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买10万人民币腾讯股票今年多少钱? 大约2100万人民币左右 十年前腾讯控中间价十二点八港元,花十万港元就可以得到七千八百一十二股。在一四年腾讯对股票进行拆分,每股拆分
2013年买10万人民币腾讯股票今年多少钱?
大约2100万人民币左右
十年前腾讯控中间价十二点八港元,花十万港元就可以得到七千八百一十二股。在一四年腾讯对股票进行拆分,每股拆分为五股,就变成了三万九千零六十股。以今年的五百四十港元计算,现在的股票价值就大约等于两千一百一十万港元,相比十年前的十万买入翻了两百一十一倍。
腾讯刚刚在香港上市的时间几钱股?到现在升了多少倍?
你好!上市首日4.375港元,今日收盘584.5港元如有疑问,请追问。
腾讯的股价,最低居然能跌没近3/4。那深圳的房价呢?
1
从2020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见证各种历史。
然而,只有进入了2022年,我们才会认识到,既有认知被接二连三地被推翻和重塑,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不禁想触摸周边的世界,感受下温度和光线,再扪心自问:
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在已经持续下跌了1年10个月的时间长度后,昨天,身在港股和美股的内地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概念的上市公司,股票再度迎来了暴跌。
如果不是专职投资的人,可能意识不到,反映深圳这座明星城市44年来最伟大成就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控股,股价在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暴跌至只有原来的零头了。
在去年的2021年2月18日,腾讯控股的股价达到最高,每股758.9港币;
在昨天的2022年10月24日,盘中股价最低下探到了每股198.60港币。
只剩下最高点股价的26%了。
跌没了将近74%,接近3/4。
对于投资者来说,对促使腾讯股价如此毫无阻力地下跌的背后驱使原因,如果还不一目了然的话,那就真得太业余了。
然而,即使知道了暴跌的诱因,投资者再怎么专业,除了离场之外,还能改变什么吗?
什么也改变不了。
虽然股价还没跌完3/4,但是如果任由情势发展下去,只要再来一次风吹草动,股价继续跌,一直跌没3/4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在时代变*面前,我们除了为这家公司伤春悲秋之外,能做的就是回顾她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就如同唐代诗人元稹在《行宫》中所云: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腾讯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除了2018年经受过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的冲击外,几乎一直在创造企业经营、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股价不断上涨的奇迹。
腾讯是一家谦逊的公司,一直在低调做事、高调提升中国人网上生活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了国民级别的基础设施,和水、电、网络一样,渗透进了14亿人的生活。
如果有时光隧道的话,我们穿越回2021年初,告诉腾讯的高管人员、几万名员工、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大陆的公募基金,代表中国互联网最高成就的明星级企业:腾讯,股价即将在1年8个月后,最低时跌得只剩下1/4余,谁会相信?
他们大概只会在心里嘲笑我们:这人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睁眼说瞎话。
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的巨大蓝海市场、无可匹敌的互联网创新企业文化、拥抱变化紧跟时代脉搏的经营理念、低调做事和高调回应用户诉求的产品风格……任何一条理由拿出来,都能成就一家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更加难得的是,在稳健经营、高速成长的另一面,腾讯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创造令资本市场惊喜的财务报告。她独创的适合中国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就如同印钞机一样,在源源不断地赚取每天接近3-4亿元的利润。
所以彼时,不仅是大陆、香港的投资者,就连国际投资者,包括在华尔街有头有脸的世界级投资大师,也包括挪威、新加坡、沙特、南非等主权国家的主权投资基金,谁会相信,腾讯的股价会遭遇如此重大的劫难呢?
俱往矣。
腾讯股价的下跌,打破了太多专业投资者的固有认知,让这批拥趸从大脑里将基本价值观念教条,掏出来重新晒一晒。
在真正的时代变*面前,没有什么不可能。
所谓的护城河,说干就干了;
所谓的壁垒,脆弱得如同一张白纸。
没有任何一种资产,可以轻言穿越牛熊,永不下跌。
2
(图源:青驿网@浮云游子,版权所有)
不可讳言,正是由于腾讯控股、华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万科、比亚迪、大疆创新、迈瑞医疗在内的一大批深圳本土企业,这些年的腾飞,证明了深圳作为特区的巨大成功。
只有在深圳,才能集体诞生如此优秀的企业。
同样地,只有她们,能反哺深圳,成就深圳的美名。
只是因为有就业机会,这44年来,深圳不断地吸引内地的奋斗者、创业者、毕业生、科技人才、金融人才,来到这一片热土,使得2021年之前,深圳的人口一直处于净流入状态。
但是毫无疑问,腾讯的贡献,最大。
因为只有腾讯,是完全的互联网企业,核心员工的绝大多数,在深圳。
深圳的房价,在2019年之前上涨的基本面,就来自于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所提供的流入人口、消费能力、资本。
我们不禁大胆设想一下,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连腾讯的股价,都能跌得只剩下1/4,那支撑深圳房价上涨、维持在高位的基本面因素,一旦消失或者弱化,是否会导致房价也跌掉那么多呢?
这个设想非常大胆,也会得罪很多人。
从2020年开始,深圳的楼市就一直处于熊市下跌态势中。假如不考虑全市二手房成交套数已经跌到了月均1800套以下,就算只考虑成交价格,也已经比最高点少了30%。
如果按照腾讯股价跌幅来参考,那么,在现价的基础上,还要再跌掉一半,50%。
当我看到这个跌幅数字以后,也不禁打了个寒战。
我从来不敢确定地预言楼市的走势,尤其是短周期的。更不想危言耸听、制造集体焦虑。
我不敢言之凿凿地认定将来深圳房价会跌这么多,而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
我只是不得不为最极端的市场情况,做好思想准备。
如果说人口流入是最大的基本面,那么,从2022年开始人口净流出呢?
如果说深圳有这么多科技创新企业在吸引就业,那么,腾讯、华为、招商银行等无一例外遇到了寒冬,都在收缩、裁员呢?
如果说全国的资本都在往一线城市跑,那么,深圳的房价已经明显让从2017年开始买房的人在亏损了呢?
如果说深圳供应土地一直以工业、商业用地为主,那么,从2021年开始就大幅度增加住宅用地了呢?
……
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任何一个条件,只要它的出现和加强,能够作为推升资产价格上涨的催化剂,也就同样会在收缩、消失的过程中,作为逆转资产价格,甚至反噬资产的魔盒。
其实只要回溯了下历史,做一下跨国比较,我们就发现,1990年代的日本国、东京市,有着比深圳、北京、上海更强大、更坚实的理由,来维持全球最高房价的泡沫。
当时的日本人,说东京的房价,是全球最坚硬的泡沫。
然而,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了。
东京房价跌了整整30年,最低时只有1990年最高时的零头。
脚踝斩了。
将东邻之国的3代人的时代悲剧拎出来,以史为鉴,并非危言耸听。
我也相信我们经济的基本面,以及一系列政策,会比1990年代的日本好。
但是,人类能从历史上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他们从来不吸取教训。
历史的客观发展,不会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一厢情愿,为转移的。
系统越精密复杂、积累的势能越高,其冗余度就越低,能够承受的风险冲击度,就越小。
我们都已经进入2022年了,见证国外、国内的黑天鹅,实在太多了。
我只是在为自己将来的财务作规划,为应对最极端的情况,做好万全的准备。
毕竟,我家在深圳,也有一套自住房。
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充当吃瓜的看客。
别那么自信。
真的。
写在最后:
从基层农村出发,在清华大学完成研究生教育后,明哥走过13年深入商业风云、直面资本运作、驾驭浮沉股海的历程。
房价变迁、P2P网贷、瑞幸咖啡造假、长租公寓爆雷、中国银行「原油宝」、蚂蚁集团IPO、恒大爆雷……地产巨头刀尖起舞、互联网寡头纵横捭阖、资本人物掀起权谋大戏,在明哥笔下,纤毫毕现,无所遁形。
埋头赶路的上班族、披荆斩棘的创业者、商海沉浮的企业主,还是股海中杀伐决断的股民,云集而来,抱团前行。
作为领路人,我们为2300+个读者解答了人生命题,重塑了底层逻辑,在职场、资本市场、房市中助力弯道超车,改变了一批年轻家庭的财富轨迹。
辛辣、深度的文字,见证波云诡谲的时代。
利润7个季度最差,股价上市以来最低,腾讯音乐躺赚的日子到头了
01净利润创7个季度最差记录
近日,腾讯音乐(TME.US)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2021年4-6月,该公司总收入为80.1亿元,同比增长15.5%,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2.8%,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6620万,同比增长40.6%。该公司称,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大单季净增长。10.6%的付费率也高于2020年第二季度的7.2%和今年第一季度的9.9%。
可是,这份财报公布后,投资者却选择用脚投票。
8月16日,腾讯音乐跌幅直逼9%,收盘于8.92美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记录,较IPO时的13美元发行价蒸发了三成以上。所谓的中国在线音乐娱乐服务领航者到底怎么了?答案是,在形势一片大好表象之下,腾讯音乐实则暗潮涌动。
透过财报,紫财经注意到,腾讯音乐归母净利润只有人民币8.27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39亿元。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线音乐移动月活、社交娱乐月活、社交娱乐付费用户、在线音乐月均ARPPU等多项指标上均出现了下滑,在主要运营指标中,仅有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社交娱乐月均ARPPU在增长。
放在一个宽广的维度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腾讯音乐的表现。
从图上可以看出,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腾讯音乐的营收确实在稳步增长,净利润在达到去年Q4的高峰后却不升反而走低,这不排除有季节性的因素,然而,本季净利润系过去七个季度最差的事实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吧。
有报道称,腾讯音乐原本计划在今年底之前在香港挂牌上市,出售高达50亿美元的股份,由于监管政策方面的变化,现在已经希望渺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但从根本上说,腾讯音乐最大的挑战还是时代变了。
02躺赚的日子到头了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腾讯音乐一直是许多音乐爱好者无法绕过的一个存在。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凭借雄厚的实力,腾讯四处出击,构筑起傲视天下的音乐版权库。2016年,马化腾在已经占有30%市场份额的背景下,耗费巨资收购中国音乐集团61.6%的股权,整合成腾讯音乐。
市场份额推高至80%后,腾讯音乐又拿下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版权,通过垄断的手法,迅速成为消费者的不二选择。
过去,国内在线音乐市场除了腾讯、阿里、网易几大巨头外,还有大量的创业公司,近几年,中小型APP几乎完全消失,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腾讯音乐只有QQ音乐是自有的,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产品基本上均由收购而来。
在腾讯音乐的凌厉攻势面前,即使是阿里、网易也没有什么还手之力,许多歌单听着听着就灰色了,这是许多网易云音乐用户共同的经历。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下载的歌曲在QQ音乐会员过期后也不能继续听:
这种*面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觉。7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的一纸裁决,宣告了腾讯音乐垄断阴谋的破产。按照官方的通牒,腾讯音乐近期就必须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
这意味着腾讯音乐今后再不能依靠独家版权迫使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躺赚的日子结束了,要想吸引消费者,只能依靠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如价格、打造自制音乐娱乐产品等等。
03未来能走多远全看自己造化
今年1月,腾讯音乐收购了国内知名音频平台懒人听书,试图加速长音频优质内容产出与价值拓展。
根据天眼查APP,懒人听书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为用户全方位提供有声书、相声评书、播客以及其他电台节目的音频平台,旗下拥有包括《红色家书》、《大江大河》、《白鹿原》、《庆余年》、《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现象级经典与原创IP有声作品,盈利模式多元,包括单点付费、会员付费以及广告等。
问题在于,成熟的音乐产品都有着自己的IP,购买版权虽然比较高,却没有任何风险,自制音乐娱乐产品则完全不同,不但投入大,而且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许多项目很可能花费大量的真金白银后也不能保证成功。
这也是投资者最担心的地方。
从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腾讯只有网络游戏取得了成功,在其他内容产品建设方面乏善可陈,让人不能不怀疑腾讯音乐在音乐产品上创造奇迹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音乐在第二季度还经历了一次重大人事调整。此前,该公司一直采用高配的形式,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兼任自己的董事长,这种人员架构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腾讯音乐很容易从整个集团获取更多的资源与支持。
三个月前,汤道生彻底离开了腾讯音乐。腾讯未来能走多远,恐怕更多要看自己的造化了。(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网络安全审查升级,还能赴美上市吗?
, 蔚来:电动汽车的伪环保红利还能吃多久?
· 京东方的财技,紫光学不会
· 张哲瀚被封,一年上亿的生意凉了
· 单季利润50亿,京东方把国资当VC?
· 吴亦凡被抓,拖黄多少电视剧?
腾讯的股票每股多少钱?
截止到10月24日上午9点。
港股:腾讯控股股价430.2港元
纳斯达克:网易股价70.87美元
纳斯达克:搜狐股价81.19美元
08年腾讯上市没有?
2008年腾讯9已经上市,2008年腾讯的股价在7.4港元至14港元之间波动,我们计算的收购价格为11港元。截至2019年3月5日,腾讯控股的收盘价为361.4港元,是收购时的32.85倍,无视10年在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中,10万元的计算金额将达到328.5万元。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2014年腾讯进行了股票拆分,比例为1比5。换句话说,如果你在2008年购买了100股腾讯控股,那么你一直持有它,它已经变成了500股,所以当你购买时你的实际收入应该是164.25倍,而2008年的10万到1642.5万,这绝对是一大笔钱!
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开盘一小时股价翻倍,阅文集团的上市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阅文集团上市受到关注,是应有之意。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成就阅文集团的强势。文化产业处于爆发期;网络文学成为读者第一选择;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阅文集团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领军者。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文化产业的爆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人民的消费开始升级。用句老话的句式,应该是“饱暖欲思品味”。饱暖欲是人性的本能,目前的经济状态已经都能得到满足,那么人类就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在文化、艺术等精神方面的消费,因为大家都有余力来消费。这也是近年来中国电影行业、各种选秀节目突飞猛进的最佳注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新型文化产业标志性作品,阅文集团受到关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是网络文学成为读者的优先选择。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是领袖全球的姿势全新展示,带来的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巨大改变。于是网络文学成为人们优先选择。在上下班途中、在休闲时光,一部手机世界就在手中。通过移动阅读,是人们无法逃避的选择。网友可以通过手机,自由自在、随时随地选择阅读、听书、赏歌、看剧等。中国无比巨大的网民数量,是他最大的依靠。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7.31亿,平均一个花10元钱,就是70亿的产业规模。而阅文集团是网络文学的领军者。阅文集团由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而成,中国最牛逼的阅读平台都是他家的。包括创世中文网、起点中文网、起点国际、云起书院、起点女生网、红袖添香、潇湘书院、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等网络原创与阅读品牌;中智博文、华文天下、聚石文华、榕树下等图书出版及数字发行品牌;天方听书网、懒人听书等音频听书品牌。在“他家”,你想看神话故事、玄幻世界、现代都市、穿越、重生等等现代流行的题材都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更关键的是,平台里的原创作品,阅文集团不在读者阅读时收费,这只是第一步的收入,后期的改编,拍摄电影、电视、或者制作游戏,阅文集团都能从中获利。诸多成因,让阅文集团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互联网行业炙手可热的新贵、领军者。阅文集团手追捧是应有之意,这不算“新闻”。阅文集团IPO受到冷遇才是真正的大新闻。
2008年腾讯市值多少亿美金?
2008年腾讯市值过1000亿美元腾讯控股 代码:00700.hk 昨收:67.55 今开:67.00 成交:3,501 最高:67.00 最低:65.50 均价:66.09 流通:17.97亿 市值:1183.16亿人民币 换手:0.00%
腾迅股票价格是多少
00700,港股,名字叫腾讯控股
1.3万亿市值没了!腾讯马上要公布业绩,股价却创一年来新低,51位分析师平均目标价511港元!
越接近腾讯发布半年报,投资者越恐慌,继昨日下跌3.43%后,今日又继续下跌,截至发稿下跌3.67%,盘中创一年内新低。是过度恐慌还是居安思危?今日晚间腾讯发布的半年报,将决定腾讯下一步走势。
今年年初腾讯创下475.72港元高点后,就开始漫长的下跌之路,最新股价335.8港元,总市值3.22万亿港元,蒸发约1.3万亿港元,相当于市值跌去了三成。
腾讯昨日盘中一度跌逾5%,但尾盘有资金进场抄底,跌幅最终收窄至3.43%,仍创近4个月来最大跌幅,市值单日蒸发逾千亿。今天盘开盘就下跌,盘中一度出现恐慌下挫。
对腾讯业绩的担心,主要来自游戏业务,市场认为腾讯手游去年增长迅速,但增长到一定量级即遭遇瓶颈,王者荣耀带来的业绩增长不可持续,今年5月的下载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5%。而吃鸡类游戏虽然增长很快,但并不是很赚钱的业务模式,很难成为利润主力。近日WeGame平台上的《怪物猎人世界》被举报遭下架处置,导致版号审批“无限期”中止,投资者也因此担心。
网游增长乏力是全国现象,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增长已经到了稳定状态,趋于饱和,腾讯的主要竞争对手网易同样表现不佳,半年报发布后股价大幅下挫,投资者因此担心腾讯业绩,不是没有道理的。
尽管今年一度季腾讯业绩增长超过6成,但投资者分析这其中主要是投资收益贡献,就是腾讯投资的子公司增长或上市所致。
在港股,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和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可以看出一家公司核心业务的增长情况,前者包括投资收益,后者则是核心业务利润。腾讯最近几个季度Non-GAAP净利润增速远不及GAAP,这些年来,腾讯共投资近600家企业,从去年一季度开始,腾讯营收中的“其它收入”开始激增,2017年,腾讯的投资收益为201.4亿人民币,较2016年增长将近5倍,今年第一季度,腾讯投资收益为75.85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近三成。
但是市场对投资收益的估值,是低于市场对核心业务的估值的,所以尽管腾讯今年一季度增长迅速,但是市场对增长质量有所担心。
此外腾讯近些年还在大力发展云业务,尽管体量还不大,但增长同样迅速,国外的微软、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估值能大幅增长,跟云业务的迅猛发展有直接关系。
历史上,腾讯自从香港上市以来,股价只有两年是下跌的,2015年业绩也曾有低速增长,但迅速恢复活力。分析师预计腾讯第二季度利润增速将降至2012年以来最低,摩根士丹利认为腾讯第二季度营收将下滑4%。
虽然下调腾讯目标价,但分析师依然看好腾讯,51位分析师的平均目标价是511.62港元,仍比当前股价高出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