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公司股份总数 每个股份公司都要进行股权分割,也就是把公司分成多少股。所有的股数相加就是股份总数。 基金持有总股本占比对于股票有什么影响? 基金持有总股本占比的基
什么是公司股份总数
每个股份公司都要进行股权分割,也就是把公司分成多少股。所有的股数相加就是股份总数。
基金持有总股本占比对于股票有什么影响?
基金持有总股本占比的基本定义是,根据基金中报和年报披露的完整持股数。
据计算的基金持股总数占该股总股本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基金持股数量÷股票总股本)×100%
那基金持有总股本占比对于股票有什么影响?
我们通过几张图片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小结论:
结论1:
基金持有总股本占比这个因子的有效性,是随着机构占全市场规模比例的提升,其有效性在不断增强。
结论2:
2019年以后,其和股价呈现明显正相关性,2019年之前其和股价呈负相关性。
总股本和流通股是什么意思?
A股的总股本是公司发行时全部股票的总股数合计,流通股是可以在A股自由交易的股票数,还有禁限流通股,即没有到流通时间的股票数
总股本。流通股本是什么意思?
总股本是一个企业全部的股本总额,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流通股本是指可以在市场流通的股份,也就是可以在市场中交易的股份。
总股本,流通股,总市值,用户数这些各是什么意思?
总股本,包括新股发行前的股份和新发行的股份的数量的总和
总股本用你的说法就是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总和。一个公司要成立要有出资人来出资,对与股份公司来说,所有认购股份公司股票的股东就是出资人,这些股东的出资购买的总股数就是公司的总股本。对于股份公司 来说只有发行的股票没有没发行的股票。流通股是在证券市场上可以自由买的股票,非流通股是现在不能在股市上买卖的股票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总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总股本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股票总价值.
至于用户数,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为什么说公司的市值管理很重要
1.基本概念:市值指的是每股价格乘以总股本数,而股价等于每股净利乘以市盈率,每股净利就是净利润除以总股本。可以看到,由于总股本数通常不会经常变化,我们所说的市值管理其实通常来说就是除权后的股价管理。而股价的决定因素为两个,一个是净利润水平决定的每股净利,另一个是市场上投资者给予的估值倍数。前者是“基本面”,后者是“未来”。本文中所述的“股价”均为除权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指的是会改变公司估值水平的信息,包括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内部的利好消息例如签订大额合同,新技术研发成功等;外部的利好消息例如扶持政策出台,限制政策撤销,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有利变化等。利空则相反。2.股价的影响因素公司的盈利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数字,是企业实际经营成绩的体现,通常有较为客观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评价,尽管可以通过一些会计技巧来进行利润调节或隐藏/虚增,但是大型的利润数据不真实,无论是相比真实情况多了还是少了都会引起投资者的不信任。这种不真实通常也会带来监管部门的处罚,因而通常来说,在一个监管严格的市场上这种情况较少。而市盈率则相对要主观地多,例如我们常听说的“概念股”、“利好”、“利空”就是这种主观性的体现,在短期,实际上是投资者用钱进行信心投票引起的,例如一些市盈率达到成百上千的股票(特例可能是那些股价已经不能用未来净利润折现衡量,而是用其他方法例如每股净资产来衡量的时候),股票的高市盈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未来前景越看好。从较长的时间上来看,股价的支撑不仅在于净利润,而是在于净利润的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如果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出现减缓,通常就已经会出现股价下跌,即我们常在财经新闻上读到的“XX公司公布了XX年的财报,利润增幅低于预期,导致股票大跌X%”。3.市值管理的动机最原初的动力是来自股东,无论是否在公司任职或是实际控制人,再或是小股民,都希望手里的股票买入后(请注意)会更值钱。或者说股东在买入时希望股价尽可能低,而在卖出时尽可能高。道理很简单,不用多说了。如2.所述,一家高市盈率的公司的管理层是有着很大的经营压力的,不仅现有的盘子不能出问题,还得不断保持增长。上市公司的高管考核指标通常会有股价这一指标,而管理层的薪酬体系设计,通常来说也会有相当比例是股权激励,因而从管理层上来说他们会有对股价进行管理的动机。一家目标相对长远的公司应当对自身的市值经常关心,因为在健全的资本市场例如美国存在着敌意收购和最低市值的要求,原因在于:1.在美上市公司通常股权较为分散,如果公司市值过小容易被敌意收购,导致管理层被撤换,原大股东失去控制权;2.“壳”资源不值钱,如果股价长期过低,走势也没有大的起伏,很容易导致不满足交易所关于成交量和总市值的要求导致退市。而中国因为上市公司具备最基础的卖壳价值,所以会发现上市公司市值再小,通常也不会低于15亿。4.常见的市值管理策略对于小投资者来说,他们对股价没有多少影响力,他们通常是价格接受者。而如果股东同时又是管理层或熟悉企业运营的人,那么就有很多空间。最近有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具体名字不提。实际控制人自上市以来不断减持,而且每次减持前一段时间都有些利好消息放出。这种行为虽然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来说,应当预见到这样的风险,但是略有吃相难看的感觉。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市值管理,我个人不推荐这样的行为。但是上面做法的原则大致就是通过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达成市值管理的一种方法(再次强调这种做法比较极端),作为股东+管理者双重身份者来说,股价低时买入股票,并在买入后释放对公司经营利好信息。或者通过释放利空信息,股价下跌后进行增持。减持的时候就反过来,不再赘述。此处股价的高低衡量标准是股东+管理者的视点,而由于管理者的身份,他的视点通常来说相较一般投资者来得准确。在2.中提到,股价的影响因素包括净利润和市盈率。市盈率变化主要依靠信息,那么是否有办法在不影响审计报告意见的情况下改变净利润呢?可以,通过公司并购重组。借壳上市实际上控制者和管理层通常来说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个人觉得不能算本问题的“市值管理”所讨论的范畴。在不根本改变控制者和管理层的情况下,通常通过并购一些公司来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而且往往是净利润和估值水平同时提高。比如:(1)并购一家或数家具备较好净利润水平的同行业公司,可以较好的将收进来的公司消化,市值可以至少提升利润增长的百分比,此外由于降低了竞争水平,对于两者的利润投资者会预期有所提升,也可以有助于股价的进一步提升。就我感觉好像通常发生在行业的前几名之间,老二和老三合体防止被老大收购,也可以抱团和老大拼一下,老大和老三合体可以和老二甩开差距。各有各的动机。(2)并购一家具备较高估值的企业,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上近两年来最最火热的活动。各种乱七八糟的跨行业并购,餐馆收了游戏,化工收了传媒等等等等。这种行为的逻辑就是公司将具备高成长性的资产/运营实体纳入了上市公司范畴,这部分资产/实体带来的利润增长可以支撑公司的股价成长。说的直白点,就是一家30倍公司用20倍收了一家60倍的小公司,结果把公司整体股价带到40倍去了。对上市公司包括散户在内股东来说获得了10倍的额外估值,对非上市公司股东来说,手里的股票突然变成了40倍,还一下子上市了,简直是大股东、被收购股东、散户的三赢。这样的并购狂欢发生在TMT行业的高估值、小体量、难以单独上市、大市又熊的大背景下。狂欢结束之前这样的奇怪并购还会继续发生,但在狂欢真正结束之后,只有能真正带来良好协同效应的并购才能真正继续长期推动股价上涨。比如,通过并购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转型,或者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等。此外,分拆估值较低的资产也是一种市值管理的思路,但在中国资本市场见得不多。多见于BAT这些巨头之间,比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36633如疼讯就把易迅丢出去了……期待海外并购专家举例详细说明。5.市值管理的一些具体手法(1)公开市场增持和减持过程无需多介绍,缺点是动向完全透明,成本较高,对于上市不久,股权还相对集中的企业操作空间较小。公开市场减持基本同上,大股东的集中大额减持对股价打击很大。通常需要事先披露减持计划。(2)定向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定向发行是指目标确定的发行,可能是非公开发行,也可能是超过200人的公开发行,通常用于并购重组,例如用向收购标的股东定向发行股票换取其持有被收购标的的股权。有时将上市公司体外同样由上市公司股东持有的,但质量较好的资产装入上市公司,既不稀释自己股权又提振股价,但小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常难有这样的精力,多见于大型企业集团。非公开发行是指对象不超过10人,非公开发行是定向发行的一种,相当于私募股权,由非公开发行对象向公司增资,通常用于增持。(3)分立、分拆将估值较低,盈利状况较差的资产/实体,在不违反同业竞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转让给第三方或者移出上市公司体外。少见这样的案例,希望有读者可以提供以供学习。(4)盈余管理在不违反会计准则和不影响审计报告意见的前提下,做一些会计调整,例如确认收入,资产折旧等科目,在跨期处理上做一些文章。通常空间比较小,对股价的影响一般也有限。(5)利好/利空信息管理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再重复。(6)公司回购/公开增发在管理层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时,可以用公司的自有盈余现金对流通股进行回购,可以提振股价,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另一方面,在公司不缺现金,也没有很好的投资项目时,回购比分红通常在税务等方面更为划算和便利。回购的股权也不一定注销,也可用于股权激励等。但是回购通常不会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本质影响。为了市值管理的公司回购目前在国内是不允许的,国内的上市公司股权回购必须有规定的目的。如公司有较好的投资项目,而管理层又认为目前公司股价高估时,可以进行公开增发,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如新项目属于较高估值或净利率高于原有水平的项目,则会带来股价的成长。(7)杠杆比率调整杠杆比率指的是公司的总资产和股东权益的比值,当公司现金流较好,具有较好投资项目时,但股价较低时,使用债务融资对股东成本更低。新增债务会导致杠杆率增大,只要新项目净利率高于原有公司经营项目即可带来股价成长。通过(6)和(7)股和债分别调节,可以达到资本结构最优化,提升公司股价的目标。6.小结市值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就是带着传销味道的“资本运作”这个词换了一种高大上的说法。上市公司地位是一个宝贵的融资平台,在中国尤其如此。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巨头除外,只有上市公司具备同时玩股和债的条件,实际控制人也可以利用其巨大的信息优势。跻身上市公司的新贵们对于市值管理也不再是一无所知,有相当多的企业家从实业家变成了资本玩家。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对于上市公司平台作用的发挥仍然是懵懂的,如果成功上市,但没有做好市值管理导致公司市值长期低迷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什么是总股本?总股本的构成 - 生活 - 布条百科
从上面平安银行的行情信息中看到,紫色框中“股本”一项为平安银行最新的总股本,目前的总股本为194亿股。下方的“流通”一项为最新的可流通股本,目前的流通股本同样为194亿股。
平安银行目前的总股本等于流通股本,这种情况就叫做全流通,意思就是平安银行的总股本全部可以在二级市场中进行买卖,并且已经没有任何的限售股份。
从上面浦发银行的行情信息中看到,浦发银行的总股本为294亿,而流通股为281亿,也就是说浦发银行还有13亿股未流通,目前处于禁售中。
我们除了在个股的行情信息中查看总股本外,还可以查看个股F10资料,按键盘“F10”键打开个股基本面资料。
上面是新和成的F10资料,紫色框中为新和成的总股本、限售流通股、实际流通股(这里都是以“万股”为单位),可以看到,新和成目前还有2718.09万股未流通的股票。
资金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动力,如果频繁地出现限售流通股解禁的情况,则对资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就拿新和成来说,如果2718.09万股股票上市流通,以现价计算21.22元*2718.09万股=57677.8698万元,这2718.09万股需要将近6个亿的资金去接盘。所以,我们在选择股票的时候,尽量选择全流通或者限售流通股少的股票或者预计在你持股期间不会有解禁限售流通股的股票。
理论上总股本越小越好,总股本越小,相对流通股也会越少。流通股越少,则需要控盘的资金也会越少,股票就相对越活跃。我们就是做得差价,死气沉沉的股票是没有什么差价好做的。这里,流通股的作用要明显大于总股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流通盘大的股票就不上涨,现在的二八现象越来越多了,尤其最近几年,大家可以看看大盘权重股的走势,尤其银行股还是非常好的。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个股的走势结构,盘子再小,结构上不存在上涨的可能那也是白搭。
上一篇:辣椒怎样种植与管理有诀窍,学会这7个管理方法能增产
下一篇:发抖音晒娃最火说说|舍不得你长大,却又期待你长大
*股上长的那些疙瘩是不是火疖子*股上长火疖子,实际上是深部毛囊炎或者毛囊周围组织炎而形成的,这属于化脓菌感染而导致的*部皮肤的软组织感染。如果在感染早期没有化脓,可以*部的*物,同时需要口服*物。如果已经化脓需要及时...
一、爱的那么认真,比谁都认真,可最后还是我一个人。二、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毕竟这穿越山河的箭,刺的都是用情致疾的人。三、后来你不再逢人就掏自己的心,你开始计较起付出和回报是不是成正比,在意那个人值不值...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梦幻的城堡。只有保持着一颗童心的人,才能进到这座城堡中。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就需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境。时时保持一颗童心。童心之所以纯真,就因为简单,而简单是快乐之源,想让自己远离忧伤,就要保有...
现在很多朋友的家庭的都开始忙碌了,备年货、做扫除。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新春年夜饭,也应该提前准备起来了。春节中的年夜饭,有团团圆圆的寓意,是很多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讲究十分的多。除夕夜,无论有钱没钱,年夜饭一定要丰盛...
所谓丧葬费,是因侵犯了自然人的生命权而导致被害人死亡,其家属为死者进行葬礼而造成的丧葬费用。一、农村丧葬补助政策: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流通股是什么意思?流通股和总股本有什么区别?
在指数计算中,我们常要用到流通股和总股本,由于两者存在诸多不同和联系,很多人弄得不是明白,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流通股和总股本的区别是什么以及他们之间联系是什么。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
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术语,外国的股票从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总股本就等于流通股本;而中国的股票上市,美股在未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前,(个人或集体或国家)法人股是不允许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发行的股票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这部份就是所谓的流通股本。
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过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开始在二级市场流通,但却是有数量和时间限制,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为监管部门担心一下子那么多的股票上市,必然会导致资金承接不住而崩盘。慢慢的,中国股市将实现真正的全流通,总股本也就等于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数计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权利进行场内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这样无论是公司发起人、国有股还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一旦获得流通权,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总股本包适限售股和流通股,限售股也是有主的,可能是个人持有,也可能是投资机构等,流通股指可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
来自:百里挑一250>《财经》
上市公司的市值
300238总股本6110万股,流通股本1230万股总市值37.51×61100000=22.91861亿元,四舍五入就是22.92亿元,准确。流通市值是37.51×12300000=4.61亿元你说的发行总数是指这个公司此次ipo上市的股本,其中还分网下配售跟网上配售,网上配售占80%,已经上市流通;网下发行的一般有3个月的锁定期。锁定期过了,就可以上市流通了,到时候流通股本就是15300000了。
总股本和流通股本一样是什么意思
就是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本成为流通股本,也就是全部流通。在欧美的股市,上市公司一上市所有的股本都是流通的,不存在股本上市不能卖出的封闭期限,而中国股市为了安全,则规定新上市的股票有封闭期限,这个期限内股东不能随便卖出股票套现,所以流通股本与总股本不等同,流通股只是总股本的一部分,是中国股市特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