算只计算穿衣吃喝,一年也得好几万吧,所以用粮食算得清朝一两仅有小几百块,太不靠谱了。
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因为这个没办法直接换算,我们只能找一个参照物,最直观的目前社会还可以对比的,那就是大米了。
因为历朝历代的,物价不一样,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没办法一一查询,且早期朝代的书籍也较难查询得到,故而我们以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为例,进行对比,
唐朝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唐玄宗时一石米(唐朝一石约为现在的159斤)均价在100文钱左右,1两白银=1000文铜钱,那么算一下,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现在:159*10*2.5=3975元。
PS:因为每个朝代末年,军阀混战,物价极其高,因此我们均取中期;
宋?朝一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6石大米,以宋朝1石约等于现在152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6*152*2.5=2280元;
元朝畜牧业发达,虽然粮食产量受到影响,但受统治阶层肉食的影响,反而大米的价格有所下降,一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8石大米,以元朝1石约等于现在152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8*152*2.5=3040元;
明朝万历年间:由于人口的增加,米价一路上涨,史载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大米二石(一石约141.6斤),大概算下来一两银子=2*141.6*2.5=708元
清?朝:由于贸易顺差,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使得银子的价格一降再降,一两银子只能购买1石左右的大米,大概算下来一两银子=141.6*2.5=354元。
最后附赠一图历朝历代一石大米与现在大米的重量的参照图
关于银子到底价值几何,今人大多毫无概念,经常犯错误。很多电视剧尤其可笑,描写古人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现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银票这些荒唐的情节,显示了创作人无知以及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甚至包括金庸这样的大师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这些错误荒唐严重到什么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主要为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相当的高。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中国古代的货币单位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差异。但唐宋之后却也相差不大。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邓世昌是中军副将衔,记名总兵资格。邓世昌年薪约4000两银子,清末一两银子约合当下人民币1000元,所以合年薪400万。
致远舰上待遇最低的是夫役,月俸6两,折合人民币600—900元。一等水手月俸10两,折合人民币1000—1500元。……………………这是多么荒唐,应该是夫役月薪6000,水手月薪1万人民币,才比较合理。
北洋水师工资最高的是提督丁汝昌,年薪800万,还不如马明哲高,还不到杨元庆的十分之一。
按米价算,缺陷是古代人恩格尔系数高,又没有苹果,王者荣耀,维密等花钱的项目,所以吃的贵。
按金属价格算,那就会出现宋代白银和清代一个价格的情况,这显然很荒唐。
水浒虽然写于元明,但大致能反映当时的白银购买力。
总之,梁中书送了年财政收入的1600分之一给蔡太师
多吗?其实也不多,宝能老板姚振华今年在万科股票上就盈利532亿,可见梁中书搜刮不狠?
就是北宋一贯要合现在十万人民币,这显然是贵了
北宋一贯合多少呢?抛开生辰纲看几个数据。南宋初年临安工薪阶层的工资在2-15贯之间。北宋官员中工资最高的使相工资在400贯一个月
以一贯合一万计,临安工薪阶层工资在2--15万一个月,和今天北上广情况差不多。你不服气,就换成欧元!!
宋朝房价多少呢?开封豪宅9800贯,一般住房200,300贯,绍兴的别墅2200贯,阳谷县的一般房子几十贯,把贯换成万,也很符合今天的房价。
所以古代家财万贯,才算富人。要是以千贯为标准,大概全学院老师都是富人。明代有个戏剧叫《十五贯》,为了15贯能闹出认命来。15万比较靠谱,要是为了1万5未免不像话。《十五贯》中的15贯,能买什么呢?买一个丫头。PS要是现在丫头这个价钱,我买一打
今天说这个为什么呢?我们在计算白银价格时,得到了一系列数据,最低是金属价格约141,最高是生辰纲价格约10万。
总之,计算出北宋一两白银在今天的感受价格,仍然用的是“整体观察,反复比较”的八字真言。
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清朝中晚期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谢邀,银属于贵金属在中国古代直到民国一直是硬通币,不能简单地按某一朝代的某一时期的米价换算成银两,和现代米价对比出的换算率,折算出一两银子合多少人民币。古代的米价每个朝代因其耕作技术的进步,米价也是不同的。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是和平或战乱或天灾,或人祸等原因米价更是悬殊巨大。这个题目问得过于笼统,应该具体到某朝代的某时期来计算比较靠谱。如明朝仁宣盛世时的米价和明末时的米价应该有数倍的差距。清朝康乾盛世和太平天国闹腾时期的米价也是不可相此。
那拿什么做参照物来换算呢?我认为应用古代各朝的普通公务员工资水平來换算,一两银子到底合多少人民币。也许这种换算也不合理,古代公务员的工资只有清代是以银子为支付形式。其他朝代都是以大米或小米为实物支付形式。那么到底以何种东西为换算依据呢?
还是以古代具体的年代米价水平,和现在的米价进行换算得出的结果比较合理吧!
我是讲堂空空——宝玉石文玩知识传播者,在很多电视剧里,咱们都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到客栈里就餐,都是付的是银子,于是很多人都好奇,这些银子到底价值几何,这些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钱呢?
在古代,一两银两的钱银价值正本是很高的,比方《红楼梦》里面,刘姥姥到贾府里看见一餐螃蟹就要24两,所以感慨这可是小户人家过一年的钱,要知道刘姥姥是个中产阶级,有房有地还可以雇仆人,20两对她来说正真是小意思啦,根本不算什么的,但是普通的百姓来说,就是一笔大钱了。
再如《明史》里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合理俸禄是45两,所以可见银两在古代的钱银价值十分的高的,各朝的钱银价值不一样,关于中国人来说,千万年不变的民生商品便是大米,空空下面就以大米的交易价格为标准,带大家看一下不同年代的银两到底价值几何。
最鼎盛的唐朝,当时的一两银子折合为1000文铜钱,而当时的大米就只有5文钱一斗米,所以就可以买200斗米,一石等于10斗,所以一两银子可买20石大米,若是今天,相当于5000元的购买力,你大概能感觉的到了吧。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二石,照当时的计算,一石便是94.4公斤,所以也便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而现在呢,以中心价计算,一斤大米是1.75元,所以那时候一两银子约合现在人民币800多元,这是按照物质的交换量核算的。
所以,现在的影视剧正本太过于夸张了动不动几百两,那按照现在而言便是上万的花费,这可不是普通人敷衍了事就可以吃得起的饭啊,在那时候可是王公贵族才能消费的起,所以空空建议在拍历史剧的时候尊重一下史实好不,不要普通百姓吃个饭就付十几两银子。
来自:青铜妖藏书楼>《银子与土地、房屋》
2011年,白银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2011年04月09日,白银最高1000克现货价格10788元,也就是每克约10.8元。不过也是昙花一下,很快就回落了。而现在白银价格虽然已经很低,但是美元太过强势,短期内还是形成一定制约。
2016即将收官,白银价格还会暴涨吗?
白银的投资者们知道白银因受美联储将在2016年加息的影响而承压。许多人认为联邦资金利率的上升将会对美元形成利好,从而使贵金属的价格走低。这是白银一路下跌至17美元每盎司,200天移动平均线上的主要驱动因素。事实上,银价已经基本触底处于超卖时期。
白银价格的暴涨机遇
但是美联储使投资者觉得加息是即将到来的事已经有10个月了,然而却还未加息。他们连上调25个点的基准利率都不愿意。现在我们临近年末,许多人认为拖了许久的加息将变成现实。
美联储**在上周五发表了鸽派的讲话,她强调说低利率和经济刺激方案可能是使经济恢复的唯一途径。她没有排除加息的可能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听起来她并不支持较高的利率。
那么,在2016年收官前,加息还有可能吗?
以下因素表明短期内不合适加息:
1.过去两个月的就业报告数据疲软,新增就业人数小于预期。不仅如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服务行业的兼职工作。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5%,而根据ShadowStats的计算数据显示失业率为23%。
2.GDP增长乏力。在第二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而最初的预期值是高于3%。第三季度的GDP最初预计为3.7%,但后来被降至1.9%。
3.十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出乎意料的降至全年最低,从9月的91.2降至87.9,这是首次低于市场的最低预期。
4.年度通胀始终徘徊在1%附近,是美联储通胀目标2%的一半。如果想要使数据离目标更近些,美联储要做的是降低利率而不是升高。
5.全球的债务仍在快速增长,如果有任何加息行为都会带来巨大的苦果。美国的年度赤子今年以来首次增加,再一次回到每年1万亿美元。IMF不就前刚宣布千秋的债务总额创纪录的达到了152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和的225%。
6.股票市场的上涨快要到头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都未能创出新高。如果美联储令所有人失望选择不加息,其中包括了一大批美元多头,你认为银价将会发生什么呢?近期的美元上涨又会怎样。
我们无法消除加息的可能性,仅仅是指出那些数据不支持加息,而美联储在过去也是在最后一刻选择不加息。
但就算美联储真的加息了,白银等贵金属已将预期都走完了。所以我们该问下自己,这波下跌真的是理智的吗?归根结底,白银价格通常和利率一起走高。这正是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加息后发生的事。事实上这次加息触发了今年以来最强劲的上涨。
白银价格走势图:银价涨势强劲 2016年或寻得支撑-第一黄金网
周二(4月26日)纽约CPMGroup在《白银2016年年鉴》中表示,白银供应放缓,以及加工和投资需求坚挺,可能在2016年给银价带来强力支撑。
CPMGroup报告称,“有诸多迹象显示,今年对银市来说或许是关键的一年。这对珠宝需求而言可能有些负面,因为珠宝和银器行业通常对银价更为敏感。”
国际现货白银周三(4月27日)亚市早盘进一步上涨0.8%,并刷新17.35美元日高。周二(4月26日)由于美国耐用品订单等数据表现差强人意,打压美元走软,银价小幅上扬,且最终得以收在17.10美元上方。周三最重磅的自然是美联储4月会议后发布的政策声明,投资者料关注声明中措辞的细微变化,以研判年内加息的时机。
目前银价的初步阻力位于17.35美元,进一步阻力在17.50、17.75、18以及18.45美元。下行方面,初步支撑在16.80美元,进一步支撑在16.40、16.20、16、15.70以及15.20美元。
技术面,从白银价格4小时走势图来看,布林带向上有收口的迹象且K线价格在中轨下方,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动能红柱逐渐增量,RSI指标在底部形成金叉,综合来看,K线价格受中轨压力预计后期价格将持续震荡上涨。
国际白银价格去年12月曾一度跌至每盎司13.60美元的逾六年低点,但之后银价表现抢眼,并在今年4月的头三周大涨近20%,触及11个月高位17.70美元。
此外,技术图型出现买入信号,而且继金价大涨后,银价呈现补涨行情,这均对白银构成提振。2016年头三个月,金价录得近30年最大单季涨幅。
CPMGroup称,“2016年银矿供应料将录得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有些银矿计划关闭,有些计划减产。”
该机构预计,2016年全球银矿产量将下降2.4%至7.848亿盎司,墨西哥和澳洲产量将下降,不过秘鲁和中国产量将增加。
随着珠宝、银器、电子、电池和太阳能板领域的制造需求增加,银加工需求料较2015年增加1.6%至8.897亿盎司。
CPMGroup预计,2016年全球银市场供应短缺4470万盎司,远高于2015年的短缺1190万盎司,且创2005年来最大短缺规模。
不过,该机构补充道,今年银币需求料降至1.428亿盎司,低于2015年的1.457亿盎司,其中美国需求降幅最大,从4840万盎司降至4650万盎司。中国银币需求料从2015年的2230万盎司增至2450万盎司。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明日凌晨02:00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利率决定和发表政策声明。美联储加息与否与未来加息时间推迟还是如期进行将关系到市场避险情绪,对金银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截止到今日早盘为止银价运行在3560附近,技术上看白银价格在3500价...
美国商务部(DOC)周一(4月25日)公布,美国3月新屋销售意外下降,...
目前银价的初步阻力位于17.35美元,进一步阻力在17.50以及18....
周五银价触及17.17美元/盎司的高点,本周银价的涨幅已经超过了5%,...
投资者大量增持白银ETF,白银ETF持仓今年来已增加5.6%至1990...
荷兰银行预计2016年铂金均价在1016美元/盎司,2017年均价在1...
美林美银技术分析师PaulCiana此前即表示,白银走势已突破其“头...
周二白银一度飙升逾5%并刷新10个月高位至17美元/盎司上方。该价格比...
关于白银几个问题的思考
这几个问题跟主流的观点可能不太相符,是自己的思考,也请教了一些相关专家,是大家投资白银路上不可避免的几个问题,仅供借鉴参考。
谈论之前我们需要理清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白银是什么?这个是决定你思路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因为定位上的不同可能决定你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认为白银是一种天然的货币,是影子黄金,是贵金属,而不是具备强金融属性的基本金属!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我们研究的思路要从贵金属属性下手。
贵金属是什么属性呢?贵金属的属性之一就是库存远比产能大的多,而且金融属性非常强。库存远比产能大这就意味着不能单纯的从每年的供需缺口来考虑其价格走势,也不能以来其生产成本决定其产量,因为可再生的量非常大;而超强的金融属性就决定货币或者类货币功能是决定其价值趋势以及价格中枢的最主要因素。
1.金银比价高是买入白银的理由?
不是!既然白银是贵金属,其天然的货币或者类货币属性决定其买入的理由跟黄金是完全一样的,当全球信用货币超发,能够代替全球央行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时候才是购买白银的理由。金银比高只能说明相对于黄金而言,白银是低谷的,除此之外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当然金银比长期看是在区间波动的,但是也不一定说什么时候一定要回归。
历史上在1900以前基本维持在15附近而且是非常恒定的,1900年后波动大概是在15-100之间,最近30年波动在30-80倍之间。
金融属性的强弱一般是通过价值尺度以及重大风险事件大家对金银的需求来衡量,从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来说,几乎每次出现大的风险时间,金银的同步性都非常高,而且白银的涨幅要远大于黄金,因此很难说白银的金融属性一定是比黄金弱。应该说白银的工业属性比黄金更强才是更加合理的。
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破裂以前,一般的民众是不允许持有黄金的,所以在货币超发的时候大家都只能去买白银来避险,而这种属性导致其比价几乎回到了最近2000年以来的均值15水平,也就是说,如果回到以以实物作为货币或者挂钩的时代,金银比一般是恒定的,大约是其储量比。这也说明了白银的超强金融属性,目前的信用货币时代下,其价值是被压制的。
我们先来看历史上白银几次大牛市的原因:
(1)1960-1980亨特兄弟白银操纵。亨特兄弟意识到白银工业用途前景广阔,且具有市值小,易操控的特征,开始投机白银。一直到1980年亨特兄弟由于高杠杆资金现金流断裂,史上最大白银投机也是期货投机事件以爆仓结束。
价格引导属性:投资或者投机需求
(2)1980-1988年两伊战争以及第二次石油危机。拉动通胀以及1987年的美国开始的大规模赤字还有美元的大幅度贬值。
价格引导属性:投资需求
(3)1988-2005年的巴菲特囤积白银。期货市场巨大波动,资金大举跟仓,白银价格上涨80%。
价格引导属性:投资或者投机需求
(4)2005-2011年次贷危机引起。年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希腊为代表的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白银的避险需求和投资需求收到市场大幅关注,资金大量涌入白银市场,价格一度接近40多美元的历史最高点
价格引导属性:投资需求
从历史上看,白银近白银的4轮大牛市没有一轮是工业属性引起的,虽然很多人说白银的工业需求占比超过50%,其价值应该有工业属性引导,也就是供需,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就说了,白银的属性定位,而从历史表现来看是完全没问题的,白银的价值是由金融属性决定的。
既然搞清楚上面的问题以后,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解答,库存甚至短期的供需不会影响其价格。为什么这个跟大家的理解不太一样呢,我们看以下白银的需求结构。
单位:百万盎司
白银的工业需求在最近的10年几乎是很稳定的,基本没有多大的波动,而以投资需求代表的银条银币却是非常大的波动。因为白银的投资需求的能够带来极具的边际改善,这个才是影响白银的核心因素。(这一点跟黄金非常类似金币金块等投资因素是影响价格的非常重要的因素).2015年这以数字下降的非常快,18年,白银的投资需求大概只有1.4亿盎司,比15年降低了1.5亿,对于一个10亿市场,这个改变足以影响其价格趋势。
同时,白银相对于黄金的溢出效应非常弱,一方面是因为白银市场容量远比黄金小(全球黄金市值7万亿,而白银市值3500亿,白银由于市值小,所以更容易被资金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天然的对黄金的喜爱更胜于白银(单位价值高,储量更低,历史上代表皇权等),导致当大家出现配置贵金属时机的时候往往是有限考虑黄金,当这种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才会配置白银,这也是导致白银的启动行情比黄金晚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是白银的库存增加导致价格疲软还是因为价格的疲软导致库存的增加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一般情况下,认为库存的提升意味需求不足,如果我们看COMEX白银库存跟白银的价格趋势呈现相对明显的负相关性,但是引导的因素却是完全的不一样。很多人按照分析基本金属的逻辑来看白银,库存增加意味需求弱导致价格疲软,库存减少意味着需求增加价格坚挺。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不一定能够站住脚,起码历史上看并不一定的对的,前面也说了贵金属的分析逻辑不能简单的看供需,除非这个量已经足够引起质变,因为实质库存确实是太高了。在所有的需求中,投资需求的弹性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需求足以改变交易所库存(比如现在COMEX交易所库存3亿盎司,但是实际价值只有400亿人民币,投资需求可以很快的消化这部分库存),所以价格预期引起投资需求变化带动库存的变化的概率远大于简单的供需。
当大家预期因为全球货币政策开始放松的时候往往会开始大量的购买金银做防御或者避险,这个时候大量的投资需要会改变白银的供需结构,银币银块的投资需求增加会带动库存的降低(渠道商,珠宝公司的库存结构往往也是这样的,越是价格涨的时候越卖的多,这一点跟基本金属不同),价格驱动库存走低;当美联储进入紧缩的政策时,大家预期金银价开始走弱,大量的社会库存,投资需求急剧变化,大量的前期投资的银币银块的需求开始进入市场,以再生银的形式重新回到交易渠道,表现出来的是交易所库存的快速增加。
最近一轮的交易所累库确实是因为再生银增加引起的,从2011年开始的单边的白银价格走势释放了这一过程,尤其是在2016以后库存增加的非常快。2016年开始后,美国逐渐的进入加息周期,贵金属价格开始走弱,投资需求急速下降(从2.9亿盎司降低到1.4亿盎司)。与此同时,由于银矿的品味联系的下降,矿山减产,矿产银的供给是持续的减弱的,但是需求相对稳定。而导致交易所库存增加的原因正是因为白银价格走低引起的前期投资需求抛出,这部分再生银才是库存增加的核心原因。
上面说了白银相对黄金的溢价比较弱,大家只有在满足黄金投资的基础上才会选择白银,当然还有他市场更小的原因。现在一方面美联储降息没有实质性到来,另一方面投资需求的量还不够大,只有大家都觉得实质性的东西出来后才会增加白银的配置。
现在主流的声音对金银比还有库存的情况说的观点我都不太认同,其实金银是比较特殊的商品,如果没有细心的研究以及独立的思考就容易人云亦云,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来。
很多的干扰难以清除的时候,需要看本质,本质就是白银就是黄金的影子,是天然的货币,是价值尺度,有这一条就够了。
来自:莫为天下先>《白银》
人民币白银价位最高的时候是多少钱一克?合多少美元一盎司?
国内盘的最高价10.788元/克(金交所),此时伦敦报价在49..83美元/盎司。(国内国外有一定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