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人合伙开公司,一个出钱一个出力股份平分,最后清算要怎么分? 你做对了一点,但是也做错了一点,下面分别来讲,你的项目中涉及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估值的问题;第二是股权分
两人合伙开公司,一个出钱一个出力股份平分,最后清算要怎么分?
你做对了一点,但是也做错了一点,下面分别来讲,你的项目中涉及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估值的问题;第二是股权分配的问题:
A投资15万(但是只出钱不出力),占有50%的股份,那么也就是说你的项目的总估值是30万。B出资5万,也占有50%的股份,说明你的个人人力出资折算成10万元。
首先这你是做对了一点,因为你把你的人力出资折算成股份,在股份折算的过程中,你充分考虑了资金和人的因素。一个项目的早期的发展对资金和创始人个人能力的需求是同样重要的。
股份分配首先的第一个原则是要确定一个掌舵人,这个人往往也是公司的发起创始人,是由他来主导公司发展的,全权负责公司的事物,所以这个人在股权上也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你们的项目中,你们两个人是五五开的分股份,这是最差的一种股权比例形式,因为没有主导人,是完全制衡的形势,在遇到分歧的时候,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就是僵持不下,导致公司决策缓慢。你们五五分股权就是做差的一点。
发起创始人要占股权的主导地位,最好是能占有70%左右的股权。
在你的这种情况中,要么就加大个人的出资额,把你的股份提升,要么就是在股权上你占多数,但是把分红权五五分,这样就解决了你们的困境。
公司的投入有三种因素:资金、人力、资源,这三个因素都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也都需要换算成股份,那么每个股东的股份计算公式就是:
股东占有的股份=资金出资比例*资金在项目中的权重+人力出资比例*人力在项目中的权重+资源出资比例+资源在项目中的权重。
这个股权计算公式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股权分配问题,而且有一个原则,资金的重要性>人力>资源。
来自:田美风子>《文件夹1》
两个人合伙开公司,公司股权分红怎么分合理?_绝对控股
原标题:两个人合伙开公司,公司股权分红怎么分合理?
创业公司常见的股权纠纷,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创业公司三个合伙人,老大出50万,老二出30万,老三出20万,并约定“出多少钱占多少股”。
公司做到一半,老二跟老大老三不和,要离职,于是问题出现了——当时老二出30万占了公司30%的股,怎么办?
老二当然不同意退股,理由很充分:
第一,这30%的股份是自己真金白银花30万买的,退了,不合理。
第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都没规定股东离职还要退股,退了,不合法。
然后,老大老三傻了,他们确实没理由把老二的股权收回来!但是,万一到时候公司值钱了,老二跑回来讲这个公司30%是自己的,捞白食,怎么办?
最后,创始人内部陷入无穷尽的撕逼,投资人碍于股权纠纷也不敢投资……
此时,老大老三一看股权撕逼撕不出结果,就干脆想了个“破罐破摔”的法子:另开一家公司,赔钱的事交给老人去做,赚钱的事由自己新成立的公司做。结果,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搞成转移公司资产,甚至成为刑事犯罪!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大致可以一窥绝大部分创业团队股权分配的特点:合伙人出了钱就不管了,不想未来会不会继续参与这个项目;股权只有进入机制,没有调整机制,也没有退出机制。
因此,初创公司股权设计的核心重点是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股权如何分配
如题主描述,假设初创公司三个合伙人,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销售,大家的资历又差不多(这也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标准组合),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分配股权?
大原则在于,技术研发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而销售通常只在公司初创时能带来短期的资源效应,而市场职能介于两者中间。
因此,对于这三种职能的股权分配,应该按照各自职能的综合效应,由高向低依次排序为——技术、市场、销售。
依据此,我们还可以延伸到运营公司过程中的激励比例问题,如下表:
注意,以上设计适用于单创始人结构,即在具有多个创始合伙人的情况下,确立一个核心创始人,然后由其组建职能健全的团队。
创始人应当具备极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并集中指挥,使整个团队的执行保持高效;不建议树立多个多核心的创始人结构,届时,团队的股权分配和协调配合将会变得十分低效。
第一种:绝对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三分之二以上,即67%的股权,合伙人占18%的股权,预留团队股权15%;该模式适用于创始人投钱最多,能力最强的情况。在股东内部,绝对控股型虽说形式民主,但最后还是老板拍板,拥有一票决定/否决权。
第二种:相对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51%的股权,合伙人加在一起占34%的股权,员工预留15%的股权。这种模型下,除了少数事情(如增资、解散、更新章程等)需要集体决策,其他绝大部分事情还是老板一个人就能拍板。
第三种:不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34%的股权,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权,激励股权占15%。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力都很强,老大只是有战略相对优势的情况,所以基本合伙人的股权就相对平均一些。
这三种模型里面有几个特点:
预留投资人股份存在很大的问题。假设创始人预留20%股权给后面的投资人,投资人从他手里买股份,这就叫“买老股”。从法律关系上来讲,这是投资人跟创业者个人股份之间的关系,不是跟公司之间的关系。这个钱进不了公司账户,而成为创始人个人变现,不是公司融资。而且,一旦创始人卖老股,投资人出很高的溢价进来,创始人马上就面临很大的一笔税。
所以,不建议一开始给投资人预留股份,可以进来以后大家共同稀释。
主要原因是能充当调整机制。比如,很多创始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找合伙人其实没多少选择余地,觉得凑合就一起干了。但是过了段时间,发现这人能力不行,此时,预留的部分就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早期股权分配不合理,这时候就可以调整一部分到代持的老股里面去。如果后面有新人参与进来(不管是高管、合伙人还是员工),也能通过预留股权去处理。
纵观国内外上市且发展良好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占股20%左右是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考虑,公司的控制权会不会出问题?
事实上,不是说只有控股才能控制公司,不控股的老板也能控制公司。这里就牵涉到几种控制方式:
第一种:投票权委托
最典型的是京东。京东上市之前烧了很多钱,刘强东的股份很少。所以,京东对后来的投资人都有前提条件,就是把投票权委托写好——刘强东在上市前只有20%的股份,但是有50%的投票权。
第二种:一致行动人协议
简单来讲就是,所有事项先在董事会内部进行民主协商,得到一致意见,否则就以老大的意见为主。
第三种:持股平台
针对于有限合伙。老板可以把合伙人、员工的股份放在员工持股平台上,以此把合伙人跟员工的股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
因为有限合伙分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即使只持有万分之一的股份,这个持股平台里面的股份也都是他的,他可以代理有限合伙的权利。而有限合伙人主要是分钱的权利,基本是没话语权。
第四种:AB股计划
AB股计划通常是把外部投资人设置为一股有一个投票权,而运营团队一股有10个投票权。例如刘强东一股有20个投票权,所以他总够有将近90%的投票权。
股权激励就是把公司股东和职业经理人(核心高管)利益绑到一起,建立一种共赢机制。
两者之间会有不同的立场,如果我是一个员工,我更关心的是能拿多少工资和提成奖金;如果是股东,他更关心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长期的增值与稳定。通过股权激励,可以把这两个不同立场的群体捆绑到一起。
什么是差的股权架构?再举西少爷这个例子,在公司刚刚走上正轨时,创始人团队分崩离析。三个创始人分别占股40%、30%、30%,这样的股权架构有什么问题?——没有一个人占51%以上,也即没有一个人有公司的控制权。
在我看来,创业初期主要创始人持股51%都还不够,好的股权架构是有一个老大持股三分之二。不合理的股权架构下,只要出现问题,一定是毁灭性的,一定有合伙人被踢出*。
第一:简单明晰
创业早期,我们建议采用简单的股权架构,一般三个股东,最多不能超过五个,其他人可以用代持。
第二:一定要有带头大哥
创业公司一定要有一个人来拍板,尤其是在早期,肯定要快速决策,到关键点一定要有人带头来做,这个人就是带头大哥。
第三:资源互补
怎么挑选合伙人?怎么做分配?我的建议是资源一定要互补,有人做产品,有人做运营,有人做技术。如果找一样的,根本就没法创业,那样肯定做不大。
第四:股东之间一定要相互信任
找合伙人一定要找身边的熟人或者是真正知道对方本性的人。
我不赞成合伙人只认识一两天,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就说一起去创业,这种成功的几率会很小。所以我在做投资人看项目时,都会问创业者,你们创始合伙人之间认识了多长时间?很多人说是同学、发小、闺密,这种成功的几率会相对高一点,因为彼此之间是互相信任的。
第一:看出资
如果大家都有钱,那就几个人合伙出,比如公司注册资本一百万,我出六十万,你出四十万。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但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第二:带头大哥要有比较大的股权
发起人一定是牺牲最大的,他的股权在早期也一定是最大的控制权。
第三:合伙人在公司角色的重要性
一定要知道在这个公司的发展中(尤其是后期)最重要的人是谁,这个人的股权一定相对会多一点。比如你的公司是产品为导向,重点在产品上,那产品合伙人一定要比技术合伙人占股比例大。或者你的公司是以技术为特点的,那技术合伙人的占股比例就更重要一些。也有做O2O、做电商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运营,那可能运营合伙人的股权就应该最大。
第四:要有一个明显的股权架构梯次
最好的方式就是刚才提到的,创始人持股51%以上甚至是2/3,联合创始人在20~30%,再预留10~15%的期权池。这是相对合理的分配方法,有区间梯次,创始人肯定是老大,联合创始人有一定的话语权,期权池给员工做激励。
第五:预留合伙人期权池
就像真功夫这个案例,潘宇海是创始人,但后期把它实际做大的是蔡达标。潘宇海只是在前期搭了个台子而已,后期蔡达标的功劳越来越大,这时怎么办?不能说一开始蔡达标拿到多少股份,后面就永远只是这么多。如果有合理的期权池,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设置激励机制基本已经是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共识,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激励机制的效果都不好。原因在于,公司最后有两条路,要么上市,要么被收购,但是这对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来说概率都比较低。如果不设置合理的退出机制,将无法适应创业公司频繁发生人员更迭的情况。
因此,事先约定科学的退出机制,将直接解决开头案例中提出的员工离职问题。
限制性股权简单来讲,第一它是股权,可以直接办理工商登记;第二它有权利限制,这种权利限制可以四年去兑现;而且中间离职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按照一个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回购,这就叫限制性股权。限制性股权的限制就在于,分期兑现,公司可以回购。
无论融资与否,上市与否,都需要套用限制性股权。比如说,创始合伙人早期只掏了三五万块,拿了20%的股份,干了不到半年,公司做到五千万或者一个亿,谁都不希望看到他仅靠一点贡献就拿走一大笔钱。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拿限制性股权。
分期兑现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约定4年,每年兑现四分之一;
第二种:任职满2年兑现50%,三年兑现75%,四年100%。这是为了预防短期投机行为,小米的员工股权激励就是按照这种模式的;
第三种:逐年增加,第一年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也就是干的时间越长的兑现的越多;
第四种:干满一年兑现四分之一,剩下的在三年之内每个月兑现48分之一。这种以干满一年为兑现前提,后面每到一个月兑现一点,算得比较清。
这几种模式对团队来讲是不同的导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有些公司一开始约定,如果合伙人离职,双方按照协商的价格回购。所以这里面有几种模式:
第一种:参照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
比如说他原来花10万块买了10%的股,如果到了两三倍,那一定得溢价。
第二种:参照公司净资产
假如公司干到第三第四年的时候资产已经有一个亿了,这时候要是按照人家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那么人家干的这几年都白干了。所以对于此类重资产企业,可以参照净资产来定。
因为回购是一个买断的概念,相当于把对方未来十几年的财富都断掉了,所以从公平合理的角度还得有一点溢价。
第三种:参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折扣价
回购为什么要打折呢?基于几个考虑:
退出机制怎么去落地?首先要在理念层面达成共识,之后再谈硬梆梆、冷冰冰的规则。
理念层面是大家先沟通到同一个层面,比如:
未来这个公司能不能做成?能走多远?能做多大?确定好主要贡献在于长期全职出力。
如果股份不回购对长期参与创业的股东是不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事情?
总之,所有合伙人要同一套标准,游戏规则值得所有人尊重。只有在理念层次沟通好了,才能够平和理性地去谈具体的规则条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两个人合伙开公司,股份应该怎么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财税指闻」。
2个人合伙做生意,为了更好地防止公司成立后多余的矛盾纠纷。最好是能够提早分派好股份股权,以防日后纠纷案件,那麼2人合伙最佳股份分配是啥?两人合伙股权分配比例最佳如何分派?
更多节税技巧
可以关注#视频号:会计天下
本套资料包含合同管理全过程风险防范及管控、合同管理方法、全国范围内通用合同类型范本、各省**部门、事业单位发布的合同范本等,共2580例常用合同范本
来源:财税指闻,整理:财税指闻。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几个人一起创业,应该怎么分配股份?
共同商量分配
三人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配?
▼真实案例:
三人合伙开公司,我是创始人,也是法人。但是我找的其中一个合伙人技术能力很强,业务能力也可以,还有一个合伙人跟我关系不错,主要是后勤做账财务工作。如果三人都投10万,怎么来划分股权?同时又有激励作用。
▼律师分析:
首先,合伙开公司,不管是几个人,股权肯定是不能平分,股权平分是大忌,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
其次,因为你们是初创企业,只有三个人,建议1大于2+3的原则,也就是你的股权份额一定要大于他们俩股权之和,这个时期一定要有一个说话的老大,你的份额最好占到67以上,至少也要占到51。
再次,最好预留10%到15%的期权池吸引后续的人才加入,还有员工的股权激励。
切记,资金股和人力股一定要把它设计成动态的股权调整机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开始资金是很重要的,但是后来人力很重要,还要考虑他们在每一个时期的贡献点,分红一定要跟贡献点挂钩,这样才会做到相对平衡。
股权设计既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心理活,绝不是套一个公式就能解决的。
▼创业必须知道的股权生死线:
绝对控股,需三分之二以上股权,即67%以上。
相对控股,需二分之一以上股权,即51%以上。
安全控股,需三分之一以上股权,即34%以上。
有权发起解散的股权是10%以上。
常见错误分配方式:
1、各占三分之一
三人合伙,最忌讳平分股权,每人10万,共计30万,每人都是三分之一的股权。
团队没有主心骨,在今后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没有人拍板决策。
2、35%∶18%∶18%∶29%
公司控制权分散,决策成本比较高。
3、93%∶4%∶3%
一股独大,承担无限责任,创始人吃独食。
4、40%∶40%∶20%
小股东拥有决定权,两个大股东都会拉拢他,从而小股东成为了“大哥”。
三人最佳股权分配方案
1、70%∶20%∶10%
2、60%∶30%∶10%
3、51%、25%、24%
好处是:老大清晰,能够进行快速决策。
老大的股权要大于老二老三的股权之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2+3原则。
创业合伙,理清股权,十分重要,应该先小人后君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这些制度章程完善以后,以后就会事半功倍。
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免费获取
《股东大会范本》
备注:股东大会
两个看鱼据耐人合伙开公司,怎么分股份最合适
两个人合伙开丛森好公司,分股份很多种考虑,如果是单纯的资金入股,直接按出资比例确定就好。实际中,还要考虑其他很多问题,比如其中一人是否以技术或管理、土地或其他资产入股?比如在公司成立过程中或今后经营中谁发挥作风更大?等等,具体怎么分,应该你们渗铅协商确定。但是应春型该说明的是,超过50%的是有控股权的。
三个合伙来自开公司股份怎么分??360问答
3.5:3.5:3只出钱的占3。不出人少半成股份。如果打算一直不管只要干股就4:4:2
请问有五个人合伙开公司,如何分股??
你好。我现在遇到一个问题,5个人合股做生意。其中有一股是房东。像这样子的话,那我们是怎么去算那个分红法呢?
多人出资开公司,请问股权怎么分配,分红是否按股权?我做为发起人可以预留百分之五十股吗?
你说呢...
两个人合伙开公司其中有一个股东要撤股分利润该怎么分
打算和朋友合伙开服装店,但两个人都没过开店经验,所以股分和利润的问题一直这种合作方式是有的,其中不乏成功的先例。首先,你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