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888日元是多少人民币(一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admin 2024-01-17 17:24:29 608

摘要:一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1日元=0.0730元人民币 170万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根据最新汇率,1日元等于0.0625元人民币,所以170万日元等于1700000×0.0625=106148.3803元人民币。 日元与人民币的兑换

一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1日元=0.0730元人民币

170万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根据最新汇率,1日元等于0.0625元人民币,所以170万日元等于1700000×0.0625=106148.3803元人民币。

日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日元和人民币怎样换算啊,最好有个公式,方便?

货币兑换1日元=0.0630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15.8663日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299万一条鱼,16万两个瓜:食品为何被卖出天价?

“冯仑风马牛”是以冯仑为核心的自媒体品牌。我们倡导自由与创造的价值观,从商人视角出发,为你浅入深出讲故事,带你似非而是观世界。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瓜的季节。你买过最贵的瓜是多少钱?

5月24日,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两个夕张蜜瓜以2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被拍卖成功。围绕着这两个瓜,超过30个中介频频举牌,快门声响个不停,NHK全程直播,排面堪比一场高端文物拍卖会。

当一锤落定,“16万买两瓜”的新闻传回国内,见多识广的网友评论道:“这算什么,没见过查干湖的鱼吗?”就在6个月前,查干湖第十九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头鱼拍卖价高达2999999元,只差1元就跨入300万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说起夕张蜜瓜、查干湖鱼,人们最多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吃。但如果说起价值16万的瓜、299万的鱼,许多人都会肾上腺素飙升,好奇它们到底有多好吃?实际上,对于夕张蜜瓜和查干湖鱼的产地来说,鱼与瓜到底多好吃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两种毫不稀奇的农产品身上,不仅藏着真金白银,还藏着中日两国两个城市的兴衰密码。

一、最昂贵的瓜,结在泡沫破灭的苦果之上

夕张蜜瓜,来自日本北海道夕张市,外表精致,口感鲜爽,甜度必须完美控制在14~16之间,少一分嫌淡,多一分则腻。每卖出1个夕张蜜瓜,背后可能淘汰了上百个略有瑕疵的“同类”——没被质检员贴上专属号码标签前,这些瓜甚至称不上夕张蜜瓜。

在外人看来,这只是瓜农吹毛求疵。但在这些曾经跌落谷底的瓜农心中,他们卖的不是瓜,而是这个城市的“救命良*”。

夕张市位于北海道西南方,三面环山,地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火山灰,不适合种植绝大部分农作物,自古以来便荒无人烟。1891年,这里发现了煤矿,日本各地的工人闻声赶来,渐渐有了村镇。1943年4月1日,夕张市正式成立,被称作“日本煤都”,鼎盛时期,人口超过12万,所有人的温饱都和煤矿密切相关,当时煤炭是最主流的能源,煤被称作“黑钻石”。

20世纪初就开始运营的夕张火车站,人潮涌动

日本战败后,经济一度陷入萧条,但又依靠大量的美军军需订单迅速复苏。重工业时代来临,石油渐渐开始取代煤炭,成为日本能源的主流,长达几十年的发掘让夕张市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人口开始流出,剩下的人守着贫瘠的火山灰土地,只能种一些豆类、芦笋这样的蔬菜聊以度日。

夕张人慌了,他们害怕这个城市“死去”。

于是,夕张市向中央**申请大量补贴,建造游乐园、博物馆,试图利用火山温泉打造一个旅游城市,给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续命”。但这些努力注定是徒劳的,日本最不缺火山和温泉,比起交通更方便、环境更美的北海道其它城市,夕张市毫无竞争力,只能背负巨额债务,靠着**补贴勉强度日。

1957年,一个偶然来旅游的农业推广公务员发现,夕张市的甜瓜独具特色,如果能更甜一点,一定能成为夕张市的特色产品,农民也能获得更多收入。他联系夕张市农业合作社的研究人员,阐述了这个想法。

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拼命抓住每一丝希望的曙光,夕张市农业合作社立马行动起来。经过长达5年的培育,夕张蜜瓜有了外观、香气和味道的标准。为获得最完美的种子,研究人员每年收获季节要吃掉200多个瓜。他们规定,夕张蜜瓜的美味必须标准化,瓜必须成熟后才能被采摘下来,这意味着瓜可运输的时间和距离非常有限。

很长一段时间里,夕张蜜瓜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根本卖不上价格,早期砸下的培育成本很可能要亏了。这怎么带动夕张市的经济?无奈之下,夕张人找到读卖新闻,让夕张蜜瓜摇身一变,成为札幌棒球赛的最高奖品,当冠军选手对着媒体说出“北海道的乐趣在于海鲜和夕张蜜瓜”的新闻在全日本滚动播放,夕张蜜瓜火速“红出了圈”。

接下来,夕张人又联系各大高档百货公司,希望给它们直接供货。这也是一次赌博,1980年代,日本掀起消费狂潮,高档百货公司一家接一家开,服务标准一家比一家严苛。夕张蜜瓜为了缩短运输时间,要求0经销商,直接从夕张直接空运瓜到各大百货公司,还愿意接受检查员“有瑕疵就扔掉”的检测。签下各种抬高成本的条约之后,夕张蜜瓜终于挤进这些精致昂贵的橱窗里,瞬间身价暴增。

每一颗夕张蜜瓜上架前都要被仔细检查

最重磅的招数在1985年,这一年5月,夕张蜜瓜刚成熟,就选出最好的一批运到北海道首府札幌市进行拍卖,价高者得,三越札幌店以“6万日元两个瓜”的价格中标。

一张张钞票垒出了“天价甜瓜”的名头。从此,夕张蜜瓜拍卖成为日本每年的大新闻。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三越札幌店总是那个出价最高的买家,到2001年它最后一次中标,这个价格涨到了30万日元。三越札幌店是当地最大的百货商店。

2019年,夕张蜜瓜刷新了最高拍卖价,两个瓜卖出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世界上最贵的瓜”“世界上最奢侈的十大水果”“世界上最美味的瓜”等标签把夕张蜜瓜贴得满满当当。

更贵的瓜是不是更甜,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显然,经过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拍卖,中标的买家和被越捧越高的瓜,都是赢家。

二、盐碱地里的鱼,每个鱼泡泡都充满了故事

1960年,就在夕张人认清煤炭资源枯竭的现实,忙着培育夕张蜜瓜种子时,距离日本夕张市1000多公里的中国东北,被人们发现石油的狂喜淹没了。

这一年,以松基三井喷油为标志,中国最著名的油田——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一大批工人投身东北石油行业,“铁人”王进喜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在大庆油田不远处,另一个稍小的油田扶余油矿也紧跟着成立。

石油是重工业的象征,重工业是东北的勋章。在充斥着“石油大会战”、“我为祖国献石油”、“革命加拼命”的1960、1970年代,多产油是东北油田唯一的目标,而油田周围的生态环境则不在当时人们的考虑之中。

“七零大会战”时期的石油工人

扶余油矿属于吉林省松原市,与大庆市以油田出名不同,松原市坐拥一个蒙古人心中的“神湖”——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即“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湖岸线蜿蜒曲折,蓄满水高度130米时,水面面积多达345平方公里。

然而,就在扶余油矿拼命产油的同时,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人们在查干湖水流入口拦河筑坝,“掠夺式”捕鱼,再加上长期气候干旱,查干湖渐渐干涸萎缩,退化到仅剩50多平方公里,湖底裸露出来,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生活在查干湖附近的人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渔业,投奔石油工业,要么老老实实留下来,“治”好查干湖。

那时,经过十多年高强度开采,扶余油矿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型城市衰败的魔咒开始奏效。有人选择搏一搏,去更远的油田谋生,还有人选择留下来,靠一手“烂牌”重新翻身。

当代查干湖鱼的故事,就从这个PH值曾高达13的盐碱地开始。

1976年,**官员领头,查干湖附近渔民自发开挖草原运河,历时八年,终于把松花江水重新引入查干湖。尽管如此,靠水域自我修复速度仍然很慢,渔民又集资、贷款500万买鱼苗,投向查干湖。前后花了近20年,查干湖生态才基本恢复。比起周围因为油田效益不好,工作不顺心的人,这里的渔民日子相对好一点,但查干湖鱼产量太大,只销周边的话,根本卖不上价,这成了当地人的一块心病。

2002年,由当地**牵头,查干湖第一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古老的蒙古族冬捕成了最重要的卖点:开捕之前,跳舞、祭湖、醒网,渔把头带着一群渔民,穿棉袜子、毡嘎达(靴子)、狗皮帽子,不用现代机械,全凭经验打冰洞下网,靠十几匹马,就能每次打捞上万斤鱼。

“古老”对于现代人来说,总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气质,但用来“引爆”查干湖鱼的价格来说,还远远不够。

于是在2003年,查干湖第二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后,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拍卖仪式——“头鱼拍卖”。每年冬捕第一网鱼中最重的那条叫头鱼,据说,吃头鱼能带来好运,历代帝王都喜欢吃查干湖的头鱼,以期江山稳固、风调雨顺。

古老的仪式,加上神秘的“据说”,让查干湖头鱼拍卖一炮而红。

这年的拍卖仪式上,凌峰和何庆魁亲自剪彩,这条头鱼起拍价488元,最终成交价1388元。凌峰是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制片人,何庆魁则是写出小品“白云黑土”系列、《马大帅》的国家一级编剧。有趣的是,这两位开启查干湖头鱼拍卖传奇的名人,祖籍都是山东。

或许拍卖真的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自2003年起,查干湖头鱼的价格就一路走高。2008年,查干湖冬捕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头鱼拍卖价首次突破万元。2009年,68888元。2010年,288888元。

在这期间,中国文联副**冯骥才为查干湖冬捕景观题字“冰湖腾鱼”,北师大教授于丹则这么评价:“查干湖冬捕中依然沿袭着原始的‘祭湖·醒网’仪式,从容、优雅、平静,这种原始独特神秘的生产方式不可替代。”

零下30℃让查干湖成为一个巨大的速冻冰箱,图源:国际在线

被放在第一季第一集播出的查干湖鱼,正好需要这样的故事。

2015年,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3年后,查干湖头鱼由明星李晨亲手捞出,他当时的女友范冰冰还晒出在查干湖的自拍,这一年,头鱼成交价为788888元。2018年,999999元。2020年,2999999元。

现代社会,什么都爱用数字说话。查干湖鱼到底有多好吃,谁也没法真正量化,但查干湖头鱼到底有多值钱,却在一年一年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三、鱼与瓜,两个城市的自救之路

回到当下。

不管是299万的查干湖鱼,还是16万的夕张蜜瓜,夺人眼球的数字背后,人们常常忽略了制造这些庞大数字的本来目的——拯救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夕张蜜瓜是夕张市瓜农的找到的出路,扬名日本之后,整个夕张市成了一个围着“瓜”打转的城市:吉祥物换成了一只头戴瓜皮的香瓜熊,特色饮品是夕张蜜瓜味汽水,剩下最有影响力的活动,就是夕张市国际奇幻电影节了,因为昆汀·塔伦迪诺在这里写了《杀死比尔》的一部分剧本。

这个场景让很多人爱上昆汀的暴力美学,图源:《杀死比尔》

但夕张蜜瓜真的救了夕张市吗?2007年,夕张蜜瓜如期拍卖,最终成交价为200万日元,刷新了最高纪录。也是这一年,夕张市超过一半**官员辞职,因为中央**拒绝拨款纾困,夕张市宣告破产,曾经靠巨额贷款建造的游乐园和博物馆也被出售。

由于整座城市的产业非常单一化,人口外流严重,2019年3月31日,夕张市火车站关闭。这个曾经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日本煤都,如今居民平均年龄65岁,常住人口不足1万人。

这个城市活了吗?

相较而言,查干湖鱼带给松原市的似乎更多。《舌尖上的中国》把查干湖鱼和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的名气推向顶峰,每年冬天都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观看这项古老的冬捕活动。借助发达的电商网络,查干湖鱼也成为网红食品,大量售往全国各地。冰天雪地里的头鱼拍卖更是活广告,年年攀升的成交价总能博人眼球,在这个全民猎奇的时代,不停为查干湖鱼造势。

早年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出场的渔把头石宝柱已经去世,接替他成为查干湖渔猎文化传承人的,是新一任鱼把头张文。比起15岁打渔,77岁还在冰上忙活的石把头,张把头显然更加懂得这个时代的需要。冬捕来了,他是穿着传统服饰的渔把头,离开冰面,他开了活鱼城,注册了个人品牌的酒和炖鱼酱,还研究起了老干妈。他很明白,查干湖永远不会像附近其它湖泊那样,用机械捕鱼,那样没人去看,“人工捕鱼,配上渔猎文化故事,人家指定得来”。

然而再红火的冬捕和文化节,归根到底都是旅游业,有流量时皆大欢喜,没人关注了又该怎么办呢?很少有人还能想起,2006年,松原市曾入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排名第19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花999999元买头鱼的,是盼盼食品老板蔡金垵,福建商人。2020年花2999999元买头鱼的,是吉林省浙江商会。从水产丰富的南方,不远**冒着严寒来北方拍下胖头鱼,只能让人感叹一句,金钱流通如物候流转,总是看点十足。

不管怎样,鱼与瓜的故事都将继续,毕竟“吃”是人生第一大事,有人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也有人耗资万金以飨口腹。一年又一年,鱼是鲜的,瓜是甜的,慕名而来的人和他们兜里的钱,都是真的。

资料来源:

[1] NHK:“夕張メロン”の初競り 2玉270万円での競り落としも

[2]BenFisher:TheRealReasonTheseMelonsAreSoExpensive,Mashed.com

[3]栾哲,邹鹏亮:作为国内典型的“三低”油田,吉林油田在“十三五”期间连续三年实现油气产量逆势增长——老油田焕发新活力,吉林日报

[4]穆广田:吉林油田六十年改革发展纪实,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5]松原市人民**:查干湖冬捕

[6]松原日报:查干湖冬捕为什么能够成为《舌尖上的中国》开篇

[7]郭佳: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头鱼”拍出999999元,史上最贵,中国新闻网

[8]王琦、刘榕、张丹、韩楚、蔡军:猎杀不绝年年有鱼查干湖的故事他最稀罕讲,国际在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你的童年都在玩什么?现在你的玩具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欢迎大小“玩家”来虎嗅App评测频道找我们玩!

就有机会获得神秘礼包!

2880000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由于外汇汇率是实时变动的,您可以登录我行主页,点击右侧“实时金融信息”下“外汇实时汇率”查看。(该页左侧可以点击外汇兑换计算器)请参考:http://fx.cmbchina.com/hq/

299万一条的胖头鱼,16万两个的小甜瓜,舌尖上的拍卖会盯上了谁的钱包?_张市

原标题:299万一条的胖头鱼,16万两个的小甜瓜,舌尖上的拍卖会盯上了谁的钱包?

文|风马牛(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瓜的季节。你买过最贵的瓜是多少钱?

5月24日,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两个夕张蜜瓜以2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被拍卖成功。围绕着这两个瓜,超过30个中介频频举牌,快门声响个不停,NHK全程直播,排面堪比一场高端文物拍卖会。

当一锤落定,「16万买两瓜」的新闻传回国内,见多识广的网友评论道:「这算什么,没见过查干湖的鱼吗?」就在6个月前,查干湖第十九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头鱼拍卖价高达2999999元,只差1元就跨入300万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说起夕张蜜瓜、查干湖鱼,人们最多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吃。但如果说起价值16万的瓜、299万的鱼,许多人都会肾上腺素飙升,好奇它们到底有多好吃?实际上,对于夕张蜜瓜和查干湖鱼的产地来说,鱼与瓜到底多好吃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两种毫不稀奇的农产品身上,不仅藏着真金白银,还藏着中日两国两个城市的兴衰密码。

夕张蜜瓜,来自日本北海道夕张市,外表精致,口感鲜爽,甜度必须完美控制在14~16之间,少一分嫌淡,多一分则腻。每卖出1个夕张蜜瓜,背后可能淘汰了上百个略有瑕疵的「同类」——没被质检员贴上专属号码标签前,这些瓜甚至称不上夕张蜜瓜。

在外人看来,这只是瓜农吹毛求疵。但在这些曾经跌落谷底的瓜农心中,他们卖的不是瓜,而是这个城市的「救命良*」。

夕张市位于北海道西南方,三面环山,地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火山灰,不适合种植绝大部分农作物,自古以来便荒无人烟。1891年,这里发现了煤矿,日本各地的工人闻声赶来,渐渐有了村镇。1943年4月1日,夕张市正式成立,被称作「日本煤都」,鼎盛时期,人口超过12万,所有人的温饱都和煤矿密切相关,当时煤炭是最主流的能源,煤被称作「黑钻石」。

日本战败后,经济一度陷入萧条,但又依靠大量的美军军需订单迅速复苏。重工业时代来临,石油渐渐开始取代煤炭,成为日本能源的主流,长达几十年的发掘让夕张市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人口开始流出,剩下的人守着贫瘠的火山灰土地,只能种一些豆类、芦笋这样的蔬菜聊以度日。

于是,夕张市向中央**申请大量补贴,建造游乐园、博物馆,试图利用火山温泉打造一个旅游城市,给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续命」。但这些努力注定是徒劳的,日本最不缺火山和温泉,比起交通更方便、环境更美的北海道其它城市,夕张市毫无竞争力,只能背负巨额债务,靠着**补贴勉强度日。

1957年,一个偶然来旅游的农业推广公务员发现,夕张市的甜瓜独具特色,如果能更甜一点,一定能成为夕张市的特色产品,农民也能获得更多收入。他联系夕张市农业合作社的研究人员,阐述了这个想法。

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拼命抓住每一丝希望的曙光,夕张市农业合作社立马行动起来。经过长达5年的培育,夕张蜜瓜有了外观、香气和味道的标准。为获得最完美的种子,研究人员每年收获季节要吃掉200多个瓜。他们规定,夕张蜜瓜的美味必须标准化,瓜必须成熟后才能被采摘下来,这意味着瓜可运输的时间和距离非常有限。

很长一段时间里,夕张蜜瓜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根本卖不上价格,早期砸下的培育成本很可能要亏了。这怎么带动夕张市的经济?无奈之下,夕张人找到读卖新闻,让夕张蜜瓜摇身一变,成为札幌棒球赛的最高奖品,当冠军选手对着媒体说出「北海道的乐趣在于海鲜和夕张蜜瓜」的新闻在全日本滚动播放,夕张蜜瓜火速「红出了圈」。

接下来,夕张人又联系各大高档百货公司,希望给它们直接供货。这也是一次赌博,1980年代,日本掀起消费狂潮,高档百货公司一家接一家开,服务标准一家比一家严苛。夕张蜜瓜为了缩短运输时间,要求0经销商,直接从夕张直接空运瓜到各大百货公司,还愿意接受检查员「有瑕疵就扔掉」的检测。签下各种抬高成本的条约之后,夕张蜜瓜终于挤进这些精致昂贵的橱窗里,瞬间身价暴增。

最重磅的招数在1985年,这一年5月,夕张蜜瓜刚成熟,就选出最好的一批运到北海道首府札幌市进行拍卖,价高者得,三越札幌店以「6万日元两个瓜」的价格中标。

一张张钞票垒出了「天价甜瓜」的名头。从此,夕张蜜瓜拍卖成为日本每年的大新闻。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三越札幌店总是那个出价最高的买家,到2001年它最后一次中标,这个价格涨到了30万日元。三越札幌店是当地最大的百货商店。

2019年,夕张蜜瓜刷新了最高拍卖价,两个瓜卖出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世界上最贵的瓜」、「世界上最奢侈的十大水果」、「世界上最美味的瓜」等标签把夕张蜜瓜贴得满满当当。

更贵的瓜是不是更甜,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显然,经过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拍卖,中标的买家和被越捧越高的瓜,都是赢家。

1960年,就在夕张人认清煤炭资源枯竭的现实,忙着培育夕张蜜瓜种子时,距离日本夕张市1000多公里的中国东北,被人们发现石油的狂喜淹没了。

这一年,以松基三井喷油为标志,中国最著名的油田——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一大批工人投身东北石油行业,「铁人」王进喜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在大庆油田不远处,另一个稍小的油田扶余油矿也紧跟着成立。

石油是重工业的象征,重工业是东北的勋章。在充斥着「石油大会战」、「我为祖国献石油」、「革命加拼命」的1960、1970年代,多产油是东北油田唯一的目标,而油田周围的生态环境则不在当时人们的考虑之中。

扶余油矿属于吉林省松原市,与大庆市以油田出名不同,松原市坐拥一个蒙古人心中的「神湖」——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即「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湖岸线蜿蜒曲折,蓄满水高度130米时,水面面积多达345平方公里。

然而,就在扶余油矿拼命产油的同时,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人们在查干湖水流入口拦河筑坝,「掠夺式」捕鱼,再加上长期气候干旱,查干湖渐渐干涸萎缩,退化到仅剩50多平方公里,湖底裸露出来,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生活在查干湖附近的人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渔业,投奔石油工业,要么老老实实留下来,「治」好查干湖。

那时,经过十多年高强度开采,扶余油矿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型城市衰败的魔咒开始奏效。有人选择搏一搏,去更远的油田谋生,还有人选择留下来,靠一手「烂牌」重新翻身。

当代查干湖鱼的故事,就从这个PH值曾高达13的盐碱地开始。

1976年,**官员领头,查干湖附近渔民自发开挖草原运河,历时八年,终于把松花江水重新引入查干湖。尽管如此,靠水域自我修复速度仍然很慢,渔民又集资、贷款500万买鱼苗,投向查干湖。前后花了近20年,查干湖生态才基本恢复。比起周围因为油田效益不好,工作不顺心的人,这里的渔民日子相对好一点,但查干湖鱼产量太大,只销周边的话,根本卖不上价,这成了当地人的一块心病。

2002年,由当地**牵头,查干湖第一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古老的蒙古族冬捕成了最重要的卖点:开捕之前,跳舞、祭湖、醒网,渔把头带着一群渔民,穿棉袜子、毡嘎达(靴子)、狗皮帽子,不用现代机械,全凭经验打冰洞下网,靠十几匹马,就能每次打捞上万斤鱼。

「古老」对于现代人来说,总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气质,但用来「引爆」查干湖鱼的价格来说,还远远不够。

于是在2003年,查干湖第二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后,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拍卖仪式——「头鱼拍卖」。每年冬捕第一网鱼中最重的那条叫头鱼,据说,吃头鱼能带来好运,历代帝王都喜欢吃查干湖的头鱼,以期江山稳固、风调雨顺。

古老的仪式,加上神秘的「据说」,让查干湖头鱼拍卖一炮而红。

这年的拍卖仪式上,凌峰和何庆魁亲自剪彩,这条头鱼起拍价488元,最终成交价1388元。凌峰是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制片人,何庆魁则是写出小品「白云黑土」系列、《马大帅》的国家一级编剧。有趣的是,这两位开启查干湖头鱼拍卖传奇的名人,祖籍都是山东。

或许拍卖真的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自2003年起,查干湖头鱼的价格就一路走高。2008年,查干湖冬捕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头鱼拍卖价首次突破万元。2009年,68888元。2010年,288888元。

在这期间,中国文联副**冯骥才为查干湖冬捕景观题字「冰湖腾鱼」,北师大教授于丹则这么评价:「查干湖冬捕中依然沿袭着原始的『祭湖·醒网』仪式,从容、优雅、平静,这种原始独特神秘的生产方式不可替代。」

零下30℃让查干湖成为一个巨大的速冻冰箱,图源:国际在线

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突破1亿,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中国社交网络时代正式来临,1个月之后,《舌尖上的中国》开播。这部让无数人以「吃货」自称的纪录片,堪称色香味俱全的动态《故事会》,看似说着全国美食,实则讲着最动人的故事。

被放在第一季第一集播出的查干湖鱼,正好需要这样的故事。

2015年,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3年后,查干湖头鱼由明星李晨亲手捞出,他当时的女友范冰冰还晒出在查干湖的自拍,这一年,头鱼成交价为788888元。2018年,999999元。2020年,2999999元。

现代社会,什么都爱用数字说话。查干湖鱼到底有多好吃,谁也没法真正量化,但查干湖头鱼到底有多值钱,却在一年一年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不管是299万的查干湖鱼,还是16万的夕张蜜瓜,夺人眼球的数字背后,人们常常忽略了制造这些庞大数字的本来目的——拯救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夕张蜜瓜是夕张市瓜农的找到的出路,扬名日本之后,整个夕张市成了一个围着「瓜」打转的城市:吉祥物换成了一只头戴瓜皮的香瓜熊,特色饮品是夕张蜜瓜味汽水,剩下最有影响力的活动,就是夕张市国际奇幻电影节了,因为昆汀·塔伦迪诺在这里写了《杀死比尔》的一部分剧本。

这个场景让很多人爱上昆汀的暴力美学,图源:《杀死比尔》

但夕张蜜瓜真的救了夕张市吗?2007年,夕张蜜瓜如期拍卖,最终成交价为200万日元,刷新了最高纪录。也是这一年,夕张市超过一半**官员辞职,因为中央**拒绝拨款纾困,夕张市宣告破产,曾经靠巨额贷款建造的游乐园和博物馆也被出售。

由于整座城市的产业非常单一化,人口外流严重,2019年3月31日,夕张市火车站关闭。这个曾经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日本煤都,如今居民平均年龄65岁,常住人口不足1万人。

相较而言,查干湖鱼带给松原市的似乎更多。《舌尖上的中国》把查干湖鱼和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的名气推向顶峰,每年冬天都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观看这项古老的冬捕活动。借助发达的电商网络,查干湖鱼也成为网红食品,大量售往全国各地。冰天雪地里的头鱼拍卖更是活广告,年年攀升的成交价总能博人眼球,在这个全民猎奇的时代,不停为查干湖鱼造势。

早年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出场的渔把头石宝柱已经去世,接替他成为查干湖渔猎文化传承人的,是新一任鱼把头张文。比起15岁打渔,77岁还在冰上忙活的石把头,张把头显然更加懂得这个时代的需要。冬捕来了,他是穿着传统服饰的渔把头,离开冰面,他开了活鱼城,注册了个人品牌的酒和炖鱼酱,还研究起了老干妈。他很明白,查干湖永远不会像附近其它湖泊那样,用机械捕鱼,那样没人去看,「人工捕鱼,配上渔猎文化故事,人家指定得来」。

然而再红火的冬捕和文化节,归根到底都是旅游业,有流量时皆大欢喜,没人关注了又该怎么办呢?很少有人还能想起,2006年,松原市曾入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排名第19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花999999元买头鱼的,是盼盼食品老板蔡金垵,福建商人。2020年花2999999元买头鱼的,是吉林省浙江商会。从水产丰富的南方,不远**冒着严寒来北方拍下胖头鱼,只能让人感叹一句,金钱流通如物候流转,总是看点十足。

不管怎样,鱼与瓜的故事都将继续,毕竟「吃」是人生第一大事,有人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也有人耗资万金以飨口腹。一年一年,鱼是鲜的,瓜是甜的,慕名而来的人和他们兜里的钱,都是真的。

资料来源:

[1]NHK:「夕張メロン」の初競り2玉270万円での競り落としも

[3]栾哲,邹鹏亮:作为国内典型的“三低”油田,吉林油田在“十三五”期间连续三年实现油气产量逆势增长——老油田焕发新活力,吉林日报

[4]穆广田:吉林油田六十年改革发展纪实,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5]松原市人民**:查干湖冬捕

[6]松原日报:查干湖冬捕为什么能够成为《舌尖上的中国》开篇

[7]郭佳: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头鱼」拍出999999元,史上最贵,中国新闻网

[8]王琦、刘榕、张丹、韩楚、蔡军:猎杀不绝年年有鱼查干湖的故事他最稀罕讲,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25万日元是多来自少人民币

按最新汇率换算25万日元=15383.25人民币1人民币=16.2514日元

299万一条的胖头鱼,16万两个的小甜瓜,舌尖上的拍卖会盯上了谁的钱包?_张市

原标题:299万一条的胖头鱼,16万两个的小甜瓜,舌尖上的拍卖会盯上了谁的钱包?

文|风马牛(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瓜的季节。你买过最贵的瓜是多少钱?

5月24日,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两个夕张蜜瓜以2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被拍卖成功。围绕着这两个瓜,超过30个中介频频举牌,快门声响个不停,NHK全程直播,排面堪比一场高端文物拍卖会。

当一锤落定,「16万买两瓜」的新闻传回国内,见多识广的网友评论道:「这算什么,没见过查干湖的鱼吗?」就在6个月前,查干湖第十九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头鱼拍卖价高达2999999元,只差1元就跨入300万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说起夕张蜜瓜、查干湖鱼,人们最多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吃。但如果说起价值16万的瓜、299万的鱼,许多人都会肾上腺素飙升,好奇它们到底有多好吃?实际上,对于夕张蜜瓜和查干湖鱼的产地来说,鱼与瓜到底多好吃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两种毫不稀奇的农产品身上,不仅藏着真金白银,还藏着中日两国两个城市的兴衰密码。

夕张蜜瓜,来自日本北海道夕张市,外表精致,口感鲜爽,甜度必须完美控制在14~16之间,少一分嫌淡,多一分则腻。每卖出1个夕张蜜瓜,背后可能淘汰了上百个略有瑕疵的「同类」——没被质检员贴上专属号码标签前,这些瓜甚至称不上夕张蜜瓜。

在外人看来,这只是瓜农吹毛求疵。但在这些曾经跌落谷底的瓜农心中,他们卖的不是瓜,而是这个城市的「救命良*」。

夕张市位于北海道西南方,三面环山,地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火山灰,不适合种植绝大部分农作物,自古以来便荒无人烟。1891年,这里发现了煤矿,日本各地的工人闻声赶来,渐渐有了村镇。1943年4月1日,夕张市正式成立,被称作「日本煤都」,鼎盛时期,人口超过12万,所有人的温饱都和煤矿密切相关,当时煤炭是最主流的能源,煤被称作「黑钻石」。

日本战败后,经济一度陷入萧条,但又依靠大量的美军军需订单迅速复苏。重工业时代来临,石油渐渐开始取代煤炭,成为日本能源的主流,长达几十年的发掘让夕张市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人口开始流出,剩下的人守着贫瘠的火山灰土地,只能种一些豆类、芦笋这样的蔬菜聊以度日。

于是,夕张市向中央**申请大量补贴,建造游乐园、博物馆,试图利用火山温泉打造一个旅游城市,给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续命」。但这些努力注定是徒劳的,日本最不缺火山和温泉,比起交通更方便、环境更美的北海道其它城市,夕张市毫无竞争力,只能背负巨额债务,靠着**补贴勉强度日。

1957年,一个偶然来旅游的农业推广公务员发现,夕张市的甜瓜独具特色,如果能更甜一点,一定能成为夕张市的特色产品,农民也能获得更多收入。他联系夕张市农业合作社的研究人员,阐述了这个想法。

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拼命抓住每一丝希望的曙光,夕张市农业合作社立马行动起来。经过长达5年的培育,夕张蜜瓜有了外观、香气和味道的标准。为获得最完美的种子,研究人员每年收获季节要吃掉200多个瓜。他们规定,夕张蜜瓜的美味必须标准化,瓜必须成熟后才能被采摘下来,这意味着瓜可运输的时间和距离非常有限。

很长一段时间里,夕张蜜瓜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根本卖不上价格,早期砸下的培育成本很可能要亏了。这怎么带动夕张市的经济?无奈之下,夕张人找到读卖新闻,让夕张蜜瓜摇身一变,成为札幌棒球赛的最高奖品,当冠军选手对着媒体说出「北海道的乐趣在于海鲜和夕张蜜瓜」的新闻在全日本滚动播放,夕张蜜瓜火速「红出了圈」。

接下来,夕张人又联系各大高档百货公司,希望给它们直接供货。这也是一次赌博,1980年代,日本掀起消费狂潮,高档百货公司一家接一家开,服务标准一家比一家严苛。夕张蜜瓜为了缩短运输时间,要求0经销商,直接从夕张直接空运瓜到各大百货公司,还愿意接受检查员「有瑕疵就扔掉」的检测。签下各种抬高成本的条约之后,夕张蜜瓜终于挤进这些精致昂贵的橱窗里,瞬间身价暴增。

最重磅的招数在1985年,这一年5月,夕张蜜瓜刚成熟,就选出最好的一批运到北海道首府札幌市进行拍卖,价高者得,三越札幌店以「6万日元两个瓜」的价格中标。

一张张钞票垒出了「天价甜瓜」的名头。从此,夕张蜜瓜拍卖成为日本每年的大新闻。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三越札幌店总是那个出价最高的买家,到2001年它最后一次中标,这个价格涨到了30万日元。三越札幌店是当地最大的百货商店。

2019年,夕张蜜瓜刷新了最高拍卖价,两个瓜卖出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世界上最贵的瓜」、「世界上最奢侈的十大水果」、「世界上最美味的瓜」等标签把夕张蜜瓜贴得满满当当。

更贵的瓜是不是更甜,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显然,经过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拍卖,中标的买家和被越捧越高的瓜,都是赢家。

1960年,就在夕张人认清煤炭资源枯竭的现实,忙着培育夕张蜜瓜种子时,距离日本夕张市1000多公里的中国东北,被人们发现石油的狂喜淹没了。

这一年,以松基三井喷油为标志,中国最著名的油田——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一大批工人投身东北石油行业,「铁人」王进喜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在大庆油田不远处,另一个稍小的油田扶余油矿也紧跟着成立。

石油是重工业的象征,重工业是东北的勋章。在充斥着「石油大会战」、「我为祖国献石油」、「革命加拼命」的1960、1970年代,多产油是东北油田唯一的目标,而油田周围的生态环境则不在当时人们的考虑之中。

扶余油矿属于吉林省松原市,与大庆市以油田出名不同,松原市坐拥一个蒙古人心中的「神湖」——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即「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湖岸线蜿蜒曲折,蓄满水高度130米时,水面面积多达345平方公里。

然而,就在扶余油矿拼命产油的同时,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人们在查干湖水流入口拦河筑坝,「掠夺式」捕鱼,再加上长期气候干旱,查干湖渐渐干涸萎缩,退化到仅剩50多平方公里,湖底裸露出来,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生活在查干湖附近的人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渔业,投奔石油工业,要么老老实实留下来,「治」好查干湖。

那时,经过十多年高强度开采,扶余油矿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型城市衰败的魔咒开始奏效。有人选择搏一搏,去更远的油田谋生,还有人选择留下来,靠一手「烂牌」重新翻身。

当代查干湖鱼的故事,就从这个PH值曾高达13的盐碱地开始。

1976年,**官员领头,查干湖附近渔民自发开挖草原运河,历时八年,终于把松花江水重新引入查干湖。尽管如此,靠水域自我修复速度仍然很慢,渔民又集资、贷款500万买鱼苗,投向查干湖。前后花了近20年,查干湖生态才基本恢复。比起周围因为油田效益不好,工作不顺心的人,这里的渔民日子相对好一点,但查干湖鱼产量太大,只销周边的话,根本卖不上价,这成了当地人的一块心病。

2002年,由当地**牵头,查干湖第一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古老的蒙古族冬捕成了最重要的卖点:开捕之前,跳舞、祭湖、醒网,渔把头带着一群渔民,穿棉袜子、毡嘎达(靴子)、狗皮帽子,不用现代机械,全凭经验打冰洞下网,靠十几匹马,就能每次打捞上万斤鱼。

「古老」对于现代人来说,总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气质,但用来「引爆」查干湖鱼的价格来说,还远远不够。

于是在2003年,查干湖第二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后,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拍卖仪式——「头鱼拍卖」。每年冬捕第一网鱼中最重的那条叫头鱼,据说,吃头鱼能带来好运,历代帝王都喜欢吃查干湖的头鱼,以期江山稳固、风调雨顺。

古老的仪式,加上神秘的「据说」,让查干湖头鱼拍卖一炮而红。

这年的拍卖仪式上,凌峰和何庆魁亲自剪彩,这条头鱼起拍价488元,最终成交价1388元。凌峰是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制片人,何庆魁则是写出小品「白云黑土」系列、《马大帅》的国家一级编剧。有趣的是,这两位开启查干湖头鱼拍卖传奇的名人,祖籍都是山东。

或许拍卖真的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自2003年起,查干湖头鱼的价格就一路走高。2008年,查干湖冬捕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头鱼拍卖价首次突破万元。2009年,68888元。2010年,288888元。

在这期间,中国文联副**冯骥才为查干湖冬捕景观题字「冰湖腾鱼」,北师大教授于丹则这么评价:「查干湖冬捕中依然沿袭着原始的『祭湖·醒网』仪式,从容、优雅、平静,这种原始独特神秘的生产方式不可替代。」

零下30℃让查干湖成为一个巨大的速冻冰箱,图源:国际在线

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突破1亿,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中国社交网络时代正式来临,1个月之后,《舌尖上的中国》开播。这部让无数人以「吃货」自称的纪录片,堪称色香味俱全的动态《故事会》,看似说着全国美食,实则讲着最动人的故事。

被放在第一季第一集播出的查干湖鱼,正好需要这样的故事。

2015年,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3年后,查干湖头鱼由明星李晨亲手捞出,他当时的女友范冰冰还晒出在查干湖的自拍,这一年,头鱼成交价为788888元。2018年,999999元。2020年,2999999元。

现代社会,什么都爱用数字说话。查干湖鱼到底有多好吃,谁也没法真正量化,但查干湖头鱼到底有多值钱,却在一年一年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不管是299万的查干湖鱼,还是16万的夕张蜜瓜,夺人眼球的数字背后,人们常常忽略了制造这些庞大数字的本来目的——拯救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夕张蜜瓜是夕张市瓜农的找到的出路,扬名日本之后,整个夕张市成了一个围着「瓜」打转的城市:吉祥物换成了一只头戴瓜皮的香瓜熊,特色饮品是夕张蜜瓜味汽水,剩下最有影响力的活动,就是夕张市国际奇幻电影节了,因为昆汀·塔伦迪诺在这里写了《杀死比尔》的一部分剧本。

这个场景让很多人爱上昆汀的暴力美学,图源:《杀死比尔》

但夕张蜜瓜真的救了夕张市吗?2007年,夕张蜜瓜如期拍卖,最终成交价为200万日元,刷新了最高纪录。也是这一年,夕张市超过一半**官员辞职,因为中央**拒绝拨款纾困,夕张市宣告破产,曾经靠巨额贷款建造的游乐园和博物馆也被出售。

由于整座城市的产业非常单一化,人口外流严重,2019年3月31日,夕张市火车站关闭。这个曾经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日本煤都,如今居民平均年龄65岁,常住人口不足1万人。

相较而言,查干湖鱼带给松原市的似乎更多。《舌尖上的中国》把查干湖鱼和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的名气推向顶峰,每年冬天都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观看这项古老的冬捕活动。借助发达的电商网络,查干湖鱼也成为网红食品,大量售往全国各地。冰天雪地里的头鱼拍卖更是活广告,年年攀升的成交价总能博人眼球,在这个全民猎奇的时代,不停为查干湖鱼造势。

早年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出场的渔把头石宝柱已经去世,接替他成为查干湖渔猎文化传承人的,是新一任鱼把头张文。比起15岁打渔,77岁还在冰上忙活的石把头,张把头显然更加懂得这个时代的需要。冬捕来了,他是穿着传统服饰的渔把头,离开冰面,他开了活鱼城,注册了个人品牌的酒和炖鱼酱,还研究起了老干妈。他很明白,查干湖永远不会像附近其它湖泊那样,用机械捕鱼,那样没人去看,「人工捕鱼,配上渔猎文化故事,人家指定得来」。

然而再红火的冬捕和文化节,归根到底都是旅游业,有流量时皆大欢喜,没人关注了又该怎么办呢?很少有人还能想起,2006年,松原市曾入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排名第19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花999999元买头鱼的,是盼盼食品老板蔡金垵,福建商人。2020年花2999999元买头鱼的,是吉林省浙江商会。从水产丰富的南方,不远**冒着严寒来北方拍下胖头鱼,只能让人感叹一句,金钱流通如物候流转,总是看点十足。

不管怎样,鱼与瓜的故事都将继续,毕竟「吃」是人生第一大事,有人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也有人耗资万金以飨口腹。一年一年,鱼是鲜的,瓜是甜的,慕名而来的人和他们兜里的钱,都是真的。

资料来源:

[1]NHK:「夕張メロン」の初競り2玉270万円での競り落としも

[3]栾哲,邹鹏亮:作为国内典型的“三低”油田,吉林油田在“十三五”期间连续三年实现油气产量逆势增长——老油田焕发新活力,吉林日报

[4]穆广田:吉林油田六十年改革发展纪实,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5]松原市人民**:查干湖冬捕

[6]松原日报:查干湖冬捕为什么能够成为《舌尖上的中国》开篇

[7]郭佳: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头鱼」拍出999999元,史上最贵,中国新闻网

[8]王琦、刘榕、张丹、韩楚、蔡军:猎杀不绝年年有鱼查干湖的故事他最稀罕讲,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299万一条的胖头鱼,16万两个的小甜瓜,舌尖上的拍卖会盯上了谁的钱包?

“冯仑风马牛”是以冯仑为核心的自媒体品牌。我们倡导自由与创造的价值观,从商人视角出发,为你浅入深出讲故事,带你似非而是观世界。

昂贵的瓜,结在泡沫破灭的苦果之上

更贵的瓜是不是更甜,我们不得而知,但很显然,经过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拍卖,中标的买家和被越捧越高的瓜,都是赢家。

盐碱地里的鱼,每个鱼泡泡都充满了故事

现代社会,什么都爱用数字说话。查干湖鱼到底有多好吃,谁也没法真正量化,但查干湖头鱼到底有多值钱,却在一年一年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鱼与瓜,两个城市的自救之路

- END  -

1000日元换算多少人民币怎么解算的很想知?

货币兑换1日元=0.0614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16.2907日元1000日元=61.4人民币元汇通汇率实时更新

文章推荐:

288888日元是多少人民币(一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基金都跌没了还要赔钱吗(基金跌妈不认,不如把

外汇牌价怎么看?(如何看外汇牌价?)

什么叫余利宝能借款吗(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借款

中钨高新可以买了吗(钼业三大龙头企业?)

建材行情走势预测(建材市场砍价攻略?)

用自上而下详细推荐基金(谁能推荐几只比较好的

机票熔断是什么意思啊(机票改期费什么意思)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