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汽有哪些品牌轿车 大众,MG,斯柯达,荣威,别克。 有人知道上汽的LOGO嘛!上汽都生产什么汽车啊? 呵呵,上海牌汽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上汽旗下都什么车型? 轿车--上海大众
上汽有哪些品牌轿车
大众,MG,斯柯达,荣威,别克。
有人知道上汽的LOGO嘛!上汽都生产什么汽车啊?
呵呵,上海牌汽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上汽旗下都什么车型?
轿车--上海大众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海华普上海通用别克上海通用凯迪拉克上海通用雪佛兰上海通用五菱荣威还有双龙商用车-汇众客车申沃卡车上汽依维柯红岩
上汽集团有哪些品牌的汽车?
上海大众、上汽通用别克、上汽通用雪佛兰、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荣威、上汽名爵、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申沃客车、上汽红岩。上汽大众目前生产与销售大众和斯柯达两个品牌车型,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C级、SUV、MPV等细分市场。扩展资料:大众品牌车型有Polo家族、新桑塔纳家族、Lavida家族、Lamando品牌、NewPassat全新帕萨特、PHIDEON辉昂、途观丝绸之路版、AllNewTiguanL全新途观L、Teramont途昂和途安品牌。斯柯达品牌车型有Fabia晶锐、Rapid昕锐、RapidSpaceback昕动、Octavia明锐、Superb速派、Yeti与KODIAQ柯迪亚克。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3年8款车,上汽荣威向新能源赛道发起猛攻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车型百花齐放。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如火如荼举行。据悉,本届上海车展共有10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整车1500余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半数。另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车展上全球首发的新车超过150款,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接近三分之二。以上数据均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本届上海车展当之无愧的主力。
作为上海本土大型车企集团,上汽集团在上海车展3号馆“包馆”展示旗下六家整车厂的130余辆新车,其中近半数为新能源车。而上汽荣威也携旗下全新荣威RX5、全新荣威超混eRX5、荣威iMAX8EV、全新荣威RX9等多款产品亮相。4月18日,上汽乘用车总经理CEO吴冰在发布会上宣布,“荣威品牌的未来,将以品质为立足点,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全面投入新能源赛道,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出行体验”,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荣威品牌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将于2023年下半年上市,正式拉开荣威新能源新征程的序幕。这一宣告也正式拉开荣威新能源新征程的序幕。
荣威推多款新能源产品抢占先机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已连续多年出现高增长。去年,纵然有疫情、缺芯、地缘***势紧张等不利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依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规模达到649.8万辆,渗透率为27.6%。与此同时,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量占比达到79.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得以延续,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
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各大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大部分合资车企的“后知后觉”相比,本土车企对行业政策和国内车市的洞察显然更精准,因此向电动化方面转型也表现得更为彻底。上汽荣威作为上汽集团旗下最早推出新能源车型的品牌,早在2012年就将一款微型电动车荣威E50推向了市场。此后,荣威品牌又相继推出了e550、e950、eRX5/ERX5、ei6、Ei5、iMAX8EV等多款新能源车型,构建了从插混到纯电的完善新能源产品矩阵。
随着新能源车型阵容的丰富,荣威不仅推动了纯电和插混两大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抢占先机贡献了力量。
全新DMH双电机混动技术即将问世
荣威新能源产品的快速发展,背后离不开技术底座赋能。除了自主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外,今年上汽荣威将发布全新DMH双电机混动技术。据介绍,DMH产品将具备超长续航、超低油耗、超级安静三大核心优势。
DMH双电机混动技术将配备混动专用发动机、沉浸式油冷电机和五合一混动控制器,其中,发动机热效率将超过43%;沉浸式油冷电机不仅拥有更高的强度与可靠性,且效率相较于水冷电机提高30%;行业首创的五合一混动控制器具有高算力低延时的独特优势,能够实现动力输出的无缝衔接,从源头避免失速的险境发生,并确保发动机和电动机运行在最佳效率区间,真正做到全速域、全场景智能高效。
此外,上汽荣威还拥有纯电专属平台——星云平台。该平台遵循“梯度化、可扩展、可迭代升级”的开发理念,具备超薄纯平电池模块、长轴距、主后驱“3大专属特征”,并拥有驾乘人员最大舒享空间、动感造型设计空间、最大电池安全空间、机械空间最小化“4大空间理念”等优势。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车企最为看中的技术板块之一。在这方面,上汽荣威推出了魔方电池系统,该系统支持磷酸铁锂、三元锂、半固态等多种电化学体系。其创新性地采用CTP技术、LBS躺式电芯布*,还应用零燃技术,通过五重防护机制,为用户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同时,全新一代魔方电池系统还兼容领先的补能技术,可支持800V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可增加200公里,还支持最快仅需2分30秒的极速换电。
DMH双电机混动技术,以及星云平台和魔方电池技术,都将赋能上汽荣威新能源。在这些先进技术加持下,荣威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也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多款新车蓄势待发,荣威新能源踏上新征程
此次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对于上汽荣威来说,这是一大机遇。
为了助力母公司新能源战略目标的达成,未来3年,荣威将导入8款新能源车型,实现从纯电到混动的全覆盖,从紧凑级到中高级车型的全覆盖,从轿车、SUV到MPV的全品类覆盖。
着眼未来,荣威品牌将以品质为立足点,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同时将围绕用户需求和出行场景,通过品牌、产品、服务,真正在用户信中建立起从喜爱到信赖,再到欣赏和价值共鸣,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从加大推进新能源车型,拓宽新能源赛道,到立足品质,为用户提供最佳车型体验,均体现了荣威价值感的提升。随着多款新能源产品的蓄势待发,即将踏上新能源新征程的荣威,也更加让用户充满期待。
上汽集团有执东界时吧还加笔要年哪些品牌车?
1、荣威荣威汽车是消费者比较熟知的个品牌,尤其是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让这个品牌有了更大的竞争力,不管是轿车领域还是在suv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展现,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与中高级车市场。2、名爵2005年7月,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生产分部,2007年4月,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因此也成为了MG品牌的新主人。3、五菱这个品牌是消费者比较熟知的,被称为“神车”,这也是上汽旗下的品牌,由上汽、通用、柳州五菱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生产。4、宝骏宝骏汽车是在最近几年比较吸引眼球的个汽车品牌。在SUVI以及MPV车型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销量上也是有很出色的表现。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2010年创建的自主品牌。5、大众大众汽车成立于1985年,是上汽与德国大众合资,进驻国内市场也比较早,所以在国内的销量还有口碑也是很不错的。6、斯柯达斯柯达汽车以高性价比、坚实耐用、高安全性、优良的操控性及舒适性兼备而成功地打入了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7、别克别克汽车的发展直是比较稳定的,上汽通用别克成立于1997年,由上汽和通用别克出资组建的汽车品牌,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些不错的车型。
上汽集团有哪些品牌的来自汽车?
上海大众、上汽通用别克、上汽通用雪佛兰、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荣威、上汽名爵、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申沃客车、上汽红岩。上汽大众目前生产与销售大众和斯柯达两个品牌车型,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C级、SUV、MPV等细分市场。扩展资料:大众品牌车型有Polo家族、新桑塔纳家族、Lavida家族、Lamando品牌、NewPassat全新帕萨特、PHIDEON辉昂、途观丝绸之路版、AllNewTiguanL全新途观L、Teramont途昂和途安品牌。斯柯达品牌车型有Fabia晶锐、Rapid昕锐、RapidSpaceback昕动、Octavia明锐、Superb速派、Yeti与KODIAQ柯迪亚克。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上海通用汽车旗下有哪些汽车
别克和雪富莱是通用汽车旗下的两个品牌,在中国这两个牌子的汽车是有中美合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隶属于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下面的子践清右程公司有哪些?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团总股本已达到110亿股。2014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562万辆,同比增长10.6%,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2014年度1,022.48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12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60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5位。2016年7月20日,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上汽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之一。2016年8月,上汽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1。包括的子公司有: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扩展资料:主要业务: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集团愿景:为了用户满意,为了股东利益,为了社会和谐,上汽要建设成为品牌卓越,员工优秀,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集团。核心价值观: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创新能力、集成全球资源、崇尚人本管理。参考资料:国搜百科-上汽集团(汽车制造)
《上汽集团》各项数据位列前茅,车也卖得很好,为何市值如此低?
在分析上汽集团之前,大家先来看下面这组数据:
这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汽车总销量都远高于比亚迪,包括比亚迪最厉害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是低于上汽集团的。
但是上汽集团在A股的市值却远远低于比亚迪,比亚迪都近万亿市值了,而上汽呢,却还在2000亿附近苦苦挣扎,股价就更不用说了将近20倍的差距。
要搞清楚原因,我们就需要从各个细节去研究分析公司
看二者A股股价走势,上汽集团自2018年年中开始到今天不但没涨过,甚至跌了近一半,而比亚迪呢,就是从2020年前后开始爆发式上涨,到今天也没停下来过,涨了近6倍。
一个天一个地,天壤之别!那么到底这中间是什么造成这个*面?是比亚迪估值太高,还是上汽集团被低估呢,就让我们继续今日份的“走进科学”之上汽集团。
一、公司介绍
上汽集团实控人是上海市国资委,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最开始是做汽车零部件的。
1958年,东风牌CA71型汽车试制成功,刺激了上汽。他们以德国奔驰作为原型,反复研究,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轿车——凤凰牌轿车,这也成为上汽由汽车零部件进入整车制造时代的里程碑。
是不是都还记得有个“凤凰牌自行车”。
形成中国轿车工业北有“红旗”,南有“凤凰”的格*。1959年,周恩来**还在海南阅兵时亲自检阅了凤凰牌轿车,还留了影。
1963年的时候,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SH760型”轿车,到1975年时年产达到5000辆。
那个时候汽车还真是属于稀有物件,国内的汽车公司也很少。
1978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中外合资成为当时的潮流。到了1985年,上汽与德国大众合资成立了上海大众,就有了后来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桑塔纳。
本来上汽并不是一开始就选了德国大众,而是在日产、福特、通用、雪铁龙、雷诺等汽车公司谈判下选了当时愿意提供技术和资金的德国大众。
而且一开始也全靠德国大众的支持,到1996年的时候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当然经典的桑塔纳早已经停产,现在市面上的是新的桑塔纳。
桑塔纳的成功,吞没了上海牌汽车,于1991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是通过桑塔纳的成功引进,上汽为国内汽车行业带来了一次飞跃。
与德国大众的成功合作带来了1997年通用与上汽的合作机会,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通用汽车,这算是上汽的又一次飞跃。
2002年,上汽又和美国通用、广西汽车合资组建了上汽通用五菱,进入了微型车的制造,也就有了现在大家所说的五菱神车。
2006年,上汽纯自主品牌“荣威”上线了,继续往日上海牌汽车的辉煌,也意味着上汽开启了“自主+合资”的综合道路,谁也不能阻止上汽火热卖车了。
2005年的时候南京汽车收购了英国MG罗孚汽车,改名为MG名爵,而上汽则在2007年收购了南京汽车,也就顺势成为了MG名爵的新主人。
这里提一嘴罗孚原先是英国女王的座驾,曾和劳斯莱斯的名声不相上下,后来被宝马收购后因为效益太差又被宝马卖给了英国财团,也是一个坎坷的品牌了,如今在上汽下面这么坚挺,还真是算选对了老板了。
到2009年,上汽下面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华域汽车上市,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2015年的时候与阿里巴巴合资设立了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再后面相继问世了智己和非凡两大品牌新能源汽车。具体的车相关的下文会讲。
1996年上汽的年总产量为30万辆,2021年上汽的年总产量为547万辆,增长了将近20倍,稳坐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商宝座,成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一汽、东风和长安。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上汽有哪些产品。
二、产品介绍
由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到,上汽集团2021年主营占比最大的是整车业务,占了73.29%,而整车又分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下面会一一给大家讲。
另外占比较大的就是汽车零部件业务,占了20.98%,这部分主要就是看已经在A股上市的华域汽车。
剩下的占2.62%的金融业务主要就是涉及到汽车的融资租赁业务,像贸易等就都归为其他了。这部分主要介绍上汽集团的汽车业务。
(一)整车
上图是乘用车的基本情况罗列,具体到品牌下面会详细介绍。
1、上汽通用五菱
这里要注意下上汽通用五菱是上汽和美国通用以及广西汽车合资成立的,而港股上市的五菱汽车是属于广西汽车下面的,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上汽通用五菱文章开头讲公司介绍的时候也提到了,是2002年的时候成立的合资公司,旗下主要是五菱和宝骏两个品牌。
2010年时推出了宝骏,字面意思为“人们心爱的良驹”,通用汽车(中国)总裁甘文维将宝骏列为与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并驾齐驱的通用在华的第四大品牌。到2017年产销量达到了215万辆,并连续12年全国产销量领先。
在2020年的时候推出了五菱宏光MINIEV,成为国内热销的纯电动车,销量曾一度占国内首位。在这基础上还衍生出了相似车型,下图作为参考。
上图是五菱宏光MINIEV与其他品牌相似车型的参数对比,最明显的就是价格便宜,续航里程略有不足,但是作为短距离代步车绰绰有余,这个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2、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是上汽和德国大众合资成立的,这个也在文章开头公司介绍部分提到过,也就是耳熟能详的桑塔纳,是国内第一家年销量破200万辆的车企。
现在旗下主要品牌有大众、奥迪和斯柯达共30来款产品。目前有6大生产基地、9个整车厂、2个动力总成厂、1个电池工厂和1个技术中心,累计产量超2500万辆。
之前一直是燃油车,从2020年开始推出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朗逸纯电等新能源车型,下图是公司车型展示。
3、上汽通用
在上汽大众相对成熟的时候,1997年上汽与通用汽车合资成立的上汽通用,主要品牌是别克、雪弗兰和凯迪拉克,其中别克是上汽通用的第一个品牌。
这里提一嘴,上汽通用在金桥基地建了中国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柔性化生产线,涵盖了冲压、油漆、车身、总装等整车制造环节,还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制造过程,可以实现不同平台车型的共线生产。
凯迪拉克是2004年发布的,逐渐成为国内豪华车消费者喜爱的品牌。雪弗兰是2005年发布的,本身这个品牌是1911年在美国成立的,也是通用的主流品牌,主要的三大市场就是美国、巴西和中国。
正如车企的名字“大众通用”一样,这三个品牌在路上随处可见,真正做到了大众化和通用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车如火如荼的今天,这三个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却是久久不见成绩。
现如今比亚迪都要开始停止燃油车生产,全力发力新能源车,真是替大众通用捏把汗,希望也能出来像别克、雪弗兰、凯迪拉克这样既大众又通用的新能源汽车吧。
值得期待的就是Ultium奥特能电动车平台,这个是通用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基础,目标是到2025年,基于Ultium奥特能电动车平台打造的国产电动车共10款以上。
4、上汽自主
上图是上汽自主品牌在2022年重点车型的规划,下面重点介绍上汽自主的荣威、名爵、智己、飞凡这几个牌子。
(1)荣威
荣威取意为“创新殊荣、威仪四海”,英文命名“ROEWE”源自西语词根Loewe(狮子),在2006年的时候推出,品牌标识是两只站立的狮子。
荣威燃油车系列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下图分别是荣威新能源车里面的混动和纯电的不同车型展示,要看具体车规配饰等更详细的信息可以移步到官网。
其中2016年上市的荣威RX5成功定义了“互联网汽车”这一全新品类,它是由上汽和阿里巴巴一起打造的,配备了阿里开发的斑马智行YunOS车机系统,支持智能语音识别。
再就是今年5月新上市主打智能科技的荣威鲸,属于SUV,打破了合资品牌的优势地位。
它搭载了融合天猫精灵、达摩院、斑马智行的AI平台,拥有多个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的支持,是全新的智能驾驶体验。
光看外观颜值,已经被种草了!
(2)MG名爵
名爵一开始并不是上汽的,而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车企,英文名MG就取自创始人MorrisGarages首字母。
在第一部分也提到了,南京汽车2005年的时候收购了名爵,再之后上汽在2007年收购了南京汽车,经过多次易主,才有了现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名爵品牌。
另外本身名爵之前就算是海外品牌,有一定的海外基础,所以名爵在海外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公司拥有印度、泰国两个海外生产基地,合计产能将近10万辆。
2021年名爵海外销量364032辆,是中国出口品牌汽车销量冠军。
名爵的海外市场这一块可以持续保持。
(3)智己
介绍智己汽车之前,先简单说下L项目,这个上汽的“一号工程”。
2021年的时候上汽和张江高科投资近百亿成立了元界基金,计划和阿里一起搞高端的电动车智己。
这个智己汽车还挺了不得的,大家听听它的配置,上汽提供三点核心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阿里提供车联网系统、英飞凌提供IGBT核心部件、宁德时代提供电池,移动、华为提供5G支持。
不过由于成立时间比较短(2020年底才成立),目前的数据还没办法支撑做出判断,我们可以持续关注。
(4)飞凡
飞凡汽车来自于上汽2020年推出的R品牌,2021年独立运营后就更名为飞凡汽车,旨在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
目前高端新能源车有上汽的智己/飞凡、长安的阿维塔、长城的沙龙、吉利的极氪等。
就现在来说,高端新能源车是不是智商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过总要有车企去做高端市场,上汽规划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超过270万台,在高端新能源车端发力倒也不失为一个策略。
下图是上汽自主高端品牌新能源车智己/飞凡和竞品的比较,相比较来看,推出时间是更接近现在的,续航和充电时间方面也会更好一些,当然价格上来看也是不低的,搭载了激光雷达等更为智能化的设备。
(二)零部件
零部件业务一直都占上汽集团20%左右的份额,这块最主要的就是华域汽车,截至2022年8月3日,它的市值是654亿,它是国内最完善的汽车零部件综合供应商。
2021年营业收入1399.44亿,净利润64.69亿。零部件这块本身毛利率就比较低,比较看规模,具体就不展开了。
(三)金融
上汽的金融业务主要是汽车金融服务,主要就是为经销商及汽车消费终端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5000亿。
(四)国际经营
从名爵的国产品牌海外销量第一可以看出上汽在国际经营上是下了功夫的。
从2008年开始就布*海外市场,上汽在印度、泰国、印尼建了3个生产基地,在伦敦、硅谷、特拉维夫建了3个研发中心,还有将近1000个营销网点,具体的看下图:
(五)创新科技
到2025年,上汽将在创新科技领域投入3000亿,重点培育14家企业,并计划对捷氢科技、中海庭等分拆上市。其中捷氢科技主要是做氢燃料电池,中海庭主要是做高精度地图的。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50年能源体系中氢能占比约10%,FCV产量达500万辆/年,FCV全称Fuelcellvehicles,指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化学作用变成电能的一种电动车。下图是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车发展目标:
三、业绩分析
上图是从2018年开始近4年包括上汽集团在内的5家大型车企的营业收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行业复苏的时候,体量小的企业增长相对容易,而像上汽在2019年和2020年的时候还出现了下降。
不过从总量上来看,上汽是远远甩开其他4家车企的。
但是从2018年的9000多亿到现在一直是属于下降的,就跟公司的股价走势一样,这是很正常的,公司业绩不能增长的话,那么企业的价值就要重新核算了,这是也是市场不看好上汽的根本原因。
上图是近10年上汽集团的净利润情况,净利润从2010年的163亿到2021年的245亿,确实只增长了1.5倍,在2019年、2020年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真是堪忧。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从成长性上来看,能看出疲软态势。
结合前面的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上图中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是在不断下降的,其实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有了下降趋势。
到2020年和2021年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下,毛利率下降到不足10%,如此低的毛利,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从上面2张图可以看到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总金额超出期末现金流,存在一定的流动资金压力。
上图是上汽集团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情况,销售费用从2020年开始就减少了将近一半,终于算是有个比较好的东西了。
再加上研发费用在2021年明显增加,说明企业还是想要创新的,至于创新之后市场怎么反应,短时间内暂时看不出来,后续关注进展。
上面两张图是上汽集团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存货周转天数在不断增加,存货周转率在不断下降,说明卖车的速度在下降。
一方面也跟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有关,还有就是市场从起初的增长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平台期。
从整体的业绩来看,上汽集团近几年没有增长是它从2018年之后股价一直在跌的主要原因了。
不管是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还是存货周转率这些指标看,都不是一个成长型企业,自然相比成长中的比亚迪这类企业来说,估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四、行业分析
已经分析过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也单独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做了一次行业梳理。
所以这里就不再讲行业了。
没看过前面几篇的朋友可以翻前面去看。
五、总结
先看看国内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整车国内销量以及市占率的具体情况:
可以看到上汽集团新能源车的销量在国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2020年和2021年的市占率都超过了现在大热的比亚迪,位居全国第一,不得不感叹盘子大确实是好铺开做生意。
但是相比当前的营收、市占率都位居前列,后续的可持续增长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
说句开玩笑的话,增长这个问题也不能太责怪上汽,基数已经这么大了,再增长的话,别的汽车品牌可就没那么好生意了。
从近几年的销售数据和利润情况来看,上汽相比自己前几年来说并没有增长,这就是市场很不喜欢的了。
再就是毛利率一直在下降,而且近两年毛利率下降地尤为明显,已经低于10%了,如果不能扭转提高毛利,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
目前来看车企也在尽量不损失订单的前提下采取了涨价策略以保住利润,不然谁愿意贴钱卖车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在新能源车方面进展比较缓慢,尤其是新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车智己和飞凡,目前市场反应并不强烈,在现在高端新能源车可能还是智商税的阶段,要怎么把这条路线给走出来是比较关键的。
从上述分析看出来上汽集团这几年股价整体上就是一直下跌确实是有原因的,企业本身没有增长是硬伤,所幸底子厚,所以相较于估值如此大的比亚迪来说是不是低估,我认为从之后上汽集团改变策略后,会不会有新的增长就能知道,结*到底如何,未来见分晓!
如果上汽能突破这一关,凭着底子,是一家很好的公司。
如果始终不能突破这一关,那就真的只能慢慢老去了。
超低费率股票、基金开户,如果你现在开的户是自己开的,那么一定比你现在的费率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