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市以来破发的股票? 数据显示,10月份上市的新股中,有7只股票在开盘首日破发,分别是龙阳电子、中融股份、陈瑞环保、康威世纪、灿瑞科技、哈铁科技、比德医*,其中3只来自创
上市以来破发的股票?
数据显示,10月份上市的新股中,有7只股票在开盘首日破发,分别是龙阳电子、中融股份、陈瑞环保、康威世纪、灿瑞科技、哈铁科技、比德医*,其中3只来自创业板,4只来自科创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7只新股均采用询价方式定价,而在网下询价过程中,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财达证券)、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鹏华资产)、横琴君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君诚资产)、中国PICC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PICC资产)的报价最高。
220只个股跌破发行价会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在A股市场经历大幅回调后,沪深两市破净和破发的股票有所增加。《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9只个股股价跌破定增价格,70只个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还有220只个股股价跌破上市发行价。对此,分析人士认,正所谓“不破不立”,“三破”股大量出现往往是市场筑底反弹的标志,在“三破股”中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破增中小创公司有12家《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上周五,共有30家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以上周五最新收盘价与增发价相比,共有19家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其中,沪市有4家公司,深市主板有3家公司,创业板有5家公司,中小板有7家公司。具体来看,在上述19只最新收盘价跌破增发价的个股中,股价较增发价的跌幅超过10%的个股有15只,其中,万润科技、津膜科技、世嘉科技、远光软件、中孚实业等5只个股的股价跌破增发价幅度均在20%以上。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上述19只股价跌破增发价的个股中,1月29日以来股价累计跌幅超过20%的个股共有8只,这8只个股分别:津膜科技、濮阳惠成、博深工具、石化油服、深天马A、远光软件、世嘉科技、万润科技。对此,分析人士表示,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定增市场陷入动荡,已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股价开始频频跌破增发价,从参与成本看,破发价格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确定的安全垫,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基本面优秀且有较大成长动力的部分破发优选股更显投资价值。破净破净股扎堆五行业《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上周五,剔除负资产公司,沪深两市共有70只个股市净率低于1倍,其中,悦达投资、ST信通、湖北宜化、皖能电力、亚光科技、海马汽车、华茂股份、赣粤高速、中煤能源等9只个股的最新市净率均在0.8倍以下。从行业角度来看,破净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银行、房地产、汽车、化工等行业,在70只破净的个股中有13只公用事业股,占破净个股的比例18.57%,这13只破净公用事业股分别:皖能电力、郴电国际、华电国际、豫能控股、吉电股份、哈投股份、银星能源、深圳能源、粤电力A、漳泽电力、赣能股份、通宝能源、福能股份。上述处于破净状态的13只公用事业股,1月29日以来股价均出现下跌,并且调整幅度普遍较高,哈投股份、银星能源、郴电国际等3只个股期间累计跌幅均在20%以上。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13家公司中,已披露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的8家公司均表现不佳,2017年业绩呈现预减或首亏的情况。与此同时,银行业的破净股也比较多,截至上周五,共有11只银行股破净,占破净个股的比例15.71%。这11只破净银行股分别: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但与破净的公用事业股不同的是,2017年上市银行业绩普遍预喜,中原证券指出,2017年,银行营业收入与资产质量环比大面积改善,乐观预期逐步兑现,并坚持认2018年银行业绩与资产质量改善范围将逐步扩大,由大银行逐渐蔓延至中小银行。破发113家公司2017年预喜《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以上周五最新收盘价与首次发行价相比,沪深两市共有220家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其中,有127只个股的破发幅度超过20%,而金杯汽车、*ST锐电、华谊集团、神奇制*、庞大集团、贝因美、吉鑫科技等个股破发幅度均在70%以上。从业绩角度来看,在上述220家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公司中,有181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达到113家,占比62.43%。从预计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来看,23家公司有望实现2017年净利润同比翻番,丰华股份(1058.32%)、山东矿机(601.76%)、精艺股份(575.07%)、益盛*业(400.00%)、郑煤机(374.20%)、乾照光电(342.31%)、中远海发(252.00%)、宏达新材(217.07%)、中国石油(203.00%)等公司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在2倍以上。而包括昊华能源、林州重机、协鑫集成、氯碱化工、天龙光电、天沃科技、金杯汽车、华电重工等公司在内的26家公司也有望实现2017年业绩扭亏盈。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上述2017年年报预喜的破发股中,1月29日以来,累计跌幅超过20%的个股有31只,其中,科融环境、通达动力、海航创新、精艺股份、海南矿业、申科股份、雷柏科技等个股期间累计跌幅均在25%以上。
谁能告诉我,新股票刚一上市会上涨好多?有上市跌破申购价的新股票吗?
正因为都相信会上涨大家都买短时间才上涨有石油
现在来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有哪些
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增发的24只股票的收盘价处于增发价之下,造成机构投资者浮亏共计16亿元。从中线看,这些破发的个股具有一定机会。5只定向增发股跌破发行价2007年以来,189家公司进行了206次增发。以2月5日的收盘价计算并考虑除权因素,共有24只股票的收盘价跌破了增发价。其中,5家公司为定向增发,19家为公募增发。跌破增发价的5家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分别为中航地产(000043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天音控股(000829行情,资料,咨询,更多)、海泰发展(600082行情,资料,咨询,更多)、美克股份(600337行情,资料,咨询,更多)、苏州高新(600736行情,资料,咨询,更多)。破发的公司中,15家是2007年10月份以后实施增发的。由于10月份大盘创出历史新高6124点,上市公司的增发融资行为也随之增多,发行节奏也随着加快。考虑除权因素,收盘价低于增发价幅度最大的前5家分别为振华港机(600320行情,资料,咨询,更多)、永新股份(002014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山河智能(002097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天音控股、三房巷(600370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均在15%以上。另外,东方明珠(600832行情,资料,咨询,更多)、新湖中宝(600208行情,资料,咨询,更多)、七匹狼、云内动力(000903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孚日股份(002083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宗申动力(001696行情,资料,咨询,更多)、伟星股份(002003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共7家公司的收盘价尽管高于增发价,但高出幅度仅在10%以内,其中5家公司的股价近期还一度跌破过增发价,也存在一定的破发风险。机构投资者浮亏16亿元跌破增发价不仅会造成参与认购者蒙受账面损失,也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后续增发无人喝彩。特别是采取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限售期一般都在12个月以上,使参与认购的机构处于尴尬状态。跌破增发价的5家定向增发上市公司面向基金等机构发行的部分共计29.22亿元,目前均处于限售期,浮动亏损2.66亿元。此外,跌破增发价的19只公募增发股中,面向基金等机构的网下配售部分共204亿元。如果基金等机构配售的股票没有及时套现,形成浮动亏损为13.28亿元。导致机构配售浮亏额度最大的前5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振华港机、国电电力(600795行情,资料,咨询,更多)、中信证券(600030行情,资料,咨询,更多)、金融街、双良股份(600481行情,资料,咨询,更多)。二者合计,因市价跌破增发价导致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形成浮亏合计约为16亿元。破发公司大多慷慨送配在跌破增发价的24家上市公司中,已有云铝股份(000807行情,资料,咨询,更多)、永新股份、国电电力、天音控股4家公布了年报,均有优厚的分配方案,分别为10转1.5派4元、10派3元、10转10派1.2元、10转8,大有给予投资者补偿的意味。尚未公布年报的20家公司中,每股未分配利润最高的前5家上市公司为中信证券、宝钛股份(600456行情,资料,咨询,更多)、横店东磁(002056行情,资料,咨询,更多)、亿城股份(000616行情,资料,咨询,更多)、金融街,均具备实施高比例分配的能力。“破发”现象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以低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成本的买入机会,尤其是破发的定向增发个股。
多股破发!今年上市次新股,其中70家跌破发行价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29日,沪深两市上市的次新股,共有114家。目前已跌破发行价的个股,占了70家。其中相对发行价跌幅前10名,依次为翱捷科技、迈威生物、首*控股、亚虹医*、星辉环材、思林杰、天岳先进、唯科科技、赛微微电以及高凌信息。
不乏一些热门概念或行业相关个股跌破发行价,芯片概念股、创新*概念以及软件概念股都有破发的次新股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跌破发行价的个股,相当一部分估值水平较高。跌破发行价之后,估值水平依旧较高。所以在关注次新股相关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风险!
股市历次熊市的相关问题
你问的这是好几个问题啊,难度太高了!
【头条】|88只个股跌破发行价“三破”股有望“否极泰来”!
业内人士表示,正所谓“不破不立”,“三破”股大量出现往往是市场“弱极复生”的前兆。因此,本文今日特对上述三类个股进行仔细分析梳理,挖掘其中投资价值,以供投资者参考。
【机会】|88只个股跌破发行价“三破”股有望“否极泰来”!
摘要:业内人士表示,正所谓“不破不立”,“三破”股大量出现往往是市场“弱极复生”的前兆。因此,本文今日特对上述三类个股进行仔细分析梳理,挖掘其中投资价值,以供投资者参考。
在A股经历过黑色星期一后,市场走势依然低迷。在震荡调整过程中,两市破净和破发的股票有所增加。沪深两市共有60只个股股价跌破今年以来发布定增方案的定增价格,34只个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还有88只个股股价跌破上市发行价。业内人士表示,正所谓“不破不立”,“三破”股大量出现往往是市场“弱极复生”的前兆。因此,本文今日特对上述三类个股进行仔细分析梳理,挖掘其中投资价值,以供投资者参考。
60家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89家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以最新收盘价(复权)与增发价相比,年内共有60家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
具体来看,在上述60只最新收盘价(复权)跌破增发价的个股中,股价相对增发价跌幅超过10%的个股有17只,其中,宁波港、恒泰艾普、苏宁云商、应流股份、龙泉股份、广电网络等6只个股的股价跌破增发价幅度均在20%以上,分别达到35.15%、29.99%、29.07%、23.31%、23.09%、22.22%。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上述60只股价跌破增发价的个股中,9月份以来累计跌幅超过5%的个股有18只,其中,方大集团(11.47%)、应流股份(9.04%)、广电网络(9%)、保税科技(8.56%)、万润股份(8.04%)、中科曙光(7.94%)、长海股份(7.66%)、顺发恒业(7.03%)、上实发展(6.97%)、格力地产(6.56%)、长江证券(6.53%)、百联股份(6.46%)等个股期间累计跌幅居前。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也让定增市场陷入动荡,已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遭遇大面积破增的形势,在参与成本方面,破增价格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的安全空间,在市场调整的时候,从基本面向好且有较强成长动力的破增个股更具投资价值。
34只个股破净
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剔除负资产公司,沪深两市共有34只个股市净率低于1倍,其中,宝钢股份、鞍钢股份、中国银行、河钢股份、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等6只个股的最新市净率均在0.8倍以下,分别为0.70倍、0.72倍、0.74倍、0.76倍、0.76倍、0.77倍。除此之外,光大银行(0.80倍)、赣粤高速(0.81倍)、湖北宜化(0.82倍)、平安银行(0.82倍)、农业银行(0.85倍)、中原高速(0.85倍)、中国石化(0.86倍)、建设银行(0.87倍)、中煤能源(0.88倍)、鲁西化工(0.88倍)、工商银行(0.88倍)、上海能源(0.88倍)、晨鸣纸业(0.89倍)等个股最新市净率也均低于0.9倍。
从申万一级行业角度来看,银行和钢铁等行业破净股较为集中,在34只破净的个股中有10只个股是银行股,占破净个股的比例为29.41%,这10只个股分别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
上述个股最新市净率分别为,0.74倍、0.76倍、0.77倍、0.80倍、0.82倍、0.85倍、0.87倍、0.88倍、0.90倍、0.92倍。
对此,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安全,在弱势震荡行情中有较强的防御性。维持板块“增持”的投资评级。在目前的行业投资观点下,重点建议关注:基本面稳健估值相对较低的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以及基本面可以有较强估值支撑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88家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
统计显示,截至昨日,以最新收盘价(后复权)与首次发行价相比,沪深两市共有88家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其中,有35只个股的破发幅度超过20%,而华锐风电(80.99%)、庞大集团(69.76%)、中煤能源(62.66%)、海普瑞(58.54%)、*ST人乐(56.97%)、易成新能(52.85%)等个股破发幅度均在50%以上。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上述个股中,9月份以来出现下跌的个股有64只,其中,爱施德、益盛*业、东材科技、招商蛇口、国民技术、贝因美、兆驰股份、光大证券、西部矿业、森马服饰、博威合金、海南橡胶等个股期间累计跌幅均超5%,累计跌幅分别为9.40%、9.05%、6.99%、6.63%、6.62%、6.15%、5.66%、5.59%、5.20%、5.13%、5.13%、5.09%。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上述个股中,已有22只个股获得大单资金青睐,其中,齐峰新材、中国神华、吉鑫科技等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2000万元,分别达到4629.95万元、3037.39万元、2380.73万元。
齐峰新材主要从事高档装饰原纸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拥有装饰原纸、表层耐磨纸和无纺壁纸原纸三大系列400多个花色品种,已成为无纺壁纸原纸中国领先,装饰原纸亚洲领先,耐磨纸世界领先的特种纸生产基地。中信建投表示,展望全年,仍重点关注2016年下半年后细分市场终端需求的变化,若需求复苏恢复且价格持稳,则公司在产能持续增长情况下,再加上热电厂逐渐开始运营,业绩则可稳健回升。预计2016年至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额分别为1.89亿元、2.36亿元,同比分别约降30.4%、增25.5%,对应目前总股本4.95亿股,摊薄每股收益为0.38元、0.48元,对应市盈率为26倍、20倍,维持“增持”评级。
还记得“中一签赚15万”的沪市最贵新股吗?上市2个多月就破发!还有这些次新股跌破发行价……
次新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香饽饽”,不过伴随着近期市场整体下挫,次新股破发大军也不断添员。
破发大军不断添员
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段时间以来,共有7只个股跌破发行价。其中包括2017年沪市最贵新股恒林股份。7只破发次新股中,有五只来自沪市主板,一只来自中小板,一只创业板。其中,截至今日收盘,赛托生物、常青股份相对发行价下跌超10%(后复权);金麒麟、华达科技相对发行价下跌超4%(后复权)。
仅仅上市2个多月时间,恒林股份就跌破了发行价,这样的破发速度远远超越了A股著名的高价破发新股步长制*。
数据显示,恒林股份在去年11月21日上市交易,该股是2017年沪市新股中发行价最贵的。上市前,不少媒体做了主题为“年内最赚钱新股,中一签可以赚15万”的报道。
而事实上,该股在上市后仅仅获得三个一字板就被砸开板,而且在开板当日,股价暴跌16%,最终以跌停收场。中签股民在开盘卖出只能赚到接近5万的收益。
而且,恒林股份上市开板后的2个半月时间内,股价没有一天涨幅超过4%,可以说是新股里面非常惨的了,随着近期次新股指数再次暴跌,目前恒林股份股价相比开板价一股下跌将近50元。
汽车零部件企业金麒麟也于近日跌破发行价,今日报收20.17元/股,其IPO发行价21.37元/股。金麒麟曾于2017年4月6日正式IPO登陆沪主板,此后曾刷下52元/股的高价,不过其后一路震荡杀跌至今,股价已跌去逾6成。
无独有偶,同样是企业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常青股份也于近日跌破发行价,公司在2017年3月24日IPO登陆沪主板,最高价时44.68元/股,此后一路下挫,在2月1日跌穿了IPO发行价16.32元/股,之后进一步下探,截至今日收盘报14.67元/股。
此外,截至今日收盘,赛托生物较发行价下跌12.09%,华达科技较发行价下跌4.43%,道道全、上海环境较发行价均下跌2.5%以上。
截至2018年2月7日收盘,深次新股指数已经下探至868.72点,距离2017年11月14日1323.71点的前期高点,已经跌去454.99点,跌幅达到34%。
次新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啥?
新股表现欠佳,基本面是主导因素。而上市首年就出现业绩下滑成为次新股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
除去市场大跌因素之外,恒林股份在上市前一年业绩达到最高点,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尽管公司年报业绩预告利润只下降了10%以内,但仍逃不掉一路下跌的命运。另外,赛托生物、长青股份、道道全、上海环境在三季度业绩均下滑超20%以上。
赛托生物于2017年1月6日以40.29元/股IPO登陆A股创业板,今日报收35.41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2.09%。数据显示,赛托生物2017年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7.64%,日前还披露了股东及董事拟减持计划,其中股东实地东辰拟未来六个月内减持不超5.53%股份,是清仓式减持套现退出。
另外,从新股供给来看,2016年初以来,新股发行大幅提速。据统计,截至今日,自2016年IPO新规实施之后上市的新股达到近700家。并且到了2018年还保持每周三只左右的新股发行节奏,这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新股不再是稀缺资源,打新成为常态,打新收益也随之降低。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IPO企业平均涨停板数为9.42个,远低于2016年年度新股发行上市后平均累计涨停板数12.98个。另外,由于打压、抑制次新股的炒作,很多次新股,经过第一波炒作之后,步入阴跌行情,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在降低。
除了业绩和IPO供求关系变化的原因,发行价过高是新股破发的原因之一。来看目前破发的7只次新股,赛托生物、道道全、恒林股份发行价均超过40元/股,尤其是恒林股份以56.88元/股位列2017年沪市最贵新股。
历史上的新股破发潮
A股历史上五次破发潮中,有四次发生在2010-2012年之间。后来,监管部门对新股的定价(市盈率)具有明确的限制,使得新股定价趋于合理,因而2013年以后,新股破发的数量也大幅减少,每年仅有零星几例。
第一轮破发潮:2004年6-8月
当年6月14日挂牌上市的广汽长丰(600991.SH)(已退市)上市首日虽然微涨6.5%,但上市后第五天破发。6月29日上市的山东钢铁(600022.SH)盘中破发。中小板上市公司苏泊尔(002032.SZ)首日收盘价就较发行价暴跌8.27%。紧接着,宜华健康(000150.SZ)、美欣达(002034.SZ)相继在上市首日破发。
第二轮破发潮:2010年1-2月
当年1月,中国化学(601117.SH)、正泰电器(601877.SH)、台基股份(300046.SZ)等公司相继在上市后10天内跌破发行价。1月28日,中国西电(601179.SH)成为本轮首家在上市首日破发的公司。在随后的2月中旬,高乐股份(002348.SZ)、漫步者(002351.SZ)、中国一重(601106.SH)、兴民智通(002355.SZ)、赫美集团(002356.SZ)、齐星铁塔(002359.SZ)相继在上市首日破发。
第三轮破发潮:2010年5-7月
第三轮新股破发潮出现在2010年5-7月。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段时间里有22家新股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另有40多家公司在上市后60个交易日内股价曾跌破发行价。这段时间典型的代表是中小板上市公司海普瑞(002399.SZ),其以每股高达148元的发行价,成为当时新股中的股王。
第四轮破发潮:2011年1月-2012年1月
这轮破发潮是A股历史上时间最长、破发个股最多的一轮。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此期间,两市共发行了290只新股,其中6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的高达199只,破发率高达68.6%。其中,有83只新股上市首日就直接破发,最为典型的是华锐风电(601558.SH)、庞大集团(601258.SH)等,当时顶着“风电第一股”光环的华锐风电,以90元超高价格发行,上市首日就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抛弃,收盘至81.37元,大跌9.59%。庞大集团更是在上市首日重挫23.16%。
第五轮破发潮:2012年3-9月
这轮破发潮相对前一轮有所缓解,半年内,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有29只,占120只新股的1/4。
此后,IPO暂停至2014年年初。
午评:沪指跌67点中石油破发行价
新浪财经讯受媒体报道偏股基金一季度大幅减仓的刺激,投资者看空情绪进一步激化,两市今日低开低走,沪指开盘报3200.57点,随后在权重股的拖累下迅速杀跌,接连失守3200点、3100点关口。中国石油(16.30,-0.57,-3.38%,吧)早盘一路杀跌,10点10分左右跌破发行价16.7元,令市场信心骤然崩溃,膨大的抛压随即汹涌而出,拖累沪指持续走低。盘中金融股表现抗跌,拉动沪指触底反弹,截止上午收盘,沪指报3155点,失守3200点关口。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10.70,-0.58,-5.14%,吧)即将公布季报,分析人士普遍担心其业绩将出现超预期的下滑,从而沉重打击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普遍将心理价位定在3000点左右,从而令3000点之上难以出现明显的买盘,3100点的失守可能会引发指数的自由落体。 今日沪综指开于3200.57点,最高3203.71点,最低3078.17点,午盘收于3155.23点,下跌67.51点,下跌2.09%%,成交额294.93亿元;深成指今开盘11533.49点,最高11733.14点,最低11218.40点,午盘收于11561.47点,下跌95.62点,跌幅0.82%,成交额128.85亿元
问: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有多少
目前来看,没有。当前的新股发行,发行市盈率要求在行业市盈率以下,因此,新股上市后,基本上不会跌破发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