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板食品上市企业有几家_主板食品板块股票一览 - 南方财富网 2023-07-2115:08南方财富网 截至7月21日,主板食品板块股票有黑芝麻、阳光乳业、妙可蓝多、巴比食品、安记食品、桃李面包
主板食品上市企业有几家_主板食品板块股票一览 - 南方财富网
2023-07-2115:08南方财富网
截至7月21日,主板食品板块股票有黑芝麻、阳光乳业、妙可蓝多、巴比食品、安记食品、桃李面包、千禾味业、有友食品、青海春天、元祖股份等39家。以下是趋势选股系统为您整理的主板食品板块股票的详细介绍。
1、黑芝麻(000716)
黑芝麻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9.22%,归母净利润1035.43万,同比62.26%;每股收益为0.01元。7月21日收盘消息,黑芝麻最新报8.080元,成交量1.86亿手,总市值为60.12亿元。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6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53万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1.72%;毛利率32.18%,每股收益0.08元。7月21日收盘消息,阳光乳业5日内股价上涨6.82%,今年来涨幅下跌-33.4%,最新报14.420元,成交额1.6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23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420.23万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0.54%;毛利率32.69%,每股收益0.05元。7月21日收盘消息,妙可蓝多今年来涨幅下跌-47.14%,最新报21.030元,成交额1.84亿元。
巴比食品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3.24%,归母净利润4103.2万,同比2724.36%;每股收益为0.16元。7月21日,巴比食品收盘涨3.89%,报于26.340。当日最高价为26.99元,最低达25.31元,成交量213.96万手,总市值为65.88亿元。
XD安记食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3.33%,归母净利润1330.5万,同比357.32%;每股收益为0.06元。7月21日消息,安记食品开盘报9.53元,截至15点,该股涨4.49%,报9.910元。换手率2.25%,振幅涨3.45%。
公司主要从事酱油、食醋等调味品和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
桃李面包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1.39亿,同比-12.15%;每股收益为0.1元。7月21日收盘最新消息,桃李面包今年来涨幅下跌-50.6%,截至下午三点收盘,该股涨3.4%报10.020元。
千禾味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69.81%,归母净利润1.45亿,同比162.94%;每股收益为0.15元。7月21日消息,千禾味业截至15时收盘,该股涨2.8%,报19.070元;5日内股价下跌4.61%,市值为196.02亿元。
有友食品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2.49%,归母净利润4745.12万,同比121.37%;每股收益为0.16元。7月21日消息,有友食品开盘报价9.41元,收盘于9.640元,涨2.55%。当日最高价9.78元,最低达9.38元,总市值41.23亿。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634.64万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871.85万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1.89%;毛利率65.24%,每股收益-0.05元。7月21日收盘消息,青海春天开盘报8.05元,截至下午三点收盘,该股涨2.49%,报8.210元,总市值为48.2亿元,PE为-16.76。
元祖股份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2.75%,归母净利润-880.95万,同比55.54%;每股收益为-0.04元。7月21日消息,元祖股份3日内股价上涨2.63%,最新报19.360元,涨2.05%,成交额1635.49万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调味品123】止不住的收购,安记食品奋力突围
调味品123,竞争对手都在看
原题:终止收购安记食品重寻增长点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记者钱瑜高春艳
《调味品123》杂志导读:
安记食品是南派复合调味品的代表企业,也是经典的动物性复合调味品的代表企业。安记食品经过数十年艰苦创业,终于走上了股票上市之路,有人看来,安记好像80年代的大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就不像高中那么努力了,理由是,上市之后,安记食品并没有像想像之中那样,如同十几年前那样有狼性,有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求异,不断进取,反而低调得令人害怕。然而,这也许只是一种假象,安记在静悄悄地做布*的工作。收购,是安记选择的发展方式。请看详细报道。
近日,安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记食品”)发布公告称,已经停止对味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博食品”)部分股权的收购。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业绩增长乏力的安记食品来说,终止本次收购意味着需要重新寻找方向。
收购受阻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月7日,安记食品发布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本的重大事项的停牌公告,3月7日,安记食品在进展公告中表明本次交易标的为味博食品。4月2日,安记食品决定终止筹划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
安记食品表示,鉴于交易双方对标的交易金额、交易支付方式、利润承诺等交易条款无法达成一致,交易双方认为继续推进的条件不够成熟。因此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事项。
公开资料显示,味博食品是一家涉及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调味料等领域的食品制造企业,经营产品主要包括可溶性大豆多糖及食用咸味香精。对于收购原因,安记食品表示,为了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实现与并购标的在技术、管理、市场、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整个产业关联度来说,安记食品收购味博食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味博食品在环保等方面并不过关,因此安记食品从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考虑放弃对味博食品的收购。
对此,安记食品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做好原有主业的基础上,继续寻找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合作项目。
寻新增长点
实际上,安记食品欲收购味博食品,与安记食品近年来营收、净利润连续双降不无关系。资料显示,安记食品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复合调味粉、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香辛料、酱类、风味清汤五大类500多个品种。
近年来,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呈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持续上升,增速相对趋缓,集中度提高明显。海天味业等龙头企业在过去一年里都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而在这种背景下,安记食品的业绩不升反降。
据了解,安记食品于2015年上市,从上市开始就一直处于营业和净利润双降的*面。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安记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2.66亿元和2.59亿元,同比下滑了4.57%和2.78%;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16.35万元和4079.57万元,分别下滑6.02%和23.26%。安记食品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滑了1.92%,不过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8%。
朱丹蓬认为,安记食品在销售模式上比较依赖经销商,在KA销售体系缺乏有力的运营能力。因此,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经销商不断索取利润的背景下,业绩下滑是必然的。
产能空置率高
虽然安记食品的业绩出现连续下滑,导致该公司产能利用率偏低,但安记食品依旧在大幅度地扩张产能。
资料显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6月,安记食品的复合调味粉的产能利用率最高还不到70%;酱类调味品和风味清汤低于90%,而天然提取物调味料的产能利用率更是不足30%。而且,安记食品依然在扩产能。
安记食品的2017年年报显示,安记食品在建工程主要包括年产1万吨1:1利乐装调味骨汤产品生产项目和年产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分别由全资子公司上海安记、永春味安负责实施。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成本的上涨以及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调味品市场,鲁花、中粮等都在布*酱油、食醋等调味品产业,给安记食品带来不小的压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不能及时开拓新市场来实现销量快速增长,扩产能项目投产后,安记食品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朱丹蓬则认为,安记食品应该塑造品牌力,将渠道进行多元化布*来挽救当前利润低迷的*势。
相关文章(点如下标题即可深入阅读)
【调味品123】安记冲击波
【调味品123】调味骨汤市场,为什么安记盯上了
【调味品投资】安记食品(603696)股票、公司及未来
【调味品123】复合调味料:厨师越来越依赖的真实原因
【调味品品类研究】中国复合调味品五分天下格*初显
【调味品品类研究】复合调味品的机会在哪里?(上)
【调味品品类研究】复合调味品的机会在哪里?(中)
【调味品品类研究】复合调味品的机会在哪里?(下)
【调味品123】王守义十三香,经营的新路
【调味品123】王守义十三香:创三代,新的振兴
图书团购热线:13189093448
排骨味王和肉味王的区别?
一、 排骨味王复合调味料配方
食盐 35公斤
排骨味王专用肉膏 2公斤
专用肉味香精1# 0.6公斤
小麦淀粉 14.4公斤
进口香葱精油0.4公斤
白糖 4 公斤
花椒粉 0.3公斤
味精99% 35 公斤
辣椒粉 0.4公斤
白胡椒粉 0.5公斤
肉味粉3# 3公斤
桂皮粉 1.3公斤
老姜粉 1公斤
I+G 0.6公斤
八角粉 2公斤
草果粉 0.5公斤
二、 肉味王复合调味料配方
食盐 40公斤
肉味王专用香精 1.2公斤
进口肉香基812# 0.5公斤
小麦淀粉 10公斤
进口香葱精油 0.5公斤
白糖 10公斤
花椒粉 0.3公斤
味精99% 30 公斤
辣椒粉 0.6公斤
白胡椒粉 0.4公斤
桂皮粉 0.5公斤
老姜粉 1公斤
I+G 0.8公斤
草果粉 0.5公斤
八角粉 1.7公斤
肉味粉4# 2公斤
安记咖喱和百梦多哪个品牌的好用?
安记咖喱和百梦多相比较,百梦多品牌的好用。
百梦多品牌,自成立以来,百梦多品牌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一直努力着用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于用户。品牌百梦多主营产品涵盖咖喱,咖喱酱,料理盒,咖喱料,咖喱饭,咖喱粉,咖哩饭,鱼蛋,调理包,速食料理包,黄咖喱,速食饭,寿司料理,烤肉调料,牛肉米线,鸡肉酱,调料品,调味料,食品调料,调味包等领域。
业绩不振收购不顺 安记食品发展乏力-新华网
在遭遇营收、净利两连降后,安记食品于4月12日公布2017年业绩显示,其营收2.54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4123.73万元,同比增长1.08%,整体表现依然低迷。
为改善业绩,安记食品试图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进行外延式扩张,但进展颇为不顺。4月3日,因收购价格等未达成一致,安记食品宣布终止收购味博食品股权。而早在去年8月,安记食品曾拟出资1.8亿元共同设立福邦人寿,但目前仍未取得任何实质进展。
专家认为,缺乏拳头产品、商超渠道拓展乏力、产能利用率低等是造成安记食品业绩不振的主要原因。(记者张晓荣)
根据安记食品2017年业绩报告,其营收受第二季度产品调价影响下降1.92%。而扣非净利下降9.85%,主要是增加了商超的进场、促销、人员等费用投入。
安记食品成立于1995年,拥有复合调味粉、天然提取物调味料、香辛料、酱类、风味清汤等5大类共500多个品种的产品。2015年,安记食品登陆A股,但业绩一直萎靡不振。2014年-2016年,安记食品营收分别为2.79亿元、2.66亿元、2.59亿元,净利分别为5657万元、5316万元、4080万元,呈逐年下降趋势。销售网络建设、产品推广费用增加等为其业绩下滑主要原因。
至汇战略营销总经理、首席顾问张戟认为,安记食品生产的复合型调味料种类非常多,但面临品类太过零散的问题,没有找到爆发性的增长点,无法向足够的市场容量发力。
此外,过度依赖经销商,商超渠道拓展乏力也被认为是制约安记食品业绩增长的因素之一。2017年年报显示,安记食品销售以流通渠道(批发)为主,电商、商超、餐饮、特通和海外渠道为辅。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当餐饮等相关行业受到大环境冲击时,如果调味品企业没能有效把控商超渠道,面向家庭消费的转型会比较乏力。而安记食品过于依赖经销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商超销售体系,导致品牌力较差。尽管安记食品已登陆全国3000多家商超,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7年财报显示,安记食品正推进“年产1万吨1:1利乐装调味骨汤产品生产项目”、“年产700吨食用菌提取物及1625吨副产品生产项目”以扩充产能。实际上,自2013年以来,安记食品产能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且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安记食品招股书显示,其复合调味品设计产能为2.5万吨,但2011年-2013年,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96%、67.34%、66.43%,逐年降低。同时,其天然提取物调味料产能利用率下降也比较明显,该类产品设计产能为300吨,但实际利用率已经从2011年的79.54%下降至2013年的17.41%。
在林岳看来,产能利用率低也是安记食品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原有产能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是新产能扩充。若不能及时开拓新市场,聚焦拳头产品,实现销量快速增长,安记食品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由于业绩不佳,安记食品试图通过收购和对外投资试水多元化发展。今年2月,安记食品宣布拟收购味博食品部分股权,希望完善公司产业链布*,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然而时隔仅两个月,安记食品便在4月3日宣布收购终止,原因是双方在收购价格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不过据媒体报道,味博食品公司场地因地理位置无法办理环评手续,才是本次终止收购的原因。
味博食品是一家涉及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调味料等领域的食品企业。“收购暂停在意料之中”。林岳认为,味博食品在环评方面本身就是一家“问题企业”,安记将收购目标瞄准这样一家企业令人不解。
针对收购的具体情况,新京报记者自4月13日起多次致电安记食品董秘及总经理办公室,截至发稿尚未取得联系。
此外,早在去年8月,安记食品还公告称计划出资1.8亿元与江苏三房巷等公司共同设立福邦人寿,注册资本为10亿元。但截至目前,新京报记者并未查询到该计划有任何新进展。
对于安记食品多元化尝试,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果公司整合能力、运营能力跟不上的话,对外投资反而容易形成包袱,拖累母公司。
食品添加剂安全吗阅读答案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⑥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⑦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⑧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22.请简要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2分)答:23.选文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3分)答:2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说明思路。(3分)答:25.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26.选文第⑧段中加点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答:27.阅读链接材料,请你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并说明理由。(3分) 【链接材料】某食品配料表原料比例添加剂比例小麦粉83%山梨酸钾0.8%鸡蛋10%蛋白精0.2%白砂糖6%腐乳红曲0.1%答:22.食品添加剂的概念、种类及在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功能(或作用)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分)。23.不能(1分);这四段与第②段“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这句话中提示的顺序相照应(或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2分)。(只答“不能”,不说理由不给分;只说理由,没答“不能”扣1分)。24.首先,用过渡句承接上文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保鲜功能,并引出本段的说明对象特征——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功能(1分);其次,解释了通常情况下,食品口味的形成与食品添加剂的关系(1分);最后,举面条、点心等食物口感形成的例子,来说明本段说明对象特征(1分)。25.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1分)。26.不能(1分);“一般来说”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在通常情况下,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1分);删掉之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过于绝对。因为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1分);“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分)。(只答“不能”不说理由不给分;只说理由,没答“不能”扣1分)。27.不能(1分);因为该食品添加剂中的蛋白精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1分)此外,食品添加剂中的山梨酸钾的添加量0.8%,超出0.5%以内的规定标准量,而食用超标准量的添加剂,可能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1分)。
氨基酸调味品哪里最好?
氨基酸调味品在选择上,最好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这样可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和质量。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氨基酸调味品,不同品牌和口味的氨基酸调味品的味道和口感也会有所不同。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成分和营养信息,避免过多的添加剂和不健康的成分。最好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商家购买,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上市后业绩停滞不前,安记食品该如何突破困*?
▲这是调味品商界的第619次推送。
在上市的调味品企业中,近年来有几家企业都出现了停滞不前获衰退的*面,安记食品就是其中的一家。
根据安记食品的年报资料,其销售额从上市时的2.79亿元下降到如今的2.54亿元,且自2012至2017年的6年间,其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0.69%,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则为-3.97%。
为什么安记食品上市之后业绩反而出现持续下滑,究竟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 调味品商界 特约撰稿人|张戟 发自上海
1
关于安记食品的四大疑问
▼
针对安记食品业绩停滞不前的状况,至汇咨询对此提出五大疑问:
Q1
为什么核心业务复合调味粉止步不前?
据安记食品的年报资料,复合调味粉是其销售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2017年其销售额为1.74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8.51%。
但是从复合调味粉这几年的销售趋势来看,却处于一种下滑的态势,直接影响了安记食品总体销售额的增长。
复合调味粉自2012至2017年的6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而且其销售占比与高峰期2011年时的82.56%降低了14.05%,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Q2
咖喱调味料能否成为未来的突破点?
据安记食品2015年报资料,为了推动公司业绩成长,安记实施了“快消调味品”战略。
具体表现在成功推出全新的“咖喱块”产品,产品使用方便、时尚、快捷,符合年轻人对调味品需求,同时契合当今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需求。
报告期内,已在部份全国性商超系统进驻,产品销售正稳步增长。
另据其2017年报资料,安记食品以咖喱块产品作为核心,在稳固原有KA类超市渠道的基础下,建设B类和C类超市销售网络。
通过整合资源线使线上业务与线下渠道互动,优化物流及售后服务外,同时下沉渠道发展农村电商业务,力争将咖喱块产品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
通过提高产品在终端消费者中的能见度和知名度,各个渠道的咖喱产品在2017年继续发力,同比增长70.9%。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看出,似乎咖喱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还不错,但从销售规模上看还并非很大。
那么,咖喱调味料未来可以发展成为安记食品的核心业务吗?从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来看,咖啡调味料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呢?
Q3
为什么餐饮渠道的销售出现大幅下滑?
安记食品2017年餐饮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了42.35%,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风味清汤品类,而其他产品同比也下降了31.50%,由此也使得餐饮渠道在总体销售额中的占比也下降了41.18%。
究其原因,安记食品认为是近两年来受中高端餐饮人均消费下滑的影响。
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遏制公款消费的力度不断加强,高端餐饮遇冷,纷纷开始调整战略,开始转型大众化餐饮。
2014年后高端餐饮企业的复苏并不是重归高端餐饮,而是源于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经历了转型阵痛期之后,高端餐饮式微带来的供需两侧的缺口迅速为大众餐饮的崛起所填补。
2014-2016年,我国大众餐饮收入和人均消费均保持上升,而同期高端餐饮营业额和人均消费均为负增长(人均消费仅在2014年就下降了20%),形成鲜明对比。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安记食品重点拓展的是高端餐饮市场,在高端餐饮出现下滑后,安记也开始调整餐饮渠道销售策略,如今餐饮市场中的休闲简餐、咖啡小吃等轻餐饮强势崛起,团餐发展迅速,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整个行业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并持续向纵深、精细化方向延展。
因此近年来,安记风味清汤品项已针对大众餐饮制定相应的销售方案,但由于成本等各种因素,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消费引导。
对此,我们提出存在着一个疑问:为什么之前安记食品没有将大众餐饮市场纳入到拓展范围之中呢?安记食品对于整个餐饮市场市场又是如何定位的呢?
Q4
大力拓展商超渠道能从根本解围吗?
面对近两年高端餐饮调整战略或转型大众化餐饮,人均消费下降,公司调整餐饮渠道销售策略,针对大众餐饮制定相应的销售方案,但由于成本、配送等各种因素影响,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消费引导。
在中高端餐饮下滑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将更多聚焦于KA卖场、BC类超市,开发更多适合于家庭消费的产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推广,以减少对其他产品的不利影响。
公司在完善现有渠道的同时,大力开发商超渠道。
商超渠道截止2017年进场NKA(国际卖场)2097家,LKA(地方卖场)1370家,其他类型1385家,覆盖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连锁的商超系统。
2017年商超渠道销售收入1357.77万元,同比增长25.96%。
2017年商超新增网点800家,新增销售额271.13万元,同比增长65.87%,新增毛利额131万元,占商超毛利的18.7%。
商超渠道目前已进场店门2097家,覆盖率达75%以上,安记食品拟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生产调味骨汤产品进驻这些主流门店,提高调味骨汤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将潜在市场需求转化为产品销售。
我们都知道,商超渠道针对的是家庭消费,而流通渠道和餐饮渠道大部分针对的是餐饮消费,这两类市场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和运营要求,看起来安记食品接下来是要从家庭消费市场突破了,但是这种突破的可能性大吗?
在安记大力投入资源拓展商超渠道的同时,对于餐饮市场又是如何考虑的呢?是要削弱资源投入吗?
如果不是,那就同时面对餐饮和家庭两大市场进行发力,安记食品在资源上能够有效兼顾吗?
Q5
进军营养保健品行业是战略机会吗?
安记食品在2017年报资料中披露,结合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公司进军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推出益生菌固体饮料,开展营养保健食品销售渠道,搭建公司在食品行业中的横向架构。
从这则信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在的安记食品似乎有点焦虑了,甚至都要跨出调味品行业去寻求增长点了!
虽然实施多元化发展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失败的例子更多。
现在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要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烈,而安记食品自身的实力还并不强,那进军营养保健品行业有机会令其实现战略突围吗?
2
对安记食品困*的思考
▼
1. 未能有效扩展复合调味粉的市场边界
安记的核心品类是复合调味粉,其包含了如排骨味王、排骨调味料、排骨汤料、海鲜料、鸡味调味料、牛肉粉料、麻婆豆腐料、鱼香肉丝料、麻辣鲜料、调馅料、烧烤料、卤味调味料、炒粉/汤粉调味料、牛骨粉、牛肉粉、麻辣炸鸡粉、粉蒸肉调料、粉蒸肉调料、凉拌粉调料等,如果要具体到某一类调味粉料上,其实都并没有太大的销售额。
2017年安记复合调味粉的销售额是1.7亿元,平均到上述19类主要产品上,每类产品的销售额仅有900万元。
可以说,安记食品的销售额就是由众多的产品所构成的,但是却并没有产生具有较大销售规模的品类。
安记的品类太杂了,杂到很难确定其核心的市场边界在哪里。
当然,安记可以说自己的核心市场在于餐饮,但是餐饮也有很多更为具体的市场,比如调鲜增香的市场、增咸的市场、上色的市场、去腥的市场等等,对于这些市场都是需要进行取舍的,一家企业很难同时进入到这么多的不同市场。
那么,在对某一类市场进行取舍时,需要企业尽量选择具有较大容量的市场,使企业未来成长空间更大,比如酱油、食醋、料酒、鸡精鸡粉、辣酱等。
但是安记的产品实在是太多太杂了,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众多品类的市场容量都不大,虽然总体上叫做“复合调味粉”,但这些都是业内的说法,对于用户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安记是用众多的产品去覆盖众多的市场,太分散了,并没有提炼出一块具有较大容量的核心市场。
2. 未能提炼出复合调味粉的核心价值定位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调味品行业中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其特点都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有着一个清晰的定位,甚至某些品牌就是某些品类的代言人,比如老干妈=辣酱,太太乐=鸡精,王守义=十三香,恒顺=香醋,老恒和=料酒,等等。
然而,安记等于什么呢?
如果说安记等于"复合调味料",消费者能够明白是什么吗?
"复合调味料"包含的种类太广了,消费者并不能直观地理解安记到底是干嘛的!
因此,安记并没有清晰地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定位,从而影响了最终用户对其的认知,制约了其市场空间的扩大。
也许有人会说,安记的产品主要是针对餐饮终端的,厨师对其产品都很了解,不需要进行定位。
但实际上针对厨师也需要清晰地定位,现在企业面临的都是一个产品过剩和同质化的环境,也有其它大量的企业在生产和安记一样的产品,如果没有清晰的定位,厨师又怎么能分得清呢?
更何况,还有很多的餐饮终端都没有使用安记的产品,也就是对安记没有什么了解,如果不清晰定位,安记又如何能够抓住这部分餐饮用户呢?
安记在年报资料中表明:公司主营业务以排骨味王等复合调味粉为主导产品,巩固、扩大其市场份额,并拓展其他衍生猪肉风味调味粉,以“猪肉风味”复合调味粉作为公司的旗舰产品,打造产品差异化。
从实际情况来看,“猪肉风味调味粉”更像是安记公司内部的说辞,并没有公开将其作为整个品牌的核心诉求。
而且,仅仅是猪肉风味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提炼出猪肉调味料能够给用户带来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比如鸡精调鲜、鸡粉增香、老抽上色、料酒去腥等,猪肉调味料与其它调味料相比有什么独特的作用,也是需要清晰提炼出来的。
总之,缺乏独特而精准的核心价值定位,制约了安记更广泛地扩展市场,也未能在竞争中构建核心优势。
3. 咖喱调味料短期内难以做大销售规模
安记在2017年报中披露,其现在正大力推广咖喱复合调味料,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计划将咖喱打造为未来的一个核心品类。
这意味着安记可能认为原有的品类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了,因此才想借助于一个新品类来引发市场的兴趣。
那么,咖喱调味料有可能成为挽救安记于困*的大单品吗?
至汇咨询通过相关资料和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市场咖喱调味料的市场容量并不大,虽然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在体量上还无法给本土企业带来太大的销量,即便目前占据国内大半咖喱调料市场的日本好侍百梦多咖喱,其年销售额也不过只有2亿多元。
从安记的运作来看,其咖喱产品主要是通过商超渠道销售的,也就是其针对的是家庭消费,但目前包含咖喱在内的西式调味料,其主要市场都在于餐饮终端,家庭消费对于咖喱的接受度还不高。
更何况,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咖喱品牌存在,相较而言,安记的咖喱调味料能够在品质或性价比上获得优势吗?
由此,至汇咨询认为咖喱调味料在短期内并不会给安记食品带来根本上的突破,关键还是要从其传统的中式调味料上进行突破。
4. 安记食品对于餐饮市场的战略规划不清晰
对于安记2017年餐饮市场销售下滑严重,至汇咨询认为这还是在于安记食品对于餐饮市场缺乏有远见的规划和系统运营。
首先,如果安记食品认为其核心市场在于餐饮,那就应该对整体餐饮市场进行系统规划,而不应仅仅只是针对高端餐饮,试想,安记的产品并不属于大品类,如果渠道又过窄,这不就意味着市场容量很小吗?
所以,安记应该将大众餐饮作为突破的方向,尽早进行渠道布*,那就不至于因为国家打压三公消费而导致严重影响到销售。
当然,现在安记已经开始重视对大众餐饮的拓展了,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安记应该对整个餐饮市场进行系统的规划,要明确餐饮渠道在整个战略中的地位,要有远见地规划餐饮渠道,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之后再来亡羊补牢。
虽然安记食品的产品可以销售到多种渠道,如餐饮、商超、流通、特通、电商等,但餐饮应该作为其战略核心渠道,需要聚焦深入拓展,而不能分散资源。
其次,安记食品还需要确定清楚最核心的市场应该在于哪一类餐饮终端,而不能只是笼统地说是针对餐饮,基于安记的品类定位以及产品特性,还需要明确与其最为匹配的餐饮类型,比如中式正餐、中式快餐或者中式团餐等。
目前虽然安记食品整体上还是偏重于餐饮市场,但实际上战略还不够明晰,整个企业并不是全面围绕着餐饮市场来实施运营,更多是全渠道拓展,只是餐饮渠道发展较强而已。
5. 家庭消费不能取代餐饮消费成为安记食品的核心市场
为了弥补高端餐饮渠道下滑的销量,安记食品开始大力拓展商超渠道,将重心偏向于家庭消费。
对于安记食品的这一举措,至汇咨询认为安记食品有可能会陷入到平均分配资源的困*。
而从目前来看,复合调味粉的核心市场并不在于家庭消费,据华泰证券资料,我国复合型调味料在家庭市场的渗透率较低,平均为25%,这就意味着安记食品投入大量资源拓展的市场,很有可能无法为企业带来足够的回报。
虽然2017年安记在商超渠道实现了25.96%的增长,但其总体销售规模仅有1357.77万元,而且这主要还只是在商超渠道拓展初期铺货产生的销量,后续能否实现持续增长还很难说。
从战略上讲,企业更应在行业的主流和自身的优势上不断进行巩固,而非寄希望于弥补短板,所以,短期内安记食品发力商超渠道可以取得一定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将精力和资源聚焦于餐饮市场,这样更容易打开持续增长的*面。
6. 进军营养保健品行业是一个战略陷阱
尽管安记食品近几年一直处于持续下滑的*面,但至汇咨询始终认为安记食品还是应该在调味品行业内来寻求突破之道,而不是实施非相关的多元化发展。
2017年安记食品对味博食品的收购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虽然并未成功,但还是在调味品行业及关联的食品添加剂行业内寻求发展。
而要在营养保健品行业来寻求突破,这可就是陷入到一个战略上的巨大陷阱了。
至汇咨询认为,营养保健品市场与调味品行业差异巨大,安记食品在调味品行业所积累的核心能力根本无法转移到营养保健市场,这种转型到底有多少成功把握呢?
而且,益生菌市场已经拥有了大量实力强大的企业,包括诸多知名大众快消品牌,如养乐多、伊利、蒙牛、味动力等,安记食品作为一个新进品牌,如何去挑战巨头呢?
另外,安记计划推出的是益生菌固体饮料,在整个饮料行业中,固体饮料是一个较小的品类,因其饮用不方便,在消费场所和时间上都存在着*限,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奶茶和咖啡品类上。
像之前曾流行过的维维豆奶、Tang果珍等固体冲调饮料都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此时安记食品推出益生菌固体冲调饮料,又如何能够走出这种困*呢?
所以,至汇咨询提醒安记食品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个决策,不要盲目进行多元化发展。
3
安记食品战略破*的思路
▼
通过上述分析,至汇咨询尝试为安记食品的战略突围提出一些思路,尽管不能作为实际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希望能够为安记食品的转型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建议。
● 1. 提炼核心价值定位,打造战略大单品
要从根本上突破业绩困*,安记食品就必须重新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定位,明确安记到底是什么,并围绕此梳理产品体系,打造战略大单品。
▶ 第一,安记首先要从空泛的“复合调味料”中跳出来,聚焦到一个具体的、能够被用户所感知的品类上。
基于安记食品已经具有的优势,至汇咨询建议安记将自己定义为“肉味调味料专家”,这比较符合安记在色、鲜、香、味这四类调味市场中的占位:上色有酱油,提鲜有味精/鸡精,增香有鸡粉,入味则有排骨调味料。
安记食品战略的关键,首先就在于实现品类的突围。
通过这四种品类角色的定义,就将排骨调味料提升到与酱油、鸡精、鸡粉等主流品类同一个层面,这非常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非顾客”,从而打开未来的市场空间。
▶ 第二,安记要为排骨调味料提炼出一个独特的价值定位。
仅仅诉求“肉味调味料专家”是不够的,还很空泛,不能有效占据用户心智。
对此,安记可以从厨师关心的因素出发,比如肉味持久性、肉味包容性或肉味均衡性等方面入手,提炼出区隔于竞品的独特价值定位。
▶ 第三,安记要围绕着“肉味调味料”的品类定义来重新梳理自己的产品结构,形成系列化产品家族,弱化非家族的品类,以突出体现安记的品牌角色。
▶ 第四,安记要聚焦打造战略大单品。
其一为当前的大单品——排骨味王调味料,要进一步提升其销售规模,至少要将其提升到50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其二则可以重点打造“排骨汤料”,这可以成为第二个战略大单品,有机会借助于“排骨汤”的普遍性来实现销量的突破。
● 2. 聚焦餐饮市场边界,基于优势展开系统运营
至汇咨询认为,安记食品应该对目标市场进行取舍,将精力与资源聚焦于大众中式餐饮市场,核心是中式正餐和中式快餐,这两类市场在国内4万亿的餐饮市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这给安记复合调味粉带来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
目前,安记食品已经在餐饮渠道构建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下一步应该继续深化和提升。
▶ 一方面,安记食品要将公司的绝大部分资源和精力都分配在餐饮市场,要围绕餐饮市场构建系列化的产品体系,并基于厨师需求研发产品,提升餐饮市场的综合产品竞争力;
▶ 另一方面,安记食品要推动经销商强化对大众餐饮市场的深入拓展,帮助经销商构建分销联盟体,强化对餐饮渠道的细分拓展,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餐饮渠道体系,持续进行餐批市场铺货、生动化以及厨师推广,构建较强的餐饮渠道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张 戟,资深战略营销和商业模式实战专家,“链式营销”理论创立者、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顾问,《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糖烟酒周刊》、《新食品》等媒体高级专家。著有《引爆市场》、《破译中国企业战略转型成功密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承担法律责任
作者丨张戟 编辑丨白蔻 统筹丨虫草
·END·
调味品商界更多精彩,点这儿
▼
谁在“抛弃”佳隆股份和安记食品?
·END·
往期精彩荐读:
从六月鲜轻盐酱油看酱油品类的减盐变革之道
经销商如何降本增效?
《调料家》2021经销商大会(武汉站)圆满成功,7月郑州见!
强者趋同:海天味业和金龙鱼越来越像了
酱油巨头齐聚“高端”赛道,但市场仍待破*
今年调味品行业增收不增利或成主流?
调味品“后浪”启示录
朱老六精选层挂牌获批,依旧不足以打破“小品类难获青睐”的困*
如何做一碗最正宗的云吞面?
日前,2018首届佛山(禅城)云吞面节传统组的五强已经诞生,经过激烈的比拼和专业评委的评审,烽记酒家、寿星恭煲仔饭、香港一哥云吞面世家、东江国际四季轩酒楼、佛山市百盛达商务酒店等5组商家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五强。并将于本月20日举行的决赛中角逐金奖。这“五大高手”有什么绝活?他们是如何用一碗秘制好面打动了“奄尖”(挑剔)的评委?快来看看他们有什么独家“秘方”。烽记酒家小小一碗云吞面呈现顺德菜精髓“鲜”烽记酒家以炮制传统顺德传统小炒、海鲜菜式著称,但这碗极具顺德风味的云吞面是怎么样打造的呢?顺德菜讲究“鲜”,而烽记的云吞面正是以食材新鲜著称,云吞采用新鲜剥壳的鲜虾配以当日屠宰的精选猪前腿肉作馅,再将顺德特色的浓郁新鲜猪骨靓汤底与当日手工面条的爽口弹牙置于碗中,这三者之间无间配合,为求将这一碗小小的云吞面呈现出顺德菜的精髓。烽记酒家将这款云吞面主推早茶市场,以其较高的性价比与不凡的口感收获不少好评。烽记酒家的卢勇光师傅从事餐饮行业已经有20年,从学徒开始就接触传统云吞面,同时也目睹过不少传统粤菜消失的过程。对于这一小碗的云吞面,他认为能传承下来实属不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外埠美食的涌入,传统菜式日渐被人们淡忘,就连街坊常吃的传统云吞面也逃不过这个厄运。他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向公众展示传统云吞面的制作方法,从而能够唤醒佛山人对于传统菜式的味觉记忆。寿星恭煲仔饭煲仔饭“跨界”做云吞?“两者本是同根生”寿星恭煲仔饭这个品牌可能不为佛山街坊深知,但在广州却很有名气,它拥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前身为安记美食,与银记、华辉等广州老字号共同成长,创造出广州90年代的美食辉煌时代。关于此次参赛的原因,寿星恭煲仔饭负责人表示,佛山不仅美食文化深厚,而且拥有众多知名老字号,希望借此机会来拜师,从中交流、学习其他老字号的经营之道。但这次比赛不是“煲仔饭大赛”,而是云吞面大赛,为什么以煲仔饭起家的寿星恭“跨界”做起了云吞面呢?负责人表示,云吞面与煲仔饭、肠粉、粥被称为西关四大美食,寿星恭一直注重推广西关美食文化,故也将云吞面发扬光大,“云吞面跟煲仔饭本是同根生。”同时,寿星恭云吞面以“面用全鸭蛋,吃面必喝汤”著称,加以芝麻云吞作为点睛之笔,让寿星恭云吞面至今仍深受大众喜爱。香港一哥云吞面世家十几年精心秘制港式云吞作为扎根佛山多年的香港一哥云吞面世家,也成功晋级五强。香港一哥云吞面世家传承香港“云吞面宗师”的口碑与实力,而其首创的蟹子云吞面深受佛山顾客欢迎。众所周知,云吞源于北方,流传于广东,宏扬于香港。传统“馄饨”是以全猪肉剁制,广东“云吞”则加入鱼虾,港式云吞更增加了蟹子等其它配料,令其味道鲜美。凭多年的经验,精心秘制,将云吞面这个驰名省港澳的美食推至最高峰,其口感爽脆,弹牙,味鲜,风格之独特令吃客回味无穷。“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没有食品添加剂、没有味精,采用原生态的健康食材,这是一哥云吞面十几年来的追求。”一哥云吞面相关负责人说。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工艺的改良,一哥云吞面有严谨的管理团队、先进的生产流程和完善的加工机构。坚守制作云吞面的精湛技艺,不断改良发展,让每位顾客享受到中华传统美食云吞面的真正精粹。东江国际四季轩酒楼每一颗云吞都手工制作够诚意佛山市东江国际大酒店厨师介绍,这次参赛的云吞面,是以云吞和银丝面还有熬好的汤头制成,云吞配料精巧,口感润滑,面入口有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云吞的特点是“鲜”。馅料选料新鲜,用料精挑细选,云吞的馅料包括鲜虾仁,猪油渣,鲜冬笋。新鲜的材料糅合在一起,成就了鲜味十足的云吞。据介绍,此次东江国际大酒店四季轩酒楼参赛的师傅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广式早点,可以说是一位“老师傅”,并且对云吞的制作很有研究,酒楼的云吞也受到了食客们的喜爱。师傅说,除了云吞本身,云吞面的汤底也很重要。东江国际四季轩的云吞面汤底精选了大地鱼,鲜瑶柱,虾皮熬制而成,为云吞面增添了更多的鲜味。师傅还透露,从云吞皮到云吞的馅料,都是手工制作,每一颗云吞都包含了制作者满满的诚意和心意。佛山市百盛达商务酒店工序讲究还原传统风味佛山市百盛达商务酒店厨师林广文师傅介绍,他来参加比赛,是为了见识更多,认识更多同行,互相交流学习。说起云吞面,师傅说云吞、面和汤都很重要,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好的云吞首先皮的口感要好,皮太软了,容易破,也会变得不好吃。但是皮不一定要薄,薄厚程度看的是每个师傅自己的手感。师傅说,他们的云吞皮没有添加剂,材料是纯天然,安全放心。云吞的馅料前提是要新鲜,馅料里面有新鲜猪腿肉,而且选取的是猪腿上部的肉,肉会比较厚实弹牙。馅料里加入海中大虾,拌以一定比例的大地鱼粉和炒香的芝麻粉,口感爽口,而且带有芝麻油的香气。使用的面是传统的竹升面,竹升面会很香,更弹牙,而且不会一夹就断,保证了面的口感。而云吞面的汤底是用猪筒骨、大地鱼和其他材料一起熬制,而不是用汤包,用熬制的清汤会让云吞面更加鲜香。林广文还介绍,他们的云吞是在比赛现场包的,为的是让观众和裁判感到更加新鲜,即包即吃也保留云吞新鲜的味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云吞的味道。林广文表示,以前经济困难,吃云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对童年时候的云吞味道很是难忘。他希望能做出小时候吃到的云吞味道,也能让食客回味起从前的传统风味。【记者】孙景锋【通讯员】陈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