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开年低迷,猪价拐点是否延期? 2022年开年猪价低迷,猪价拐点是否延期?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评判,即使一些所谓的分析大师也很难做出判断。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猪价拐点
2022年开年低迷,猪价拐点是否延期?
2022年开年猪价低迷,猪价拐点是否延期?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评判,即使一些所谓的分析大师也很难做出判断。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猪价拐点同样也受市场控制。影响猪价高低的因素有很多,猪群数量、国家、资本控制等!
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影响,猪价更是高的离谱,甚至超过了牛肉价格,这无疑让养殖户狠狠的赚了一笔,当时最高毛猪25一斤,一头母猪一年可以创造3万元的利润。但是到了21年,猪价恢复了正常价位,甚至低于成本价,22年年初,猪价还是持续下跌,这样一些养殖户有点受不了,再加上非瘟的爆发,更是损失巨大!
18年以前,猪价基本是有规律可寻的,每3年一个周期,这个规矩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除非出现大的传染病。可是现在对于猪价的拐点就很难分析了,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非瘟、疫情),也可能两个月后拐点就会到来,也可能两年后价格才会上来。
综上所述,关于猪价拐点何时到来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去判断,并不能精准预测,真理有时候掌握在最底层的养殖户手中,专家只会侃侃而谈误导百姓!
猪肉以后价格走势
别涨价了在涨吃不起肉了
山来自西猪肉价格未来半年内360问答的走势
可以先留阵子,现在上涨趋势很明显,另外价格还没到国家调控之内,元旦前应该有短期价格高峰,个人看法`仅供参考.1:由于生猪出栏率下降,猪肉价格不断上扬,引起市场波动,为此市场场价部门宣布猪肉的最高售价不得高于16元/公斤。2:由于今年连续干旱高温,致使城区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为了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保护市场的稳定,市场价格部门公布了几种主要蔬菜的最高限价。为什么1是2却不是呢?国家定价:有县级以上格式人民**物价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权限制定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生猪价格稳步高升,全国猪市涨声一片。11月初山东省普通猪价格大约在6.40-6.50元/斤之间,规模场品种猪价格在6.50-6.70元/斤之间,个别地区洋三元生猪达到7.00元/斤。在生猪的带动下,仔猪补栏信心继续升温,仔猪价格高位运行,30-40斤的一般品种仔猪价格在9.00元/斤左右。上周济南市各大卖场猪肉价格与前一周基本持平,继续坚持调低了的猪肉售价,笔者从市华联超市了解到,金锣小肋排13.9元/斤,金锣后腿肉12.8元/斤,金锣前腿精肉10.9元/斤。价格真好可惜猪少(小)上周我省大部分地区猪价涨声一片,个别地区洋三元生猪价格涨到7.00元/斤。不少养殖场(户)反映“价格真好,可惜猪少(小)”,目前中小散养户包括一些大中型规模场栏中的大猪基本都已出售,栏中所存的生猪以80-100斤/头的居多。据调查,由于前期养殖户特别是部分中小养殖户补栏仔猪不足,而在前期猪价下跌的情况下又有大量生猪出栏,另外,目前东北地区生猪进入山东省内的数量也大幅减少,我省生猪也不断的调往南方省市,因此生猪供应紧张的状况将会再持续一段时间。生猪行情利好掀起补栏热情在生猪价格利好的带动下,我省仔猪补栏量继续缓慢增多,目前养殖户补栏信心也继续升温。据某仔猪繁育场反映,近期仔猪的需求开始好转,订购仔猪的电话也较多,现在出售的仔猪大多在60斤以上,小规格的仔猪基本无人问津,购买大规格仔猪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冬季气温多变,大规格仔猪对疫病的抵抗力较强;二是目前仔猪饲料成本高,饲养大规格仔猪缩短了仔猪的培育时间也相应地减少了养殖成本;三是养殖户有意选购大规格仔猪,大多是考虑在春节前出栏,因此大规格的仔猪相对好销。冬季饲养仔猪,除了做好保温、防湿、防压和在日粮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或维生素添加剂等工作之外,本网建议往仔猪日粮中补充发芽谷物,用以补充维生素不足,大麦、燕麦、稻谷等禾谷类均可作原料,方法大体与生豆芽相似
猪肉价格什么时候能恢复到原来的价格?
明年年底猪肉有可能恢复原来的价
我所理解的,猪肉原的价格应该指的是2017年前后的猪肉价格。因为2018年生猪行情比较低迷,也导致了其猪肉较低,个人认为这段时间非猪肉合理的价格。
生猪、母猪存栏大减现在猪肉价格之所以这么贵,主要是因为非洲猪瘟所导致的生猪存栏量过度下降所造成的。更关键的是母猪的存栏量也同比下降比较厉害,所以,生猪存栏量的恢复就显得比较麻烦。更导致了现在猪肉价格飞涨。
明年春节有可能恢复猪肉价格如果想要恢复生猪存栏就要先恢复母猪的存栏,而对母猪补栏将是一个比较漫 长的时间。再加上生猪补栏,估计这两个重要的环节估计至少要十多个月以后才有可能完成,也就是明年年底才有可能恢复到之前的生猪存栏量,来达到恢复猪肉价格。
并且猪肉价格回归的前提是,非洲猪瘟得到良好的控制。
2012年猪价走势会怎样?
还好。
2022.7.23-明日猪价生猪价格、仔猪市场、猪肉价格走势分析,后续市场如何?
【服立好功效】
仔猪黄白痢、流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断奶性腹泻
【使用效果反馈】
中*提取,灌服不伤仔猪
2-3小时,可观察到仔猪粪便出现凝乳块
5-8小时,可见皮毛干燥、粪便变稠
1-2天,粪便成型无腥臭
3天仔猪体型恢复正常,不反复!
降低仔猪损失率95%以上!
【用法用量】口服:每头仔猪使用5-10ml,一天2次,连用3天。
【包装规格】100ml/瓶*10瓶/盒*4盒/件
近期生猪价格再次变化,对于市场变化,不少猪农也是感慨万千,毕竟经历由“亏损”转向“盈利”,短短在1个多月时间,市场变化,下面就生猪、仔猪及猪肉行情进行分析。
从市场猪价走势来看,猪价环比上涨达到37.4%,从市场来看,步入7月下旬的第一天,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维持在11.35元每斤,较之前下跌0.03元。全国生猪呈现“南涨北跌”的状态。西南猪价上涨至11元每斤以上,东北地区再次跌入“10元大关”。
从生猪上涨阶段性来看,进入到6月底市场迎来“火箭猪”,从8元直接上涨至11元每斤,进入到7月中旬后,市场出现小幅度价格震荡,受到季节、消费及出栏量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体的产能恢复相对稳定,这给后市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后市,专家建议,适时出栏保证将钱装进口袋才是最保险的。
从仔猪价格来看,环比上涨23.5%,当前30斤左右的仔猪价格在25.5元每斤左右,整体维持在50元每斤左右,市场成交数量相对较少,出现一定的有价无市现象。整体仔猪价格呈现“北高南低”的状态。
从仔猪整体市场来看,上半年的仔猪数量与同期去年基本持平,因此后续下半年的生猪出栏量也会保持稳定,从另一方面来看,主要是受到繁育母猪数量的影响。从当前母猪存栏量来看,下半年的出栏肥猪数量会有所供应,对于猪价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查猪价问猪病(仅供参考)
近期猪肉的价格也是受到猪价的影响,水涨船高,整体的猪肉价格环比上涨32.45%,全国白条猪肉价格在15元每斤左右。猪肉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猪价的影响。
从近期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有所降低,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开始回调,这与市场消费有很大的关系,此次猪肉价格上涨与屠宰端及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猪肉价格上涨,消费端力度减弱,猪价也受到影响。
从整个猪价、仔猪及猪肉市场来看,对于后续的猪价上涨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特别是后续关系猪价能否上涨的问题。从当前来看,各个方面都不具备以上支撑,后续的市场会处于稳定状态,猪价也会维持在11至12元每斤的状态。
免责
声明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生猪市场的现在与未来
生猪价格不升反降,有别于以往生猪市场走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因素造成:1、企业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把握增强,企业在生猪生产中能够有效的调整生猪生产周期,从而在节假日期间赶上好的行情。同时,由于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猪出栏集中度相对提高。2、冻肉储备调整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由于国家有效地通过冻肉储备的蓄水池,很好的调整生猪价格波动。3、近期,受寒冷天气及管理水平影响,在部分地区导致生猪提前出栏增加,从而冲击生猪市场价格。4、终端消费还未完全启动,鲜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市农业*)
2022春节猪肉涨还是跌?
答,,,2σ22春节猪肉是略有上涨。任何事情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别看目前市场上的猪肉较前时期稍有下跌。,每斤猪肉价格下跌了一两元,可是现在毕竞没有到春节,离腊月放十向后有二十多天,猪肉′销售的高峰期尚未到来。所以一旦到了高峰期,据估计猪肉至少要上涨两元左右,,不会继续下跌,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12月生猪价格
今年生猪价格是平稳的一年,下半年有望回升
2022年7月:猪肉价格上涨,后期趋势如何
8月10日,国家统计*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而在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0.2%,涨幅相对最高。尽管与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七个月整体上仍然还是同比下降27.5%(主要原因是上年价格基数较高);但是从月份同比和环比看,目前猪肉价格可能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猪周期”。
那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可能会有什么的变化趋势呢?金融野叔将对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价格进行逐月比较,并从近年来供给侧的产能、需求侧的消费和货币供应量等视角进行多维度分析。
(附图一)
价格变化表现
以农村农业部门披露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数据为例。2019年7月以来各月的月初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经历了一个迅速上涨、然后较长时间维持高位、再较快回落的“全周期”。
第一阶段是快速上涨时期。从2019年7月初的每公斤22.5元左右(不是每斤),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迅速地上涨到2019年11月初的52.4元左右的峰值。
第二阶段是高位维持时期。从2019年11月初至2021年4月,猪肉批发平均价格基本上在每公斤35元至50元之间波动。相对来说,这是一个较长时间的高位,所以让许多普通百姓感叹几乎没有了“猪肉自由”。
第三阶段是波动回落时期。从2021年5月初开始,猪肉价格开始明显下降,同时也有一定波动变化;至今年4月初下行至18.2元左右的“谷底值”。7月1日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显示价格上行至每公斤24.55元;7月15日显示为30.51元;8月1日为29.32元,这意味着4月以来的上涨表现非常明显(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一是本文月度对比数据都是取各月的月初值(一般是第一个工作日),不涉及月中和月末数据;二是涉及猪肉价格不是零售价,而是批发价格;三是这是全国的平均价格,不是某一区域的实际价格。
(附图二)
产能变化趋势
第一,猪肉自产方面。201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之所以迅速上涨,主要原因是生猪生产和供给的不足。譬如,2019年全年生猪出栏量为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6%;年末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下降27.5%,由此使得后期的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即使到2020年末,生猪存栏量达到40650万头,但是还是没有回升到前十年年均约43850万头的平均水平,所以价格高位一直持续到了2021年4月。由于2021年下半年产能恢复较快,例如2021年末生猪存栏量恢复到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所以当年5月开始猪肉价格明显回落。
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36587万头,同比增长8.4%,是近四年来同期出栏量最多的,所以今年4月猪肉批发价格出现了一个“谷底值”。不过,至6月末,生猪存栏量为43057万头,比年初减少了1865万头,比年初增长-4.15%,同比增长-1.9%(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加上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长-6.3%,这些都从产能方面推动了猪肉价格上涨。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与生猪养殖(豆粕饲料)密切相关的进口大豆价格近期上行明显。譬如,今年5月进口大豆967万吨、月均价格为每吨4299.1元;6月进口825万吨、月均价格4656.5元;而在今年1月进口大豆的月均价格还只有每吨3808.5元。
(附图三)
第二,进口猪肉方面。由于价格上涨较快,2019年和2020年进口猪肉(不含猪杂碎等)分别为210.83万吨和43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6.7%和108.3%,对于平抑当时国内猪肉价格起到一定作用。
2021年,由于国内猪肉产能恢复,进口猪肉数量同比下降15.5%。今年上半年,国内肉价相对较低,进口猪肉总量只有80万吨,同比下降65.1%(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同期金额103.72亿元,均价为每公斤12.97元。在进口量最多的2020年,均价为19.02元。
(附图四)
后期变化趋势
第一,消费变化趋势。单单从猪肉消费需求角度看,我国居民的消费量总体相对稳定,2010年至2017年人均年消费猪肉(表观口径,下同)在37公斤以上,而2018年和2019年则分别为约36.9公斤和32.0公斤;近年随着肉类食品品种更加丰富、单一的猪肉品种有减少趋势,不过2019年的较大幅度下降背后可能还有产能相对不足、价格相对较高的影响。
2020年人均猪肉消费量回升至33.08公斤,2021年则达到约40公斤,同比增长约21%。预期2022年全年可能持平或者略降,因为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1175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只有0.8%(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其中,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685元,增长4.2%。由此可见,消费增长与上年相比都有所走弱;而且受就业和收入预期的变化,以及价格上涨的相关影响,全年人均猪肉表观消费量可能不会超过上年。
(附图五)
第二,货币变化趋势。2019年末之前一段时期,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均在8%至9%之间波动;2020年一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的5个季度M2增速波动区间上行到9.4%至11.1%,明显走高,而且与猪肉价格高位波动时间基本吻合(见前文分析)。
今年一季度M2增速为9.7%,比上季度高0.7个百分点;二季度末M2余额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已经超过2020年时的最高值(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而今年7月末,M2余额达到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比二季度还有所升高。
货币供应相对来说明显充裕,如果放在同期GDP增速的背景下看更是如此。尽管目前流动性相对充裕可能更多会流入投资领域,推高资产价格;但是大宗商品直到最终消费品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即可能推高消费品的价格。
(附图六)
结语
综上所述,今年7月份可能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猪周期”,而且周期一旦开始启动就会有一定的“运动惯性”,所以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将可能明显高于上半年。不过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上一轮周期相比,由于产能相对更稳定、需求相对更弱势,即使货币因素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平均批发价格可能难以攀升到上一轮的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