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会持续走高吗(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盘中触及7.2 短期行情会反转吗?_手机新浪网)

admin 2023-12-26 04:52:25 608

摘要: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盘中触及7.2 短期行情会反转吗?_手机新浪网 6月21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盘中触及7.20关口。市场人士指出,国内央行降息导致中美利差走阔,或令人民币汇率

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盘中触及7.2 短期行情会反转吗?_手机新浪网

6月21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盘中触及7.20关口。市场人士指出,国内央行降息导致中美利差走阔,或令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仍承压,但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结束,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预计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将维持宽幅震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7.3附近支撑明显。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波动有所加快由中美经济预期阶段性反转、中国出口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倒挂加剧、美元指数上行等因素共振引起。但美元兑人民币大概率不会突破“7.3”的关键位置,叠加近期国内稳增长信号加强,美元兑人民币有见顶的可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贝壳财经表示,从宏观指标及我国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来看,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但并未偏离合理区间,同时外汇市场情绪保持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此外,国内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常态,服务消费保持较快恢复态势,加之宏观政策有力支持,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从趋势看,内外环境继续对人民币有利,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担忧,国内逆周期支持政策已经启动,经济前景有望逐步改善,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贝壳财经表示,近期人民币波动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对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支撑转弱,对市场情绪有所影响;此外在外需承压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影响经常项目顺差与汇兑收支。最后美联储6月虽暂停加息,但暗示年内仍有两次加息计划且今年不会开始降息,鹰派言论推动美元指数进一步走高。

范若滢指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更加明显,其实也是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的表现,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仍将是常态。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升值的概率较大。一方面,国内经济整体仍处于复苏进程当中,未来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推动经济景气度回升;另一方面,美联储已经处于紧缩货币周期尾声,美元指数未来大概率高位回落。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Chen认为,目前中美利差位于较高的水平,可能助推离岸市场的套息交易。同时,三季度是中国境外上市企业的分红派息购汇的高峰期,人民币倾向于季节性走弱。此外,需要观察未来中美货币政策背离何时逆转,预计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可能会在四季度有所缓和。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联席首席张一平指出,目前内外形势还不支持人民币短期内全面走强,外部美元指数强势对人民币的压力仍在,内部市场收益率难以明显上行,中美继续维持负利差。人民币汇率走强可能需要等到下半年才会来临。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董琦团队指出,三季度中后期人民币汇率或将进入震荡态势,三季度末国内经济提振政策效果凸显,人民币有望重回小幅升值的阶段。三季度中后期经济预期再次反转和货币政策的收敛,可能对人民币有一定提振,从而保持震荡,国内经济政策将是人民币高点的决定性因素。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中长期观察美元指数有望走弱,将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但近期美元走强预期有所抬头。

周茂华指出,近日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市场对美联储7月份加息预期升温,导致美国金融环境再度收紧,市场对美国银行业危机及经济衰退担忧可能重燃,市场风险偏好承压,一定程度上助推美元避险需求,可能引发市场对美元走强的预期。

美联储激进加息后,经济前景趋缓,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美元前景趋弱,即使短期美元反弹,预计幅度有限;从市场表现看,市场对美联储7月加息基本定价;并且美国公布经济数据看,美国居民韧性略超预期,但呈现趋缓走势。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后遗症仍有望逐步显现。

此外,目前海外通胀、政策及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高,导致全球市场波动较大,对人民币汇率也会造成部分影响。

2012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3月22日来自为6.3900,水本景之5月19日为6.3434,直测扩走高466个基点...

D解析:到5月19日时,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外资来华投资,①说法错误;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进口,不利于我国出口,有利于我国居民赴美旅游、留学等,②③④说法正确。该题选D。

人民币再度“破7”在即,美元会继续走高吗?

· 这是第506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3k+ ·

·IreneZhou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年初,“看跌美元”成为华尔街的一致共识,人民币一路从去年的7.4附近一度升至6.7。

然而一切疯狂的情绪又在2月戛然而止——强美元死灰复燃,人民币在不知不觉中于上周再度逼近7。

景气的美国就业市场、居高不下的通胀、重燃的加息预期,一切都在近期推动美元上攻;鉴于中国人民银行仍在主要央行中处于鸽派阵营,而人民币技术性回调的必要也仍存在,此前升至6.7时补上方缺口的必要性不小(人民币贬值),近期的弱势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美元“二次冲顶”

进入2023年,最大的争论是全球经济将以什么样的速度下滑。1月以美国为首的经济数据强劲,“硬着陆”风险下行,连“软着陆”(经济逐渐衰退)的概率都被认为在下降,“不着陆”(经济不衰退)的预期则推动美元回升。

这一看似积极的消息也存在“硬币的另一面”,即通胀可能更顽固,美联储的终极利率水平可能继续上行。早前大幅反弹的美股陷入盘整,美元指数从1月低点101附近反弹至105附近。

在一系列远超预期的美国经济数据(非农就业报告、零售销售、消费者CPI和生产者PPI)发布之后,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端增加约40BP,达到5.25%,抵达时点的预期也从6月变为7月。

然而目前的问题在于,终极利率会否更高?

回顾1月,货币市场还处于降息狂热中——当时市场定价预期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之间的降息幅度达到160BP,目前市场已收回近70BP的降息预期。

最初市场只是将降息时点后推,但在最近一周,可以看到市场定价预期不是简单后延降息时点,而是更为系统性地收回降息预期。

除货币市场定价的变化外,我们还看市场隐含通胀预期和美国利率波动的上升。市场正不得不转向美联储维持“更长时间较高利率”的较大可能性。

究竟这种逆转,只是由一时的交易情绪驱动,还是一种更持久的变化?这将决定美元的后续走势。

这可能要从通胀和就业两方面入手,因为这是美联储决定利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这两项持续远超预期。

上周五(2月24日),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升4.7%,预期为4.3%,前值为4.4%。通胀的下行并不会一帆风顺,最为顽固的部分是“超级核心通胀”(supercoreinflation),即核心服务项(不包括住房、医疗等指标的通胀),紧俏的劳动力市场令薪资居高不下。

在1月超预期3倍的非农数据发布后,野村将2023年的美国核心PCE预期从1.7%上调至2.6%,并上调了月均非农就业数据的预测,原因在于雇主在招工难的背景下,可能不会马上削减岗位,否则在需求反弹时,就会措手不及。

早前,各界预计通胀将一路下行,尤其是在去年高基数上的衬托下。原因在于,能源、房价、商品价格、非住房类服务价格等都是通胀的关键构成。

尽管油价很难判断,但期货远期曲线目前显示,油价将会下降(衰退担忧的利空暂时战胜了原油长期投资不足的利多);

商品通胀已经下降,年化增速回落到了0%附近,该项去年还贡献了3%的通胀,现在已回归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在服务通胀中,住房和非住房(租车、酒店等)是主要构成,其中住房比较粘性,即租金价格居高不下,但最新挂牌的租金价格(listedrent)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增速,大概在3~4%(即若用这一指标计算,租金对通胀的贡献其实是0),但CPI中测算的租金则仍显示高达7%,这是因为租约往往以长期租约为主,到期后再按照市场最新价格续签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但最终CPI测算的租金会开始反映目前市场租金价格的下降。

目前,导致“超级核心通胀”上行压力较大的原因是薪资增速居高不下(逼近5%),这种“薪资-通胀螺旋”最为棘手。服务业、消费品会在价格强反弹后达到新的稳态,之后价格会持平或慢慢回落,但工资成本的上升粘性是非常大的,而且它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并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这是目前美联储最为关注的。

因而从政策逻辑来讲,美联储倒未必看重经济的增速,通胀和失业率这两个指标才是关键。

美国的就业市场目前也强于预期,失业率处于3.4%这一历史低位,且仍存在结构性短缺的情况。

摩根大通认为,这轮失业率上升可能触及4.5%,而在以往正常的经济衰退中,美国的失业率从低点到高点应该会增长至少2~3个百分点,这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有关——

疫情后,美国55岁以上的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退出,2020年劳动市场参与率整体出现大幅下滑,但到2021年后,55岁以下的劳动市场参与率就回到了正常水平,而55岁以上这部分就业就也没有回去,这批人可能选择了“健康为上”。

另一个供给冲击,源于特朗普上台后移民政策的收紧,五年累计移民减少了约300万,这尤其导致服务业招工难问题突出,移民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供应来源。

整体而言,美国的通胀的确在下行,然而即使在高基数的衬托下,目前通胀仍超出4%,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而且未来的下行之路也并非坦途。这也意味今年降息无望,反而目前市场开始为再加息2次(共50BP)定价。

人民币多头获利了结

经历了前两个月的快速升值,近期人民币波动加剧,在1月非农数据的影响下测试6.8关口,上周五美国PCE数据发布后更是逼近7关口。

某外资行交易员对笔者表示,之所以年初人民币升值速度迅猛,是受到美元贬值驱动,也受到中国复苏的预期驱动。

此前海外对冲基金的人民币多头头寸比较轻,部分已经进行了一部分补仓,北向资金仅在1月就涌入1400亿美元。这很可能使得今年人民币升值偏向前置,第二季度开始或存在一些反向风险,会制约人民币升值。

原因之一在于季节性因素。通常每年1月人民币偏向于升值,尤其在农历新年前(例如企业结汇等因素)。但到了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很多年份人民币都会稍微贬值;第二是汇率的逆周期操作有可能逐渐逆转。在过去的几个周期里,每当人民币大幅升值后,人民银行都会取消外汇风险准备金。

在美元/人民币到6.7以下时,这样的措施被逆转的风险较大,尤其今年出口可能快速下滑;第三是市场早前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已非常充分,一旦这样的预期被逆转,美元反弹动能将放大。

“从技术面看,本轮美元/人民币在6.7附近点位上反弹是合理的,此处确有一个较强的支撑位置,而上方遗留的缺口回补的可能性比较大(人民币暂时贬值),不排除回到7以上。”某股份行外汇交易员对笔者表示。

此外,在机构人士看来,人民币近期回撤较快也与披露的货币供应量数据有些关系。1月我国M2同比增12.63%,M1同比增6.73%,这与此前经济回稳、货币收紧的预期有些许出入,给涨速过快的人民币汇率浇了盆冷水。

货币增量中,流通中的货币与准货币的增速最快。此前,境内流动性收紧的预期先行,叠加美元指数重挫,人民币3个月复合升值速度为2015年汇改以来最大,短期存在超涨的问题。但现在内部流动性与预期有些不符,加之美元指数反弹,人民币回撤的速度快一点实属正常。

从“真金白银”角度看,就经常账户顺差而言,各界普遍预计出口将受到欧美需求衰退的大幅拖累,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将从去年0.5个百分点降至-0.5个百分点,即经常账户顺差相较于去年的约4000亿美元将降至1800亿美元左右。

就资本账户而言,北向资金年初一度大幅涌入1500亿元,已经超去年900亿元的总额。但债市遭到外资抛售。1月,境外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减少1066亿元(上月增加571亿元),录得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继上月增持后再度转为减持,主要减持的品种为利率债(国债-663亿元)。这可能是受收益率上升预期和人民币适度走软的影响。

至于未来外资会否继续流入中国股市,高盛的一则数据可以给予一些启示——在香港举办的2023全球宏观年会记者会上,高盛策略师刘劲津表示,近期与美国和**投资者的交流发现,海外对冲基金对中国股市的观点比国内股票投资人更乐观,过去3个月当中,高盛的对冲基金客户的中国股票持仓占其全球股票持仓比重由7%弹升至14%,已处于有记录以来的高位。

与之对比,海外长仓基金对中国股票的取态仍相对保守,持仓比重对比过往均值仍有420个基点的差距。

一方面,对冲基金可能存在获利了结的压力,毕竟MSCI中国指数较去年10月最低点已经反弹了近60%;另一方面,更为保守的共同基金(长钱)在估值回升后可能更趋谨慎。

就大方向来看,更多观点倾向于认为,中美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已经来到转折期,未来人民币汇率大势看涨的观点仍然可以维持,目前国际投行对2023年人民币的预测点位普遍在6.3~6.8。

不过,美元指数向来是最难预测的指标,地缘**的走向也将主导今年的市场格*。对于企业而言,究竟人民币会贬多少,无需去赌,可以将锁汇头寸分成若干份。

同时,将目前点位至回补缺口之间的落差也分成若干等份。每触及一个等分位,就逢高锁掉一批。这是有判断的“中性”操作。

「 图片源自VCG」

开白名单:duanyu_H商务合作:qspyq_biz@163.com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专家支招:汇率持续走高手里美元怎么办

根据今日北京时间06:49分更新最新外汇牌价:1美元=6.9000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请采纳!

美元汇率持续走高,人民币汇率接连下跌,离岸价兑美元一度创下近7个月低位,阁下如何应对?

近日,欧美英三大央行均表明将实施更多紧缩行动,遏制过高的通胀。

美联储**鲍威尔早前出席欧洲央行研讨会时称,不排除联储*会连续两次加息的可能性。而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则重申,若经济符合基本预测,欧央行很可能下月再次加息,该行目前没有考虑暂停加息,消息推动美元汇率继续走高。

持续走高的美元汇率,导致人民币汇率连跌,离岸价兑美元一度贬穿7.28,创近7个月低位。美国有可能继续加息,汇率波动无法预测,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形式下,保护手中的资产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随着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愈加强烈,投资者的视野逐渐从国内延伸至海外。海外资产配置成为了趋势,其中,香港保险以其稳健的增值表现,无疑成为海外投资的优选之一。

那么,购买香港保险能带给我们哪些好处呢?

1、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

香港保险通常以港元或美元计价,因此,当人民币贬值时,香港保险的价值反而会升高,这意味着购买香港保险,我们可以从人民币贬值中受益。

既然我们无法确定未来人民币和美元的走势,赴香港投资保险,持有两种货币,反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对冲了货币贬值的风险。港险以美元计价,高效发挥保单价值。

2、香港保险具有高回报率

通常,香港分红储蓄险可以20年提供约5%的年化复利收益率,一些热销产品甚至可以达到7%左右的年化复利收益率。相较于国内的理财产品,这样的回报率显然更具吸引力。

再加上,香港美元投资单,长期一般可以达到5%-7%以上的复利回报,比起我们单一的判断未知的货币走势,反而,长期稳定的高回报以及保障显得更重要。而美金储蓄分红产品有超高回报率。

3、全球资产配置

购买香港保险,我们实际上委托保险公司进行全球资产配置。这种配置模式使我们能够有效规避国内市场的风险,同时又可以享受全球市场的回报。

4、稳定的保障

购买香港保险,我们还可以获得一份保障。这是因为,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唯一一种具有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尤其是在风险较高的市场环境中,保险产品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海外资产配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但是,通过选择像香港保险这样的产品,我们可以在专业的保险公司的帮助下,实现全球资产的配置,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

-END-

《“准备移民了,要不要买香港保险?”》《遗产税出台,买保险可以合法避免吗?》

人民币换美元能保值吗?

可以!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人民币兑美元的保值增值效果已经体现,仅今年以来己达到20%左右。从长期来看,国内GDP想始终保持在6%以上是存在困难的。按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对内挖潜增效到一定时候,就必须向外延伸拓展,而扩大出口是唯一的捷径。所以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做到保值增值的。

美元兑人民币还会不会升值啊?

会。

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编分续走高。1月4日为6.6215,2月18日为6.5781,走高434个来自基点...

A

汇率再次逼近7!美元会继续走高吗?

2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630个基点,报6.9572,创下2022年12月30日以来的最低,单日贬值幅度则创下2022年5月6日以来的最大。值得注意的是,2月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已经累计调贬1968个基点。

分析师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近期市场重燃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推动美元指数反弹,从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调整压力。目前中国经济仍在向好发展,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5月以后,随着外部制约因素减弱,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利好因素将更多显现。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上行走势,

但为何近期出现新一波下跌?

针对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影响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是:其一,受美国1月CPI数据下降幅度不及预期影响,美元指数有所反弹;其二,春节过后,贸易结汇需求季节性回落,这也是造**民币贬值的原因之一。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表示,美国1月非农数据强势反弹,表明美国经济短期内步入衰退的概率较低,“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转为降息”的预期被动摇,美元指数短期内持续走低的趋势也因此逆转。进入2月,A股市场北向资金快速流入的惯性减弱,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收敛的趋势暂缓。在此背景下人民币进一步走升动能趋弱,并转为震荡运行。

中国经济时报时评,经济强货币则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非农就业数据乐观,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变大,由此美国经济基本面力挺美元,致使美元走强。

美国通胀趋缓不及预期,市场则预测美联储加息幅度放缓会有所减弱,进而推升美元指数上行,出现阶段性走强之势,压制了人民币汇率。

国内结汇需求走软,国内企业有大量外汇却持币观望。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6856亿美元,但企业持有5000多亿美元外汇未结汇,这必定会对2023年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较大影响。

如上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出现的这波下行走势,纵观全年:

哪些因素会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出新趋势?

美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虽然其有高通胀、高利率的不利因素影响,但美国经济非但没有陷入衰退,反而表现较好,经济基本面为美元坚挺和走强奠定了基础,这不利于人民币汇率走高。

美国正在加速与中国的全面“脱钩”,美国对中国生产订单明显下滑,美国及西方盟友正在加大在岸、友岸投资,会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吸引外资造成负面干扰,直接增大人民币汇率向下的动能。美国穷尽**手段打压中国,进一步恶化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这种风险和预期传导至中国实体经济,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阻滞,也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一定贬值压力。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摆脱疫情的不利影响,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明显,消费回暖的步伐在加快,但经济回暖需要一个过程,一揽子的刺激政策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完全显现,全年的经济走势应该是前低后高的态势。经济基本走势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应该是相似图形,人民币汇率不应该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中国持续深化的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外部不确定性增强,一些主要经济体的衰退迹象明显。此消彼长的内外环境会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从而形**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的更高投资价值和更低投资风险,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出向上行情。

简而言之,人民币汇率将在今年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这亦是经济基本面的态势。

人民币兑美元突破6.72,人民币结束贬值趋势了吗? - 知乎

最近几天,人民币气势如虹,连续突破几个新高点。今天,人民币一度涨破6.72,创9个月新高。

对于人民币/美元今年以来的表现,牛姐只能说,都怪美元不争气啊。

美元指数(代表美元对欧元、日元、英镑等一篮子主要货币的相对汇率)从去年12月高位回落,并且今年4月开始加速下跌,今年跌幅已经达到9.18%(远超过美元对人民币3.15%的跌幅)。

甚至牛姐多年所学的知识都受到了怀疑。比如就有人评论或者私信牛姐,说美联储今年2次加息,明明每次美元都是下跌的啊!

首先,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经济学,加息肯定本身是利好美元的。但是要明确,当我们谈到外汇,这是一个实时波动的市场,外汇价格是由多个市场因素决定,并不是美联储加息就会让美元头也不停地一路上涨(假如这么简单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炒外汇赚钱了)。

今天牛姐就来谈一谈,最近的美元和人民币走势。

4月份,美元指数还在101左右的时候,特朗普说:“美元现在有点太高了。都怪我,大家对我期望太高了。”这句话虽然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也没有大错。美元在去年底总统大选后达到高位,当时的强势美元,包含了市场对特朗普上台的一些列改革措施的期望。比如大摩在特朗普当选前后多次表示,特朗普当选后的财政刺激、税务改革及贸易保护将支持美元走强。

然而,特朗普上任至今“一事无成”,相反白宫内斗不断,各种狗血事件一件接一件。尤其7月份,特朗普的医改失败了,而其承诺的税改也遥遥无期,市场无疑是失望的。可以说,市场对特朗普期望落空,拖累了美元。

就在上周,特朗普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又说道:“我喜欢美元不过于强劲”。这有可能是句实话,因为强势美元不利其贸易政策,但是如果想到美元走弱和因为市场对自己失望有关系,估计特朗普心里也不踏实。

美联储预告加息和缩表已经接近2年了,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了这个消息。然而2017年,全球各大央行都有”追随“美联储退出宽松的迹象,导致美元加息的相对优势不再;全球各大市场今年的经济走势也都不错,尤其是欧洲强势复苏,这使得美国经济不再“一枝独秀”。

汇率是一个相对的价格,当其他国家经济数据强劲,或者纷纷改变货币政策应对美联储加息,则美联储加息的优势减弱甚至消退,美国相比其他国家吸引力降低,美元也势必受到影响。

比如,相比美元升值较多的几个货币中:

因为美元的弱势,进入2017年,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没有延续前两年的涨势;并且从5月份开始,美元相对人民币下跌比较快:

人民币近期能一改之前相对美元贬值的趋势,除了刚才说的美国**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加息的“相对优势”不在的原因外,还要归功于央行的一系列措施:

近期人民币的抬升,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毕竟,人民币相对美元的贬值已经持续了2年,而美元近期自身疲软,再加上外管*的强势政策,人民币最近不反弹才是不正常的。

但中长期来看,还是取决于两点:

(上图来自芝加哥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可用于查看市场对美国联邦利率的预测,链接:芝商所FedWatch工具)

首先声明,这不是一篇外汇行情预测贴,对于外汇盘牛姐没有太多建议,最多提示一下,下半年如果坚持做空离岸人民币,风险会较难控制,大家自己把握。

而牛姐经常被私信问到的一个问题,要不要换美元?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换美元的目的。

1)这是一种典型的套利行为,而实际上期限越短汇率走势越难判断,相比风险来说收益不高

2)来回换美元,银行是会赚取一个差价的,这是有成本的

3)美元放在账上,也是有机会成本的,同期假如做人民币理财也是有收益的,除非同时还做一些美元的理财

文章推荐:

美元兑人民币会持续走高吗(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

股票成交价格规则详解(股票成交规则有个数量优

st安信信托行情股吧(安信信托投资北京百万庄什

银行卡有基金怎么注销(账户内若有基金可以销户

oppo和vivo是一家公司吗(oppo和vivo是同一家公司吗

汇川技术上市时间(汇川技术是什么公司?)

新开源主要是做什么的(谷歌新开源的MorphNet到底

潞安集团煤炭最新价格(焦煤股票有哪些?)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