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利集团行情(股票价格涨跌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admin 2023-12-05 01:06:29 608

摘要:股票价格涨跌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没影响,股东的年终红利有的会减少,因为股东的股不一样,优先股的话是特定的利息率,这个就跟股票涨跌没有关系 解读中利集团2019年年报:光通信

股票价格涨跌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没影响,股东的年终红利有的会减少,因为股东的股不一样,优先股的话是特定的利息率,这个就跟股票涨跌没有关系

解读中利集团2019年年报:光通信业务已成鸡肋

2019年12月7日,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利集团”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沙家浜旅游”)、江苏江南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商贸”)签署了《关于转让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1.86%股权之股权转让协议》。

而就在一年之前的2018年12月,中利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收购控股子公司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9.14%股权,使之成为全资子公司。不到一年时间里从买到卖,自然引发了交易所的问询。中利集团给出了三点理由:自身能力不足、获取投资收益,以及聚焦5G为主的通信业务版块。

“基于公司战略布*,使公司更能聚焦以5G为主的通信业务板块,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并将继续关注其他新业务拓展机会,同时,公司继续加大在5G通信产业链的投入,在目前已经与华为、中兴等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国内、国际市场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拓宽5G产业领域的产品线,扩大公司市场影响力,以5G为主的通信业务板块打造成为公司主要业务增长点。从而实现公司以轻资产、高质量发展经营和创造更好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多收益。”

不过,从中利集团2019年年报看,公司聚焦5G暂时还未显出端倪。分行业看,2019年通信行业营收22.24亿元,同比下降17.37%,占中利集团营收比重为18.81%。

其中与5G强相关的光通信业务来看,中利集团2019年实现光纤销售406万芯公里,同比下降14.23%;光棒生产99.5吨,同比增长0.28%,销售124.75吨,同比增长82.85%。2019年光纤及光棒业务收入仅1.05亿元,同比暴跌64.61%,占公司营收比重已不到1%。毛利率为-33.69%,同比下降71%。

不仅如此,中利集团还对2017年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600吨、1300万芯公里光纤项目”进行延期,由原计划的2019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

项目延期,中利集团给出了五条理由:

1,该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实施地址为西宁市城东区昆仑东路17号。在厂房建设中因青海西宁的气候原因,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底为冻土期,土建工程无法正常开展;

2、为严格保证后续生产的安全和环保事项,导致厂房土建工程的审批、施工时间延长;

3、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该项目需采购的进口设备的关税由零关税增加至10%,公司与美国设备供应商反复进行商务洽谈,要求他们进行适当降价,造成采购谈判期延长;

4、目前加上受突发新冠疫情影响,内部装饰工程后续施工将受到影响,相关生产设备的采购到位、安装和调试也需要更多时间;

5、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光纤价格在201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光纤销售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2019年可以说是光通信黄金十年的一个终章,从2009年3G网络建设,到宽带中国、4G建设、提速降费,光纤光缆需求量水涨船高,一路飙升至近3亿芯公里,占全球需求的一半以上。六大龙头厂商,产能均达到数千万芯公里,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

据统计,最大需求方中国移动的光纤光缆采购,从2015年开始,前六大厂商的份额一直波动在80%-92%之间,已经处于头部企业垄断竞争的格*。由于光纤光缆处于相对成熟的行业,六大厂商的技术优势、规模成本优势十分明显,这一优势可望在5G时代持续下去。

2020年,5G成为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的七大方向之一,担当起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角色,工信部则在近期发布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并在《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中强调用5G技术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全方位推动5G发展。5G建设离不开光通信的强力支撑,可以说2020年将是布*光通信业务的一个上佳机会。

光纤光缆产业链中,一个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光棒、光纤、光缆是7:2:1的利润占比,光棒和光纤的高价值,相信也是中利集团募投项目的原因。在体量仅有几百万芯公里的条件下,中利集团很难发挥出规模成本优势,选择在今年延期光棒光纤募投项目,可能因自身技术实力受限无法把控设备成本,也可能对扩大光通信业务竞争力没有什么信心。

从年报也可以看出,中利集团在通信业务方面,主要是各类电缆、光电综合缆以及配套的高分子材料等。公司早在2015年即投产光纤预制棒,拥有光明前景的光通信业务,如今来看更像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平煤股份怎么样,煤炭行业怎么样?能长期持有吗?

替你咨询过我们的煤炭行业研究员了,目前煤炭行业估值已经不便宜,近期没有太大机会,建议逢高减持哦~  对于这种周期性行业,建议在经济复苏期持有。滞涨期还是不要长期持有,做波段吧!  平煤股份发布年报,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0185元。公司董事会决议,在2010年末总股本181628.08万股基础上,每10股送3股派发股利2元。[  公司还公布2011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自2011年年初至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0亿元,同比降低4.60%,基本每股收益0.2810元,同比降低4.60%。[  点评:[  煤炭产量高位继续增长:公司2010年全年生产原煤3980.97万吨,较去年3740.47万吨增加240.50万吨,增幅为6.43%,公司煤炭产量接近4000万吨大关,其中上半年增幅要大于下半年。公司计划2011年原煤产量较2010年有所降低,降低到3750万吨,精煤产量则与2010年持平,达到600万吨。公司下半年及2011年生产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去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生产趋于谨慎。[  伴随着原煤产量的增长,公司2010年商品煤销量也较上年有所增长。2010年公司商品煤销量为3728.72万吨,较2009年的3559.51万吨增加199.52万吨,增幅为7.88%。其中混煤销量较上年增长7.88%,而精煤销量则有所下滑。[  煤炭售价上升导致收入增加: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21.51%,其中一部分要归因于商品煤销量4.75%的增长,而更重要的原因,则要得益于公司商品煤平均售价的同比上涨。[  金]2010年公司商品煤的平均售价为488.23元/吨,相比去年同期的422.01元/吨,增长15.69%。公司不论是混煤价格还是冶炼精煤价格,均较上年有了较大上涨,仅售价便宜且量较小的其它洗煤价格出现下跌。[  成本大幅上升致使煤价上升利好被大幅抵消:公司吨煤成本一直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原煤制造成本为277.21元/吨,吨煤营业成本为348.64元/吨,而2010年吨煤制造成本上升到317.06元/吨,吨煤营业成本上升到393.38元/吨。由于有生产成本的同时上涨,因而公司煤炭售价上涨仅使公司煤炭业务的毛利率增加2.86百分点,达到24.20%。[迈博汇金]  公司冶炼精煤价格在2011年年初上调过100元/吨(含税),预计全年售价依然将高于2010年。[  整合小煤矿和注入集团资产成为公司未来煤炭产量增长的基础:根据河南省及中平能化集团的规划,公司以下属5家子公司——天力公司、三环公司、七星公司、九矿公司、香山公司负责重组其周边平顶山煤田的小煤矿和郏县的部分小煤矿,共计29家,涉及煤炭生产能力465万吨/年,可采储量3442万吨。公司还收购中平能化集团所属的汝州煤田牛庄井田的勘探探矿权。牛庄煤田原煤种类主要为焦煤、肥煤,评估资源储量为3089.6万吨,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  公司通过整合小煤矿及完成集团资产注入,不断壮大自己的煤炭产能,也给公司未来继续提升煤炭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沃特玛前车之鉴教训惨痛中利集团百亿收购前景难料

周末,停牌近半年时间的中利集团(13.520, 0.02, 0.15%)披露《关于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暨股票复牌》公告,称公司无法在原定时间内按照原计划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并于7月30日复牌,当日出现大跌。

以光伏、电线电缆、光纤预制棒等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中利集团,今年2月起筹划并逐步实施了入股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比克动力,并在目前已持有比克动力8.29%股权的基础上,计划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欲将该公司并入上市公司体内。

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排名前五的公司中,其他四家宁德时代(72.220,-4.63,-6.02%)、比亚迪(42.240, -0.26, -0.61%)、沃特玛和国轩高科(13.700, -0.01, -0.07%)均已全部实现上市,最后一家比克动力,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似乎也是势在必行。

在此之前,另一家上市公司长信科技(5.590, 0.00, 0.00%),也曾试图将比克动力纳入体内,不过最终未能成行;而资产已装入上市公司坚瑞沃能(2.280, -0.14, -5.79%)的沃特玛,在行业发生巨变的时刻,由于资金链断裂,目前情况也是命悬一线。那么,中利集团并购比克前景又如何,新浪财经在正式收购预案披露前,做一个梳理和提示,以供投资者参考。

动力电池剧烈洗牌比克上市路途坎坷

比克动力成立于2005年,从事三元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18650型圆柱三元电池产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和专用车。

近几年,受益于全球、特别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克动力的业绩也突飞猛进,2014年时还亏损,2015年净利润为2600多万,到2016年时更是骤增至4.5亿,利润增速呈几何级数增加。

行业大发展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众多竞争者的进入,以及行业的惨烈竞争和剧烈洗牌。

以比克所在的锂动力电池领域为例。2017年,宁德时代以10.4G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国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和比克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之前,宁德时代的装机量还少于比亚迪,2017年第一次超过比亚迪,便领先了一倍之多。行业竞争格*变化之大可见一斑。

在行业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除宁德时代外,其他电池企业日子目前都不算好过,即便是已经上市的公司也不例外。

借坚瑞沃能上市的沃特玛,2017年底资金链即告断裂,公司处于生死边缘;国轩高科2017年净利润出现下降,2018年业绩下滑趋势依然不减,股价从高点暴跌近三分之二;比亚迪则是由于之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被宁德时代赶超并被大幅超越,正计划独立电池业务进行发展。

上市的电池企业尚且如此,尚在筹划中的比克动力资产上市之路则更为曲折。

2017年初,比克动力第三大股东上市公司长信科技,曾公告重组预案,拟作价67.5亿元收购比克动力75%的股权,当时比克估值为90亿人民币。不过,之后由于“比克曾经是美国上市公司的孙公司”等法律性和合规等问题,收购暂时中止。

2017年8月,重组中止后,长信科技又称将通过自有或者自筹资金购买不超过20%的比克动力股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动力电池领域出现了巨大变化,最终,长信科技2018年1月公告,“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决定不再启动重组和增资比克动力事项”。至此,比克借长信科技上市之路就此夭折。

在之前长信科技公告的重组预案中,比克动力给出的业绩承诺是,2017、2018和2019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2亿元、12.5亿元。而2017年,比克动力实际净利润为5亿,远低于当初的业绩承诺。而业内人士分析,公司2018年12亿的业绩恐怕更是遥不可及。

沃特玛“前车之鉴”教训惨痛比克上市前景难料

中利集团自今年初停牌筹划收购比克动力、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来,已先后三次、累计耗资8.5亿元,持有比克动力8.29%的股权,收购的总体估值已超100亿元,决心之大毋庸置疑。不过,中利集团收购比克,不免让人联想到两年之前,坚瑞消防(现名坚瑞沃能)对沃特玛的收购,两起并购案例颇为相似。

首先,都是跨行业的并购,并且原主业经营压力都很大。坚瑞沃能原主业是消防器材,兼并沃特玛之前,主业业绩一直处于下滑,毫无起色。中利集团主业则是光伏、电线电缆等产品,总体毛利率仅16%左右,净利率更是不到2%,而且新浪财经发现,自公司2009年上市以来,近10年时间内,几乎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均为净流出,而且每年投资现金流也均为负值,上市后多年,现金流全部依靠筹资维持。

其次是并购标的相似。根据行业数据,从电池装机量和出货量情况看,沃特玛和比克动力均排名行业前五,并且出货量相差不大。此外,沃特玛之前产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乘用车几无应用;而比克动力虽然是三元技术路线,但主要产品是18650圆柱电池,而非方形和软包,在国内主流乘用车的车企和车型中也无广泛应用。

第三是并购估值相同。2016年沃特玛被收购时估值52亿、静态市盈率21倍;2018年比克动力筹划收购时,估值约100亿(新浪财经根据之前收购时的估值和同类公司目前市值估算)、静态市盈率20倍。

除增速趋缓、竞争加剧、补贴退坡等导致沃特玛资金链断裂的行业不利因素外,由于两次并购存在诸多相似,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普通投资者,还需要在正式重组预案公布后,重点关注标的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存货、主要客户、现金流等披露情况,以及中利集团的具体收购方案和收购估值,而弱化未来变数会比较大的现有业绩和业绩承诺,以免造成误判。

坚瑞消防收购沃特玛后,公司现在的境况和股价让人唏嘘,对于有这样的前车之鉴,中利集团在实施收购时应该会更为慎重。长信科技已经放弃,而比克动力能否把握这次机会实现资产上市,前景依然难料。

(文章转载自新浪财经,作者为:丁昊)

华夏能源网

www.hxny.com

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

广告|传播|论坛|培训

【关注】中利集团:年报或成最后一蹲5G和光伏加速反转

中利集团(002309)4月28日公布了2020年财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净利润亏损29.2亿元。今日早盘开市,二级市场股价不仅没有下跌,还上涨了3%左右。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指出,中利集团2020年年报巨亏,公司此前已经预告过,市场有预期,股价有反应,在上一轮5G和新能源的行情中,中利集团的股价没有跟随上涨,也是这个原因,现在年报出来后,反而是靴子落地,市场情绪重新恢复了。

在中利集团董事会秘书张冬云看来,中利集团的年报数据是公司加快摒弃冗余、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公司2020年后将彻底向重资产、低利润的传统行业告别,业务重心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实现公司的蜕变。

业务重整

中利集团此前主营业务为通信阻燃耐火软电缆,包括5G通信阻燃电缆和光电复合缆等,光伏板块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单晶高效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屋顶建筑光伏分布式电站的建设,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在投资者看来,5G和光伏新能源都是2020年市场炒作的强赛道,诞生了很多大牛股,但中利集团卡位了两个赛道,股价却一直难有表现,似乎难以解释。

中利集团一位内部人士介绍,公司前期主要经营方向为商业电站、扶贫电站的承建与销售,这部分业务属于重资产业务,需要大量垫资,对公司流动资金形成较大压力,在2018年扶贫“326”政策与光伏“531”新政出台后,回款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光伏行业技术更新迅速,光伏主流产品由小尺寸多晶电池组件向大尺寸单晶电池组件方向发展,中利集团因前期电站业务回款受阻,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公司新产品研发与设备更新步伐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底中利集团应收账款高达93亿元,2019年底为54亿元,2020年底仍有34亿元。

应收账款回收缓慢,公司不得不大量举债维持经营,导致财务费用上升,侵蚀了利润。2019年底和2020年短期借款都在40亿元以上,财务费用分别为6.65亿元和6.25亿元。

但在2020年,这一情况出现了变化。中利集团兵分三路加速回款现金流。第一,公司成立应收账款回款小组,通过谈判、法律诉讼等方式,当年回款18.8亿元,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从54亿元降到了34亿元;

其次,加大力度处置盈利能力低效资产,通过出售低质量的库存商业电站,加速资金回笼;

最后,严格控制存货规模,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推动资产周转率稳步提升。2019年、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达41.4亿元、24.9亿元。

中利集团人士还介绍,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2020年中利集团对苏州腾晖、腾晖泰国等光伏产生基地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将上述两个光伏生产基地生产线皆升级至最新、高效技术水准;

在降债方面,也是初见成效,2017年末负债绝对余额一度高达225.7亿元,而截至2020年底负债余额为106.2亿元,较2017年底大幅降低超过50%,目前资产负债率处在65%的相对合理水平。

反转的机会

上述私募基金人士认为,2020年财报出现的亏不死鸟,其实是中利集团处理不良资产和商誉的结果,也就是常见的财务洗澡,以实现断臂求生轻装上阵的目的。

中利集团内部人士指出,公司目前主营的两大业务5G和光伏,都是强赛道,就5G而言,预计今后几年,随着疫情的控制,将进入提速期,对5G线缆的需求,将迎来一个高峰。

早在2020年初,中利集团就完成了5G线缆生产线的扩建,在原有产能30万公里的基础上,新增产能年产量15万公里以上,项目投产后将提升公司5G专用光电混合缆50%以上产能,进一步配套华为、中兴和网络运营商等优质客户,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不仅如此,从2020年下半年,中利集团还将线缆产品从5G线缆领域,拓展延伸至新能源车线缆、工业控制设备线缆、医疗器械线缆、数据服务器线缆等新的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天花板”将有望大幅提升。

而在光伏方面,公司光伏电站业务曾因为政策原因,陷入低谷。上述中利集团集团内部人士说,2020年中利集团光伏业务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为下一步的业务反转打下了基

一是出售盈利差的电站,二是布*光伏行业的高端制造领域。2020年度实现光伏相关业务收入约38亿元,销售组件约1.3GW。随着其它几个新基地的陆续建成投产,中利集团未来光伏组件营业收入,具有非常可观的增长潜力与弹性。

此前,中利集团公告,预计2021年1季度净利润为3000万元-4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主要原因就是2021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光伏行业平价上网后,公司经营已基本恢复正常,同期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公司前身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1日。本公司系由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截止2007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按2.424432:1的比例折合股本10000万股。2007年8月6日,本公司取得了江苏省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核发的。2017年2月,公司名称由“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ZhongliScienceAndTechnologyGroupCo.,Ltd.”变更为“JiangsuZhongliGroupCo.,Ltd.”。法定代表人:王柏兴成立时间:1988-09-05注册资本:87178.7068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320500000045339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江苏省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

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12-07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嵊州市黄泽镇工业功能区金龙路1号。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683725245056W,企业法人张冬初,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勘察、设计、装饰、装潢、道路、土石方工程及水电、设备、幕墙安装、钢结构、古建筑、市政、地基与基础、建筑防水、防腐保温、园林、环保、金属门窗、堤防、管道、混凝土预制构件、公路路基、路面、消防设施、建筑智能化、水利水电、劳务派遣、体育场地设施的工程施工。分支机构经营场所设在嵊州市兴旺街288号嵊州茶叶城1幢802,805,807室。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4168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60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13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信中利资本集团和金桔财富是什么关系?

信中利资本集团投资了金桔财富,是金桔财富的大股东,信中利资本集团还为金桔财富提供2亿元的资金担保。实际上,等于信中利资本集团用自己的信用为金桔财富背书,金桔财富的理财产品能逆势飞扬,卖的那么好,和信中利有很大的关系。当然,金桔财富理财产品收益高、起投点低、提现方便、优惠政策给力也是重要原因。

中利集团是国企吗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常熟市唐市电缆厂,成立于1988年9月5日,公司于2007年8月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11月27日在深交所发行上市,股票代码:002309,不是国企。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主营特种电缆、光缆、光伏产品和电站业务。

宁夏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宁夏中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利科技集团控股子公司。中利集团总部在江苏常熟沙家浜镇.是中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标杆型企业

文章推荐:

中利集团行情(股票价格涨跌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股票2023年什么时候休市呢(基金怎么样呀!怎么买

外汇储备的是什么货币(外汇储备指什么?是用黄

创业板股票怎么不能买(散户可以买创业板的股票

2020年10月1日汇率中间价(新版10元人民币怎么辨别

哪里能看到基金的估值(在哪能看到000893基金的估

人民币贬值什么行业股票受益(人民币汇率破7!“

贵金属平台哪个靠谱(刚接触贵金属,有没有什么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