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现快递丢失、新业务收入下滑25亿元回购后顺丰股价为何依旧下跌 01 新业务后劲不足 数据来源:Wind、《理财周刊-财事汇》整理 02 市盈率高于同行 营收2675亿,净利率仅2.62%!顺丰“
又现快递丢失、新业务收入下滑25亿元回购后顺丰股价为何依旧下跌
01
新业务后劲不足
数据来源:Wind、《理财周刊-财事汇》整理
02
市盈率高于同行
营收2675亿,净利率仅2.62%!顺丰“不赚钱”了? - 知乎
1993年,年仅20岁出头的王卫为了将香港的物件运回大陆,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快递公司——顺丰快递。
想不到,一晃过去30年,当年这家只有一个小店面的快递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快递行业的巨头,总市值更是超过了2700亿。不过,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期之后,顺丰控股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3月28日,顺丰控股披露了2022年的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营收为2675亿,同比增长了29.11%;净利润为61.74亿,同比增长44.62%。和2021年的业绩进行横向对比,顺丰控股2022年的业绩已经明显改善,俨然已经走出了2021年业绩暴雷的阴霾,但从利润率数据来看,2022年顺丰控股的净利率仅2.62%,并不理想。
实际上,顺丰控股2022年的业绩之所以能够大幅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2021年将嘉里物流合并进了报表,而并非经营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财报披露后的三个交易日,顺丰控股的股价表现颇为平淡,3天仅小幅上涨了3.51%。
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来看,2022年的顺丰控股显然要比2021年过得更好。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实现营收为2674.9亿,同比增长29.11%;实现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74亿和53.37亿,同比分别大幅增长了44.52%和190.97%,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速相当的惊人。
不过,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的增长,但细看下来,顺丰的高增长却并不是快递业务所带来的。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的时效快递以及经济快递的营收分别为1056.97亿和255.5亿元,两项业务在2021年分别为961.6亿和322.7亿,增速分别为9.9%和-20.8%。而从业务总量和单票收入来看,2022年顺丰控股的业务总量为110.73亿票,同比增长5.5%,单票收入为15.73元,同比则是下降了2.3%。
和去年对比,顺丰控股的时效快递业务确实有所复苏,但经济快递业务的营收却出现了大幅下滑。而且,跟同行进行对比,2022年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申通快递的业务总量分别为176.09亿、174.79亿和129.47亿,增速分别为-4.31%、5.66%和16.89%,除了韵达股份之外,圆通速递和申通快递的业务量增速都高于顺丰控股。
而在单票收入方面,2022年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申通快递的单票收入分别为2.6元、2.59元和2.52元,单票收入的增速分别为20.78%、14.19%和13.46%,相比于顺丰控股,其余三家头部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都有了明显的回升。
那么,为什么具体的业务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回升,有部分业务甚至不及去年,但是顺丰控股2022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却能有如此高的增速?这背后,其实和顺丰控股在2021年四季度将嘉里物流并表有关。
实际上,2022年顺丰控股的财务数据之所以能够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新业务”。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的供应链和国际业务营收高达878.7亿,营收占比达到了32.85%,是顺丰控股当下的第二大营收业务,而在2021年,顺丰控股的供应链和国际业务营收不过392.04亿,营收占比也仅为18.92%,和2022年相差甚远。
很显然,顺丰控股的这份高增长业绩背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并表了嘉里物流;若从具体业务来看,顺丰控股自身的主营业务表现并不亮眼,特别是在最为重要的业务总量和单票收入方面,顺丰控股的增速甚至有点不及部分同行。
从财报的各项数据来看,已经迈入“中年”的顺丰控股,增速正在变慢。
实际上,顺丰控股在此前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做的都是相对“好做”的生意。
从单票收入来看,即便是在2022年,顺丰控股的单票价格依旧远高于其他的快递公司;而从利润率数据来看,在2017年时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一度达到了20.16%,而净利率也达到了6.67%,利润率数据相当出色,当大多数的快递企业都在“以量换价”,试图通过低价去换取增长的时候,以高端业务为主的顺丰控股显然没有这些烦恼。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触顶、国内经济持续承压,和经济关联度极高的快递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根据相关媒体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为1105.81亿件,增长速度仅为2%,虽然依旧保持着正增长,但和2021年接近30%、2020年之前动辄超过50%的增速相比,如今快递行业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在这种情况下,曾经主做高端业务的顺丰控股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为抢夺市场而降低单票价格。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自从2019年以来,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连续29个月下跌,自23元以上,一路跌至16元以下。
而随着单票价格持续走低,顺丰控股的利润率数据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仅为12.49%,净利率则更是只有2.62%,虽然相较于2021年有所回升,但相较于表现最好的2017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下降了接近8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下滑了接近4个百分点,利润率数据呈现逐步下滑的态势。
无论是单票价格还是利润率数据,都证明顺丰控股赚钱的能力在持续下降,和其他快递公司的区别也变得越来越小。
而且,由于此前顺丰控股做的都是高端生意,在抢夺市场方面,顺丰控股相比于“三通一达”并没有优势。
从财报来看,2022年顺丰控股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为242.9亿,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为9.38%,而韵达股份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仅为21.45亿,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为6.2%,韵达股份“销售+管理+研发”费用明显低于顺丰控股;而在员工方面,三通一达的外包员工居多,但顺丰控股基本都是自有员工。
在财报中,顺丰控股强调过去五年业务量市占率从7.6%提升至10.1%,乍一看业务量市占率看似提升不少,但实际上每年市占率仅提升约0.5%,而且作为快递行业龙头,2022年刚刚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也并不是太高。
从目前来看,在快递行业已经“触顶”的背景下,顺丰控股选择放下了身段,积极投身到低价业务之中,但很显然,这样的顺丰控股也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而市场对于“挣苦钱”、变得越发平庸的顺丰控股,自然也不会有太高的预期。在业绩增长的背后,迈入“中年”的顺丰控股或许更应该想想,如何才能重拾自己的护城河了。
上市公司更换董事长对股价会有何影响?
换董事长对股票的影响主要有三点:第一是股票有新董事长上任后修改公司经营战略的风险;第二是股票老董事长离任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例如一个厉害的董事长离任总会让股价出现一定的下跌;第三是董事长更换原因会对公司造成影响,例如一个长期下跌的公司因为换董事长而逆转。对此,换董事长对股票的影响有好有坏,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在A股,换董事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如果在国企,更换董事长对于整个股票的变动有限,因为公司的经营总是受到国资委的管控。如果在民企,那么更换董事长对于整个股票来说有一定的价值提升,例如之前的国美老总、顺丰老总、阿里和华为等等。这些老董事长往往是整个公司的灵魂,所以一旦更换对于整个公司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拓展资料: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1、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II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2、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股价跌跌不休、市值缩水近半,顺丰怎么不“顺”了
×××××××××××××××××××××××××××
一集不够看?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除了上海和重庆,韩国在中国竟然还有7个首都?】
【开车、整活、博眼球......这个从小喝到大的品牌怎么了?】
【一天消费42万,美发圈邪教到底有多野?】
雷雷有话说
尽管目前顺丰的股价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却依旧对顺丰的前景十分乐观。他们认为顺丰目前的亏损只是暂时的,只要经过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之后,像顺丰这样的头部快递公司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况且无论是快递送达的速度还是整体的服务质量,顺丰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口碑。毕竟相较于纯粹的价格战,如果快递公司服务太过拉胯,那么即便他的出价再低,消费者们也不见得就会买账。而对于这一点,相信眼下的极兔快递应该深有体会。
不过顺丰相对较高的价格也是束缚他进一步壮大的阻碍之一,如何在保证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自己的价格门槛也是顺丰接下来需要面临的问题。毕竟现在的行业内卷已然趋近白热化,过高的使用成本很可能会直接让你的整个服务变得毫无竞争力。
总的来说,雷雷觉得这次的业务亏损、股价大跌对于目前的顺丰来说并不算一件坏事。毕竟敢于主动走出舒适区,放眼长期布*而牺牲短期收益,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圆通上市了以后都用飞机了,会和顺丰相互杀价吗?会导致顺丰的股价暴跌吗
不用
如何分析顺丰控股股票
1.小幅度波动,潜伏期,见底了。2.看时间,当前是凌晨。本日开盘应下跌,应持续2-3天;3.成本均价上升,但力度欠缺,走不高,调整期;4.至少一个月的吸筹期,当前是低位;5.死了很久了,要活动了。可以持有。驿鲤股票指标的数据,供参考。
顺丰股价再次跌停,极兔发货价格降价到1元,快递行业到底怎么了?
最终邮政胜
如何分析顺丰控股股票?
对于顺丰控股股票应当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层面去分析:从基本面上来看,收益不低,流通盘子不大,市盈率不算高,属于本行业的龙头企业;从技术面上看,股价在前期震荡回调之后,止跌企稳站上了半年线,KDJ金叉向上,MACD零轴之上红柱不断增高,今日放量拉升,股价没有回落的意思,可见主力意图,决心明显很大,不想再试盘,后市可以看高一线。
建议坚定持有吧。
万达电影一季度扭亏为盈,共享产品纷纷涨价 | 奇扒说0412 - 知乎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日前,元气森林因宣传0蔗糖致歉,0糖和0蔗糖区别可大了,看来要想解馋又不长胖,还是不容易滴;另一边,网红郭美美等人因售有毒减肥*被拘留。减肥*也有风险呀,以上两件事说明啥,说明要想不长胖还得迈开腿,且看今日晚报~
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万达电影营业总收入62.95亿元,较上年的154.35亿元减少59.21%;利润总额为-69.4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5.54亿元减少52.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66.6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7.28亿元减少41.03%。
与此同时,万达电影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盈利为5元—5.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241元—0.2600元。(凤凰网奇点商业)
奇点君点评:多亏了《唐探3》~
近日关于“一季度业绩爆雷”的消息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一个季度亏了9到11个亿,顺丰股价也是应声而下,发布业绩当天(4月9日),收盘报72.72元/股,创近8个月新低,市值一天蒸发了370亿。
业绩暴雷后,顺丰控股董事长、总经理王卫于4月9日在该公司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作出道歉,其称“跟股东做一个道歉,因为我认为第一个季度真的没有经营好。”同时,王卫承认在管理上有疏忽,并承诺类似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4月12日早盘,顺丰控股仍大跌5.03%,报69.06元。(网络综合)
奇点君点评:没有稳定的电商业务,市场抢占又竞争激烈,愿Q2好运吧~
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在福州、莆田、龙岩等多地多家门店,共有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草鲡、冰鱿鱼、正蟹等水产品抽检不合格次数达8次,不合格项目涉及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镉等超标。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等。
4月12日,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5个批次的品种很少,要看总数占比。“永辉超市每天自测量达3000多批次,一个季度90天、基本上近30万次的检测中,出现15批次的不合格,你说多不多?当然我们自己也有问题,自测的3000多批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检测到。”Wind数据显示,永辉超市今年以来的股价下挫了近7%,换手率高达41.43%。(中国证券报)
奇点君点评:食安的一粒灰,落到消费者头上就是一座山啊,要命的那种~
日前,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从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元气森林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中国新闻网)
奇点君点评:骗钱不说,还骗我长胖~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在上海的普通商场内,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在悄悄涨价。从最初的每小时1元,半小时免费的价格,到现在平均每小时需花费3-4元,而24小时封顶价也从20元涨至30元。
在杭州西湖景区有游客发现街电、怪兽充电、小电等充电宝收费高达每小时10元。不仅是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同样在涨价。近日,有网友提供的青桔单车计价规则截图显示,青桔单车前15分钟收费1.5元,然后每10分钟收费1元,这样算下来,1小时收费高达6.5元,比乘坐公交车的价格还要贵。(央视财经)
奇点君点评:习惯了消费模式,就开始割韭菜了
日前,上海警方发布通报,郭美美因制销违禁减肥类食品,被警方刑拘。2019年7月,郭美美因开设赌场罪被判刑。在刑满释放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利用自己“网红”的“名声”,在网络平台大肆售卖有毒有害减肥类保健食品。
经侦查,浦东警方捣毁生产窝点3处、销售窝点24处,现场查获有毒有害减肥类保健食品65000余粒、生产原料约34公斤、生产设备3台以及外包装20000余件,涉案金额达5000万余元。现涉案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环球网)
奇点君点评:啧啧啧,臭名远扬也有名人效应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3月以来已有30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27家基金公司。而今年前两个月,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为39位。对比来看,近一个多月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更加频繁。从离职原因看,部分基金经理为主动跳槽,另外一些基金经理的离任或受业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基金报)
奇点君点评:跌妈不认~
营收增长近4成,但股价却跌近3%!“快递一哥”顺丰怎么了?
那么,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筠筠
来源|格隆汇APP
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
昨日“快递一哥”顺丰开盘走弱的表现引人注意——盘中一度跌超4%,截至收盘股价下跌2.99%至47.3元,成交额为10.5亿元,总市值为2080亿元。
(行情来源:wind)
究其原因,原来是受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表现所拖累。
4月23日晚间,顺丰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实现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营收大幅度增长,但净利润降幅居然达到了28.16%,如此反差真的是出人意料。
为什么会出人意料呢?
要知道,在疫情冲击之下,快递行业是最先复苏的行业,而顺丰的直营模式更是获得了**的“通行证”,致使业务量大增。因此第一季度如果让外界选一个业绩有保证的行业,快递行业是当仁不让的选择,而快递一哥顺丰更是行业首选。而受业务运营不停滞的影响,自2020年1月2日以来,顺丰股价也迎来了两波上涨高峰,累涨超31%。
(行情来源:wind)
那么,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净利润同比大降28%
首先,还是将目光聚焦到顺丰的一季报上。
据财报显示,顺丰一季度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实现归母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实现扣非净利8.3亿,同比下降0.5%;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
(数据来源:顺丰财报)
其中,从业务量数据来看,可以看出顺丰一季报中一大亮点——业务量增速连续领跑,且Q1份额逆势扩张。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业务量17.2亿件,同比增长77.1%,份额逆势扩张,Q1提升至13.7%,其中1-2月提升至约16%,3月随着通达系复工,回落至11%,但同比仍大幅提升4个百分点。而业务量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使得Q1累计顺丰的业务量增速跑赢“通达系”:顺丰(77.1%)>韵达(7.1%)>行业(3.2%)>圆通(0.5%)>申通(-12.36%)。
(数据来源:华创证券)
与此同时,一季度顺丰速运物流业务取得高增长率,也对该公司营收和现金流产生正向效果,其中该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9亿元,同比增长34.28%,而营业收入也同比增长了39.59%。
但问题来了,营收增加近4成,利润却减少近3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财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顺丰控股一季度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方面是,防疫成本增加以及非经常损益减少使得业绩承压。疫情期间该公司业务收入结构产生一定变化,主要是由“电商特惠专配”拉动营收增长,以及疫期为返岗员工提供的额外激励和补贴、解决员工衣食住行、防疫口罩和消毒品等的采购,致使成本增加较多,从而造成毛利率下降1.99个百分点至16%。
与此同时,顺丰今年一季度的非经常性损益为0.75亿元,较去年同期4.27亿元大幅下降,主要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而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几乎没有增长。
(数据来源:wind)
另一方面是,单票收入有所下降。据华创研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顺丰单票收入为18.6元,同比下降22%。除此之外,据顺丰发布的3月份经营简报数据显示,2020年3月,顺丰虽然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93.45%至6.79亿票,但单票收入却同比下降23.2%至17.91元。
(数据来源:华创证券)
由此可见,该公司一季度“增收不增利”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电商特惠件发力推动业务量提速,但却促使该产品价格下移等现象所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财务数据值得留意。据财报显示,费用端方面,今年一季度顺丰的销售费用为5.2亿,管理费用为28.3亿,财务费用为2.3亿,三费合计35.8亿,三项费用率10.7%,同比下降1.2%,研发费用3.28亿,研发费用率1%,基本持平。
2
电商特惠件,福还是祸?
事实上,说起特惠件拉低票均单价造成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一事,早已经在2019年的财报中有所体现了。
3月23日,顺丰披露2019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93亿元,同比增23.37%;归母净利润57.86亿元,同比增27.23%;扣非净利润42.08亿元,同比增20.79%。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原因就在于其毛利率出现下滑。
对于毛利率的下滑,该公司在财报中指出,一方面是因为推出新的经济快递产品(特惠专配)虽然取得超预期增长,但四季度旺季高峰件量激增带来较多临时资源投入;另一方面是公司规模效益将进入新一轮爬坡期,因此影响公司2019年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度下降0.50个百分点至17.42%。
基于上,可以看出,电商特惠件并不是第一次影响顺丰的盈利水平了。但即便如此,顺丰仍需要推行特惠件来拉动业务增长,这是为什么呢?
找出这个原因需回到顺丰的业务线上面去。据了解,目前,顺丰将自身业务分为两部分,即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传统业务是由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组成,而新业务是由包括快运、冷运及医*、国际业务、同城急运和供应链业务组长。其中,时效快递包括顺丰即日、顺丰次晨和顺丰标快三个产品,而经济快递则是指顺丰特惠件。
近年来,时效件业务虽然占了顺丰控股的营业收入大头,但却面临收入增速放缓的苦恼,自2017年-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7.6%、14.3%、5.93%,呈逐年下滑的态势。从上述数据来看,不难看出,随着“三通一达”不断发力侵蚀市场份额,近些年快递一哥的直营模式优势已有所减弱,进而促使其时效件增速不断放缓。
而随着时效件增速不断放缓,顺丰在行业中的市占率不断走低。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2018年,顺丰业务量市占率由11.53%一路下滑为7.26%。因此,在此情况之下,顺丰从2019年5月开始,针对下沉市场推出了电商特惠件业务。
在电商件的发力下,顺丰业务量增速得以快速提高,并于2019年8月开始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市占率也得以企稳。参照国家邮政*公布的2019年快递全行业业务量,顺丰控股的市占率为7.61%,较2018年提升0.04个百分点。
但不得不说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特惠件走的“路子”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陷入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滑的窘境中。
据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Q4,顺丰控股毛利率为12.96%,较第三季度18.43%的大幅下降5个百分点,创下了三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16%的毛利率虽较2019年Q4有所好转,但仍与2019年Q2的毛利率相去甚远。
(数据来源:wind)
由此看来,虽然推行电商特惠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顺丰抢占了市场份额,但实际正如“福之祸兮所倚”一样,这一打法也很容易让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麻烦之中,而此次的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就是一个佐证——业务量大幅攀升之际,盈利能力却下降了。
推荐格隆汇旗下“格隆汇新股”,ID:ipopress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