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轮股份是什么概念股? 银轮股份的概念股是:透明工厂、小额贷款、超级高铁、深港通、尾气治理、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 银轮股份是一家制造热交换器的公司。公司主要产品有热
银轮股份是什么概念股?
银轮股份的概念股是:透明工厂、小额贷款、超级高铁、深港通、尾气治理、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
银轮股份是一家制造热交换器的公司。公司主要产品有热交换器、中冷器和机油冷却器,是汽车变速系统、发动机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被广泛用于汽车、货车以及工程机械车辆上。公司于1999年成立,办公地址在浙江省台州市,实控人是董事长徐小敏,公司于2007年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是002126。
涉及到新能源的股票有哪些?
新能源整车方面,包括上汽集团、宇通客车(600066)、江淮汽车(600418)、福田汽车(600166)、长城汽车(601633);核心零部件方面,包括亿纬锂能(300014)、骆驼股份(601311)、拓普集团(601689)、方正电机(002196)、**扬(002434)、三友化工(600409)、银轮股份(002126)、双林股份(300100)、欣旺达(300207);充电桩领域,包括中天科技、国轩高科(002074)、亨通光电、合康新能(300048)、许继电气(000400)。
银轮股份002126股吧行情诊断?银轮股份002126是否退市?学会这技巧,不赚钱都难!_ip138媒体号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发展基础,始终都是推动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做好的坚强支撑。
最近不少股民朋友都在公众号问我,银轮股份 002126怎么样呀?值不值得上车?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讲讲,银轮股份这支汽车零部件板块的热门股。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作为汽车制造业下属的子行业,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几年以来,全球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也逐步推进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繁荣兴起。
下面就给大家从产品技术和需求的角度去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逻辑:
经过多年的沉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部分细分领域在国际上与先进水平很接近了,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客户服务良好以及生产成本低的原因,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它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的市场竞争力很强,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不断上升,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因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多和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横向拓展,目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快速发展之中。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5.2万亿元。
综上,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如果你想了解有关汽车零部件后期走势如何?又或者想知道后市应该关注哪些方向?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研究员对行业的深度解读: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油、水、气、冷媒间的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以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传统乘用车产品、新能源汽车产品、工程机械产品、发动机后处理产品等。
公司可以说是一个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内顶尖的热交换器批量化生产能力和国内顶尖的系统化的汽车热交换器技术储备,该公司是商用及工程机械领域中最重要的热管理供应商之一。
营业收入上,油、水、气、冷媒间的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以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公司主要经营业务。
把产品技术作为引领,为客户带来更多的增值产品。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拥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试验检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将聚集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全球化的研发体系,产品研发战略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商用车国六及非道路国四后处理、热管理系统相关的电控产品及模块,逐步把智能驾驶、通讯基站等新兴领域热管理产品努力拓宽起来。公司现在已经是中国热交换器行业标准牵头制订单位,产品竞争力领先于全球。强大的产品技术不但使公司有充足的订单量,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品牌在全球区域业内的影响力。
产品结构存在优势,具备广阔的业务增长空间。公司在全领域热管理产品方面有着相关的配套能力,能够使各领域的客户享受到很多解决方案和产品。公司的产品种类繁多,配套品类齐全,从发动机、电池、电机、电控到车身热管理、尾气处理,公司能够为客户直接带来价值数百元到数千元的全系列产品,就单车配套价值而言,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产品配套领域非常广阔,目前主要配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火车机车、轮船等领域。公司正致力于拓展智能驾驶、通讯基站、数据处理中心、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热管理产品业务,为公司业务的长期可持续上涨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三、银轮股份运营分析——打造属地化制造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按照调研所得的情况来看,公司将自始至终保持“挑战不可能,创新无极限”,不断的对短板进行补齐、对弱项进行提升,重点工作放在“抓项目促开发、抓质量促体系、抓工艺促装备、抓数据促考核、抓队伍促培训”上,不断把促进公司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创造属地化制造和完善全球化运营能力。公司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打造出全球一体化的运营能力,一套可复制、标准化、全球通用的精益运营模式正式构建出来了。并持续提升各个经营体的核心竞争力,减少经营体分散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营效率与效益。
建设三大卓越系统,全面创新发展商业模式。公司将着力打造以客户经理担当销售目标为核心的销售管理系统、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产品线管理系统、以提升经营效率降本控费为核心的卓越运营管理系统,以客户和项目作为纽带,顺利实现三大系统的高效协同。
尽可能提升公司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公司将有效地利用公司现有的信息化工具,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水平。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来结合智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与业务体系融合,不断提升起来公司的管理运营效率。同时,公司还透过对数据精细化的管理和分析,洞察公司的业务进展、客户需求及市场供需关系,正式做出最为科学的决策,进而持续推动起来业绩不间断地增长。
四、银轮股份财务分析——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业绩同比下降
公司发布公告称,2021年前三季度报告公司的营业收入为5,831,830,519.33元,同比增加29.35%;净利215,719,974.69元,同比净利减少22.68%。
公司的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2021年受汽车芯片供应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从而导致了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不过随着汽车芯片供应充足,以及我国汽车需求量不断上升,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反转。
我们结合2021年三季报对银轮股份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做了一番比较详细的总结与分析:
盈利能力:
与去年三季报对照分析,银轮股份盈利能力加强了很多。
成长能力:
相比于去年一季报,银轮股份的成长能力出现了提升的现象。
偿债能力:
相比于上一年三季报,银轮股份在偿债能力方面有了大大改善。
运营能力:
对比去年三季报,银轮股份运营能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在一年当中处于很高的位置。
现金流:
与去年三季报对照分析,银轮股份现金流能力有所提升。处于一年中相对高位。
其中,销售回款能力开始增强,公司现金回收质量较差。
排雷分析:
六大排雷指标中,公司的现金短债比为0.27,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有着较弱的保障。
该股委比为,卖盘比买盘;委差为,说明;外盘内盘,后期存在可能。
今天我们对汽车零部件板块和银轮股份的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那么对于咱们散户而言,后市是应该继续增持还是减持?点击下方链接,一键获取分析结果:
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股掌柜;图片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中提到的投资品种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时间:2023-06-2320:410237复制链接
锦天城律师经办的“银轮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获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
TRANSACTIONSANDCASES
交易案例
2016年11月9日,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经办的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26,股票简称“银轮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银轮股份本次拟非公开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2,081.50万元,计划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项目、乘用车EGR项目、乘用车水空中冷器项目、DPF国产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等项目。
银轮股份是我国汽车零部件散热器行业龙头企业,1980年率先在国内试制成功不锈钢板翅式机油冷却器,主导产品机油冷却器、中冷器是中国名牌产品,产销量连续十年保持国内同行第一。公司是我国内燃机散热器行业标准牵头制订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中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7年4月18日,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散热器行业首家民营上市公司。公司是美国卡特彼勒的战略供应商、美国康明斯公司全球采购理事会成员,是北汽福田、玉柴、潍柴、中国重汽、东风柳汽、东风商用车的热交换器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银轮股份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
本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合伙人梁瑾、资深律师苏丽丽、项目组成员华欣楠组成的锦天城律师团队接受银轮股份的委托,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了全程法律服务。
银轮股份研究报告:热管理龙头,受益于行业扩容+产品升级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丁逸朦,刘伟)
深耕热管理&尾气排放赛道,借力资本快速扩张。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国营天台机械厂,早期专注于商用车及工程机械领域;2007年公司通过募股资金实施EGR项目,2011年公司通过增发拓展SCR业务占领国内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的高点,同时通过拓展轿车前端模块进入乘用车市场;2017年,公司第二次增发募集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项目、乘用车EGR、水空中冷器项目及DPF国产化项目;2021年,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介入新能源商用车热管理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领域。
立足三大应用领域,新能源“1+4+N”产品布*。2021年,公司商用车与非道路实现营收50.37亿元,占总营收64%;乘用车、工业及民用营收分别为22.36亿及3.2亿元,营收占比29%/4%。新能源领域,公司形成“1+4+N”布*,其中:“1”指热管理热泵系统,“4”指前端换热模块,冷媒及水路集成模块、空调箱模块、车载电子冷却系统,“N”指芯片/IGBT换热器、PTC加热器等其他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徐小敏。徐小敏直接持股7.02%,与一致行动人徐铮铮(父子)通过宁波正奇持股4.04%,合计持股11.06%。
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企底回升。收入端,2017-2021年,公司收入稳定增长,由43.23亿元增长至78.16亿元,CAGR16.0%,2022Q3收入60.01亿元,同比+2.9%。利润端,受商用车行业销量波动、新能源业务投入、大宗&海运费涨价等因素影响,公司近两年盈利能力有所承压,2022年以来,随着前期不利因素的改善,公司业绩企稳回升,2022Q3公司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7.3%。分业务看,热交换器贡献公司业绩主要增量。2022H1,公司热交换器(含汽车空调)实现收入31.4亿元,同比-5.69%,毛利率18.44%,同比-2.28PCT;尾气处理实现收入3.9亿元,同比-13.45%,毛利率17.13%,同比+0.1PCT。
股权激励覆盖核心骨干,考核目标彰显信心。2022年,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11名公司高管以及373名核心骨干员工授予4949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6.27%,首次授予价格10.14元。考核目标同时考察收入与利润,有利于激发管理层潜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2.1、热新能源乘用车:热泵+集成化,推动行业持续升级
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需额外增加制冷&电池管理系统,价值量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由于没有了内燃机,空调压缩机的动力从机械式改为了电动,缺乏了发动机余热的利用,需要制造新的稳定热源来制热。传统燃油车约2000-3000元单车价值量,目前新能源车型PTC空调约6000元价值量。根据产业链调研,我们预计未来热泵空间价值量接近8000元,行业价值量迎来2-3倍提升。
预计未来热管理系统的演进方向主要包括:冷媒直冷:采用空调系统制冷剂(R124a、CO2等)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制冷剂通过储液罐和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直接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板进行热交换,进而将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带出。直冷模式制热效果较好,但制冷剂用量大、成本高,且对电池一致性要求高,目前仅BBA、比亚迪采用该技术。热泵空调:特斯拉引领下,热泵空调预计加速普及,根据电动邦的测试数据,以Model3为例,相比于PTC加热方式,热泵空调的百公里平均电耗降低10-12%。目前各车企均开始布*热泵空调,预计行业进入加速普及阶段。
系统集成化、零部件模块化: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热管理经历四代技术方案,2020年在ModelY上搭载的“Octovalve”+热泵方案,目前已成为行业标杆:1)第一代热管理系统(Roadster):包含电机回路、电池回路、HVAC回路和空调回路,各条回路之间相互独立,集成化程度低;2)第二代热管理系统(MS/MX):采用双蒸发器结构,取消了HVAC冷却回路,增加了与电池回路相耦合的四通阀结构;3)第三代热管理系统(2018款M3):采用Superbottle,通过四通阀,把电机、电池、座舱的热源统一管理,乘员舱采暖仍然采用高压风暖PTC结构;4)第四代热管理系统(MY):采用octovalve“八爪鱼”,搭载热泵系统+八通阀,整合电池回路、电机回路与座舱回路。
CO2冷媒介质:热泵空调的冷媒主要包括R-134a、R-1234yf以及R744(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冷媒碳排放量低,欧盟政策推动下,行业进入起步阶段。目前大众在MEB平台中多款车型配备了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后续其他车企有望跟进。行业空间:预计2025年国内/全球市场空间分别为600/1300亿元,对应2022-2025CAGR分别为29%/31%。计算假设:1)预计2021年热泵空调渗透率15%,2025年渗透率提升至40%;2)单车价值量按照PTC空调每套6000元,热泵空调按照每套8000元,4%年降计算。
行业格*:Tier1集中度高,本土供应商零部件总成取得突破。根据Marklines统计,汽车空调集成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外资Tier1凭借多年配套的客户积累优势,头部的日本电装、法国法雷奥、韩国翰昂和德国马勒,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新能源市场,随着主机厂对系统集成的掌控度提高,零部件模块化趋势显著,本土供应商在总成领域进展迅速。
2.2、储能热管理:下游需求爆发,液冷进入普及期
储能是保障新能源发展和电网经济运行的关键,可分为:1)发电侧配储:光伏、风电、水电配储,以配合火电厂、电网调峰调频并获收益为主要运营模式;2)电网侧储能:主要用于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等;3)用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等,包括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其中户用储能一般在10kWh级以下,布置灵活、项目盈利性更好,是目前储能项目的主要增量来源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由于政策支持及清洁能源发电布*不断扩大,近年来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储能行业显著增长。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按新增装机容量计)预计由2021的25.2GWh增长至2026年的528.4GWh,复合年增长率83.8%。其中,用户侧预计2026年全球装机量247.6GWh,CAGR98%。预期全球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63.0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1057亿美元。分地区看,美洲2021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全球第一,约占总新增装机容量的50.8%,其次是EMEA和中国,分别占20.6%和19.2%。
国内市场:政策托底+商业模式理顺:政策端,发改委2021《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行业储能电价政策制定了基调,而后各地方陆续出台了风电、光伏项目的强制配电要求,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目标作为托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6年户用侧储能装机量有望达83GWh。
美国市场:储能成本下降+**补贴&税收减免:政策端,联邦层面主要政策为清洁能源投资税收抵免(ITC),安装可再生能源设施的主体可获得税收抵免,此外,各州**对储能项目也有相应补贴,例如加州自发电激励计划(Self-GenerationIncentiveProgram,SGIP),户用储能用户可获得每kWh200美元的补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6年户用侧储能装机量约85GWh。
产业链角度,储能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储能电池、BMS、PCS、EMS、屏柜和电缆、场地及装修。根据北极星储能网,电池储能系统(BESS)由电池系统(BS)、功率转换系统(PCS)、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系统以及相关的结构件等组成。其中,电池系统是实现电能储存和释放的载体,由单个或多个电池模块组成,串并联的数量取决于储能容量和应用场景,例如特斯拉的家用储能产品Powerwall中集成了一个电池模块,而商用是BESS则可包含几十乃至上百个电池模块。以2MW/10MWh铁锂电池储能为例,各项成本占比为:锂电及PACK67%,BMS9%,PCS10%,EMS2%,屏柜和电缆2.8%,场地及装修2.8%,设计升压变等6%。
结构件方面,主要应用于储能箱体、电池箱体、电池壳、电池架等方面。其中工商业储能柜,国内普遍采用抽屉式电芯,结构件主要包括电池包箱体、面板、通风道等,预计工艺以冲压-焊接为主,材料普遍以铁材、钢材为主。对于户用储能,以特斯拉Powerwall为例,出于美观、轻量化的需求,铝材应用较多,其中核心电池托盘,在Powerwall1.0中,采用模组集成方案,而在Powerwall2.0中,则改成了类CTC的集成式方案,与汽车行业基本一致。
对于储能热管理,与汽车类似,包括分冷与液冷两种类型。在相同的入口温度和极限风速及流速下,液冷电池包的温度在30-40摄氏度,而风冷电池包的温度要在37-45摄氏度,液冷的温度均匀性更好,预计成为未来的主流方案。2022下半年以来,行业头部玩家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公司在液冷储能的布*加速,产业链有望受益。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数据,目前4小时电池储能系统每千瓦时的电池投资成本在1900人民币(300美金),热管理系统估计占电池成本的2-4%。
2.3、车载电子、工业换热,行业迎来增量市场
智能化、电动化催动,汽车芯片用量快速提升。一般而言,汽车芯片可以分为主控芯片、功率芯片、存储芯片、通信芯片及传感芯片五类,其中主控及功率芯片分别受益于智能化带动的算力提升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行业景气度高。公司产品主要涉及计算类芯片及功率半导体冷却。根据公司披露:目前公司为控制系统芯片,功率半导体(IGBT)和电池提供液冷换热产品,主要配套客户有北美大客户、宁德时代、吉利、广汽埃安等。
受益于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级提升,计算类芯片高算力带动热管理需求。L2级及以下的汽车普遍采用基于MCU的多ECU分布式控制,目前每辆汽车大约搭载70个ECU,对于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频率、实时地处理环境感知数据、GPS信息、车辆实时数据和V2X交互数据,根据地平线预测,L3级以上自动驾驶需要24TOPS算力,L4级以上算力需求接近320TOPS。“一芯多屏”的座舱方案下,基于高性能SOC构建的域控制器DCU的集中控制策略成为主流,作为处理中枢的座舱SOC算力不断突破。
根据海思在2021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大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约为505亿美元,预计2027年汽车半导体市场总额将接近1000亿美元。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预计功率半导体(IGBT)&算力芯片需求将快于行业增速,带动芯片冷却市场稳步增长。
工业换热器:应用广泛,需求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换热器的市场规模约为1426亿元,同比增长10.0%,2022年有望增长至1779亿元。以下游应用市场来看,中国换热器产业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行业是换热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约占换热器30%的市场份额。电力和冶金两大行业所需的换热器约占换热器市场17%的份额。船舶行业应用大量的中央冷却器等换热设备,约占换热器行业9%的市场份额;机械行业在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中应用大量的机油冷却器、中冷器等换热器,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
3.1、积极转型新能源,集成化产品推动ASP提升
公司积极布*新能源赛道,订单不断突破。公司积极布*新能源热管理,根据公告,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客户有北美新能源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等,其他还包括美国电动车厂新势力LucidMotors、Waymo、蔚来、小鹏、理想、广汽、吉利、宇通、江铃等。目前,公司为北美新能源客户配套业务正在逐步放量,在造车新势力方面拓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主要产品是冷媒及冷却液集成模块、前端模块、空调箱模块三大模块产品,芯片水冷板及电池水冷板、功率半导体换热器等系列零部件。
公司新能源客户覆盖广,核心客户车型强势,销量预计高增长。2012年到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从12.5万辆增长到657万辆,复合增速55.3%,渗透率从0.2%提升至8.3%。2022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销量681.5万辆,渗透率13.0%,其中国内市场销售456.7万辆,同比增长超100%,渗透率达23.5%。其中特斯拉、比亚迪、新势力销量表现强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产品方面,公司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以集成化模块为主,配套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能够使整车厂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大幅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公司大力推进集成化产品供应,提高配套价值量的同时,实现与核心客户的深度绑定。根据公司披露,截止2022年11月,新能源模块化产品已占新能源业务总营收的35%,占比还将继续提升。传统燃油车领域:公司配套产品以发动机油冷器、变速箱油冷器、水空中冷器、汽油机EGR等散件为主,根据产业链调研,预计单车配套价值量在500-1000元,同时由于配套零部件数量多、价值量低,行业竞争格*较差。
新能源时代:受益于行业模块化趋势,公司产品集成化程度显著提高,目前量产产品冷媒冷却器模块、前端冷却模块、电子器件换热器、空调箱模块、电池冷却板、PTC加热器等产品,根据我们测算,预计配套价值量最大可达4200-6950元。
3.2、全球属地化布*,再融资项目支撑产能扩张
全球化布*,实现核心客户属地化配套。公司按照规模经济、比较成本原则和贴近客户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规划生产布*,以全球化供应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山东、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建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并在美国、瑞典、波兰等建有研发分中心和生产。
公司募投项目积极布*乘用车热管理,支撑产能持续扩张:2017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2亿元,用于投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多个热管理项目,于2022年变更研发中心项目、乘用车EGR项目的募集资金用途,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池和芯片热管理产品项目,预计能够增加468万套电池热管理产品产能以及140万套芯片热管理产品产能。2021年,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7亿元,用于投资新能源乘用车热泵空调以及新能源商用车热管理系统项目。2022年,公司投资6500万元于四川宜宾设立全资子公司,生产电池水冷板产品,配套四川时代、成都沃尔沃,投资产线可生产满足CTP/CTC/CTB集成下的大尺寸水冷板,同时产线覆盖CTM冷却下的中、小尺寸水冷板产品。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2024年新增产能对应产值8.57/15.14亿元。
低基数+需求企稳,商用车销量有望迎来复苏。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10月,2022年1-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9.1/275.7万辆,同比-31.7%/-32.8%,10月单月销量27.3万辆,环比-1.8%,同比-16.2%。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的属性,市场恢复难度更大,仍处于低位徘徊态势。展望未来,国六A的扰动逐渐淡化,随着行业库存持续去化与更新需求的占比逐渐提高,叠加2021H2以来的低基数效应,行业销量拐点有望临近。
重卡:国六影响弱化,有望受益于低基数+旧国标车型替换。2022年11月,工信部等部门接连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淘汰国四及以下厂内车辆和国二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轻卡:蓝牌新规短期扰动,关注物流需求恢复进度。受《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两条新政策刺激和各汽车产商产品创新的双向驱动,2020年我国轻卡销量到历史高峰,2021以来,上半年市场景气度高,整体销量较高,下半年国六法规正式实施,蓝牌新规导致整体需求以观望为主,叠加运价低迷,销量持续小幅度下降。2022年9月起,蓝牌新规过渡期结束,新规对轻卡的总重、排量、货箱尺寸等方面制定明确要求,短期扰动边际弱化,关注后续物流需求恢复进度。
新规之前,由于蓝牌轻卡拥有低维护成本、高运营效率等优点,车主倾向于选择核定总质量等标称参数符合蓝牌要求的车型。同时为了提高货运经济性,追求更高的盈利空间,轻卡司机倾向于装载更多货物,导致实际载货质量超过核定载质量。轻卡企业为了满足车主“超载”的需求,推出了实际装载能力远大于标称载重的“重载轻卡”,导致了“大吨小标”情况出现。
国六标准催生尾气处理需求。环保部分别于2016年与2018年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和《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明确了乘用/商用车的国六标准的实施时间。根据产业链调研,各供应商在国六a替换阶段发布的产品均已满足国六b标准,因此我们认为行业技术路线未来趋向稳定。其中柴油车一般需同时装配DOC+DPF+SCR:柴油机:国五阶段,轻型柴油车尾气处理技术路线主要为EGR+DOC+DPF,部分轻型柴油车也使用SCR技术路线;重型柴油车则多数使用SCR技术路线。国六阶段,尾气处理技术更加复杂,柴油车尾气处理主流技术路线可分为有EGR路线(EGR+DOC+DPF+SCR+ASC)和无EGR路线(DOC+DPF+SCR+ASC)。汽油车:由于国六标准相较国五增加了对颗粒物数量限值要求,GPF(汽油机颗粒捕捉器)成为国六阶段汽油机后处理必备装置。
技术趋稳的背景下,商用车尾气处理目前已接近稳定增长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六阶段排放标准升级后,DOC+DPF+SCR将成为柴油车标配,系统总成及封装价格相对国五阶段会有大幅度提升,预计中重型货车价值量接近9000-13000元,轻型车价值量接近4300-5800元,对应国内柴油机EGR+DOC+DPF行业空间95-131亿元。
产品端,公司覆盖EGR、SCR、DPF等国六所需的尾气处理产品,具备总成供应能力:1)EGR:2014年进入康明斯配套体系,2016年底与德国皮尔博格合资成立皮尔博格银轮;2)SCR:2016年与法国佛吉亚共同投资1亿元合资成立佛吉亚银轮;3)DPF:2017年定增1.21亿元用于DPF国产化项目,达产后年产能约2.1万套DPF系统、21万套DPF封装单元。
收入端,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3.1/106.3/127.5亿元,同比+6.3%/+27.9%/+20.0%。其中热交换器业务:受益乘用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在手北美标杆客户、华为、新势力等定点陆续进入释放起,叠加空调箱、车载电子冷却等产品产能的逐步市场,预计未来维持快速增长,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8/90/110亿元,同比+8.2%/+32.4%/+22.2%。尾气处理业务:受益于商用车行业的企稳,预计未来维持10%的稳态增长。利润端,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毛利率分比为19.9%/20.6%/21.4%。主要受益于新能源热管理的销量爬坡与规模效应提升,叠加大宗价格、海运费等外部因素趋于稳定。
求银轮股份的MA和MACD分析
上图是银轮的周K线图,因为MACD是趋势指标,所以我通常用周K和周MACD来判断个股的强弱从下图中我们看到,2008年底和2009年年初时,银轮出现MA金叉(8周线金叉21周线)和MACD指标同时低位金叉的买入信号:从下图我们看到了今年4月中旬周MACD和MA指标(8周线下穿21周线)同时出现高位死叉的卖出信号:
股票中经常说一股多少钱!这一股是什么意思?和公司的总股份是什么关系?
你所说的是指: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它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把他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的股票选取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这个时期的股票市场的价格越高,则股指就越高,股票市场越不景气,股指则越低,它是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至于股指哪个点以上为好的问题,这就不好说了,股票市场现有的价格都是合理的,只是波动就是它的特性,股指没有参考点。股票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直接确定,比如一样东西大家都想要买的话,那价格高的人可以得到它,股票也一样。对于要买股票的人说,当然希望股票价格越低越好;但是对于已经持有股票的人来说当然希望股票价格指数越高越好,所以说股指高低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每个人感受不一样,也跟目前的投资市场环境有关系。所以说,股票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并不能像解数学题那样结果容易确定,小哥你要想涉足股市,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当然不是你现在做的这些),好好完成目前的学习任务,打好基础才是以后你驰骋股市的最好资本。
《证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要求包括
多项选择题:A、B、C、D、E股票型上市公司 (1)股票经***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5)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6)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股票行情快报:银轮股份(002126)11月14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143.18万元_主力研究_股票_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3年11月14日收盘,银轮股份(002126)报收于17.61元,下跌0.9%,换手率1.41%,成交量10.61万手,成交额1.87亿元。
11月14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143.18万元,占总成交额6.1%,游资资金净流入307.44万元,占总成交额1.64%,散户资金净流入835.74万元,占总成交额4.46%。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银轮股份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9.92亿元,同比上升33.19%;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上升91.61%;扣非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上升124.31%;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7.3亿元,同比上升27.9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上升58.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上升69.7%;负债率63.31%,投资收益1239.26万元,财务费用6599.84万元,毛利率21.04%。银轮股份(002126)主营业务: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条产品发展主线,专注于油、水、气、电介质间的热交换产品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3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88。
资金流向名词解释:指通过价格变化反推资金流向。股价处于上升状态时主动性买单形成的成交额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入,股价处于下跌状态时主动性卖单产生的的成交额是推动股价下跌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出。当天两者的差额即是当天两种力量相抵之后剩下的推动股价上升的净力。通过逐笔交易单成交金额计算主力资金流向、游资资金流向和散户资金流向。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求帮忙分析束神列烈试端写右银轮股份停牌前走势。
不过是一只随大盘走的股票,且比大盘还要弱一些,没什么强的主力。另外停牌前的最后一天,大盘在涨,它却以最最低点收盘,这就是知道休息的内部资金已经跑了,当然跑的原因不一定就是停牌是坏事,也可能是不想被停牌里面,但至少不是什么太好的停牌。12日虽然有一根大阳线,但是放量了,主力在出货。如果是作中短线的建议,开盘后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