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飞机是几几年发明的??? 1902年菜特兄弟 菜粕1505合约末来行情如何 短线为好,期货波动比较大,很难有长时间的趋势,感觉外盘影响更大。所以要看外盘,同时要看季节。查看原帖
飞机是几几年发明的???
1902年菜特兄弟
菜粕1505合约末来行情如何
短线为好,期货波动比较大,很难有长时间的趋势,感觉外盘影响更大。所以要看外盘,同时要看季节。查看原帖>>
【菜类年报】先“粕”后立 菜粕寻得新平衡——2019年油菜籽、菜粕市场回顾与2020年展望
摘要
1、全球油菜籽供需收紧:由于全球油菜籽主产国调减种植面积,2019/20年度油菜籽产量预期下降,全球油菜籽库存消费比继续走低,供需收紧态势显现。加拿大油菜籽调减种植面积,并且增加其国内压榨量以寻求自身供需平衡。如果我国不放开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其他国家难以弥补我国油菜籽进口需求,我国油菜籽供需继续收紧。如果放开加菜籽进口,那么在加拿大油菜籽减产的背景下,菜籽进口成本或有所抬升。
2、菜籽粕需求先弱后强:2019年上半年,国内豆菜粕现货价差大幅缩小。7月初,南方地区豆菜粕现货价差处在不足300元/吨的历史最小值,较年初的860元/吨缩减65.12%。因此,南方饲料企业逐步利用豆粕替代菜粕,对于菜粕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019年下半年,猪瘟疫情肆虐,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几乎腰斩,对于国内蛋白粕类需求不佳。2020年上半年需求难有恢复,下半年生猪需求好转叠加水产旺季预期菜粕需求好转。
3、我国菜粕供需寻得新平衡:2019年1月1日我国取消杂粕进口关税,菜粕进口量增加,弥补了菜籽进口短缺造成的菜粕供应的减少。我国菜粕市场也找到了新的平衡,市场回归理性,豆菜粕价差回复至正常值。春节之前生猪及家禽加速出栏,不利于国内粕类的消费,叠加水产养殖淡季造成菜粕的需求预期减弱,春节前后预计菜粕将会走弱。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之间,菜粕大概率偏弱走势。2020年下半年生猪存栏有望止降回升,水厂养殖旺季也将来临,预期会提前反映至价格,因此我们预计2020年二季度菜粕偏强走势。
第一部分 油菜籽市场分析
一、国际油菜籽市场分析
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19/2020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6852万吨,较2018/2019年度的7194万吨减少342万吨,降幅4.75%。2019/20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欧盟、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这三个菜籽主产国或地区产量下降,其中欧盟产量预计减少303.3万吨,加拿大产量预计减少84.3万吨,印度产量减少30万吨,澳大利亚产量减少8万吨。乌克兰、俄罗斯、美国菜籽产量预计分别增加45万吨、11.1万吨、4.9万吨。2019/20年度全球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下降至664万吨,较2018/19年度的826万吨减少162万吨,同比降幅达19.61%。总体来说,油菜籽主产国大多减产,全球油菜籽供需收紧。
我们从全球油菜籽主要生产国家来看,欧盟、加拿大、中国和印度虽同为菜籽主产国,但出口情况却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四国人口及产业的差异,对菜籽的消费多寡也有所不同,因而并不是主产国都是主要出口国,其中印度、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国内的菜籽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状态,出口很少,还需要大量进口。欧盟虽然有着很高的菜籽产量,但其生物柴油产业发达,生产出的菜油大多被用于生物柴油消费,对菜籽的需求超过产出,每年还需要额外进口;而加拿大由于地广人稀,产大于需,每年均会出口大量菜籽,成为全球第一大菜籽出口国。我国的菜籽进口主要来源国是加拿大,但由于加拿大油菜籽检测出质量问题,我国大幅减少了加拿大油菜籽的进口量,致使我国油菜籽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沿海油厂油菜籽供需紧张。我国油菜籽供需格*能否改变仍然需要关注加拿大油菜籽进口情况。
加拿大是我国油菜籽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加拿大油菜籽供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菜籽进口。由于加拿大油菜籽检测出质量问题,我国目前限制加拿大油菜籽的进口,后期需要关注我国对于加菜籽的进口政策的变化。
种植面积及产量方面,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球农业产量报告显示,2019/20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预计为840万公顷,较上一年度预估值的912万公顷减少72万公顷,同比降幅7.90%,主要原因在于出口量预期减少,加拿大主动调减种植面积。2019/20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95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低60万吨,比上年减少80万吨。收获面积预计为840万公顷,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减少70万公顷。单产预计为2.32吨/公顷,比上月预测值低3%,不过比上年增加4%。单产数据较上月下调的原因在于,9月初加拿大大草原出现了几英寸的降雪。除了降雪,阿尔伯达省、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等地区出现了霜降,这三个省的油菜籽产量分别占到加拿大全国油菜籽产量的24%、50%和15%。
出口方面,2018/19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预估值为914.1万吨,较上一年的1084.9万吨减少170.8万吨,同比降幅达15.74%。并且持续面临出口减少的压力,主要原因在于加拿大油菜籽质量问题,我国限制进口加拿大油菜籽。从压榨量来看,由于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减少,故其增加了本国菜籽消化能力,2018/19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压榨量预估为929.5万吨,较上一年的926.9万吨增加2.6万吨,增幅0.28%,预计2019/20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国内压榨量将继续增加至950万吨。
库存方面,由于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减少,导致2018/19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从上一年度的249.9万吨增加至409.4万吨,同比增加63.83%。由于加拿大调减种植面积,新季油菜籽产量预期大幅减少,并且加拿大国内增加压榨量,因此预计2019/20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将减少至374.4万吨。库存消费比也将从2018/19年度0.42下降至2019/20年的0.38。中国限制加拿大油菜籽进口以后,加拿大通过向别国出口油菜籽以及增加其国内压榨量,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到了其国内产需平衡,如果我国后期取消进口加拿大油菜籽的限制,那么将会直接导致加拿大油菜籽供不应求,进而抬升我国油菜籽进口成本。
总体来说,由于全球油菜籽主产国调减种植面积,产量预期下降,全球油菜籽库存消费比继续走低,供需收紧态势显现。加拿大油菜籽调减种植面积寻求自身供需平衡,不利于我国后期恢复加菜籽进口。
二、我国油菜籽供需情况
自2016年起,菜籽托市收储政策不在,价格受市场影响,而处于政策调控过后的阵痛期,农户对于失去保障的菜籽种植积极性降低。2016/17年度冬菜籽种植面积大幅缩水30%左右,冬菜籽产量也大幅下降了近35%。2017年、2018年油菜籽产量均持续下滑,国产菜籽主要用于物理小榨菜油。为弥补我国油菜籽产量连续下滑造成的供给缺口,我国菜籽进口依赖程度逐年增加。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19年度我国油菜籽进口量达到470万吨,占年度供给总量的51.71%。而2019年由于中国海关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中检测出了危险性的有害生物,我国海关总署已撤销部分问题严重的加拿大企业的进口资格,并向加拿大食品检验署通报了有关情况,截至2019年11月中下旬截稿,我国依然没有放开对于加拿大油菜籽进口的限制。
大型油厂原料主要是进口加拿大的油菜籽。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9月我国油菜籽进口量为234.95万吨,同比减少35,26%,其中来源于加拿大占比90.40%,俄罗斯占比5.72%,澳大利亚占比5.33%,蒙古国占比3.77%。而去年同期加拿大占比94.59%,俄罗斯3.46%,澳大利亚0.60%,蒙古国1.34%。
由于中加关系的核心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加拿大油菜籽自身也寻求到供需平衡,预计2020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持续低迷。
截止2019年11月15日,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为11.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2万吨,降幅73.1%。其中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库存下降至7.6万吨,较去年同期29.3万吨降幅74.06%。目前跟踪的情况看,中加关系紧张导致菜籽进口不畅。根据cofeed统计,11月有三条加籽船和3万吨澳籽到,12月有24万吨菜籽到,预计需要中加紧张关系缓解后,国内企业才会大量买入新的加籽船。预计2020年上半年菜籽供应将持续保持短缺状态。
由于国产菜籽产量逐年减少,收购价格也是不断提高,因而绝大多数国产菜籽用于生产浓香菜籽油,而浓香菜籽油价格较高,生产出来的菜粕质量较差,因而我们主要看进口菜籽压榨情况。2019年下半年以来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受阻,提前反应至菜粕和菜油价格方面上涨,2019年3月以后沿海油厂压榨利润大幅回升,但由于加菜籽质量问题,导致沿油厂菜籽开机率保持低位。由于中美、中加关系尚不明朗,加拿大油菜籽质量问题短期也恐怕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原料端缺货将继续影响我国菜籽压榨开机率,预计2020年上半年将维持在10%左右的低开机率。
自2016年起,菜籽托市收储政策不在,价格受市场影响,而处于政策调控过后的阵痛期,农户对于失去保障的菜籽种植积极性降低。2015年冬菜籽种植面积大幅缩水30%左右,2016年产量也大幅下降了34.54%。由于2016年降幅较大,期末库存有了明显的下降,2017年国内油菜籽产量基本保持稳定。近两年油菜籽产量继续下降。中国汇易网预计2019/20年度国内产量628.3万吨,较2018/19年630.1万吨下降0.03%。天下粮仓预测2019/20年度国内产量360万吨,较2018/19年度370万吨减少2.70%。进口方面,截至2019年11月中下旬截稿,我国依然没有放开对于加拿大油菜籽进口的限制。需求方面,由于我国增加了菜粕和菜油进口,油菜籽压榨量减少。总体来说,2019/20年度我国油菜籽产量预计稳中略降,进口下滑,预计我国油菜籽供需收紧,如果我国仍不能够有效的进口油菜籽,那么我国油菜籽供需缺口或将显现。
第二部分 国内菜粕现货市场分析
一、2013-2019行情回顾
自上市以来,菜粕整体走势以宽幅震荡为主。在2013-2014年上半年,政策支撑菜籽价格偏高运行,导致菜粕生产成本偏高,并且下游饲料需求向好,菜粕价格走势偏强,并且由于菜粕合约规模较小,投机资金较为活跃,期价波动幅度较大。在2013、14年,9月前期期价发生多头逼仓行情,菜粕期价连续两年出现大幅攀升,特别是2014年9月前期的大幅攀升,不过由于现货价格过高导致进口菜籽价格优势明显,沿海地区开工大幅增加,并且邻池豆粕的弱势令豆菜粕价差偏低,豆粕替代作用发挥,令菜粕的高价难以为继,在2014年菜粕期价出现深幅下挫,一度上市以来的高点2957下跌至2100元/吨附近;深幅下挫后,深加工成本支撑了弱势的菜粕期价,2014年四季度,菜粕止跌震荡,尽管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受到沿海地区开工率降低以及需求旺季前期的备货影响,菜粕期价存在阶段性试探反弹整理,但是受到饲料市场的弱势以及豆菜粕价差偏低影响,菜粕期价很难打破2350附近压力,在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菜粕期价维持区间低位震荡;而进入2015年下半年,上游菜籽政策支撑不在,加工成本大幅回落,下游需求极度低迷,菜粕期价继续破位下行,最低下探上市以来低位1722一线。进入2016年,菜粕行情波动幅度加大,2016年上半年,菜粕期价大幅上涨。豆粕现货大幅上冲,豆菜粕价差扩大令市场对菜粕需求预期有所复苏,其次,进口新规政策影响下,市场预期进口量大规模降低,远期菜粕销售停报,并且,国产菜籽减产预期达到三成,菜粕库存大规模减少,令市场供应形势紧张;最后,随着气温的上升,水产养殖行业进入旺季,综合基本面因素供需收紧,菜粕现价大幅飙涨,而期货市场资金形势宽松,在邻池豆粕的强势上行影响下,菜粕期价加大了上行幅度,最高上行试探2931历史次高点。2016年下半年,菜粕期价快速回落整理。美豆的丰产以及国内大豆的抛储令豆粕期价明显回调,在很大程度上拖累期价快速回调,并且进口新规无限期延迟,进口预期恢复下菜粕期价持续回落整理,2016年底,随着菜粕供应紧张,豆菜粕价差拉大以及DDGS进口反倾销征税等因素影响,期价止跌后震荡有所反弹。2017年一季度,美豆产量下调及南美水灾引发市场对大豆供应的担忧,对粕类市场形成一定提振,因此菜粕现货价格维持相对高位,二季度南美丰产的消息使得国内粕类市场利空氛围弥漫,市场价持续低迷。并且菜粕性价比优势不在,直接限制了菜粕的市场需求量,三四季度水产养殖旺季叠加南美天气炒作,再次将菜粕期价拉高。2018年,郑商所菜粕指数走势先扬后抑,1月初至4月上旬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粕类基本面情况共同影响,菜粕迅速拉涨,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反复,在中美贸易摩擦略微缓和之际,国内粕类基本面弱势因素逐渐主导盘面,2018年6月15日美国**再次公布对中国商品的加税清单,中国随后公布对美国商品的加税清单。市场对于美豆的采购趋于停滞,南美报价持续走高以及人民币贬值导致大豆进口成本持续上涨,油厂挺价意愿较强,带动豆粕价格上涨,提振菜粕价格。10月初2018年年底,中美贸易关系尚无明显进展,下游企业对于高价菜粕维持观望状态,叠加国内爆发了非洲猪瘟,并迅速蔓延多省,进一步导致菜粕的下挫。
2019年,郑商所菜粕指数整体走出为筑底反弹后再回调的行情,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年1月初至3月底,郑商所菜粕筑底区间震荡,震荡区间为2050-2250元/吨。一季度菜粕走势主要是受到基本面和中美中加关系所影响。1月份,中美贸易摩擦尚不明朗,菜粕整体表现为抗跌,弱需求拖累菜粕承压运行。2月春节过后,生猪存栏大幅下滑,中美贸易向好发展,豆粕下跌带动菜粕大幅下挫。2月末至3月底,我国海关查出加拿大菜籽存在比较严重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限制进口加拿大油菜籽,菜粕小幅上移。
第二阶段,2019年4月初至5月底,重心上移后拉涨。4月份以来,由于孟晚舟引渡事件,加拿大油菜籽炒作热度升级,我国进口油菜籽预计后市进口受阻,叠加菜籽供给缺口可能出现在水产养殖旺季的预期,导致市场炒作热度上升。3月以来,菜粕指数重心上移,4月在重心位置二次筑底,5月拉涨。
第三阶段,2019年6月初至9月底,高位回调。利多因素初步兑现以及期价修复预期下,期货价格高位回落。G20峰会带来的中美贸易缓和预期,对于国内粕类整体形成利空。替代品豆粕胀库以及大豆三季度预期大量到岸,并且2019年下半年非洲猪瘟疫情肆虐,国内粕类整体需求不佳,在豆菜粕价差本身就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菜粕随豆粕下跌。
第四阶段,10月初至11月中下旬,先扬后抑。10月USDA供需报告大幅调低美豆库存,拉动国内粕类价格上涨,并且沿海油菜籽库存持续保持低位,带动菜粕上涨。10月下旬以后,油脂板块大幅拉涨,买油卖粕套利促使粕类大幅走低。
二、供应市场分析
菜粕供应节奏通常受到进口以及国产市场影响。国内来看,由于失去政策扶持,国内压榨企业由纯粹挣**补贴向市场竞争转移。受此影响,国产菜籽压榨方式多为浓香小榨压榨模式,物理小榨的菜粕质量不佳,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菜粕供应逐渐向沿海地区转移,同时国产菜籽产量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菜粕市场。
由于2019年3月份以来,加拿大油菜籽检测出质量问题,导致加拿大油菜籽进口量减少,而其他国家难以有效弥补,2019年下半年油菜籽进口量大幅缩减。由于原料菜籽缺货,两广及福建地区沿海油厂菜籽压榨开机率持续下滑,2019年我国油厂菜籽压榨开机率均值为10.75%,较去年均值的18.37%大幅减少。
库存方面,2019年我国沿海菜粕库存保持低位,平均库存仅为35779吨,较去年库存均值的47544吨减少11765吨,降幅24.75%。截止2019年11月15日当周,我国沿海菜粕库存为26000吨,同比减少9.41%。
预计2020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将持续保持低位,国内菜籽开机率预计保持10%左右的较低水平。沿海菜粕低库存预计在2020年成为常态化。
2019年我国菜粕进口量较2018年有了明显的增加,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1-9月我国菜粕进口量共计115.3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6.94万吨增加38.43万吨,增幅达49.95%。2019年上半年,我国菜粕进口95%以上来自于加拿大,而7月份以来,加拿大菜籽粕进口量占我国菜籽粕进口量的80%左右,增加了阿联酋和哈萨克斯坦菜籽粕的进口。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杂粕进口关税,其中包括用于动物饲料的杂粕进口关税,以确保中美贸易关系紧张阶段的原材料供应。杂粕包括菜籽粕、棉籽粕、葵花籽粕、以及棕榈仁粕。就菜粕进口而言,2019年预计较2018年进口量增加50万吨,以35%的出粕率来计算,折合142万吨菜籽出粕量。基本上能够弥补我国现在加菜籽进口所造成的菜粕供给的减少量。
三、需求市场分析
菜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在水产饲料使用中最为广泛,菜粕的最主要需求用于水产饲料生产,能够占总生产比重一半以上的水平,在鱼类养殖的配合饲料中菜籽粕的添加量可达到30-40%,部分养殖户甚至直接将菜粕用来喂鱼。其次在家禽、猪以及反刍动物饲料中也有使用,但是由于菜粕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在畜牧养殖中菜粕使用量有限;一般幼雏不会使用菜粕,鸭饲料中菜籽粕用量在10-15%,肉鸡用量在10%以下,蛋鸡以及种鸡在8%左右,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粕在猪饲料中在5%以下。
水产方面,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多,但种类繁多,而且养殖周期长短悬殊,由于湖面扩张需要重新投入资本,预计水产品的产量增幅不明显。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产养殖养殖鱼类产量为2544.28万吨,预计2019年基本较2018年持平,水产养殖对于菜粕的需求将持续保持稳定。
生猪方面,我国生猪养殖结构是散户养殖占比很高、规模化养殖率很低,养殖50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占比高达99.4%。2015年以来,环保政策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极大。各地纷纷制定了划定禁养区和区内污染养殖户搬迁计划,层层加码扩大化,一刀切。大量中小养殖户因为不符合“环保标准”被迫大量退出,猪肉供给大幅下降。另外,自2018年8月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内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截至2019年11月8日,全国共有32个省份发生家猪(151)和野猪(3起)非洲猪瘟疫情。同时目前已有21个省份133起疫情解封。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加速洗盘,中小型养殖户防控能力较弱,大量退出养殖市场。综合以上因素,导致我国生猪存栏大幅下降,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9月生猪存栏环比减少3.00%,比去年同期减少41.1%。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2.8%,比去年同期减少38.90%。
家禽养殖方面,禽料同样是菜粕的主要消费。这里主要分析蛋鸡和肉鸡情况。通常情况下,生猪养殖市场对家禽市场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猪价格的走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肉鸡和鸡蛋价格走势,对于居民而言,高价猪肉较鸡蛋而言将有所替换。对于肉鸡市场来说,2019年度猪价上涨给禽肉,牛肉、羊肉等肉类市场带来利好提振,肉鸡市场呈现明显的引种量大、各环节存栏量持续增加,也就增加了菜粕的饲用消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禽肉产量为1539万吨同比增长10.2%,在猪肉供给不能及时回复的情况下,禽肉供应量预计将在2020年持续保持10%左右的平稳增长。蛋鸡方面,2019年我国主要产区的蛋鸡存栏量普遍增长在10%上,部分高达20%。2018年蛋鸡总存栏稳步下降至低谷,随着蛋鸡养殖利润的回暖,养殖户补栏热情较高,截至2019年10月份蛋鸡总存栏已恢复至14.5亿只,而2019年下半年的后备鸡占比进入下行通道中但仍处于高位,且10月份再度增加,说明市场对于蛋鸡存栏有增加预期。春节过后通常为鸡蛋消费淡季,在没有大型节日拉动消费的情况下,养殖端的前期补栏也将趋于谨慎,就目前雏鸡补栏量来看,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在产蛋鸡存栏量将维持在11亿只左右,而下半年的供应情况还要依据上半年的补栏做判断,若养殖户继续保持盈利状态下的谨慎补栏态度,顺应市场对于鸡蛋需求的高峰低谷期,2020年的蛋鸡存栏仍将维持一个理性的数量。
总体来说,预计我国菜粕需求上半年较弱,下半年有望增加。
2019/20年度(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我国菜粕消费量预计从2018/19年度的614万吨调减至487万吨,主要原因在于猪瘟疫情的影响,导致国内整个粕类需求减弱。此外,2019年豆菜粕价差曾一度缩小,饲料中下调了菜粕的比例,减少了菜粕的需求。为稳定国内粕类的供给,我国逐步增加了菜粕的进口量,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取消了杂粕进口关税。2019年预计较2018年进口量增加50万吨,以35%的出粕率来计算,折合142万吨菜籽出粕量。基本上能够弥补我国现在加菜籽进口所造成的菜粕供给的减少量。国内菜粕需求到了新的平衡。总体来说,我国菜粕供需在新的平衡性仍有偏紧预期。尽管我国增加了杂粕进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菜粕的短缺。但目前我国沿海油厂菜籽库存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如果2020年加拿大油菜籽进口持续受阻的情况下,菜粕供需偏紧情况仍将持续,我国菜粕现货报价重心预计上移,如果继续增加或者保持当前的菜粕进口数量,则菜粕上涨空间有限。因此,2020年需要重点关注我国菜籽及菜粕进口量情况。
第三部分 套利与套保
一、跨品种套利
从下图可以看到,豆菜粕期货指数价差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多数年份中,10月至次年2月豆菜粕价差缩小的概率较大,3月至9月豆菜粕价差大概率扩大。就2019年来看,豆菜粕价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限制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导致菜粕相对于豆粕走势更强,豆菜粕价差在3月份一度缩小至325元/吨的历史低点。随着我国加大了菜粕的进口,豆菜粕价差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截止2019年11月中下旬,豆菜粕期货价差已经拉大至600元/吨左右,从季节性规律来看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豆菜粕价差缩小的可能性较大,从基本面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之际我国后期有可能继续增加大豆至商用。因此,豆菜粕期货指数价差在550-700元/吨之间可考虑做空豆菜粕期货价差,即买入菜粕期货合约卖出豆粕期货合约,建议操作合约为5月和9月合约。
二、跨期套利
截止2019年11月中下旬,菜粕5-9合约价差在-30元/吨左右,处于近五年的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的粕类需求不佳,生猪存栏下半年才有可能止降,并且夏季是水产养殖旺季,因此9月合约较往年强于5月合约。短期来看,菜粕5-9合约价差处于正常水平,暂无明显套利机会。我们比较看好远月合约,春季之后菜粕5-9合约价差如果在0到50之间,可考虑买远卖近套利。
三、套期保值
针对企业:欲采购菜粕的企业,如贸易商、饲料生产企业
关注时间:1-5月
参考操作合约:RM2005、RM2009
参考建仓比例:RM2005(60%),RM2009(40%)
参考建仓区间:2000-2200元/吨(RM2005),2100~2250元/吨(RM2009)。
针对企业:存有或生产菜粕的企业,如贸易商、油厂
关注时间:12月-次年1月
参考操作合约:RM2005
参考建仓区间:2400-2500元/吨左右
菜籽粕期权挂牌交易时间为2020年1月16日。届时投资者可以考虑运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
1、担心菜粕价格上涨,适用于欲采购菜粕的企业,如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贸易商
(1)买入看涨期权
企业担心菜粕价格上涨,可考虑通过买入看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优点在于启动资金少,风险有限。
(2)卖出看跌期权
企业担心菜粕价格上涨,可考虑通过卖出看跌期权来获取权利金,一定程度上弥补菜粕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优点在于获得权利金弥补菜粕采购价格,缺点在于风险无限,占用较大保证金。
(3)牛市价差策略
买入低执行价看涨期权的同时卖出高执行价看涨期权。优点在于风险有限,付出权利金小。
2、担心菜粕价格下跌,适用于大型种植户、贸易商等
(1)买入看跌期权
企业担心菜粕价格下跌,可考虑通过买入看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优点在于启动资金少,风险有限,可将菜粕库存价格锁定。
(2)卖出看涨期权
企业担心菜粕价格下跌,可考虑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来获取权利金,一定程度上弥补菜粕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优点在于获得权利金,缺点在于风险无限,占用较大保证金。
(3)构建熊市价差策略
买入高执行价看跌期权的同时卖出低执行价看跌期权。优点在于风险有限,付出权利金小。
第四部分 季节性分析及技术分析
一、菜粕期货指数季节性分析
从近六年的季节性图表来看,菜粕期货指数的季节性规律较为明显。
从6年每个月份的涨跌均值来看,1月、2月、4月、5月、6月、10月涨跌幅均值为正值,3月、7月、8月、9月、11月、12月为负值,其中涨幅均值最大的是4月为3.86%,跌幅均值最大的是7月为4.74%。
从6年每个月份的涨跌概率来看,1月、4月、6月、12月大概率上涨,2-3月涨跌基本持平,5、7、8、9、10、11下跌的概率大。6年中上涨概率从高到底排序为:4月有5次上涨,概率为83.33%;1月和6月有4次上涨,概率为66.67%;12月5次有3次上涨,概率为60%;2月、3月有3次上涨,概率为50%;5月、7月、9月、10月、11月有2次上涨,概率为33.33%;8月有1次,上涨改了为16.67%。
就季节性规律来看,1-2月菜粕期价上涨的概率比较大,3月滞涨,4-6月上涨,7-9月下跌,10月再次上涨,11-12月再次下跌。季节性规律只是从菜粕指数的历史性规律来进行参考,并不能完全作为操作依据。
二、相关指标分析
三、菜粕期货指数技术分析
从技术分析来看,菜粕期货指数在1-3月经过筑底之后,4月期价重心上移,4月之后受到国际贸易政策影响下菜粕期价迅速拉涨,逼近两年来的重要压力位2600元/吨并未突破该压力位。下半年,菜粕期价高位回落,但并未跌至一季度的筑底区间,年内菜粕期价重心上移,后期仍有上涨空间。从技术面来看,菜粕年内重心上移,预期经过探底,积蓄反弹力量。
第五部分 2020年市场展望和操作策略
菜籽方面,由于2019/20年全球油菜籽主产国调减种植面积,产量预期下降,全球油菜籽库存消费比继续走低,供需收紧态势显现。由于全球油菜籽出口总量为1548万吨,加拿大油菜籽出口1000万吨,占据了近65%的量。中国限制加菜籽进口之前我国每年进口菜籽约450万吨。因此,我国如果不放开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其他国家难以弥补我国油菜籽进口需求,我国菜籽供需将持续紧张。而加拿大油菜籽调减种植面积寻求自身供需平衡,即便我国2020年恢复加菜籽进口,加菜籽进口也会抬升。
菜粕方面,2019年1月1日我国取消杂粕进口关税,菜粕进口量增加,弥补了菜籽进口短缺造成的菜粕供应的减少。我国菜粕市场也找到了新的平衡,市场回归理性,豆菜粕价差回复至正常值。春节之前生猪及家禽加速出栏,不利于国内粕类的消费,叠加水产养殖淡季造成菜粕的需求预期减弱,春节前后预计菜粕将会走弱。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之间,菜粕大概率偏弱走势。2020年下半年生猪存栏有望止降回升,水厂养殖旺季也将来临,预期会提前反映至价格,因此我们预计2020年二季度菜粕偏强走势。因此,春节过后投资者可考虑逢低买入菜粕期货为宜。
第六部分 相关股票情况
报告发布时间:2019年12月6日
免责声明
我们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菜泊期货最新行情分析1505菜泊什么点开多单
期货手续费和保证金,不同的公司在交易所上面加的不一样我们这所有公司里加的最少的:手续费只加1分,保证金加0
菜粕价来自格,菜粕现货行情那里能查到?谢谢
菜粕价格,菜粕现货行情单位:人民币/公吨省份及地区价格类型涨跌当日前日黑龙江哈尔滨出厂+2030002980山东博兴出厂-2030303050江苏南通出厂-30503050广东东莞出厂-30003000这是2号的行情,更多到中华食物网看下吧,希望能对你有用
有人说未来跌幅有限,那么菜粕又如何操作?
菜粕久跌属正常回调,未来会逐渐见底盘整,因为菜粕具有很强的季节性,9月份以后养殖活耀度〔特别是水产〕降低。双粕见底盘整到来年开春,才会有行情。振荡筑底期间平水无澜,最好避开双粕为好。
2020年,菜粕期货的行情会如何发展?
菜粕目前处于中低价格区间,2020年价格大致在2250-2700区间运行。
从技术面看,以期货菜粕2005为例。1月3日K线来看,12月30日涨幅2.38%,成交增幅93%。应该说2250一线支撑很强。
上方依次2400关口,2449阻挡位,2700强阻挡位。其左侧是10月22日至11月15日形成的,从2249-2250的快速下跌区。下方依次为2300关口,2250强支撑位,其下是2018年11月27日至2019年5月28日形成的2075-2250的盘整支撑区,特别是5月29日涨停板,表明2250一线支撑强劲。
总体看,当前菜粕价格底部明确,上方2449压力也大,2700更是强阻挡位。如果后市上行,将观察对2400的测试。如果下跌,则2250是强支撑位,轻易不会跌破。
从基本面看,菜粕是主要饲料,今年生猪生产压力大,菜粕需求也很大。如果遇天气、进口等外在因素影响,菜粕更不会大跌。
综合以上,2020年菜粕运行区间大致在2250至2700。
豆粕狂跌138元/吨,菜粕跟跌124元/吨,饲料还会涨价吗?
随着非洲猪瘟的蔓延。在全世界都有大小不一的影响。在我国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现在饲料价格有下跌。豆粕跌幅最大。菜粕跟随其后。那么价格还会上涨吗?消除以下几点,就会上涨。
第1点。随着非洲猪瘟持续发酵。猪肉价格跌幅明显扩大,已经对我国养猪业有很大影响。养猪大户,猪出栏之后并没有去进行补栏,而是做一些消毒工作 或者在一边观望行情。养猪业的减产,直接影响的就是饲料的价格。
第2点。本来就出现饲料价格下跌。现在又好,刚好遇上今年小麦丰收年,玉米丰收年。亩产都可以达到1000多斤,这个时候大量的粮食集中进入市场。造成了豆粕,菜粕,和饲料的快速下跌。
那么饲料价格会不会上涨?这个还是要看非洲猪瘟疫情,这场瘟疫如果很快过去。养猪业慢慢的回归到正常养殖。养猪的增多就加大了饲料的需求。饲料的需求增加,就会出现价格上涨。
2008年毕业现在可以考二级造价师吗
2年菜可以,明年你才可以
QQ堂如何交易?
现在没有有交易但只能交易简单的东西并且前提必须你是紫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