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升为什么估值低(钙钛矿产业化进入中试-科创板交流网)

admin 2024-01-20 17:50:08 608

摘要:钙钛矿产业化进入中试-科创板交流网 光能之王: 对于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发展逻辑的光伏行业而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钙钛矿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

钙钛矿产业化进入中试-科创板交流网

光能之王:

对于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发展逻辑的光伏行业而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钙钛矿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均显著优于晶硅。因此,关于钙钛矿颠覆晶硅的说法也不绝于耳。对于钙钛矿能否颠覆晶硅,当下难以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资本的涌入,产业化进程必然远超预期。而在晶硅产业链中“存在感”较低的胶膜与玻璃,则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技术创新捷报频传进入2023年以来,钙钛矿的产业化进程再次提速,尤其是初创型的钙钛矿企业。1月1日,经日本JET第三方认证,仁烁光能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0%,再次打破团队在2022年6月创造的28.0%的世界纪录,这也是其第七项被收录的叠层电池世界纪录。量产方面,仁烁光能150MW中试线预计在2023年三季度投产,2024年实现量产。若中试线的调试结果符合预期,仁烁光能将进行GW级的产能规划。1月18日,协鑫光电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钙钛矿组件BIPV光伏玻璃3C认证证书,迈出了开拓国内建筑光伏市场的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协鑫光电是全球率先实现规模量产的企业之一,公司100MW钙钛矿生产线已于2021年开始试产,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8%。与仁烁光能类似的是,如果100MW产线指标符合预期,协鑫光电同样将筹建GW级产线。1月20日,经中国计量院认证,曜能科技自主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稳态输出效率达到32.44%,刷新国内纪录。两周之后,曜能科技再次宣布,经中国计量院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25cm2大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电池器件稳态效率达到29.57%,为目前报道的大面积叠层电池最高效率。据曜能科技介绍,25cm2电池器件是验证工业级规格电池工艺可行性的重要节点,目前公司已完成从基本材料配方和工艺方法到整体资源配套和研发思路的颠覆性跨越。1月31日,皇氏集团宣布与黑晶光电达成技术合作,拟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据悉,黑晶光电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根据黑晶光电官网披露的信息,其研发的串联型钙钛矿/PERC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5%。同日,万度光能2GW钙钛矿组件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高达10亿元,分三期建成。据万度光能官网显示,公司承接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韩宏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并于2021年成为全球率先完成下一代光伏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及户外验证的企业。可以看到,技术的突飞猛进,正逐步推动钙钛矿全面进入中试阶段。受益于此,微导纳米、捷佳伟创、京山轻机等设备厂商均曾披露已获得钙钛矿设备订单甚至实现出货。此外,赛伍技术、百佳年代两大胶膜厂商均曾表示已实现了钙钛矿专用胶膜的批量出货。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一次直播中,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曾经提到,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讲,2022年钙钛矿明显有比较大的加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重视。范斌此言非虚,在前述中那些取得重大技术进展的钙钛矿企业,无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仁烁光能于2022年8月26日完成数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由三行资本领投,中科创星、苏高新创投、金浦智能、险峰长青、云启资本、中财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协鑫光电2022年先后完成两轮融资,而且投资者多为全球顶尖投资机构。其中,公司于5月份完成B轮融资,获得腾讯创业数亿元投资;年末,公司又完成了5亿元的B+轮融资,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资本三家联合领投,川流投资等机构跟投。此外,曜能科技于2021年8月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黑晶光电于2022年8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同创伟业。在钙钛矿的投资者中,不仅*限于专业的投资机构,还包括产业巨头。例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于2020年通过控股子公司瑞庭投资参投协鑫光电Pre-A轮融资,获得协鑫光电约0.13%的股权;碧桂园于2021年参投极电光能、2022年参投无限光能等。其实,当下的资本市场对于钙钛矿的态度并非范斌所说的“重视”那么简单,更确切的说是“疯狂”。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钙钛矿领域的投资额已接近100亿元。用范斌的话讲,现在即便是初创企业,也可以拿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融资。某投资人更是直言,现在一般的钙钛矿项目都会报到两三亿,优秀团队的天使轮更是高达五亿左右。赛伍技术(SH603212)

逻辑趋势的镰刀:

近日,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秦天石教授、王芳芳副教授团队在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关成果“OrientatedcrystallizationofFA-basedperovskiteviahydrogen-bondedpolymernetworkforefficientandstablesolarcells”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

迄今为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大部分效率纪录都是基于FA混合离子钙钛矿实现的,混合离子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动力学调控是制备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作者通过使用原位XRD,原位吸收和原位GIWAXS,深入解析了钙钛矿薄膜在旋涂和退火过程中的中间相、成核和结晶过程。研究发现,混合离子钙钛矿由于成膜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中间相,导致多种成核途径,难以生长成有序的高结晶薄膜,从而影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作者成功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氟取代分子FTPA作为添加剂,该分子的四个重要设计标准如图1a所示:(i)三苯胺作为分子的核心,在钙钛矿薄膜的体相和表面可以进行有效的空穴传输和能级调控;(ii)氟原子和氧原子可以与钙钛矿相互作用,抑制多种中间相的产生,促进α-FAPbI3的取向结晶;(iii)柔性二乙醚基团作为增溶单元,使其成为粘性液体,促进了分子和钙钛矿在旋涂和退火过程中的持续相互作用;(iv)分子的乙烯基团原位聚合后可以使得分子填充钙钛矿晶界形成氢键网络,有效地稳定α-FAPbI3。基于FTPA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4.10%的效率,电压1.182V,电流24.43mAcm−2,填充因子为83.45%。此外,未封装的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连续光照1000小时或在≈50%湿度的空气环境中加速老化2000小时后,仍保持了其初始效率值的95%以上。最后,文章还论证了FTPA分子在正、反式器件结构及不同钙钛矿组分的太阳能电池中作用的普适性。这项工作有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混合离子钙钛矿制备过程中的结晶动力学机制及调控方法,为新型钙钛矿添加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重要见解。

这钙钛矿技术进步利好这优先利好的是设备这有新进来做设备的奥联电子(5日线为止损点)应该还会到49左右的高度,这另外的京山轻机,捷佳伟创,大族激光,宝馨科技应该有不错的补涨。

其次就是TCO玻璃中国只有三个可以看的第一是耀皮玻璃然后就是金晶科技,北玻股份。

最后就是应用环节这可以关注皇氏集团的企稳,拓日新能,杭萧钢构等。

王芳芳副教授、秦天石教授、黄维院士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硕士生李慕白和孙日明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参考:柔性电子科学进展

稳稳de幸福777:

奥联电子(SZ300585)皇氏集团(SZ002329)钙钛矿电池排产进度最快的两家上市公司。

wps3309:

一、上市公司加速布*

今年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1月19日,宝馨科技公告将在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投资建设6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6GW光伏组件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项目。1月31日,皇氏集团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黑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

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国家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去年以来,宁德时代、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京山轻机、捷佳伟创等公司纷纷在钙钛矿电池领域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进行布*。

据测算,若钙钛矿渗透率到2027年达到10%,则全球潜在空间约1371亿元。

从业绩释放顺序看,新技术发展初期设备商有望最先受益,国内设备商已陆续完成出货交付,其次是TCO玻璃/POE胶膜等辅材厂商,最后是电池厂,24-25年钙钛矿电池能够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后,领先电池厂将享有超额收益。从发展可预见性看,短期辅材确定性最高,中期设备商由于技术路径未定风险机遇并存,长期看电池厂掌握knowhow,同时布*电池+整线设备的玩家最具投资价值。

三、相关上市公司:宝馨科技、拓日新能

【宝馨科技】在钙钛矿-异质结叠层技术方面,公司已与张春福教授团队展开合作,预计今年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2024年进入钙钛矿叠层中试阶段,整体将在4年内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化目标。

【拓日新能】已具备量产高透型、高截止型、白色EVA、POE等光伏胶膜产品的能力。公司聚焦打造光伏辅材一站式供应链,光伏胶膜日均产能约10万平米。#大盘##钙钛矿电池或掀起光伏新变革?##新能源#

墨逍:

【泰和新材:有知名机构星石投资,银叶投资参与的多家机构于2月8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开立医疗:2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彤源投资,盘京投资,盈峰资本的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皇氏集团:2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北京诚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盛航股份:西南证券、凯丰投资等多家机构于2月8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汤臣倍健:2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Point72AssetManagement、富瑞金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参与】网页链接

【东鹏控股:2月8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彤源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丸美股份:丹桂顺资产、莲花基金等多家机构于2月7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银邦股份:2月9日接受机构调研,华泰证券、源乐晟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海尔生物:2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Millennium、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欧陆通:2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WillingCapital、南方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瑞尔特:2月9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宏源研究、天风资管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三峰环境:2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华泰证券、易方达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华峰化学:有知名机构高毅资产参与的多家机构于2月9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铖昌科技:2月8日接受机构调研,博时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精工钢构:中信证券、农银理财等多家机构于2月8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大丰实业:2月8日接受机构调研,信达证券、万家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优机股份:2月8日接受机构调研,开源证券、中泰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恒星科技:前海人寿、西南证券等多家机构于2月8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横店东磁:2月8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中信建投、华夏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网页链接

【江苏神通:2月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中泰证券参与】网页链接

【德固特:华西证券投资者于2月9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天合光能:2月10日进行路演,投资者参与】网页链接

【华帝股份:兴业证券投资者于2月8日调研我司】网页链接

逍遥散人-:

“双碳”背景下,光伏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景气度,不仅光伏各环节龙头不断拓展产业链,更吸引了上百家圈外企业跨界入*,鏖战光伏赛道。

正当大众对市场层出不穷的转型动作目不暇接之际,近日,一家珠宝企业的“跨界”动作再次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2月3日晚间,明牌珠宝(002574.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绍兴柯桥经开区管委会管理区域内投资建设日月光k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10GW产能的TOPCon技术电池片,二期建设6GW产能的TOPCon技术电池片及4GW产能的HJT技术电池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

毫不意外,在公告披露后的连续几个交易日,明牌珠宝股价一路高歌。2月6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2月7日、8日,明牌珠宝股价分别上涨3.16%和5.26%,连续3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19.4%。

不过,股价以外,对于更广大价值投资者而言,其更关心的问题在于:一、明牌珠宝是真的下定决心转型还是“虚晃一枪”蹭热点以炒作股价;二、公司以区区不到40亿市值,在从未展示过光伏相关技术、人才实力前提下,宣布百亿规模跨界的底气从何而来?三、光伏行业各主要环节过剩危机日渐显露,当下开始跨界是不是一个好时机?

上述问题也是市场对日益增多的跨界“追光”者的疑问。

明牌珠宝是不是毫无准备地单纯在炒作热点?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明牌珠宝在公告宣布转型之前,的确有过一定准备。

根据公告,2月3日,明牌珠宝在与绍兴柯桥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公司才进行的公告。然而事实上,早在2023年1月上旬,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就已经被媒体报道过一轮。

1月10日下午,在2023年绍兴市柯桥区第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被称是2023年柯桥区首个百亿级产业项目,为柯桥2023年实现“四个千亿”目标打响了头炮。1月12日,浙江新闻客户端视频报道了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的项目建设情况。1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官方公众号文章中也提及此事。

抛开是否涉嫌“信披违规”问题不谈,从上述事实可以推知,明牌珠宝与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就光伏投资一事早有接洽,并已展开过一定层次的对话。

紧跟着,明牌珠宝的资金、相关技术实力如何?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明牌珠宝转型动作最终能转型成功。

首先是资金实力。据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500万~1.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27.78亿元。

另据公司2022年披露的前三季度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情况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5亿元,总资产合计44.89亿元,净资产31.55亿元。

显然,明牌珠宝自身的资金实力距离能拿出“百亿资金”相差甚远,要想顺利完成投资计划,后续免不了一系列融资、筹资行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此类巨额融资能否完成尚是未知数;即便完成,也无疑将加深公司的财务风险。

其次是技术实力。根据不多的公开资料中,明牌珠宝也未展露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实力以及人才储备。

自上市以来,明牌珠宝长期从事珠宝生意,后续也曾有过跨界房地产行为,但从未涉足过新能源相关项目。

人才储备上,公司董事会成员,自董事长虞阿五以下,6名董事(不包含独立董事)全部未有过光伏行业履职经历。另外,高管团队共5人,履历中同样未显示过有过光伏行业从业经历。公司否已引进技术人才、或后续有引进技术人才计划需待观察。

2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明牌珠宝证券部,相关人士称:“公司肯定做过一些前期测算,项目分两期,(时间)跨度分好几年,不会贸然去做。后续融资安排也要等有需要的时候做相关披露,目前只是意向性的东西。”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类似明牌珠宝这种、试图通过跨界光伏完成转型的企业并不少见。

据北极星光伏网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87家企业(主要包括上市企业)跨行业进入光伏领域,其中,65家企业进入光伏下游发电领域,22家企业进入光伏制造端。2022年,共有69家企业宣布进军光伏,且12个月中,每个月都有企业宣布跨界。

记者梳理这150多家企业发现,跨界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玩具、家具、纸业、家电、服饰、牛奶、养殖等。从这些跨界者选择分类,投资最火的是电站环节,有超过80家,其次为电池组件环节,有近40家,最后才是多晶硅、硅片环节,有不到20家。

企业的跨界还呈现出“追热点”属性。比如2021年,时值隆基绿能入股森特股份,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概念火热,共有8家企业宣布转型BIPV,然而2022年,据不完全统计,转型BIPV企业只有立方数科1家。

类似于明牌珠宝这样,本身体量较小,却选择豪赌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仅以电池片环节为例,2022年以来,同样宣布跨界电池片环节企业包括:天宸股份、三一集团、ST新海、腾讯、皇氏集团、棒杰股份、正业科技、奥联电子、三五互联。这其中,天宸股份、ST新海、皇氏集团、棒杰股份、正业科技、三五互联,这六家企业在宣告转型之初,其总资产均不及其宣告的投资规模。

受限于转型时间较短等客观条件,2021年以来,市场上通过跨界光伏方式转型成功案例不多见,钧达股份是其中的优秀案例之一,通过跨界光伏,2022年公司实现了业绩上扭亏为盈。

钧达股份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盈利6.8亿元-7.8亿元,而2021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亏损1.78亿元。

钧达股份解释,去年之所以能扭亏为盈,原因在于公司完成了对捷泰科技全部股权的并表。2021年,钧达股份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收购,并将其51%股权部分数据首次纳入合并报表。2022年,公司完成了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全部业绩数据被纳入合并报表。2022年,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

据了解,捷泰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名副其实”老牌光伏企业。由此可见,钧达股份跨界光伏的原因在于“前人”打下的基础,而不是自己从无到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被问到跨界光伏领域的原因,公司人士曾同样对外抛出类似观点:“公司转型光伏电池领域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通过收购从事光伏电池行业多年的捷泰科技。”

“行业经历1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寡头竞争时代,老牌光伏厂商占据技术、管理、渠道和资金优势,没有核心技术、新入*者很难打开*面。”某头部光伏行业人员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一位国内光伏组件行业TOP10企业高管则认为,跨界能否成功的重点不在于资金,而在于有了资金后谁在操盘。“如果本来是行业内的人,用的是行业外的资金,这种跨界成功概率就很大。跨界本身不是太大问题,现在的巨头通威(指通威集团)最初就是跨界而来,现在人家也成功了。”

综合两位专业人士观点,跨界光伏能否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四大条件能否匹配上,除此之外,入场时机选择也很重要。

行业数据显示,光伏电池的扩产周期在6-9个月,新入*企业预计所需时间更长,若此时开始跨界,其将不可避免地直面产能过剩下的“价格战”。

据了解,伴随着2020年以来,一二三线企业积极扩产。到2023年,国内即将迎来全产业链产能过剩风险。四大主材中,今年年初开始,硅片环节已经开始产能过剩。最晚到2023年年末,硅料环节过剩也将发生。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国内硅料产能为118万吨,预计2023年,硅料新增产能129万吨,年底总产能达到248万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向记者测算,248万吨硅料预计将满足近1000GW组件生产。

在硅片环节,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硅片产能已突破584GW,预计2023年底,全球硅片产能将突破785GW。按照1.2:1的容配比计算,预计可满足654GW组件装机。

彭博社新能源财经预测,2022年末,全球组件预计新增组件装机规模为250GW。其还预测,2023年,全球组件新增装机量为350GW。事实上,即便少数机构乐观估计,其预测的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也仅400GW左右。显然,硅料、硅片环节都已出现严重过剩。

明牌珠宝此次跨界的电池片环节,以及组件环节过剩危机同样正在加剧。据公开数据统计,2022年底,全球电池片、组件产能预计为490GW,653GW;到2023年,二者预计产能对应将分别为780GW、815GW。

用户5443826774:

皇氏集团(SZ002329)top启动,股权解禁,剥离不良。动作真快。要干大的了

稳稳de幸福777:

宝馨科技(SZ002514)杭萧钢构(SH600477)奥联电子(SZ300585)皇氏集团,钙钛矿电池排产四大家。

wps3309:

宝馨科技(SZ002514)多条GW级钙钛矿产线有望明年落地,全球市场空间近1400亿,这家企业钙钛矿异质结叠层产品预计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一、上市公司加速布*今年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1月19日,宝馨科技公告将在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投资建设6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6GW光伏组件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项目。1月31日,皇氏集团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黑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国家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去年以来,宁德时代、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京山轻机、捷佳伟创等公司纷纷在钙钛矿电池领域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进行布*。据测算,若钙钛矿渗透率到2027年达到10%,则全球潜在空间约1371亿元。二、关注从0到1投资机会从业绩释放顺序看,新技术发展初期设备商有望最先受益,国内设备商已陆续完成出货交付,其次是TCO玻璃/POE胶膜等辅材厂商,最后是电池厂,24-25年钙钛矿电池能够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后,领先电池厂将享有超额收益。从发展可预见性看,短期辅材确定性最高,中期设备商由于技术路径未定风险机遇并存,长期看电池厂掌握knowhow,同时布*电池+整线设备的玩家最具投资价值。三、相关上市公司:宝馨科技、拓日新能【宝馨科技】在钙钛矿-异质结叠层技术方面,公司已与张春福教授团队展开合作,预计今年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2024年进入钙钛矿叠层中试阶段,整体将在4年内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化目标。【拓日新能】已具备量产高透型、高截止型、白色EVA、POE等光伏胶膜产品的能力。公司聚焦打造光伏辅材一站式供应链,光伏胶膜日均产能约10万平米。

老红看光伏:

国内首单,中航京能光伏REITs获得受理并收到了来自上交所首次反馈意见。项目的估算税前折现率最高分别可达9.23%和10.03%,远高于目前高速公路收费、保障型租赁住房等常见REITs项目水平

北极星:2022年全年,组件、逆变器招标规模分别超150GW、120GW;光伏电站EPC招标超120GW,其中中标规模约98GW,公开的整县分布式光伏EPC招标规模近20GW;TOP10组件企业出货超250GW

电力作为一种具有时间价值的商品。连维良说,能源中长期合同已经成为能源保供稳价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对于稳定供需双方预期、锁定资源、稳定价格、控制成本、保障供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固德威: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5.9亿元-7.07亿元,同比增长111.06%-152.92%。据此计算,2022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15亿元-4.32亿元,同比增长388.84%-570.49%

横店东磁2020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1.06亿元、12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0%、55.54%,净利为10.14亿元、11.20亿元,同比增长46.67%、10.54%。预计2022年净利15.69亿元—17.37亿元,同比增长40%至55%

金晶科技具备2条年产1500万平米TCO玻璃生产线。该玻璃是钙钛矿电池重要的上游材料。纤纳光电未来若每增加1GW钙钛矿电池产能规划,则金晶需配套不低于500万平米/年的TCO玻璃产能

吉利硅谷物理法高纯硅(谷城)项目共分3期建设,一期为2000吨、二期1万吨、三期4万吨。定位为专业从事6N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谷城县探明硅矿储量6228万吨,潜在储量约2亿吨,平均品位97%以上

上能电气与欣旺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风电+储能、光伏+储能及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上的合作

中来股份:预计22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6~4.1亿元,同比增加210.42%~230.84%。随着泰州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满产,预计高效组件产量2~3GW,预计22年分布式装机1.5~2GW

ST中利:受运营资金紧张的影响,5GWHJT异质结电池前期部分项目无法按时开展

2022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也是首次突破万亿水平。包括可再生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和供暖、氢能、核能、可持续材料和碳捕集等领域。中国占全球能源转型投资的近一半。美国排在第二位

英国石油: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些投资回报令人失望,计划取消部分可再生能源业务

宝馨科技设立合资公司,其中宝馨科技与其合作**合计出资3000万元,占该合资公司股份的54.5454%。合资公司负责开展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商业化解决方案推广,其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不晚于2026年实现产业化

东方日升:拟用33亿元募资向日升宁波光伏增资及提供借款以实施“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

高测股份:在晶澳科技(宁晋基地、越南基地)最新招标项目中,高测股份包揽全部切片机、开方机、磨抛机订单

京山轻机已完成钙钛矿设备布*,产品包括PVD镀膜设备、团簇型多腔式蒸镀设备、钙钛矿组件封装设备等,并且具备钙钛矿整线交付能力

隆基绿能: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附条件批准

HJT电池设备的主要国产供应商之一理想**晖,正式启动上市辅导。成立于2013年,开发的量产型VHF-PECVD设备助力客户获得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30%。年生产量产设备能力超过15GW

迈为股份累计回购50.33万股,耗资1.63亿元

深圳燃气:公司控股子公司斯威克新材料拟在盐城投资新建年产4.2亿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封装胶膜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3.64亿元

双良节能子公司双良低碳拟9000万元与华鹏光伏成立新良新能源,经营光伏切片生产、研发、销售等业务

2023年底,通威的硅料产能将达到35万吨,硅片15GW,电池片102GW,组件将从2022年底的14GW产能,一举冲到80GW

万度光能2GW钙钛矿光伏组件研发及制造生产鄂州基地项目开工

内蒙古鑫元一期10万吨颗粒硅项目首个2万吨颗粒硅模块正式投产

协鑫集成和苏能光伏:合资成立光伏销售公司

投资约200亿的信义硅业20万吨多晶硅一期项目正式开工

亚马逊2022年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8.3吉瓦(GW)。截至目前,在22个国家和地区打造40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20吉瓦

中科云网:合资公司中科高邮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向超高效N型晶硅电池研发和生产的投资主体。近日公司以货币方式向中科高邮增资5,000万元

正业科技:公司HJT项目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中。随着异质结和钙钛矿技术逐渐成熟、异质结技术未来有希望与钙钛矿结合形成叠层电池

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了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该计划将从现有的欧盟基金中拨出2720亿美元,用于工业绿色化并支持各成员国加速工业脱碳

InfoLink:2022年全球组件需求高达280GW,相较2021年增长56.5%,预估全球需求将成长21.6%至338GW,乐观情况下预期全球需求将有机会成长至398GW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将会促进对美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制造的投资,令其从2022年的64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1140亿美元

WoodMackenzie《繁荣时代: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美国可再生能源制造商意味着什么》:虽然所有的可再生能源行业都有望增长,但太阳能光伏制造业将比陆上和海上风电面临更多的阻力

目前美国制造的组件与东南亚制造商的成本相比,美国制造成本可能比进口高出32%,就目前情况而言,在美国采购组件将使美国国内电池组件的整体成本再增加17%

虽然美国上游电池、硅片和硅锭的产能远未建立,但组件扩张计划的供应量目前共计达到了45GW

IRA中推动投资的关键内容是先进制造业生产信贷(AMPC)以及奖励开发商使用美国制造产品的国内采购要求(DCR)。DCR要求,项目开发商必须在2025年前开发的项目中使用40%的美国制造设备,2026年后的这一比例将增至55%

河南电网新能源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达到2074万千瓦,其中光伏出力819.6万千瓦,风电出力1254.4万千瓦,同时率49%(光伏35.1%,风电65.9%),占同时刻全省用电负荷42.2%

按照阿特斯规划,其硅锭、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在2023年12月底将分别达到25GW、25GW、35GW和50GW

比尔-盖茨的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公司支持的CubicPV宣布在美国建立10GW单晶硅片产能的计划,首席执行官:"我相信美国成本会比中国成本更便宜。美国造不仅在美国有竞争力,而且在全世界都有竞争力。"

CubicPV于2021年由硅片生产商1366Technologies和HuntPerovskiteTechnologies合并而成,它开发了直接硅片技术以消除硅片生产中的铸锭和锯切步骤,直接从熔融硅液中生产硅片

皇氏农光互补与黑晶光电合作,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

宁德时代已就潜在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到瑞士上市的计划进行内部讨论,最快年内上市,集资50亿至60亿美元

Qcells将于一季度在佐治亚州破土动工一处3.3GW的硅锭、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厂。EnelGreenPower公司计划在美国建立一处3GW的组件和电池工厂。“至本世纪末,美国的太阳能年产能将超过50GW”

2020年开始,通威自主研发“TNC”(通威N型-钝化接触电池)技术,目前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超25.1%。目前以TNC和THC两种技术并行推进

江苏中润光能连续完成B轮及Pre-IPO轮融资,两轮融资金额超30亿元,创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制造商

明牌珠宝在绍兴投资额约为100亿元,一期投建10GWTOPCon电池片产能,二期投建6GWTOPCon电池片产能及4GWHJT电池片产能

海关:2022年总共出口154.8GW的光伏组件,相较去年的88.8GW大幅成长74%

全球2022年可再生能源获得的新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5,320亿美元,对大型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达到创纪录的3,08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36%。风电融资额稳定在1,740亿美元

中国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额达到2,880亿美元,同比上涨49%。美国和日本吸引的投资额分别达到598亿美元和127亿美元

2022年风能和光伏提供了欧盟五分之一的电力——这比天然气发电或核电占比都要大

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158.5GW,同比增加58%,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超过260GW,其中90%以上的组件来自中国企业

东方日升:目前公司的异质结电池中试线所使用的硅片已于2022年11月导入100微米厚度的硅片

福斯特:拟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海优新材:定增11.36亿元加码4亿平米光伏封装项目

晶澳科技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投资惠山年产500台单晶炉项目、惠山年产100吨浆料项目,预计投资额3.56亿元

晶澳科技:拟收购石家庄晶龙获其名下不动产,建设新型电池研发中心项目

晶科募资100亿元,拟扩大“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项目”“年产8吉瓦高自动化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上饶市8GW高自动化组件项目”“二期20GW拉棒切方项目一阶段10GW工程建设项目”

隆基绿能: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20亿元,推进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

REC与Hanwha达成了一项提供流化床反应器(FBR)多晶硅供货的十年协议

仕净科技:中标阿特斯阳光电力(泰国)有限公司年产5.3GW组件扩产项目工艺配套系统,中标总价1.35亿元。主营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光伏行业

通威股份:拟投资60亿元建设12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乐山乐山项目

中国机械进出口与通威签订700MW通威高效组件年采购框架协议,根据当前业务开展的需求预估,2023年实际年合作量将达1GW

信义集团曲靖多晶硅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建设20万吨多晶硅配套2万吨白炭黑项目生产线

中来民生借助中央电视台CCTV-1综合,CCTV-4中文国际,CCTV-7国防军事,CCTV-13新闻,CCTV-17农业农村等频道优势资源,向消费者彰显品牌力量

投资50亿元的海捷控股光伏银基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落户湖南常德

安徽浩晶新能源科的光伏电池片高效利用项目,总投资4亿元,主要从事TOPCon光伏电池片的分选、检测、加工、销售与服务

央行行长易纲: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的企业提供1.75%的优惠利率贷款。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支持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5100多亿元

北极星:目前户用市场一线品牌已经不少于15家,民企方面有隆基的向日葵、晶科的晶能宝、晶澳的晶澳兴家、天合的天合富家、正泰的正泰安能、阳光电源的阳光家庭、固德威的电乐多等

IRA法案的落实,已经吸引了超过3000亿美元公司承诺的投资美国制造业。美国家庭可以利用IRA法案,购买EV和节能家用电器等节省超过1000美元

去年以来,皇氏集团、正邦科技、沐邦高科、江苏阳光、金刚光伏等上市公司在宣布跨界布*光伏后收到了交易所关注函,这些企业主营业务涉及乳业、养殖、玩具、纺织、特种玻璃等领域

帝科股份2022全年预计亏损260万元至390万元,目前异质结纯银浆料的转换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30-50%铜含量的银包铜浆料在客户端批量验证进展顺利

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高效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电池)量产技术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特点在于其采用金属沉积的方式制备铜栅线。异质结电池银浆占异质结非硅成本近40%

华能集团2023年新能源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华能清能院光伏研发团队已获得多项钙钛矿及硅基电池技术国内及国际专利。研发的3500平方厘米级别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取得18%以上的第三方测试效率

合盛硅业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获批

金刚光伏:公司在时机合适时将组建钙钛矿实验线

钧达股份募资28.3亿元用于收购捷泰科技49%股权、N型电池研发

隆基:向隆基乐叶增资20亿元,再由隆基乐叶向西咸乐叶增资。这是隆基第二次对西咸乐叶电池项目的变更,此前称将西咸乐业项目规模从15GW扩大到29GW。本次再度增资20亿,也是在该项目规模扩大后的资金需求

三峡能源: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7.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2%

“双良绿电智能制氢系统”,由高性能电解槽、气液分离器和纯化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单槽制备量能够达到1000Nm3/h以上并且纯度在99.9999%以上

太极实业:子公司所属联合体签订14.06亿元新能源产业基地EPC总承包项目

光伏领域的薄膜沉积主要分为四种技术路线:PVD、RPD、CVD、ALD。目前微导纳米的ALD设备市占率高达70%以上。王磊持有微导纳米47.29%的股份,其父王燕清持有0.23%,王燕清的先导智能已成为锂电设备行业内最大的锂电设备供应商

一道新能:基于高密度激光i-SE与ut-polySi技术叠加的TOPCon3.0高效电池和组件全面量产,大规模量产TOPCon电池平均效率达到25.2%以上,最高量产效率达到25.6%

中来股份于山西投资设立新能源开发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天准科技发布第六代光伏硅片分选机设备,并于近日获得客户的批量订单,订单总额合计8110万元

《一周新能源投融资》所转发信息均摘自各网站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需要查询原文,请复制该信息后搜索。

夏天晒雪:

发表于:2023-02-1107:08:53作者:倪克来源:索比光伏网

随着高瓴、腾讯等顶尖投资机构的涌入,钙钛矿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转换效率屡破世界纪录,规模化量产也指日可待。与此同时,已经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的N型电池技术,距离转换效率“天花板”也越来越近。

对于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发展逻辑的光伏行业而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钙钛矿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均显著优于晶硅。因此,关于钙钛矿颠覆晶硅的说法也不绝于耳。

对于钙钛矿能否颠覆晶硅,当下难以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资本的涌入,产业化进程必然远超预期。而在晶硅产业链中“存在感”较低的胶膜与玻璃,则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进入2023年以来,钙钛矿的产业化进程再次提速,尤其是初创型的钙钛矿企业。

1月1日,经日本JET第三方认证,仁烁光能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0%,再次打破团队在2022年6月创造的28.0%的世界纪录,这也是其第七项被收录的叠层电池世界纪录。量产方面,仁烁光能150MW中试线预计在2023年三季度投产,2024年实现量产。若中试线的调试结果符合预期,仁烁光能将进行GW级的产能规划。

1月18日,协鑫光电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钙钛矿组件BIPV光伏玻璃3C认证证书,迈出了开拓国内建筑光伏市场的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协鑫光电是全球率先实现规模量产的企业之一,公司100MW钙钛矿生产线已于2021年开始试产,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8%。与仁烁光能类似的是,如果100MW产线指标符合预期,协鑫光电同样将筹建GW级产线。

1月20日,经中国计量院认证,曜能科技自主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稳态输出效率达到32.44%,刷新国内纪录。两周之后,曜能科技再次宣布,经中国计量院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25cm2大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电池器件稳态效率达到29.57%,为目前报道的大面积叠层电池最高效率。据曜能科技介绍,25cm2电池器件是验证工业级规格电池工艺可行性的重要节点,目前公司已完成从基本材料配方和工艺方法到整体资源配套和研发思路的颠覆性跨越。

1月31日,皇氏集团宣布与黑晶光电达成技术合作,拟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据悉,黑晶光电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根据黑晶光电官网披露的信息,其研发的串联型钙钛矿/PERC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5%。

同日,万度光能2GW钙钛矿组件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高达10亿元,分三期建成。据万度光能官网显示,公司承接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韩宏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并于2021年成为全球率先完成下一代光伏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及户外验证的企业。

可以看到,技术的突飞猛进,正逐步推动钙钛矿全面进入中试阶段。受益于此,微导纳米、捷佳伟创、京山轻机等设备厂商均曾披露已获得钙钛矿设备订单甚至实现出货。此外,赛伍技术、百佳年代两大胶膜厂商均曾表示已实现了钙钛矿专用胶膜的批量出货。

在一次直播中,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曾经提到,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讲,2022年钙钛矿明显有比较大的加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重视。范斌此言非虚,在前述中那些取得重大技术进展的钙钛矿企业,无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仁烁光能于2022年8月26日完成数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由三行资本领投,中科创星、苏高新创投、金浦智能、险峰长青、云启资本、中财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

协鑫光电2022年先后完成两轮融资,而且投资者多为全球顶尖投资机构。其中,公司于5月份完成B轮融资,获得腾讯创业数亿元投资;年末,公司又完成了5亿元的B+轮融资,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资本三家联合领投,川流投资等机构跟投。

此外,曜能科技于2021年8月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黑晶光电于2022年8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同创伟业。

在钙钛矿的投资者中,不仅*限于专业的投资机构,还包括产业巨头。例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于2020年通过控股子公司瑞庭投资参投协鑫光电Pre-A轮融资,获得协鑫光电约0.13%的股权;碧桂园于2021年参投极电光能、2022年参投无限光能等。

其实,当下的资本市场对于钙钛矿的态度并非范斌所说的“重视”那么简单,更确切的说是“疯狂”。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钙钛矿领域的投资额已接近100亿元。用范斌的话讲,现在即便是初创企业,也可以拿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融资。某投资人更是直言,现在一般的钙钛矿项目都会报到两三亿,优秀团队的天使轮更是高达五亿左右。

可以看出,在“碳中和”背景下,目前钙钛矿与当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颇为相似——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足以颠覆市场格*的技术,其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无需多言。曾经被戏称为买下了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沈南鹏在一次演讲中曾直言道,“新能源及碳中和领域已经成为红杉中国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之一,我们对于其中很多赛道都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布*”。对于参投了协鑫光电B+轮融资的红杉中国而言,钙钛矿必然是核心赛道之一。

不仅仅是一级市场,钙钛矿在二级市场中同样颇受追捧。例如,宣布五年内实现2GW钙钛矿组件产能的奥联电子,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超过200%;率先实现钙钛矿设备出货的京山轻机、与纤纳光电达成TCO玻璃战略合作的金晶玻璃在2022年的主升行情中涨幅分别高达272%和89%;布*钙钛矿设备的奥莱德自2022年9月份以来最高涨幅达到140%。

钙钛矿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有利于持续推动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但对于晶硅产业链而言,恐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比于晶硅,钙钛矿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均具有显著优势。效率方面,ScientificReport数据显示,单结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极限为31%,高于晶硅电池的29.43%,而双结叠层电池和三结叠层电池则高达45%和49%。成本方面,根据协鑫光电披露的数据,钙钛矿组件单W成本约为0.5元/W,仅为晶硅组件的50%。

尤为重要的是,钙钛矿组件的生产工艺极为简单,仅需一个工厂、45分钟即可完成,主要原材料包括钙钛矿原料、玻璃、胶膜、靶材等。反观晶硅组件,则需要经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多个不同工厂的生产加工,最快也需要三天时间,原材料也名目繁多。

显然,极低的产业链重合度,以及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意味着颠覆,这有点类似于汽车替代马车、手机替代传呼机。不过,在晶硅产业链中,也有“幸存者”——胶膜和玻璃。

在钙钛矿组件的成本结构中,玻璃、胶膜等封装材料的占比超过1/3,属于核心原材料。而且,由于钙钛矿的稳定性始终是制约其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封装环节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钙钛矿的弱点体现在化学键比较脆弱,溶剂分子或水汽可以很容易把它的化学键破坏掉,一旦被破坏,器件衰减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比如有水汽渗进去,就会造成不稳定。并且钙钛矿本身在高温下会变得不稳定,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效果好,同时又很便宜的封装技术。”浙大教授左立见在一次专访中直言道。

值得一提的是,钙钛矿胶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赛伍技术披露的信息,其自主研发的钙钛矿热塑性封装胶膜-TPO已与协鑫光电签订数MW级的首次批量订单。此外,据媒体报道,正在进行IPO的百佳年代推出的钙钛矿胶膜产品同样实现批量交付,并向多家客户送样。

除了胶膜以外,玻璃对于钙钛矿组件性能的影响同样显著。不同于晶硅组件,钙钛矿组件需要使用“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即TCO玻璃。TCO玻璃在钙钛矿组件中除了透光和减反射外,还必须起到收集电流的作用,因此生产工艺与传统的光伏玻璃有所不用。

在A股市场中,金晶科技是全球少数掌握TCO玻璃生产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2022年,金晶科技与纤纳光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金晶科技将根据纤纳光电的扩产规划,投资建设相应TCO玻璃产线并作为其主要供应商,纤纳光电每增加1GW钙钛矿电池产能规划,则金晶玻璃需配套不低于500万平米/年的TCO玻璃产能。

钙钛矿未来是否能够颠覆晶硅,笔者不敢妄下判断,就像年后的硅料价格走势,与主流媒体和专家的判断大相径庭。比较确定的是,钙钛矿的GW级量产已经愈来愈近,而且在资本的助力下,产业化进度必然远超行业想象。至于市场竞争力,这需要事实来说话,就像当年单晶替代多晶时,依然有行业巨头认为多晶必有一席之地。

对于关注钙钛矿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即将于2月15-16日举行的“光能杯·创新分享会”,届时暨南大学教授、博导、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麦耀华将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与产业化前景做主题演讲。

wps3309:

拓日新能(SZ002218)多条GW级钙钛矿产线有望明年落地,全球市场空间近1400亿,这家企业钙钛矿异质结叠层产品预计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一、上市公司加速布*今年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1月19日,宝馨科技公告将在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投资建设6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6GW光伏组件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项目。1月31日,皇氏集团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黑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国家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去年以来,宁德时代、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京山轻机、捷佳伟创等公司纷纷在钙钛矿电池领域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进行布*。据测算,若钙钛矿渗透率到2027年达到10%,则全球潜在空间约1371亿元。二、关注从0到1投资机会从业绩释放顺序看,新技术发展初期设备商有望最先受益,国内设备商已陆续完成出货交付,其次是TCO玻璃/POE胶膜等辅材厂商,最后是电池厂,24-25年钙钛矿电池能够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后,领先电池厂将享有超额收益。从发展可预见性看,短期辅材确定性最高,中期设备商由于技术路径未定风险机遇并存,长期看电池厂掌握knowhow,同时布*电池+整线设备的玩家最具投资价值。三、相关上市公司:宝馨科技、拓日新能【宝馨科技】在钙钛矿-异质结叠层技术方面,公司已与张春福教授团队展开合作,预计今年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2024年进入钙钛矿叠层中试阶段,整体将在4年内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化目标。【拓日新能】已具备量产高透型、高截止型、白色EVA、POE等光伏胶膜产品的能力。公司聚焦打造光伏辅材一站式供应链,光伏胶膜日均产能约10万平米。

贝猪起跑:

皇氏集团(SZ002329)明牌珠宝(SZ002574)话,自己都说过好多次了,聪明人不要做选择。但还是犯糊涂了,该。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秋天的两只小鸡"。

行业转型,TOPCon电池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随着PERC电池量产效率逐渐接近其理论效率,行业开始转向TOPCon/HJT等N型电池。而TOPCon电池以其电池效率高、设备投资成本低、与PERC产线兼容性高等优点,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TOPCon已投产69.75GW,规划待建产能近474GW。

TOPCon存在工艺路线之争。TOPCon电池与PERC电池核心差异在于,新增隧穿氧化层,以及掺杂多晶硅层。以多晶硅层制备方法,TOPCon工艺路线分为LPCVD/PECVD/PVD路线。从工业应用角度看,掺杂多晶硅层制备方法,要求工艺简单、产能大;隧穿氧化层因其对电池整体性能影响十分关键,要求工艺制备的膜层致密度高、均匀性好。

从技术角度看,PECVD法能实现LPCVD法同等制备效果,且清洗绕镀简单,工艺精简、良率预期更高。LPCVD路线技术最成熟,但有严重绕镀、原位掺杂难等问题。因绕镀,LPCVD设备需增加一倍设备;PVD路线,根据ISFH研究观点,PVD钝化效果略差。且实际运行中,维护频率高,开机率低;而PECVD路线轻微绕镀、且清洗容易,可原位掺杂、工艺精简,爆膜问题可通过电池背面微制绒解决。隧穿氧化层质量对电池效率影响至关重要。文献数据显示:从膜层密度角度看,PECVD制备的氧化层密度(2.2g/cm3)要优于LPCVD(2.15g/cm3);从膜层均匀性角度看,PECVD法制备的氧化层粗糙度1.38nm,与LPCVD制备的氧化层粗糙度1.36nm相当。

从经济性角度看,PECVD路线设备投资成本低、产能大、维护成本低、开机率高。根据皇氏集团机构调研纪录表,(1)PE路线比LP路线设备采购成本少;(2)PE路线工艺时间短,单台设备产能大,设备机台数量少,省空间,设备好布*;(3)维护成本对比:LP路线石英管寿命平均56天,石英舟寿命60天,石英件消耗162万/台/年,PE路线石英管寿命1-2年,只有正常的石墨舟消耗,LP设备的石英件消耗比PE设备费用预计多出3530万/年(5GW计);(4)设备人员配置上,LP路线估计是PE路线的一倍以上,每天在做维护换石英管,且设备利用率较低,更换石英管需要3-4小时,期间整台设备需停机。

因此,我们认为工艺稳定后,PECVD成为TOPCon主流工艺,推动TOPCon大规模量产。建议关注:光伏整线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公司推出PE-Poly,即采用PECVD路线)、光伏激光设备龙头帝尔激光。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电池技术迭代对设备影响的风险;设备技术研发风险

来源:[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荆]日期:2023-02-10

圣教徒:

钙钛矿是一类具有ABX3分子结构的晶体总称,可用于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此类氧化物最早被发现于钙钛矿石中的钛酸钙化合物(CaTiO3),因此而得名,其英文名依据俄罗斯矿物学家LevPerovski名字命名为Perovskite。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是第三代高效薄膜电池的代表,凭借良好的吸光性、电荷传输速率、巨大的开发潜力,实现了高效率、高柔性、低成本,被誉为“光伏领域的新希望”。其主要优点体现两点:

PSCs光电转换效率提升速度明显高于晶硅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将转换效率从最初的3.8%,提高至25.7%,而这一进程晶硅类太阳能电池花费了四五十年。理论上单结PSCs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31%,多结PSCs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47%,显著高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29.4%。

1、在产线投资上,PSCs产能投资是晶硅的二分之一,1GW仅为5亿元,晶硅1GW的产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投资在11.6亿。

2、在原材料用量上,PSCs原材料纯度要求低且十分易得,用量亦低于晶硅类。晶硅类太阳能电池对硅料纯度要求需达99.9999%,而钙钛矿材料对杂质不敏感,纯度在90%左右的钙钛矿材料即可制成转换效率在2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晶硅类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每年约需要50万吨硅料,而若全部替换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约只需要1000吨钙钛矿原料,即每块单晶光伏组件耗硅需要1公斤,而钙钛矿只要2g钙钛矿材料。

3、生产能耗上,PSCs可低温溶液制备,单瓦能耗仅为晶硅的1/10。

4、在生产效率上,PSCs产业链显著缩短,原材料到组件仅需45分钟。晶硅电池在四个不同工厂内分别加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此过程需要至少耗时3天。

目前国内宣称布*钙钛矿的企业有近30家。在一级市场,具备一定典型意义的项目主要为协鑫纳米、纤纳光电、极电光电等。

上述项目成立时间均不长,正在建设的产线也主要是MW级别,目前的估值普遍在20亿以上。

在二级市场上,涉及钙钛矿设备及电池组件的公司如下:

目前二级市场钙钛矿项目相对而言,主要是以概念为主,相关性不是很强,参考意义较小。

选取A股市场最典型的白马光伏、风电企业,其估值如下:

上述优质企业,尽管其营收及市值规模较大,但PS平均值仍然达到3,因此,在进行估值测算时,采用PS为3较为合适。

2023年-2030年,根据行业测算,到2030年,钙钛矿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近千亿元。

BIPV领域或是PSCs首当其冲覆盖应用市场,总市场规模超千亿。根据国家统*数据,2020年我国城市建筑用地总面积约583亿平方米。根据此测算。到2030年,来自于BIPV的钙钛矿组件市场空间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说明:

(1)2021年城市建筑用地面积相比于2020年是增长2%左右,后续以此作为城市建筑用地面积增长率;

(2)当前BPIV钙钛矿组件每瓦价格约为5元。假定按照光伏行业的趋势,10年价格下降超过80%来算,则预计到2030年,钙钛矿BIPV单瓦价格将会下降到1.1元。10年合计价格下降4.4元,每年平均下降0.44元。

(3)钙钛矿在BIPV渗透率刚开始占比较小,故增长速度较快;后续每年保持50%以上增长。

钙钛矿作为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新型光伏技术路径,行业空间巨大,市场认可度极高,尽管当前存在寿命、稳定性等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并不妨碍钙钛矿巨大的发展潜力。

要挖掘0到1的产业投资机会,就得挖掘这种市场潜在规模巨大的行业。也正因为此,一级市场钙钛矿项目,在还是天使轮时,估值就上10亿以上,二级市场蹭个钙钛矿热点,也能有几个涨停。

但是,所谓0到1的投资机会,决不能是蹭热点的所谓炒作。单纯蹭热点炒作,是不会有人买单的。比较典型的就是皇氏集团,这个本来是生产水牛奶粉的公司,堪称蹭热点专业户,什么行业热点都要蹭,因此,尽管其表示要做钙钛矿,却完全得不到市场认可。

相比之下,奥联电子之所以能够涨幅较大,跟其决心,专注,以及找到靠谱的行业团队,清晰的钙钛矿发展规划,有很大关系。

不管怎样,钙钛矿行业方兴未艾,一定还有其他靠谱的、Allin转型的投资标的出来,继续挖掘。

0到1的产业投资机会第一篇:一个投资逻辑的思考

荣要说:

一、农业:文件将发,行情将起!

1、种业

A,种业(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棉花、豆类等农作物种子(种苗)等)+年报爆增(5-6倍)+化肥(国家扶持的绿色高效特种肥料)+国企改革(大股东涉及央企)=农发种业

B,种业(国内杂交玉米种龙头,公司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亿多亩)+俄乌冲突概念(乌克兰70%以上的玉米都用来出口,出口量约3000万吨/年,是第四大玉米出口国,全球份额约16%;俄罗斯玉米出口量约450万吨/年;两国合计份额占比约18%。)+毛衣战受益(美加增25%税率,其中,包含玉米)=登海种业

C,俄乌冲突+大豆(2020年开始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大关)+国企改革=荃银高科

A,盐湖提锂(公司与国投罗钾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进盐湖锂资源项目)+农机(拥有“JD”、“江动”影响力高、市场覆盖面广的知名农业机械品牌)=智慧农业

B,农机(产品远销远销东南亚、西亚、美洲、南美)+无人驾驶(公司目前已有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旋耕机,积累了推广应用的技术经验;包括绿色动力的农机装备、舒适化驾乘感受的改进、物联技术的应用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储备也正在进行中。)=星光农机

二、钙钛矿电池:利好频出,未来可期!

(近日,经中国计量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稳态输出效率达到32.44%,时隔三个月再次刷新国内转换效率纪录。)

1,乳业+携手黑金光电共研钙钛矿电池(黑晶光能多次创造钙钛矿光伏组件效率世界纪录,引领行业不断迈入新高度)+年报预增(净利润增长1倍)=皇氏集团

2,收购艾杰旭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早在2016年就成功生产出应用于碲化铬薄膜发电的TCO玻璃,是中国最早实现商业化生产太阳能光伏TCO玻璃的制造商+国企改革+汽车玻璃(比亚迪概念)=耀皮玻璃

3,年报预增(1到2倍)+钙钛矿电池(镀膜设备已出货)+特斯拉=京山轻机

4,换电+钙钛矿电池(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彭军先生、杨新波先生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以及生产设备。)+年报预增(1到2倍)=宝馨科技

三、AI芯片:人工智能下半场,不可错过!

AI(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数据(海天瑞声)、算力(鸿博股份)和算法(汉王科技),在AI技术当中,算力是算法和数据的基础设施,算力源于芯片,通过基础软件的有效组织,最终释放到终端应用上,作为算力的关键基础,AI芯片的性能决定着AI产业的发展。

从技术架构来看,AI芯片可以分为四大类:通用性芯片(GPU,特点是具备通用性、性能高、功耗高)、半定制化芯片(FPGA,特点是可编程、功耗和通用性一般)、全定制化芯片(ASIC,特点是不能扩展、性能稳定、功耗可控)和类脑芯片(特点是功耗低、响应速度快)

目前,数据中心中核心算力芯片各类通用的GPU占主导地位。

全球GPU领域处于寡头垄断的*面,其中英特尔的市场占比份额在60%以上,其次是英伟达和AMD持续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

1.而全球GPU领域的龙头老大是英特尔,与国内芯片合作商为瑞芯微(合作低端芯片)。

2.AMD合作商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是中科曙光的控股子公司打开国内数据中心CPU服务器市场。

3.近期有消息称,英伟达已通知合作伙伴,将选择在今年4月发布GeForceRTX4070。不过暂时还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和日程安排,相关的信息仍处于待定的状态。这意味着英伟达还没完全做好决定,之后更改时间是有可能发售的。而英伟达国内合作商鸿博股份,务结构简单,客户固定且背景清晰,既不涉及军工产业,也不包含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名单企业。

四、数字水印:行情刚起,吃肉正当时!

事件驱动:23年2月6日,ChatGPT的开发公司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特别谈到,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可能被滥用,也可能被坏人使用”,引发关于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对其进行监管的问题。穆拉蒂补充道,现在对ChatGPT进行监管“并不算为时过早”。OpenAICEOSamAltman提出将尝试水印技术和其他技术来标记chatGPT生成的内容。

1,Web3.0(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储备,积极推进Web3.0数字内容服务技术研究)+数据确权(完成开发了版权信息搜索引擎——“版权百科”)=安妮股份

2,AIGC(公司开发出了行业领先的AI造字技术,该技术使得公司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品创新上都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能够有效提高C端字体的生产效率及效果)+新能源汽车(公司与华为有合作,华为AITO智能汽车使用的鸿蒙系统,该系统字体是公司设计开发的)+次新股=汉仪股份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秋天的两只小鸡"。

1、技术平台型企业:关注微导纳米、德龙激光、骄成超声、英杰电气、芯碁微装。随着经济转型和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拥有某一类技术的优秀企业,具备向多个下游行业开发新的应用场景从而创造市场新需求的发展机遇,东威科技就是典型的铜电镀技术平台型企业。微导纳米、德龙激光、骄成超声、英杰电气、芯碁微装依次是ALD、激光微加工、超声波焊接、特种电源、直写光刻的技术平台型企业,纷纷向新能源、光伏新技术、半导体晶圆制造或封测领域找到应用场景,不断提高自身成长的天花板。

2、半导体设备:利空出尽,本土产线设备招投标有望逐季恢复。根据国际招标网数据,2023年以来上海积塔公布28台制程设备招标,并公布18台制程设备中标。2022年10月开工建设的华润微电子深圳4万片/月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预计2024年底实现通线投产。半导体设备领域建议关注拓荆科技、微导纳米、精测电子、盛美上海、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海清科、万业企业、芯源微、晶盛机电、广立微、快克股份。半导体零部件领域建议关注汉钟精机、正帆科技、英杰电气、新莱应材、富创精密、江丰电子、神工股份、路维光电。

3、通用设备:疫情防控优化后的经济复苏预期叠加在科技领域的应用,通用机械23年有望开启上行周期。半导体零部件的国产化、新能源汽车、风机大型化等提高了对我国高端机床和刀具等通用机械设备的需求。五轴机床、高端刀具、滑动轴承等还具备强进口替代逻辑。同时,通用机械的传统主业的下游需求还受益于经济复苏预期,1月PMI达到50.1%环比上升3.1pct。机床行业建议关注科德数控、海天精工、拓斯达、纽威数控、国盛智科、浙海德曼;刀具行业建议关注欧科亿、华锐精密、中钨高新;滑动轴承行业建议关注长盛轴承、双飞股份。

4、光伏设备:钙钛矿量产稳定性痛点取得突破,光伏铜电镀量产化攻克渐行渐近。硅片稼动率偏低,叠加受硅片龙头、电池片龙头与组件端积极提产、开工率提高、备货需求影响,硅片价格短期大幅回涨,电池片环节跟进提高报价,但长期全产业链价格下调,利润合理分配趋势预计不会改变。钙钛矿量产稳定性痛点取得攻克,产业化趋势明显,皇氏集团与宝馨科技分别推进钙钛矿相关技术合作,设备端布*者持续增加,供应小试、中试线为主,短期TCO玻璃格*更具优势。

国电投近期与罗博特科、东威科技签订铜电镀设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3H1是HJT电池片大规模量产线跑通投产关键时点,Cu-HJT或成为降本增效必备选项。

推荐迈为股份(电新联合覆盖)、建议关注高测股份、捷佳伟创、微导纳米、奥特维、京山轻机、天宜上佳、金晶科技、德沪涂膜(未上市)、芯碁微装、苏大维格、东威科技、罗博特科、宝馨科技、德龙激光。

5、锂电设备:锂电设备估值处历史低位,出海与新技术驱动新设备上线。截至2023/2/3,近一年锂电设备指数跌幅达32%,保持反弹趋势,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与海外电池厂扩产为两大信心来源。特斯拉业绩交流会披露1月份订单量为月度产能两倍,23年目标产能为180万辆;电池端海外扩产看欧美,据LGES预测,23年全球电池需求将同增33%至890GWh,北美/欧洲/中国的动力电池需求分别同比增长60%/40%/20%;锂电隔膜设备作为锂电材料生产设备国产化较低的环节,欧克科技第一条湿法隔膜生产线预计23年3月交付。推荐先导智能、东威科技、骄成超声,建议关注杭可科技、利元亨、联赢激光、欧克科技。

6、工程机械:国内基建与地产投资预期边际向好,工程机械销量有望逐渐好转。

2022年12月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同比降幅扩大4.57pct,表明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短期仍处于下行周期内。在新一年国内稳增长的大环境下,基建与地产投资有望边际改善,工程机械国内销量预期有望逐步好转,全面好转还有待于观察基建及地产投资恢复程度,以及存量设备的消化程度。维持推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A/H)、恒立液压等工程机械产业链龙头公司。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来源:[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杨绍辉/陈佳宁]日期:2023-02-06

单季净利料创历史新高!1600亿光伏组件龙头半年报同比最高翻倍,后年估值显著低于同行

财联社7月22日讯(编辑笠晨记者曾楚楚)总市值近1600亿元的天合光能盘后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11.41亿-13.95亿元,同比增加61.69%-97.62%。

Q1净利5.43亿元,据此计算,Q2净利预计5.98亿元-8.52亿元,环比增长10%-56%。若以天合光能Q2净利最高值计,刷新去年四季度创下的单季净利历史新高。

截至今日收盘,6个月以内共有16家机构对天合光能的2022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其中归母净利预估均值为36.29亿元。盘后公布实际半年报预测均值为12.68亿元,占机构预测均值的比列为34.94%,低于二分之一,可谓不及机构预期。

谈其业绩增长原因,天合光能此次公告披露,210大尺寸高功率组件光伏产品销售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分布式智慧能源业务通过推进合作共建模式发展,实现高速增长,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东吴证券曾朵红等人在7月13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光伏将从辅助能源成长为主力能源,带来行业广阔增量空间。全球范围来看,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达485GW,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达1400GW。

天合光能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组件布*全球化,设立有8个全球区域总部。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自2017年-2021年连续5年位列前三,2021年排名第二,出货量稳居行业龙头。

曾朵红预计2022年组件前五家龙头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合计规划出货超200GW。其中天合光能出货量40-45GW位列第二,仅次于隆基绿能。

天合光能是大尺寸组件先行者,目前主打210大功率产品,进步一扩产。截至2021年底,公司具备组件产能50GW,电池片产能35GW,其中210大尺寸占比将超过70%。曾朵红计算到2022年底,天合光能电池年产能达到50GW,组件年产能达到65GW,届时210尺寸产能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

国信证券李恒源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倡导大尺寸的210mm的代表企业为天合光能和东方日升。

但是,业内人士此前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上游硅料和硅片双双出现较大涨幅,组件端均承压明显,利润接近无限摊薄。

东吴证券研报选取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和爱旭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其中天合光能2024年PE为16,和通威股份并列最低。

浙商证券陈明雨等人在6月21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天合光能战略布*一体化产能,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98.9%,2023年净利增速预计降至37%。

东阿阿胶来自为什么2014年估值低

不为什么,因为当时整个大盘估值都低,所以才会在7月份开启一年牛市

【东北晨会0609】经济预期改善,低估值板块占优/5月贸易数据点评/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星期六、东方日升、山鹰纸业/调研邀请



总量研究

【东北宏观沈新凤/尤春野】5月贸易数据点评:进出口将由供给逻辑回归需求逻辑。5月出口增速同比下降3.3%,降幅再度低于预期;进口增速也和此前一样超预期下行。为何近两个月出口持续超预期而进口持续低于预期?结合前几个月的走势可以看出,疫情爆发之后造成进出口异常波动的原因是供给而非需求。由于各国疫情爆发时点不同,实施封锁的时间也不同。封锁会大幅削弱国内产能,从而无法按时交付出口订单。中国2、3月份出口大幅下降就是这个原因。4月份中国接近全面复工复产,能够保证充足的产能并且完成前两个月的积压订单。5月份海外复工复产尚未全面推进,中国仍然承担着补充其它国家供给缺口的角色,故而出口仍然超预期。从近两个月的出口结构可以看出,防疫物资出口对总出口的贡献极大。5月医疗仪器及器械,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88.51%和77.34%。这两项对出口增速的贡献合计达到9.62%。

 

进口的大幅降低则是因为海外各国产能受限。虽然中国3月份开始复工复产、内需逐步复苏,但欧美各国相继爆发疫情、产能不足而无法为中国提供足够的进口商品。从进口商品的结构中也可以看出,农产品等产能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商品进口增长强劲,而汽车等产业链较长、生产受阻的商品进口降幅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造成近几个月进出口数据出现较大预期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主导进出口的需求逻辑转变为了供给逻辑。而目前欧美复工复产也在稳步推进,美国5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表明目前海外经济拐点已现,产能对其出口的制约将逐步消退,需求将再度成为拉动进出口的主导因素。

 

我们认为随着海外各国产能逐步恢复及中国内需的改善,进口即将触底回升,同时由于上半年中国对美国第一阶段协议完成额较少,中国也有扩大对美进口的义务。外需的恢复将相对缓慢,制约出口的回升,但由于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疫情愈演愈烈,防疫物资出口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仍有望保持高增速。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衰退式顺差的迅速扩张不可持续,未来贸易顺差将逐步降低。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逐步上升而进口下降,可能引起特朗普**的敌对情绪,需要警惕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

【东北策略邓利军/邢妍姝】策略周报:经济预期改善,低估值板块占优。近期,国内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短端国债收益率自5月底以来迅速抬升,主要来自经济修复预期加强,同时央行短期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市场此前所预期的降准降息均未发生。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看,6月首周央行货币净回笼14100亿元;5月MLF利率较上月2.95%维持不变。此外,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上行趋势明显。国内宏观流动性整体呈现边际收紧。货币政策更为倾向于呵护中小企业现金流,信用利差进一步回落。

非农数据远超预期,美股货币政策边际上持续宽松有限。伴随着疫情的边际好转和复工的逐步启动,本周公布的5月美国非农就业新增人数为250.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虽然国劳工统计*成在统计过程中出现错误,但即使是纠正后16%左右的失业率,也高于预期的19.8%。短期来看,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不大,但前期流动性大幅宽松的阶段基本过去,6月以来,长端美债收益率也呈现迅速抬升迹象。

从宏观流动性上的领先指标看,短期市场向上空间有限。一般而言,债贷利差一般领先上证综指一个季度左右,债贷利差一季度仍处于下行趋势中,预计对市场整体仍有一定的压制;一般而言,市场持续上行往往伴随社融触底回升并持续上行;但社融增速加快并不一定带来指数的上行,例如2011-2012年。虽然**工作报告要求今年社融保持较高增速,但从往年经验来看,一季度为当年社融增量的高峰,后续社融增量创新高可能性较低,短期尚看不到明显的向上驱动力。

A股中期延续震荡。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短期来看A股大概率仍将延续震荡。主要是因:分子端盈利方面,高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经济修复平稳,但A股下半年的盈利修复预期已经在估值中有所反映;分母端流动性方面,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短期进一步宽松和利率水平创新低的概率偏低,微观流动性则在A股纳入富时权重提升等背景下维持平稳流入;分母端风险偏好方面,美国疫情影响减退后,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对市场风险偏好仍有一定压制。

内需导向行业仍是中长期配置重点,短期可关注金融地产的估值修复机会。从中长期来看,新基建相关的5G、电新等行业,以及受“地摊经济”驱动的低端消费品、餐饮旅游、商贸零售等行业仍然值得关注。但短期来看,消费中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生物,科技中的计算机、通信等行业估值已经处于较高历史分位,存在一定的风险。从历史来看,金融地产相对消费行业的估值上升往往领先于经济回升,目前经济回升预期下,低估值的银行、地产以及部分周期类板块短期或有估值修复的可能性。

行业研究

【东北食品李强/张立】行业周报:白酒进入涨价潮,地摊经济拉动啤酒复苏。本周观点:本周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释放对旗下主力产品进行调价的信息,叠加酒鬼酒亦计划在5月和6月对主力产品调价,白酒再次进入涨价潮。随着餐饮终端等白酒消费场景的快速恢复,名优酒企库存去化至合理水平,酒企具备按计划提价的基础,提价亦有利于增强渠道信心。随着国内多城市放宽地摊经济限制,根据历史经验部分居民的收入有望明显提升,对以啤酒和调味品为代表的的大众消费品产生较为正面的拉动作用,推荐青岛啤酒和恒顺醋业。

市场回顾: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75%,沪深300上涨3.47%,食品饮料板块上涨3.06%,强于上证综指,略低于沪深300。食品饮料各子板块中,白酒上涨4.92%,啤酒上涨3.53%,其它酒类下跌9.78%,软饮料上涨1.55%,葡萄酒下跌1.60%,黄酒下跌2.13%,肉制品上涨0.46%,调味发酵品下跌0.43%,乳品下跌1.02%,食品综合下跌1.47%。

数据跟踪:截止2020年6月6日,1号店飞天茅台、五粮液、洋河梦之蓝、剑南春、水井坊价格分别为1499元、1399元、659元、438元、500元,价格相比上周分别变动0元、0元、+80元、0元、-59元。截止6月6日,京东商城飞天茅台、五粮液、洋河梦之蓝、剑南春、水井坊价格分别为1499元、1265元、599元、438元、500元,价格相比上周分别变动0元、0元、+20元、0元、-19元。截止2020年6月6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为3.57元/千克,同比上涨1.1%。截止2020年6月6日,生猪价格同比上涨102.73%,环比上涨6.67%,为31.18元/千克。

重要研报:洋河股份深度:洋河的成功源于对蓝色经典品牌的打造,全国化的深度推进和营销模式的持续创新。1)品牌方面,公司于2003年成功打造蓝色经典系列,2018年海天梦规模约180亿。2)市场方面,公司于2008年开始初步全国化,并在2011年开始深度全国化,省外渠道已经下沉到市县,新江苏市场增长迅速。3)营销模式方面,公司坚持厂商“1+1”模式深度控盘市场,由“盘中盘”模式起步,持续学习创新,目前深度分销网络平台已形成。当前公司困于增长乏力,破*之道在于调整渠道利润及管理层激励,重拾向上力量。

公司研究

【东北传媒宋雨翔】星期六(002291)事件点评:单场带货新高度,扶“遥”直上未来可期。事件:遥望网络旗下主播瑜大公子在6月7日举办的“全明星狂欢盛典”中携手王耀庆、徐海乔等明星带货表现亮眼,快手热度高居前列;单场直播带货更是首次突破5,100万元,欧诗漫、一叶子、珀莱雅等热门产品上架即秒空售罄,主播实力再上新台阶。

点评:本场直播带货彰显公司在KOL梯度建设和流量运营端的核心优势;瑜大公子作为遥望代表性的带货主播,不到1年时间已迅速成长为快手粉丝数400万+,带货表现S级的实力主播,本场带货破五千万更是其快步迈入顶级带货主播序列的重要里程碑;此外,遥望已签约百余名明星和红人主播,其中带货主播30余名,形成了以王祖蓝、瑜大公子和李宣卓为代表的KOL矩阵,截至2020Q1合计粉丝数超2.4亿;完善的主播梯度和运营体系有望为公司带来全年GMV爆发式增长。

本场直播带货同样体现公司在供应链端的资源整合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本次露出品牌如欧诗漫等为公司快手平台独家签约代理,华为、欧莱雅等知名品牌也相继亮相本次直播;公司已储备近千家品牌供应链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货品分销体系;前瞻性的供应链布*不仅保障直播的货品品质,长期来看,将持续加固公司在招商合作和渠道分销的护城河。

直播电商正当时,万亿市场势不可挡;2020年“618”活动期间直播电商表现强势,6月1日当日淘宝直播销售额51亿,董明珠格力销售额65.4亿再次展现直播电商的强劲促销能力,直播电商已全面爆发成为电商大

文章推荐:

东方日升为什么估值低(钙钛矿产业化进入中试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吗(浙江永

光启技术是什么公司(中科光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

远东传动股票价格(a股各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

襄阳轴承股票代码是多少(襄阳轴承 (000678)_个股概

融通巨潮基金历史净值(融通巨潮_融通巨潮100指数

酷基金网为什么不更新(有谁知道酷基金网为什么

打新股如何知道自己中签(如何提前知道来自自己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