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变化说明什么(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最近在涨,是否会继续上涨达到2016年的高位?)

admin 2024-03-05 13:21:08 608

摘要: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最近在涨,是否会继续上涨达到2016年的高位? 谢邀。 日元在2012年安倍台后推行安倍经济学以来,实施了大幅度的贬值推动政策。在施压央行,扩大**财政赤字和推动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最近在涨,是否会继续上涨达到2016年的高位?

谢邀。

日元在2012年安倍台后推行安倍经济学以来,实施了大幅度的贬值推动政策。在施压央行,扩大**财政赤字和推动民间投资三支利剑的推动下,***经济处于相对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美元兑日元也从12年的75附近走到当前105的位置,可见日元的贬值已经相当明显。

近期日元走势上来说,相对有一点点升值,但绝不是日元主动引发的升值,而是美元持续的下跌和走弱引起的。16年美元日元的高位在120附近,日元有没有可能继续贬值到那个位置,近期看可能不会,至少美元目前没有说有止稳和走强的意思。***持续的2%通胀维持目标和货币刺激政策没有退出,至少表明***仍旧在维持安倍经济学的态势,不希望看到日元升值。

再看看人民币最近的走势,人民币过去一年的走势可以说十分的强势,兑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7%,从6.9的位置走到目前6.3的位置,强势不言而喻。

至于日元和人民币的比兑,要比较的是两者的相对升值幅度和速度,日元从120下降到到105,幅度达到12%,简单幅度上来看,日元升值幅度先对偏大,人民币可能还是落后了一些。但长期看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依然会维持,后续的日元是否仍然会升值仍然有待观察,个人感觉可能没有人民币那么强势了。

综上,人民币兑日元可能会相对升值,所以兑换日元的话还是要早一点下手比较好些。

日元对美元汇率今日汇率多少?

日元对美元汇率与美元对日元汇率是有区别的。

货币兑换:1日元=0.009029美元;1美元=110.75日元

外汇里面货币兑换,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例如欧美,欧元对美元,欧元在前面,自然就是以欧元为基准。如果欧元对美元报价为1.2225,那么1欧元=1.2225美元。

如果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那就是日元贬值。不过在外汇中一般就会说美日,不会说日美。美日下降,就是美元贬值。例如:美日=119.22,美在前面,所以以美元为基准,1美元=119.22日元,如果119.22下降,则1美元兑换日元变少,那么就是美元贬值。

2020年日元汇率会涨吗?

谢邀。如果**不人为调控的话,由于兑换日元需求大量增加,大家都购买日元,那日元必定会面临上涨压力。但是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到***企业出口,***银行有可能会在公开市场进行冲销操作,如果进行的话,就不会涨了。受很多因素影响。

【浙商FICC·外汇】疫情肆虐,日元避险属性不再?

2020年春节过后,新冠病***疫情逐渐从国内蔓延到海外,美元和黄金受避险资金追逐,不断走高。而同样有避险属性的日元不但没有走强,反而有所贬值。美元兑日元汇率从2月3日的108.50,最高涨到112.23,随后才有所回落。传统的避险货币日元,并没有体现出很强的避险性,难道是日元避险属性消失了?

一、疫情爆发后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浓烈

图1:黄金和美元指数走势变化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与此同时,传统的避险货币日元,并没有因此上涨,反而有所下跌。美元兑日元汇率短期上涨了近400Pips,随后才有所回落,如图2所示。

图2:美元兑日元汇率变化

数据来源:Bloomberg

相对于黄金和美元受到资金的追捧,日元显然受到冷落。我们试图分析其中的原因,为何此段时间日元汇率没有上涨?

二、日元的避险属性

传统的避险货币有美元、瑞郎和日元,我们先看下日元为什么存在避险属性。通常的解释是,当全球出现风险事件时,***企业会将外币资产抛售或减慢购买外币资产的速度,资金回流到***国内兑换成日元,造成对日元汇价的推升。具体来说,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多年来***企业就积极进行海外投资,所以***企业在海外存续着大量的资产。而因为日元利率较低,***企业大多会把日元换成其他货币,比如美元、欧元进行海外投资。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或者是国内母公司自保的需求,会抛售海外资产,回流资金到国内。还有一个解释是***经济成熟,**稳定,外债较少,***绝大部分债务是本币债务,并且是国内机构持有。相对于外债规模,***外汇储备非常丰厚,这使得市场对***资产非常有信心。即使发生大的风险事件,也不会大规模抛售***资产,就造成日元汇率比较坚挺,避险属性凸显。

我们回看2011年3月份在***发生的“311大地震”,当时***国内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地震级数达到9.0级,并引发大海啸和核泄露。在风险爆发后,金融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在此次风险事件冲击下,我们观察是否有海外资金回流***?看看2011年3月份***的国际收支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的确在***发生大地震的时候,***资本和金融项目大幅顺差,比正常情况高很多(图中红圈标示)。这说明当时有大量***海外资金回流***,然后***企业把外币兑换成日元本币。

图3:***的国际收支

数据来源:Wind

再看当时日元汇率的走势。在发生大地震后,日元汇率有一波明显升值。图4中红圈是2011年3月11的汇率,随后一个星期的时间,美元兑日元汇率从83附近跌到78.75,日元汇率升值了400多点。在这种特大级风险事件中,日元体现出了较强的避险属性。

图4:“311大地震”前后日元汇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三、此次疫情,日元汇率为何不升反贬

1.***受疫情的影响情况

据NHK电视台援引***各县和***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报道称,截至2020年2月24日晚,***确诊感染人数达到850人,感染人数最多的是东京(32人)、北海道(30人)、神奈川县和爱知县(17人),其中24日当天有12人被确诊感染。在已确诊的冠状病***感染者中,有691人是***横滨港“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乘客或船员。

此次疫情,刚开始在***扩散,***国内并未太多重视,直到“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感染人数激增,***国内才开始防范。可见此次疫情,是一个逐渐发酵的过程。一般而言,只有在发生极端的“尾部事件”时,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才会最大程度的爆发,比如911事件,***脱欧事件。而此次疫情,在开始时尾部风险属性并不明显,直至本周才全面发酵。这从2月3日以来全球资产价格的走势可以略见端倪。

2.***经济衰退加剧了对日元汇率贬值的担忧

最新公布的2019年四季度经济数据,***GDP环比下跌了1.2%。***经济的衰退,引发市场担忧。再加上此次疫情的负面影响,***经济可能雪上加霜。如果今年的夏季奥运会也不能如期举行,对***经济又是一大打击。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可能再次举起量化宽松的大旗,这会对日元汇率造成很大贬值压力。我们还记得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央行进行了多轮QQE,的确提振了***经济,但日元汇率也经历了大幅贬值。

图5:***GDP季调环比

数据来源:Wind

3.短期美元买盘需求,压制了日元汇率

为缩减美日贸易逆差,*****多次要求***对***进行了投资,***企业也有意进行海外投资。有报道称7-11便利店等***柒和伊控股,近期已启动斥资约220亿美元收购***便利店的独家谈判。另外,ActionEconomics的分析师写道,“上周有传言称,在3月31日***财年结束前,有投资组合资金提前买入美元,***的养老基金一直是大买家,这些资金流动可能会继续,尽管目前存在规避风险,但暂时可能会限制美元兑日元的下跌。”短期美元的买盘需求可能压制日元汇率,使得日元贬值。

整体而言,日元汇率影响因素复杂,此次疫情造成避险情绪下,日元短期并未升值。但我们认为并不能就此说明日元不具有避险作用,可能其他因素占据主导,影响了短期日元汇率的走势。***整体经济情况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当前仍旧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地位并未遭遇侵蚀,这就使得日元避险属性不会很快消失。***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上周末也曾对日元正失去避险资产地位的揣测进行反击,在利雅得出席20国集团会议时他对记者说:“我认为外汇汇率的状况没有出现根本变化,尽管不确定性仍然很高,但对经济会出现温和复苏的展望没有变化。”

其实这次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月23日到2月20日是第一阶段,2月21日到当前是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疫情主要在***扩散,国外并没有太多重视,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存在,但并不强烈。第二阶段,国外多个***感染人数激增,金融市场才出现恐慌。全球股市连续几天大幅下跌,国债受到资金追捧,其收益率跌至历史低位。也就是从2月21日开始,日元汇率来了一波快速升值,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12快速跌至109附近。日元避险作用再次凸显,而第二阶段美元反而开始下跌,日元的避险作用超过了美元。

“浙商银行FICC”由浙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主办,涵盖固收、信用、量化、外汇、贵金属与大宗商品等多条线业务的市场研究与政策解读,致力于打造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的业务交流平台。

深度分析日元疯狂的秘密

来源于商业见地网

作者: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

 

  上半年日元表现“抢眼”,升值幅度堪比“危机时期”。2016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14.1%,是主要经济体货币中表现最为强势的。日元在半年的时间内积累如此之大的涨幅并不常见。

 

  日元“疯狂”的逻辑是什么?在传统的经济基本面框架下,日元如此强势似乎难以理解。不过,在更广义的汇率分析视角下,日元的确迎来了“利好”因素共振。

 

  强势日元将产生何种影响?日元走强对人民币的影响整体偏正面。一方面日元升值拖累美元指数上行,有利于中美双边汇率稳定;另一方面带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下跌,改善贸易条件。

 

1.上半年日元表现“抢眼”,升值幅度堪比“危机时期”

 

  上半年日元表现“抢眼”。2016年上半年,全球外汇市场波动性逐步抬升,主要币种之间分化加大。其中,在过去两年里表现疲弱的日元“摇身一变”成为强势货币,在主要币种中涨幅最大(上半年,日元对美元累计升值14.1%)。

 

  欧债危机以来,日元共经历过两波明显的贬值,第一波是在2012年“安倍经济学”推出后,第二波是在2014***央行加码QQE(扩大年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至80万亿日元)后。2016年上半年,“QQE加码”的影响基本被抵消,日元汇率收复“第二波贬值”的全部跌幅,回到2014年初的水平。从7月以来的情况看,日元升值动能似乎并未停止,有继续突破100关口的迹象。

 

  升值幅度堪比“危机时期”。日元在半年的时间里累积如此之大的涨幅并不常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后,日元曾在各国**的联合干预下出现过快速拉升;但抛开这一段“非常时期”,日元在半年内涨幅超过14%仅出现过四次。前两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998年和1999年(俄罗斯国债违约、LTCM破产、科索沃战争、美联储加息等事件冲击叠加),第三次出现在2008年下半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第四次就出现在2006年上半年(如图3)。

 

 

2.如何理解日元的“疯狂”?

 

  在传统经济基本面框架下,日元的强势似乎“难以理解”。年初以来,***经济增长动能未见起色,相对于***呈明显下滑态势(如图4)。1月议息会议***央行意外推出“负利率”后,***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短端甚至长端利率先后来到零以下,日美利差长期处于负值区间且短端利差还在下探(如图5)。直觉上看,这些指标的变化似乎与日元走强“格格不入”。

 

  但在更广义的汇率分析视角下,日元的确迎来了利好因素的共振。需要说明的是,汇率分析和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指标研判存在明显的不同:①汇率是资产价格,本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交易出来的,因此不取决于基本面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边际变化。同时,汇率会受到趋势、情绪、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汇率决定“理论”在研判短期汇率走势时常常失效。②国际收支直接影响货币供求,是与汇率联系更紧密的基本面变量,尽管长期看国际收支是由增长、投资回报(利率)等因素决定的,但中短期二者有背离的可能。

 

  在更广义的汇率分析视角下,我们看到2016年以来日元的确迎来了利好因素的共振。

 

第一,日元是“避险属性”最强的币种,2016年全球风险偏好下行推动资本加速回流***,其资本金融账户顺差创出新高。

 

  所谓“避险货币”,是指不易受**、战争、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在风险偏好大幅下降时表现坚挺的币种。根据IMF的研究,这类货币一般具备三个条件:①低利率;②本国拥有大量海外净资产;③本国拥有流动性良好的金融市场。显然,日元符合“避险货币”的全部条件;除日元外,瑞士法郎、美元等也具备不同程度的避险属性。

 

  这类货币的避险属性可以简单理解为两种效应的叠加:①持有海外资产的本国投资者抛售海外资产换回本币(对应“本国拥有大量海外净资产”);②借出此类货币从事套利交易的投资者平仓偿还负债(对应“低利率”+“本国拥有流动性良好的金融市场”)。

 

  历史上,几乎每一轮日元大幅升值都伴随了全球风险偏好的明显下降(如图6),也就是说,避险需求提升几乎是日元走强的“必要条件”。统计意义上,在“避险周期”里,日元平均涨幅的确要远高于“非避险周期”(如图7)。

 

  如果把日元、美元、瑞士法郎以及欧元做一个对比,可以发现日元不仅仅是避险货币中的一种,还是避险属性最强那一种。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事件冲击中(除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元都是涨幅最大的货币。

 

  2016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冲击、美联储加息担忧、欧洲恐袭事件,特别是***意外退欧导致全球风险偏好趋势性下降。这种“混乱”的*面为日元走强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到,一季度***资本金融账户顺差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如图9)。

 

  仅仅从“风险偏好”角度还不能完全解释日元的强势。从VIX指数等风险指标看,目前全球市场的恐慌程度还没有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水平。当然,市场有“后知后觉”的可能,还不排除当前市场显著“低估”了***退欧杀伤力的可能性。不过我们还是尝试从其他角度寻找支持日元走强的变量。

 

第二,核电重启后,***能源进口需求大幅回落,贸易账户由赤字转向盈余。

 

  受制于资源禀赋,***长期以来一直是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2011年4月“福岛大地震”后,***国内核电设施被迫关闭,能源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升(由80%大幅跳升至90%以上)。这一事件对***贸易账户影响巨大,自2011年起,***开始出现持续的贸易赤字。

  不过,2015年8月后,***开始逐渐重启国内的核电设施,对矿物燃料的进口需求快速滑落(如图10)。受此影响,尽管***出口仍未改善,但进口压力缓解的幅度更大,2016年以来,***贸易赤字逐渐转为持续的盈余。

 

  从这个角度看,贸易项在“事件性驱动”下的变化对日元汇率构成了一定的支撑。

 

第三,全球市场已经不再关心货币宽松的绝对规模,只关心宽松水平的边际变化,政策“天花板”下,市场预期***央行潜在的工具有限。

 

  过去几年中,“安倍经济学”下***央行货币宽松政策不断加码是驱动日元走出两波贬值行情的最关键的因素。可以看到,2013年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相对于美联储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日元对美元大幅走弱。不过,2015年年中以来,尽管***央行的宽松立场并未转向,但日元对宽松政策却开始“钝化”。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1月***央行意外推出“负利率”后,日元在短期脉冲式走弱后又继续升值。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全球市场对待货币宽松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投资者似乎不再关心现有的政策是什么,而只关心未来还能推出什么“新动作”。指标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汇率与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比值“脱钩”,转向与资产负债表增速的变化(二阶导)相关。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最早采用量化宽松且宽松最为激进、债务“货币化”最为彻底的***央行似乎腾挪的空间是最小的。

 

  未来,除非***央行继续扩大基础货币供给规模,提高资产负债表规模上升的斜率,任何现有政策的延续可能都会被市场解读为支撑日元走强的因素。

 

3.强势日元将产生何种影响?

 

  日元走强如何影响全球流动性?低息日元是全球市场流动性重要来源之一,强势日元可能打破日元“套利交易”的逻辑,加速资本回流,对全球流动性造成冲击。例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资本金融账户出现了与当前类似的顺差大幅扩大的现象,由此带来的资本抽离效应和流动性收缩加速了危机进程。

 

  可以看到,日元对非居民的借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持续回落,不过,美元、欧元的供给仍然较为充裕,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日元回流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全球流动性尚未出现明显***化的迹象,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也未出现系统性的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2016年下半年美联储再度加息,或者***退欧事件触发连锁反应引起美元或者欧元流动性收缩与日元形成叠加冲击,全球市场可能会面临威胁。

 

  日元走强如何影响其国内资产价格?日元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这种负相关性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第一,从宏观角度看,***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相应地,其股市的“价值”若以黄金或者美元等“参照物”计价,也进入了增长停滞期。因此,***股市的涨跌只能通汇率反方向的变化来“消化”。第二,从企业中观角度看,由于***企业拥有大量的海外业务收入,日元升值可能会造成汇兑***失,侵蚀其利润。第三,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看,海外投资者在投资***股市时一般会同时做空日元以对冲汇率风险,当股市下跌投资者抛售股票时,会同时平掉日元空头头寸,造成汇率升值。

 

  总之,在日元走强的时期,***股市一般很难有好的表现;相反,年初以来***国债收益率不断创出历史新低,汇率升值会强化资本流入***债市博弈的逻辑。如果日元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走强,我们可能会看到***“股弱债强”的格*继续延续。

 

  日元走强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对人民币汇率来说,现阶段最“理想”的格*是对美元稳定+对“一篮子”货币下跌。原因在于***面临“稳资本流动”和“稳增长”的双重压力。前者需要中美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当前***跨境资本流动主要由中美双边汇率决定,与中欧、中日等其他双边汇率关系不大),后者需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修复。

 

日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13.6%(第二大权重,第一大为欧元57.6%),在CFETS人民币指数中占比14.7%(第三大权重,次于美元、欧元)。日元走强一方面有利于延缓美元指数上涨的步伐,缓解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带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整体上日元升值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偏正面。

为什么日元汇率不断上升

***退欧是近期市场的一个风险事件,在公投到来之前,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特别大,日元作为避险货币之一,其避险属性凸显,因此日元受避险情绪影响,不断升值。

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上升什么意思

美元兑日元是下降的,日元兑美元是上升的,因为3月底4月初是***的财政结算时间,所以流出去的日元都要回来过财政账,另外地震的关系,很多日资企业需要日元回国就灾,导致日元紧张,所以大幅升值了。

外汇价格为什么变动?

一直有人让我写写外汇的价格逻辑。

除了不带杠杆地做多过一次英镑之外,我自己根本不做外汇交易。尽管身边有人做外汇交易,但他们讲的逻辑,无非是艾略特波浪理论或者KDJ、RSI、CCI之类的技术指标,我无法说服自己去彻底相信这种逻辑,所以也就无法去写什么东西。

为了从中长期时间段分析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什么价格合适,我以往曾经写“汉堡包理论”,认为广义货币/GDP的变动,决定了中期的汇率比价。但如果依照这个理论去交易诸如美欧日英的货币,我知道肯定是一塌糊涂,所以也不敢说自己对于外汇市场有什么看法。

(具体见:这一轮人民币升值的极限)

直到最近,我们一位iMoney学院的会员和我探讨起日元美元汇率的问题,并且提到付鹏的文章虽然极有价值,但解释上总是感觉没说透,导致无法形成自己的交易策略。但他觉得,我应该能把这个东西给说清楚……

于是,我也去了解了一系列关于汇率波动的文章,并且从债券收益率着手,来理解世界7大自由交易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郎/加元/澳元)之间的汇率波动逻辑。

这七大交易货币中,瑞郎、美元和日元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所谓“避险”,就是指其不易受**、战争、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比较稳定、不易贬值的特点。

加元和澳元,通常被视为商品货币——主要是说,这两种货币与大宗商品(原油、铁矿等)的价格关系极为密切,商品货币其实包含的范围甚广,几乎所有原油和大宗商品出口比重较高的***货币,都可以称之为商品货币,如挪威克朗、南非兰特、沙特里亚尔、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智利比索、巴西雷亚尔……

欧元和英镑则因为其与美元的可替代性,通常被视为投机货币。

开写之前,我必须强调,以往我讲大类资产价格逻辑,都是我亲身参与的,但外汇的交易我基本没有参与过,我只是从各国债券收益率是资产价格基础的角度,来探讨汇率。

用一句话总结汇率与利率的逻辑关系:

国债收益率利差变动决定汇率变动。

我们都知道用某种货币购买此国国债可以获取无风险收益率,而各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被称为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我说的“定海神针”,这是该国其他“生产型资产”收益的基准。

在汇率稳定且货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如果A货币国债收益率高于B货币,那么我肯定会卖掉B货币去购买A货币,以获取更高收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A货币升值、B货币贬值——这就是最近20年来全球最盛行的货币套利理论。

例如,***当前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约是2.05%,而***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是-0.15%,两者之差是2.2%。不考虑兑换成本的情况下,美元/日元如果是固定汇率,那人们肯定全部都把日元换成美元去套利了。

不过,1973年以来全球就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汇率本身恰恰是不稳定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买入A货币卖出B货币进行套利,可能存在A货币贬值B货币升值的风险,如果大家预期A货币贬值幅度超过了A货币做投资获得的收益,这就会导致A货币对B货币的升值发生逆转。

正是因为有日元升值的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交易者头顶,即便是美债兑日债的利差保持不变,当美元/日元汇率升值到某一位置就会停下来,接下来如果2.2%这个利差缩小,那么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就会反转……

所有大类资产价格变动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

未来会发生什么,这通常远比现在已经发生什么重要得多。所以,是大家的预期决定了资产价格,这个概念一定要理解。

下面是2012年-2017年年中的美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日元汇率变动图(青色线为美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紫色线为日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半部分的蓝色线则为美日汇率)。

2012年迄今两次明显的日元贬值,都可以在图上看到。

1)2012年3季度到2013年2季度,美元兑日元大幅度升值,其对应的情况,是***国债收益率下降而***国债收益率上升,也就是美日国债利差持续扩大;

2)2016年2季度到2017年1季度,美元兑日元大幅度升值,其对应的情况,是***国债收益率持平而***国债收益率大幅度上升,同样是美日国债收益率持续扩大。

直接用短期的美日国债利差对比汇率可能看得更为清晰——下图红线为美元/日元的汇率,而黄线则为2年期的美债-日债收益率利差。

显然,两者在中短期的走势也相当一致,只是波动幅度大小有别而已。

整体上,这大概就是自由货币汇率变动的中短期逻辑。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逻辑所描述的是自由货币的汇率逻辑,也只适用于我刚才提到的7大自由交易货币——如果是不能自由兑换(资本管制)的货币,这一套逻辑的意义就不是很大。另外,如果不是世界主流货币,因为其总量较小,很容易被央行操控,这些货币本身的流动性堪忧,就更不必说其汇率变动会遵循什么规律了。

我一直不愿意参与外汇市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

信用货币体系之下,各国央行实在太太太强大了。

刚才所分析的逻辑,都只不过是市场的逻辑。但市场逻辑若遇到了央妈,而且央妈因**的某种需要而打算干预市场的时候,逻辑就会弱成渣——最典型的,这么多***的国债都出现逻辑上不应该存在的负收益率,而且还一直持续10年,这该怎么解释?

要知道,因为汇率波动通常都很小,外汇交易可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杠杆,央妈稍稍给影响一下,估计所有市场参与者都会懵***。说到底,信用货币体系之下,市场逻辑算个*啊!

最典型的,是2015年初的瑞郎黑天鹅事件(见下图,注意2015年初的美元/瑞郎暴跌),有兴趣的去了解一下,为何瑞郎汇率暴涨?

说明:本文为传统大类资产价格逻辑系列文章。

|黄金||A股||美股| |人民币||全球房价| |***房价|

|国债| |白银||原油||铂钯||小金属| |股票估值|

如想了解关于货币和资产更基础的文章,请点击:

|**亲近与厌***资产||通货膨胀不明显时代|

|资产的定海神针||经济运行的框架|

|货币莫比乌斯之环||***经济成败的原因|

|人民币锚什么好||央行用什么印钱|

----------------

加入定制功能的小红圈,你可以得到如下服务:

1)重要财经政策的解读及财主所有作品的电子版;

2)财主本人对当下重要投资理财机会及精品文章推荐;

3)与财主本人直接对话交流;

4)A股、港股和美股整体估值分析与判断(财主本人或嘉宾提供);

5)指数基金定投相关问题(财主本人或嘉宾提供);

6)有关比特币、区块链相关基础知识及买卖问题(嘉宾提供);

7)关于黄金白银美元对冲基金头寸的详细分析和图表(嘉宾提供);

8)国内保险购买的答疑与分析(嘉宾提供);

9)***保险购买的答疑与分析(嘉宾提供);

10)有关网贷平台安全性的咨询(嘉宾提供);

11)有关可转债及金银实物投资的疑问(嘉宾提供);

12)移民***加拿大咨询(嘉宾提供)。

(嘉宾均为拥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牛人,欢迎提问)

日元升值为什么却使***经济走向衰退?

***是以对外贸易为经济核心的,经过七零八零年代的迅速发展,***通过对外贸易,赚取了巨额财富,直接触及到了***利益,通过《广场协议》,******迫日元升值,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对外贸易竞争力降低,被***资本收割大部分发展的红利,陷入了发展乏力的困*。

为什么日元汇率下降这么快?

首先是因为美元和人民币对其他货币走强。近期美元收到良好经济数据及加息预期的影响,大幅走强,走出了趋势性上升的行情,大部分非美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只是不同的货币对美元的下跌幅度不同而已。于此相对应的,人民币在这次美元上涨过程中汇率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反而近期人民币汇率逆势对美元出现了上涨,这样,人民币对其他非美货币更是出现大幅上涨。其次,***的经济基本面实在不增么样,拖累了日元的汇率。***在两年前实行安倍经济学,汇率曾经出现过一波大幅下跌的行情,但快两年过去了,***经济仍未有起色,通货紧缩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因此*****继续采用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这和***经济复苏要通过加息使得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接下去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还要再次提高消费税,会对***经济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也正是以上因素,日元在前期重新开始了一波下跌行情,且日元汇率屡创新低。未来日元下跌的趋势不会出现改变,日元在接下去一段时间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在下跌趋势中,很难判断什么位置是日元下跌的底部。

文章推荐:

日元汇率变化说明什么(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最近在

上海象屿集团好进去吗

人民币连号7777价格表(70钞陷入僵持!附最新成交

泰山石油走势为什么弱(泰山石油明天走势怎样

2022年三伏天起止时间(为什么今年中伏有20天)

天弘增利是什么(天弘基金余额宝和天弘基金增利

股市基金几点开盘(每天开放式基金几点开盘几点

带息负债比率多少合适(从三种负债率衡量一家公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