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t吉来自艾什么时候退市 st吉艾2023年退市。ST吉艾2022年4月底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按照深交所规定其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2023年必须退市的节奏。 st未来23年会退市吗? 不
st吉来自艾什么时候退市
st吉艾2023年退市。ST吉艾2022年4月底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按照深交所规定其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2023年必须退市的节奏。
st未来23年会退市吗?
不会退市。
所谓st股票就是我们常说的带帽股票,即“特别处理”股票,一般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这类标志主要是针对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类股票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股票st后并不表示该股票会马上退市,更多只是表示这只股票有较大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当股票的st成为*st的时候,这只股票才是真正意义上面临着退市风险。*st后,如果股票财务报表出现连续3年亏损,就会直接退市处理。但是股票st后若第三年业绩有所好转的话,那么该股票也是有可能脱帽的。
总的来说也可以理解为,股票st后在三年后才可能会退市。
ST股票会直接退市吗?
不带“st”的股票,不会突然退市,要退市之前都会变为“st”。 ST股票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给股民一个警告,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一个警告作用,但这种股票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么就是该股票有退市风险,希望警惕的意思,具体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证监会交的财务报表,连续3年亏损,就有退市的风险。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还没有完成股改。
S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还没有完成股改。
S----还没有完成股改
刚挂上*ST的股票多长时间会退市
一年!*st表示连续三年都经营亏损,标上是提醒投资者此股有退市的危险,希望投资者谨慎投资。。通常是在年报出来后的几个星期内有正规的审计公司审计核实后由证券会标识,,最早未来一年有退市可能,,不过那公司通常可能会借壳,重组避免退市
科创板与新三板的区别是什么?
科创板上市定位明确,注册审核全流程电子化公开,上市门槛和投资要求的设置上综合平衡风险和流动性,拥有系统完善的信披机制和退市制度;而新三板作为场外试点注册制的板块,上市定位不清晰,注册审核流程简易,上市门槛宽松,缺少体系完备且执行到位的信息披露和退市制度,市场流动性匮乏。科创板与新三板在上市定位、上市门槛、注册审核流程、投资要求、交易方式、信息披露和退市监管上都存在显著差别。01、科创板与新三板上市定位的区别科创板是首个场内试点注册制的增量板块,定位于服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等六大领域。新三板属于场外市场,其成立之初主要服务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正式宣告成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至此,新三板的上市定位已不仅仅*限于高科技企业。02、科创板与新三板注册审核的区别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审核进度全流程电子化公开,企业需要经历提交申请、受理、问询、上会、注册等多个环节,尤其是多轮问询的公开,在“问出一家真公司”的同时,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拟上市公司。新三板的注册审核流程则明显更加简易宽松,挂牌流程相对简单,企业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有限公司(下称“全国股转公司”)提交挂牌申请材料后,全国股转公司有针对性地提出问询,企业和项目组反馈之后,若无问题,在收到全国股转公司的“无异议函”后即可办理股权登记和简称、代码分配。03、科创板与新三板上市门槛的区别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科创板设置了不同的上市标准。如针对境内同股同权的企业,设置了五套以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标准,具体指标涉及市值、营收、净利、现金流以及研发费用等多个指标的多种组合,且随着企业经营稳定性的降低,对市值等指标的要求就越高。相比之下,新三板的挂牌要求则宽松得多,多为规范性的定性要求,如果仅仅是挂牌,硬性量化指标仅需经营满两年。过低的挂牌门槛,导致新三板企业良莠不齐,多数质地一般。04、科创板与新三板投资要求的区别科创板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2年以上投资经验和50万元总资产的投资门槛,并没有特别针对机构投资者设置相应要求。新三板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均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其中个人新三板开户条件是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和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明显高于科创板。过高的投资者门槛,使得一般只有规模较大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新三板交易。05、科创板与新三板交易方式的区别科创板的交易方式更加多样,除了竞价方式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外,科创板还新增了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方式,成为盘中连续交易的有效补充。新三板以做市交易为主,以促进市场流动性。同时,新三板企业挂牌时无公开发行环节,挂牌初期多数企业股票成交低迷。06、科创板与新三板信披和退市监管的区别科创板建立了系统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退市制度,其中退市制度总体比主板更为严格,退市情形更多、也更加彻底。新三板虽然挂牌公司所有拟披露的信息都需要经过主办券商的事前审查,但并没有对后者在此环节中担负的责任作详细规定,信披违规处罚力度也较轻。同时,新三板也没有完备而严格的退市制度,导致其新陈代谢并不顺畅。
st新城什么时候退市
st新城在票财务报表出现连续3年亏损,就会直接退市处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股票st后在三年后才会退市,即股票st成为“星”雹手st后,财务报表银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就会直接锋肆州在次月做退市处理,ST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也是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的保壳方案你想好了吗?
连续两年和会计师吵架了,一年是深圳分所,一年是云南分所,真的,就不能换个所吗,非要在分所之间跳来跳去。
希望明年年报的时候不要再遇见会计师……
自从退市新规实施后,会计师就成为了拿捏上市公司生死的审死官。
嗯,你营收刚刚过1个亿对吧,嘿,我给你扣除,这扣点那扣点就低于1个亿了。
嗯,你净资产是正的,但是正的不多对吧,我这计提点那计提点,嘿,你净资产就是负的了。
嗯,你所有财务指标都刚刚好,我也找不出啥问题来是不,嘿,你立案调查结果没出我可以说我不知道有多大影响给你来个无法表示意见。
嗯,你立案调查结果出了,行政处罚的事项也整改了,按理说应该是脱胎换骨了,嘿,我无法保证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是准确的,还是无法表示意见。
嗯,你该改的都改了,业绩也提升了,第一年*ST,就看今年年报了,嘿,我觉得函证不充分,今年勉强给你个保留意见,还是K.O。
……
今年年报时有个合伙人和我说,哎,我们拿着上市公司给的钱,我们也不想跟上市公司作对啊。
所以……就像警察查违章一样,警察可以自己站在路口找违章的,但是警察没有那么多,所以可以通过路口的摄像头来抓违章,但是摄像头也不是所有都开着,于是警察就可以去调节摄像头的工作时间和灵敏度……
嗯,这就是为啥近几年来很多上市公司是被会计师直接掐死的原因。
嗯嗯,会计师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一列还列出了年审会计师聘的哪家,大家自行排雷即可,这几年确实发现了不少腰杆子很硬的会计师,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被同化。
嗯,有人问,那是不是*ST了就一定纳入退市名单了?我还能被抢救一下吗?还能怎么抢救?
*ST到噶少说还有多半年的时间,从年报披露完戴星到当年会计年度结束(12月31日),多说的话有一年的时间,就是从上一年12月31日知道自己不行的时候就开始努力,不用等年报,这样满打满算可以有一年。
比如今年披露完年报后,就可以看出有些公司是当年就开始发力的,例如600191华资实业:
为啥要把他家揪出来说呢?因为去年12月份时有个新闻预测它有退市风险……
去年这篇我一直留到现在,主要想验证一下大师说的准不准。
以下为新闻的正文,标黄的字体是我写的备注:
以2022年三季报测算,如果四季度这些企业的业绩不能快速合规扭转,预计将有82家(含9家企业同时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及“净资产为负值”多个指标)企业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这些企业中,有38家为ST企业,*ST运盛(已终止上市)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值;*ST凯乐(已终止上市)、*ST荣华(已终止上市)、*ST博天(2022年12月完成重整,会计师是中兴财光华,对2022年出具了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2023年4月4日被证监会立案了,大概是因为做了会计差错更正,涉及2017-2021、2022年1-3季度,这架势是凶多吉少啊)、*ST中安(2022年12月完成重整,2023年4月15日申请撤销,4月25日年报问询函10个交易日内回复)、*ST方科(2022年12月完成重整,2023年4月29日申请撤销,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ST瑞德(2023年1月完成重整,2023年4月29日申请撤销,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等7家公司净资产仍为负值;*ST中昌(已终止上市)、*ST西源(已终止上市)则背负了上述“双重风险”。
最为严峻的*ST西源(已终止上市),其2022年前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仅6.88万元,同比减少99.93%;但同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亏损1.08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5.96亿元。
近年来,*ST西源(已终止上市)业绩出现持续亏损,财务状况恶化,面临大额债务,且所持有的资产均被冻结。2022年10月,*ST西源以自筹资金人民币1250万元收购了山西通炜选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通炜”)67%股权。但根据公司2022年12月1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山西通炜都尚未与新的客户及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尚未正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023年出现了首只退市可转债——蓝盾转债,因此个人猜测监管机构对于可能具有退市风险的公司进行再融资是不太认可的,怕通过后公司退市了引起不好的社会效应,因此对于净资产为负的公司通过再融资来增厚净资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可能控股股东全额认购会好一些(可着一个股东坑,不会引起社会效应),但是这对大股东的实力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一般情况下问题上市公司均会多多少少带有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的问题,上市公司不行的时候大股东也是债务缠身、丧失造血能力,无法自保的情况下又拿什么来拯救上市公司?
破产重整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谓脱胎换股,但是前提是上市公司还是有大眼双眼皮的底子,而不是本身业务萎靡、以往业绩全靠造假、业务不实(比如供应链贸易这个业务我就一直没有看懂过)、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产(没房没地没资质没资源……),否则的话你拿什么去收买重整投资人的心?就因为自己会化妆吗?
除可能存在退市风险*ST类公司,隐含风险事项的ST公司也是监管紧盯的对象。三季报显示,共有7只沪市股票于近年来被撤销*ST,但在2022年年报披露后,可能再次因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实施*ST。
较典型的如ST景谷(继续ST,营业收入扣除后1.1亿元,会计师中审众环,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ST目*(*ST,净资产为负)、华嵘控股(没事儿,营业收入扣除后1.2亿元,会计师立信中联,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等公司,企业归母净利润常年为负值,营业收入徘徊在1亿元左右,年审会计师提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今年前9月上述公司营收同比下滑或微增,存在再次被实施*ST的可能性。
此外,ST宏图(重大违法强制退市)、ST商城(*ST,净资产为负,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公司前期通过破产重整、再融资等方式增厚归母净资产,使其由负转正,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但上述公司2022年三季度末归母净资产再次转为负值,如不能及时改善,或仍将因触及“归母净资产为负”退市指标被实施*ST。
面临即将到来的退市危机,部分企业蠢蠢欲动,率先打响“保壳”之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三季度披露期,就有不少企业“夹带私货”。据不完全统计,有7家上市公司因三季度业绩暴增收到沪深交易所的问询函。
如ST安信(营业收入扣除后1.9亿元,会计师立信,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其2022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63.74%,环比增长1401%。公司指出,主要变动原因系报告期根据会计准则可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加。
随后,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补充披露“第三季度确认收入所对应的存续信托项目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信托目的、受益人基本情况、信托资金金额、受托人报酬计算方法、兑付情况以及信托财产情况等”。
此外,*ST未来(终止上市,2022年无法表示意见,会计师无法核实贸易收入的真实性,公司2023年4月24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04亿元,其中9.67亿元均在第三季度实现,占前三季度的比例为96.31%,较第二季度环比增加9.47亿元;华资实业(营业收入扣除后3.6亿元,会计师中兴华,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其中9500.12万元均在第三季度实现,占前三季度的比例为70.37%,同比增加163.74%;华图山鼎(暂未收到年报问询函)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及环比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大幅上涨;*ST恒誉(营业收入扣除后1.6亿元,2023年4月20日已回复年报问询函,2023年5月5日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511.85万元,同比增长153.17%,实现归母净利润47.62万元,同比增长112.2%。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指出,退市新规发布后,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指标中,需要将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扣除。而上述问询透露出监管直指涉嫌构造营业收入,压缩构造交易规避退市空间的信号。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投资者应当充分关注注册制改革下,出口端加大力度清退绩差公司的大环境。其实,不少公司均为壳公司,只要关注一下公司的定期报告,投资者就可以对其收入情况一清二楚,是否为主营业务相关,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是否需要在计算退市标准时予以扣除,是否会面临退市风险。”
除了“突击收入”之外,还有一些ST公司则寄希望于资产重组、债务豁免等实现咸鱼翻生。
如前文提到的*ST未来(终止上市,2022年无法表示意见,会计师无法核实贸易收入的真实性,公司2023年4月24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主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12月初,*ST未来公告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王明悦及济南骏华收购其合计持有的瑞福锂业70%股权,交易金额合计33.6亿元。
但根据最新披露的收购草案,截至今年5月末,瑞福锂业资金占用本息余额高达22.48亿元,涉及26家资金占用主体。截至草案披露日相关方尚未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同时,标的资产负债“畸高”,盈利水平也非常不稳定。
此外,12月13日,*ST亚联(已撤销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4月14日已回复年报问询函,会计师为中喜)公告称,控股股东大连永利拟豁免对公司债务1.62亿元,并强调该债务豁免为单方面、不附带任何条件、不可变更、不可撤销的豁免,豁免的债务金额将计入上市公司资本公积。同时,*ST亚联实控人掌舵的良运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大连运启元贸易100%股权无偿赠与*ST亚联,截至2022年11月30日,运启元经审计净资产为8088.84万元,故本次受赠预计对*ST亚联净资产影响约8086.41万元。
但随后深交所即下发关注函,要求*ST亚联说明大连运启元贸易已披露的财务数据是否已公允反映了其价值情况,是否存在未予披露的对外担保、资金占用、纠纷诉讼等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且是否会对运启元未来持续经营能力、财务数据产生不利影响等。同时,深交所追问上述豁免的1.62亿元债务是否真实存在,且债务豁免是否满足计入资本公积的条件。
由此可见,可着大股东一个人坑是可以的,前提是大股东还有能力支持上市公司。
“目前上市公司通过突击交易、突击创收以及重组、购买资产等方式做大收入、增厚净资产,是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些手段并非*ST公司保壳的长远之计,能够获得可持续经营能力才是投资者最关心和看重的。”泽浩资本合伙人曹刚受访表示。
新闻稿完~所以大仙预测的未来也不是不准,但也不是全准……
所以,今年保壳的方案你想好了吗?知道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空仓第8天,第一只退市股诞生
今天大盘继续保持的稳稳的,但个股跌的不成样子。
看了一下板块,除了酒店旅游大涨之外,证券板块再度大涨,这对大盘贡献很大,所以稳住了指数,但个股大部分都在跌。有接近3000只个股翻绿。
节前还有最后三个交易日,我期待的大跌并没有到来,接下来三天估计也不会大起大落,应该就像今天这样平平淡淡吧。
说回ST板块,我自选的几只ST板块全部都在跌。来看一下我的自选股,我甚至一度怀疑是股灾呢。所以虽然我一直说踏空,但是只是相对于大盘而言踏空,对于ST板块我应该算避险了。
受“专网通讯”案的影响,ST新海被停牌戴星,并且有可能退市,**st凯乐、st宏达、**st泽达、合众思壮、st中利、国瑞科技等数十家A股公司均卷入“专网通信”骗*其中。今天都不同程度的大跌。
今天ST中利差点跌停,ST宏达跌了1.63%,不过这两只我认为风险不大,主要是实控人早已经更换,之前专网通讯的板块早已剥离。今天的大跌也是可以给我们后面入手的好机会。
ST凯乐今天跌停了,目前收盘0.67元,还有7个交易日,即使后面每天都涨停也不能回到1块钱,所以铁定退市,也因此成为2023年第一只退市的票。
纵观ST凯乐,从去年11月份曝出财务造假,到明确退市,几乎没有任何反弹,连主力自救的行为也没有,公告一个利好都没有,可以说完全的躺平,坐等退市。而现在的结果也是早早的意料之中的事。
目前还有一大堆即将退市的在排队等候死神的到来,ST吉艾,ST金州,ST西源,ST泽达,ST紫晶,ST荣华,这些也基本上是躺平的节奏。大家这时候千万不要火中取栗。
ST亚联这两天也连着跌,可能受上面退市影响吧,不过这只虽然戴星,但董秘已经明确回复不会退市,现在大跌是好的兆头,希望年后能再跌几天,我就可以入手了。
我继续空仓,年后也会继续空仓,二月底或者三月份再考虑入市。
股票变st多久会退市
通常st要变成*st才会退市,但有些st长期停牌,待到第二年还继续亏损的话,就可能直接退市。另外有些股票是因为出现并购之类的情况直接退市的,具体看一下公告吧。
002031退市时间表?
2023年6月20日进入退市。
易尚退7月12日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公司股票于2023年6月2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十五个交易日,最后交易日为2023年7月12日,将在2023年7月13日被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