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投摩根一个运行了15年的基金,只有10个月净值回到1,却向散户收取23亿的管理费 无忧操盘手 2007年是全国人民跑步入场,冲入股市的疯狂时刻。当时有一只基金创造了当时的神话,第
上投摩根一个运行了15年的基金,只有10个月净值回到1,却向散户收取23亿的管理费
无忧操盘手
2007年是全国人民跑步入场,冲入股市的疯狂时刻。当时有一只基金创造了当时的神话,第一次有一个基金在第一天募集申购资金就超过1000亿。这个记录直到2021年才有后人打破。
2007年是全国人民跑步入场,冲入股市的疯狂时刻。当时有一只基金创造了当时的神话,第一次有一个基金在第一天募集申购资金就超过1000亿。这个记录直到2021年才有后人打破。
这只基金就是上投摩根的亚太优势混合基金,也是当时在国内率先推出走向世界股市的QDII产品。
当时,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亲自出来站台吆喝,并且拉出来一位号称来自宝岛台湾的明星基金经理主持大*,当时确是战胜了另外三家同行基金公司,成为当时最火的产品。
这个亚太优势混合有多火,基金最终配售比为25.8%,有效净认购金额约295.69亿元。
当时刚刚踏入股市的我,啥也不懂,觉得满大街的人都在热议这个玩意,抢不到的肯定是好东西,所以也乐呵呵拿着五万块满仓杀入。最后只分配到了四分之一,当时还一个劲的懊悔。
然后的事情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这个基金的走势图就知道了: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该基金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最低曾经下跌超过70%,大部分时间净值在0.6元左右上下徘徊。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基金净值更是跌入谷底,曾多次低于0.33元。购买过该产品的投资者提起这只产品无不痛心疾首,因为投资者没有任何盈利赎回的机会。
终于在2020年11月,这只基金曾经短暂回归到净值1以上,但是也仅仅坚持到2021年的8月,从9月份开始又回到了1以下。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2007年买入该基金的朋友,在这15年的历史中,只有10个月的时间可以保本出*,而且最高可能的赢利也就是24%,否则又是继续套牢,没有任何赢利的可能。
花了15年的时间,赢利24%,你说这只基金牛不牛逼?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上投摩根在这只产品上赚的盆满钵满。
尽管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上投摩根基金每年仍然能够收到相当金额的管理费。年报显示,2021年上投摩根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从该产品获得的报酬约6462.44万元。根据费率计算,2022年也仍获得数千万元管理费。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21年的15年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获取管理费合计约23.44亿元。
作为2007年第一批出海QDII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管理费率高达1.80%,该产品的管理费率不仅在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中最高,在整个公募QDII基金市场(初始基金口径)也位居前列。
除管理费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托管费率为0.35%,申购费率在0.40%-1.80%之间,赎回费率在0.00%-1.50%之间。于投资者而言,持有该基金首年总费率约为2.55%-5.45%。
大部分散户都是割肉离场。
基金亏损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从成立伊始有高达269.58亿的规模,而仅过了一年,到2008年年底只有108亿的规模。虽然在2009年和2010年有了一定的净资金流入,曾经恢复到160亿的规模,但是随后就开始持续遭遇净赎回,大量的散户割肉纷纷割肉离场。从2013年年底跌破100亿以后,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而截止到今天,2022年的半年报公告,目前仅仅还有25.43亿的规模,不足当时的一个零头。
这其中,99%都是散户,机构的持仓占比不足1%,怀疑是上投摩根自家投资了一点,算是给广大的老百姓一个交代了,表明我们做资金管理的人,还没有跑路,和广大散户共同进退。
一个几乎不赚钱的基金,竟然死皮赖脸的活了15年,几乎没有帮助散户赚到一个铜板,自己反而赚了23亿的管理费,这是什么狗*逻辑?
当时,我就是那么很傻很天真,所以最后也赔了快40%进去,然后选择的默默的赎回;同时,把上投摩根这家基金公司彻底打入黑名单了。
而当年操盘这个基金的人,大部分后来也混得不怎么好。
首任基金经理是杨逸枫女士,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拥有13年以上亚太区域型基金运作经验。2008年与201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张军先生与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王邦祺相继成为新任基金经理。此外,该基金还配有一名基金经理助理。
2015年4月中旬,首任基金经理杨逸枫女士在掌管了八年后,因个人原因离职,最终放弃了净值停留在0.599元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后来也基本脱离了中国股市,再也没有听到她的声音。
王鸿嫔,更是在2010年就离开了上投摩根,转投一家私募上海富汇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算是早早脱离苦海,把烂摊子留给了后面的接班人。
上投摩根,输在哪里?
现在,作为一个在股市中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油条,我在复盘当年我的韭菜经历时,我觉得上投摩根,这仗打的一败涂地最大的原因就是输在自己的身上,找了一个所谓的能读懂亚太股市的台湾专家,但是最后还是水土不服。
公告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投资范围先后涉及到13个证券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拉西亚、英国、卢森堡。年报显示,基金的投资平均分布在9个市场左右。既然投资组合分布如此分散,为何没能分散风险?反而是集中亏损?
如果按照平均9个投资市场计算,这意味着,除了重仓的港股之外,基金经理还需研究其他8个“非主流”市场。目前,国内大多数QDII基金投研团队人数较少,一般只有10多人,甚至不如A股研究团队的零头。一主三副四位基金经理,相当于每人覆盖两国股市,很难深入透彻研究。因此,对基金经理来说最简单高效的选择就是各国股市的大盘蓝筹,例如重仓韩国的三星电子。如果都只选择各个市场大盘蓝筹,那是基金经理的操作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太缺乏专业能力?
而用历史回溯来看,当时那个阶段,亚太股市同步趋势非常明显,基本都是逐步下跌的走势,而全世界只有美国股市高歌猛进。所以只要你投资的是美股,最后都是赚钱的。这在当时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同步发行的另外三个基金身上,都找到了同样的操盘思路。
而只有这个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死盯亚太股市不放,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最后,还是奉劝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一句,那些陪伴你15年走过来的散户,面对一个已经亏损了超过百亿的烂摊子,你难道就没有一丁点愧疚的感觉吗?你难道还觉得每年收取这1.80%的管理费是合理的吗?
《基金》上投优势怎么样?我是基金新手哈
最近基金,股票,好象都不是很景气`建议慎重购买`
基金定投,什么也不懂,上投中来自国优势和广发聚富基金哪个更适合定投呢?
数据显示,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以90.01%的年内净值增长率获得冠军,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基金则位列榜眼,其年内净值增长率为89.84%,探花则被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夺得,其年内净值增长率为81.05%。(点此查看>>>股基排名)除此之外,银河主题策略(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农银消费主题(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华商主题精选基金、长盛电子信息产业(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和华宝兴业新兴产业基金也分别位列股基前三季度业绩榜单第四名到第十名。而几家欢乐几家愁,易方达资源行业(基金净值基金吧)基金惨遭垫底,单位净值增长率下跌21.38%,华宝兴业资源优选(基金净值基金吧)、东吴行业轮动(基金净值基金吧)、中欧中小盘(基金净值基金吧)、工银瑞信红利和长信金利趋势(基金净值基金吧)5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也下跌超过10%。综合(行情专区)来看,前三季度业绩靠前的股票普遍存在重仓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特点,且新兴产业尤其是TMT行业股票对其三季度业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今年以来股基业绩前十(注:2013年1月1日--2013年9月30日)证券代码证券名称复权增长率(%)单位净值(元)260104.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股票90.015.10260109.景顺长城内需贰号股票89.841.70590008.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票81.051.89519679.银河主题策略股票71.801.91540010.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70.731.58660012.农银消费主题股票69.501.65540008.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65.591.40630011.华商主题精选股票63.631.60080012.长盛电子信息产业股票62.501.37240017.华宝兴业新兴产业61.591.47建议选择:260104.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股票
欲哭无泪!上投摩根这只基金九年净值从未大于1!
来源:新浪金融曝光台
作者: 爱舞Axe
近日,新浪基金曝光台【投诉入口】收到一名来自上海的江先生投诉,他表示自己于2007年10月通过基金配额的方式购买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总计15万元,但该基金自发行以来,净值基本上一直低于发行价1元,在多只QDII基金中业绩垫底。江先生表示,期间曾多次与对方沟通,要求基金经理变换操作风格与手段,但至今未得到满意答复,导致近9年来共亏损6万元。
9年来净值从未大于1元累计亏损近40%
资料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于2007年10月15日正式上市,最初募集规模为295.722亿份,属于体量较大的“巨无霸”基金。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该基金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成立以来累计下跌36.60%,大部分时间净值在0.6元左右上下徘徊,始终没有突破1元。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基金净值更是跌入谷底,曾多次低于0.33元。购买过该产品的投资者提起这只产品无不痛心疾首,由于发行至今净值从未涨回过1元,因此投资者没有任何盈利赎回的机会。
图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净值走势图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成立至今亏损36.60%,年华收益率为-4.09%。该产品的管理费为1.8%,托管费为0.35%,相当于投资者每年固定成本为2.15%。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一直巨亏至今呢?
在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随即遭遇全球金融危机
“2007年的时候,正好赶上大牛市,国家也极力大力扶持海外投资,QDII基金的销售神话将QDII推向新高潮,多只QDII当时都出现一日售罄的景象。我购买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由于投资者过于火爆,基金公司也通过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配给我总计15万元的基金份额。”江先生表示。
2007年,银行、基金、保险都纷纷利用投资热潮推出QDII新品,QDII基金成为市民时下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当时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都是一天内售完。由于投资者过于火爆,基金公司只能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来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最低,仅为25.8%,可见当时大家的投资欲望非常强烈。
发行初期,正值全球股市一片火红,QDII承载着投资者“全球投资梦”呱呱诞生,但是一出海就碰上全球金融危机,全部基金被呛水,跌幅最惨重时,净值缩水超过70%。于是,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发行一年后,基金大跌68%,仅剩0.32元。
40%重仓香港蓝筹股跑输亚太市场各大股指
资料显示,上投亚太优势的投资目标为亚太地区及在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亚太企业,投资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印度及新加坡等区域(日本除外)。然而在这九年间,基金经理一直将30%至40%的资金重仓香港蓝筹股,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移动。从2008年至2011年间,这四只股票一直交替稳居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既然港股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为何基金经理只选择基本面相似、成长性低的蓝筹大盘股?究竟是不作为还是专业能力不够?
图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在各地区的投资占比
除了港股市场,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市场也先后成为该基金的重要战场。对比该基金净值自2007年以来与恒生指数、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新加坡海峡指数、韩国综合指数以及印度孟买Sensex指数走势,上投亚太优势明显跑输各大股指,处于垫底位置。
图注:最低端蓝色线条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净值走势图
除了在港股表现不佳,在其他亚太市场的投资似乎也不尽人意。以韩国龙头股三星电子为例,基金经理在择时方面显然不够精准。2008年2季度,基金买入三星电子作为第四大重仓股,随后一直保留在前十大重仓股,但只占基金净值2%-3%左右。
在2011年初小幅下挫后,三星便强势上涨持续到2012年中旬。然而,直到2012、2013与2014年基金才将该股作为第一大重仓股,且只占基金净值5%左右。事实上,自2012年中旬后,三星电子的股价一直反复上下震荡,涨幅与跌幅几乎互为抵消。基金经理选择在右侧交易,虽然安全边际更高,但获利空间十分有限。
图注:三星电子自2007年以来的股价(单位:百万韩元)
四人操盘难转颓势首任女基金经理巨亏40%后离职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先后共有三位基金经理与一位基金经理助理操盘,首任基金经理是杨逸枫女士,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拥有13年以上亚太区域型基金运作经验。2008年与201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张军先生与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王邦祺相继成为新任基金经理。此外,该基金还配有一名基金经理助理。
公告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投资范围先后涉及到13个证券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拉西亚、英国、卢森堡。年报显示,基金的投资平均分布在9个市场左右。既然投资组合分布如此分散,为何没能分散风险?反而是集中亏损?
如果按照平均9个投资市场计算,这意味着,除了重仓的港股之外,基金经理还需研究其他8个“非主流”市场。目前,国内大多数QDII基金投研团队人数较少,一般只有10多人,甚至不如A股研究团队的零头。四位基金经理,相当于每人覆盖两国股市,很难深入透彻研究。因此,对基金经理来说最简单高效的选择就是各国股市的大盘蓝筹,例如重仓韩国的三星电子。如果都只选择各个市场大盘蓝筹,那是基金经理的操作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太缺乏专业能力?
四位基金经理陆续操盘仍无力扭转跌势,2015年4月中旬,首任基金经理杨逸枫女士在掌管了八年后,因个人原因离职,最终放弃了净值停留在0.599元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
来源:新浪金融曝光台
本文编辑:钟艳蓉
『推荐阅读』:厉害了我的哥!金融学者说你可能超越马云!
上投摩根优势成长混合A(011196)基金净值_估值_行情走势—爱基金网,同花顺爱基金
四分位排名是将同类基金按涨幅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为四等分,每个部分大约包含四分之一即25%的基金,基金按相对排名的位置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佳。
四分位排名是将同类基金按涨幅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为四等分,每个部分大约包含四分之一即25%的基金,基金按相对排名的位置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佳。
四分位排名是将同类基金按涨幅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为四等分,每个部分大约包含四分之一即25%的基金,基金按相对排名的位置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佳。
任职回报:-12.09%
从业时间:1年54天
上投亚太优势今天净值(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今日净值)-比加财富
上投亚太优势今天净值,点一下就能看到,会不会造成亏损。
买基金是不是买这个基金最好呢?我们先来看看上投亚太优势1月6日的净值为0.6634元,算是高于这个区间的,也低于这个区间的。
但是,如果从历史来说,上投亚太优势基金在2014年10月21日的净值为1.2151元,当日上投亚太优势的单位净值为1.0259元,那么这只基金在下一个净值跌幅超过30%的年份,投资者有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
不过,投资者在选择上投亚太优势这只基金时,要注意是否存在投资风险,因为这只基金亏损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投资者在选择上投亚太优势基金时,最好用自己的钱来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风险比较大的基金上,有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投资者如果发现这只基金发生了亏损,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之前首先确认一下这只基金的情况,比如该基金最近的回撤幅度为30%左右,那么可以在这只基金下跌30%的时候再去购买,这样也可以降低损失,但是收益是会降低的,所以并不是说投资者看到亏损了可以买到的,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风险做好全面的分析,避免掉入一种错误的投资理念,或者是听信他人的介绍,如果没有以上分析的存在,就容易踩坑。
购买基金产品需要支付的费用有申购费,管理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等,购买的时候就要收,申购费,管理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等。
一:支付宝基金净值估算怎么计算收益
基金净值不是以基金单位净值为准,基金净值高低对基金净值没有影响,每天基金净值数据变动会导致基金净值的涨跌,最主要的因素是基金单位净值。
1.基金单位净值就是基金现在的价值,也是基金过去的业绩,过往业绩。
2.基金单位净值就是基金现在的价值,也是基金过去的业绩,过往业绩。
基金累计净值=基金份额净值+基金成立后份额基金净值
亚太优势5月16日的基金净来自值是多少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QDII基金,基金代码377016,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激进的投资者)2015年5月14日单位净值为0.6250元;QDII基金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更新往往滞后一个交易日,5月16日是休息日,证券市场休市,基金净值不更新,5月18日(周一)会更新5月15日的基金净值。
上投优势适合做定投吗?走势如何?
继续持有为原基金经理离职导致业绩有所下滑但我相信由孙延群带领的上投一定会有不错的业绩
上投内需动力误换即东声许硫*印岩基金净值是多少?
上投内需动力基金净值是:1.8563。投资范围: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总资产的60-95%,债券、现金及其它短期金融工具为0-40%,并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债券。对于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创新金融产品,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投资管理。本基金投资重点是内需驱动行业中的优势企业,80%以上的非现金股票基金资产于上述投资方向所确定的内容。基金重点投资于内需增长背景下具有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把握中国经济和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追求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18年投研老将出山,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基金即将发行
2020年即将收官,回顾近两年,主动管理类的权益基金均为投资者交上了满意的答卷。2019年度、2020年至11月底,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分别为45.02%、42.61%,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的36.07%、21.08%。而在其中,上投摩根基金的主动权益基金管理业绩也始终保持在行业前茅。
根据海通证券权益类基金中型公司绝对收益排行榜,截至2020年9月底,上投摩根基金最近一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为64.70%,在11家权益类中型公司中排名第11;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过去一年、两年,上投摩根旗下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6.22%、104.95%,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排名分别为第8/96、9/82位2。
数据来源:1、数据来源:海通证券,截至2020.9.30,最近一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为64.70%,在11家权益类中型公司中排名第1。基金管理公司绝对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净值增长率,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2、银河证券,截至2020.9.30。主动管理能力排名数据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最近一年上投摩根参评股票基金数量为18只,旗下股票基金算数平均股票主动管理收益率66.22%,在参评的9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最近两年上投摩根参评股票基金数量为16只,旗下股票基金算数平均股票主动管理收益率104.95%,在参评的8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9。
在2021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投摩根再推权益重磅新品,由上投摩根权益投资团队的幕后掌舵人——投资总监杜猛亲自担纲,融入近20年投研经验,以新视角、新格*全新打造,与投资者一起迎接未来权益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超额收益达315.66%!
资历超90%基金经理的长跑健将
在群英荟萃的公募江湖,有这样一部分基金经理,他们跨越了多轮牛熊周期,长跑能力优秀。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8日,全市场基金经理人数已经达到了2355人,其中任职年限超9年的基金经理,全市场仅有182名,占比只有7.33%,杜猛就是其中一员,可以说是资历超过了90%的基金经理。
很早就进入证券行业的杜猛,可谓是见证了我国公募基金业以及资本市场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杜猛自2002年进入证券行业,担任券商研究员,2007年10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历任行业专家、基金经理助理,2011年7月起任基金经理。2016年起担任上投摩根投资总监,管理权益投资团队,并在2016年9月起兼任公司副总经理。历经A股多轮牛熊周期的转换,杜猛已经积累了18年的从业经验和9年的基金管理经验。
目前,杜猛共管理两只产品,近一年业绩均大幅跑赢基准:
数据来源:基金2020年三季度报告,截至2020.09.30。
其中,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自2011年7月13日成立以来,始终是杜猛担任基金经理,任职时间超过九年,是其代表产品。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轮复杂行情,如2015年下半年的股市大调整、2016年1月熔断、2018年单边下行,但杜猛作为基金经理,成功实现了“穿越牛熊”。
根据托管行复核数据,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成立以来累计回报高达409.10%,年化收益率达到19.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为93.44%,超额收益315.66%,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17.06%,相比大盘超额收益更是达到392.04%,为持有人创造了持续可观的投资收益。
精准眼光+长期坚守
打造牛股蓄水池
追根溯源,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业绩,源于杜猛能够挖掘出高收益的优质成长标的。除此之外,杜猛不仅专注于挖掘牛股,而且还致力于通过长期持有的方式,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区间收益。基金报告数据显示,很多个股是其投资组合中的常客,有些个股甚至在公开报告持仓中出现超过10次,甚至近20次。
深度挖掘长期牛股,且敢于买入并长期持有的底气,来源于杜猛对中国产业变化趋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投资标的基本面的深入研究。自2002年入行担任研究员开始,杜猛便长期聚焦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电动车、高端装备等新兴行业,所以早在2012年,杜猛便果断对苹果产业链进行坚定的投资,也由此成为引领成长投资风潮的最早一批代表人物之一。
此外,相比于在市场博弈交易机会、抓热点,杜猛更希望赚企业业绩增长的钱。基于研究经验、投资实践和个人偏好,形成了杜猛的投资理念,即在前景广阔的行业中,买入并持有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与优秀的产业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长。在选股方面,杜猛尤为关注企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优选增长空间大、确定性强的龙头公司,从增长潜力、竞争优势、公司治理和估值四个维度,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这套成熟的投资理念,使得杜猛的投资更注重长期、注重选股,而弱化了短期市场的变化和情绪扰动对投资带来的影响,这也正是其管理基金的长期收益之源。
高瞻“远”瞩
用成长逻辑把握中国未来经济核心机遇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正向高质量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消费在其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放眼全球,我国的经济增速也是排在世界前列。
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20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1.9%,预计是唯一能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且2021年的经济增速为8.2%,仍为世界最高。
杜猛认为,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下个十年,就是要投资属于中国的时代。在中国经济中低速、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医*及科技板块具备长期发展空间,其中行业格*好且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司,有望吸引更多长期增量资金,将会带来出色的长期回报。
由杜猛亲自操刀的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基金代码:010610),即将于2021年1月6日起重磅发行,也是其首只全行业选股的基金,旨在用“成长逻辑”寻找行业细分领域中的隐形冠军,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的超额收益,助力把握下个十年的投资机遇。
在运作方式上,该基金采取的是两年持有期,对每份基金份额设置两年最短持有期限。通过两年持有期的限制,有助于淡化市场每日波动,帮助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优化投资体验,真正与时间做朋友;同时,还能帮助基金经理免受资金赎回干扰,制定更长期的投资策略规划。
此外,该基金的投资范围除了A股之外,还兼顾港股,力求深入挖掘A股市场之外的稀缺性优质资产,广泛网罗中国优秀的上市企业,以期全面拥抱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实现收益来源的广泛化。
值得一提的是,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基金,也是杜猛自2011年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后,时隔近十年,首次再度发行的新基金。近十年积淀,帮助杜猛集深刻的市场认知、丰富的实战经验于一身。在成熟的舵手和好的产品设计的共同作用下,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期基金将力求创造较好的长期回报,和投资者一道走的更远。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基金成立日期为2011-07-13,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8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5%,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累计净值回报分别为70.27%、-35.65%、42.21%、-19.81%、65.39%,对应区间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9.73%、-19.12%、17.55%、-8.35%、5.68%。2020-01-01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由“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变更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8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5%”。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杜猛(2011.07.13至今)。杜猛目前同时管理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成立日期为2004-09-15,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30%,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累计净值回报分别为57.81%、-37.08%、26.18%、-23.52%、36.02%,对应区间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5.58%、-15.87%、13.96%、-8.44%、5.26%。2013-12-07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由“新华富时中国A600指数收益率*7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5%+同业存款利率*5%”变更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30%”。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历任基金经理为乐琪(2015.02.16-2016.04.29)、杨景喻(2015.08.04-2019.03.29)、孟亮(2016.04.29-2019.03.29)、杜猛(2019.03.29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