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期偿债指标:利息保障倍数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时候事关企业的生死,如果短期的借款无力偿还,企业可能就会低价变卖资产,这势必会对生产和经营产生影响,所以短期的还债能
短期偿债指标:利息保障倍数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时候事关企业的生死,如果短期的借款无力偿还,企业可能就会低价变卖资产,这势必会对生产和经营产生影响,所以短期的还债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流动比率就能反映出公司的偿债水平
除了流动比率之外,还有一个指标也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反应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这个指标叫做利息保障倍数,它与流动比率不同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流动比率考查的是企业的短期资产与负债的情况,而利息保障倍数则是从收入和利润层面来考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这个指标代表着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与当年应该支付的利息的比值,这里面的利润并不是净利润,而是指的息税前利润,也就是还没扣税,也没交利息之前企业的利润
简单来说,今年公司赚的钱,够不够交利息的?如果够交利息,那够交几次利息?这就是这个指标所代表的含义。格雷厄姆的观点认为,利息保障倍数应该大于等于7,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企业,其息税前利润应该是当年利息支出的7倍以上
对于一些投资公司债券的投资者,这个指标是尤其应该重点关注的,对于公司债投资者来说,公司交的利息支出就是他们投资债券的收入,如果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很低,甚至不到1的情况下,那这个债券就会面临违约的风险
下图是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股份的利息保障倍数,没有数字的地方代表当年无需额外的利息支出,其他有数字的年份,利息保障倍数也较高,单纯看这一项的话还是很健康的
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利息保障倍数的含义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获利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即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支付借款利息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其中: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已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的资本化利息。
通俗地讲,利息费用就是企业支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除本金以外的所有支出,但是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并未将所有的利息支出计人财务费用,还有一部分计人了固定资产的成本,我们在核算利息保障倍数时,就需要将这种资本化的利息加回到利息费用中来。
431每日带学|公司理财—利息保障倍数
关于431每日带学
我们是谁,我们想做什么
2023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李皓金融专硕团队,我们是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商务部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的金融硕士、博士学长学姐团队。
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旨在减少金融考研中的信息不对称,让大家以最高的效率、最少的成本一战成硕。直系学长学姐团队将会全程陪伴你金专考研,从择校到复试,保姆式陪伴,圆梦金专。
2022年,我们将会推出“431每日带学”公益辅导,选取金融学、公司理财、国际金融、投资学中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摘取真题中的考题,皓哥金专团队进行点评。帮助大家各个击破重点知识点。
借用荀子《劝学》中的一段话: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希望大家充分利用我们的431每日带学,从现在开始,今日事,今日毕,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NO.1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 ⭐⭐⭐⭐
知识点解析
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
定义:
利息保障倍数越大,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正常情况下,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较低,面临着破产风险。
引申知识点
财务杠杆
定义:
DFL=(▲EPS/EPS)/(▲EBIT/EBIT)
DFL=EBIT/[(EBIT-I-PD/(1-T)]
PD为优先股股利,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当PD=0时,利息保障倍数可以与财务杠杆互相转换。
真题考察
【2021年,南开大学】名词解释-利息保障倍数
李皓金专说
利息保障倍数作为财务比率分析中的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常常作为选择、判断、计算出现在真题中。
整个财务比率分析章节,知识点多,细碎,考试中常常出现,但是分值占比一般不会太高。需要大家形成分析框架,才更容易记牢。
【往期回顾】
① 431每日带学|金融学—布雷顿森林体系
李皓金专团队
陪伴你考研的每个日子
咨询微博:李皓金融专硕考研
23金专QQ交流群:498470437
B站免费金专干货:李皓金融专硕
记得“标星”和“特别关注”哦!
随时随地了解金融考研最新信息~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利息的保障倍数指的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次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简单的说就是在企业当中,银行等方面考察企业偿还贷款利息及本金的能力,如果说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为一倍,就说明企业归还贷款利息后,就没有利润了。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其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
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_河南华图教育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以下一文将主要介绍利息保障倍数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
1、利息保障倍数,也被称为已获利息倍数。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
2、债权人一般通过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来衡量债务资本的安全程度,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则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3、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也能反映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
4、利息保障倍数不仅仅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5、如果企业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该大于1。
6、利息保障倍数过低的情况下,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首先我们要掌握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其次,我们来看下如何运用该公式:
计算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计算利息费用:我国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且不单独记录,作为外部使用者,我们一般不能取得准确的利息费用数据,所以我们计算时采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也就产生一定的误差。
以上是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上一篇:工伤医疗费包括什么
下一篇:工伤医疗费报销比例多少
聊聊两个与资本结构有关财务指标:“营运资本”和“利息保障倍数” - 知乎
我说:“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对照的分析手段,还有一个指标,叫‘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王总说:“这不就和流动比率一样嘛,一个是除法,一个是减法。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静态看,代表流动负债有偿还保障,这时候流动比率大于1,营运资本大于0,两个指标揭示的内容相同,是吗?”
我说:“不完全是。营运资本是绝对数指标,不适合做对比。比如昨天我在桌子上打麻将,因为对方没有零钱找回,于是我欠别人10元,我身上有100元,这时候我的营运资本90元,偿还目前的负债压力很低。如果一家大集团公司,流动资产1000亿元,流动负债999亿元,其营运资本1亿元,但是,这家集团公司偿债压力会很大。所以,规模不同的企业,用营运资本做对比将失去意义。”
王总说:“蔺老师说过财务分析要做对比,那么这个指标不适合对比,其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我说:“这个指标隐藏的意义在于资本结构配置决策指导作用。”然后我给王总随手画了一张草图:
我说:“王总注意上图,左边为企业拥有的资产,右边反映资产的来源,负债和股东权益。左边资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右边负债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这样的结构下,左边的非流动资产反映长期资金占用,右边的非流动负债与股东权益反映长期资金来源。”
我接着分析:“图中{处,代表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部分,属于短期偿债安全屏障,在资本结构管理中,不能让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当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则代表短期偿债能力出现危机。”
我说:“王总需要注意,上图代表营运资本数额大小,可以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来观测,其实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观测,其数额大小刚好等于‘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是长期资金来源,‘非流动资产’是长期资金占用,揭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企业资本结构中,长期资金来源要大于长期资金占用,否自会出现安全危机。”
王总恍然大悟,惊叹一声:“我明白了!”
我问王总:“何故惊叹?”
王总说:“我们以前一起创业的小伙伴,资本实力很雄厚,后来修办公楼,开始准备修20层,有人说,应该修30层以上,这是地方招牌企业,应该辉煌大气,然后到银行贷款继续修建。在修建过程中,有人说,你的企业是明星企业,应该修70层,于是决定修70层,大楼没有竣工,企业破产了!原来该公司取得短期借款用来投资大楼,大楼尚未竣工产生收益,而短期债务到期,刚好犯了以短期资金来源配置长期资产的致命错误。”
我说:“是的,企业家有冒险精神,但是切忌决策冲动。上述案例中,虽然企业总资产能大于总债务水平,但是犯了期间错配的致命错误。在资本结构配置中,不得采用短期资金来源购置长期资产,应该让长期资金来源解决长期资产资金占用问题后有适当剩余,保证有适合的营运资本水平。”
王总说:“我似乎记得我们财务部门给我写报告,提到一个指标,叫‘利息保障倍数’?”
我回答:“这个指标相当有意思。”
王总问:“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计算?”
我答:“别慌,这个指标的设计首先要研究怎么养一头奶牛!”
王总说:“蔺老师举例,上次养老母猪,这次养奶牛,这财务分析莫非就在养猪养牛之间打转转?”
我说:“王总笑话,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缺乏见识。”
王总笑着说:“莫非城市多套路,祖师在乡途?咱们言归正传,好好帮我分析啥叫利息保障倍数。”
我说:“张老汉要购进一头奶牛,需要10万元,自己出资5万元,通过贷款解决5万元,年利率5%。在这里,10万元叫经营资产,股东出资与贷款称为资本来源。本例中,负债占50%,所有者权益占50%,这个比例结构就属于资本结构。”
我接着说:“张老汉这头奶牛叫‘长生不老牛’!”
王总问:“秦始皇尚未求到‘长生不老*’,这头奶头为何叫‘长生不老牛’?”
我答:“这头奶牛代表企业经营运转中的资产,在日常经营中,总是购进原材料,卖出产品,固定资产在折旧以至于淘汰,但是同时又在购置新的劳动工具,因此,假定经营规模固定,那么企业运转中的经营资产维持在10万元的规模水平,这就是这头‘长生不老牛’。”
我问王总:“张老汉养这头奶牛,假设不考虑利息,经营资产收益为10%,每年可以赚10万元,由于利息=50万元乘以5%,为2.5万元,王老汉净利润=10-2.5=7.5万元,几年后,王老汉积累的资金就可以将银行贷款全部还掉,那么,王老汉应该全部还掉银行贷款吗?”
王总说:“虽说无债一身轻,但是王老汉借银行贷款养奶牛,经营资产利润率可达10%,银行融资成本5%,其实可以利用银行贷款赚取利润,当王老汉的公司资金有剩余,可以考虑扩大规模,再购进一头奶牛,继续维持相应的负债规模,能让生产规模扩大一倍。这样,就可以让企业家的事业得以迅速扩张。”
我说:“是的,确实如此。但是反过来想,利用5%融资成本的银行借款创造10%的收益,那么张老汉能不能不投一分钱,全部用银行借款解决经营资金需要?”
王总说:“第一,完全用银行的钱赚钱,企业主自己的资金不进场,而用银行资金冒险,银行肯定心里会嘀咕,银行不会干这种傻事。第二,作为正常经营的企业,全部靠银行资金,还本付息的压力比较大,企业经不得半点风吹雨打。因此,从现实而言,完全依靠银行资本创业是不可能的。”
我说:“确实如是。一方面,企业维持一定的债务资本结构有利可图,但是反过来,也不可能完全靠债务解决资本来源。因此,这就有了资本结构。假设,张老汉的公司经过测算,50%的债务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并且愿意继续维持当前资本结构。”
我接着说:“这时候,我们就发现,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而分配方面呢,则有三个:第一是利息,请注意,我们将债权资本在一定资本结构下作为经营资本来源之一,永远维持这个资本结构,相当于不还本,或者说,现实中采用‘借新还旧’方式过度一下,所以,利息是归债权资本的分配;第二个是国家参与分配,体现所得税;第三,奶牛挤奶卖钱去掉奶牛吃草支出形成经营利润,经营利润减去利息和所得税,剩余部分归股东支配。”
王总说:“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利润表净利润,利润表中净利润加上所得税费用和利息支出,能计算奶牛挤奶卖钱去掉奶牛吃草支出形成经营利润,这个经营利润反映了纯粹的经营所得,而利息、所得税、净利润反映了分配领域的问题。”
我说:“在分配领域,是有顺序的,第一顺位是债权人的利息,其次才是归国家的所得税与归股东的净利润。因此,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可用经营所得(息税前利润)对比利息支出进行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经营所得越大,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偿还利息越有保障。”
王总说:“原来财务指标的设计反映了深刻的经营逻辑!”
我说:“是的,这个指标,背后起码隐藏有几层意思:第一:企业永续存在,永续经营假设;第二,维持一定债务资本结构,资本来源中债务本金无须偿还或借新还旧进行过度;第三:真正需要偿还的是利息费用;第四:用来偿还利息的根本源头是经营利润,也只有期待以经营利润偿还利息,企业主才可能借钱经营;第五:银行等债权资本只要能按时收到利息,并不在意收回本金,因为债权资本家收回本金后,理论上还是要投放到其他地方赚取利息,那么,放贷给能正常付息的企业,债权资本无意于本金收回。”
王总说:“这个指标虽然反映深刻经营逻辑,但是其背后隐含太多假设条件,一旦某些假设条件不成立,利用这个指标分析将会不会‘南辕北辙’?”
我说:“确实如此。企业可能因为债权资本家催收本金而很难维持咱们所假设的资本结构,将会导致企业破产。”
王总说:“如此惨烈,可有实例?”
我说:“据说某银行,前期放贷风险敞口较高,后来大面积收紧风险敞口。具体操作上,可谓兵不厌诈。当时银行根据合同条款,要求很多企业偿还本金,我们知道,银行资金作为一种资本来源配置到经营资产上去了,催收本金无异于杀了奶牛还债,企业也不能继续经营了。其实银行也指导这一点。”
王总说:“那银行催收工作应该不算顺利吧?”
我说:“当时银行各分行经理找到客户,说先还款,然后再借出来,借新还旧。企业说没有过度资金,银行经理说,咱们可以给企业推荐小贷公司,由小贷公司临时借款给企业,企业用于还银行贷款,将前一单贷款合同结束后,银行随即根据企业的申请发放新的贷款,企业再归还小贷公司。”
我接着说:“就这样,很多小贷公司也认为获得短期获利渠道,企业也希望与银行建立良好关系,再加上企业本身博弈能力较弱,于是接受银行经理的建议,接受小贷公司的短期周转资金用于归还银行贷款。”
王总问:“然后呢?”
我说:“然后银行将分行经理相互调动,企业向原分行申请新贷款时,新的分行经理拒绝了,企业说之前约定银行发放新贷款,新分行经理说那是之前个人口头说法,没有合同约定,无法核实……这样,企业没有获得新贷款!”
王总说:“那这不就完蛋了嘛,企业怎么偿还小贷公司临时周转借款呢?”
我说:“企业要偿还小贷公司临时周转借款,就需要破坏自己资本结构,变卖经营资产,问题是:其一,企业经营资产变卖不一定容易变现;其二,如果能变现,将会导致正常经营无法开展,之前购销合同无法履行。所以结果就是小贷公司与企业矛盾撕裂,死了一批企业,也因为收不回资金死了一批小贷公司。”
客户风险的内生变妈今依客换团量指标中,利息保障倍数和信用记录分别属于()。
B解析:①实力类指标:客户的资金、技术及设备、管理、人员等;②品质类指标:管理层素质、股东治理结构、还贷诚意、信用记录等;③偿债能力指标:客户的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平衡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等;④营运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利息保障倍数属于偿债能力指标;信用记录属于品质类指标。B项正确,当选;AC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财务决策中,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属于()指标。
D解析: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均为通过比较借入资金和所有者权益关系,来评价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的指标,因而称为杠杆比率指标。
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均属来自于( )指标。
A解析:杠杆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盈利比率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效率比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期、存货持有天数、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等;偿债能力比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故本题选A。【知识点】财务报表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