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友钴业是正规公司吗? 是正规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是一家以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
华友钴业是正规公司吗?
是正规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是一家以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59813.341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22122.8483万人民币,并已于2021年完成了定向增发,交易金额15亿人民币
钴矿概念股有哪些
1、华友钴业:公司收购的PE527项目已于2017年年初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开始释放产能。该矿区拥有金属钴储量5.54万吨,建成后钴金属年产能约3100吨。另外,公司旗下MIKAS技改项目也正在进行。这两个项目建成后,预计自有钴矿山产能规模金属量约为4000吨/年至4500吨/年。2、寒锐钴业:全产业链优势的行业新星,寒锐钴业主要从事铜钴矿山开发、选矿、冶炼、钴铜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世界上少数拥有钴金属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寒锐在刚果拥有三座矿山,并在刚果建立自己的前方收购和加工矿产品的基地,能够保证自己的企业在最贴近的矿区,收购到最低价的原矿石,建立长期稳定的收购渠道,目前产能利用率100%产品供不应求。3、洛阳钼业:该公司2016年完成对刚果(金)铜钴企业TFM56%权益和巴西铌、磷资产项目100%权益的并购,2017年再获TFM另24%股权独家购买权。TFM是刚果(金)第二大铜钴矿及电解铜和氢氧化钴生产商,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矿石品位最高的铜钴矿——TenkeFungurume矿区,矿石储量1.83亿吨,铜、钴金属储量分别为471.81万吨、56.9万吨,品位分别为2.6%、0.31%。4、盛屯矿业:公司于2017年12月29日公告,全资子公司盛屯尚辉以升指600万美元认购CMI25%股权。CMI间接持有CoPPerTreeLtd7.24%股权,其主要资产为赞比亚Kitwe铜钴矿项目。此前,公司还投资1.29亿美元,用于刚果(金)地区年产3500吨钴、10000吨铜综合利用项目。5、格林美吵灶配:格林美有环保和有色两面大旗,市场关注度相对较高,兼具各级领导“金宝宝”属性,三天两头有人去视察,表示辩首肯定与赞许,可以说在政策上风险系数极为安全。在基本面上,格林美具有中国最完整的稀有金属资源化循环产业链,是世界最大废旧电池与钴镍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世界最大超细钴粉制造基地,世界最大三元动力原料再制造基地,世界领先的电子废物与报废汽车循环利用基地,超细钴粉国际与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0%与50%以上,超细镍粉成为世界三大镍粉品牌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寒锐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钼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盛屯矿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美
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中国营企业吗
有,比如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校内宣讲】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宣讲详情
宣讲时间: 2022-09-1919:00-20:30(周一)
举办地址: 红湘校区南校就业大厅二楼
宣讲学校:南华大学
一
公司简介
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了从钴镍资源开发、冶炼,到锂电正极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二
招聘需求
1.钴产品产能规模世界第一,锂电正极材料产能规模行业前三;
2.中国钴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3799),市值超1500亿;
3.总资产906亿元,80余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超23000人;
4.《财富》中国500强、A股最佳上市公司20强、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20强、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浙商全国500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
5.提供国际化的职业发展平台,与行业资深大咖及团队共事的工作机会;
6.提供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无上限的晋升通道以及极具竞争力的福利待遇。
三
招聘需求
招聘专业
招聘岗位
可关注华友钴业校招官网【huayou.51job.design】了解更多人才计划及岗位信息
四
薪酬待遇
薪酬福利及人才引进政策
五
工作地点
【浙江桐乡】、【浙江衢州】、【广西玉林】、【云南昆明】、【湖北宜昌】、【四川成都】、【天津】、【内蒙古】、【印尼】、【非洲】等
六
招聘流程
【投递简历】→【人才评测】→【专业面试】→【综合面试】→【签约录用】
七
联系方式及投递方式
衢州区: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期)廿新路18号
联系人:曾先生
联系方式:15695708161
邮箱:zengwj@huayou.com
联系人:缪女士
联系方式:15695709312
邮箱:mxr@huayou.com
【官网端投递】:huayou.51job.design
【QQ群】365989796,欢迎各位同学进群咨询!
【更多资讯可关注公司官网】:www.huayou.com
2023届校园招聘【提前批】火热投递中
现在已经八月中啦,马上就要进入金九银十了,23届校招形势将更加严峻!23届的同学们抓紧机会!
我们是谁
钴产能规模全球第一,锂电材料产能规模行业前三,员工总数18000+,总资产376亿,市值超1500亿,位列《财富》中国五百强。
工作地点
浙江衢州、浙江桐乡、广西玉林、云南昆明、湖北宜昌、印尼、非洲
所需专业
冶金类、材料类、化工类、环境类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给排水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自动化、仪器仪表、测控技术与仪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待遇
双休、五险一金、法定休假、人才公寓、就餐补贴、带薪年假、节日福利、免费年度体检、年终红包、高温补贴、工龄补贴、职称津贴、满一年探亲路费报销、各项团建文体活动等。
公司地址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期)廿新路18号
内推链接
https://www.wjx.cn/vm/QjFOAgl.aspx
来源|南华大学就业创业网
责编|杨想纯
审核|李岳娜
校园招聘||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宣讲时间:2021年09月27日15:00
宣讲地点:主校区(东校区)综合楼10阶
招聘简章
招聘职位
图文排版/范城宁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
审核/高鑫
太原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018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出炉,桐乡两家企业榜上有名!
吉利集团、万向集团、恒逸石化、华立集团……10月23日举行的“2018第二届浙江本土跨国公司成长论坛”上,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权威发布“2018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其中,振石集团、华友钴业两家来自桐乡的民营企业榜上有名。
据了解,去年年初,浙江省**办公厅印发了《加快培育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为进一步做好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工作,发挥领军、骨干企业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
“今年的30强协会特别组织了专家论证会,从企业境外资产、跨国指数、品牌建设、行业地位、带动出口等方面做出综合评定。”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入围榜单的30家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为32.92%,明显高于全国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的15.8%。从地市分布上看,本次入围企业中杭州企业有10家,绍兴企业有6家,宁波企业共有4家,嘉兴和台州企业分别有3家,温州企业2家,湖州和衢州两地企业分别有1家。在嘉兴的3家企业中,桐乡占据两席。
“这是浙江省企业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良好体现;是浙江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好证明。”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内企业有规模的“走出去”将成为新时代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创新开放的新路径,全面助力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2018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榜单中,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7位。
振石控股集团位于浙江桐乡,以独特区位优势,深得中国经济发展之先机。至今已拓展形成了包括玻纤制品、风能基材、复合材料、物流贸易、特种钢材、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酒店旅游、医疗健康、教育文化、金融投资等多元发展的战略格*。在成功打造浙北地区首家白金五星级酒店、桐乡首家“医检分离”的专业健康体检机构之后,振石集团逐渐形成了二产、三产齐头并进的产业布*。振石印尼镍铁冶炼项目、恒石埃及生产线顺利投产,恒石美国项目开工建设,振石集团海外布*展现雏形。多元化的战略格*,二三产并重产业格*,初显雏形的海外布*。集团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全国浙商500强榜单,被评为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示范企业、浙江省制造百强企业、嘉兴市撤地建市三十周年功勋民营企业。
在“2018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榜单中,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8位。
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桐乡,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新能源材料制造、钴新材料深加工以及钴、铜有色金属采、选、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钴的化学品以及铜镍金属。华友钴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钴铜湿法工艺、钴新材料、环境保护领域拥有了国内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该企业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非洲、制造基地在衢州、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形成了自有矿产资源为保障,钴新材料为核心,铜、镍产品为辅助,集采、选、冶、新材料深加工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结构。
小编推荐:这些你可能感兴趣
刚刚,乌镇大道“最后一公里”顺利通车,桐乡市区到乌镇可节约10分钟!
刚刚,桐乡首家伯鸿城市书房开放啦!
南有深圳,北有乌镇!今天上午,市委书记盛勇军在深圳会展中心为桐乡“代言”,看看他说了什么!
厉害了!世界五百强吉利集团来桐乡投资了,一出手就是35个亿!
定了!桐乡要成为杭州湾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更有国际范的桐乡你们期待吗?
厉害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两处为桐乡点赞!
推荐:菊乡先锋
推荐:桐乡卫计
世界五百强中有尚德吗
没听过,世界五百强。估计还要奋斗个几年吧。那只是他们的目标。五百强肯定指的是光伏产业。直接说前三强好咧
全球世界五百强企业好吗?
世界500强:《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公布2009年全球500大企业排行榜,依据企业市值大小排名,去年的冠亚军今年连庄,今年上榜的银行较去年少了15家,上榜银行的市值总和更是较去年腰斩逾半,反映出金融风暴对全球银行业造成的冲击。同时,今年榜上企业的市值总和减少42%,也反映出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重创企业的情形。今年全球500大企业的市值总和为15.617万亿美元,明显低于去年的26.831万亿美元。其中,上榜银行市值总和从4.116万亿美元滑落至1.937万亿美元。今年排名前20名企业依序为艾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天然气、沃尔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微软、AT&T、强生、皇家壳牌石油、宝洁、雪弗龙、伯克希尔·哈撒韦、中国建设银行、IBM、雀巢、英国石油、巴西石油、罗氏*厂、必和必拓、道达尔石油。
浙江华友钴业是国企吗?
浙江华友钴业不是国企。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05月22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成立,公司类型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的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了从钴镍资源开发、冶炼,到锂电正极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2019年获浙江高新企业百强榜排名第29位。2020年9月10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303位。2021年9月,入选《2021浙江省百强企业》榜单,排名第98位。科技研发:公司设立有总部研究院、前沿材料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有色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院办公室以及配套检测中心。已建设完成科技研发活动场地约8000㎡,50000㎡的科技大楼主体结构。同时,建设有浙江省华友钴业新能源电池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华友钴业绿色冶炼技术及新材料开发重点研究院、嘉兴市锂电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十余个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以及华友-中南大学联合研究基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友钴业官网-科研平台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sh)、蔚来-SW(***.hk)、理想汽车(***.hk)、小鹏汽车(***.hk)、广汽集团(***.sh)、比亚迪(***.sz)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渗透率行业概况1、定义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地如吃全找派牛怀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行业发展历程“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行业政策背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产业发展现状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行业竞争格*1、区域竞争格*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sh)、比亚迪(***.sz)、小鹏汽车(***.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hk)、江淮汽车(***.sh)、安凯客车(***.sz)、汉马科技(***.sh)等上市企业。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2、企业竞争格*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2020年10月,***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