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三峡? 在这里,遇见中国风情 (请横屏观看:卫星图上的三峡。图源/NASA) ▼ (三峡风光。图源/摄图网) ▼ 三峡,在巴山楚水之间 (雄伟的喜马拉雅
什么是三峡?
在这里,遇见中国风情
(请横屏观看:卫星图上的三峡。图源/NASA)
▼
(三峡风光。图源/摄图网)
▼
三峡,在巴山楚水之间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图源/摄图网)
▼
(三峡,重庆巫山段。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瞿塘峡。图源/摄图网)
▼
(三峡,瞿塘峡。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夔门。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瞿塘峡。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巫峡。图源/图虫创意)
▼
(巫峡群峰。图源/图虫创意)
▼
(西陵峡中的灯影峡。图源/摄图网)
▼
(请横屏观看:湖北宜昌,西陵峡。图源/摄图网)
▼
(重庆奉节风景。图源/摄图网)
▼
(小寨天坑。图源/图虫创意)
▼
(幽深的天坑景观。图源/图虫创意)
▼
(重庆巫山小三峡。图源/图虫创意)
▼
(请横屏观看:神农架风光。图源/摄图网)
▼
(清末奉节县依斗门照片。图源/摄图网)
▼
三峡往事
(大溪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图源/图虫创意)
▼
(重庆博物馆,巴蔓子雕像。图源/图虫创意)
▼
(湖南都罗寨,一个土家族村寨。图源/摄图网)
▼
(丰都“鬼城”。图源/图虫创意)
▼
(丰都“鬼城”。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中的悬棺群。图源/图虫创意)
▼
(图源/摄图网)
▼
才子、美人与英雄
(屈原雕像。图源/摄图网)
▼
(兴山县昭君故里。图源/图虫创意)
▼
(《秦良玉像》。清·叶衍兰绘)
▼
(刘备画像。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
(三峡水位上升后,白帝城成为江中“孤岛”。图源/摄图网)
▼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
▼
(晚霞中的三峡。图源/摄图网)
▼
(两岸猿声,今日已难寻觅。图源/摄图网)
▼
(1946年,高空拍摄的三峡。)
▼
他乡与故乡
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图源/电影截屏)
▼
(三峡人家。图源/图虫创意)
▼
(民国时期,三峡的纤夫。)
▼
(山城的特殊地形中孕育了挑夫群体。图源/图虫创意)
▼
(麻辣的牛肚火锅。图源/摄图网)
▼
(榨菜最初也是三峡特色。图源/摄图网)
▼
(深秋冬日,西陵峡的橘子红了。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好人》。图源/电影截屏)
▼
世纪工程
(高空俯拍的三峡水利工程。图源/图虫创意)
▼
(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图源/NASA)
▼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图源/图虫创意)
▼
(云阳张飞庙新址。图源/图虫创意)
▼
(巫峡石壁上的古栈道。图源/图虫创意)
▼
(由近及远,318国道,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图源/图虫创意)
▼
(图源/摄图网)
▼
参考文献:
[晋]常璩:《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10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年
蓝勇:《千古三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黄健民:《长江三峡地理》,科学出版社2011年
杨永富,王志江:《永远的三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济民:《三峡诗话》,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黎小龙,张文,郎诚:《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 完 ...
长江三峡在哪里??
长江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重庆市、湖北省交界处,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哪个位置
各位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啊!作为一名“长者”,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的“宝贵”经验。今天,我要结合自身经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答关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哪个位置”的问题!一、地下城找寻之旅在许多地下城中寻找宝藏和怪物时,我不知不觉地记住了三峡职院所在的位置皮掘:市沙坪坝区陈西路30号!二、公交旅游之路我常常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城市燃帆核,品尝不同的文化和风味,直到我找到前往三峡职院的正确路线:乘坐112路公交车,在杨公桥站下车,步行不到10分钟即可轿模到达三峡职院!三、众人拾柴之火在探寻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谜题解决方案。那么,就是这样啦!我想,通过我的阐述,你已经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去吧,亲爱的朋友们!探险吧,告别宅家的日子!快乐旅行,寻找真正的自己!
长江三峡在哪个城市
举世闻名的长江山峡位于长江上游,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208公里。从上至下三个峡分别叫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两岸有哪些城市
长江三峡分布在重庆、恩施、宜昌三市其中瞿塘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溪镇巫峡西起重庆巫山县城东大宁河,东至恩施市巴东县官渡口西陵峡西起宜昌香溪口,东至宜昌南津关
湖北三峡位于湖北哪个城市?
宜昌市~!
三峡在哪个省?
湖北.
一座拥有“三峡”的城市,无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峡谷之王”!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本文由
万科宜昌万科&三峡日报社&星球研究所
联合出品
宜昌
一座拥有“三峡”的城市
它不仅有“自然的三峡”
无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峡谷之王”
(长江三峡由巫峡、瞿塘峡、西陵峡组成,其中西陵峡位于宜昌,巫峡在恩施和重庆,瞿塘峡位于重庆;下图为西陵峡,请横屏观看,摄影师@王正坤)
▼
它还有“人力的三峡”
中国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绝对王者
(请横屏观看,三峡水利枢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摄影师@宋雪艳)
▼
而宜昌
又不仅仅拥有“三峡”
它是“峡谷之城”
倒影峡、崆峒峡、灵龙峡等
数十个峡谷比肩而立
(清江峡谷,摄影师@罗浩)
▼
它更是“水电之都”
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
460多个水电站巍峨屹立
以一城之力占据了
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
(隔河岩水电站,摄影师@罗浩)
▼
纵览6000多千米的长江
几乎很难找出第二座城市像宜昌这样
可以集绝美山水、超级工程、现代都市于一体
为什么是宜昌?
在星球研究所看来
气势磅礴的大山和波涛汹涌的大江
在这里纵横交错
带来改天换地的洪荒之力
如同一场山水总动员
01
山河画廊
宜昌地处
西侧的大巴山、巫山、武陵山
向东延伸跌落为江汉平原
整体形成一个地形坡面
而宜昌就在坡面之上
(过渡地带的宜昌,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在宜昌内部
三列山脉的余脉
组成巍峨高耸的西部山地
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七成之多
(宜昌市地势图,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这里重峦叠嶂、群峰竞秀
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4座
其中仙女山是境内最高峰
海拔2426.9米
(兴山仙女山,摄影师@魏启扬)
▼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
则多达960座
海拔1380米的天柱山
“孤峰峙立,拔地耸天”
(上文源自清同治本《长阳县志》,下图为长阳天柱山,摄影师@罗浩)
▼
向东
海拔降至500米以下
山地逐渐过渡为低山丘陵
再往东
则是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
(宜昌境内的平原沃野,摄影师@李理)
▼
另一方面
宜昌属于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的频繁交锋
再加上水汽遇到山地被迫抬升
这里气候湿润、云雾氤氲
(山间云雾缭绕,摄影师@李心宽)
▼
水汽凝结、形成降雨
年降雨量可达1500毫米
尤其在6月份
细雨绵绵的梅雨天气
可以持续长达30天
降雨汇成水流
在地势引导下逐级跌落
开始重塑地表
或飞流直下
形成层层叠叠的瀑布群
(三峡大瀑布,高102米,比黄果树瀑布高30米,为湖北第一瀑,摄影师@行走的宋宋童鞋)
▼
或沿着碳酸盐岩表面流动
溶蚀出“千峰万仞”的石林
(宜都奥陶纪石林,摄影师@行走的宋宋童鞋)
▼
或继续溶蚀、下切
形成群峰连绵的峰丛
(请横屏观看,柴埠溪的峰丛,摄影师@魏启扬)
▼
同时
地下也创造出
千奇百怪的溶洞
(车溪风景区的天龙云窟,摄影师@魏启扬)
▼
降水充沛、气候适宜
再加上2300多米的高差变化
宜昌得以植物繁盛、鸟兽成群
更重要的是
当万千水流汇成江河
巨大的水量叠加巨大的高差
江河的势能已经不可阻挡
它们沿着地势逐级而下
强力侵蚀大地
造就了雄奇壮观的峡谷景观
(宜昌市水系分布图,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譬如秀美的清江
它全长423千米
汇聚了宜昌和恩施两个市域的
众多河流
(蜿蜒流淌的清江,摄影师@陈小羊)
▼
江河奔腾直下
创造了风光旖旎、如诗如画的
“清江画廊”
(请横屏观看,清江画廊的百岛湖,摄影师@陈小羊)
▼
而长江
更加与众不同
数百万年前
古长江与古川江以巫山为界
分别向东、向西流淌
经年累月的河流侵蚀
将巫山彻底切穿
从此两条古江汇流为长江
一同东流入海
贯通的长江
创造了中国最知名的峡谷景观
长江三峡
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其中西陵峡
全长66千米
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全部位于宜昌境内
(请横屏观看,逶迤蜿蜒的西陵峡,摄影师@张成盛)
▼
峡谷之中
滩多水急、惊险万状
(西陵峡水道,如今因为三峡工程的修建,水位上涨,暗礁险滩多被淹没,摄影师@王正坤)
▼
峡谷两岸
壁立千仞、群峰如林
(西陵峡的峭壁,摄影师@李风)
▼
即便在如此壮美的西陵峡中
更有诸如灯影峡、黄牛峡
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等
风景各异的小峡谷
形成“峡中有峡”的独特景观
(西陵峡口的兵书宝剑峡,摄影师@李心宽)
▼
放眼全境
大大小小的峡谷
纵横交错、遍布各处
数得上名字的就有30多个
(宜昌市主要峡谷分布,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就这样
过渡地带的宜昌
借助坡面地形和丰富的水量
创造了形态各异的景观画廊
同时也将巨大的能量封存起来
接下来
人们还将利用宜昌
独特的地理优势
将这些封存的能量释放出来
02
水电之都
这种能量就是水能
利用水能持续推动水轮机旋转
继而带动发电机便能产生电力
所以奔流直下的河流
就是流淌的清洁电力
于是
人们利用现代科技
在宜昌180条河流之上
筑坝拦水、抬高水位
建起了星罗棋布的水电站
如今总数已经突破460座
(上文河流数量仅包括流域面积3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下图为宜昌市水电站分布,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其中清江
宜昌境内的第二大河流
其全流域的水能可开发总量达329万千瓦
为了将这些水能释放出来
人们在蜿蜒曲折的清江峡谷中
建造了3座水电站
其中2座位于宜昌
包括
坝高27米,坝顶近420米长
位于清江下游的
高坝洲水电站
(高坝洲水电站,水电装机容量25.2万千瓦,摄影师@李云飞)
▼
坝高151米,坝顶665米长
位于清江中游的
隔河岩水电站
(隔河岩水电站,水电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摄影师@陈小羊)
▼
而对于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
中国水能最丰富的的河流
宜昌更将展现出
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
首先是
宜昌境内的长江
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据中国水能资源普查数据
长江以“一河之力”封存了
全国近40%的水能资源
其中宜昌以上河段
就占到长江水能总量的82%
不过宜昌以上河段
又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
即宜宾以上的金沙江
和宜昌到宜宾的川江
其中金沙江的落差远远超过川江
(长江干流海拔示意,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但是水能大小
不仅取决于落差
还与水流量紧密相关
沿途容纳金沙江、雅砻江
岷江、嘉陵江、大渡河、乌江
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川江
其汇水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千米
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1/10
平均径流量高达14300立方米/s
(长江宜昌以上河段汇水面积示意,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也正因如此
川江段的可开发水能
在全国众多河段中高居第二位
(中国主要河段可开发水能排名,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其次是
长江三峡凭借地形优势
令众多江河汇集一处
只留有一个外泄通道
正所谓
(下文源自杜甫《长江二首》)
▼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若能在此修建大坝
不仅可以蓄水发电
更能扼制洪水下泄
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保护数千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峡泄洪,摄影师@李心宽)
▼
早在20世纪初
孙中山就曾提出
开发长江三峡水能的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
***亲临长江
表达了开发长江的决心
(下文源自***《水调歌头·游泳》)
▼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
可是
长江三峡长达193千米
这座工程具体又该建在何处呢?
经工程师们勘测研究
在宜昌境内发现一片宽阔的河谷
这里裸露着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
且其方圆320千米范围内
均属于弱震环境
加之利于施工的开阔空间
堪称一处得天独厚的坝址
国际著名地质学家缪勒(L.LeopoldMüller)曾称赞道
“三峡坝址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一个好坝址”
这就是
三斗坪
(宜昌市花岗岩分布示意,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水能丰富、位置关键
坝址又举世无双
宜昌的地理优势
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即便如此
为了保证工程万无一失
中国工程师们先是于1970年
在三斗坪下游27千米处
开始建造了另一座水电站
葛洲坝水利枢纽
(请横屏观看,葛洲坝与三峡的位置关系,底图源自@EsriImageMap,标注@杨宁/星球研究所)
▼
葛洲坝工程的建设
不仅让上游水面抬高利于航行
还能利用三斗坪以下河段的
剩余落差继续发电
可谓一举多得
值得一提的是
葛洲坝工程作为“**长江第一坝”
它的长江截流、通航、船闸等建设
为三峡工程的诞生
储备了经验
(请横屏观看,葛洲坝水利枢纽,坝体全长2606米,摄影师@李理)
▼
直到2009年
在三斗坪河谷中
人们才筑起了另一座雄伟大坝
它全长2309米、最大坝高181米
仅混凝土就消耗1600多万立方米
足以填满整个西湖
(建设中的三峡大坝,摄影师@魏启扬)
▼
且在坝体下游一侧
又建造了两座87米高的巨型厂房
紧接着32台大型发电机组陆续就位
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
(三峡电站厂房,摄影师@行走的宋宋童鞋)
▼
这就是
三峡水利枢纽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俯瞰三峡大坝,摄影师@行影不离)
▼
至此
从清江上的隔河岩
到**长江第一坝葛洲坝
再到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加上其他460多座规模不等的水电站
宜昌的总水电装机容量
超过2700万千瓦
也就是说
在这片面积只有全国0.2%的土地上
却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
清洁的电力又源源不断地送往
华中、华东、华南、川渝等地
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
堪称名副其实的
“水电之都”
不仅如此
水能的释放还将彻底引爆宜昌
助力它蝶变为
一座现代化都市
03
枢纽之城
长江自古便是
沟通巴蜀与荆楚的重要通道
而占水利之便且据地形之险的宜昌
也自然成为了咽喉要地
正所谓
(下文源自白帝城石砌方门对联)
▼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曾经这里
舟楫云集、兵家必争
既有“攻楚,拔郢,烧夷陵”的
秦将白起
也有被火烧连营七百里的
三国刘备
(上述引文源自《史记·白起传》;宜昌,古称夷陵,因其“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形地势而得名,下图为猇亭古战场,猇亭区文化和旅游*杨青供图)
▼
还有流连于此的
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墨客
(三游洞,前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曾游览此洞,人称“前三游”,后有宋代诗人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游览于此,人称“后三游”,摄影师@周梓帆)
▼
到了清末
宜昌被辟为
中国内地的通商口岸之一
交通区位优势可见一斑
而抗战期间
国民**西迁重庆
宜昌还成为抢运物资人员的转运基地
但是三峡航道
向来弯多流急、狭窄凶险
尤其是枯水期浅滩外露
因此下游大船须在宜昌换做小船
才能继续向上航行
运力极低
于是在1938年
即宜昌在抗战沦陷之前
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率众人
征调各类船只2000余艘
及时抢运了150万吨物资、361万人次
以及250家工业企业
人称“宜昌大撤退”
(宜昌大撤退纪念碑,摄影师@行走的宋宋童鞋)
▼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各地的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宜昌却因地形限制
交通未能获得发展
仍然必须依赖水运
直到1970年
焦柳铁路建成通车
尤其是为筹建葛洲坝工程
修建了焦柳铁路支线鸦宜铁路
完成物资货物的运输
宜昌才得以步入铁路时代
葛洲坝工程蓄水之后
淹没上游浅滩多达19个
航道宽度最大增至700米
单线通航也终于解除
(江面上货船往来,摄影师@李理)
▼
而三峡工程的建设
则真正释放了“黄金水道”的潜力
随着江面抬升、流速减缓
三峡中130多处浅滩没入水下
长江上游的600多千米航道
得以显著改善
加之
升船机、双线船闸的配合
长江水道的通航能力越发强劲
3000吨级船舶以及万吨级船队
可由上海直达重庆
仅2020年三峡枢纽过坝货运量
便达到1.38亿吨
(三峡工程的五级船闸,摄影师@李心宽)
▼
与此同时
作为三峡工程的配套项目
三峡机场于1995年竣工运营
宜昌也由此进入航空时代
除此之外
工程技术不断革新
各式桥梁跨河而过
比如世界唯一一座
三塔倒Y型加劲梁斜拉桥
夷陵长江大桥
(夷陵长江大桥,摄影师@严本宏)
▼
悬索桥与斜拉桥组合而成的
至喜长江大桥
(请横屏观看,至喜长江大桥,左半边为悬索桥,右半边为斜拉桥,中间的岛屿为西坝,摄影师@刘昆)
▼
就这样
宜昌的地形限制逐渐被打破
一条条公路、铁路穿山越岭
既有从上海直抵重庆的
沪渝高速公路
也有从上海连通成都的
沪汉蓉客运专线
(宜万铁路长江大桥,宜万铁路是沪汉蓉客运专线的一部分,摄影师@周梓帆)
▼
2012年
汉宜铁路建成通车
意味着宜昌正式进入
“高铁时代”
就这样
铁路、水运、航空、公路日益完善
宜昌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枢纽优势
日益凸显
(宜昌市交通区位图,制图@陈志浩&杨宁/星球研究所)
▼
便捷的交通
助力宜昌的各色物产
遍及全国、走向世界
从香甜的柑橘
(满载而归的果农,摄影师@魏启扬)
▼
到飘香的茶叶
(秭归县的茶园,摄影师@魏启扬)
▼
从庞大的船舶
(宜昌船舶工业园,摄影师@李风)
▼
到精致的钢琴
(柏斯集团的钢琴生产线,摄影师@付蓓蓓)
▼
众多产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宜昌经济突飞猛进
近年来GDP突破4000亿元
与贵阳、太原等省会城市并驾齐驱
(2005-2020年宜昌GDP曲线图,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
同时
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
宜昌以65.7%的森林绿化率
位居27座长江沿线城市首位
走入城中
可见绿树装点江岸
(宜昌的滨江公园,摄影师@黄显钧)
▼
漫步江边
可以偶遇江豚与游鱼嬉戏
(长江中的江豚与游鱼,摄影师@雷吉平)
▼
乘车而过
体味公路凌波飞越
(香溪河水上公路,建造水上公路是为了避免开山毁林,摄影师@李理)
▼
见证现代交通与古代建筑的碰撞
(动车组与天然塔同框,摄影师@黄显钧)
▼
在宜昌这座大舞台上
过渡地带的山河
造就了蓬勃的水能
水电站的拔地而起
又引燃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宜昌的潜能就这样一步步释放
最终合力创造了这座正在腾飞的城市
放眼6300多千米的长江
几乎再难找到一座城市像宜昌这样
汇集了如此多意想不到的元素
从群山大江到飞瀑峡谷
从水利工程到产业交通
由此
星球研究所联合宜昌万科、三峡日报社
以“意想不到”为主题
摄制了一支宜昌最新版本城市宣传片
《意想不到的宜昌》
(请点击观看,宜昌最新城市宣传片《意想不到的宜昌》)
▼
今天的宜昌
能量满满
(三峡泄洪,摄影师@李心宽)
▼
生机盎然
(宜昌奥体中心,摄影师@刘昆)
▼
城市发展一往无前
(至喜长江大桥,摄影师@唐永立)
▼
是**长江上
一道无与伦比的风景线
(请横屏观看,山环水绕的宜昌城,摄影师@黄丹丹)
▼
三峡属于哪个城市
如果是三峡大坝的话,是位于宜昌市的三斗坪镇。如果指长江三峡的话那是西起重庆市的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的宜昌的南津关的峡谷。自西向东主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在哪个省的哪一城市
长江三峡地理位置: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204公里。长江三峡坝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