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龙头上市公司有哪些(新消费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admin 2024-01-04 21:13:31 608

摘要:新消费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就是一些消费类板块的集合,包括食品、饮料、百货、汽车、旅游、家具、农产品、医*等。 消费类股票就是指以生产和销售日用消费类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

新消费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就是一些消费类板块的集合,包括食品、饮料、百货、汽车、旅游、家具、农产品、医*等。  消费类股票就是指以生产和销售日用消费类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涉及商业连锁、酿酒、酒店、旅游、家用电器等之类的股票。消费类股票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食品饮料行业内股票;  二是受益于消费升级消费类股票;  三属于另类消费领域的行业典型的如医*行业。

vr和ar的食初呢料队投路握龙头上市公司有哪些

目前,VR设备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几家:幻影星空VR(即将上市):是一家贯穿创意、研发、内容、生产、销售、运营和服务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世界VR产业大会毁没VR/AR创新奖等荣誉,获省科技厅颁发的“广东省智能VR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并在VR娱乐、VR电竞、VR健身运动、5D7D影院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谷歌母公司Alphabet:谷歌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和互联网公司之一,时也是VR设备领域的领先者,旗下拥有OculusVR、GoogleCardboard等VR设备品牌。索尼:索尼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旗下拥有PlayStationVR等VR设备品牌,并在VR游戏、VR电影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HTC:HTC是台湾知名的智能纤指纳手机和VR设备制造商,旗下拥有Vive等VR设备品牌,并在VR游戏、VR应用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苹逗拿果:苹果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虽然公司尚未推出自己的VR设备,但其AR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VR设备企业正在崛起,如Pico、Oculus、Valve、普乐蛙VR等,也值得投资者关注。无论是哪家公司,投资VR设备行问防满破最业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如果您想要选择一家VR公司进行投资或合作,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的产品和技术:选择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公司。可以关注公司推出的VR设备或VR应用,了解其在市场上的表现和用户评价。2.公司的发展前景:选择一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可以考虑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份额、营收增长等方面的情况。3.公司的团队和管理:选择一家具有专业团队和良好管理的公司,可以考虑公司的核心团队、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情况。4.公司的竞争优:选择一家具有竞争优的公司,可以考虑公司在市场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口碑等方面的情况。5.公司的风险和回报:选择一家风险较小、回报较高的公司,可以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风险、行业趋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VR公司进行投资或合作。

商务部牵头促进消费,零售龙头宣布突破路径,你最看好哪一个?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现在是实体零售困难的时期,但我们坚信能够度过难关。”在日前举行的2020年暨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向投资者喊话。

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零售行业2020年普遍经营困难。

据光大证券研报统计,2020年度,零售行业主要53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777.62亿元,同比减少26.32%。实现毛利1278.64亿元,同比减少14.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1.38亿元,同比减少43.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0.61亿元,同比减少59.40%。

对比图看起来相当有冲击力。

如何寻求突破?**已经帮助搭台。

5月1日,“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活动期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促消活动,如车展、老字号展等,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将发布活动信息和各类促销举措。据了解,“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由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等共同组织开展,北京、广东、重庆、苏州等地也将陆续启动。

第三届全国“双品网购节”已于4月28日在北京等多地同时启动。活动将推出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尚新品,上线一批国货精品和网络品牌,推出一批“丝路电商”伙伴国知名商品,还将推出餐饮、旅游、文化、体育等优质在线服务。

“中华美食荟”活动已于4月29日在江苏扬州启动,努力打造餐饮消费新热点。据了解,活动将重点推出31项地方举办的特色餐饮活动,发挥商圈带动作用,在9月举行的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上还将组织特色菜现场品鉴。

“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将于5月12日在广州启动,将结合传统节日、重大展会等主要节点陆续开展,持续到年底,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促进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5月7日至10日,商务部与海南省人民**将在海口共同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展会期间,将举办六场重大活动,还将举办一系列的新品发布、采购对接、行业推介等配套活动,汇聚国内外优质消费品资源,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此外,各地还将结合本地消费特点和节庆等特色资源,组织开展贯通线上线下、涵盖商品服务、面向城市乡村、融合商业旅游文化的各类消费促进活动。

**搭台,还需企业唱戏!

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将如何表现?在日前举行的年度业绩投资者说明会上,多家上市公司的掌门人介绍了自家的新规划新路径。

已经拿到了免税牌照的王府井介绍,公司正全力推进免税项目的落地。

大商股份也透露,公司已成立了南货北调国际贸易公司,正积极争取在海南自贸港等中心城市战略布*,争取海南岛内居民免税业务资质。

王府井和大商股份是国内百货行业的龙头,两家公司2020年营收均超过80亿元。

超市龙头中,家家悦透露有意进军北京市场,公司近年来主要在山东、河北、内蒙、安徽和江苏北部布*。

已初步完成全国布*的永辉超市,则主动放缓了扩张的步伐。截至2020年底,永辉已进入29省市,门店数达1017家。2021年,永辉计划开店80家,这要低于2020年的114家,2019年永辉超市新开了205家门店。

对此,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称,现在需要新型的店,符合到家业务的店,需要提高店的质量。

尽管龙头公司市占率仍然很低,龙头公司短期内已不将规模作为第一目标。大商股份总裁闫莉也提出,零售行业已不能简单通过规模扩张的方式来谋求突破。

当然,规模仍是发展的基础。大商股份透露,根据公司大股东大商集团的相关承诺,大商集团将在2022年5月23日前解决与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目前大商集团已经关闭部分与公司存在同业门竞争的店,并正在对具备一定盈利能力且无负债、低负债的门店进行股权结构调整、资产剥离等工作,为注入上市公司做准备。

在提醒上半年可能出现亏损后,永辉超市也透露,下半年会有改变。

编辑:全泽源

往期回顾

高瓴资本近期密集调研这8家公司,有些股票已现强势……

明天开盘了!盘前作业,哪些板块赢面大?

100多位A股公司董事长给你写信了,赶紧看看写了点啥

本期责任编辑:邵子怡

版权声明

好看,你就点一下!

来自消费龙头的问候:我们即将安全抵达2021,你在2020是否安好?

报告要点

近期行情的特征是,消费龙头的涨幅远远领先于指数反弹的幅度,为什么?

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爱美客深度报告:医美龙头,洞察消费趋势,引领医美发展潮流_产品

原标题:爱美客深度报告:医美龙头,洞察消费趋势,引领医美发展潮流

►市场空间大、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无医保降价压力。

医美行业与海外市场具有人均GDP的经济时差特点,空间巨大,目前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保持超过20%的增速。中国的人均GDP在2019年1.03万美元,而韩国意大利超3万美元,美国为超6万美元,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理论上我国医美行业会追赶美国、日本、意大利和韩国等医美大国的水平;韩国2018年人均医美支出146美元,美国为95美元,巴西为70美元,意大利为68美元,我国仅有13美元,和韩国、美国、意大利的差距巨大;从每千人医美消费的次数,韩国最高为89.3,美国为52.3,日本为28.1,俄罗斯为18.6,中国仅有14.5,消费空间大。

医美产品的客户是消费者,而不是医院传统的患者,属于可选消费,支出费用不占用医保,不受国家医保费用控制的限制,未来不会有集采或者其他医保控费情况的出现,没有政策扰动;医美的品类为医保免疫品种,又具备“消费”的大市场空间。

从ROE看,公司的ROE一直保持20%以上,2016~2019年在30%~44%区间;而毛利率维持在86%~94%的区间,毛利率较高,体现出了极高的技术壁垒;而净利率则随着公司产品推广的销售支持而有变化,最近四年维持较高水平在34~53%的区间。因为公司的多个产品均为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其他厂家要追赶,则还需要历经临床试验和产品推广的阶段,至少要三年以上。

►公司研发能力强、持续推出新产品切合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运作能力强。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相继推出了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修复的国内首款复合注射材料(逸美)、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宝尼达)、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爱芙莱、爱美飞)、国内首款应用于颈纹修复的注射材料(嗨体)及新型复合注射材料(逸美一加一)以及国内首款面部埋植线(紧恋)等六款生物医用软组织修复材料产品,公司各产品在配方组份、适用部位、修复效果等方面有所区分,能够满足多个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公司的嗨体是目前公司打造出的一款“爆款”产品,体现了公司在产品运作的能力。嗨体自上市以来,增速极快,仅仅两年间,销售额就从2017年的0.3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42亿元,实现7倍增长;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上半年嗨体的增速仍有50%以上。

►公司生产工艺强,产品不良反应率极低,在消费者和医生群体中口碑良好,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产品牌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1)致敏度,国产品牌早期致敏度较高,在15年之后致敏率减少才得以普及;(2)合成工艺,在塑性技术上,单交联还是双交联都提升了较大,制作工艺从产品本身而言逐渐成熟;(3)产品差距,差距主要在品牌塑造度和产品在高端客群中的定位,现在国内产品大部分还是在中低端,目前中高端产品只有宝尼达。公司生产工艺强,产品不良反应率极低,按照销售金额计算,爱美客的玻尿酸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占比仅有7.0%到2019年占比14.0%,两年时间市占率增长一倍。

►公司产品多款为国内首款,创新力强、善于打造爆款。

在公司的持续研发下,公司2009年开始产品陆续获批,2009年逸美获得CFDA(现在NMPA)审批,2012年宝尼达获批(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2015年爱芙莱和爱美飞获批,2016年嗨体(国内首款颈纹美容产品)和逸美一加一获批,2019年紧恋(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活埋植线)获批。公司十年间陆续推出六个品类,平均约1~2年推出一款新产品,保证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接力。并且多款为国内首款,创新能力强,打造的爆款产品包括爱芙莱和嗨体,公司善于打造爆款产品。

►后续产品储备丰富,拥有多款重磅品种在研管线。

目前公司在持续推进研发的包括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童颜针)、A型肉毒毒素的研发、注射用基因重组蛋白*物(减肥瘦体)、去氧胆酸*物研发(减肥瘦体)等。目前童颜针(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在注册申请阶段,A型肉毒毒素已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基因重组蛋白*物处于临床阶段,均为医美行业最前沿的品类,一旦推出,将会打造又一个个“嗨体”。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7.08/10.70/15.51亿元,同比增长27.0%/51.0%/45.0%,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6.33/9.09亿元,同比增长40.9%/47.2%/43.5%,对应2020~2022年市盈率分别为153X/104X/73X。考虑到公司储备产品丰富,均为重磅品种,公司在品牌推广的造势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公司未来保持高速增速,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美行业整顿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产品获批不及预期。

1.医美龙头,洞悉消费者需求,引领行业潮流

爱美客成立于2004年,主营为医美行业的透明质酸钠相关的产品,是首家取得国家*监*批准用于面部软组织修复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的国内企业,先发优势显著。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对外合作,相继推出了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修复的国内首款复合注射材料(逸美)、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宝尼达)、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爱芙莱、爱美飞)、国内首款应用于颈纹修复的注射材料(嗨体)及新型复合注射材料(逸美一加一)以及国内首款面部埋植线(紧恋),具有明显的产品层级优势。其中逸美、宝尼达、爱芙莱、嗨体等四款产品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认定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

公司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基材,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PVA凝胶微球、肌肽等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发挥了各材料间的协同互补作用;面部埋植线产品以聚对二氧环己酮为主要材料,可完全被人体所吸收,并对浅层脂肪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达到改善鼻唇沟皱纹的效果。目前公司已拥有五款获国家*监*批准的III类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为获得国家*监*批准的同类产品最多的企业。而公司五款产品由于配方组份、注射部位、注射体验等方面有所不同,可以能够满足多不同消费者在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公司2019年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73.74%,归母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148.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7亿元,同比增长145.71%。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20.98%,但是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二季度单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16.25%,而三季度单季度同比增长43.19%。公司收入逐季度恢复显著,主要是嗨体经过1~2年培育期,作为独家品种本身就处于高速放量阶段,从而抵御了疫情的影响逆势快速放量。

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接近,生意现金流好,今年疫情原因公司适当放宽部分合作伙伴的回款导致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略高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但是依旧合理,预计全年两者会接近。公司毛利率稳步上升,2017年毛利率为86.15%而2019年为92.63%,净利率加速上升,2017年为34.49%,2019年为53.43%,公司毛利率提升6.48PCT,净利率提升了18.94PCT。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高端产品不断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显著,而产品的品牌效应也带动了公司产品的销量。

1.1.历经16年发展成就医美龙头

公司2004年在北京成立,按照公司的产品的推出节奏,公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产品研发阶段:2004~2009年,成立五年后,公司首款产品透明质酸钠注射填充剂(逸美)获得NMPA审批通过,为国内首家获批的注射用透明质酸Ⅲ类医疗器械的企业。

阶段二,差异化注射填充剂丰富阶段:2010~2017年,成立“生物可降解材料工程实验室”,搭建了生物医用材料产品转化平台,随即在2015年公司爱芙莱和嗨体获批,两个产品均有重大意义,爱芙莱为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透明质酸钠注射填充剂,而嗨体是国内首款用于修复颈纹的透明质酸钠符合填充剂。

阶段三,“透质类+非透质类”产品扩充阶段:2018年至今,公司在2018年和2020年相继和全球医美行业领先的韩国企业在A型肉毒毒素产品和美容护肤类别产品进行合作,扩充公司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冲剂之外的美容市场。

可以看到,公司发展历程中,多个产品都是国内首款,领先同行,在品类还没有到达销售高峰,就开展和海外同行企业合作,不断扩展品类,着眼未来的发展。

1.2.控股权稳定,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公司核心高管均有持股,董事长简军女士为第一大股东,发行前直接间接持有公司50.75%的股份,控股权稳定;核心高管,包括CEO石毅峰先生、董秘简勇先生、副总经理勾丽娜女士等均有持股。即使发行完成后公众股东持有22.82%,但是大股东的控股权稳定(39.17%),管理层激励充分。

目前公司的高管团队配置齐全,“战略+销售+财务+研发生产”均齐备;董事长与战略投资总监负责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新产业前瞻,CEO负责整体运营和团队管理,副总勾总负责销售,生产负责人尹总具备23年医疗器械生产经验。此外,公司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为行业内顶级专家,有来自北京大学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生物材料学会委员等。

1.3.持续研发投入,产品迭代创新

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不少,历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不低,主要是公司所处的赛道是医美,具备医疗属性,产品需要走常规三类器械的临床审批,此外,医美产品迭代较快,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来保证公司产品的领先。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849万元,费用占收入12.81%;2019年研发费为4856万元,同比增长44%。

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总体具备理论基础,在行业内均有较丰富的经验。核心四位技术人员有三位是作为直接技术方主导公司的产品研发,具备研发、产业化和注册的经验。

在公司的持续研发下,公司2009年开始产品陆续获批,2019年逸美获得CFDA(现在NMPA)审批,2012年宝尼达获批(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2015年爱芙莱和爱美飞获批,2016年嗨体(国内首款颈纹美容产品)和逸美一加一获批,2019年紧恋(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活埋植线)获批。公司十年间陆续推出六个品类,平均约1~2年推出一款新产品,保证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接力。

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的修复,主要面向医疗机构的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皮肤科等科室,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由经过培训的医生注射于面部及颈部,修复皱纹及凹陷组织;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产品由经过培训的医生植入皮下脂肪层,为浅层脂肪提供支撑,从而改善鼻唇沟皱纹。

2.优质赛道:医疗+消费,壁垒高,紧随历史进程

2.1.医美行业产业链梳理,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医疗美容根据是否需要手术,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均是由经注册的专业医师及医疗专家进行。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指的是通过手术对胸、鼻、眼皮及其他身体部位进行侵入性的改变,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外观。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又称为微整形,主要包括注射疗法和激光疗法。注射疗法指通过注射肉毒杆菌、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等材料达到消除面部皱纹、凹陷的目的。激光疗法使用激光收紧深层皮肤,去除色素,重塑肌肤表层。

医疗美容产业链格*:医疗美容产业链中,行业上游为医疗美容耗材的生产商和器械设备的制造商,行业中游为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皮肤科和非公立医疗美容机构,下游为广大终端消费者。

目前医疗美容产业链具备几个特点:

(1)上游原料生产商/针剂生产商集中度高,毛利率高:毛利率80~95%,净利率从25~50%,比较典型的公司包括昊海生科、华熙生物、爱美客;

(2)医疗美容机构集中度低,国内有超过1.2万家医疗美容整形机构,大型的机构如美莱、艺星、伊美尔、华韩整形、苏宁环球等,通常大型医美机构有超过10位全职主诊医生;此外,国内有超过8000多家小微型机构,一般主诊医生一位再配合2~3位助手。美容机构毛利率在40~65%,净利率看每家机构的运营效率,一般10%。医美机构的最大成本为营销获客成本,占比20~50%不等,而*械成本约占10~25%,医生的医疗服务成本占比10~25%。

(3)医美平台:有线上线下,线上呈现互联网的头部特性,如新氧(SY.O)在纳斯达上市,市值15亿美元,2019年收入11.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毛利率82.75%,净利率15.35%。

2.2.我国医美行业复合增速24.2%,经济发展带动,医美产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疗美容行业已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据国际整形美容医学会统计,全球医疗美容服务疗程数从2011年的1470.78万例增长至2017年的2339.05万例,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4%。

在我国,医疗美容已有近30年的行业历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从医疗美容机构的规模数量看,2011年末,我国各类医疗机构中医疗美容科床位数为5242张,2017年末增长至11470张,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94%。从就诊人数看,2011年,我国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的门诊数量分别为34.72万人次和78.40万人次,共113.12万人次,至2017年已分别增长至71.79万人次和462.63万人次,共534.42万人次,合计就诊人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54%。并且可以看到,美容医院的诊疗人次增速更快,未来医美的场景主要是美容医院为主导。

就市场规模而言,我国医美市场2018年183.79亿美元,目前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313.76亿美元,而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与沙利文预测,中国医美市场增速全球最高,预计2018~2023年复合增速达24.2%,而美国仅有3.7%,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增速也不慢,有5.3%、7.0%和8.3%。医美产业全球范围内景气度高。

从每千人医美消费的次数计算,我国差距依旧大。韩国最高为89.3,而美国为52.3,俄罗斯为18.6,中国仅有14.5,相比日本的28.1中国还有翻倍的诊疗次数,相比美国有近4倍的空间。当然,和当地的经济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美好事物的认知等,都有差异,不能够简单来做市场空间测算,但是可以看到国内的消费者在医美消费领域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差异,从而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和个人医美意识的提升,为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受监管的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217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在2023年达到3601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24.2%。

再看各国人均GDP的差异,中国的人均GDP在2019年1.03万美元,而韩国为3.33万美元,意大利为3.45万美元,美国为6.28万美元,鉴于存在人均GDP的经济时差,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理论上我国医美行业会追赶美国、日本、意大利和韩国等医美大国的水平。

我们把数据再细化,看来各个国家每人医美的消费情况,韩国2018年人均医美支出146美元,美国为95美元,巴西为70美元,意大利为68美元,我国仅有13美元,与俄罗斯、土耳其、日本等都有差距,和韩国、美国、意大利的差距就更大。

中国医美行业合规机构数量从2015年的7000家增加至2019年的12700家,增长超过80%。2019年监管下合规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为1436亿元,相比2015年的638亿元大幅提升,复合年增长率为22.50%。非手术类医美服务由于恢复时间较短,更加安全等优势,在中国越来越受迎,非手术类市场模増速高于同期手术类市场增速。2019年,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市场占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1.8%;根据沙利文的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市场占市场的份额会超过45%,非手术类微创手术细分市场增速更快。此外,也要留意,非手术类的微创手术也得益于操作医生更多。

中国非手术类微创医疗美容可以进一步分成三类:注射类,能量类以及其他类。注射类医疗美容主要是用通过微小切口,以最小的组织损伤为代价,替代传统的医疗美容操作方式。医疗美容注射类产品被NMPA批准的主要有四类产品:透明质酸钠类填充剂(含复合材料)、胶原蛋白填充剂、肉毒毒素、埋植线四大类。中国注射类非手术市场2015~2019复合增长为24.40%,而2019~2024预计复合增长20.40%,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目前,透明质酸钠和肉毒毒素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医疗美容项目,据国际整形美容医学会统计,2017年两个项目占全球医疗美容项目数的比例分别为17.35%和16.47%。而根据新氧大数据,我国注射医美市场份额主要是玻尿酸和肉毒素,占比分别为66.59%和32.67%,并且增速都较快,分别为53.10%和90.60%。

2.3.医美透明质酸注射剂市场规模50亿元,2024年有望达到120亿元,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首先分析医美主要产品透明质酸钠类填充剂(含复合材料)的市场规模。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又称玻尿酸,是一种高分子粘多糖,由双糖单位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状态下,透明质酸分子在空间上呈刚性的螺旋柱状结构,柱状内侧由于存在大量的羟基而产生强亲水性,可将其结合的水分子锁定在螺旋柱状结构中,使得水分不易流失,因此具有优异的保湿功能。在大分子量、高浓度的水溶液状态下,透明质酸可在分子间作用下形成双螺旋甚至网状结构,使其在具有保湿性的同时还体现出粘弹性,从而可以保护和抵抗外界压力、摩擦带来的形变,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由于透明质酸拥有上述保湿性、粘弹性和润滑性,再加上透明质酸为人体天然存在的物质,具有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用作生物医用材料。

透明质酸在人体皮肤中天然存在,并作为表皮及真皮的主要基质成分之一,起到吸收水分、保持湿润的作用,使皮肤柔嫩、光滑并具有弹性,防止皮肤衰老或产生皱纹。同时,透明质酸还具有促进营养成分吸收、预防修复皮肤损伤以及改善皮肤新陈代谢的作用。然而,人体皮肤中的透明质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导致皮肤保湿能力下降,失去弹性与光泽,并出现皱纹等衰老现象。

自然状态的透明质酸结构是线型单链的,分子链之间关联松散,常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这种状态下的透明质酸稳定性较弱,容易被人体代谢吸收,无法在体内持久地起到保湿作用,同时其较弱的支撑性也无法起到塑形的效果。因此,对于医疗美容注射填充用的透明质酸产品,业界普遍采用交联(即将线型或支型高分子链间以共价键连接成网状或体型高分子)的技术手段,使得透明质酸分子链之间形成链接,构成立体结构,从而增强了透明质酸的稳定性,延长了透明质酸的吸收代谢时间和重复注射的周期。这同时也使得透明质酸在质地上转变为具有适宜粘弹性的凝胶状,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和塑形功能,达到更为理想的医疗美容临床效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开始进入骨科、眼科、整形外科等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的加快,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在医*领域的渗透率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美国整形美容外科协会统计显示,用于美容领域的透明质酸钠销售额占总销售的60%以上,2017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5.43亿美元。而中国54%的医用级透明质酸用于医疗美容,在骨科和眼科的使用比例接近,为23%。

在医疗美容用途中,透明质酸可以通过皮下填充剂的形式,人工注射进入真皮褶皱凹陷或希望丰润的部位,更为直接、快速地补充透明质酸,从而达到上述皮肤美容效果,并借由透明质酸的粘弹性和塑形功能,同时实现消除皱纹以及修饰面部的效果。用于医疗美容的透明质酸产品,广泛覆盖于中国各大公立和私立合规医疗机构,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透明质酸产品市场规模达到约50亿元人民币,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2%。

随着医疗美容透明质酸填充剂本土产品品类的增多,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技术的创新,例如与利多卡因*械联用的透明质酸填充剂可在操作过程中起到止痛效果,增加病人的接受程度,本土品牌的市场销售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疗美容透明质酸产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歩扩大,预计在2024年达到120.4亿元人民。

而国内透明质酸注射填充剂的格*,按照销售金额看,爱美客的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占比仅有7.0%到2019年占比14.0%,两年时间市占率增长一倍;而从销量的市占率来看,爱美客占比26.5%市场占有率第一,韩国LG、华熙生物和昊海紧随其后,TOP5中有三个国产品牌。从销售金额和销售量的市占率差异,国内和进口的透明质酸在出厂价格还有较大的区间,国内的三家(爱美客、华熙、昊海)的出厂价格差异不大,而瑞典瑞蓝的价格为国产三家的约3倍,韩国LG和韩国艾莉薇的约是国产品牌的的2倍多,美国艾尔建的价格最高为国产三家的10倍多。全球最顶尖的玻尿酸品牌美国艾尔建的乔雅登系列产品更具有定价权,产品更高端,显示出了消费类产品的品牌定价属性。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相继推出了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修复的国内首款复合注射材料(逸美)、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宝尼达)、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爱芙莱、爱美飞)、国内首款应用于颈纹修复的注射材料(嗨体)及新型复合注射材料(逸美一加一)以及国内首款面部埋植线(紧恋)等六款生物医用软组织修复材料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在行业内确定了明显的产品优势及先发优势。其中逸美、宝尼达、爱芙莱、嗨体等四款产品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认定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

公司产品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布*,覆盖入门、低端、中端和高端,满足医疗美容机构的各类产品需求。逸美主打入门产品,逸美一加一和爱美飞是升级产品,为中低端产品;爱芙莱和嗨体为中端品类,为公司主打,为公司的流量品种,并且嗨体产品独家;宝尼达为公司的高端产品,单价高。

公司各产品在配方组份、适用部位、修复效果等方面有所区分,能够满足多个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其中,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基材,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PVA凝胶微球、肌肽等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发挥了各材料间的协同互补作用;面部埋植线产品以聚对二氧环己酮为主要材料,可完全被人体所吸收,并对浅层脂肪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达到改善鼻唇沟皱纹的效果。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建设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搭建了生物医用材料产品转化平台,自主研发形成了多组分复合仿基质水凝胶技术、固液渐变互穿交联技术、水密型微球悬浮制备技术、组织液仿生技术、恒水精准切割技术等核心技术。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毒素的俗称,是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肉毒素在体内可以干扰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使肌肉纤维不能收缩。

在医美行业中,肉毒素的主要应用是肌肉痉挛和除皱纹,注射效果维持时间一般为3~12个月,在皱纹复发和肌肉增大后可再次注射。肉毒素拥有8个亚型,目前医美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是A型可注射型肉毒毒素。

全球首款肉毒素产品(艾尔建A型肉毒毒素BOTOX保妥适)1989年获批FDA上市,适应症是用于眼睑痉挛、斜视的治疗;保妥适在临床也逐渐被应用到痉挛性斜颈、颈部肌张力障碍甚至是鱼尾纹等美容领域。

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统计2015年全球肉毒毒素注射达到462.78万人次,而据ASAPS(TheAmericanSocietyforAestheticPlasticSurgery)统计,2017年肉毒素注射疗程共计154.82万例,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为玻尿酸。

艾尔建的BOTOX(保妥适)2015年销售额为19.76亿美元,2019年销售额为37.91亿美元,四年复合增长率为17.69%,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肉毒毒素为医美大品种。

中国肉毒素市场自1997年开始。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衡力)在1997年获得CFDA(现在为NMPA)审批,用于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等**患者及某些斜视患者的治疗。2012年,兰州生物衡力适应症拓展到改善**中重度眉间纹的暂时性治疗。而1999年,艾尔建公司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BOTOX(保妥适)经CFDA批准上市,最初用于患者偏侧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的治疗,后在2009年适应症拓展到改善**中重度眉间纹的暂时性治疗。

中国医疗美容肉毒素市场规模较大、增速快,肉毒素产品本身具有重复消费性。肉毒素一般来说,维持时间在3~12个月不等,因此产品具有复购率高、重复消费次数多等特点,从而使得对产品的需求不断产生;随着国内合规市场肉毒产品不断丰富,不合规肉毒素产品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合规肉毒素产品的市场增速很有期望更快发展。

2019年我国肉毒素市场规模35亿元,2015~2019年复合增速为31.2%,预计2019~2024E复合增速为17.5%,2024年我国肉毒素市场规模为80亿元。

截止到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肉毒毒素市场只有两家企业拥有NMPA批准的产品注册证;2020年NMPA新批准了两款注射用A型肉毒素产品(Ipsen和Hugel,分别被高德美和四环*业代理销售);此外,还有两家公司完成临床,两家公司在临床中。

国内肉毒素市场格*两家公司主导。兰州生物在国内医疗美容肉毒毒素产品销量占比较高,但是由于兰州生物国产肉毒毒素产品定价低,从销售金额分析,美国艾尔建市场占比高于兰州生物,艾尔建肉毒毒素产品出厂价格预计是兰州生物的4倍。从米内网数据招标数据统计,我国A型肉毒毒素的招标市场基本是兰州生物和艾尔建,兰州生物50iu的价格350~500元,而艾尔建的价格为900~1200元,艾尔建面对的群体定位更加高端,由于品牌效应,故艾尔建给到渠道的折扣空间更小。

3.公司核心能力:研发迭代与市场品牌引领造势

3.1.可选消费,技术壁垒高,护城河极深

3.1.1.医疗产品属性,注册流程长,壁垒高

实际上,玻尿酸和肉毒毒素均属于三类医*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市场需要进行常规的临床审批,才可以获得市场准入,从市场调研确定立项,到临床到最后获批上市,实际上的时间要3~6年;并且,对质量的控制,对研发的投入和专业性,要求更高。

这是医美市场的产品和普通的化妆品市场或者消费市场不一样的地方,壁垒非常高。从ROE看,公司的ROE一直保持20%以上,2016~2019年在30%~44%区间;而毛利率维持在86%~94%的区间,毛利率较高,体现出了极高的技术壁垒;而净利率则随着公司产品推广的销售支持而有变化,最近四年维持较高水平在34~53%的区间。

例如爱美客的产品研发流程,就和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研发流程一致,前期的技术验证、临床试验,注册申报和最后获批上市,均为医疗器械获取注册证的常规流程。这个壁垒,也是区分医美产品型公司很重要的途径。

在研发技术和合作单位方面,医美公司与普通的消费/化妆品公司不同,例如爱美客,合作单位大部分为高校的医*、材料专业、高等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医美公司的质量体系与医疗器械公司也一致,例如爱美客在2008年,就陆续建立成体系的质量体系,2008年公司建立GMP质量管理体系,2012年和2015年又相继获得行业相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1.2.消费级产品,不占用医保资金

国家通过集采控制医疗费用支出,体现在医疗耗材相关的集采。2019年江苏开启骨科集采帷幕,2020年疫情一度中断耗材集采,5月份开始各省份逐步开始高值耗材集采,目前,福建、江苏、云南、安徽、浙江等地区已经完成骨科关节集采,不同省份的集采规则差异较大。尤其是2020年11月5日国家冠脉支架集采,冠脉支架价格最低469元/个,低于之前的市场销售价格和市场预期。那么寻求医保集采免疫的品种,保证产品持续增长,是投资的主线之一。

另外,国家逐步推行中国特色版本的DRGs(称为DIP),也是为了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的支持在可控范围。

2020年10月14日国家医疗保障*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自2021年3月起,具备条件的地区备案后可以先行启动实际付费;2021年年底前,全部试点地区进入实际付费阶段。

DIP(BigDataDiagnosis-InterventionPacket,DIP):又被称为大数据DRGs,基于全样本数据的诊断+操作自动分组;通过海量病案数据对比,发现疾病与治疗之间的内在规律与关联关系,提取数据特征进行组合,以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价关系形成病种分值,再考虑年龄、并发症和伴随病因素对付费进行校正,集聚为DIP目录库;从而实现精细化、个性化支付,病种数一般在10,000项以上。

由于医美的产品的客户是日常的消费者,而不是医院传统的患者,属于可选消费,支出费用不占用医保,不会受到国家医保费用控制的限制,更多的和经济水平持续提高以及人的消费认知相关,未来不会有集采或者其他医保控费情况的出现。医美的品类为医保免疫品种,可以用“医疗”的壁垒以及“消费”的大市场空间去看长远。

医美一方面产品需要具备医疗的属性,产品获证难度大、产品品质要求高,另外,由于非刚需性而偏消费属性,如何洞察消费者需求显得同样重要。公司的嗨体是目前公司打造出的一款“爆款”产品。

嗨体自上市以来,增速极快,仅仅两年间,嗨体的销售额就从2017年的0.3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42亿元,实现7倍增长;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上半年嗨体的增速仍有50%以上,随着医美机构的逐步正常化,2020年下半年增速仍将加速。

医美产品是典型的消费者具备决策使用权的产品(可以理解为toC的产品的消费选择习惯但是销售上只能在医疗机构由医生使用),仅仅突破高技术壁垒,并不一定能够卖得好,玻尿酸注射剂虽然生产厂家并不少,但公司总是能够引领市场,研发出新产品,切合消费者需求,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特别是嗨体。

嗨体是*监*唯一批准颈部皱纹产品。公司的嗨体产品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款获得国家*监*批准用于颈部皱纹的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修复产品,并且产品核心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嗨体产品其主要成分除透明质酸钠外,还包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2和L-肌肽;主要用于皮内真皮层注射填充,以纠正颈部中重度皱纹;受众群体没有规定限制,临床试验中年满18岁以上人士均可接受注射治疗;使用周期及疗程由医生(仅限于在国家正式批准的医疗机构中由具有相关专业医师资格的人员经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后)结合终端客户的皮肤状态按照面诊时的实际情况给出治疗建议。

嗨体的周期治疗带来客户黏性较强。公司嗨体产品属于改善型治疗产品,终端客户需要遵医嘱按照一定周期进行持续治疗以达到并维持纠正颈部皱纹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根据临床效果及医生建议,多数终端客户会在嗨体产品注射完成1~3个月后选择再次注射嗨体产品,并且价格也适中(1000~4000元/ml不等)。因此,嗨体产品的注射频次一般会高于公司爱芙莱产品等其他注射用透明质酸类产品。由于嗨体产品针对颈纹的治疗改善效果较好,客户黏性较强。

而公司的嗨体产品不仅单独使用,也会和公司其他玻尿酸产品联合使用,在颈纹、眼眶等部位更受欢迎。

公司产品市场定位精准,HA填充剂布*全面。早在2009年,爱美客就进入HA填充剂市场,是国内最早进入HA市场的企业,并不断推陈出新,先后推出多款透明质酸钠填充剂来覆盖市场,经过十余年推陈出新,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适应症覆盖面部和颈部修复,其中嗨体依靠其精准定位获得成功。

l精准的市场定位:嗨体是唯一获批的颈部修复产品,并且可以联合其他产品使用,2.5ml的透明质酸用量可以在使用完颈纹填充(约1.5ml)后,剩余的量做水光针,一举两得。

l精准的价格定位:嗨体的价格是每毫升1000~4000元左右,竞争力十足,客户消费支付能力不构成负担。

公司自设立至今,通过自主研发相继推出了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修复的国内首款复合注射材料(逸美)、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宝尼达)、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爱芙莱、爱美飞)、国内首款应用于颈纹修复的注射材料(嗨体)及新型复合注射材料(逸美一加一)以及国内首款面部埋植线(紧恋)等六款生物医用软组织修复材料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在行业内确定了明显的产品优势及先发优势。其中逸美、宝尼达、爱芙莱、嗨体等四款产品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认定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

公司各产品在配方组份、适用部位、修复效果等方面有所区分,能够满足多个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公司洞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产品进行升级和迭代。其中,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基材,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PVA凝胶微球、肌肽等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发挥了各材料间的协同互补作用;面部埋植线产品以聚对二氧环己酮为主要材料,可完全被人体所吸收,并对浅层脂肪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达到改善鼻唇沟皱纹的效果。

公司通过建设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搭建了生物医用材料产品转化平台,自主研发形成了多组分复合仿基质水凝胶技术、固液渐变互穿交联技术、水密型微球悬浮制备技术、组织液仿生技术、恒水精准切割技术等核心技术。

研发和技术,一方面体现为不断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是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特别是不良反应率的发生等方面,这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的口碑,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和美容诊所医生的选择。公司的玻尿酸系列产品,质量稳定,不良反应率极低,口碑良好,按照销售金额计算,爱美客的玻尿酸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占比仅有7.0%到2019年占比14.0%,两年时间市占率增长一倍。

公司2004年成立,2009年推出第一个产品逸美,到2019年,公司共推出了6个品类,其中五个均为国内首款,引领国内医美行业的发展,而公司平均1~2年就推出一款产品,体现了公司在产品的研发和节奏把握得当。

此外,公司的六款产品充分体现了公司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包括多组分复合仿基质水凝胶技术、固液渐变互穿交联技术、组织液仿生技术、恒水精准切割技术等,产品适合额部、鼻唇部、鼻唇沟、颈部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不同部位的美容需求。

公司于2018年9月与韩国HuonsCo.,Ltd.公司签订A型肉毒毒素产品在中国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Huons授权爱美客在中国区域内进口、注册和经销其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产品,爱美客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区域内的临床试验及注册申请。如我们上面分析,肉毒毒素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艾尔建的Botox保妥适2019年全球销售额近38亿美元,而中国肉毒毒素市场预计50亿元,但是大部分都是在不规范的市场,随着国际对医美市场的持续关注和监管,该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历经十六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医美产品布*齐全,透明质酸钠类填充产品品类齐全,开拓埋置线类产品,与韩国Huons合作引进A型肉毒素产品,以及其他美容相关的产品(减肥适应症产品等)。

公司上市后,将会持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募集资金用途在产品研发的包括A型肉毒毒素的研发、注射用基因重组蛋白*物研发、去氧胆酸*物研发等。而童颜针(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在注册申请阶段,A型肉毒毒素已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基因重组蛋白*物处于临床阶段,去氧胆酸*物处于开发状态。

嗨体的销售生命周期,目前处于刚起步状态,保持高速增长,而公司已经在持续布*新的产品。目前公司的几个在研产品都是具备爆发力的品类,是下一个公司的“嗨体”。

3.3.1.潜在爆品(1):童颜针(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有望成为国内首款Ⅲ类医疗器械的童颜针

童颜针顾名思义其主要功效就是抗衰老,原理是通过向皮下不同层次注射能持续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有效成分,对皮肤进行平均的营养覆盖,促进自身胶原再生,以达到真正的逆龄抗衰效果。常见的有效成分是聚左旋乳酸(PLLA),相较于单一的玻尿酸产品,包含PLLA的童颜针在外观效果上会更加明显,维持时间也更长久,可持续2年。

国内市场方面,目前全国十大童颜针品牌中,一半以上的没有通过NMPA审核或者仅仅有妆字号批文,剩余的为II类或者I类批文,还没有产商拥有III类注册批文。而爱美客研发的童颜针采用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方式,并按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有望成为首款。借助医学产品的严格认证的优势以及公司的品牌打造能力,有望快速打开市场。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该产品已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目前国内很多中小机构在研发童颜针,并且全国的童颜针大多是一类和二类证,没有三类证,但只有三类证才能在注射填充中使用。童颜针从整个医疗历史发展来看,其包含的聚左旋乳酸是很安全的材料,不但可以应用在注射填充上,还能应用在线雕上面,有潜力在微整市场掀起另一个高峰。

3.3.2.潜在爆品(2):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医美最受欢迎的产品

肉毒毒素目前已经成为医疗美容*品中使用最广泛的*品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我们在上面的行业分析,在全球和美国,肉毒毒素注射是最多的医美项目。2020年前,国内批准上市的肉毒毒素产品有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衡力和美国艾尔建生产的保妥适(Botox),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2020年新入*的两家益普生(Dysport)和Hugel(Letybo),但仍难以满足国内庞大的医疗美容市场需求。最明显的就是目前市场上仍有大量的水货,在肉毒素的“黑市”中,韩国进口的“粉毒”“白毒”和“绿毒”等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很强影响力。

2018年9月,爱美客与韩国Huons公司签订A型肉毒毒素产品在中国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爱美客负责完成该产品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及注册申请。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除了爱美客代理的Hutox外,还有复星医*、Medytox、大熊制*等制*企业,相对而言,爱美客作为国内老牌医美生产商,拥有更强的销售团队和渠道,推广能力也将更加优秀。

3.3.3.潜在爆品(3):基因重组蛋白*物,减肥相关产品

脂肪堆积不仅影响外观,对人体健康也受到威胁,因此塑形美容越来越受到欢迎。根据2016年《柳叶刀》医学杂志发布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国肥胖人口约8960万,已位居世界首位。该产品需求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根据艾尔建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一项消费者调研,在身体脂肪、面部皱纹、体毛旺盛、黑眼圈、老年斑或日晒斑这些容貌问题中,消费者对于身体脂肪的关注度最高达79.1%。

瘦身纤体是非手术类医疗美容的主要项目之一,而医美企业进入减肥领域早有先例,世界知名医美公司艾尔建早在2008年就通过“酷塑”涉足减重领域。酷塑(COOLSCULPTING®)冷冻减脂仪,利用脂肪细胞在低温时结晶,启动凋亡程序而实现减脂。主打无需手术,快速恢复。2016年获得CFDA批准,成为艾尔建中国布*的关键一环。

国外减肥*品研发开展如火如荼,目前,FAD共批准了6个主要的减肥*物,分别是Phentermine(苯丁胺)、Orlistat(奥利司他)、Phentermine/Topiramate(苯丁胺/托吡酯)、Lorcaserin(氯卡色林)、Naltrexone/Bupropion(纳曲酮/安非他酮)和Liraglutide(利拉鲁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12月FDA批准将NovoNordisk(诺和诺德)研发的利拉鲁肽(Liraglutide)的治疗领域扩大到肥胖领域。

虽然国外减肥*的品种丰富,但国内的减肥*市场却是奥利司他一枝独秀,其他新型减肥*进入中国市场也是遥遥无期。

爱美客于2016年11月成立子公司诺博特生物,主要为基因重组蛋白*物重组人胰高血糖样肽-1(GLP-1)类似物产品的研究及开发。诺博特生物的核心研发人员QinhengHuang(黄钦恒)曾任职于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医学院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糖尿病研究室博士后、讲师,辉瑞制*公司(Pfizer,原惠氏Wyeth)资深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北京诺和诺德医*科技有限公司糖尿病生物学部首席研究员、糖尿病并发症研究中心资深顾问等,拥有丰富的糖尿病生物医*行业经验。

2020年11月15日公司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北京诺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利拉鲁肽注射液项目临床试验已于2020年11月13日获得《*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申请的临床适应症为慢性体重管理,适用于:初始体重指数(BMI)为30kg/m2及以上(肥胖)或BMI为27kg/m2及以上(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与体重相关的并发症如高血压、II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

目前国内尚无获批用于体重管理适应症的GLP-1*物,根据米内的数据显示,临床方面,国内仅有江苏万邦生化(复星医*控股)和杭州九源基因(华东医*控股)两家正在进行减肥适应症的临床实验,并已进入临床三期。

我国减肥市场庞大。根据《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1975年,中国男性肥胖人数70万人,占全球肥胖人数的2.1%,而到了2014年,中国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占全球肥胖人数的16.3%,大幅增长;而1975年,中国女性肥胖人数为170万人,占全球肥胖人口的2.5%,而2014年人数为4640万人,占全球肥胖人数的12.4%。2014年,中国肥胖人数总计为8960万人。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

以一针410元计算市场潜力,如果肥胖人群的使用渗透率为5%,则每年使用的人数为448万人,按照每人每年4支的用量,则市场空间为73亿元,若提升用量以及提高渗透率,则市场规模会更大。

根据公司规划,募投项目“基因重组蛋白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产品为重组人胰高血糖样肽-1(GLP-1)类似物,主要用于糖尿病及肥胖症的治疗,该项目达产后的产能为113.57万支/年,预计第五年可以到100%产能利用率,会产生收入约5.5亿元。

3.3.4.潜在爆品(4):去氧胆酸,超重和肥胖领域又一布*

爱美客在研*品中的去氧胆酸同样关注超重和肥胖问题。在研产品的去氧胆酸注射液为*部软组织代谢产品,有助于推动国内*部软组织代谢治疗手段的创新和优化。公司于2017年2月成立子公司融知生物,目前已完成该产品原料*的合成工艺开发、小试和质量标准建立,正在进行制剂的开发小试以及*物临床前样品中试及动物安全性评价研究。

获批方面,去氧胆酸作为利胆*的口服剂型,其生产厂家很多,但国内去氧胆酸注射液的申报企业只有两家,一家是原研的艾尔建,另外一家是南京诺瑞特。而国外的上市品种也仅为被艾尔建收购的KYTHERA。

艾尔建通过收购KYTHERA公司,获得旗下FDA批准全球首个“双下巴”的溶脂针Kybella,其关键成分就是去氧胆酸。原理是细胞溶解剂脱氧胆酸可改善成年人中度至重度因下巴下方脂肪(即颏下脂肪)堆积所造成的外观和轮廓(俗称为双下巴)。从官网给出的数据和图片看,效果显著。去氧胆酸之于医美企业,尤其是爱美客这样的老牌医美公司,去氧胆酸不再是单纯的*品,更多的还是医美领域的补充。

此外,埋植线类产品也在持续推广中。“紧恋”(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是首款通过国家*品监督管理*批准的国产面部美容埋植线产品,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作为原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降解性,体内降解试验表明其在180-220天可被完全吸收。“紧恋”可与其他手术、非手术年轻化手段联合应用,分层解决结构性衰老问题,有效复位皮肤青春态。

研究发现,线材埋植入皮下浅层脂肪,入皮肤后平行成线状或交织成网状,并与周边结缔组织连接,产生张力,使得皮肤软组织有一定的紧致效果。从而纠正皮肤皱纹、改善皮肤状态,可以达到改善肤质、支撑充盈、溶脂收紧的效果。

我国已获批面部埋植线有两种,除了紧恋,另外是韩国HansBiomed的MINT。并且上市的时间相差不到两个月,处于同一起跑线。相较于MINT仅有锯齿线,“紧恋”产品包括平滑线、螺旋线、短锯齿线三种线型,可以分别满足用户皮肤紧致、表情区紧致、精细部位凹陷填充和皮肤提升的用户需求。考虑到埋植线安全可降解、促进胶原再生、易于操作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加上市面竞争产品少,紧恋处于持续上升期。

4.1.投资逻辑:医美龙头,洞悉消费者需求,引领行业潮流

市场空间大、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无医保降价压力。

医美行业与海外市场具有人均GDP的经济时差特点,空间巨大,目前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保持超过20%的增速。中国的人均GDP在2019年1.03万美元,而韩国意大利超3万美元,美国为超6万美元,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理论上我国医美行业会追赶美国、日本、意大利和韩国等医美大国的水平;韩国2018年人均医美支出146美元,美国为95美元,巴西为70美元,意大利为68美元,我国仅有13美元,和韩国、美国、意大利的差距巨大;从每千人医美消费的次数,韩国最高为89.3,美国为52.3,日本为28.1,俄罗斯为18.6,中国仅有14.5,消费空间大。

医美产品的客户是消费者,而不是医院传统的患者,属于可选消费,支出费用不占用医保,不受国家医保费用控制的限制,未来不会有集采或者其他医保控费情况的出现,没有政策扰动;医美的品类为医保免疫品种,又具备“消费”的大市场空间。在医保控费和国内经济市场持续发展推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背景下,医美行业是踩对了中国医疗消费历史的进程。

从ROE看,公司的ROE一直保持20%以上,2016~2019年在30%~44%区间;而毛利率维持在86%~94%的区间,毛利率较高,体现出了极高的技术壁垒;而净利率则随着公司产品推广的销售支持而有变化,最近四年维持较高水平在34~53%的区间。因为公司的多个产品均为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其他厂家要追赶,则还需要历经临床试验和产品推广的阶段,至少要三年以上。

公司研发能力强、持续推出新产品切合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运作能力强。

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大,历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不低,主要是公司处于的赛道是医美,具备医疗属性,产品需要走常规三类器械的临床审批;此外,医美产品迭代较快,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来保证公司产品的领先。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849万元,费用占收入12.81%;2019年研发费为4856万元,同比增长44%。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相继推出了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修复的国内首款复合注射材料(逸美)、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宝尼达)、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爱芙莱、爱美飞)、国内首款应用于颈纹修复的注射材料(嗨体)及新型复合注射材料(逸美一加一)以及国内首款面部埋植线(紧恋)等六款生物医用软组织修复材料产品,公司各产品在配方组份、适用部位、修复效果等方面有所区分,能够满足多个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医美一方面产品需要具备医疗的属性,产品获证难度大、产品品质要求高,另外,由于非刚需性而偏消费属性,如何洞察消费者需求显得同样重要。公司的嗨体是目前公司打造出的一款“爆款”产品,体现了公司在产品运作方面的能力。嗨体自上市以来,增速极快,仅仅两年间,销售额就从2017年的0.3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42亿元,实现7倍增长;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上半年嗨体的增速仍有50%以上。

公司生产工艺强,产品不良反应率极低,在消费者和医生群体中口碑良好,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产品牌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1)致敏度,国产品牌早期致敏度较高,在15年之后致敏率减少才得以普及;(2)合成工艺,在塑性技术上,单交联和双交联都提升了较大,制作工艺从产品本身而言逐渐成熟;(3)产品差距,差距主要在品牌塑造度和产品在高端客群中的定位,现在国内产品大部分还是在中低端,目前中高端产品只有宝尼达。公司生产工艺强,产品不良反应率极低,按照销售金额计算,爱美客的玻尿酸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占比仅有7.0%到2019年占比14.0%,两年时间市占率增长一倍。

公司产品多款为国内首款,创新力强、善于打造爆款

在公司的持续研发下,公司2009年开始产品陆续获批,2009年逸美获得CFDA(现在NMPA)审批,2012年宝尼达获批(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2015年爱芙莱和爱美飞获批,2016年嗨体(国内首款颈纹美容产品)和逸美一加一获批,2019年紧恋(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活埋植线)获批。公司十年间陆续推出六个品类,平均约1~2年推出一款新产品,保证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接力。并且多款为国内首款,创新能力强,打造的爆款产品包括爱芙莱和嗨体,公司善于打造爆款产品。

后续产品储备丰富,拥有多款重磅品种在研管线。

目前公司在持续推进研发的包括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童颜针)、A型肉毒毒素的研发、注射用基因重组蛋白*物(减肥瘦体)、去氧胆酸*物研发(减肥瘦体)等。目前童颜针(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在注册申请阶段,A型肉毒毒素已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基因重组蛋白*物处于临床阶段、去氧胆酸*物处于开发状态。均为医美行业最前沿的品类,一旦推出,将会打造又一个个“嗨体”。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7.08/10.705/15.51亿元,同比增长为26.65%/51.13%/15.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6.33/9.09亿元,同比增长40.9%/47.2%/53.5%,对应2020~2022年市盈率分别为153X/104X/73X。考虑到公司储备产品丰富,均为重磅品种,公司在品牌推广的造势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公司未来保持高速增速,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各个主要产品线的增速如下:

嗨体:继续保持公司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2年同比增速为65.43%/52.99%/49.59%;

爱芙莱和爱美飞:恢复增长,预计2020~2022年同比增长为-6.25%/22.86%/20.93%;

宝尼达:持续市场推广有望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2年同比增长为-0.00%/45.59%/44.44%;

逸美一加一:持续市场推广有望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2年同比增长为0.00%/52.38%/43.75%。

我们选取了在行业领域有特点,也属于医疗消费相关的公司与爱美客的估值进行对比,从纯PE角度,爱美客的市盈率比可对标上市公司略高(选取对照公司的wind一致2021年估值为72倍,爱美客为102倍),考虑到爱美客的增速更快,选择PEG作为估值指标,则爱美客2021年的PEG为2.17,而选取对照上市公司为3.04,加上爱美客在医疗级美容产品的储备研发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实际上爱美客的估值并不高。

医美行业整顿风险:不少医美机构可能存在运营不规范的问题,而国家在进行医疗行业整顿过程,部分医疗机构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产品的正常推广;

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公司产品推广效果好,但是不排除接下来竞争对手快速跟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导致产品的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甚至会有价格战;

产品获批不及预期:公司的童颜针和A型肉毒毒素还处于注册和临床阶段,不排除有特殊原因而导致公司产品获批不及预期,两类产品均为公司未来的重磅产品,那么对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速会有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消费电子十大龙头?

1、捷荣技术(002855)

2、共达电声(002655)

3、联创电子(002036)

4、*ST星星(300256)

5、金龙机电(300032)

6、奋达科技(002681)

大消费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1.酒水饮料类:贵州茅台(600519)、泸州老窖(000568)、洋河股份(002304)、山西汾酒(600809)、五粮液、张裕A、 燕京啤酒(000729)、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

2.食品类:东阿阿胶(000423)、中粮屯河(600737)、南宁糖业(000911)、三全食品(002216)、北大荒(600598)、双汇发展(000895)、金健米业(600127);

3.小家电:小熊电器(002959)、新宝股份(002705);等等。

大消费是新的消费方式的升级,经过10余年的经济发展,中国消费正向第三次升级迈进,中国消费需求正发生实质性转变。已向房地产、汽车和医疗保健“新三大件”转移,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旅游、高端白酒、乳品、葡萄酒、平板彩电等行业龙头及以5G、互联网有线电视为代表的新一代通讯产品,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创新型消费概念股,使人们的消费多样化。

区块链龙头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截至2021年8月11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区块链概念股共计251只。下面我给大家重点介绍下行业龙头:永福股份(300712):公司业务现已覆盖数字中国建设相关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国华网安(000004):公司一直积极参与鸿蒙系统生态建设,已经完成方舟编译器和鸿蒙系统的适配工作,包括HAP适配工作,确保双方产品的兼容互通。天音控股(000829):在国内,公司首次中标北京福彩销售终端(专用设备)购置项目,成功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版图,行业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国外业务方面,公司与牙买加国家彩票运营商签订了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软硬件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并同时与英国、南非、尼日利亚、菲律宾等国家的合作伙伴洽谈具体合作事项。4.视觉中国(000681):公司是国内最早将互联网技术应用版权视觉内容服务的平台型文化科技企业。5.平安银行(000001):以打造“中国最族凳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持续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针,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新三年战略举措,推动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6.通达电气(603390):2019年12月,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拥有《区块链多媒体发布平台V1.0》软件著作权。7.任子行(300311):定位于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空间数据治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及数据增值解决方案及服务,辅助**、运营商对网络及通信数字资源进行管理。8.天舟文化(300148):公司投资天河文链积极布*区块链相关版权存证、数字内容存储分发和文化创新应用,助推区块链技术在文化、出版、教育、游戏等业务领域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助力区块链版权产业发展。9.高鸿股份(000851):公司是工信部区块链安全实验室成员。公司的可信软件版权保护系统以可信计算技术、机密计算技术和操作系统安全加固技术等为基础,全方位保护目标软件的安旁穗滚全;与公司的可信服务器、可信终端结合形成应用一体机,可应用于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10.思创医惠(300078):公司在独立第三方数据加密服务领域已经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用以保护医院数据资产及患者隐私,解决医疗行业数据安全问题。公司将继续探索区块链运余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1.中青宝(300052):公司基于自主研发LeaderChain利得链区块链技术,打造利得链基础设施云平台,并利用母公司中青宝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多年积累和突出优势,通过“利得链产业/**/城市”,形成完整的区块链端到端解决方案。12.达实智能(002421):公司与北京太一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建开放共赢的“区块链智能物联”生态链。以上是本人统计的区块链龙头上市公司,统计不周望大家见谅,希望能与大家多多交流,感谢大家的关注!

重磅!核心板块龙头35强,新能源、大消费、高端制造、生物医疗

新能源

一、新能源板块

TOP1:宁德时代(300750),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龙头老大,也是全球动力电池系统龙头,2019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当之无愧的国内龙头老大。2015-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逐年高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从7.82%攀升到27.87%,连续多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总市值5872亿。作为具有掌控上下游供应链的世界龙头霸主企业,宁德时代极具发展潜力,可以长期关注。

TOP2:汇川技术(300124),是国内工控行业龙头,2008年布*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2015年成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电控企业,16年底大举布*乘用车电机电控,公司主营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变频器、伺服机控制系统和新能源车电控系统。其中新能源车电控系统占据收入的30%。当前高端乘用车电控竞争格*以海外博世、法雷奥、博格纳、日电产等为主,国内仅汇川能够参与竞争。乘用车客户拓展方面,2019年新能源车电控产品获得威马、小鹏、车和家、广汽、长城订单,2020年持续放量,预计2025年拿到国内10%以上份额,同时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拓展,有望“再造一个汇川”,总市值1380亿。拥有核心技术,看好长期成长。

TOP3:三花智控(002050):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企业,近年开始在汽车空调及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方面发力,已经成为特斯拉、通用、奔驰、大众等国际大的汽车厂商的供应商,手持百亿元订单,未来汽车领域热管理产品将成为主要增长点。主营: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82.13%,汽车零部件17.87%。流通盘31.25亿,2019年营收112.9亿、毛利33.41亿,毛利率29.6%,ROE16.08%,5年复合增长率12.88%,总市值901亿。中长期发展趋势良好。

TOP4:先导智能(300450),是全球新能源装备的领先企业,宁德时代最大锂电设备供应商。公司业务涵盖锂电池装备、光伏装备、3C检测装备、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等五大业务,是全球锂电设备核心供应商。在锂电设备的细分领域,虽然前端设备仍被日、韩企业所主导,但先导智能的卷绕机在中端电芯合成环节具有领先优势,在中国锂电池绕卷机市场更是市占率超60%,总市值574亿。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装备的提供商,长期发展赛道较好。

TOP5:宇通客车(600066)宇通客车作为中国客车生产第一股,是国内客车生产绝对的领导者。目前全球大中型客车中每7辆客车,就有一辆是来自宇通生产,大中型客车销量连续8年领跑全球。2018年,宇通销售客车60868辆,大中型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34%,累计出口客车64287辆,全球市场占有率15%,总市值382亿。看好宇通客车的主要理由是目前处于业绩拐点处,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当前的业绩并不是很好,价格相对前几年处于较低的位置,可以长期关注。

TOP6:宏发股份(600885):全球继电器龙头,全球最大的继电器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达14%,排名第二。新能源车关键安全性器件高压直流继电器,目前国内只有宏发掌握核心技术能够研发,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的供应商。其核心客户包括:路虎、保时捷、大众、奔驰、福特、特斯拉、北汽、江淮、东风、现代、比亚迪、广汽、上汽、丰田、宝马。公司随着新能源车放量,将会保持3-5年的高速成长期,总市值354亿。也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受益于新能源长期利好,看好长期发展。

TOP7:法拉电子(600563):国内薄膜电容器龙头,中国最大的薄膜电容器及铝金属化膜生产企业,全球薄膜电容领先供应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布*主要包括光伏、风电与电动汽车,公司在国内电动汽车薄膜电容市场占有率约40%,充分受益于国内电动汽车高增长。随着特斯拉元器件国产化的推进,未来法拉也很有希望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总市值213亿。处于新能源风口,具备较好的发展成长性。

大消费

二、大消费

TOP1:五粮液(000858),A股白酒唯二股,股票市值突破1万亿,除了茅台之外的最牛的高端白酒股,2019年营收501.2亿,增长率25.20%,毛利率高达74.46%,净利率36.37%,净资产收益率25.26%,历年分红比例虽然不能跟茅台,但也比较高,2020年分红10派22元,总市值1.04万亿。中长期发展趋势较好,可以持续关注。

TOP2:海天味业(603288):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股票市值接近5千亿,2019年营收近200亿元,是A股市场调味品第一股。公司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300多规格,总市值5323亿。未来3-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看好未来发展。

TOP3:双汇发展(000895),是中国目前肉食类加工龙头企业,以屠宰和肉类加工为核心业务,是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年产销肉类产品近400万吨,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非常完善的产业链。2019年,双汇品牌价值644.3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名,总市值1778亿。双汇经历了今年的价值回归后,目前处于相对合理的价位,看好其中长期的发展。

TOP4:安琪酵母(600298),是中国最大的酵母企业,也是酵母行业唯一上市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5%,是中国酵母行业绝对龙头,也是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拥有15条现代化的酵母生产线,目前公司酵母拥有产能达24.9万吨,酵母提取物产能达7.8万吨。在全球市场,仅次于乐斯福和AB马利两个老牌酵母企业,排名第三,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2%。总市值395亿元。看好中长期发展,短期内持续调整,可以长期关注。

TOP5:新宝股份(002705),国内小家电产品ODM/OBM制造商龙头,公司专注于小家电对外出口,主营西式厨房小家电产品。海外收入占比80.2%。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目前开始重视国内的市场了,不再满足海外代工,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发展战略。2019年总营收91.25亿元,净利6.828亿。当前总市值368亿。中长期发展向好,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TOP6:华宝股份(300741),国内食用香精龙头企业,服务国内外中国烟草、百事、双汇、洽洽、盐津铺、百草味等知名企业,未来HNB技术有望打开公司未来2-5倍的成长空间,总市值363亿。看好其长期增长潜力。

TOP7:涪陵榨菜(002507),国内榨菜生产龙头企业,总市值307亿。中长期平稳发展,可以持续关注。

TOP8:良品铺子(603719),A股最具品牌知名度的休闲零食企业,具有“高端零食第一股”的美称,总市值240亿。中长期发展较好,看好其线下门店的扩张。

高端制造

三、高端制造

TOP1:浙江鼎力(60338),国内智能高空作业平台高端制造龙头企业,又是个大国重器,专注高端制造,国内第一、全球第六。2015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增速在40%左右,公司发展非常迅速,很快打开全球市场,目前海外市场占到收入的35%左右,双轮驱动开启。目前公司高端新臂式产品在8月份已经投入量产,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毛利率超过40%,净利率29%。2020年中报也是非常优秀超出市场预期,总营收15.01亿,同比增长76.87%;净利润4.085亿,同比增长56.96%,净利率27.21%。从2015年上市起,公司每年都会采用转和派的方式进行分红,还是相当不错的,2020年10转4派3.5元。公司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长期关注,当前总市值503亿。未来3-5年受益于国内经济循环,保持高速发展。

TOP2:大族激光(002008),国内激光及自动化配套设备龙头企业,又是一个大国重器,近年受益于微电子行业发展,发力PCB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实现双轮驱动发展,总市值447亿。题材独特,看好其长期发展趋势。

TOP3:坚朗五金(002791),以门窗幕墙五金为核心的建筑五金龙头企业,2019年营业总收入52.5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6.34%。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总市值402亿。细分领域龙头,看好长期发展。

TOP4:光威复材(300699),国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在军工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公司自研创新碳纤维T300和T700级性能优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逐渐开拓T800、T1000级别碳纤维应用,目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军品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70%,属于军品高端制造的独角兽。从财务指标看,最近3年保持复合增长率超过35%,无论是毛利率、净利率、ROE、负债率都保持了较好的水平,军用占据收入57%、民用占据收入的31%,基本实现双轮发展驱动,值得长期关注,分红比例中等偏上,2020年10派5元,当前总市值378亿。作为大国重器,同时行业具有独特性和高科技护城河,看好长期发展。

TOP5:艾迪精密(603638),国内工程机械领域破碎锤龙头,又是一个细分领域小而美型的隐形冠军,公司两大核心产品:液压破拆属具和液压件。其中,液压破碎锤是公司最主要的液压破拆属具产品,从2020年中报也可以看出,其中破碎锤收入7.105亿,占比64.92%;液压件收入4.357亿,占比39.82%。从近5年的财务指标看,公司都保持了高速发展,平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8%左右,未来国内市场还有待于提升市场占有率,目前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拓展相对比较弱,随着国内基建行业的恢复和一带一路的落实,公司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分红比例不错,2020年10转4.5派1.7元,当前总市值326亿。同样受益于未来3-5年的国家基建行业的发展,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明显,持续关注。

TOP6:捷昌驱动(603583),国内线性驱动系统龙头企业,目前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远远看不到天花板,公司通过先发优势建立了技术专利和客户壁垒,总市值189亿。看好其长期发展。

生物医疗

四、生物医疗

TOP1:迈瑞医疗(300760),是中国医疗器械第一上市龙头股,总部位于深圳,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出口数据显示:迈瑞医疗呼吸机、血球出口占比都超过60%,监护仪超声占比约40%。目前其海外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总市值4212亿。长期看好其发展,不论在科研投入还是国内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在行业内都是首屈一指。

TOP2:泰格医*(300347),是国内研究最深、收入最高的临床CRO龙头,专注于为新*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CRO,是中国最大的临床合同研究机构,也是全球前十强临床合同研究机构中唯⼀的中国临床合同研究机构,2019年国内市场占有率8.4%,行业排名第一,总市值1030亿。泰格医*是我在医*领域最为看好的医*股之一,没有集采的负面影响,未来3-5年行业高速发展,高瓴资本加持,在行业里对手较弱,都是利好因素,可以持续关注。

TOP3:凯莱英(002821),是国内提供从临床早期到商业化的定制生产和技术开发的CDMO医*龙头企业,公司积累了不少世界著名企业客户,包括:默沙东、辉瑞、复星医*等等国际知名医*企业,当前总市值623亿。凯莱英作为CDMO领头,高瓴资本在其定增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重金10亿,定增价高达227元参与定增,可见对其长期发展赛道的看好。

TOP4:山东*玻(600529),国内*用玻璃瓶生产龙头企业,总市值255亿。中长期看好其发展,不受集采影响,属于医*、医疗行业必须用到的基础原材料,属于稳定发展型的企业。

TOP5:金域医学(603882),三方医学检验龙头,受益本次疫情,业绩亮眼,中长期看,受本次疫情影响,市场被提前教育,医院将逐步与三方诊断检验企业合作,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总市值426亿。看好长期发展。

其他核心龙头

五、其他类

TOP1:格力电器(000651),是国内空调家电的霸主型企业,高瓴资本400亿入股,董小姐强势霸道的管理风格大家都知道,公司每年的分红比较良心。目前在业绩拐点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策略需要调整,下半年业绩不断改善中,总市值4085亿。中长期业绩在不断改善,可以持续关注。

TOP2:潍柴

文章推荐:

新型消费龙头上市公司有哪些(新消费概念股有哪

地铁逃生爆仓是什么意思(地铁逃生赛季结束后会

儿童汤臣倍健钙片怎么样(汤臣倍健牛初乳钙片怎

以太坊还能挖吗(以太坊还能挖多久?淘汰的矿机

南方中证500etf联接是指数基金吗(500基金是什么意

建信养老飞越366开售时间(我买的建信养老飞跃

1月30日几九(2023年1月30日【九戒堂老黄历】)

股票代码xd开头什么意思(股票xd开头什么意思?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