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万台币等于多少马币(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大数据求是系列-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

admin 2024-01-17 17:26:12 608

摘要: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大数据求是系列-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   全球货币在近15年各趋势阶段的稳定性与收益性表现研

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大数据求是系列-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

 

全球货币在近15年各趋势阶段的稳定性与收益性表现研究-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

请点击上方音MV视频,阅读时播放 共同战斗-陈奕迅、蔡依林

FIGHTASONE

目录

(一)序言、摘要与正文

(二)君晟研究社区简介与会议通告

1、君晟会议机制综述与君晟2020年后续月度会议与精选会议通告,君晟会议机制重启通告20200714

2、君晟研究社区简介:群委会、君晟主持人、君晟天团主讲人介绍九宫图

3、图片集锦:君晟铂金奖颁奖礼20161222、君晟年会助力新财富论坛20161014、君晟重阳总量年度会议20191007、君晟己亥年收官会议20200105

(三)历史文献索引

1、学术交流活动记录

2、同业公益活动记录

3、政策建议活动记录

(一)序言、摘要与正文

序言:

预告

君晟总量年度会议200830

时间:8月30日周日下午13:30-19:30

地点:浦东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28F

现场会议直播腾讯会议号:249354551密码:200830

主持人:李慧勇华宝基金副总、王进君富投资总经理

主讲人:郭磊广发宏观17-19第一@上海、

荀玉根海通副所长策略16-19第一@上海、

张忆东兴业副院长全球策略19第一@香港、

李超浙商首席经济学家@上海、

王涵兴业副院长首席经济学家14/16-19第二@上海、

杨国平华西金工07第一@上海。

本文是常晟投资王维钢博士为8月30日君晟总量年度会议准备的书面发言。

 

BIGDATATRUTHsieres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通告:

《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之开山篇:后疫情恢复期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和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吸引全球投资者长期增配人民币资产市场-王维钢观点20200630》

《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之 不认同全面牛市泡沫,市值增量向科技创新经济集中是美中资本市场发展的共同路径-君晟领涨未月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718》

《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之 美国中国系统重要性创新经济体SIIE市值预测-君晟科技创新申月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721》参考系统重要性和市值及盈利因素综合排序,君晟提出SIIE中国系统重要性创新经济体TOP10名单如下:腾讯、阿里、华为、字节跳动、美团、京东、金山小米、百度、网易、拼多多、滴滴(后备)。美中科技创新企业对标:脸书-腾讯/字节跳动/网易,亚马逊-阿里/京东、苹果-华为/小米、奈飞-腾讯+爱奇艺、谷歌-百度、微软-金山、推特-微博、PAYPAL-蚂蚁支付宝/京东数科、UBER-滴滴。

《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之 寻找表征中国创新经济的最优投资策略:研发收入比引导的CII中国创新指数-君晟科技创新申月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01》讨论过去十年美国系统重要性创新经济体群FAANGMTOP6组合如何改变美国资本市场市值增量构成的,以及中国系统重要性创新经济体群如何改变中国香港与大陆市场的市值增量结构。寻找对标TOP6的中国创新经济体集群,设立跨市场的CII中国创新指数全面表征中国创新经济蓬勃态势。市值增量主要来自于先进制造产业群和互联网产业群构成的创新经济体集群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十年长期趋势。

《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之 全球货币在近15年各趋势阶段的稳定性与收益性表现研究-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中国调整外汇储备规模与结构的设计方案,中国改善人民币流动性的对策-中国人民币资产市场扩容设计方案,全球货币稳定性和收益性各阶段评价揭示人民币有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收益性及相对低流动性,按2019年贸易权重新设计的新权重美元指数比1973年权重的美元指数高13%的事实揭示美元仍然高估、美元指数93未到低位。

《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之 谁决定美国大选结果?两d选情量化分析-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

特朗普封印TIKTOK可能增加原来未必去投票的30岁以下青少年反对票源-选情量化分析partA-王维钢观点20200803

全球货币在近15年各趋势阶段的稳定性与收益性表现研究-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王维钢观点20200830-大数据求是系列专题-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王维钢观点20200830

 

摘要:

摘要5369字作为王维钢博士发言,只在君晟总量年度会议纪要中记载。本报告全文38361字。

 

正文:

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鼓励全球经济体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王维钢观点20200830

 

 

一、从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来考察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储备货币,王维钢博士通过大数据验证了人民币汇率在近15年各阶段比美元欧元日元等储备货币相对其他主要货币有更低波动性和抗跌性构成的稳定性,基于政局稳定和巨额外汇储备及长期贸易顺差的人民币有相对美元更强的安全性,人民币有更好收益性源于仍维持正常利率水平的中国比长期零或负利率的欧日和因疫情及经济危机逐渐趋于负利率的美国有更高收益率的国债和高股息率低估值蓝筹权益人民币资产,但由于资本项下自由兑换仍在过程中的人民币在流动性上要弱于美元和欧元日元。随着中国扩大人民币资产市场规模和进一步扩大境外资本金融资产投资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规模,全球经济体迎来因流动性提高而增加外汇储备的人民币资产权重的良机。

 

1、人民币汇率稳定性。

过去15年汇率波动实践表明人民币比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储备货币有更强抗跌性和防波动性构成的稳定性,中国政局稳定、经济总量大、外汇储备高、历史上从未像美国那样利用国际资本阶段性进出新兴经济体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及国民财富缩水的收割新兴经济体财富剪羊毛行为,人民币是世界各经济体配置外汇储备的最安全货币。中国全球最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及最大逆差国美国反人民币贬值的汇率操纵防范政策是人民币不可能出现持续贬值的财富保障。

 

2、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

中国连续20年以上保持贸易顺差,自2006年超过日本起一直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局稳定,不会出现美国或部分新兴经济体那样由于政权更迭而对外资保护政策出现重大反复的极端情况。美国政府对中国可能采取极端金融制裁措施包括冻结中国在美资产,表明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存在严重不安全性,美元的高流动性优势在不安全性面前荡然无存。美国在过去50年每隔12年有一次美元波动周期,一般情况下是美元上升7年后贬值5年,在美元波动周期中不少新兴经济体因接受美国直接投资和美元债务过多而在美元资本外逃时本币汇率失控持续贬值,并影响本国富裕居民失去对本币信心而加剧本国资本外逃,如阿根廷、土耳其这些曾经的发达经济体国民财富损失、GDP规模缩水而重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并回到新兴经济体范畴,美国跨国资本利用资本跨境流动冲击新兴经济体汇率以实现转移收割国民财富的做法俗称剪羊毛。中国从未像美国那样试图利用资本跨境流动对其他经济体实施国民财富转移的掠夺行为,而且中国本身就是美国跨国资本多年剪羊毛而未能成功的富裕新兴经济体,在华尔街刻意营造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带动下不少本国富裕居民以移民并向美国转移资产的方式把在中国创造的财富转移到美国。因此,全球经济体外汇储备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有比美元资产更强的安全性,持有人民币资产外汇储备对其自身抵御美国资本跨境流动有较好的支持作用。

 

3、人民币资产的收益性。

中国资产市场在收益性上显著优于美国、欧洲、日本市场。仍然维持正常利率的中国在国债持有收益率上长期高于负利率市场欧日和纠结于低利率与负利率的美国。中国大型蓝筹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仍然维持在4%左右且估值在全球仍然是偏低的,估值较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并不适用于全球经济体主权基金,但中国传统经济蓝筹股以全球偏低估值和长期较高股息率是全球经济体主权基金的大规模长期持有的人民币权益资产。在特朗普限制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融资政策的帮助下,2019年开始的未来几年将有较多优质中国企业以在中国港沪深资本市场二次上市或退市后IPO的方式从美元权益资产转换为人民币权益资产,部分独角兽科技创新企业将一年前不敢想象地放弃在美国上市而是选择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这些全球创新经济的领先企业是未来几十年全球市场市值增量的主要来源。

2020年是全球经济体外汇储备增加在中国人民币资产市场配置权重的较有利阶段。在2020年3月20日-8月20日美元主动贬值10%过程,多数主要货币都出现一定幅度的升值,只有人民币仅升值2%。美国因自身过度发行货币和经济危机原因导致美元存在长期内在贬值压力,但中国在疫情恢复期是全球经济复苏最快且GDP全球增量占比最大、继续维持最大规模贸易顺差的经济体,正常情况下人民币应该追随欧元和日元相对美元更大幅度升值,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生病却是中国陪美国一起吃药。真实情况是人民币已经被国际资本力量误判低估约5-10%,而且中国政府虽并未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有意压低汇率但乐见人民币汇率阶段性低估以获得更大贸易优势,美国政府也不能以操纵汇率为由来制裁中国。人民币现阶段处于低于实际价值的低位,因此良好收益性决定了目前是增加配置人民币资产的良好时机。

 

4、人民币的流动性。

人民币流动性不充分、在资本项下自由兑换还在开放进程中是人民币还没有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重要原因。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自由兑换是渐进过程,首先是中国已经实现并正在扩大在人民币资产市场投资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但仍需要防范美国通过集中性资本流出实现冲击汇率贬值的剪羊毛目标,因此实业直接投资资本项下自由兑换需实际成熟时再推行。

美国政府《2015年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执法法案》制定的反汇率操纵政策主要限制贸易伙伴通过汇率操纵实现贬值以获取贸易优势,并没有限制经济体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防御本币汇率贬值。中国从未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性影响汇率贬值来实现增加贸易优势。在2013-2016年美元单边升值期间,其他主要货币都出现数年累计贬值30-40%的汇率变动,始作俑者是日本2012-2014年单边贬值40%,欧元在2013-2015年单边贬值30%,而中国承担了不参与竞争性贬值的不必要道义责任并维持了与美国的汇率、直到2015年8月汇改一次性贬值。中国为不参加竞争性贬值的道义责任付出了代价,在2016年承受了可能导致资本外逃的本币贬值预期。

 

 

二、通过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资源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等全球主要货币的稳定性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比较分析,相比而言人民币是高稳定性(包括抗跌性、贬值后修复能力、长期低贬值概率)、最高收益性、相对低流动性、高政治安全性的主要货币。中国政府应努力为全球经济体提供流动性和收益性比美欧日更好的人民币债券和权益市场资产,努力维持人民币资产市场的相对稳定、避免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坚决遏制部分权益投资者追求全面大牛市一夜暴富的短视心态,建设引导全社会形成较合理收益率预期和较长稳定增长年度预期的人民币资产市场理性环境,让全球经济体可以安心增加外汇储备配置长期投资于中国国债和低估值高股息率蓝筹权益的人民币资产中。相比美元欧元日元资产而言,中国人民币资产的国债收益率2-3%、低估值蓝筹股股息率4-5%已经是低风险需求的全球经济体及其众多基金管理者很满意的收益预期了。至于是否有一定比例外汇储备被基金管理者配置在高风险高收益预期的中国科技创新权益资产,那是全球经济体外汇储备管理人的配置策略决定的,中国政府不需要为此承担损益波动的道义责任。

 

1、人民币是高稳定性(包括抗跌性、贬值后修复能力、长期低贬值概率)、最高收益性、相对低流动性、高政治安全性的主要货币。我建议人民币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可以分两步走。中国进一步放宽资产投资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并扩大人民币资产市场规模来提高人民币资产流动性进而改善全球经济体持有人民币资产外汇储备的比重,扩大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的外资流入通道,实业直接投资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可以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再逐步康宽,央行应允许境外汇入外汇的居民和企业自主持有外汇、不再纳入外汇储备管理范畴,居民出境服务贸易用汇通过银行自主市场化交易买卖,不再纳入外汇储备使用范畴,中国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中国境内企业进一步减少美元等外币结算改为人民币结算报价,在可以选择进口来源的行业和商品中优先使用人民币支付,并为持有人民币的境外居民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人民币资产交易渠道和人民币买卖交易渠道。

 

2、美元是高波动低稳定性、高贬值概率、高收益性、超高流动性、低政治安全性的最主要货币。在政治安全性无忧假设下,美元是全球比重最大的外汇储备币种。但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加大了对不服从国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的经济制裁和金融制裁,2020年开始酝酿对中国的金融制裁,金融制裁包括冻结被制裁国的外汇储备在内的在美财产和限制使用SWIFT全球支付清算系统。中国相当部分主流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仍然从人性本善和美国不敢的角度幻想美国不会使用限制中国银行业使用SWIFT和冻结中国外汇储备美元资产的终极制裁核武器。美国为了压制中国的常规潜在经济增长率发展路径和延后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的进度,已经不惜主动挑起在台湾和南海的军事冲突。一旦军事冲突爆发,美国政府可以第一时间宣布金融制裁中国,所有外汇储备在美国境内的美元资产都将成为中国被冻结财产,甚至被美国政府非法裁定用于赔偿美国和台湾及周边美国的所谓经济损失。只要中美贸易不彻底中断,中国只能保留相当部分的美元资产储备并做好在发生严重军事政治冲突时被美国政府冻结的思想准备,王维钢博士建议在外汇储备规模从3.1万亿美元压缩到2.5万亿美元的基础上,维持20%比重即0.5万亿美元的美元外汇储备,假设中国持有1.1万亿美元的美元资产,需要减持汇出美国国境0.6万亿美元。

 

3、欧元是中等稳定性、低收益性、高流动性、相对高政治安全性的主要货币。在中美发生严重政治军事冲突时,欧盟作为第三方应美国要求加入对中国经济金融制裁体系的可能性相对最低,在中国外汇储备大而无处安置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超过半数外汇储备配置在欧洲资产市场。王维钢博士建议在外汇储备规模从3.1万亿美元压缩到2.5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增持欧元到60%比重即1.5万亿美元的欧元外汇储备。

 

4、日元和英镑是相对高稳定性、低收益性、相对高流动性、政治安全性对中国不确定的主要货币。日本是被美国控制军事政治的亚洲第二大经济体,英国是英语国家五眼联盟的第二大经济体,在中美发生严重政治军事冲突时,美国一定会寻求日本和英国加入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制裁体系,中国外汇储备持有日元和英镑在安全性与美元一样低落、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上低于美元和欧元,因此中国外汇储备应把日元和英镑转换为欧元储备。中国应通过大额货币互换协议实现中日和中英只使用两国货币进行贸易,不再为中日贸易和中英贸易预留美元外汇储备。

 

5、资源优势经济体货币受大宗商品及经济景气影响是币值不稳定、波动巨大的货币。在近十年资源新兴经济体汇率有较大持续贬值,资源发达经济体澳洲有较大波动但持续贬值幅度相对较小,澳元是低稳定性和弱收益性的主要币种,卢布和巴西里亚尔是低稳定性和差收益性的次要币种。

6、大部分资源新兴经济体和制造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由于低稳定性和高贬值预期带动的差收益性而并不适合做储备货币,而且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十几年很容易受美元资本流入和流出冲击造成持续贬值。中国政府应鼓励新兴经济体用一部分人民币外汇储备替代美元外汇储备、以增加各国自己的汇率抗贬值能力和抗美元资本流动冲击能力。

 

 

 

 

三、为了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历史各阶段货币的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表现做出客观评价与归因分析,本报告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做出多重分组规划。以经济总量、贸易结算量、全球产业链地位、发展水平、区域相关性等因素来衡量可以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分组观察。根据以持续贸易顺差为表征的全球产业链地位可以把全球主要经济体简单划分为资源经济体、制造经济体、消费经济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简单划分为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根据经济特征和区域相关性等因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SDR5国、金砖五国、五眼联盟、东亚四小龙、东盟十国、石油国等观察组别。美欧英日中同时是消费经济体和制造经济体,根据是否常年连续贸易顺差来划分中德为代表的以制造经济体特征为主还是美英为代表的以消费经济体特征为主。本报告根据发展水平和特征相关性划分为欧洲发达经济体、五眼/英语发达经济体、金砖新兴经济体、东亚发达经济体、东盟新兴经济体、G20新兴经济体共六组30个经济体。制造业占比可以用于判定是否为制造经济体及制造业优势强度。

 

1、美中欧日英作为SDR5国是全球最核心经济体、同时也都是全球制造强国。美欧英日中同时是消费经济体和制造经济体,根据是否常年连续贸易顺差来划分中德为代表的以制造经济体特征为主还是美英为代表的以消费经济体特征为主。美英是消费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强制造经济体,但相比中德等长期维持对全世界20年以上长期贸易顺差的全球强制造经济体已经失去竞争优势,表现为美英对全世界已维持20年以上长期贸易逆差,长期来看有贬值压力。英美货币在近两百年中曾先后担任全球最主要储备货币,国家财富家底殷实,虽然没有外汇储备做保障,但可自由兑换的美元和英镑汇率不易显著贬值。以高端制造业见长的瑞士是独立于欧盟以外的欧洲制造强国。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2016年10月1日,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金砖五国都是新兴经济体大国,除中印主要特征是制造经济体以外,俄罗斯、巴西、南非主要特征都是资源经济体。能源和矿产价格下跌使资源供给经济体受到重创,让中印等有资源需求的制造经济体受益。新兴资源经济体受资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汇率剧烈波动,稳定性差而且收益性更差,经常连续多年贬值。

 

资源经济体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经济体。发达资源经济体受资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汇率剧烈波动,稳定性差但不至于连续多年贬值。

 

结论:制造立国、贸易导向是货币稳定和长期正收益预期的根本原因。货币最稳定的经济体是中国与瑞士、德国,都是制造业强大的制造经济体且有长期贸易优势和升值压力。拥有全市场最庞大制造能力的中国难以受外力冲击而出现货币大幅贬值,而资源经济体无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较容易受外力冲击而出现货币大幅贬值。

 

2、本报告通过考察30个主要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在2005年-2020年期间分阶段汇率变化历程,研究近15年30个主要经济体的汇率稳定性比较问题、研究主要经济体2012-2016年期间主动性贬值问题、研究新兴经济体汇率持续大幅贬值的诱发因素、研究资源/制造/消费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波动不同阶段的货币汇率表现特征。本报告把30个全球主要经济体根据特征相关性和发展水平划分为六个群组:欧洲发达经济体(制造强国德法意西荷瑞士),英语发达经济体-五眼联盟(制造强国和消费大国美国和英国,资源发达经济体加澳新)。东亚发达经济体(制造强国日本、韩台港坡东亚四小龙是发达经济体),东盟新兴经济体(东盟的印尼马泰越是新兴经济体,东盟的新加坡已经是小型发达经济体),金砖新兴经济体(资源大国俄罗斯巴西南非,制造大国中国印度),G20其他新兴经济体(阿根廷、墨西哥、土耳其、沙特)。

 

表:全球主要经济体分组表

群组

发展水平

经济体1

经济体2

经济体3

经济体4

经济体5

欧洲

发达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荷兰/瑞士

五眼

发达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金砖

新兴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南非

东亚

发达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新加坡

东盟

新兴

印尼

马来西亚

越南

泰国

G20

新兴

墨西哥

土耳其

阿根廷

沙特

资料来源:君晟

 

G20国家是由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3、全球经济体各分组的制造业及服务业产业结构。

我们把美中欧日全球四大经济力量合称为TOP4,TOP4的制造业世界占比高达71%、农业占45%、工业的63%、服务业70%。世界前20大经济体合计制造业占比81%,农/工/服务三大产业的占比分别为40、52、45%。

 

欧洲发达经济体:欧盟制造业及工业和服务业占比都约16-18%,农业比重较低为7%。

五眼/英语发达经济体:五个意识形态接近的英语经济体美英加澳新合称为五眼联盟,五眼联盟服务业优势最强占36%、制造业及工业合计20-21%。

在联合国分组中,全世界分为亚洲53、非洲53、拉美、东欧、西欧及其他五组。西欧及其他组主要包括欧盟和五眼两组国家。

 

金砖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是中俄印巴南五个新兴经济体,金砖合计制造业占比高达34%,农业占比高达45%。

东亚发达经济体:日本和韩台坡港东亚四小龙。东亚合计工业及制造业占比13-15%。

东盟新兴经济体:东盟十国除新加坡以外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九国。

G20新兴经济体: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沙特。

 

表:各分组2018年制造业占比和三大产业世界占比统计表

分组

制造业世界占比

农业世界占比

工业世界占比

服务业世界占比

TOP4

71%

45%

63%

70%

TOP20

81%

40%

52%

45%

五眼

20%

10%

21%

36%

金砖

34%

45%

31%

19%

东亚

15%

11%

13%

11%

欧洲

16%

7%

15%

18%

石油

2%

3%

5%

2%

CEPA

44%

42%

38%

25%

东盟

4%

9%

4%

3%

资料来源:君晟统计,世界银行

 

4、制造业占比可以用于判定是否为制造经济体及制造业优势强度。制造业占比超过20%可以是拥有较高经济增速和制造比较优势、长期商品贸易顺差的制造经济体的判定标准。德20%韩27%日21%是最强制造经济体、中国29%印尼20%是较强制造经济体,意大利15%印度15%是较弱制造经济体。美11%英9%法10%是最强消费经济体也是较强制造经济体。加拿大10%和巴西10%和澳大利亚6%是制造业占比较低的资源经济体。

 

美国制造业占比在1990年代已经完成了从16%下降到13%的去工业化过程,随后每10年下降1%,近五年已经稳定在11%。美国已经失去制造业比较优势,从制造经济体转型为消费经济体。美国是世界最大消费经济体和较强的制造经济体。

中国制造业占比近40年一直维持在30%左右。中国是较强的制造经济体。

日本制造业占比在1990年代完成从23%下降到21%后,制造业占比近30年一直维持在21%左右。日本是最强的制造经济体。

德国制造业占比在1990年代完成从25%下降到20%后,制造业占比近30年一直维持在20%左右。德国是最强的制造经济体。

英国制造业占比在1990年代完成从17%下降到11%的去工业化过程,随后每10年下降1%,近五年已经稳定在9%。英国已经失去制造业优势,从制造经济体转型为消费经济体。英国是世界较大消费经济体和较强的制造经济体。

法国制造业占比在1990年代完成从16%下降到10%的去工业化过程,近10年已经稳定在10%。法国已经失去制造业优势,从制造经济体转型为消费经济体。法国是世界较大消费经济体和较强的制造经济体。

印度制造业占比在40年一直维持在15-17%左右,作为一个制造类新兴经济体,印度的制造业占比是明显偏低的,印度是较弱的制造经济体。

韩国制造业占比近40年一直有所提高从1990年的25%上升到2018年的27%,这在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过渡过程中制造业占比不减反增是难能可贵的。韩国是最强的制造经济体之一。

印尼制造业占比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0年28%又逐步回落到2018年的20%。印尼是新兴经济体的后起之秀,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会超过印度,成长为中等强度的制造经济体之一。

综上所述,制造业占比超过20%可以是拥有较高经济增速和制造比较优势、长期商品贸易顺差的制造经济体的判定标准。德20%韩27%日21%是最强制造经济体、中国29%印尼20%是较强制造经济体,意大利15%印度15%是较弱制造经济体。美11%英9%法10%是最强消费经济体也是较强制造经济体。加拿大10%和巴西10%和澳大利亚6%是制造业占比较低的资源经济体。

 

表:TOP20世界前20大经济体1990-2000-2010-2018年制造业占比变化表

经济体

2018制造业

2010制造业

2000制造业

1990制造业

11

12

13

16

29

32

32

29

21

21

21

23

20

20

20

25

9

10

11

17

15

17

16

17

10

10

13

16

15

14

16

20

10

13

15

22

10

10

15

12

13

15

27

28

26

25

6

8

11

14

西

11

11

14

16

17

16

17

19

印尼

20

22

28

20

11

10

12

17

13

11

10

9

19

15

17

22

资料来源:君晟,世界银行

 

 

5、疫情对服务业冲击相对工农业更大,疫情后期服务业恢复难度比工农业更大。

三大产业中工业占比超过30%的新兴经济体中国41%、俄罗斯32%、韩国35%、印尼40%复合增速相对较高。

三大产业中服务业占比超过65%的发达经济体美国77%、日本69%、英国71%、法国70%、意大利66%、加拿大65%、西班牙68%、荷兰70%复合增速相对较低-2~-3%。

表:TOP20世界前20大经济体2018年三大产业占比和2018-2021年GDP增速 

经济体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增速

19增速

20E

增速

21E

增速

20-21年复合增速

世界

4

27

65

3.6

2.9

–4.9

5.4

0.1

1

18

77

2.9

2.3

–8.0

4.5

-1.9

7

41

52

6.8

6.1

1.0

8.2

4.5

1

29

69

0.3

0.7

–5.8

2.4

-1.8

1

27

62

1.5

0.6

–7.8

5.4

-1.4

1

18

71

1.3

1.4

–10.2

6.3

-2.3

15

27

49

6.1

4.2

–4.5

6.0

0.6

2

17

70

1.7

1.5

–12.5

7.3

-3.1

2

21

66

0.8

0.3

–12.8

6.3

-3.7

4

18

63

1.3

1.1

–9.1

3.6

-3.0

1

28

65

2.0

1.7

–8.4

4.9

-2.0

3

32

54

2.5

1.3

–6.6

4.1

-1.4

2

35

54

2.7

2.0

–2.1

3.0

0.4

2

24

67

2.7

1.8

–4.5

4.0

-0.3

西

3

20

68

2.4

2.0

–12.8

6.3

-3.7

3

31

60

2.1

–0.3

–10.5

3.3

-3.8

印尼

13

40

43

5.2

5.0

–0.3

6.1

2.9

2

18

70

2.6

1.8

–7.7

5.0

-1.6

2

50

48

2.4

0.3

–6.8

3.1

-2.0

6

29

54

2.8

0.9

–5.0

5.0

-0.1

资料来源:IMF、世界银行 

 

 

 

 

四、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支持外汇储备持续排名全球第一是高稳定性的人民币成为全球经济体外汇储备组成部分的坚实保障。研究2005-2020年15年全球主要货币与美元和人民币的相对波动情况可以得出结论,美国自身因素决定了美元有高波动性即低稳定性,持有美元储备的经济体长期承受美元资本流入流出造成对本币汇率的冲击,众多汇率波动防御能力弱小的新兴经济体长期处于本币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中。相比美元,人民币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稳定性更高,在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全球第一的20年长期贸易顺差支持下,人民币兑全球主要货币在各波动周期里的汇率抗跌性和贬值后汇率修复能力都是相对最强的,全球各贸易伙伴持有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在未来十年出现相对其他主要货币更大幅度贬值损失的概率相对最低、升值概率相对较高。

 

 

1、中国长期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中国占非黄金的世界外汇总储备比重2020年6月超过26%,占世界美元储备比重16%、占世界欧元储备比重40%。

 

表:2017-2019年末世界储备结构分析

时点

2017Q4

2017Q4

2019Q4

WB中国总储备

3.24

3.17

3.22

WB世界总储备

12.9

12.9

13.6

WB黄金储备

1.23

1.23

1.48

WB世界非黄金储备

11.7

11.7

12.1

WB总储备中黄金占比

9%

10%

11%

 资料来源:WB世界银行、君晟

 

2、2019年世界总储备前30大经济体的储备结构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世界总储备13.6万亿美元,其中黄金储备1.5万亿美元占11%,非黄金的外汇储备12.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总储备3.2、黄金0.1、外汇3.1万亿美元、世界占比分别为24%、6%、26%、黄金占比只有3%,美国总储备0.52、黄金0.40、外汇0.12万亿美元、世界占比分别为4%、27%、1%、黄金占比高达77%,欧盟总储备1.36、黄金0.53、外汇0.82万亿美元、世界占比分别为10%、36%、7%、黄金占比高达39%,日本总储备1.32、黄金0.04、外汇1.28万亿美元、世界占比分别为10%、3%、11%、黄金占比只有3%。日港台韩四个东亚经济体几乎没有黄金储备、全部是外汇储备且排名世界第2、7、9、10,美德法意等主流货币经济体外汇储备规模极低、总储备有较大比例是黄金储备。

 

 

表:2019年世界总储备前30大经济体的储备结构分析

经济体

非金储备

总储备

黄金储备

黄金占比

非金储备世界占比

总储备

世界占比

黄金储备

世界占比

非金储备排名

总储备排名

黄金储备排名

世界

12.1

13.6

1.5

11

100

100

100

欧盟

0.8

1.4

0.5

39

7

10

36

3.13

3.22

0.10

3

26

24

6

1

1

6

1.28

1.32

0.04

3

11

10

3

2

2

8

0.80

0.85

0.05

6

7

6

3

3

3

7

0.44

0.56

0.11

20

4

4

8

6

4

5

0.12

0.52

0.40

77

1

4

27

18

5

1

0.50

0.51

0.02

3

4

4

1

4

6

15

0.48

0.48

0.00

0

4

4

0

5

7

111

0.43

0.46

0.03

7

4

3

2

8

8

9

0.44

0.44

0.00

0

4

3

0

7

9

87

0.40

0.41

0.01

1

3

3

0

9

10

32

0.35

0.36

0.00

1

3

3

0

10

11

38

0.28

0.29

0.01

2

2

2

0

11

12

26

0.22

0.22

0.01

3

2

2

1

12

13

24

0.06

0.22

0.16

74

0

2

11

34

14

2

0.07

0.19

0.12

63

1

1

8

27

15

4

0.18

0.18

0.01

3

1

1

0

13

16

29

0.06

0.18

0.12

68

0

1

8

36

17

3

0.16

0.17

0.02

9

1

1

1

14

18

16

0.15

0.15

0.00

0

1

1

0

15

19

69

印尼

0.13

0.13

0.00

3

1

1

0

17

20

37

0.12

0.13

0.01

9

1

1

1

19

21

20

0.13

0.13

0.00

0

1

1

0

16

22

111

0.11

0.11

0.00

1

1

1

0

20

23

55

0.08

0.10

0.03

25

1

1

2

25

24

11

0.10

0.10

0.00

2

1

1

0

21

25

48

0.08

0.09

0.01

11

1

1

1

23

26

22

0.09

0.09

0.00

0

1

1

0

22

27

111

0.08

0.08

0.01

7

1

1

0

24

28

30

0.08

0.08

0.00

0

1

1

0

26

29

111

西

0.06

0.07

0.01

18

1

1

1

32

30

18

资料来源:WB世界银行、君晟

 

3、2017-201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FER占全世界外汇储备比例维持在26%超过四分之一,日本约11%、瑞士6-7%左右,沙特、俄罗斯、台、港、印维持在4%左右。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度规模和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储备货币结构导致中国人民币成为美元的底层资产,在安全性正常假设下人民币只能选择配置在流动性和收益性相对欧元和日元更好的美元市场。维持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迫使中国必选在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等市场做出配置选择,在欧洲和日本实行负利率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从美元向其他主要货币市场转移配置是一件不容易但又不得不完成的国家任务。

 

 

表:全球前20大外汇储备的主要经济体2017-2019年FER外汇储备规模和世界占比比较

FER单位:万亿美元

排名19Q4

经济体

17FER

18FER

19FER

17占比

18占比

19占比

1

3.16

3.09

3.13

27%

26%

26%

2

1.25

1.24

1.28

11%

11%

11%

3

0.79

0.74

0.80

7%

6%

7%

4

0.49

0.50

0.50

4%

4%

4%

5

0.45

0.46

0.48

4%

4%

4%

6

0.36

0.38

0.44

3%

3%

4%

7

0.44

0.42

0.44

4%

4%

4%

8

0.40

0.37

0.43

3%

3%

4%

9

0.39

0.40

0.40

3%

3%

3%

10

0.36

0.37

0.35

3%

3%

3%

11

0.28

0.29

0.28

2%

2%

2%

12

0.20

0.20

0.22

2%

2%

2%

13

0.17

0.17

0.18

1%

1%

1%

14

0.14

0.16

0.16

1%

1%

1%

15

0.15

0.14

0.15

1%

1%

1%

16

0.11

0.12

0.13

1%

1%

1%

17

印尼

0.13

0.12

0.13

1%

1%

1%

18

0.04

0.11

0.12

0%

1%

1%

19

0.11

0.11

0.12

1%

1%

1%

20

0.10

0.10

0.11

1%

1%

1%

 资料来源:WB世界银行、君晟

 

 

五、中国长期贸易顺差是高稳定性的人民币成为全球经济体外汇储备组成部分的基础。中国对全世界和美国拥有持续超过20年的长期巨额贸易顺差,这是全球产业链迁移和重构的结果。从货币波动实践来看,凡是有制造优势导致长期贸易顺差的经济体有货币升值压力,但资源优势导致长期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受资源价格剧烈波动而币值剧烈波动且并未表现出长期货币升值趋势,长期贸易逆差的经济体有货币贬值压力,但滥用无限印钞权的最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有强周期波动的特性。

 

1、中国长期拥有全球第一的贸易顺差总额和对美国顺差。2019年中国对全球4215亿、对香港2699亿、对美国2958亿美元,2008-2019年中国对全球、香港、美国、欧盟均连续12年顺差且累计顺差高达对全球4.09万亿、对香港3.24万亿、对美国2.75万亿、对欧盟1.63万亿美元,中国对东盟连续8年顺差、累计顺差4041亿美元。中国对澳洲、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均连续12年逆差、对德国11年逆差,其中累计逆差对澳洲5149亿美元、对中国台湾1.18万亿美元、对韩国8612亿美元、对日本3232亿美元、对德国2211亿美元。

经过几十年全球产业链迁移和重构,已经形成的全球分工合作产业链格局是资源经济体中的澳洲和巴西向中国供应原材料、俄罗斯和沙特等欧佩克国家向中国等制造经济体供应能源,台韩日等先进制造经济体向中国供应前端零部件,中国凭借产业链完整性和相对低廉劳动力成本承接台韩日制成品的后端组装制造环节并向美欧出口,实际上是20年前台韩日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为近十几年台韩日对中国顺差和中国对美国顺差。在全球分工中,中国承担了对美最大顺差国的名义,但在利润分配环节台韩日美欧各经济体却占据了比中国更大的份额。

 

中国对美国连续12年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累计2.75万亿美元,同期美国对世界全部贸易逆差额为8.8万亿美元,中国占美国12年累计逆差的21%,同期中国对世界全部贸易顺差为4万亿美元。中国对欧盟连续12年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累计1.62万亿美元,同期欧盟对世界全部贸易差额为-1.0万亿美元,中国占欧盟逆差的162%。

中国对台韩日三大先进制造经济体连续12年保持巨额贸易逆差累计2.36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中国对美国连续12年巨额贸易顺差累计值2.75万亿美元,验证了通过全球产业链迁移和重构、台韩日等先进制造经济体已经把20年前对美贸易顺差转移为近十几年台韩日对中国顺差和中国对美国顺差的判断。

 

 

表: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2008-2019年贸易差额统计表

对象年度

12年累计

2019

2018

2017

2008

2009

2010

总值

40897

4215

3518

5107

2981

1957

1815

27510

2958

3233

2507

1710

1433

1812

-5149

-732

-581

-334

-152

-189

-339

-3232

-285

-335

-163

-345

-330

-557

-8612

-626

-959

-652

-382

-489

-696

32415

2699

2936

2709

1778

1575

2060

-11787

-1179

-1290

-989

-775

-652

-861

东盟

4041

774

506

598

-27

-5

-165

1820

195

155

185

121

123

76

欧洲

13791

1285

1010

1020

1754

1026

1373

欧盟

16270

1519

1351

1311

1622

1096

1441

3876

385

327

370

265

234

275

-2211

-254

-288

-209

34

-58

-62

479

4

-15

22

77

85

105

1392

121

121

97

150

92

171

5918

627

605

477

406

316

432

189

-114

-111

51

93

-37

37

755

87

68

90

91

56

73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君晟

 

2、考察前20大经济体对全世界2001-2019年累计贸易差额,长期贸易逆差经济体包括美-13.3、英-2.8、法-1.3、印-1.9、墨-0.1、土-1.1万亿美元,其中美英法是最发达经济体、印墨土是新兴经济体,法墨是18年逆差,美英印土连续19年逆差。对全世界连续19年贸易顺差的经济体有中4.7、德4.3、西1.1、荷1.1万亿美元,18年顺差经济体有俄2.1、韩0.7、瑞0.4万亿美元。19年中有贸易顺差年数分别是意大利11年、日本有12年,巴西有17年、澳洲有10年。东亚的中韩日和欧盟的德意西荷及瑞士是制造优势经济体,俄巴澳是资源优势经济体。

 

 

表:前20大经济体对全世界2001-2019年累计贸易差额统计表

经济体

2001-2019累计差额

2008-2019累计差额

2001-2019顺差年数

2019GDP

2020GDP

2021GDP

2019GDP比重

2020GDP比重

2021GDP比重

世界

88.4

85.7

90.7

100.0

100.0

100.0

-13.3

-8.8

0

21.0

19.8

20.7

23.8

23.1

22.8

-1.9

-1.0

5

19.1

17.7

18.6

21.6

20.7

20.5

4.7

4.0

19

14.4

14.6

16.0

16.3

17.0

17.6

0.3

-0.2

12

5.0

4.7

4.9

5.7

5.5

5.4

4.3

3.0

19

4.0

3.7

3.9

4.5

4.3

4.3

-2.8

-2.1

0

2.9

2.7

2.8

3.3

3.2

3.1

-1.3

-1.1

1

2.8

2.6

2.7

3.2

3.0

3.0

-1.9

-1.7

0

2.8

2.9

3.1

3.2

3.4

3.4

0.2

0.3

11

2.1

1.9

2.0

2.4

2.2

2.2

0.6

0.4

17

1.9

1.8

1.8

2.1

2.1

2.0

0.3

0.0

9

1.7

1.6

1.7

2.0

1.9

1.9

2.1

1.7

18

1.7

1.6

1.6

1.9

1.9

1.8

0.7

0.6

18

1.6

1.6

1.6

1.8

1.9

1.8

0.1

0.2

10

1.4

1.4

1.4

1.6

1.7

1.6

西

1.1

0.8

19

1.4

1.3

1.4

1.6

1.6

1.5

-0.1

-0.1

1

1.2

1.1

1.2

1.4

1.3

1.3

印尼

0.3

0.1

14

1.0

1.0

1.0

1.2

1.2

1.1

1.1

0.8

19

0.9

0.9

0.9

1.0

1.1

1.0

-1.1

-0.8

0

0.8

0.8

0.8

0.9

0.9

0.9

0.4

0.3

18

0.7

0.7

0.7

0.8

0.8

0.8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美国商务部、君晟

 

3、量化分析全球主要经济体汇率稳定性的变化特征,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是国际储备货币中最高的。

2012-2018年汇率变幅的标准差可用于考察各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性。测算结果是,人民币与瑞郎、新台币、坡币都是标准差低于5%的稳定型货币,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标准差高达8%以上,加澳新资源发达国和印度的货币标准差6-7%,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制造国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标准差约9%,俄巴南等资源国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标准差高达13-20%是货币稳定性最弱的群体。

 

2017-2018年汇率变幅的标准差和2012-2018年汇率变幅的标准差两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和日本的稳定性变化最大。中国从4.6%上升为6.8%,显示2017年初以来人民币货币波动性加大但仍处于可接受范围,日本从8.2%下降为4.0%,显示2017年初以年来日元作为避险货币而波动性显著下降。作为美元指数主要构成货币的欧元、英镑以及澳元新西兰元和美元指数本身均出现波动性变大的趋势,表明美元2017年初至2018年2月初主动性大幅贬值13%和2018年2月迄今大幅升值8%是全球货币汇率波动性加大的主要原因,其他主要货币包括欧元和人民币都不是主动贬值的一方。

 

特朗普上台伊始一年中,特朗普鼓励出口反对强美元的意志影响了美元指数大幅下跌13%。2018年2月初起尤其是4月初起迄今因特朗普挑起对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的关税贸易战,美元指数从89快速上升到96以上。特朗普对美元强弱的偏好无定变化为真实世界的货币波动带来巨大的影响。2018年8月10日,特朗普甚至用关税和汇率作为武器惩罚不服从的北约盟国土耳其,沾沾自喜于强美元和惩罚性钢铝关税导致土耳其里拉汇率崩盘暴跌。

 

 

六、中国对美国长期顺差是导致美国现政府用极端主义政策寻求与中国全面硬脱钩甚至不惜军事冲突的重要起因,中国已经为2018年贸易战以来美国巨大政治压力付出了代价。中国应面对国际形势客观事实,做出改造全球产业链结构的中国对策:即中国政府应鼓励中国制造业优势企业在东南亚和墨西哥加大投资力度,允许一部分制成品最后组装环节转移到东南亚和墨西哥,允许中国减少对美国的最终制成品出口,实现中美直接贸易规模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逐步下降,持续减缓中国对美国常年大额贸易顺差的政治压力。中国优势企业增加在墨西哥和东南亚的制成品组装环节外移投资政策是学习日韩台向中国和东南亚转移持续对美贸易顺差的对策,虽然可能削弱以国境为限统计的中国GDP、但是仍可以增加以居民国籍统计的中国GNP,长期来看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国制成品组装环节外移政策不是王维钢博士的发明创造,日韩台等东亚经济体在20年前为转移持续对美贸易顺差而把制成品组装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制成品组装环节外移政策会减少中国就业,但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的现阶段,保持适当的低端劳动力失业率,可以延缓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少的速度。同时低端租转环节外衣,也逼迫中国制造业优势企业向中高端制造环节升级。随着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中国不可能永远保持最低的劳动力成本、永远从事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微博利润的组装环节制造业,日韩台经历过的产业升级成长过程中国也必然要经历过。

日本表面上GDP增速缓慢,但包含日本国民企业在全世界所创造经济总量的GNP世界比重5.92%比GDP比重5.79%更能显示日本的真正经济实力,持续中高速增长的中国GDP中也包括了在华投资日韩台美欧外资企业所贡献的经济总量。

GNP等于GDP加上本国居民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再减去外国居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GNP-GDP差值较大的经济体有欧盟3900(其中德1900、法1300)、中国2100、日1800、美1600亿美元,差幅最大经济体是德4.9%、法4.7%、日3.6%,美国只有0.7%而中国是1.5%。

表:主要经济体2019年GNP和GDP差异分析和世界占比分析

左部分

经济体

2019GNP

2019GDP

GNP-GDP差值

GNP/GDP差幅

2019GNP占比

2019GDP占比

GNP-GDP占比差

世界

88.8

87.8

100

100

21.58

21.43

0.16

0.73

24.31

24.42

-0.11

欧盟

15.99

15.59

0.39

2.52

18.01

17.77

0.24

14.55

14.34

0.21

1.47

16.39

16.34

0.05

5.26

5.08

0.18

3.58

5.93

5.79

0.14

4.03

3.85

0.19

4.89

4.54

4.38

0.16

2.91

2.88

0.04

1.24

3.28

3.28

0.00

2.84

2.72

0.13

4.70

3.20

3.09

0.11

2.83

2.83

0.00

0.17

3.19

3.22

-0.03

2.1

2.0

0.08

3.8

2.3

2.3

0.1

1.9

1.8

0.09

4.7

2.2

2.1

0.1

1.7

1.6

0.10

6.2

2.0

1.9

0.1

1.7

1.7

0.01

0.4

2.0

2.0

0.0

1.7

1.7

-0.05

-2.8

1.9

1.9

-0.1

西

1.4

1.4

0.04

2.6

1.6

1.6

0.0

1.4

1.4

0.00

0.0

1.6

1.6

0.0

1.2

1.3

-0.05

-4.3

1.4

1.4

-0.1

印尼

1.1

1.1

-0.02

-2.0

1.2

1.3

0.0

0.9

0.9

0.01

1.4

1.0

1.0

0.0

0.8

0.8

0.05

6.2

0.9

0.9

0.0

0.8

0.8

-0.01

-1.3

0.9

0.9

0.0

0.7

0.7

0.03

4.3

0.8

0.8

0.0

 

右部分

经济体

2019GNP占比

2019GDP占比

GNP-GDP占比差

世界

100

100

24.31

24.42

-0.11

欧盟

18.01

17.77

0.24

16.39

16.34

0.05

5.93

5.79

0.14

4.54

4.38

0.16

3.28

3.28

0.00

3.20

3.09

0.11

3.19

3.22

-0.03

2.3

2.3

0.1

2.2

2.1

0.1

2.0

1.9

0.1

2.0

2.0

0.0

1.9

1.9

-0.1

西

1.6

1.6

0.0

1.6

1.6

0.0

1.4

1.4

-0.1

印尼

1.2

1.3

0.0

1.0

1.0

0.0

0.9

0.9

0.0

0.9

0.9

0.0

0.8

0.8

0.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君晟

 

七、本报告选择2005-2020年15年为美元指数波动周期观察窗口,以月线为观察刻度,观察期按明显趋势和期间极值划分为八个周期十六跌涨阶段,君晟试图从逐段分析所有涨跌阶段所有30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变动表现,从中发现与印证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与经济体发展水平和全球产业链地位等经济特征的复杂关系。本报告进一步了比较分析了2017年初前3-4年和2018年初-2019年末两个连续非美元贬值年度期间全球30个主要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发现G20和金砖及东盟新兴经济体九大国普遍受到美元跨国资本频繁流入流出收割国民财富的伤害而连续七年巨幅贬值累计30-93%、是外汇储备不足覆盖短期外债和美元储备过高流动性和波动性的长期受害国。研究2005-2020年美元指数波动各阶段所有货币表现,大致可以论证前文提及的以下结论:尽管2015年8月人民币已经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一直是美元单边升值各阶段抗跌性最好的主要货币。人民币在美元升值贬值各周期稳定性最强,平均表现强于大多数主要货币、且远胜于所有新兴经济体货币。

 

 

1、各阶段峰谷值、阶段变幅、阶段月数分别为:

05年11月P192跌22%28个月、08年3月B172涨23%11个月,

09年2月P288跌15%9个月、09年11月B275涨16%6个月,

10年5月P386跌16%11个月、11年4月B373涨14%25个月,

13年5月P483跌4%11个月、14年4月B480涨26%19个月,

15年11月P5100跌7%5个月、16年4月B593涨10%8个月,

16年12月P6102跌13%13个月、18年1月B689涨%25个月,

2020年2月20日P7100跌5%0.3个月、B795涨%0.6个月,

2020年3月19日P8103至8月20日B894跌9%5个月,底部并未到达。人民币兑美元仅升值1.4%。

 

表:2005-2020年美元指数波动明显趋势周期分阶段峰谷值、变幅、月数观察

峰谷值

峰谷月

人民币指数

美元指数

指数阶段变幅

美元兑人民币

阶段月数

P192

05/11/30

120

92

8.08

28

B172

08/3/31

104

72

-22

7.02

11

P288

09/2/28

101

88

23

6.84

9

B275

09/11/30

101

75

-15

6.83

6

P386

10/5/31

101

86

16

6.83

11

B373

11/4/30

96

73

-16

6.50

25

P483

13/5/31

111

83

14

6.18

11

B480

14/4/30

108

80

-4

6.16

19

文章推荐:

750万台币等于多少马币(货币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

神奇制药能成为妖股吗(这个板块!估值提升!

伊利牛奶怎么了(生产牛奶的伊利,为何开始“修

10月30日油价92汽油价格表(今日油价92号汽油价格

方盛制药还能涨多少(如何判断填权行情开始)

溢价房有什么隐患(最近暗访了几套学区房,发现

港币加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查询_今日外汇牌价换算

儿童钱币打印版(谁有儿童游戏用的钞票图片,谢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