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不能做什么(私募基金公司可以发行股权、创业、其他投资基金,但是不能发行证券投)

admin 2024-02-01 08:17:05 608

摘要:私募基金公司可以发行股权、创业、其他投资基金,但是不能发行证券投 准确的说创投也就是vc也就是风险投资,这主要指的是投资行为。而私募主要指的是资金的募集行为。一个基金

私募基金公司可以发行股权、创业、其他投资基金,但是不能发行证券投

准确的说创投也就是vc也就是风险投资,这主要指的是投资行为。而私募主要指的是资金的募集行为。一个基金有可能是公开募集的(公募)也有可能是向特定人群募集的(私募),而募集到钱以后,如果把钱投资到新兴的成长型企业这样风险比较大,就是风投、创投、vc。如果投资到比较成熟的企业,风险较低,就是一般的投资啦。有幸去可以一同研究切磋

资产公司可以做私募吗?

你好,今年资管新规出台,做私募基金的门槛又提高了,做一个私募基金先要去申请“私募基金”的牌照。私募基金(privatelyofferedfund)是指一种针对少数投资者而私下(非公开)地募集资金并成立运作的投资基金,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或“地下基金”,其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基于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

做生意的基金公司和做投资的基金公司

权益投资大时代,“买股票不如买基金”、“基金是普通投资者的最佳选择”、“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类似这样的金句简直耳熟能详,各种TOP10、TOP30之类的基金经理榜单层出不穷。但是,数据显示,基金数量数倍于股票(12000多只/4000多家),更难选择;即使是TOP10的基金经理,即便在权益大年的情况下,大比例的基民依然是亏损的(2020年富国天惠年化回报高达63%,但63.8%的基民是亏损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年化收益107%,而亏损的基民高达83.9%。见《你能赚到股市的钱吗?》)。

当然,这里,又有一个金句在等着我们:“买基金要长期持有”。

那么,基金+优秀基金经理+长期持有这个组合是否能让投资者躺平同时躺赢呢?

聪投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实际上更为丰富。它统计了全部上市基金中,成立以来收益超10倍的共8只基金,汇总了前十大持有人中持有时间较长的基民(不含机构)的情况。

 

 

上述统计显示,很多长期持有者确实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但是也有很多例外:

NO,1景顺鼎益的投资者中,持有6.5年收益51.98%,年化7.99%;5年32%,年化6.4%;

NO.3富国天富,6年68.55%,年化11.4%;

NO.4博时主题,6.5年33.87%,年化5.2%;

NO.5中银中国,11年57.45%,年化5.22%;

NO.6大摩资源,8.5年11.11%,年化1.3%;6年52.5%,年化8.75%;

NO.7广发小盘,5.5年12.17%,年化2.21%;

这些投资者持有5年以上的收益远远低于同时期的信托计划甚至银行理财。上面的年化还只是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复利的话,收益率更低。说明长期持有远非什么收益神器。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没有更好的投资基金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

买基金就是选基金公司。选择“做投资”的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做生意的基金公司和做投资的基金公司。从行为特征上看,两类公司有如下区别:

做生意的基金公司:

增加管理规模是公司的最重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因为公募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根据管理规模收取固定的管理费,规模越大,收入越高,追求规模是这门生意的本质要求);

喜欢发行各种行业基金、主题基金,市场吹什么风,公司就发什么样的产品;

喜欢发爆款产品,市场高点时,顺势大力推出网红基金经理,发行各种爆款百亿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名义管理规模上千亿;

在各种赛道布*产品和基金经理,哪个最符合风口热点就推出哪个赛道,哪个基金经理业绩好就就营销哪个基金经理的产品;

市场热度高时使劲卖,市场下跌或低迷就宣传越跌越有价值,权益投资不能择时,要长期投资。

做投资的基金公司:

增加管理规模虽然很重要,但同时会尊重这个行业的另一个本质:考虑投资者收益和体验;

基金产品基本是全市场配置的主动管理型产品;

很少或基本不布*行业基金或主题基金(这类基金是普通投资者的绞肉机);

基本不发或很少发爆款基金,基本不蹭热点;

在市场高位甚至会公开提示风险(对乘机大力圈钱的同行来说可能是很大的冒犯);

随着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边界扩展逐步增加所管理的规模,而不是短期急速扩张。

两种类型的公司如果看数据还会体现出这样一些特征:

做生意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众多,基金经理之间差别很大,不仅是风格差别,包括规模和业绩,都存在很大不同,好的很多,差的也很多。也就是像很多基金的净值曲线一样,波动大,方差很大。

做投资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数量有限,虽然规模可能有差别,明星基金经理规模相对大,但是基金经理业绩差别比较小;基民赚钱比例高,因为业绩相对稳定;自家员工购买较多,自购比例高等。如果把每个基金公司的所有基金经理所有产品(权益型)计算平均收益进行排名的话(就像高毅所做的,六个PM业绩平均参加排名),这类公司业绩一定是靠前的。

做了这个区分之后,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方法如下:

一、识别做投资的基金公司

全市场公募基金公司140多家,只在头部20-30家里面选择就可以了。小的基金公司虽然也有好的基金经理,但离职、奔私的可能性比较大。头部公司里有那么几家还是配得上“做投资”这个称号的。

二、在做投资的公司里选择3-5个投资经理,老、中、青结合,防止最大牌投资经理离职或投资热情下降业绩下滑风险。

三、持续投资,长期持有,市场下跌时多投一些,市场热情高涨时少投或不投。中国国运还很长,权益投资正当时。

做到这些就可以了吗?很可惜,并不是。一般人都渴望有个终极大杀器,可惜投资并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因为还要持续跟踪所选择的基金公司是否有变化。研究基金公司就像其他任何行业的公司一样,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文化、价值观、管理团队是公司发展导向和持续性的最根本力量。“投资型”公司无一例外在成立之初就具备了这方面的基因,并把这种基因传承发展得很好。所以,基金公司是否在股权、管理层等架构层面出现重大变化,是这种投资方法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虽然不是完美方式(本来也没有),上面的方法已经可以大大增加普通投资者成功的概率,远比市场上各种“TOP10”/ “组合宝”之类的要靠谱和简单得多。

余吗百通常兴谈额宝背后的基金公司是什么

余额宝背后的基金公司是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余额宝是由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天弘基金是余额宝的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为余额宝用户管理资金并进行投资,从而获取收益。

对不起,我在基金公司混得太差了啊啊啊啊!

【导读】基金君一个来自X基金公司的朋友小T投了一篇稿子,诉说在基金公司当民工的笑与泪,分享给大家~

“是我。。。你最近好吗?”

好什么好!有话快说!!别耽误我吹空调!

“什么事?”

“我买的基金怎么还到确认,帮我后台查一下?”

查什么查!!不知道周末不上班,谁给你确认啊!

“现在查不了,只有到周一上班才能看到。”

“你怎么混成这样啊,这点小事还要拖到周一,行不行啊,你好歹在基金公司也混了4、5年了,就这水平。”

什!么!鬼!劳资做的是基金公司!是市场部!不是万能的!

对不起,我在基金公司混的太差了。这句话我都数不清在这几年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你们眼里的基金公司跟我眼里的完全不一样,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到底算是在哪里工作。

1

我不是推基员

自从进了基金公司,身边朋友的联系反而多了,时不时有朋友发消息或者致电来问,最近有什么可以买的,我当然是力推自己公司的明星产品,要是涨了还好,不涨那简直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你买的那基金怎么最近一直在跌啊,你不是说表现挺好的嘛,我买余额宝都赚了,你那个产品怎么回事啊?”

 

余额宝!!你风险承受能力这么低一开始不说!不然谁给你介绍股票基金啊!

拜托!你懂不懂基金啊!

2

问股票

有一次朋友的朋友加我好友找上门来,问我最近买哪只股票好。

“兄弟,最近我急着买房,差一笔钱,给推个牛股呗”

“没有?那你帮我问问你同事。。。”

“还没有?推荐个股票有那么难吗。不肯帮忙就算了”

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俺又不是基金经理,也不是研究员,怎么会知道哪个公司的股价要涨啊,再说了,我们基金从业人员买股票是要跟公司报备的,等申请批准下来都过去几个月了,而且买了股票要卖,也得等公司批准,活生生把我逼成了价值投资!

3

找内幕消息

更有朋友把基金公司当成了内部消息的来源。

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做生意赚了点小钱,去年开始炒股,不小心遇到股灾,今年再碰上熔断,赔了不少。后来他知道了,炒股需要内幕信息,跑过来问我,给透露透露点呗。

说起“内幕消息”,的确会有基金经理会偶尔跟我说看好哪只股票,但是说完就叮嘱我不许说出去仅私下交流。之前还有个记者来做专访,基金经理说了看好哪一只股票,花了十分钟说那个公司有多么多么好,结果私底下说那个公司的行业就是个屎,什么都不能买。。。翻脸跟翻书还快。。。

而且现在证监会查得那么严,万一说出分分钟都没了饭碗啊。

最后我给那个朋友的朋友发了一张写满我们公司基金产品的表,但后来他再也没有理过我,大概是看到了收益吧。

真的对不起,我在基金公司混得太差了。

4

我不是印钞机

推荐基金其实还说得过去,但架不住有人根本不懂基金公司的意义啊。

刚进基金公司那一年回到老家,身边亲戚都问找了个啥工作,说到基金公司都是一脸懵逼,基金?壹基金?李连杰?

“那是不是骗子公司啊,我身边很多人买了这种都说钱就没了。”

不不不,我用了数十分钟从资本市场、证券从业角度、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等等细说了基金公司的种种,大家还是不解。

到底还是有实在人,表弟插了一句嘴,“就是帮大家炒股的公司。”

哦!原来是这样!“那是不是门槛很高啊。”

不高,1000块就可以了。

“收益高不高?”

不同的产品不一样,有的一年有个3%、50%,有的一年也会亏。

 

然后我给他推荐了一只我们公司的基金,说不如定投一下?几年后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然而却换来了这样一句。

 

“大侄子,我这有2000块钱,你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下个月赚到5000?最近装修要用钱。”

 

卧槽!你当进了基金公司钱就不是钱了?

口干舌燥地说了一通基金可能造成的亏损,但是完全听不进去啊,就抓着哥说的那句最高甚至可以翻倍,这是什么鬼!!这概率相当于你去买股票啊!哥要是这么会选自己买的产品就不会还套着了!

说到最后,哥没办法了,只能默默地说了一句,我在基金公司做的是市场部,跟投研不一样,不会帮人家选股,这又引来了一堆抱怨,切,那说了这么久有什么用。

心累!

 

对不起我错了,我在基金公司混得太差了,没能为大家赚钱真是对不住了。

5

我不是提款机

 

但是竟然还有人认为进了基金公司就代表着钱哗哗的就进口袋了,谁告诉你的!

“哥们,你不是在基金公司么,最近我要结婚,借我100W吧,回头有了就还你。”

“你做了4、5年100W都没有啊,50W总归有了吧。”

“那你这4、5年到底在干嘛,白在基金公司干了啊。”

是谁给你们灌输的思想!

公司千亿级别跟我们有毛关系啊!

还是说认为公司每年的支出都是给员工发工资的啊。

基金公司有钱也是要分部门的啊!也是要看人的啊!

销售和投研确实钱会比较多,但也没有到很离谱的地步啊,后台、市场就是个普通岗位,马马虎虎过日子啊,真要是工资多成那样,这么多基金公司每年得烧多少员工薪酬啊,用脑子想想行不行,求求你们了!

我也见过有基金经理月供奔驰撑场面,租个小破屋每日吃全家盒饭,表面看起来光鲜背后买不起房的基金经理大有人在。

说句实话,基金公司内部最大的福利也就是买自家基金会免收手续费,那按照我们的资产来看也就个把块钱的事情,完全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啊!

有时候市场不好了,我们还得响应领导的号召,自掏腰包买产品,这笔钱亏不亏暂时不知道,但是至少大半年之内是看不到了啊!

又是谁说基金公司就跟国企一样,吃饭不用付钱,买的礼品都可以自己用的啊!

拜托!每一笔账单都要记得清清楚楚,说不出个ABCD,连报销都是问题啊。

最坑爹的就是年终奖,每年都会被狂轰滥炸问发了多少的年终奖,20个月,30个月还是50个月。

这时候只要市场爆出XXX券商发了100个月年终,XXX一口气发了3年年中,就会有人碰巧来打听。

打听你妹啊!基金公司的年终永远是跟着市场走的,市场不好的时候年终缩水的时候甚至不如路边一个卖煎饼的啊!

即使是市场好了多发了一些年终,但为了避免离职,每次都是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放在每个月工资里给你的啊,本身工资就少,年终拆开来后一点感觉都木有啊!!

确实有基金经理年入百万,但那是个案啊,我在基金公司混得太差了。

6

我不是八卦中心

除了钱,身边不少人其实更为关注的是行业的“八卦花边”。

陆家嘴陌陌约炮门,四季酒店视频,沈梦瑶,这些似乎成了个别人严重金融行业的全貌。

“你们公司有没有美女啊,约一个呗。”

“我听说你们公司前台跟你们部门领导有一腿,是不是真的啊。”

拜托!我们是正经的基金公司!虽然不排除有内部上下级的绯闻,但是这个在任何行业都是有的,基金公司并不常见啊。

再说了,不要因为每次路演都是美女就认为是潜规则,这种事情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基金经理调研是美女相陪,一个不够来两个?

基金经理喜欢网红喜欢女团?

香港台湾老板最喜欢美女?

拜托!我不知道!

虽然我耳边也经常充斥着各种八卦,例如公司部门领导跟新来的实习生关系很近,例如香港分公司的员工经常私下泡吧找美女,但是我所见到的基金经理都是些忙到头发都白了秃了的土鳖!

祝大家周末愉快么么哒!

我们还有这些小伙伴

《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标。

公司房屋维修基金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房屋维修基金用于房屋保修期满后房屋主体结构、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中需要维修改造的工程。对于公司房屋维修基金,可以通过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有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公司房屋维修基金的会计分录在会计进行核算时,维修基金应该计入“管理费用”的会计科目。1、支付房屋维修基金时,如果没有**则不能税派凳指前扣除。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2、单位购买买办公楼的契税和支付大修基金费用如果是随房款一同支付,应资本化计入原值。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如果是购房后支付的,计入“管理费用”的会计科目。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3、维修基金计入其他应收款,使用时再转入费用借:其他应收款——房屋维修基金贷:银行存款4、使粗卖用时借:管理费用——维修费贷:其他应收款——房屋维修基金管理费用是什么?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尘配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基金公司能否直接作为投资人(股东)对实体项目(非证券、金融类投资)进行投资?

你好,现在证监会已经在放宽进行试点。基金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进行线下股权类的投资。已经有几家公司提交了

私募基金公司的员工可以炒股吗?

私募基金的从业人员是可以炒股的,这一点和公募基金,证券公司有所不同,但是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炒股不能违规,比如

第一,不能将自身资金和他人资金混在一起做成私募产品从事投资;  

第二,不能不公平对待管理的基金;  

第三,不能进行利益输送  

第四,不能挪用基金财产; 

第五,不能泄露未公开信息  

第八,不能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价格等等

在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工作哪个好

你是打算朝啥发展呢信托公司倒是在唯达理财网看到了解过但是基金公司就不知道了

为什么基金公司做不好新媒体运营

提示:本文为纯文字,阅读体验很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关注基金公司的各种新媒体账号,但结果是非常失望,行业内能做好新媒体运营的机构寥寥无几(仅有那么两三家做得还不错)。

据说两年前有一家大机构开出了天价(网传年薪高达80万)去找应届名校硕士(最好清北,追溯到本科学历)来做新媒体岗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找到合适的人,最后也不知道招到没。

当时我的朋友王总看完招聘需求都笑了,说哪里会有清北的人愿意去干新媒体运营这种没有门槛、职业天花板极低的工作?

我说你不要笑,这家机构能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非常难得且具有前瞻性,但可能在设置门槛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而且王总觉得新媒体没有门槛、职业天花板低,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无奈的现状。

新媒体确实没什么门槛,登陆各大平台发布个文章,谁不会?职业天花板确实也很低,很多公募甚至都只是把公司账号挂在品牌部或者互金部下面,在中后台显得很不起眼。但你说新媒体不重要,很多公司却每年花费数百万去做新媒体投放,还有大的银行渠道点名要求投放某几个知名行业垂直账号,去采访新发基金经理。

不过从职业发展上而言,领导们确实对这一块不关注,很多在新媒体岗位熬了多年的朋友们都希望转岗去做渠道电商等岗位。

这篇文章对于(新入行的)做新媒体运营的公募基金的同业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文章有些枯燥+说教,但还是建议花点耐心听我讲完。

先跟大家拆分一下基本概念。

平台通常把内容按照生产主体,区分为“UGC”“PGC”“OGC”。

简单来说,你可以把专业生产内容供大家免费消费(此处的消费指被大家阅读,是内容消费的概念,而不是购买行为)的机构内容称之为“PGC”(全称: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比如你看到的各种有采编权的新闻媒体,它们产出的各种报道就是根正苗红的PGC;

而个人生产内容供大家免费消费的内容称之为“UGC”(全称:UserGeneratedContent),比如很多大V的文章、视频等,民工这种自媒体也是UGC;

而“OGC”(全称:Occupationally-generatedContent)比较少,主要是各种互联网渠道的付费内容,比如你买的什么财商课、付费的新闻等,都属于这种。

这几年PGC和UGC都开始向“PUGC”转变,即团队运作个人IP账号,比如李子柒、小翔哥这几个,都是在曝出IP和背后的公司出现了合作问题之后,很多普通观众才发现账号的背后是机构运作而不是个人。而运作这种PUGC账号的机构,叫做MCN。

我早在19年的文章《2019年内容行业趋势的几点探讨》中就提到过:

UGC内容才是大趋势,内容社交化才是最上位的分发模式,因为内容最天然的三大表层属性是被阅读、被分享、被讨论,而传统PUGC和PGC只是依靠算法推荐去分发,它们在平台级的内容市场的地位短期内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存量竞争居多,看谁能占用用户的使用时长。

经常有人来问我:为什么我们公司的文章没有阅读量,为什么我们公司拍的视频没有人看?

我不好意思告诉他们:你们产出的东西对于用户而言,都是垃圾。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公募基金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没有用户视角和平台视角。

所谓用户视角是:如果你是用户,你爱看你自己生产出来的内容吗?如果你在算法分发的信息流刷到了你的内容,你的标题能让人有点击的欲望吗?用户点击进去后,你有信心让用户读完吗?

所谓平台视角是:你的内容在平台看来是否优质?标题是否合规,封面是否精美?用户的读完率高不高,能提供多少用户消费时长?涨粉率是多少?能否提高用户对平台的评价?

用户的核心是:我在内容平台看东西,要爽,要让我兴奋,这种兴奋点可以是获取知识的兴奋(可以在女神面前装逼),也可以是讨论八卦的兴奋(可以跟好友吐槽),也可以是猎奇事件(可以成为饭桌上吹牛的谈资),或者是单纯满足某种关于美的欲望(米娜大摆锤),或者很实用(拿到了财富密码,当然直接推产品不合规)。

而平台的核心是:我需要提高用户留存,需要有更多新用户下载使用我的APP,需要提高内容的点击率,让用户使用APP的时间变长,消费内容变多,持续提供让用户觉得兴奋的内容。所以你在很多互联网行业报告中都会看到披露两个数据,一个是DAU/MAU(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另一个是用户使用时长。

这个类比到公募基金行业,DAU就是你的AUM资管管理规模,而用户使用时长就是你的业绩。有的APP日活跃用户看起来很多,但用户停留时间短,长此以往DAU也会下降。同样某些基金公司看起来规模扩张很快,疯狂高新发,但几年下来业绩跟不上,基民还是会跑路。

接着说,这种用户视角和平台视角的逻辑下就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大逃杀:用户大部分的内容消费都被头部10%的创作者所吞下,而剩下90%的内容几乎很难跑出来。

纯粹的流水账和垃圾拼盘解读内容我就不说了,大家本来期望值也不高,是真正的0门槛垃圾,基本上都是各家的研究员从策略抄作业的群里找研究员要的,大同小异。如果你很用心写的东西,还是不火,我觉得还是很可惜的,这相当于花了很多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结果在最后最关键的一步,前功尽弃。

讲几个具体技巧:

1、文章分发不出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标题和行文不太行。

有很多基金公司喜欢在发文的标题中带很多没有意义的栏目名称,比如“XX观察”“XX展望”,其实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用户而言,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标题是唯一一个展现你的机会,你刷新一次,10篇文章出现了,但你的标题又短又没有信息量,根本无法吸引用户点击进去。就如同你去相亲,多少还要去捯饬下,不要讲什么“内在美最重要”,这种极度内卷的赛道你连外在美都没有,还妄想依靠可能不存在的内在去吸引别人,你的想法多少有些天真,你的脑子多少有点大病。

记住,标题是文章的窗户,是展现你内文风貌的重要一环,我不是让你标题d,你要尽可能在标题中提供更多的信息量给大家,在相亲大军中鹤立鸡群,能被人看到。

行文方面,最常见的问题是废话多,观点不够鲜明。比如,我预感我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不会太高,因为我写的是很小众的领域,仅针对一些特定领域新媒体从业者。实际上我发现,每次我推送文章的时候,内容越短阅读量反而越高(在不出爆款的前提下),核心是大家的时间都很少,没耐心听你讲那么多东西,现在流行轻阅读,碎片化的信息更受大众欢迎,你只需要讲清楚一件事情就行了。

另外,公募行业的文章很多都是投资者教育,也不能像我这样用说教的语气去写,机构和投资者是平等的,即便你认为你的认知高于读者,也不可以居高临下去对用户进行说教。每次大跌的时候我看到各家机构出的心理按摩文章都觉得好笑,你们自己信不信?1月份自购的份额,现在套了几个点了?真不如搞几个搞笑的动态图,跟大家一起吐槽基金“赔惨了”(当然我不知道合规是否允许),然后把一些正确的投资理念夹杂其中(当然也不一定对)。

2、视频分发不出去,核心出在脚本和剪辑。

很多人觉得拍视频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把一个道理讲完就可以,甚至觉得直播画面可以直接剪辑成视频(相关阅读:《基金直播是不是一个价值毁灭赛道》),实际上我看了下各家的直播和视频,都枯燥无比。

回想一下你自己在短视频平台是怎么刷视频的:一定是前几秒就给你感官造成了巨大刺激,让你非常感兴趣,才能让你继续刷下去。

但我们看下公募基金是怎么做视频的:先搞一个很长的片头,十秒过去了,栏目名称缓缓出现——大哥,也就三秒,你的用户已经划过去了!

在算法平台,你的视频前三秒被划过,基本上就会被认定为不够优质,你自己刷视频的时候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自己做视频的时候就想不通呢?

我们在电视媒体时代,能接受慢节奏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但现在是短视频时代,你在视频的每一秒都必须紧凑,要输出大量信息刺激屏幕前的用户。

在脚本里面,要做到几句话一个爆点,语速要快(后期剪辑可以解决),两句话之间要串联起来,把空档切掉。很多视频甚至是把整个视频中最鲜明的观点放在视频的前几秒(一上来就放王炸),先把用户吸引进来,然后再慢慢讲逻辑。

还有很多技巧,此处不说了,其实在具体操作上我并不够专业(你会发现我的文章基本上没有排版和配图,阅读体验很差),但如果你无法从用户视角和平台视角提供价值,最终做出来的就只是垃圾。

听说有MCN机构给某些金融机构做个人视频IP的报价是:10万/月,包含脚本制作、拍摄剪辑。不知道有没有基金公司愿意这么打造基金经理IP。

当然,我也讲过,明星基金经理的IP比基金公司的整体品牌更容易打造,不过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包括各种合规因素),大家可能倾向于认为做这个事情的优先级不高。公募基金并不是新媒体公司,核心部门是投研,但新媒体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实也是一种渠道,只不过大家用不好。

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以后别再问我为什么你文章没人看,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你水平差,写得不行。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届用户不行,这届平台也不行,欣赏不了你的文章。

延伸阅读:

[1]2019年内容行业趋势的几点探讨

[2]基金直播是不是一个价值毁灭赛道

文章推荐:

基金公司不能做什么(私募基金公司可以发行股权

信托概念是什么意思(信托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信

手机文件如何重命名(手机文件重命名的方法?

摘st的股票一定会涨吗(ST股票的生死旋转门!摘帽

六十美金合人民币多少钱(150美元可以兑换多少人

怎么成为外汇交易商(怎么成为外汇炒手?)

股价最低的股票排名(现在A股有什么股票股价最低

中金黄金是干什么的(中金黄金与现货黄金的关系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