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处什么意思(处暑的「处」和处女的「处」是一个意思吗?)

admin 2023-11-29 21:44:43 608

摘要:处暑的「处」和处女的「处」是一个意思吗? ▼   立秋都过去半个月了,太阳公公还是不肯放过我们,出门走两步回来都能变成烤熟的五花肉,就差为自己带盐了! 真怀疑咱们过了个

处暑的「处」和处女的「处」是一个意思吗?

 

立秋都过去半个月了,太阳公公还是不肯放过我们,出门走两步回来都能变成烤熟的五花肉,就差为自己带盐了!

真怀疑咱们过了个假立秋。

 

/走出空调房那一刻的你/

不甘心地看向日历,却惊喜地发现,谢天谢地,这火炉模式终于有要结束的趋势了!因为今天是处!暑!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虽然被大暑小暑暑相连吓怕了的文字君现在一看到「暑」字就已经大汗淋漓,但好在前面有个「处」来拯救我们。

 

咦?「处暑」不正是处于暑天的意思吗?听起来明明更热了呀!别怕别怕,快让中文十级的文字君来给你解释!

「处」这个字虽然有居于某种状态的意思,但前几天立秋刚立了一个flag说秋天开始了,后面处暑就来个正当暑天?古人总不至于精分到这种程度吧。

因此,「处暑」里的这个「处」显然不能解释为「处于」,正确打开方式请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没想到吧!「处」竟然还有停止、退隐这层意思。

 

它虽然不是「处」的爆款词义,但在古文中也很常见。像《易·小畜》就有:

既雨既处。

曹植《浮萍篇》也有: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孙子兵法·军争篇》还有: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

其中的「处」都是作「停止」解。

 

所以「处暑」其实是夏天结束,暑气消退的意思。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处暑之后,冷空气活动更为频繁,高温被雨水打压进一步消退,天气逐渐转凉。

正因如此,人们也把「处暑」等同于「出暑」。

 

也就是说,只要再坚持一天,在高温煎熬中的我们就要被解救了!

 

惊不惊喜?开不开心?如果你很开心,文字君这里还有一个可能让你不太开心的消息:

 

从处暑开始,我们就要陷入被处女座支配的恐惧了!因为处女座的出生日期正好就是处暑到秋分这一段时间,时间上无缝贴合。

/接招吧,处女座/

 

所以,《处女座之歌》可以这样唱:

处暑的尾巴,你是处女座。秋分的前奏,你是处女座。洁癖龟毛也可以性感和可爱······

 

一切都来得刚刚好,仿佛上帝精心的安排。

 

不过话说回来,处暑的「处」跟处女的「处」是一个意思吗?

难道处女的本义是「生于处暑的女子」?画风突然变得有点清奇是怎么回事······

 

各位想听风弄月的观众请洗好耳朵,文字君这就本着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来给大家捋一捋「处女」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

 

 ▽ 

一看到这个词,你是不是脱口而出chùnǚ?实际上99%的人都不知道,这里的「处」应该读成第三声chǔ。

这个引人遐想的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管子·轻重己》中就有:

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等等……十天之内,要让家家户户一个「处女」都没有,这是什么操作?!

 

其实,这里的「处女」跟我们平时常说的意思有所不同,既不是还没那啥的小姐姐,也不是生在八月底九月初的处女座,而是指待在家中的妇女。

 

联系上下文就知道,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是齐桓公向宰相管仲请教一年四季如何治国。

所以「室无处女,路无行人」是指大家都去田里干活了,谁也没闲着,并不是采花大盗或处女终结者进村啊!

 

▽ 

无独有偶,《战国策·秦策二》里有一句:

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

南宋的鲍彪在注释里把其中的「处女」解释为「女在室者」,这是从「处」字的常用义「居处,栖息」引申出来的。可见这个词的本义并不涉及直男癌口中的贞洁问题。

由于古代的女子在没出嫁前常常养在深闺,因此古人也喜欢用「处女」来指代独居无夫的未婚少女,与已婚的妇人相对。

就像《荀子·非相》里的: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

 

这句话是说现在的小鲜肉都打扮得十分妖艳贱货,但奈何已婚的御姐都把他们幻想成老公,未婚的妹子都想找他们当男票······

如此说来,各位土直男就算穿越回古代也有很大可能性沦为单身狗啊!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 

在这个意项上,「处女」还有个我们熟悉的同义词「处子」,它也是表示待字闺中的小姐姐,像《孟子·告子下》中就有:

逾东家墙而楼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

看见没有,连孟子老人家都在教导直男们要主动出击,摆脱注孤身的命运啊!

 

▽ 

又因为未婚的妹子大多自带几分羞答答的少女感,所以文学作品里常常用「处女」「处子」来形容娇柔之态,例如:

读书于无闾之岳,容若处女。

或比喻静守之状,例如: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你也知道,古代礼教森严,没有经过三媒六聘的啪啪啪都是耍流氓,是被法律禁止的。未出嫁的女子,个个都应当是不谙人事的黄花大闺女。

因此,「处女」也自带了一层未曾破身的意思,也就是今天大家对这个词的普遍认知。

 

这层意思在古代还很流行,三国时期吴国的虞翻有这样的说法:

凡士与女未用,皆称「处」矣。

 

将有才德却隐居起来不愿出仕的贤者称为「处士」,跟把保持童贞还没嫁人体验云雨之欢的女子称为「处女」,其实是同款脑回路。

在古代贞操观念的推动下,这一层与贞洁、清白相联系的含义渐渐超越了「处女」一词的其他意项,成为女子守身如玉的代名词。

/传说中检验处女的方法:守宫砂/

▽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处女 = 待在屋中的女子= 未出阁嫁人的女子= 黄花闺女。

到了白话横行的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处女」的词义基本上已经与我们今天无异了。例如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里就有:

当下想出个主意来,便教左右唤到老实稳婆一名,到舟中试验高氏是否处女,速来回话。

清代《施公案》第三百四十五回里也有:

又令稳婆验得小人的妹子果非处女,因即严刑拷问。

 

/「稳婆」就是古代接生婆的雅称/

最厉害的是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竟然连「老处女」这个词都用上了:

将寝,告生曰:「妾乃二十三岁老处女也。」生犹未信。既而落红殷褥,始奇之。

 

要是放到今天,蒲松龄应该会被广大妇女同胞们喷死吧?

 

▽ 

不过正因如此,「处女」一词后来还发展出了形容词含义,表示「初次的,未经开发的」,例如「处女作」「处女地」。

但跟它最初的意思,就真的有点纵使相逢应不识了······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吧?处暑的「处」和处女的「处」完全就是两种画风!分清它们,请从记住正确读音开始。

月度热文

被字典招安的错音丨土姓污姓取名指南

《今日说法》句式解说热播剧  |  细思极恐的歌词

文青撩妹金句 丨原谅绿是什么梗

关注和分享,总有一个在路上~ 

处暑的处字讨念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处字是终止的意思,“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处暑中的处是什么读音?

处暑中的处读音是chǔ。

处[chǔ]汉语文字

处(拼音:chǔ、ch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状似一个头戴皮冠在几上坐着的人。处本义为暂时停下来、止息,引申为居住。用于使动,引申为使事物各得其所的行为,特指对过失或坏的行为进行处理。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外出做官称为处士,而未嫁的子女称为处子或处女。以上义读chǔ。“处”还读作chù,作名词用,意思是所处的地方、场所,又指机关或机关里的一个部门、机构。

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処,止也。得几而止。

——《说文解字》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古文“处”有“處”和“処”两种写法,意思一样,算是异体字。“處”也有讹变作“䖏”,常见于书法上。简化字将“処”的“几”简化为“卜”,成了现在的“处”。

“处”字演变

无论是“處”还是“処”,都有“夂”和“几”的构件。“夂”代表往回走的脚,“几”就是案几的几。代表人回到家,坐在几上休息,所有居住、止息的意思。

不同的是金文“處”是一个戴着虎头面具的人坐在几上,表示祭祀时代神受祭的人端坐。而金文“処”没有“夂”,左边就是一个“人”字,几上加了一个小短横,强调人是坐在几上而不是站在一旁。小篆则把“人”改为了代表回家的脚的“夂”。

“处”字意向图

这里要说一下,百度百科对于“处暑”如下解释:处暑,即为“出暑”。虽然“出暑”与“止暑”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解释为“出暑”是不够严谨的。《周易•系辞上》 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由此可见,自古“出”和“处”是反义词,所以处暑之“处”,还是解释为“止”比较好。

还有一些,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也在这里

(点击文字就可以了解啦)

▷秋天说说不一样的秋字

▷能消大暑才是好派

▷一个野生篆刻爱好者的小暑杂谈

▷韩国到底抢没抢中国端午节?

▷消失的夏至节

▷芒种,忙碌的喜乐

心明精舍

名师工作室简介

赵晖传统文化工作室

赵晖,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十余年。诗词歌赋,文史杂谈,将传统文化最诗意的一面与你分享。

沈亮光书法艺术工作室

沈亮光,中书协会员,福建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以书会友,以书育人,笔墨写心亦写时代。

柯达峰艺术工作室

柯达峰,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建筑设计师,徒手画倡导者。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让你成为手绘达人。

【心明精舍】是一家致力于传统文化及生活美学展示、分享的文化机构。我们倡导“明心、尽美、知古、致用”——学习传统精华,洞明自我;追寻古代文人诗意生活,尽善尽美;古为今用,让国学不只提升你的内涵,还能提升你的审美与表达,让美好的国学实实在在运用到生活中。

长按关注 共话心明

十二节气的处署是什么意思啊?

热天结束的意思。

处暑的处应该读第三声还是第四声?(请附上原因)

处暑(chǔshǔ),第三声。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处暑是什么意思

1、“秋处露秋寒霜降,即处暑”的意思是刚进入秋天,到处是露水,等到立秋霜降,天气开始变冷之后,就快要到处暑了。2、“秋处露秋寒霜降,即处暑”出自《二十四节气歌》,原文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处暑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在这里的意思是"出"或者"离开",所以"处暑"意味着暑气开始消退,秋天即将来临。在中国,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气温逐渐降低,早晚温差增大。

处暑节气后,天气会逐渐变得凉爽,昼夜温差增大。秋天的到来使得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们开始忙碌收获。此外,处暑节气期间,部分地区还可能会有秋老虎,即短暂的炎热天气。

处暑节气时,人们会在这个时期进行一些传统活动,如祭祖、放河灯、赏月等,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此外,处暑也是一个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时节。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可以参加更多的户外活动,如爬山、徒步、野餐等。

节气小常识: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1、处暑的意思是:暑天到此处就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2、处暑,“处”是躲避之意,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3、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4、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我国许多地区将陆续开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转换。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们,期盼着秋天的到来。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姗姗来迟,还会经常有遭受“秋老虎”困扰。

文章推荐:

处暑的处什么意思(处暑的「处」和处女的「处」

北京王府井属于哪个街道(北京的王在差条开标府

佳云科技是在横琴吗(珠海横琴岛的几大开发商是

汇率换算台币对人民币汇率(台币对人民币汇率

股票帐户如何销户(股票账户怎么销户?我这种情

一万泰币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2万泰铢等于多少人

外汇券2021最新价格(1979年面值50外汇券价格,现在

广发商城买的苹果手机什么时候到货(案例点评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