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金利基金跌停了吗(今日长信金利51995净值?)

admin 2024-01-04 21:04:41 608

摘要:今日长信金利51995净值? 除了网银上外,价期不能操作。暂不全部赎回为好。逐步逢高赎回,减少亏损。 刚刚,完成备案!600亿“顶流”周应波出手!最新重磅发声        点蓝字关

今日长信金利51995净值?

除了网银上外,价期不能操作。暂不全部赎回为好。逐步逢高赎回,减少亏损。

刚刚,完成备案!600亿“顶流”周应波出手!最新重磅发声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又有多位“顶流”基金经理携手正式进军私募基金行业。

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由前公募基金经理周应波创办的运舟资本已于7月11日完成备案,除了周应波担任法定代表人之外,原中欧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银华基金前副总陆文俊将出任总经理一职。

据基金君了解,完成备案之后,周应波奔私之后的首只新基金也即将发行。据渠道人士透露,运舟资本旗下首只私募基金预计今年三季度发行,该基金属于成长策略基金,周应波将亲自挂帅,担任全市场成长风格基金经理。

谈及后市,周应波表示,预计资本市场在2022年走出低谷后,依然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行业层面,看好2022-2025年新一轮创新周期的开启,尤其看好能源变革、AI在各行业的应用、中国制造升级、新兴消费等四大方向带来的机遇。此外,他还看到经济进入存量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变革中孕育机会”,在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领域将会有较多投资机遇出现,将自下而上地掘金其中。

周应波旗下私募基金正式完成备案

时隔三个多月时间,由原公募“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创办的运舟资本正式完成私募备案。

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31日,7月11日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上海运舟资本的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业务范围涵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

高管方面,周应波出任运舟资本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原中欧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银华基金前副总陆文俊担任运舟资本总经理,符旻担任合规风控、 信息填报负责人。

天眼查信息显示,运舟资本目前有6位合伙人,从出资比例上看,周应波出资940万,持有47%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陆文俊出资640万,持股比例为32%,为第二大股东;刘磊出资300万,持股比例为15%,是公司第三大股东;翟鹏、吕一闻、符旻三人分别出资40万元,出资比例均为2%,并列第四大股东。

除了周应波之外,合伙人中也不乏业内知名基金经理,总经理陆文俊此前曾是银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他最早自君安证券入行,之后曾在上海华创创投、富国基金、东吴证券、长信基金任职,自2006年7月6日至2008年6月10 日担任长信金利趋势股票基金经理。2008年6月,陆文俊加入银华基金,先后担任银华价值优选、银华和谐主题、银华成长先锋等基金的基金经理,并出任银华基金A股投资总监,2011年5月升任银华基金副总经理。

银华价值优选是陆文俊在银华任职期间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他自2008年10月底开始接手银华价值优选,初试锋芒就取得较好的成绩,2019年,也就是他管理银华价值优选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银华价值优选以0.11%的差距惜败王亚伟,最终以116.08%的收益斩获2009年股票基金亚军。陆文俊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业内明星基金经理。

之后,陆文俊于2013年9月从银华基金离职,加盟中欧基金担任专户投资总监,而后又从中欧基金离职。

吕一闻、翟鹏均是资深研究员,曾经在华夏基金任职,吕一闻之后转战中欧基金担任电子行业研究员,翟鹏则是看宏观、策略出身,上述两位将会负责上海运舟的研究工作。

符旻是资深风控总监,曾在嘉实基金、银华基金、中欧基金工作,具备10年风控体系工作经验。

天眼查信息还显示,除了上海运舟之外,周应波还目前还担任包括海南运舟增澜壹号、海南运舟增澜贰号、海南运舟增澜叁号在内3个有限合伙企业的法人,未来不排除这几个有限合伙企业将成为公司旗下的员工持股平台。

据悉,公司初期投研人员均具有丰富的买方或卖方经验,从而形成少而精的研究团队,主要覆盖电子科技、化工有色、医*、新消费等几大领域。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进一步充实、完善研究梯队,形成坚实的研究支持力量。

成长股是中国A股市场的主旋律

周应波被市场誉为“顶级成长股专家”,他认为成长股是中国A股市场投资主旋律。

从周应波履历来看,他从北京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腾讯做产品经理。2010年机缘巧合进入证券行业,先做了几年行业研究员;2014年来到中欧基金,2015年11月开始当基金经理,曾管理公募基金超600亿,为基金圈内“顶流”之一。截至他离职前管理产品超过6年时间。

Wind资讯数据显示,周应波的代表作中欧时代先锋,在其担任基金经理的6.13年期间任职回报达到345%,年化回报为27%,远超同期沪深300。

周应波给市场的标签的是“成长股”投资人,他曾经表示,成长是权益投资永远的主题,只有通过企业价值持续较快的发展来实现股东价值的持续提升,才能够让投资者获得长期优异的回报。

同时,希望能够在里面分辨出比较可靠、优秀的管理层。周应波称,看管理层是否靠谱,包括看其战略方向,看其执行力非常强,还有相对来说业务一定是聚焦的,最后要看一些公司内部是否有非常好的激励机制。另外,真正的好公司不依赖体外融资支撑,能够实现良性的自我循环,通过生产销售实现正向现金流,支撑研发,不断推动制造发展。

还有,看到合适的估值去做投资判断也很重要。周应波说,历史上A股很多优秀公司回头看都出现过偏低的估值,需要把它们研究清楚,在市场情绪波动中辨识出来,非常重要。当估值处于极端分化状态下,需要考察所投公司的可靠性和安全边际:一是确保这个公司未来三五年不会在市场竞争中消失;二是所买的价格可以适当性贵,但不能太贵,不能有出现在一笔投资中损失50%以上本金的可能。

实际上,周应波这一思想也体现在运舟资本的投资理念之上。谈及后市,周应波反复谈到“成长股是中国A股市场投资主旋律”。在周应波看来,追求成长股是在追求时代的机遇“BETA”,以及积极改变时代的“ALPHA”,时代的脉搏是最大的成长动力,如20岁到50岁带来30年的持续消费习惯的变化,给互联网、化妆品、智能家电、出境游的带来历史性机遇。

周应波表示,他们做追寻的成长股,短中长视角结合,要立足于时代机遇看行业景气度,要把握经营差异化,看竞争壁垒。如一家企业,短期是看订单数据突破、产品价格上涨等;但中期是看业绩布*正确、成本控制出色;长期则是看良好的公司治理、优秀的管理层。看成长股估值也要“仰望星空,低头计算”,跟随产业趋势、适度前瞻判断、持续跟踪情绪和估值。

看准四大方面机遇

沪指目前行至3300点附近,究竟后市会如何演绎?机遇在何方?展望未来,周应波及其团队的策略是“聚焦成长,寻找风浪中的穿越力量”,更看好四大方向的机遇。

周应波谈到,宏观层面,房地产市场快速下行、A股赛道估值泡沫化、海外非常规货币政策(美联储),这是2021年底以来的三大风险,风险还在出清过程中,但预期已经经历了大半路程:

第一,房地产风险已经蔓延到大部分民营房企,各地**开启了全面需求侧放松的政策周期,预计2022年下半年有希望逐步好转,但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压力,预计大幅度好转的难度较大。

第二,A股赛道估值的泡沫化问题,由于市场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大幅调整,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回到合理偏下的位置。

第三,美联储开启的货币收缩周期,尽管实际的加息、缩表动作刚刚开始,但市场预期已经消化大半,预计2022年下半年很难再次形成较大的冲击。

周应波表示,展望未来一年的宏观环境,国内大概率处于弱复苏状态,即逐步走出衰退的状态,欧美在通胀、加息压力下预计将从繁荣走向衰退,宏观环境仍有复杂性、脆弱性的特征,难以看到全市场盈利的强劲增长。

但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环境是向好的:一是由于房地产产业链创造信用为主的国内信用环境已经触底,未来逐步将会有所好转;二是经济脆弱状况下,市场利率中枢水平大概率将保持较低水平;三是居民财富转向权益类市场依然是中长期的方向。考虑流动性的状况,预计资本市场在2022年走出低谷后,依然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未来,通胀的走向将是宏观环境中最值得关注的风险点,2021年以来我们看到各行业的利润都在向上游集中,2022年以来这个趋势还在加强。”周应波表示,随着需求的减弱,以及上游资本支出的增强,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始,能源和工业品通胀的问题逐步会消退。但对资本市场而言,疫情冲击、国际地缘**等问题依然会是困扰供给侧的因素,我们会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中持续纳入考虑。

行业层面,周应波看到大量的成长性机遇,看好2022-2025年新一轮创新周期的开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能源变革:新能源生产端方面,光伏从新兴能源到主力能源的过程,中国作为产业主导国,存在大量的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新能源应用端方面,汽车电动化、储能的发展,锂电池及其产业链,在未来5年预计仍有5倍以上的增长空间,存在大量细分领域的机会。

第二,AI在各行业的应用:一方面是企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大量的自动化替代人工,大量的AI的应用案例,在2B软件、云计算方面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包括汽车更智能、家电更智能、ARVR眼镜未来的普及等,这些智能设备作为基础,未来也将孕育出更多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机会。

第三,中国制造升级版: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领域,大量国产的基础新材料企业在逐步替代外资、获得市场份额,中国的化工产业从傻大粗笨走向精细化的过程中,将涌现大量的投资机会。生物技术方面,在医疗器械、创新*、化工低碳替代等方面存在你很多应用的机会。

第四,新兴消费:尽管中国的人口总量不增长,但14亿人口的深度城市化、新生Z世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等,也将带来很多新兴消费方向上的投资机会。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向,我们看到经济进入存量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变革中孕育机会”,在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领域将会有较多投资机遇出现,类似1980年代美国市场的特征,我们也会自下而上地挖掘这方面的个股机会。

谈及未来,周应波仍满怀信心表示,尽管宏观经济大盘仍有风浪,疫情仍未消退,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总体上国内资本市场开启注册制以后“供需两旺”的中长期趋势依然不变,从中长期的角度非常看好A股的成长股投资机遇。

来源: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编辑:叶舒筠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比亚迪重挫10%,巴菲特大手笔卖出?丨河南“取款难”客户将先行垫付,首批15日开始,标准5万元丨刚刚!央行公布:6月数据大超预期!罗永浩又开炮:传统车企没机会了!对于比亚迪,他却这么说丨WPS被曝会删除用户本地文件?紧急回应:纯属误导!丨A股、基金上热搜!2000亿巨头突然跌停只因一句话?上市公司火速回应丨官方通报: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病例!丨中美高层会晤长达5小时,什么信号?拜登最新表态对华关税

长信金利基金2007年10月8号的来自净值

长信金利趋势基金(519995)2007-10-08基金净值1.2962元。

长信银利基金直线下滑,股民应该怎么办?

还是再等等吧,不要盲目,以后会有获利的,要有信心。

长信金利基金昨天的净值多少啊

1.2413

基金停牌意思?

长信金利趋势股票现在处于交易状态是可以申购的。

大曝光!有基金二季度遭净赎回,但资金正在狂抢购这些基金,三大类产品份额暴增

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持有人大幅增持的公募基金产品浮出水面。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说过,股票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基金投资,大资金变动趋势往往代表着聪明资金的选择。随着基金二季报的披露,公募基金规模得以全部曝光,基金持有人青睐或抛弃的基金产品尽现眼底,竞争可谓激烈。部分顶流基金经理继续吸金,也有“非顶流”基金经理崛起,成为资金押注对象。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V型”走势,不过受前四个月市场低迷影响,主动权益基金在二季度仍遭大面积净赎回,投资基金的FOF净值表现不佳,亦出现净赎回,而债券基金、指数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份额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整体实现盈利,不过总份额出现净赎回,天相投顾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份额缩水88.34亿份,超六成股票型基金产品二季度遭遇净赎回,混合型基金份额缩水1782.4亿份,近七成混合型基金产品二季度遭遇净赎回。

虽然4月底以来市场明显回暖,但除新能源板块以外的其他板块反弹力度不足,大多数权益类基金净值未能收复年内失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欧美加息、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投资者对主动权益热情不高。

从净赎回份额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分析来看,大额净赎回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发行在高位的定期开放式基金逐步进入解禁期,持有人多数选择赎回,二是基金经理离职引发持有人持续大幅赎回,三是规模大的基金产品业绩不及预期,持有人用脚投票,选择离场。

指数型基金和QDII基金二季度分获223.26亿份、230.77亿份净申购。指数型基金和QDII型基金被认为是投资者定投的好标的。数据显示,地产ETF、科创50、医*ETF、酒ETF等上半年表现不佳的行业类指数型基金获净申购的份额最多,地产和科创指数型基金力压医*和酒基金,成为全市场权益类基金中净申购份额最多的基金,“吃*喝酒”吸金力度不及以往。

海外基金中,恒生医疗、恒指科技、恒生互联、纳指ETF获净申购份额最多。

债基、货基成资金“避风港”,二季度获大量资金流入。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二季度分别获资金净申购2515.24亿份、4669.53亿份。谨慎投资成为目前市场投资的主基调,低风险资产成为市场香饽饽。

主动权益基金中,二季度份额净申购超10亿份的基金共计14只,分别是金信量化精选、华安安进混合、国富深化价值、嘉实新财富、中庚价值领航、华夏新锦顺混合A、华夏新锦顺混合C、信澳核心科技、诺安成长、长信金利A、广发安宏回报A、嘉实安益混合、大成睿享混合A和中银增长A。

 

证券时报记者留意到,二季度获得资金大幅加仓的基金主要归为三类,一是顶流赛道型选手,二是逐渐被市场认可的价值派选手,三是迷你型基金。

冯明远、丘栋荣、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市场号召力十足,管理的信澳核心科技、中庚价值领航和诺安成长二季度份额持续大幅增长。冯明远和蔡嵩松是赛道投资的典型代表,基金净值弹性大,即便今年业绩表现不佳,也并不妨碍大批忠诚粉丝持续加仓。

丘栋荣属于低估值价值投资选手,今年业绩表现出色,管理的2只产品年内净值分别上涨11.75%和7.74%,投资者持续买入。

刘晓的国富深化价值和徐彦的大成睿享混合的份额在二季度均获得大幅增长。国海富兰克林的刘晓和大成基金的徐彦今年在主流投资者圈子中备受青睐,投资风格逐渐被市场认可。

国富深化价值和大成睿享混合分别是刘晓和徐彦的代表作,今年净值分别下跌11.02%和2.78%。

值得注意的是,金信量化精选、华安安进混合、嘉实新财富、华夏新锦顺混合A、广发安宏回报A等基金产品一季度末还属于规模不足1亿元的迷你基金,二季度末规模已超过10亿元,最高甚至达到50亿元,从基金净值波动来看,上述基金不少处于低仓位运作。有基金行业人士表示,上述基金多数是大型持有人进行的大手笔申购,规模的快速增长不属于市场自发行为。

责编:李雪峰

『长信金利趋势混合』荣获《证券时报》“五年持续回报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凭借着中长期亮眼的投资业绩表现、持续回报的投资能力以及对投资者持有体验和净值回撤的重视等优势,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类519995/C类015039)荣获《证券时报》第十八届“五年持续回报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明星基金奖评选由证券时报主办,招商证券、晨星资讯、上海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和天相投顾提供数据和研究支持。证券时报的"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评选的宗旨是首先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以科学的方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通过严格的量化指标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从中筛选出在较长时期内表现出彩的基金和基金公司,从而为投资者选择基金公司和投资基金产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其次促进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投资者形成长期、理性的投资理念,鼓励和倡导基金公司将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投资者提供符合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长期、稳健、持续的业绩回报;最后引导基金行业形成严格遵守契约、充分履行信托责任的诚信文化,促进基金业长期健康发展。(来源:证券时报)

长信金利趋势混合由长信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监高远掌舵,他是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博士,曾担任过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经理等职务,拥有13年的从业经验以及6年的投资经验,是宏观策略出身的基金经理。凭借着对市场大环境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高远一直保持深研精耕的态度,不断完善与扩展自身的能力圈,在聚焦市场热点主线的同时,努力走好这条全行业均衡之路,始终坚持“胜率优先+兼顾赔率+景气为纲+攻守均衡”,注重行业均衡分散、强调风格与市值均衡灵活,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追求组合整体可持续、可解释的业绩表现以及投资人的良好投资体验。

高远不仅凭借自身均衡+景气轮动的投资之道赢得了广大投资人的关注,更加凭借其低调谦虚的投资风格和可持续的业绩表现,其在管的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短中长期业绩亮眼!截至2023年3月31日,近一年回报3.32%,同类排名前1/4分位;近2年回报24.13%,同类排名前1/10分位;近3年回报77.69%,同类排名1/4分位;近5年回报114.53%,同类排名1/5分位(注:此处排名均来源于海通证券)!

长期以来,长信基金构建了“净值-策略-体系”的信任链,以客户需求为出发,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以客户信任为目标,追求净值表现的可持续性、产品策略的可复制性、投研体系的可解释性,将投研一体化应用到每一个投资环节,并且通过建设全方位全流程的风控体系,通过事前定位、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同时通过制定全新的考核机制来监督基金经理的投资,保证产品风格的相对稳定,全司共同为了提高客户持有体验、追求更优的绝对收益而努力!

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长信均衡策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包含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长信均衡策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长信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均衡策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由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长信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均衡策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均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s://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https://www.cx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定了!600亿离职"顶流"周应波,创办私募,团队牛人曝光!独家回应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方丽

 

节后首个工作日,基金圈再传大消息,3月末刚刚“官宣”离职的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去向正式曝光。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一家名为上海运舟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周应波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中欧基金前专户总监、银华基金前副总陆文俊出任该公司总经理。包括周应波、陆文俊在内6名携手创业的自然人股东中涵盖了投资、研究、交易、风控等多个领域。

 

据基金君了解,目前新公司仍在等待上海疫情缓解之后,向基金业协会申请备案登记,后继再考虑产品发行事宜,或有望在今年年内启动新基金发行。

 

周应波正式“奔私”

创立上海运舟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行业再迎重磅级基金经理加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今年3月末离职的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已经正式注册新的私募基金公司,开启职业生涯的下一站。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31日,注册资本为2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周应波,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登记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据基金君了解,“运舟”两字出自东晋著名学者郭璞的《游仙诗》: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周应波也向基金君确认了成立新公司的消息,他表示,新公司将聚焦成长股投资,努力朝着投资方向清晰、业绩表现卓越、投资者与团队共赢的“一流的成长股机构投资者”这一方向发展。

 

“未来,上海运舟私募基金将提倡“平等、分享、共赢”的理念,以合伙人体制为公司的治理基础。强调“客户第一、团队第二、积极回报社会、受限的股东回报”的战略目标,通过基本面研究投资成长股,为客户创造回报;通过勤勉合规的努力工作让团队获得成就、股东获得受限的合理回报;同时积极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周应波介绍。

 

他也希望新公司能解决资管行业中存在的部分痛点:一是,投资风格漂移、“大而全、全而弱”——坚持聚焦成长股投资、注重企业长期价值的理念,走投资精品化路线,力求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高水平的资产管理服务。

 

痛点二是,人才激励机制欠缺,优秀的机制难以持续——建立以合伙人机制为核心的长效激励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提倡“受限的股东回报”理念,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投入有利于长期做好业绩的领域,为投资人提供更好的投资服务。

 

痛点三是,行业盈利巨大,但客户损失惨重,社会口碑较差——市场渠道策略以持有人盈利体验为核心目标。追求资金属性、持有期等客户属性与投资团队属性的匹配、协调,将“持有人盈利=产品净值增值”作为公司长期市场渠道战略中心。

 

尽管希望全部解决有些理想化,但还是会朝着这个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

 

携手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

陆文俊等5大合伙人共同创业

 

天眼查信息显示,除了周应波之外,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还有其他5位合伙人。

 

从出资比例上看,周应波出资940万,持有47%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陆文俊出资640万,持股比例为32%,为第二大股东;刘磊出资300万,持股比例为15%,是公司第三大股东;翟鹏、吕一闻、符旻三人分别出资40万元,出资比例均为2%,并列第四大股东。

合伙人中也不乏业内知名基金经理,总经理陆文俊此前曾是银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他最早自君安证券入行,之后曾在上海华创创投、富国基金、东吴证券、长信基金任职,自2006年7月6日至2008年6月10 日担任长信金利趋势股票基金经理。2008年6月,陆文俊加入银华基金,先后担任银华价值优选、银华和谐主题、银华成长先锋等基金的基金经理,并出任银华基金A股投资总监,2011年5月升任银华基金副总经理。

 

银华价值优选是陆文俊在银华任职期间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他自2008年10月底开始接手银华价值优选,初试锋芒就取得较好的成绩,2019年,也就是他管理银华价值优选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银华价值优选以0.11%的差距惜败王亚伟,最终以116.08%的收益斩获2009年股票基金亚军。陆文俊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业内明星基金经理。

 

之后,陆文俊于2013年9月从银华基金离职,加盟中欧基金担任专户投资总监,而后又从中欧基金离职。

 

据基金君了解,刘磊则是2007年前后的市场第一代交易高手,2014-2015年期间,他曾在宏流担任首席投资官,未来将出任上海运舟的交易总监。

 

吕一闻、翟鹏均是资深研究员,曾经在华夏基金任职,吕一闻之后转战中欧基金担任电子行业研究员,翟鹏则是看宏观、策略出身,上述两位将会负责上海运舟的研究工作。

 

符旻是资深风控总监,曾在嘉实基金、银华基金、中欧基金工作,具备10年风控体系工作经验。

 

顶级成长股专家

曾表态“成长是权益投资永恒的主题”

 

被市场誉为“顶级成长股专家”的周应波,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

 

周应波从北京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腾讯做产品经理。2010年机缘巧合进入证券行业,先做了几年行业研究员;2014年来到中欧基金,2015年11月开始当基金经理,曾管理公募基金约600亿,为基金圈内“顶流”之一。截至他离职前管理产品超过6年时间。

 

周应波加入中欧基金,2014年10月先后担任研究员、专户投资经理。此后一年,他因为表现出色获得公司提拔,在2015年11月发行了第一只新基金——中欧时代先锋,当时市场正好经历了第一轮股灾、人民币汇率崩溃,作为一位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周应波个人出资700多万元认购中欧时代先锋,中欧基金作为管理人自购300多万元,最终该基金首发规模仅2000万元出头。

 

2016年,也就是中欧时代先锋基金成立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中欧时代先锋一战成名,全年以15.06%的收益,位列同类基金第4名。

 

数据也显示,截至他离任的2021年12月17日,周应波管理中欧时代先锋的任职回报为345%。年化回报达到27.58%。

 

从整体来看,周应波而WIND资讯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29日,周应波离职前,在担任基金经理6.41年期间任职回报达到231.81%,年化回报为21.19%,同期沪深300的年化回报仅2.79%。

 

因管理业绩优秀,周应波个人管理基金规模最高峰是576.34亿元,成为市场上知名顶流基金经理。

 

周应波给市场的标签的是“成长股”投资人,他曾经表示,成长是权益投资永远的主题,只有通过企业价值持续较快的发展来实现股东价值的持续提升,才能够让投资者获得长期优异的回报。

 

周应波曾总结这几年做投资、管基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最初从行业轮动角度看问题,中国经济在经历下行后2016、2017年迎来强劲复苏,当时紧扣行业景气度做投资,效果不错;

 

第二,2018年市场发生变化,一些利用债务扩张等手段的成长股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出了问题,他们在投资方法上做了更新,希望找到一些长期优质的公司,不仅看财务指标,还尝试把管理层是否靠谱加入投资框架;

 

第三,2019年至今基金规模再上台阶,挑战非常大,他们尝试用团队方法去管理,买公司聚焦“好生意、好团队和合适的估值”。

 

 

同时,希望能够在里面分辨出比较可靠、优秀的管理层。周应波称,看管理层是否靠谱,包括看其战略方向,看其执行力非常强,还有相对来说业务一定是聚焦的,最后要看一些公司内部是否有非常好的激励机制。另外,真正的好公司不依赖体外融资支撑,能够实现良性的自我循环,通过生产销售实现正向现金流,支撑研发,不断推动制造发展。

 

还有,看到合适的估值去做投资判断也很重要。周应波说,历史上A股很多优秀公司回头看都出现过偏低的估值,需要把它们研究清楚,在市场情绪波动中辨识出来,非常重要。当估值处于极端分化状态下,需要考察所投公司的可靠性和安全边际:一是确保这个公司未来三五年不会在市场竞争中消失;二是所买的价格可以适当性贵,但不能太贵,不能有出现在一笔投资中损失50%以上本金的可能。

 

周应波看2022年

 

周应波也是经常在年报和季报中给投资者分享自己观点,“走心”的基金经理之一。

 

在周应波最后才卸任基金经理的中欧创新未来2021年年报之中,透露出他对2022年的投资思路,值得一看。该基金也是有周蔚文、刘金辉、邵洁共同管理,谈及未来的思路接近3000字,不仅谈到对市场的看法,也谈到对投资框架的理解、以及投资过程的心路和思索。

 

在中欧创新未来的年报之中,展望后市中写道,展望2022年,我们的观点是“耐心等待经济筑底、细致甄别新能源泡沫、积极寻找新生动能”。

 

“耐心等待经济筑底”,主要是我们担心地产剧烈下行带来的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全球央行也开始启动疫情后宽松政策的退出,高基数下的外需不容乐观,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但增速筑底需要过程,2022年需要保持耐心。

 

从2015年末算起,棚改货币化和深度城镇化推动的地产景气周期已经长达5年多,人口出生率、城镇化率代表长周期压制因素,“房住不炒”国策代表中周期压制因素,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民营房企大面积爆雷代表短周期压制因素,长中短的角度理解都需要对仅下滑了2个季度的地产产业链保持谨慎。

 

“细致甄别新能源泡沫”,并不代表我们看空新能源行业,而是希望在市场较为拥挤的交易状态下提高对风险的警惕。在2021年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光伏发电也在过去2年在发电端基本实现了平价上网,未来有望加速替代火电等传统能源。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全球意志推动下,2020年代最明确的产业变化就是“能源革命”。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基本缺席,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国作为分工协作、外贸加工角色深度参与,第四次能源革命中国产业链以全面拥抱、产业链领先的状态引领全球,这是近代以来的全新的*面,必然给未来的5-10年A股市场带来全面的投资机会。但同时需要看到,经历了2020-2021年的高速增长,无论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迎来了巨大规模的投资扩产,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供需状态未来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0%之后的加速增长,也看好光伏在发电侧的全面普及替代、新型储能在改造电力系统中的巨大潜力,但2022年在产业链股票均预期乐观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地需要在泡沫中甄别风险与机会。

 

“积极寻找新生动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到了旧动能退潮、新动能全面站上前台的阶段,除了“能源革命”之外,我们注意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应用也在接近成熟,相关产业链开始快速增长,是值得留意的未来投资机会。新时代的新机遇,在最初期看总是萌芽状、难以计算、充满了路径不确定的,但他们最根本的特点,是充满了生命力,未来的10年我们坚信是科技成长迸发生机的10年,中国的科技成长行业会深刻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生活、经济体系,其中第一个线索是2020-2021年确立的“低碳&能源革命”条线,还会有第二、第三个线索出现。

 

过去几年,我们强调寻找“差异化的成长股”,也说过“好生意、好团队、好价格”的选股标准,借此契机希望系统性地阐述一下我们对投资框架的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作为基金管理人,应该有将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目标,保持勤奋、尽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地做研究。

 

变化的是什么呢,投资框架、投资理念并不是读书读过来几句话就解决问题的,更不是人云亦云国内外的几个公式就万事大吉的。

 

一是要结合国情、时代背景,公司制也就追溯到16-17世纪左右,股票市场在全球出现不过200年,再考虑到20世纪以来各个经济体不同的发展轨迹,国情、时代背景是产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资本市场投资离不开的讨论基础。

 

二是要结合所管理产品的资金属性,脱离“时间尺度”谈投资框架和理念是虚无的,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新兴机构投资者,都会经常提及学习很多欧美投资大师的经典理论,但非常重要的一个约束条件是资产管理产品资金来源的“时间尺度”问题,无论是基金管理人还是基金销售渠道都任重道远。

 

三是基金投资本质是一种持有人对基金经理及整个基金公司团队的信任,基金经理在迭代、应用自身投资框架的出发点,并非是投资框架有多精美、出彩,而是应从对持有人负责角度出发,从基金管理团队本身优劣势出发,制定适合特定规模、资金久期、持有人结构的投资策略。

 

第二个角度是应当把主要精力聚焦“企业的中长期价值成长”。无论是基金经理个人,还是管理规模不等的基金公司投资研究团队,精力、能力圈都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宽广的资本市场,应当有自己的取舍,不可能什么都要。尽管存在各类短期主题投资、技术分析、政策信息等等机会,但机构投资者的主要精力应该聚焦“企业的中长期价值成长”。

 

一是从事物本质出发,股票市场的价值增长来源是企业的价值增长带来的,还要减掉大量的中间交易、金融佣金的消耗磨损;二是从专业性来看,机构投资者能做好的事也只有这一个,在某几个擅长的方向上研究好企业,其他层面的事例如交易能力、技术分析、打听政策,都不能算“锦上添花”而近乎于猴戏了;

 

三是尽管一轮轮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景气上上下下,都似乎是1-2年切换的事情,但我们拉长一点看真正穿越时间走出来的、创造巨大成长价值的公司,100%都是靠自身业绩提升、价值中枢提升,带来企业在资本市场映射价值的增长,无论全球、国内抓住这样投资机会的投资机构长期来说才能远远跑赢市场。

 

 

我们希望寻求的“差异化”,一小部分是天然禀赋,但最主要的我们认为还是,卓越的企业管理层、长期研发投入乃至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才是带来差异化的主要来源。“静水流深”的历史品牌能创造股东价值,但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带来巨大的从无到有成长的,一定还是创新驱动、企业家精神驱动的“乘风破浪”。

 

写在最后,自2021年初以来我们就不断强调市场进入到了“开始的结束”阶段,自2015年末以来我们也持续认为自上而下俯视图视角去看待我们的社会、人口、内外部经济发展阶段对投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所谓“开始的结束”是指三重风险需要出清,即地产下行对经济的拖累、疫情非常规货币政策、机构投资者抱团“核心资产”扎堆,2022年开年以来的出清节奏依然比预想的要剧烈。目前来看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以年度为单位耐心观察等待这场“结束”是必要的——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中长期的乐观,这依然是一个“开始”,国内资本市场自从注册制以后进入的是十年时间尺度的“供需两旺”。

 

我们注意到,将目前情形,与1970年代美国、1990年代日本、2012年前后国内作比较的都有,实际上未来就是未来,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创造的是未见的历史,持续突破创新的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们创造的也是未见的历史。作为机构投资者,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投资本质,一是求真务实,在市场的颠簸震荡中,从自身能力圈出发,寻找企业价值成长的投资机会;二是以客户盈利为中心,将资产管理和客户财富管理负责任地连接起来。

 

知名基金经理“奔私”潮涌

 

每一轮牛市过后,似乎都有知名基金经理“奔私”潮,本轮也不例外。

 

除了周应波之外,从今年来看,“奔私”首当其冲是顶流基金经理、原兴证全球副总经理董承非确定“奔私”,加盟老同事的“睿郡资产”;而宝盈基金前基金经理张小仁、前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陈剑波均加入了私募行业,信诚基金原基金经理聂炜和中海基金原投资经理曾秀娟则联手创业备案新私募。

 

另据了解,宝盈基金前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肖肖、华安基金前投资部总监崔莹大概率奔私,博时基金旗下前知名医*基金经理葛晨加入高毅。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也创出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2022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达到85位,涉及到63家基金公司。这一数据不仅高于2021年,更是高于以往任何一年的同期数据,创出历史新高水平。

 

据一位基金研究人士直言,基金经理‘公转私’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每隔几年就会掀起一波大潮。这和市场的周期有关,每波大潮都是伴随着市场赚钱效应产生的:2007-2008年、2014-2015年、以及2021年以来,市场都经过了一轮上涨,通常经历过一轮大牛市会有一部分的管理人奔私。

 

另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公转私热潮伴随着每一轮公募基金热销、明星基金经理功成名就的浪潮,意料之内且在情理之中。前两年的结构性牛市带来的公募赚钱效应或是这轮“公奔私”的大背景,而公募行业自身在考核管理、激励机制方面的特征是造成明星基金经理奔私的主因。

 

还有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公奔私的原因一方面是积累了优秀的历史业绩以及稳定的客户群体,二来是看好未来权益类的大机会,三来是公募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很难对人才有效激励,以及有一些体制上的限制,所以奔私之后基金经理可以更好的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也并不轻松,很多日常事务都需要亲力亲为,私募基金强调做绝对收益,这也不是一件易事。相比起来,私募基金激励机制相对灵活,这或许是吸引明星经理“奔私”的重要原因。

 

不过,相比2007年至2008年的初代奔私和2014、2015年的次高峰相比较,这轮“奔私”势头并没有那么迅猛。同时,伴随着市场震荡,可能本轮基金经理“公奔私”的潮流接近尾声。

 

不过,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个有着长期发展前景的优秀行业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加盟。“江山代有人才出”毋庸置疑,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投资人士。

 

“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将不断酝酿出新的投资机会,和抓住这些投资机会的优秀基金经理。在此背景下,作为帮助投资人打理资产的基金经理,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进取的状态,跟上市场和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标。” 据一位基金研究机构人士乐观说道。

 

尽管基金经理变动依旧频繁,从变更方向上看,任职数量远多于离任数量。Wind数据显示,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行业新聘基金经理数量达到140位,在历史同期处于高位水平。也就是说,在1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约有两位新聘基金经理上岗,行业新人层出不穷,表明基金行业大发展背景下行业向心力正持续吸引人才。

 

私行财富大爆发!十巨头16万亿,平安、招行狂飚超22%!这类业务彻底火了

 编辑:舰长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长信金利基金分红再投什么时候才知道份额

1、选择基金红利再投,基金分红时所得的份额到账户的时间和基金申购时间一样。一般是T+2天的时间。  2、红利再投资俗称利滚利,是指基金进行现金分红时,基金持有人将分红所得的现金以当天基金价格直接用于购买该基金,增加原先持有基金的份额。对基金管理人来说,红利再投资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因此,红利再投资通常是不收申购费用的。基金管理人鼓励投资者追加投资,因此一般规定红利再投资不收取费用。假如投资者领取现金红利后,又要再追加投资的话,将视为新的申购,需要支付申购费用。因此,选择红利再投资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成本,红利在投资也可以同样在购买个股的情况下一样操作。

文章推荐:

长信金利基金跌停了吗(今日长信金利51995净值?

建一个小型撬装加油站多少钱(客运站内部可以建

001928基金净值查询历史(在天天基金网查询基金净

宝钢股份资金流向(【资金流向】主力资金流入科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是什么企业(润建通信股份

2023年1月2号股市开市吗(股市开盘时间)

希努尔男装羽绒服价格(3000一件的羽绒服贵吗?

什么基金好还不涨(基金跌了不敢买,涨了不知道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