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实海外惨跌四成基民亏尽“血汗钱”无处维权 中国网财经 2013年基金半年报8月底全部公布完毕。嘉实基金上半年亏损34亿元再成“亏损大户”,嘉实沪深300ETF、嘉实海外、嘉实
嘉实海外惨跌四成基民亏尽“血汗钱”无处维权
中国网财经
2013年基金半年报8月底全部公布完毕。嘉实基金上半年亏损34亿元再成“亏损大户”,嘉实沪深300ETF、嘉实海外、嘉实主题精选等亏损超10亿元的基金成为旗下最“坑爹”的基金。其中嘉实海外上半年巨亏10.4亿元、遭遇净赎回10亿份,截至9月2日净值仅0.5890元,在82只同类基金中排名77位,排名垫底。而大多数中小持有人均在2007年发行之初买入,至今亏损仍超40%,基民痛斥嘉实基金“良心何在”,亏尽血汗钱的投资者却维权无门只得割肉赎回。
净值惨遭腰斩3年无起色
嘉实海外成立于2007年10月,可谓“生不逢时”,成立后遭遇大跌,1年之内净值由面值跌至最低的0.36元,跌至谷底后反弹至2010年11月0.7290元的高点。2010年8月30日至今三年来,港股起伏上涨2000多点,而嘉实海外净值却由2010年11月的0.7290元跌至今年9月2日的0.5890元。期间任凭美股、港股迭创新高,嘉实海外净值却仍不见起色。
连年巨亏分红无望
嘉实海外自2010年以来亏多赢少,已成嘉实旗下亏损大户。嘉实海外2010年亏损4.35亿元;2011年净值大跌24.08%,巨亏31.79亿元;2012年港股迭创新高,嘉实海外收益扭亏为盈,盈利18.47亿元。然而好景不长,今年以来港股震荡向上,嘉实海外却没能延续盈利势头,今年上半年再度亏损10.39亿元。
QDII基金除诺安全球黄金外,鲜有分红,而嘉实海外却从未分红。自2010年来,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分别为-77.93亿元、-92.85亿元、-77.96亿元,今年上半年可供分配利润仍为-75.03亿元,基民期待嘉实海外分红注定成空。
基民错误错解亏损原因港股大涨嘉实海外“跌跌不休”
据嘉实海外2013年半年报显示,其投资于香港的资产占89.20%,投资于美国的资产占4.10%,两者合计占比93.29%,2010年以来港股、美股涨幅可观,而任凭港股、美股迭创新高,嘉实海外净值仍“跌跌不休”。
普通投资者无处寻因,而嘉实海外也从未就亏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位投资者错误的分析:QDII要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然后再投资美国市场。人民币07年兑换美元是8元多,现在是6元多,中间汇率差价差了多少,无形中亏了20-30%,现在人民币升值还是长期走势,不亏才怪。
我国QDII基金大多投资港股中的中概股,嘉实海外便是其中之一。据嘉实海外5月发布更新招募说明书显示,其投资与港股比例一度高达93.25%,至6月底降至89.20%,同时将投资于美股比例由2.22%提升至4.10%。
有业内人士分析,汇率因素对QDII业绩影响较小,投资者无需担心持有期限会加剧汇率风险,且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原因是内地经济的企稳,而港股与内地经济的相关度高,因此,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相关港股QDII将获益。然而嘉实海外完全无缘港股上涨的红利,嘉实海外去年底迎来一小波反弹之后,今年净值走势完全背离港股走势,亏损金额再度被放大。
老持有人欲起诉嘉实基金痛斥“良心何在”
中国网财经记者浏览财经论坛时发现,多数嘉实海外的持有人均在2007年首募时购入,而嘉实海外上市之初便遭大跌,净值曾跌至0.3元的最低点,至今净值仍不足0.6元,且嘉实海外从未分红,持有人至今仍亏损超40%。
有持有人认为,一家专业的投资理财机构,在外围市场大涨的行情下,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亏损这么多,愤怒之余,有持有人牵头建议起诉起诉嘉实基金,已有数十人回应支持,目前嘉实海外基民讨论群组已超10个,正在寻求更多持有人集体起诉嘉实基金。
有基民5年多以来不堪亏损,割肉赎回,而大多数投资者因亏损数额较大只能继续持有,无奈嘉实海外连年下跌,亏损多达四成的基民痛斥嘉实基金“良心何在”,多数割肉赎回的持有人则称:买嘉实基金是最大的错误,今后至死不碰嘉实。
在某财经论坛,一位投资者发起讨论《后悔选择嘉实海外的进来!!!!》,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仅顶贴的基民便有4000人之多,帖子点击量超过14万!而在嘉实海外基金吧中放眼尽是对嘉实基金和嘉实海外基金经理的谩*之声。
持续遭遇净赎回持有人抱怨嘉实基金效率低下
嘉实海外成立之初份额多达297亿份,成立后净值惨跌持续遭遇净赎回,且无一个季度为净申购,可见投资者赎回意愿之强。截至今年二季度,嘉实海外份额167亿份,5年来遭遇净赎回超130亿份,因嘉实海外成立以来净值从未超过1元,赎回的投资者全部亏损。
而嘉实海外赎回效率低下也备受非议,有业内人士称,QDII海外基金最快的3个工作日后到帐,时间最长10个工作日后到帐,遇节假日,双休日还得顺延到下一工作日计算。有不少投资者抱怨嘉实海外赎回资金到账时间过长,7个工作日以外到账屡见不鲜,更有持有人赎回13个工作日之后不见资金到账。嘉实海外俨然“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将你们的被坑经历告诉我们
记得转发朋友圈或朋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不法分子。
亲们若喜欢本文,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中概股基金有哪些
如下为一些跟踪海外公司的基金:1、000075华夏恒生联接现汇2、000071华夏恒生ETF联接3、164705汇添富恒生指数分级4、510900易方达恒生ETF5、110031易方达恒生ETF联接6、160717嘉实恒生中国企业7、159920华夏恒生ETF8、161831银华恒生国企指数分级9、100061富国中国中小盘股票10、519601海富通中国海外11、241001华宝海外中国12、040021华安大中华升级13、096001大成标普50014、160213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15、519696交银环球精选16、270023广发全球精选拓展资料:1、严格意义上,中概股指数基金只有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中国互联)和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中概互联)。中国互联跟踪的是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样本股是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整体走势。2、中概互联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样本股是海外交易所上市的50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知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会。这两年有很多美股中概股在香港上市,而且有非常多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基金成立,我天真地以为以后投资中概股基金,可以用港股通基金就行啦——不喜欢QDII,因为申购是T+2确认的,不够便捷。3、今年至今,嘉实、华泰柏瑞、工银瑞信、汇添富和东财基金分别推出了跟踪“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的基金。这个指数看上去跟互联网颇有渊,中概股主要是互联网的,我以为这个指数会有很多中概股呢。结果无语,这指数简直有毒,成分股不包括任何一个在港股和美股同时上市的股票,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和百度等等都不在这个指数中。4、中证指数是这样介绍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的:从沪港深三地市场中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以反映沪港深三地市场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嘉实海外基金今日净值今日净值?
嘉实海外基金是每一周的周末公布一次基金净值,所以上一周的基金净值为0,6590元,本周的基金净值要到周末才能公布的。
嘉实海外基金070012今日净值多少
070012嘉实海外中国股票(qdii0基金,8月19日最新净值:0,581元,-0,011元,-1,858%。
最近大盘还在继续跌吗?那是不是代表基金被套了?大盘什么时候回调啊?黄金定投那个牌的黄金好呢?求大神
近期股市仍在震荡筑底,大部基金被套,唯有海外黄金基金走势较好,成为国内独有的正收益基金。国内现有4只黄金主题类QDII。其中,诺安全球黄金基金,超过80%投资于黄金ETF,主要通过投资于境外有实物黄金支持的黄金ETF,紧密跟踪金价走势。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基金资产最低48%、最高95%投资于海外市场中的黄金基金,包括黄金ETF、黄金股票基金等。嘉实黄金基金,80%投资于黄金类基金,其中的80%主要投资于黄金ETF,其余包括黄金股票基金。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90%以上投资于黄金,贵金属(白银、铂金、钯金等)ETF。其中,诺安全球黄金基金的成立时间最早,为2011年1月13日;其后的5月6日,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宣告成立。这两只上半年成立的基金截至今年6月底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7.29亿元和26.46亿元。嘉实黄金则是在8月4日才成立,当时规模为5.68亿元;目前,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处于募集冲刺阶段。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四只黄金基金中,诺安黄金很可能是跟踪国际黄金价格走势最紧密的QDII基金。“从投资范围看,诺安黄金与嘉实黄金规定较严格,分别有80%及64%以上的资产投资于黄金ETF,跟踪国际黄金价格走势比较紧密”,相对而言,易方达黄金与汇添富黄金则投资范围相对较宽。虽然这四大黄金投资主题基金的成立时间先后不一,但就目前而言,它们今年以来的业绩均为正收益,收益率与成立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截至8月24日,诺安全球黄金基金、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嘉实黄金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31.23%、8.10%和0.40%。受益于金价的强势上涨,诺安全球黄金基金的业绩,今年以来一路领先于各类基金。是定投黄金基金的首选。
【基金观察】嘉实基金折戟QDII基金(一):明星产品变身“套牢王”,成立14年仍亏三成
编者按:
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基金是在境内设立,经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
很多基金管理公司在宣传QDII产品时,将其介绍为能够帮助投资者全球化配置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的、获取中长期稳定收益的优质工具。
但事实未必如此。如果基金管理人的投研水平、风控能力不足,甚至入市时机不佳,都有可能造成产品长期处于较为严重的亏损状态,投资者深度“套牢”。
近期,我们将梳理一些知名度较高的QDII产品,探究其真实的收益水平。本篇为嘉实基金相关产品的首篇研究,主要梳理产品业绩表现。后续,我们将进一步解读相关产品背后的利益机制与合规问题。
当投资者大幅亏损时,基金公司是否仍然持续从基民身上赚钱?基金业绩表现差是因为外部市场环境不好吗?那些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运行是否合规?是否存在管理不善、利益输送等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明星基金陨落的故事一再在资本市场上演,本文的主角是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及其背后的嘉实基金。
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成立于2007年10月的牛市高点,初始净认购额接近300亿元,是当时市场上的明星产品。然而,伴随市场调整,该基金的净值曾最低跌至0.4元以下,截至目前成立逾14年仍亏损近三成。
图1: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净值走势
研究发现,不仅是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嘉实基金旗下多只QDII基金净值跌破1元,公司风控能力存疑。
公开资料显示,QDII即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
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成立于2007年10月,是国内较早成立的QDII基金产品之一。基金成立时,获得市场踊跃认购,净认购额达到297.5亿元,有效认购户数达到179.04万户,是当年的明星基金。
然而,成立至今超过14年,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的复权单位净值目前仅约0.7元。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2007年买入,至今仍然亏损约三成。
由于净值表现不佳,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成立以来持续遭遇大额净赎回。数据显示,该基金的基金份额总额从2007年底297.5亿份大幅下降至2021年底26.36亿份,降幅超过九成。同期,该基金的资产净值从261.65亿元下降至22.68亿元。
客观上来说,成立于大牛市的高点,是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净值表现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金成立的2007年10月,恒生指数达到该轮牛市最高点。随后,伴随金融危机爆发以及蔓延,全球市场迎来暴跌。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的净值也最低跌至0.4元以下。
但另一方面,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成立至今跑输业绩基准,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该基金较弱的投研、风控能力。
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的业绩比较基准为MSCI中国指数。截至2022年4月14日,该基金累计亏损超过29%,亏损幅度高于业绩基准。
面对业绩压力,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多次更换基金经理。根据不完全统计,该基金成立以来,已经至少有7位基金经理离任,人均任职年限不足2.5年。其中,任职时间最短的胡彬仅任职不到1年。最新的基金经理为胡宇飞,从2021年7月开始任职。
图2: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历任基金经理
然而,一轮轮的替换基金经理并没有使得该基金业绩有明显改观。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公告显示的投资目标为“分散投资风险,获取中长期稳定收益”。目前来看,该基金距离这一目标仍相距较远。
2021年四季度显示,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保持高仓位运行,普通股持仓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2.33%。其中,投资于香港的公允价值达到21亿元,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九成,前五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华润啤酒、招商银行、美团以及香港交易所。
值得注意的是,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产品资料中对于投资范围的描述为“本基金投资于依法发行、拟在或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及新加坡交易所、美国NASDAQ、美国纽约交易所等上市的在中国地区有重要经营活动(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的至少50%来自于中国)的股票。”目前,该基金股票持仓高度集中于香港市场,合理性值得商榷。
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是嘉实基金旗下现存的发行时间最早的QDII基金,也是公司目前管理规模最大的QDII基金。某种程度上来说,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是嘉实基金QDII基金业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在开放式基金的QDII基金分类下,嘉实基金旗下共有8只QDII基金(初始基金口径且不包括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其中规模超过10亿元的产品共有3只。
图3:嘉实基金旗下部分QDII基金累计净值及2022年以来回报
上述8只基金中,3只产品截至2022年4月14日的累计净值低于1元,其中包括2021年11月新发行的嘉实全球价值机会人民币。
2022年以来,多只产品回撤较大,包括嘉实全球互联网人民币、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QDII)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嘉实海外最新基金净值
今天的净值是0。9170
5年前买的嘉实海外,现在赎回亏多少?
什么都不懂就投资,这就是炮灰。
为什么基金毛跟记演报组矛画续刻公司只赚不赔?
给你看篇报道 基金半年巨亏万亿收管理费同期翻番 全面亏损上万亿 基金2008年半年报披露告一段落。根据天相统计,59家基金公司旗下364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08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最高亏损纪录。具体数据为:上半年股票型基金亏损6954亿元、混合型基金亏损2924亿元、封闭式基金亏损676亿元,偏股型基金合计亏损达到1.055万亿元,占全部基金亏损总额的97.52%。保本型和债券型基金亏损额分别为20亿元和12亿。另外,受海外市场影响,QDII基金出现了247亿元的亏损。在各类型基金中,2008年上半年唯一保持正收益的是货币市场基金,当期盈利12.97亿元。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下跌的速度和幅度都出乎许多投资者意料,仅仅半年时间,基金业就从去年底的盈利过万亿到亏损过万亿,让众多基民伤透了心。 不过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上半年1.08万亿元的亏损中,有9619亿元为公允价值变动所致,换言之,持有证券组合的浮亏占据了亏损总额的9成以上,而实亏不足一成。一旦股市回暖,基金上半年的亏损额可能会大幅收窄。 管理费半年188亿 基金公司把投资者的钱亏得一塌糊涂,但是自己却是过着旱涝保收的好日子。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59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计计提基金管理费达18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2倍。统计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除1家基金公司管理费出现下降外,其余58家基金公司管理费都有所上涨,涨幅在1倍以下到34倍之间。 基金管理费是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报酬,其数额一般按照基金净资产值的一定比例,从基金资产中提取。因此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高低与公讨酒算怎音哥高集司旗下基金规模关系密切。目前管理费收入水平最高的公司为华夏基金,上半年共挣下15.3亿元管理费。排名第二位的是博时基金,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为11.9亿元。第三名是南方基金,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为11.3亿元。此外景顺长城、华安、上投摩根、大成、广发、嘉实和易方达等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分别从6亿元到10亿元不等。不过基金之间差距也是十分明显,上半年管理费收入最低的5家公司分别为浦银安盛、新世纪、金鹰、摩根士丹利华鑫、金元比联,上述5家公司半年的管理费收入均低于2320万元。 道歉难得谅解 在披露的半年报中,不少基金理对误判市场没能及时减仓进行检讨,并对基民的巨大损失道歉,不过基民对他们的道歉并不买账。“把钱都赔光了再道歉有什么用,反正你们的报酬一分不少”。“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道歉又不能当饭吃,把钱赚回来再说”。“哎,这年头买基金简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强烈要求基金管理费制度改革,和基金收益挂钩”。记者看到基民纷纷在网上发帖抱怨。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基金公司把自己的钱都给赔光了,可基金公司依然过得十分逍遥自在。“他们玩别人的钱,自己的利益不受丝毫影响,这不公平。”一位基民愤慨地向记者表示。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基金上半年表现实在不尽如人意,51%的基民表示一旦解套就全部赎回,而且52%的基民表示再也不会投资基金了。 下半年不敢乐观 对于下半年的走势,基金公司不敢乐观,不少基金对下半年市场都表示了谨慎,控制仓位,波段操作成为大家的共识。不少基金理在总结上半年教训时就表示,上半年对宏观调控和信贷紧缩对市场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过多地配置与宏观济关联较强的金融地产等板块,而且没有及时减仓规避系统风险,给投资带来巨大损失。 基金理认为,目前沪深股市估值水平已与国际成熟市场相差无几,但在市场情绪悲观的情况下,股市难以在下半年展开持续上涨行情,大盘整体维持震荡筑底格*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也有基金理表现出了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市场过如此大幅度的调整后,市场估值水平大幅度下移,已存在许多具备良好投资价值但被错杀的股票。
嘉实海外基金目前是什么状况?亏了多少?
嘉实海外基金8月9日净值为0.668,今年以来是亏损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