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津巴布韦货币和人民币 津巴布韦因为恶性通货膨胀的缘故,2010年宣布津巴布韦元作废,全国使用美元和南非兰特,不再发行货币。100万亿津元现在只是废纸,没有实际汇率。在津巴布
津巴布韦货币和人民币
津巴布韦因为恶性通货膨胀的缘故,2010年宣布津巴布韦元作废,全国使用美元和南非兰特,不再发行货币。100万亿津元现在只是废纸,没有实际汇率。在津巴布韦元作废之前,这种世界上最大面额的100万亿纸币,在当地的购买力仅为一块面包的价值。所以,现在只能作为纪念品看待了。可以作为纪念,体验一下恶性通货膨胀的恶果。这已经不能兑换人民币了。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津巴布韦币怎么增值了
津巴布韦币升值了。渗差不过还是不值钱,津巴布韦币之所以不值钱的原因是通膨严重,物资匮乏。因津巴布韦没有能力来维持国家开支,只能通过印刷钞票来维持,这样的结果造成了货币越来越不值钱。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津巴布韦100万亿价格2011年的时候,这张纸币的市场价格在17-18块,到2019年时就已经最高涨到了600元。而现数搭在,津巴布韦100万亿在国内市场价格已经悄悄涨到了最高1280元,10年翻了70多倍。国内的数量已经非常少,而且玩家都在惜售,某宝上虽说还有800多价格的单张,数量都是一两张,整刀的已经挂到12800元。国外市场就更夸张了,某知名外币网站的旧钞都已经卖到了240美元,折合薯喊拿人民币约1500元。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原因 - 财梯网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粮食短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小于求,且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故而需求不会下降,所以价格上涨过快。而且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是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100%),这类通货膨胀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以上就是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原因相关内容。
通货膨胀并不会一直持续,有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反复交替。但是通货膨胀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由平和的通货膨胀,变成急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的是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为货币供应大于货币实际需要,其实就是生产供给小于现实购买力,造成货币贬值,进而造成的一段时间之内的物价上涨现象。平和的通货膨胀是指货膨胀率基本维持在2%-3%,其特点是价格比较长期地以一个平稳的、较低的速度上涨,而且能够预测,在温和通货膨胀下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急剧通货膨胀指的则是总价格水平以每一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者3位数的比率上升,可能会致使用户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荡,这时**可能会采取强有力的紧缩货币政策,或者紧缩财政政策。
1、货币数量太多:货币的需求小于货币的供给,产出供给低于现实购买力,从而造成货币贬值,导致通胀;
2、需求的拉动:假如资源数量少,需求强烈,供给不可以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这个时候,需求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3、成本的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胀指的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时候,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如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随之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本文主要写的是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为什么津巴布韦会发行10000000元的纸币?
因为通货膨胀。货币所代表的国家信用和购买力已不存在,无论面值多大只是一张纸而已。
津巴布韦纸币。。。通货膨胀到。。。用科学计数法。。。在纸币上计了
好想要一张纪念。。。我看的电视剧有这个梗。。。男女主经常去各种地方。。。男主刚认识时送给女主一张当礼物
会不会很容易找错钱啊。。。外国人数学不是不好吗。。。
好像他们国家现在收付钱大多都用外币了。。。因为本国的货币通货膨胀的太快了。。。
到底为啥会膨胀成这样子啊。。。他们买东西需要搬一堆纸去吗。。。
弱弱的问一句,难道不可以发行新版货币,等比缩小数额吗?比如旧版1亿可以兑换新版一元,银行存取款也按这个比例兑换成新币。
我还停留在。。。津巴布韦把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时代。。。
哥哥这种情节是不是只在电视剧里看起来才浪漫。。。我ex第二次见面时从钱包里抽出一张新加坡的50块说送给我。。。我觉得他有病。。。不装逼会亖。。。
其实我看的那个电视剧里那个桥段也不浪漫。。。就是开了个亿万富翁的玩笑哈哈哈哈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篇文章一麻袋的津巴布韦就吃了一顿早饭
大概是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吧。。。钱不值钱。。。旧换新。。新的又会通胀吧。。。
因为毫无意义。。。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发行新版纸币也只是增加新旧货币的回收更迭工作而已。。。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对于没钱的国家来说还是不断印新币更简单。。。
哥哥。。。我记得这个。。。好像那个主角还在造币厂上班。。。
津巴来自布韦币是什么?
是津巴布韦币。津巴布韦币,它是津巴布韦这个国家法定的官方货币,该国地处非洲地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津巴布韦也是世界上货币面额最大的国家,他们发行了100万亿和500万亿面值的津巴布韦币。津巴布韦元汇率。1、100000的津巴布韦币=0人民币。2、10000000000的津巴布韦币=1.0403人民币。3、100万亿津巴布韦币=10403.2561人民币。4、500万亿津巴布韦币=52016.2805人民币。津巴布韦的消费水平津巴布韦经历经济改革失败后,为了缓解安抚民众的情绪,开始印刷大量货币发给民众,最后导致通货膨胀,物价越来越高,因此**只能发行更大面额的钞票。1、他们那边的钱就跟废纸一样,每次出门赶集或者买什么东西都要背着几十斤的津巴布韦币才能买到几个鸡蛋,而且他们也不用担心钱会被偷,因为他们的钱并不值钱因此也没人愿意偷他们的钱。2、他们如果想要买国外设备还要将津巴布韦币换成国际认可的货币,之前他们想换别人也都不愿意跟他们换,因为他们觉得津巴布韦币不值钱。
津巴布韦货币贬值是什么
我去过那里,通货膨胀,每天都在变,去年一年面值就去掉了10几零了,具体是多少倍的话没人算的出来,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五千亿倍,当地人怎么活下去?【自驾环球】
Hello,我是Tk,源于自己的梦想,我正在开着一辆国产东风景逸SX6环游世界。
目前已经出了移民*,但事情还没处理完,之后再慢慢聊那件事。之前在津巴布韦的故事还没讲完,今天我们继续聊聊津巴布韦。
2019年8月15日,自驾环球的第402天,我行车来到了第69个国家津巴布韦的布拉瓦约。
令人尴尬的浴缸
前一天晚上来到布拉瓦约后入住了一个当地人的旅馆,一早起床本想到浴室洗个头,结果发现这个国家的浴室有点特别...竟然没有淋浴,而且浴缸上还没有堵住水往下漏的东西,也不知道当地人是怎么洗澡,难道是躺在浴缸上淋着洗?
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布拉瓦约街头走一走
终于离开南非,终于可以在大街上走一走(南非在街上瞎走可能会被爆头)。津巴布韦的治安相比南非治安是要好一些的,虽然比南非落后得多。
津巴布韦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过去被称为南罗得西亚,一直被英国视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除了南非以外最后的“白人堡垒”,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当地百姓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英国自1923年彻底占领南罗得西亚以来,一直在当地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纵容白人在当地为非作歹。
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将津巴布韦大量的土地用来安置白人退伍老兵,而黑人老兵仅仅只获得口头上的奖励,大量白人的涌入也使得黑人被赶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地区。这些歧视政策无疑成为了津巴布韦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最终在50年代末津巴布韦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津巴布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苏联从1965年开始向津巴布韦人民联盟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并培训了大批的军事人员。中国**也向津巴布韦不但提供了道义上的坚决支持,还在经济和军事上大力援助。1965年,津巴布韦白人政权不顾当地人的反对,在英美支持下悍然宣布“独立”,津巴布韦民族解放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与津巴布韦白人政权经过一系列的正面战斗之后,70年代津巴布韦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争。
在此期间津巴布韦游击队获得了农民的坚决支持,不但破坏白人农场,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还有针对性的攻击那些为非作歹的白人农场主。为了保证白人利益,英国**学习了日本人那套清乡的做法,将农民全部赶到规定的地方集中,建立大片无人区,以此来阻断与游击队的联系。
英国经过二战以后,国力渐微,面对津巴布韦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压力巨大,只希望能够从非洲体面而有尊严的撤走。于是在1979年9月10日-12月15日,英国以宗主国的身份在伦敦召开了兰开斯特大厦会议,穆加贝代表爱国者阵线出席。并最终达成了《兰开斯特协定》,规定在津巴布韦独立十年内,不得进行土地改革和土地分配,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占有依然不变。
当年的津巴布韦凭借肥沃的土地逐渐成为非洲的粮仓,即便是灾年时期也能向外输出数十万吨粮食。然而从1992年开始一切都变了。津巴布韦**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是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由,进行土地改革,宣布白人占有的土地是非法的,**有权利向白人赎买耕地,“赎买”的钱由英国出钱,价格由**来定。直白的说,就是你不卖也得卖,强行没收白人的耕地,无偿给予黑人。
1996年,穆加贝宣布五年内津国将没收全部白人农场,并默许黑人抢占白人农场。到了2000年,曾经跟着木加贝打天下的老战士已强占白人农场1200个,不但抢地,还殴打白人泄愤。
英美宣布对津巴布韦严厉制裁,穆加贝没有理会,公开支持黑人抢地,说:“津巴布韦永远没有白人的一寸土地。”可笑的是,这些黑人老战士抢的农场并没有分配给穷黑人,而是占为己有。
翻身做了主人的黑人异常兴奋,他们觉得在白人的剥削与压榨之下都能吃饱饭,现在有了土地和资源就算不工作也起码能填饱肚子。
然而他们的想法过于天真,失去了白人的技术与高效管理,黑人再没有吃饱过。黑人有了土地,却不懂得管理与经营,基本上都是懒洋洋的靠天吃饭,地里长出多少算多少,很多土地渐渐荒芜。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分析,津巴布韦黑人得到土地后,农业全面大倒退,损失达一百多亿美元。原本粮食可以出口的津巴布韦,如今竟然要进口才能生存。
昔日的非洲粮仓即便在风调雨顺的年月里也依然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渐渐的,通货膨胀发生了,怎么办?穆加贝决定印钞票,多多的印。于是津巴布韦元的面值飞涨起来,从1亿到2.5亿再到5亿,成10倍乃至100倍的增长,后来高达500亿而震惊全球。然而,2009年初,津巴布韦再次刷新纪录,发行史上最大面值货币,100万亿!而到后来津巴布韦本国的货币基本上不能流通。
上图远处是火电站,在非洲有规模这么巨大的火电站非常难得。
取个现金怎么这么难
今天我们首要要做的事情就是办卡和换钱。先是找地办卡,跑了运营商发现竟然不能刷卡同时也不能用美金和南非兰特,于是只好出门找ATM取款。
但我跑遍市区发现所有的ATM不是正在维护就是无法取出钱。(我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国家目前几乎所有ATM都取不了钱,**限额没人每天只能取相当于几十块钱人民币的当地币,但尽管如此,每天银行门口还是排着大量的人去挤兑。)
接着我去银行柜台打算用美金换些当地币,但逛了几家银行发现不是换不了就是得第二天早上才能换。
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现在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津巴布韦第二大城市基本转了个遍,但仍然身无分文...所以就先搁置下这个事,去另一家营业厅试试看是否可以刷卡。
办卡风波
到了这家叫Telecel的营业厅发现这里的流量资费很便宜,而且还能刷卡,皆大欢喜。买了卡正打算付款,但发现POS里显示的单位是美元(不单单是这里的POS机,我发现津巴布韦的POS机单位都是美元)。1美元大概可以换当地货币现金10块。
于是问了营业厅店员,她说上面显示的是美金,但是实际刷的是当地币的汇率,因为之前津巴布韦流通的是美元,这个新货币上台后才不用美金的。
尽管店员这么说,但我们还是留了个心眼,一共131津巴布韦元,我让他先刷2元试试,我查查实际扣了多少后再付剩下的,防止她刷成美元。刷完后我一查,只扣了人民币1块不到,所以正如汇率是对的,刷的是当地币不是美元。
接着让她刷剩下的129津巴布韦元,然而刷完我一查账结果让我震惊,第二次刷了差不多1000元人民币,也就是刷了129美元,完完全全是按着美元汇率从卡中扣的。
真的没有想到,我这样谨慎还是躺了枪,谁能想到,第一次刷卡是按正常汇率第二次就变成了美元,还有这种操作?
津巴布韦这么一个落后的国家竟然普及电子支付?
看来还是得换钱,当我还在营业厅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办时眼前突然出现个中国面孔的大哥,一问果然是中国人。
就这么机缘巧合地认识了刘大哥,他在津巴布韦做生意,他告诉我当地现在的金融体系很乱。用现金的很少,当地一般用一个叫ECOCASH的电子支付(what??这么高级,津巴布韦竟然普及电子支付)
ECOCASH有一点与支付宝不同,那就是拿美金换ECOCASH的汇率是不一样的。拿1美金只能换当地纸制货币7元,但是换ECOCASH的话却可以换10元。但是像在超市付款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买了个东西需要付5元,如果要现金支付需要付5元,而用ECOCASH付的话也是5元。也就是说把财富换成ECOCASH去消费比用现金去消费要划算得多(比如加油,逛超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还不是因为津巴布韦本国货币贬值严重,津巴布韦的新货币从最开始与美元1比1贬值到现在的1比10,仅仅用了一两年。津巴布韦的ECOCASH普及不单单是因为支付方便,当地人对于纸制货币的不信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最后也去开通了ECOCASH,毕竟用这个要比用纸制货币划算而且方便得多。
第二天8月16日
为了防止有些地方用不了ECOCASH,我们还是换了些现金。换完钱我就震惊了,没想到500人民币竟然换了这么厚厚一叠。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津巴布韦最大面值的货币竟然是5块钱...震惊。上街买辆车如果付现金那不是得用另一辆车把钱拉着过去?从最大面值100万亿到现在的5块,这个落差真是讽刺。
津巴布韦币恶性通货膨胀事件
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马卡伦加人建立莫诺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1923年英国**接管该地,并给予“自治领地”地位。津巴布韦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后,被更名为南罗德西亚。这期间,英国人对津巴布韦的规划是:发展金融业。与此同时,随着白人移民的迁入,他们掌握了津巴布韦大量肥沃的土地,发展自己的农庄,将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也发展了起来。
1980年津巴布韦在成立之初,曾是一颗经济发展堪比“发达国家”的新星:彼时的津巴币对英镑1:1,对美元1:1.5。
津巴布韦在非洲南部,与南非相邻,是一个纯内陆国家。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津巴布韦也出产优质鳄鱼皮,被称为“鳄鱼之乡”。
当时,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也是非洲识字率最高的国家。那时的津巴布韦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这里的粮食养活了非洲的饥民。有几年大旱,津巴布韦依然向15个非洲国家出口45万吨玉米,灾荒第二年继续雪中送炭,而自己国民则衣食无忧,也正是得益于发达的农业。
△哈拉雷中心区,这是70年代就已经形成的景致,因经济停滞,已经40年没有变化了。(图片来自知乎@Wallace)
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穆加贝出任**。由于殖民历史,独立之初的津巴布韦,全国80%以上可耕地被占人口不到5%的白人占有。将土地拿回来,分给自己的人民耕种,这是穆加贝上台之时许下的**承诺,也是津巴布韦人本应得到的权利。但动土地,等于动了白人的奶酪。围绕这个问题,穆加贝**做出过多次努力,其中两次标志性的土地改革,一次成功开启了津巴布韦的快速发展期,另一次则将津巴布韦推向了经济崩溃的悬崖。
上个世纪中、下叶,广大黑人虽然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上的自由,但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土地再分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津巴布韦,1980年独立后,全国4500个白人农场主占据着全国75%的良田,而700万黑人却只占有25%;在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垮台已近10年,但绝大多数黑人至今仍然没有土地。包括津巴布韦在内的南部非洲国家土地改革的难度在于,**既要缩小白人和黑人在土地方面的严重失衡,又要力图维持国家的团结和稳定。但同时也导致土改的步伐一直比较缓慢,白人和黑人之间土地分配悬殊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津**即开启了名为“土地重新安置”(LandResettlement)的土地改革:这是一项土地赎买政策,由津巴布韦和英国**共同出资,从白人手中购买土地分给黑人。其基础是穆加贝与1979年与撒切尔夫人达成的伦敦兰开斯特大厦协定。该协定除规定了英国出资赎买土地外,还规定了穆加贝不得以购买以外的方式获得白人的土地。这是穆加贝的一次妥协。但这次妥协换来了种族矛盾的软化,与近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第二次土地改革是2000年。穆加贝和民盟推出新的激进的土地政策——“快车道”土地改革(Fast-tracklandreform)。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在这一过程中,“革命老战士”一举强占了1200个白人农场,并爆发了流血事件。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这也是穆加贝与西方国家撕破脸皮、关系恶化的起点。
津巴布韦的物价越来越高,钱却是越来越薄,通货膨胀让许多人大喊吃不消,位于非洲的津巴布韦,感触绝对特别深,一张面额1000万津巴布韦币的纸钞,只能换到美金1.5元,而在津巴布韦买一只鸡要1300万津巴布韦币,游民至少要捡两个月的垃圾,加上不吃不喝才能买到一只鸡。
津巴布韦的垃圾场上来了许多街头游民,没钱买东西吃他们只好自力救济。身体还算硬朗的游民,一个月还能攒上津巴布韦币2000万,但像一名体弱多病的苏菲亚,变卖的东西一个月才赚上100万元津巴布韦币。拾荒者苏菲亚说:“**补助金根本不够用,我只好捡垃圾,赚钱付房租,好有个睡觉的地方。”一张面额一千万津巴布韦币纸钞,才折合1.5美元,当地去年11月份通货膨胀为24447%,短短3个多月,通胀已是当时三倍,来到66000%。
超市中的洋芋片,一包将近500万津巴布韦币,结果还是抢光光,据说500万津巴布韦币,还是上个月的价钱,目前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当地的通货膨胀,让民众苦不堪言,**也束手无策。
△100万亿津巴布韦纸币
在货币贬值的过程中,津巴布韦的GDP也开始下滑,2002年的时候为-11.9%。2001年,津巴布韦人均GDP为258美元,2007年的时候降低到了130美元,失业率高达80%。
*附一些关于津巴布韦货币贬值的细节数据:
2006年8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2008年5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2008年7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2008年8月,**从货币上勾掉了10个零,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2009年1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2009年4月,津巴布韦**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2009年之后,津巴布韦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主权国家,在津巴布韦市场上,出现了九种货币共同存在,共同竞争的*面。
经济衰退的因素
因素一:农业生产率低下。2000年的土地改革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掌握着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白人农场主被赶走了,拿到农场的津巴布韦人却没有能力管理农场、种好庄稼,农业生产每况愈下。
因素二:资本人才外流。津巴布韦第二次土改后,国际哗然,西方社会一片谴责,津巴与英美关系急剧下降。大量企业纷纷外逃。20世纪80年代外资投资占GDP比重约18%,90年代约为20%,21世纪前十年比例降到了1.1%。2011年全年津巴布韦资本项目仅流入1.25亿美元,与企业一起外逃的,还有大量津巴人,他们通过非法移民的方式前往南非。
因素三:货币超发。津巴布韦央行行长Gono完全没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疯狂超发货币迎合国内**需要。此举造成了打破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的恶性通胀。从2004年初的624%,到2008年5月的2,200,000%,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人们怀抱一摞钱也买不起几样东西:从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1000亿津元只能买到3个鸡蛋,津巴布韦币的贬值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津巴布韦央行连印钱的纸都买不起了——印钱成本比币值还高……
后续:
2002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反对d与劳工组织纷纷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而**则以军警部队镇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资金援助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而英联邦则在2002年时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2003年,IMF也停止津巴布韦加盟国的资格,英联邦采取了无限期停权的措施。 2008年大选投票在平静的气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对d民主改革运动d(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可望终结执政28年的穆加贝政权。然而穆加贝并不愿意认输,阻止选举委员会公布开票结果,还扬言反对d宣布胜选将视同政变处理。
2008年9月15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的《全面**协议》。
2009年2月13日,津联合**成立。穆加贝继续担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民革运穆派总裁穆坦巴拉、茨派副总裁库佩任副**。津联合**成立以来运转正常,国内*势基本稳定。根据《全面**协议》和津两d三方约定,联合**任期2年,到2011年2月期满,津应在制定新宪法后举行大选。
2013年初,新宪法草案出台。3月16日津就该草案举行全民公投。3月19日津选举委员会宣布草案以94.5%的得票率通过公投。5月22日,穆加贝总统签署该宪法,标志着津独立后第二部宪法诞生。
2013年7月31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三合一”选举。穆加贝以61%的得票率击败茨万吉拉伊(得票率约为34%),当选津新一届总统,穆领导的民盟获得众议院2/3以上议席。茨万吉拉伊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质疑大选公正性,非盟、南共体和主要非洲国家均认为大选和平顺利、合乎程序。8月22日,穆加贝总统宣誓就职。9月11日,津新一届**成立。
津巴布束控韦币为什么那么不值钱
津巴布韦币之不值钱的原因是通膨严重,物资匮乏。因津巴布韦**没有能力来维持国家的开支,只能通过印刷钞票来维持,这样的结果造成了货币越来越不值钱。津巴布韦津巴布韦共和国,原称罗得西亚,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1980年4月18日独立。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