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报价新方式开启(“6大行”存款利率调降,“长期存款”下调幅度最大!)

admin 2023-12-25 19:52:26 608

摘要:“6大行”存款利率调降,“长期存款”下调幅度最大! 《财经》杂志新媒体矩阵成员·金融专号,聚焦金融前沿,探知资本真相。 摘  要 继去年9月的调整后,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于

“6大行”存款利率调降,“长期存款”下调幅度最大!

《财经》杂志新媒体矩阵成员·金融专号,聚焦金融前沿,探知资本真相。

摘  要

继去年9月的调整后,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于今日开启新一轮下调。

6月8日,六大国有行先后在官网更新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为0.2%;整存整取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则分别调整为2.05%、2.45%和2.50%。以上利率自当日开始执行。

与此前对比,本次存款下调幅度较大的为长期存款。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为5个基点;整存整取二年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则下调15个基点。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有大行开启新一轮调降,后续中小银行有望梯次跟进调降。银行调降存款利率有助于行业整体缓解息差压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长期看,存款后续仍有下调空间,但预计年内再度下调可能性下降。

存款进入2.0时代

大额存单受“波及”

“之前有的网点上浮利率还能有3%以上,现在直接进入2.0%时代了。”某国有大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就在本次调降之前,该网点三年期存款利率报价为3%,目前已经调整为2.85%。

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多地银行大额存单告急。据多地国有大行网点反馈,大额存单均暂无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大额存单亦受到本轮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某国有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此前该行大额存单利率可达到3.1%,目前已经降至2.9%。“而且暂时还没有额度。”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我行目前三年期定期还是3.25%,抓紧上车!”随着六大国有行同步“官宣”存款利率下调,有股份行理财经理顺势开启揽客模式。

截至6月8日,暂未有其他银行同步调整存款利率。“且存且珍惜,存款利率以后只会更低。”多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

从下调幅度来看,在本次下调存款品类中,长期存款是银行的重要压降对象。这背后与银行负债端呈现出存款定期化倾向有一定关系。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研报中指出,截至4月末,定期存款占境内存款的比重为53.2%,较年初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定期存款占居民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占企业存款比重分别为71.2%、67.8%,较年初分别提升3.1、1.9个百分点。“存款定期化加剧背景下,高定价定期存款推动银行体系负债成本走高。”

在此背景下,相较于短期存款,长期存款利率的下行之势更为明显。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5月,银行定期存款1年及以内期限平均利率环比上涨,其中3个月、6个月、1年期涨幅分别为0.3BP、0.3BP、0.2BP;2年及以上期限平均利率环比下跌,其中2年、3年、5年期跌幅分别为0.4BP、1.8BP、9.1BP。

“近期存款利率下调较为普遍,下调的期限以长期存款为主,而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银行1年及以内期限存款平均利率则均呈上升趋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指出,2021年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1年及以内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上调,2年及以上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下调,不管是从监管层还是从银行来看,都在引导客户资金从长期存款中向中短期存款中转移,从而降低揽储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王一峰看来,市场博弈机制也可能推动活期存款利率再度下调。不同于长期定期存款曲线下压的逻辑必要性,金融机构追求盈利稳定的“自保”行为由此可能延伸至更具谈判权的活期市场挂牌利率。

呵护银行净息差

年内再度下调可能性下降

事实上,对于存款利率的下行,市场早有预期。从监管部门动作来看,近年来时有降低存款成本的机制出台。

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便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加强存款自律管理,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有序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2021年6月,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从银行的反应来看,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已呈下行之势。

2022年上半年,便有国有大行着手下调大额存单利率;9月,六家国有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今年4月,广东、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的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又进行了下调;5月,先有浙商银行等三家股份行相继发布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公告,后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上限。

这背后是近年来银行逐渐显露的息差压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净息差首次跌破2%。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国内金融逆周期调节,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叠加部分储蓄定期化增加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等,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

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息差收窄趋势已较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去年仅六家银行的净息差出现同比增长,其余均呈下降状态。

到了今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仍未改善。据Wind(万得)数据,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有所下降,其中四家净息差低于1.8%的“警戒线”(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此前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显示,净息差(NIM)评分标准为不低于1.8%)。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银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存款定价下调有助于大行控制负债成本。大行调降存款利率有助缓释存款成本刚性。据研报测算,此次调降对国有大行2023、2024年平均存款成本节约幅度分别为1.5BPs(基点)、2.5BPs。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长期看存款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但预计年内再度下调可能性下降。”周茂华指出,一是,经过两轮存款利率调降后,银行整体净息差压力有一定缓解;二是,国内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三是,存款利率下调影响面大,备受关注,需要对两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具体影响进行观察评估。

免责声明(向上滑动阅览)

最新人民币定活期存款利率

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0.72(二)定期1.整存整取三个月3.33半年3.78一年4.14二年4.68三年5.40五年5.85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3.33三年3.78五年4.143.定活两便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二、协定存款1.53三、通知存款.一天1.17七天1.71

银行存款利率

活期0.35%定期三个月2.85%定期半年3.05%定期一年3.25%定期两年3.75%定期三年4.25%定期五年4.75%

银行存款利率报价改革启动,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银行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为“基准利率+基点”,迎来了重大变化。

记者连日来采访获悉,深圳多家银行已经收到总行通知,正着手推进改革举措。专家指出,此举将引导存款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用良好的利率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存款利率报价改为加点模式,短期存款利率变化不大

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币存款优惠利率报价方式由过去的“基准利率×倍数”调整为“基准利率+基点”。

记者采访深圳市场上的银行获悉,部分银行已接到总行下发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的通知,正积极推进落实。

“采用新的报价方式是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贷款率已由各个金融机构参照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定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减点。存款利率继续沿用上浮的形式,已不再符合当前市场需要。”

在银行过往揽储过程中,不同银行往往采用不同上浮比例来确定利率,改成加点方式后,将引导利率水平下降。存款利率报价调整模式为“短端稳、长端降”。也就是说,短期银行存款利率变化不大,大体保持平稳;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以及相关期限大额存单利率按照加点报价后将出现利率下调。

深圳部分银行下调存款产品利率,两年期定存利率明显下降

记者采访中发现,深圳多家银行下调部分存款产品的利率,而调低利率的原因是正是基于存款报价方式的调整。

“我们这段时间正在主推3年期大额存单,趁着利率下调之前加紧揽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欧先生告诉记者。位于罗湖笋岗某银行的客户经理杨先生则告诉记者,该行已在18日下午4点半下调了部分大额存单的利率,比之前低10%左右。

上述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均表示,关于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方面,均已收到总行口头通知,往后会以加点的形式来计算利率,具体多少点,根据不同期限来确定,总行有规定上限。

记者了解到,深圳某国有银行已经发布通知,自6月21日起,将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由“上浮40%”调整为“基准+50BP(BP:基点)”。以央行公布的两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1%计算,该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将由2.94%下降至2.6%。

引导贷款率下降,为后期利率市场化做准备

银行存款利率采取新的报价方式后,将对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余凌曲分析,不同银行负债结构不同,一般而言,国有大行存款数量多、给出的利率水平较低,中小银行为了吸引更多储蓄存款往往会给出较高利率,一般会在央行基础利率基础上,按照上限上浮50%,如此就增加了银行成本和隐含风险。存款利率计算方式调整后,监管层会对不同类型银行设置不同加点上限,降低利率水平,从而起到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从中长期来看,商业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目的还在于引导贷款率下降,创造良好的利率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降低成本。”余凌曲说。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告诉记者,存款利率报价方式改革,将为后期利率市场化做准备,调整为基点模式更利于银行精细化管理存款利率水平。对于投资者而言,固收类产品收益本来就处于下行通道。从中长期来看,会引导更多投资者选择用风险置换收益,吸引更多资金向股市、基金等权益类市场配置。

 

 

存款利率定价改革,避免高息揽储,个人如何存钱才最划算?

既然是个人存钱怎么划算,那就还要结合具体的个人来考虑。

比如,你目前多大年龄,收入怎样,收入处于平稳期还是上升期还是不稳定,单身还是已婚,有没有孩子,孩子多大,理财经验和成效如何,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根据自己的规划,把自己的钱按目的和使用时间分成几块来规划。近期要用的,一些银行的7天灵活存取理财产品利益可以达到4%左右;一年内可能不用的,有些定期理财能有6%左右。虽然理财产品不保本,但期限短,选好产品,问题不大。

三五年可能都不用的,银行大额存单或国债,收益能在3.5%左右;可能近10年都不会用的,储蓄型保险,比如现在大火的增额终身寿,交完保费后大概在复利3.5左右滚动,锁定终身,想用的时候或者更有好的投资渠道的时候,可以部分领取也可以保单贷款。这些都是100%安全保本的。

官宣!存款利率报价方式今起调整

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利率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据了解,2015年10月,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为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平稳有序推进,人民银行指导成立了利率自律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旨在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为开展行业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此前,为有效维护存款市场利率定价秩序,在利率自律机制协调下,金融机构经过自主协商,形成了按存款基准利率倍数确定的存款利率自律约定上限。在此范围之内,各金融机构可与存款人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这样既能确保银行充分自主定价,又能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避免个别银行非理性定价,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按照存款基准利率倍数确定的利率上限,存在明显杠杆效应。由于长期存款基准利率较高,执行利率也明显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个别金融机构利用长期存款利率较高的问题,通过多种不规范的所谓“创新”产品吸收长期存款。其他银行为稳定存款来源,被动抬高存款利率揽储,推升整体负债成本,出现了存款市场由坏银行定价的问题,不利于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为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避免无序竞争等问题,利率自律机制在充分征求并吸收了各核心成员意见后,经利率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是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行为,也是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的体现。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内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同时,各金融机构仍可在自律上限之内,与存款人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并不一定会有大的变化。目前,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定价总体平稳,有关调整正有序推进。

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增强。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主定价的自由度和精准度,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推动存款利率定价市场化。新方案实施后,金融机构无需大幅调整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而且一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也较小,总体看对金融机构和存款人的影响都不大。同时,新方案消除了杠杆效应,长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将有所缩窄,有利于引导银行存款回归合理的期限结构。此外,新方案同步调整了中小银行和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二者之间仍存在合理利差,有利于维持目前相对均衡的市场竞争环境。

2022年银行存款利率新调整?

可能会。估计一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普遍下调,半年及以内的短期利率则有小幅上升。

自从2021年6月21日,多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调整。其中四大行存款利率总体“有升有降”,一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普遍下调,半年及以内的短期利率则有小幅上升。

此次利率调整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报价方式从6月21日起由之前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同时不同类型的银行又设置了不同的上限加点数。

以工行手机银行整存整取利率为例:3万元起存的3年期利率前日为3.85%,昨日变为3.25%,下调了0.60个百分点;50元起存的3年期利率前日为3.712%,昨日也为3.25%,下调0.462个百分点;

50元起存的2年期定存利率前日为2.835%,昨日降为2.6%,下调了0.235个百分点;1万元和50元起存的1年期定存利率前日分别为2.1%和2.025%,昨日都变为2%,分别下调0.1和0.02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50元起存的6个月定存利率前日晚间为1.755%,昨日升为1.8%,微涨0.045个百分点;3个月定存利率前日晚间为1.485%,昨日变为1.6%,上升了0.115个百分点。

目前银行定存利率最高3.25%,大额存单利率最高3.35%。目前四大行中,工行和农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较高,最高可达3.25%。同档期限利率较高的产品,工行只需要50元起存,农行、中行则需5000元。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今日开启:有大行存款品种最高下调25个基点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8月31日,有消息称,全国性商业银行将于9月1日下调存款利率。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于当日询问了国有六大行客服人员。部分银行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暂时还没有接到9月1日下调存款利率的正式文件,不过一些银行网点可能收到了通知。

随后,记者询问了北京地区不同银行的多家网点工作人员,其中,邮储银行两家网点的工作人员均告诉记者,确实接到了通知,将于9月1日下调存款利率,不同品种下调幅度在10个BP(基点,含)-25个BP(含)。另一家国有大行北京海淀区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未接到正式通知,但是接到了8月31日下午四点半前停止上浮存款利率的通知。

8月31日下午,邮储银行北京朝阳区一家网点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午确实接到了调降银行存款利率的通知,9月1日正式执行。此次调整不涉及3个月和6个月存款产品的挂牌利率及协议利率,主要是调整了4类存款产品的挂牌利率和协议利率。”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整存整取挂牌利率方面,一年期下降10个BP(基点),由原来的1.68%下调为1.58%;二年期下降20个BP,由原来的2.05%下调为1.85%;三年期下降25个BP,由原2.45%下调为2.20%;五年期下调25个BP,由原2.50%下调为2.25%。另外,整存整取协议存款利率也有不同幅度的调降。

此外,邮储银行北京顺义区一家网点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接到了9月1日正式调降存款利率的通知。据其介绍,不同存款利率调降幅度与上述海淀区网点工作人员提到的一致。

除邮储银行外,另一家国有大行北京海淀区支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8月31日下午接到了通知,要求当日下午四点半前停止上浮存款利率,根据此前调降存款利率的经验,这是9月1日下调存款利率的明显信号。

也有一家国有大行北京天宫院支行网点人员对记者表示:“听说会下调存款利率,但还没有接到正式通知。不过,即使挂牌利率下调了,实际存款利率也有一定上浮空间,这需要联系理财经理。”

此轮存款利率调降是继今年6月初全国性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的再度调降。今年6月8日起,国有大行纷纷调降整存整取和大额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在10个BP(含)-15个(含)BP。对比来看,此次对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品种的调降幅度较6月份更大。

实际上,根据监管部门近期发布的相关报告以及最新的市场利率走势,市场此前对调降存款利率已有一定的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此外,根据存款自律定价机制,成员银行要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而据8月份的LPR报价,1年期LPR为3.45%,较上月下降10个BP。

此轮存款利率调降,将进一步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净息差继续下行至1.67%、1.81%。此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的上市银行中,超过30家上半年末的净息差较去年末有所收窄。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采取降低存款利率等措施来压降负债成本,但部分银行收入增长幅度小于成本下降幅度。通过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来延缓息差缩窄压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在当前仍然具有必要性。这也是商业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保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董希淼预计,接下来其他中小银行将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但存款利率下调的节奏、幅度可能不会完全一致。一般而言,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由于利率较高,下降幅度可能更大。

4%年利率有哪些银行?

现在哪家银行还有4%以上的存款利率?先说答案吧:经过仔细寻找,目前还有一些银行有存款利率4%以上的存款产品,但后面一定会越来越少,因为现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为什么现在很少见到4%以上存款利率的银行?

1、2021年6月21日,银行的存款利率报价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以前的基准利率*倍数,改成了基准利率+基点的报价方式,按照新的报价方式,国有大行(最高上浮50个基点)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上限为1.6%、1.8%、2%、2.6%、3.25%;中小银行(最高上浮75个基点)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上限为1.85%、2.05%、2.25%、2.85%、3.5%。因此,此次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以后,银行一年期以下的存款利率对比之前有所上升,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基本保持不变,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对比之前则下降的厉害。

2、关于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央行从2015年以后就没有规定其基准利率,而是交由各个银行自行定价,但需受存款自律机制约束,因此现在国有大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基本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相当(存款利率3.25%左右),中小银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则普遍遵循:三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75%,加125个基点上限的规则(存款利率4%以下)。

3、随着靠档计息存款,互联网存款、异地存款、按月付息存款等高息存款,被央行和银保监会点名叫停,以前动辄5%,6%以上的高息存款已经难觅踪迹,经过几轮整治以后,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4%以上的存款利率。

以上三点,即为现在大家很少见到银行有4%以上存款利率的具体原因,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国家鼓励大家消费,推动国家经济内循环,从近期公布的央行数据:7月份,国内住户存款大幅减少1.36万亿元!

目前银行利息调整都有哪些形式?

目前银行利息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后,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通常是1月1日起)执行新利率;房贷利率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利率。通常,包括工行、农行、建行等在内的大多数银行遵循第一种方式。

文章推荐:

存款利率报价新方式开启(“6大行”存款利率调降

新西兰在什么南部(新西兰什么季节)

泛海控股有哪些主要资产(泛海来自文化传媒控股

印花税需要计提吗(印花税计提按合同金额还是不

2015年比特币多少人民币一枚(三年后,我手里的比

井用潜水泵十大名牌(家用潜水泵什么牌子好?

方大碳素股市行情(有色板块大涨,错过了方大炭

什么是私募发行(什么是公开发行?什么是私募发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