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斯拉电机是哪个公司提供的? 特斯拉电机是由各零配件供应商供应配件,如旭升股份(铝合金配件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悬挂、电动机端盖、电动机壳体等);东睦股份(壳体材料
特斯拉电机是哪个公司提供的?
特斯拉电机是由各零配件供应商供应配件,如旭升股份(铝合金配件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悬挂、电动机端盖、电动机壳体等);东睦股份(壳体材料包括逆变器粉末冶金零件等);中科三环(钕铁硼磁体产品)。最后由特斯拉自行生产电机。
【隐形冠军】旭升股份:特斯拉下的中国蛋
基本观点
●轻量化龙头,进入特斯拉产业链带动公司业绩高增长;
●特斯拉一级供应商,未来将享Model3量产红利;
●新能源车行业加速轻量化发展,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募投项目扩充产能,产业链延伸打开新市场。
●客户集中度过高;
●Model3销量对公司营收影响较大;
●同样,新能源汽车销量一旦不如预期,也会对公司营收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概况
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旭升股份;SH:603305)成立于2003年8月。该公司是压铸汽车零部件、压铸工业零部件的全球领先厂商,旗下产品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他机械制造行业。
2017年7月10日,旭升股份正式登陆上交所。
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制造,主导产品是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机械加工零部件。
根据目前我国**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要求,“轻量化”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公司的精密铝制零部件可以替代传统铁质零部件,可以极大地满足目前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对于零部件“轻量化”的需求。
2013年以来,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零部件方面的研发。
目前公司已在新能源车变速箱、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和工艺突破,2016年公司汽车类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3.8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8.11%。
目前,公司凭借产品技术优势、较低的综合采购成本以及一站式的客户服务,已经在新能源车零部件制造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也由此顺利进入特斯拉以及其他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产业链。
【点击查看大图】
旭升股份 一直秉持“打造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的首选品牌”的理念,加之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进入整车厂商供应体系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因此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
目前,公司已与特斯拉、克莱斯勒以及马勒等高端汽车厂商、汽车发动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同样,公司在工业零部件制造方面也进行了深耕挖掘,目前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KARCHER(凯驰)、AR(艾热)、ABB、德国凯驰、NORD(诺德)、AR的优秀供应商。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旭升公司股权结构明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旭东直接持有公司21.55%的股权,并通过控制旭晟控股、旭日实业二名法人股东间接持有公司64.66%的股权,合计控制了公司86.21%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点击可看大图】
旭升股份建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聘请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以夯实研发能力。
2014-2016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96.53万元、1,234.76万元和1,869.5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4%、3.52%和3.29%。
【点击可看大图】
截至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7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
多年积累的这些技术成果,为该公司适应当前汽车行业产品新陈代谢较快的现状,做出了巨大贡献。
【点击可看大图】
在旭升股份目前的研发项目中,有50%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而在这些项目中与特斯拉相关的又占到了66.7%。
根据该公司所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已产业化的特斯拉汽车类产品近三年收入合计达4.87亿元,约是该类产品研发投入的23倍,研发投入回报明显。
已产业化的全部产品近三年收入合计达5.25亿元,约是研发投入的21倍。
2017-2020年,随着Model3的量产,公司有关Model3的研发项目同样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点击可看大图】
财务状况
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带动,2016年旭升股份业绩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62.3%;实现归母净利2.04亿元,同比增长152.94%。
在新能源汽车逐步发展的2013-2016年间,该公司营收、净利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了54.4%和106.8%。
2017年年中,旭升股份实现营收和净利分别为1.70亿元和5315万元。
【点击可看大图】
另外,从公司公布的前五大客户信息中也可以看到,在旭升股份与特斯拉建立深入合作关系的2014-2016年间,公司对特斯拉的销售额不断提升,近三年中公司对特斯拉的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达到15.41%、50.27%、56.61%,对业绩的拉升作用明显。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公司与特斯拉之间的合作关系愈发紧密,公司从特斯拉处获得的高额订单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点击可看大图】
2014年至2016年,旭升股份产品产销两旺、产销率节节攀升。
以汽车类业务为例,2014年公司汽车类产品产量为479.6万件,产销率仅为87.47%,而2016年公司汽车类产品产量达893.7万件,产销量高达105.67%。
另外,随着公司与特斯拉合作的不断深入,公司目前产品的销售区域以北美为主,2016年公司约75%的销售额发生在境外,预计这一情况将因公司与特斯拉的紧密联系而继续延续。
【点击可看大图】
近三年中,旭升股份营收增速分别为21.58%、86.53%、62.25%;营业成本增速为14%、58.37%,40.75%,显著小于营收增速。这为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可看大图】
从成本的明细结构来看,旭升股份的成本主要来源于直接材料中的铝锭项。
近年来由于公司上游铝价略有上涨,因此铝锭在公司成本结构中的比例有所上升。
2017年以来,国内铝价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由于铝锭在公司成本结果中占比超过35%,未来可能会对公司成本产生一定影响。
【点击可看大图】
自2014年成功进入特斯拉产业链之后,公司毛利率水平持续走高,2016年公司毛利率接近50%。
而从公司业务的角度来看,汽车类业务营收占比迅速提高,2016年公司汽车类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已达68.1%,并且公司汽车类业务毛利率呈现逐年稳步上涨的趋势,2016年公司汽车类业务毛利率达57.2%,较上年增长6个百分点。
目前,旭升股份汽车类、工业类业务贡献了超过80%的毛利,其中汽车类业作为公司的箭头业务毛利水平更是上涨迅速,2016年公司汽车类业务毛利超过2.2亿元,同比增长132.8%。
【点击可看大图】
2014-2016年,旭升股份费用率分别为9.50%、13.88%、7.25%。
除2015年因计提股份支付导致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所提高外,公司总体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该公司期间费用率明显较低。
【点击可看大图】
得益于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与严格的费用管理制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增长态势。
目前,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良好,资产负债率也维持在40%以下,偿债能力较强。
【点击可看大图】
竞争力
特斯拉是目前纯电动车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先厂商。目前,特斯拉在售产品有ModelS、ModelX、以及7月8日正式下线的革命性产品——Model3。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2017年上半年交付汽车4.7万辆,同比增长61%,创造了特斯拉历史上的最优半年度销售量。
根据日前特斯拉CEOMusk在Twitter上对Model3产能情况的公布,2017年7月将交付首批30辆Model3,8月Model3产量将逐步达到100辆,而9月将超过1500辆,最后12月Model3的月产量将达2万辆。同时,根据特斯拉早前规划,在2018年继续提升产能至10000辆/周。
2013年6月,特斯拉因寻找冷却系统零件制造商,首次与旭升股份接触。
在认可公司的产品与技术之后,2013年7月,旭升股份通过了特斯拉的供应商认证,正式进入特斯拉产业链。
2013年10月,公司与特斯拉签订为期10年的通用合同,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爬坡阶段。随着与特斯拉的合作不断深入,公司的受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2014年初,特斯拉与公司的合作全面升级,公司从配件加工供应商升级到共同设计、研发和加工供应商,并作为一级供应商全程参与了ModelS所需配件的研发、制造。
自2015年之后,公司与特斯拉的合作更进一步,公司主导了ModelS/X的传动系统关键部件——通用变速箱箱体的研发与制造,2016年仅该部件就为公司实现营收1.01亿元。
从旭升股份销售的不同特斯拉产品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在公司赢取变速箱箱体的制造资格后,公司ModelS和ModelX通用零件项目销售额由2014年的221.5万元剧增至2016年的1.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40%。
另外,2016年公司Model3零件实现营收92.24万元,产品毛利率达60.0%。
目前,公司设计、制造的Model3通用变速箱箱体也已获得特斯拉的认可,已开始向特斯拉小批量供货,预计2017-2020年随着Model3的放量,Model3零件产品将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点击可看大图】
此外,随着旭升股份与特斯拉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提高,公司作为特斯拉重要一级供应商的价值在不断凸显。
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目前公司占特斯拉需求量的70%以上的重要零部件的品种从2014年的3个增加到2016年的18个,同年该类零件销售收入已达2.27亿元,占公司2016年营收的39.9%。
目前,公司已成为特斯拉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点击可看大图】
旭升股份从冷却系统配件加工供应商起步,随着与特斯拉的合作逐步深入,目前公司已是特斯拉较重要的一级供应商之一,为特斯拉提供的产品涵盖电池系统、传统系统以及液压系统等多个纯电动车核心零部件。
未来随着特斯拉产品性能、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高端零部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公司将在不断进取中占领行业制高点,为公司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点击可看大图】
根据旭升股份披露的信息显示,2014-2016年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34.9万元、14671.7万元、29866.0万元。
2016年公司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新能源汽车类业务营收的比重达84.8%,而占汽车类业务总营收的比重达77.1%。
【点击可看大图】
截至2016年末,旭升股份尚有1.01亿元的订单在手,而2017年一季度,公司又新接特斯拉订单1.66亿元,订单总额达2.68亿元。
2016年全年公司所接特斯拉订单总额约3.1亿元,2017年仅一季度的订单金额就已超2016全年订单总额的54.6%。
预计随着公司与特斯拉合作的不断深入、Model3实现放量以及公司产能迅速扩张等因素的催化,公司未来新接订单总额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假设2017-2019年Model3成为特斯拉公司的主打产品,年销量分别为4.7万辆、31.2万辆、41.6万辆,ModelS/X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5%,公司供货价格参考2016年,则公司对特斯拉的销售总额将达5.22亿元、10.29亿元、14.01亿元,未来三年将保持年化63.77%的增速。
【点击可看大图】
募投项目
旭升股份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轻量化及环保型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配件装配生产线项目、铝压铸民用件生产技改项目和铝镁合金产品及精密压铸模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6.5亿元。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可新增汽车类零部件产能810万套(件)/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油泵及壳体产能80万套/年,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约6.4亿元,新增利润总额约1.5亿元。
公司2014-2016年压铸件产量分别为1652万件、1760万件和2115万件,其中汽车件产量分别为479.55万件、757.00万件和893.73万件;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4%、79%、84%,已接近饱和。
公司将投入4.9亿元以建设轻量化及环保型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汽车类零部件产能将新增加810万套(件)/年,正常年份可实现年营收5.4亿元,净利润1.3亿元,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为5.3年。
此外,该项目还将引进美、日、德等西方国家的先进设备与生产技术,预计公司的技术水平将会有显著的提高。
募投新能源汽车配件装配生产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伸公司产业链、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实现将公司原生产的零件组装为汽车部件,由下游整车厂商直接装配。
该项目预计投资4532万元,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油泵及壳体产能80万套/年,正常年份可实现年营收4200万元,净利润1404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为5.2年。
此次募投实施铝压铸民用件生产技改项目,主要是为了对公司一厂进行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提高工业类产品技术含量。该项目预计投资5514万元,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可实现年营收5550万元,净利润923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为6.3年。
铝镁合金产品及精密压铸模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是为了提前布*铝镁合金制造技术,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项目预计投资5900万元。
行业规模
随着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在各国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提高,轻量化将是整车厂商为满足各类节能减排指标需要的必由之路。
汽车轻量化始于发达国家,最早由传统汽车巨头引领,经过发展已产生一定规模。
目前,北美汽车轻量化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预计该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在2021年达到362.3亿美元。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
未来,亚太地区轻量化材料市场将是这个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地区。2015年,该地区的产量占全球的50%。亚太地区的轻量化材料市场正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和轻型车需求而增长。
【点击可看大图】
德国:2015年德国新生产汽车铝合金和其他新材料在车身和底盘中的占比高达25%,是目前全球汽车轻量化材料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到2020年新材料的使用趋势会继续上涨,将达到34%左右。
美国:代表企业是特斯拉、GM、福特等。
特斯拉目前的ModelS和ModelX在车身和底盘上基本都采用了铝合金和其他复合材料;而GM的高端品牌凯迪拉克在近两年的新车型中也开始采用钢铝复合车身结构,比如凯迪拉克CT6,福特则是将铝合金车身首先搭载在F150这类高端皮卡车型上。
日本:代表企业是丰田的雷克萨斯和本田阿库拉。
随着2020年全球的能耗和排放政策的越发严格,预计到2020年,日本汽车企业轻量化材料在底盘和车身中的占比会赶上美国,达到20%左右。
中国:中国汽车轻量化起步不足十年,借助新能源汽车崛起契机,对发达国家呈现赶超之势。
经过测算,中国在未来3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规模将逼近5000亿元,其中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将拥有350亿元市场规模。
按照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00万辆、平均整备质量1100kg、增强塑料用量占比15%估计,需求量将达到33万吨。
以2万/吨的单价测算,仅在新能源市场中的空间就高达66亿元,相比2016年全年增加近55亿。按照2020年3000万辆的汽车总规划量,在整个汽车市场的规模达到990亿元,逼近千亿。
【点击可看大图】
【中泰有色】旭升股份:乘特斯拉之风,看旭日之东升
投资要点
新能源车轻量化领先者,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公司专注铝合金压铸件,新能源车轻量化零部件为主要产品,是全球电动车标杆企业特斯拉一级供应商。起初,公司以模具加工业务为基础,随后延伸至铝压铸业务,经过技术、业务与市场的沉淀积累,逐步转型切换至新能源车领域,相继经历初创、巩固、进一步转型发展阶段,当前进入高速发展期,自2013年两千万利润增长到2017年约2.2亿利润,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新能源车轻量化领先者,正在向全球一流供应商迈进。
缘何能成为领先者?新机遇下,公司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传统汽车主机厂高度集中,上游材料与零部件供应商充分竞争,主机厂与其自身供应体系之间合作关系往往较为稳定。但随着全球电动化的加速,催生出行业新需求,为上游材料与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在供应链壁垒尚未形成的初期,对于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时间窗口。公司凭借自身优秀的模具设计研发能力、先进的压铸设备,快速的需求响应机制,高性价比产品,进入到优质客户供应链,包括标杆企业特斯拉,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司借力IPO与可转债项目,有望继续高速发展。2017年,公司通过IPO共募集资金4.27亿,扩大生产规模,升级改造现有产线,有效缓解当前的产能瓶颈问题;2018年,公司拟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4.2亿,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精密铸锻件项目”,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拓展产品种类至底盘悬挂锻件。公司借力IPO与可转债项目,未来产能持续扩张,有望继续高速发展。
特斯拉Model3放量,是公司成长最强驱动力之一。Model3三季度放量,特斯拉也因此实现大规模盈利。未来,作为大众级消费的Model3,是特斯拉放量最为显著的车型,当前特斯拉业务占比达到60%,因此,公司成长最强驱动力之一是Model3放量。二季度末Model3周产量5000辆,随着产量进一步提升,公司配套零部件需求总量增加,这将会是公司最强驱动力之一。另外,大众、宝马与奔驰均在发力规划推出全电动平台,公司对传统巨头新能源车型的拓展,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5.04/6.5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1.26/1.62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估值水平则分别为31X/22X/17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特斯拉产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
1.1专注新能源车轻量化部件,是特斯拉一级供应商
公司专注铝合金压铸件,新能源车轻量化零部件为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从事压铸成型的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他机械制造行业,通过以精密铝制零部件应用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2013年以来,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致力于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零部件,2015年起,在变速箱、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和工艺突破,至2016 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已经成为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是全球电动车标杆企业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国内新能源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先者。公司拥有先进的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能力,前期通过与主机厂同步研发,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随着公司持续深化与特斯拉合作关系,特斯拉业务占比与销售额规模逐年提升,特斯拉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占比从2014年的15%上升至2017年的56%,特斯拉业务收入也从2014年的0.29亿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4.17亿,成为公司首要客户,公司也是特斯拉的杰出合作伙伴。另外,公司与北极星、蔚来、法拉帝、宁德时代、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合作,并正在积极拓展更多的新能源车新客户,是国内新能源车轻量化部件领先者。
1.2成为国内新能源车轻量化领先者,向全球一流供应商迈进
公司厚积薄发,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国内新能源车轻量化领先者,向全球一流供应商迈进。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专注生产铝压铸零部件,以模具加工业务为基础,延伸至铝压铸业务,经过技术、业务与市场的沉淀积累,逐步转型至新能源车领域,当前进入高速发展期,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
1、第一阶段是2003 年至2007 年,是公司初创阶段,公司从无到有,从模具加工业务延伸到铝压铸业务,此阶段是公司技术积累、市场积累的阶段;
2、第二阶段是2008年至2011年,是公司的巩固阶段。此阶段公司初具规模,各项业务走向成熟,公司完成了主要产品的研发,与海天塑机等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阶段的主要业务是铝压铸工业件业务,奠定了现有的公司技术、业务、客户基础;
3、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2015年,是公司进一步转型发展的阶段,此阶段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成为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从个别零件起步,逐步生产变速箱、电池组件等特斯拉的核心零部件,并开始供应装配完备的油泵等部件。此阶段公司确定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初步实现了成功转型;
4、当前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继续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向全球一流轻量化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迈进。公司通过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件产销量、延伸产品链并组建全新的装配生产线、对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等途径,继续做精做强铝制汽车零部件业务,整体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零件的领先生产商,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
5、公司经营发展成果显而易见:经过转型,进入高速发展期,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规模自2013年约1.5亿增长至2017年约7.4亿,年均复合增速37%;归母净利润自2013年约0.2亿增长至2017年约2.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57%。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已经实现约2.3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3缘何能成为领先者?新机遇下,公司拥有核心竞争优势,跨越式发展
铝压铸行业迎新能源车新增需求,旧格*有新变化。随着全球电动化快速发展,新能源车销量迅速增长,为提供轻量化材料与部件的上游企业带来新增需求,给上游企业带来新的成长路径,并引发格*新变化:
旧格*:传统汽车主机厂高度集中,零部件供应商充分竞争,主机厂与其自身供应体系之间合作关系较为稳定。一方面,主机厂出于供应产品稳定性、一致性以及采购成本考虑,会培育自身供应链体系,而国内零部件市场集中度较低,充分竞争,这为培育供应链体系提供了比较好的市场环境;而另一方面,主机厂一旦形成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一般不会在量产后的车型的生命周期内更换供应商,因此,往往会形成双向深度绑定的稳固合作关系。
新机遇:新能源车快速增长,催生培育自身供应链的行业新需求,加之轻量化需求更为旺盛,给上游企业带来新机遇。新能车快速发展,同样作为主机厂,新能源车企业同样有着与传统车企一样的,培育自身供应链的需求。虽然新能源车快速增长,但基数并不大,而与此同时,新能源车轻量化要求相对较高,这对于较为大型的零部件企业来说,响应速度就相对迟缓,而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具备扎实内功优势的企业,可以做到厚积薄发,在供应链壁垒尚未形成的初期,是难得的时间窗口与机遇。
公司凭借核心竞争优势,在新机遇下,跨越式发展。新能源车催生新需求,特别是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车企标杆企业,公司如何做到与其深度绑定,共同成长发展?
快速的需求响应机制:新能源车企业,特别是处于早期的特斯拉,产量规模较传统巨头的采购订单较小,而特斯拉战略又是自中高端车型起步,对轻量化零部件在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与交付时间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发达国家的压铸企业,单个企业的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资金、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但是会存在响应不及时问题。而对于这种少批量、多品种、高要求的客户需求,公司可以快速响应,从设计研发、开模试制到交货,能够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质量与交期的高要求。
优秀的研发设计能力:公司一直致力于精密铝制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和开发研究,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模具开发,公司以模具加工业务起步,内功深厚,再加上宁波在模具行业的区位与人才资源优势,公司形成了独立的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模具制造过程中自主开发多种自有技术,开发的模具具有使用寿命长、压铸产品质量高、产能稳定、模具维修保养方便等特点。
先进的设备:公司核心设备,诸如压铸机以及数控机床,均从海外进口生产设备,包括瑞士布勒、德国富莱、日本东芝、日本宇部等全自动压铸机,日本森精机、马扎克、牧野、德玛吉等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高性价比产品:由于公司具备深厚的技术与显著的自动化设备优势,生产效率高,可以做到产品品质等要求充分满足客户的前提下,给出具备竞争力的报价,比如在Model3全球招标过程中,公司抛出具备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凭借包括高性价比优势,取得Model3的主供权。
1.4借力IPO与可转债,未来产能持续扩张,匹配主机厂轻量化需求
实际控制人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旭东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9.31%的股权,并通过控制旭晟控股、旭日实业间接持有公司57.94%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77.25%的股权,徐旭东先生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进入铝合金压铸及相关产业,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产业和管理经验。
公司2017年IPO,实现产能扩张,匹配主机厂轻量化需求。公司自2013年与特斯拉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新能源车轻量化部件产销量大幅增长,2014 年至2016 年汽车件产量分别为479.55 万件、757.00 万件和893.73万件,而新能源车轻量化部件主要由二厂生产,加工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产能瓶颈已经制约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因此,2017年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4.27亿,扩大生产规模,主要用于轻量化及环保型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配件装配生产线项目、铝压铸民用件生产技改项目、铝镁合金产品及精压铸模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产后将新增汽车轻量化及环保型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精加工生产810万件、新能源车变速箱油泵及壳体80万套和1500吨压铸件,募投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投产,将有效缓解公司产能瓶颈问题,匹配特斯拉等主机厂客户未来旺盛的轻量化需求。
公司2018年发行可转债发力底盘悬挂锻件,拓展产品种类。2018年公司申请公开发行的4.2亿可转债,于9月份得到证监会核准,可转债募集资金主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精密铸锻件项目”,该项目产品主要是底盘悬挂锻件,诸如连杆、扭臂、转向节、下摆臂等新产品,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备完整的汽车悬挂系统的生产能力,既能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又能扩大生产规模,巩固公司在铝制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达产后预估营业收入达到5.88亿,预估净利润约为1.87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1公司与特斯拉深度合作,在供应链体系当中愈发重要
公司与全球电动车标杆企业特斯拉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2013年公司通过特斯拉供应商认证,与其开展合作,签订10年期通用合同,先后参与ModelS、X以及3的车型配件研发,从供应个别零部件到传动系统、电池系统、悬挂系统等核心系统零部件,配套零部件品类不断扩展,配套数量也显著增加,双方建立起共同研发与成长的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并逐步深化:
1、初始阶段:2013年6月,公司与特斯拉首次接触。当时处于发展早期的特斯拉年产约2万辆,出于优化供应链需求,面向全球寻找优秀供应商。电池冷却系统中一个零部件,原工艺成本高,良品率待提升,特斯拉希望公司寻找更优化的制造方式,公司经过研发认证新工艺后,更加简单,质量更可靠,成本更低,15天内开模试制出合格样件,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产品质量以及客服响应得到特斯拉认可,7月通过供应商认证。
2、爬坡阶段:2013年10月公司与特斯拉签订了通用合同,合同确定合作期10年,特斯拉向公司采购的产品在前3年价格稳定,后7年双方可以根据情况调整。2014 年初,特斯拉邀请公司作为一级供应商参与到ModelS 车型产品所需配件的研发,至2014 年中,公司一共参与并取得定点的开发项目有30 个,所有产品都达到或超过了特斯拉原有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特斯拉对公司的认可度。
3、深入合作阶段:2015年公司通过与特斯拉共同设计研发用于ModelS与ModelX车型的变速箱箱体,在两个月内实现了该产品从开模到可批量生产阶段,并取得配套权,公司在产品质量、研发实力、交货及时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随后成功取得Model3 用变速箱箱体的订单,公司目前与特斯拉全面合作,向特斯拉供应的产品涵盖了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等。
公司作为特斯拉“全球杰出合作伙伴”,在其供应链体系当中愈发重要。公司作为特斯拉“全球杰出合作伙伴”,在技术研发实力、产品质量以及客服响应等方面得到特斯拉高度认可,双方合作关系更为深化与牢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上升,直接体现在,公司配套零部件种类以及数量占比显著提升:公司供应的主要产品从变速箱箱体、小铝架扩展至充电器壳体、电动机端盖、充电器端盖以及电动机壳体等核心系统部件,向特斯拉供应的零件占特斯拉需求量(交付量)的比重不断增加,占特斯拉需求量的70%以上的重要零部件的品种从3 个增加到18 个,公司在其供应链体系当中愈发重要。
2.2特斯拉Model3显著放量,2018Q3特斯拉实现大规模盈利
2006年,马斯克在第一版《特斯拉规划蓝图》MaterPlan中提到其总体规划:“1、生产跑车;2、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优惠的车;3、再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这十多年特斯拉一直在贯彻其总体规划,首先推出Roadster跑车,推出少量产品测试市场前景,而后推出具备竞争优势的中高端车型ModelS与X,最后推出售价3.5万美元的大众型车Model3,2016年5月特斯拉订单量最高峰曾达到51.8万辆,截止2018年三季报,仍有超过30万辆订单,Model3或是特斯拉与其他传统汽车巨头的有力竞品。
2018年三季度特斯拉Model3显著放量,市场认可度凸显。2017年7月Model3正式于Fremont的广场交付,但是随后因电池产线自动化等问题,导致Model3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周产量也未迟迟未有明显提升,2018年5月之前,周产量为3000辆以下;但2018年5月后,随着电池产线问题得到解决,周产量得到迅速提升,5月底、6月底达到3500辆、5000辆。因此,进入到2018Q3,特斯拉Model3交付量得到显著提升,三季度交付55,840辆Model3,特斯拉合计交付8.35万辆。另外,从各品牌车型三季度销量来看,Model3销量远超其他品牌电动车型,在中型豪华车市场中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仅是在美国电动车市场,更是在传统油车市场上,Model3显露出极强的竞争力,在美国乘用车第三季度分车型排名中,Model3收入位居第一位,销量排名第五。
特斯拉2018Q3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实现大规模盈利。2018年Q3特斯拉营业收入约为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71%,也是创历史上营业收入新高,实现大规模盈利,归母净利润约3.1亿美元,环比大幅扭亏。
2.3而这,也将成为公司成长最强驱动力之一
1、预估Model3在2018年全年产量为15万辆,2019年有望达到约40万辆。鉴于2018年6月底周产量已经达到5000辆,三季度实现约5.5万辆产量(对应平均接近周产量5000辆),根据TechWeb报道,马斯克表示将在11月底实现周产量7000辆,则预估四季度实现接近7万辆产量,意味着全年Model3产量约15万辆,预估2019年平均周产量为8000辆,即全年产量约40万辆。另外,此前10月,特斯拉上海公司以9.7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摘得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约1300亩工业土地,根据Electreck报道,特斯拉正在加快位于中国的3号超级工厂建设的步伐,该超级工厂最初的计划是每周生产3000辆Model3,前期规划产能为25万辆汽车,后期(2022~2023年)年产能增长至50 万辆,这为2019年以后Model3产量持续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2、公司零部件产品种类不断拓展、配套比例也有望增加。1)零部件种类不断拓展:公司可转债“新能源汽车精密铸锻件项目”,该项目产品主要是底盘悬挂锻件,诸如连杆、扭臂、转向节、下摆臂等新产品,与此前公司主要产品铸造件不一样,底盘悬挂锻件多为承力件,并且相对小型铸造零部件更重,公司零部件产品种类得到拓展。另外,公司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还有包括逆变器端盖、变速器前端盖、发动机引擎端盖、马达前后端盖、马达内外圈焊接件等项目,亦有望扩展零部件种类;2、配套比例有望增加:公司产品如,电器壳体、电动机端盖、充电器端盖以及电动机壳体,给予特斯拉配套比例由2015年及之前不到40%,2016年均已经增加至40%以上,配套比例已经得到大幅增加。当前,公司经过全球招标,为Model3主要供应商,未来随着该车型国产化,我们预计,不排除配套比例和配套部件进一步增加和提升的可能,从而单车价值量也或将提升。
2.4当然,公司成长不止来自于特斯拉
海外传统巨头正在发力纯电动平台,公司正在积极开拓海外非特斯拉传统汽车巨头客户。公司拓展客户的整体战略是:1)首先,当前传统汽车巨头,如大众、宝马与奔驰,正在发力纯电动平台,公司目标是重点拓展成规模整车厂和一级零件供应商,快速进入其供应链,取得规模效应:
大众:根据EV世纪报道,大众9月发布“ELECTRICFORALL”计划,并在德累斯顿大众汽车透明工厂向全球首发了大众MEB电动模块化平台。基于MEB平台开发的ID家族系列产品,是大众发力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锋,至2020年,大众汽车品牌计划销售约15万辆电动汽车,至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有1000万辆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为了实现电动出行目标,大众将在全球落子布点。至2020年,将在全球设16个生产工厂。其中在华将建设两家工厂,一个在上海的安亭,一个在广东佛山。
宝马:根据《德国经理人》报道,2018年销量规划为14万辆,2019年底累计销量超过50万辆,新i平台2020年首次量产iX3,到2025年,提供25款电动车型(含12款EV),新能源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15-25%。
奔驰:根据爱卡汽车网报道,基于纯电动模块平台MEA打造EQ系列产品,覆盖A级及以上轿车及SUV,到2020年Smart品牌则全部纯电动化,计划2022年前推出50款新能源车(其中10款EV),并且2022年,所有车型都提供电动款,2025年新能源车占比为15%~25%。
2)其次,国内新能源车明星企业也在崛起,公司积极发掘类似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的明星客户。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的明星企业,如蔚来、浙江零跑等也在崛起,公司通过抓住其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其共同成长。
按照报告上述逻辑,我们做出如下关键假设:
1)基于公司未来配套Model3产品种类有望继续拓展以及配套比例或得到提升,因此配套零部件重量在2019年、2020年均有所增长,我们判断未来两年价格会相对稳定,这也使得Model3单车价值量有所提升,2018-2020年Model3单车价值分别约为2000元、2300元、2700元。我们保持ModelS与X单车价值约为4000元不变。
2)预估Model3在2018年全年产量为15万辆,2019年有望达到约40万辆,ModelS与X均保持年均微幅增长2%,2018年-2020年特斯拉合计产销量约为25万辆、52万辆、63万辆。
3)其他非特斯拉客户,公司也正在积极拓展,有望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假设2018年营业收入增速基本维持在2017年营业收入增速,毛利率保持稳定。
4)假设工业、模具以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保持3%小幅增长,毛利率维持稳定。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5.04/6.5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1.26/1.62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估值水平则分别为31X/22X/17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特斯拉产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主要客户之一为特斯拉,当前其周产量正在逐步提升,公司盈利预测建立在特斯拉产销量顺利释放的基础上,特斯拉存在产销量不及预期的可能性与风险;
2、其他新能源车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公司重点战略目标之一是拓展成规模的新能源主机厂客户,主机厂客户或提出较为严苛的要求,存在新能源车客户、新利润增长点拓展不及预期的可能;
3、原料价格波动:公司压铸铝合金产品主要原材料之一是铝锭,电解铝价格上涨会导致成本抬升,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请滑动以查看完整声明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有色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有色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华登克里夫塔为什么无法复制
可能是格式坚持
特斯拉的刹车踏板是哪个供货商
供货商福田机电目前宁德时代和LG化学主要是向国产特斯拉Model3和ModelY供应电池,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占比达70%,而LG化学则有30%,松下电池则主要供应海外的特斯拉ModelS和ModelX,而据比亚迪高层透露,后续比亚迪也将会为特斯拉提供电池。2、AMD美国AMD半导体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以及提供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为特斯拉提供AMD锐龙处理器芯片。3、英伟达英伟达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公司的创始人是美籍华人黄仁勋,企业主要专注于打造增强人机交互体验的产品,特斯拉的视觉运算处理器、虚拟仪表等部件都是于英伟达。4、均胜电子均胜电子是中国优秀的成长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企业产品包括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在中国和德国都设有生产基地,主要为特斯拉提供传感器原件、人车交互原件、自动驾驶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5、旭升股份旭升股份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而特斯拉也是旭升股份的第一大客户,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汽车模具以及配件的研发制造,从2013年开始就为特斯拉提供变速箱箱体、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池组保护壳。6、拓普集团拓普集如棚戚团是一家技术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致力于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制造,2016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底盘结构件和NVH减震系统。7、三花智控三花智控是一家从事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的公司,目前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汽车零部件、房地产,特斯拉的空调系统总成以及电池热管理系和兄统组件就是三花智控。8、洛阳钼业洛阳钼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黄金、白银、钨等稀有稀贵金属,拥有采矿、选矿、焙烧、钼化工和钼金属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特斯拉三元锂电池的原材料镍、钴、铝正是于洛阳钼业。9、中科三环中科三环是一家以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为主业务的公司,从2016年开始就与特斯拉展开合作,主要负责供应制造电机所需的钕铁硼永磁材料。10、福田机电福田机电是一家台湾的电机生产公司,在特斯拉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双方就已经渣陵开始了合作,提供的产品是感应异步电机,主要搭载在特斯拉的高性能车型以及ModelS和ModelX这样的高端车型上
特斯拉的刹车踏板是哪个供货商
供货商福田机电目前宁德时代和LG化学主要是向国产特斯拉Model3和ModelY供应电池,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占比达70%,而LG化学则有30%,松下电池则主要供应海外的特斯拉ModelS和ModelX,而据比亚迪高层透露,后续比亚迪也将会为特斯拉提供电池。2、AMD美国AMD半导体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以及提供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为特斯拉提供AMD锐龙处理器芯片。3、英伟达英伟达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公司的创始人是美籍华人黄仁勋,企业主要专注于打造增强人机交互体验的产品,特斯拉的视觉运算处理器、虚拟仪表等部件都是于英伟达。4、均胜电子均胜电子是中国优秀的成长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企业产品包括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在中国和德国都设有生产基地,主要为特斯拉提供传感器原件、人车交互原件、自动驾驶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5、旭升股份旭升股份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而特斯拉也是旭升股份的第一大客户,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汽车模具以及配件的研发制造,从2013年开始就为特斯拉提供变速箱箱体、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池组保护壳。6、拓普集团拓普集如棚戚团是一家技术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致力于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制造,2016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底盘结构件和NVH减震系统。7、三花智控三花智控是一家从事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的公司,目前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汽车零部件、房地产,特斯拉的空调系统总成以及电池热管理系和兄统组件就是三花智控。8、洛阳钼业洛阳钼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黄金、白银、钨等稀有稀贵金属,拥有采矿、选矿、焙烧、钼化工和钼金属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特斯拉三元锂电池的原材料镍、钴、铝正是于洛阳钼业。9、中科三环中科三环是一家以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从2016年开始就与特斯拉展开合作,主要负责供应制造电机所需的钕铁硼永磁材料。10、福田机电福田机电是一家台湾的电机生产公司,在特斯拉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双方就已经渣陵开始了合作,提供的产品是感应异步电机,主要搭载在特斯拉的高性能车型以及ModelS和ModelX这样的高端车型上
DMW是什么轿车?
DMW是电动轿车
旭升股份: 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特斯拉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以模具加工业务为基础,逐渐延伸至铝压铸业务。与特斯拉的合作始于2013年,起初公司通过小批量定制的模式进入其供应链,后续不断深化合作为特斯拉供应的产品主要变速箱箱体、电池组外壳等,供应的model 3铝合金压铸件的单车价值2000+元,2019h1特斯拉营收2.62亿元,占比52%。
特斯拉电池十大供应商?
1、旭升股份: 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特斯拉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以模具加工业务为基础,逐渐延伸至铝压铸业务。与特斯拉的合作始于2013年,起初公司通过小批量定制的模式进入其供应链,后续不断深化合作为特斯拉供应的产品主要变速箱箱体、电池组外壳等,供应的model 3铝合金压铸件的单车价值2000+元,2019h1特斯拉营收2.62亿元,占比52%。
2、 拓普集团: 公司由nvh业务向轻量化底盘和汽车电子业务发展,锻铝控制臂布*较早,产品较传统的铸铁、铸钢、钢板冲压控制臂重量更轻、机械性能更好、环保更佳。2016年8月公司公告称正式成为特斯拉供应商,向特斯拉供应两根锻铝控制臂、底盘结构件,单车价值约750元。未来将供货上海工厂model 3车型,单车配套价值5000-6000元。
3、三花智控: 公司是全球制冷控制元器件龙头,切入新能源车热管理领域。公司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微通道换热器市占率全球第一、截止阀全球第二;汽车热膨胀阀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三花汽零为model3独家供应7个热管理零件项目,带电磁阀的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子油泵、油冷器、水冷板、电池冷却器、压块,单车价值2000元。并且公司独家供应models和x和电子膨胀阀,单车价值250元左右。
4、华昌达: 2015年2月公司以5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915.88万元)收购dearborn mid-west company, llc100%股权,dmw是美国专注于提供汽车生产线的物料管理系统提供商,是美国本土最具规模的汽车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商之一,主要客户包括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最新开发的客户还包括丰田、尼桑、特斯拉等。
5、中科三环: 016年10月和特斯拉签署主驱动电机订单,将在未来三年对特斯拉提供钕铁硼磁体;目前公司参股公司生产的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应用在特斯拉汽车上。
6、新宙邦: 间接为特斯拉供货,通过为三星sdi、松下锂离子电池提供电解液.特斯拉是松下的客户,但公司与松下间的业务量非常小。
7、 当升科技: 储能锂电多元材料已批量出口应用于特斯拉 power等储能项目。 威唐工业: 2019年8月5日公司互动平台回复与特斯拉已建立直接业务关系。
8、 凌云股份: 2018年7月27日互动平台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产品已开始量产。
9、均胜电子: 公司以汽车功能件起家,外购收购扩张版图。形成了完善的汽车安全系统产品格*。目前特斯拉收入占比1%,供应产品涵盖被动安全,车窗按键,bms传感器,电池电路保护系统。
10、 先导智能: 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为比亚迪和特斯拉提供动力锂电池卷绕机的企业;18年12月,与特斯拉签订了卷绕机、圆柱电池组装线及化成分容系统等锂电池生产设备的《采购合同》,合同金额约为4300万元。
宁波旭升汽车将上A股,特斯拉第一概念股要来了!
特斯拉概念股龙头将要易主了。
昨日证监会网站消息,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过会。这意味特斯拉第一概念股就要来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可是特斯拉“全球十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2016年,旭升股份对第一大客户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6.61%,我大A股,再也找不出一家如此真宗的特斯拉概念股了。
今年以来,宁波企业接连登入A股,先后有太平鸟、天龙股份、奇精机械、镇海股份、华瑞股份、圣龙股份、美诺华、大丰实业等企业登陆拥抱资本市场,增幅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一次,旭升股份登入A股,即将加入甬股大家庭,此外,宁波还有海尔施、江丰电子过会待发。目前宁波共有64家A股上市公司。
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宁波投资者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拟于上交所公开发行不超过4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5%,募集资金6.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轻量化及环保型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配件装配生产线项目、铝压铸民用件生产技改项目、铝镁合金产品及精密压铸模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资料显示,旭升股份主要经营汽车模具及配件、摩托车模具、塑料模具及制品、汽车配件、注塑机配件、机械配件、五金件的研发、制造、加工。2014-2016年,旭升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3.51亿元、5.6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27.48万元、8049.96万元、2.04亿元,其中,2015年和2016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35倍、1.53倍。
2014年以来,旭升股份进一步开拓铝制汽车件市场,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旭升股份对第一大客户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41%、50.27%、56.61%。特斯拉在拉动业绩增长的同时,也为旭升股份带来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旭升股份在招股书中提示,如果特斯拉减少对公司采购甚至转而向其他供应商采购,可能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和业绩严重下滑达到或超过50%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徐旭东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旭升股份21.55%的股权,并通过旭晟控股、旭日实业间接持股64.66%。
看完招股说明书后,再环顾A股市场,在众多的特斯拉概念股中,谁才是特斯拉的正牌供应商?谁是与特斯拉密切合作的“小伙伴”?谁将借力特斯拉阔步国际市场?在A股市场中,明确是特斯拉供应商或与其存在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约有10家。不过,另有少数公司主动向特斯拉伸出“橄榄枝”,坦言其产品与特斯拉相关车型相适用。旭升股份上市后,投资者还需要去A股寻找其他特斯拉概念股吗?旭升股份上市后,特斯拉龙头估计是要易主了。
据纽约调研公司JLWarrenCApital的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今年一季度共向中国市场出口了4799辆ModelS和ModelX电动汽车,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伴随着一连串的特斯拉“好消息”的来袭,A股众多特斯拉概念股都“动”了好几次了。笔者从最新出炉的2016年年报中发现,目前在A股市场中,明确系特斯拉供应商或与其存在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约有10家,包括天汽模、天通股份、拓普集团、上海临港、信质电机、中科三环、均胜电子、东睦股份、安洁科技、大富科技、东山精密、长信科技。其中拓普集团、均胜电子、东睦股份都是宁波的上市公司,这一次旭升股份登入A股后,宁波就有4家特斯拉概念股了,投资者想布*特斯拉概念股,就不用舍近求远了,特斯拉概念股就在家门口,有空可以去这4家上市公司考察考察。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声明:
本号法律顾问:
大成(宁波)律师事务所 赵宏军 刘海林律师
·END·
A股火爆的特斯拉十佳供应商旭升股份,现在是否高估了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现在旭升股份的动态市盈率高达113倍,是不是严重高估了呢?我们都知道股票投资要想准确计算出公司的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主要有两种估值方法,一种是定性,就是判断公司是否处于快速发展期,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企业可以给与较高的估值,一种是定量,就是大体计算一下公司最高市值能达到多少,看看是否有上涨空间。
其实,在股票投资中这两种很多时候是相互结合的,旭升股份涨了接近一倍,小编这两天就通过两种方式对它进行了一下评估。首先定性分析一下:
就像上一篇对旭升的分析中提到的一样,旭升股份早期在特斯拉还不被市场看好的时候,打入特斯拉内部,并积极绑定特斯拉成为了其一级供应商。同时随着特斯拉的快速增长,旭升股份营收中超过一半都是由特斯拉贡献的。现在来看,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特斯拉快速增长是毫无疑问的,那个旭升股份的快速增长也是能够保证的。
可能有部分读者疑惑,旭升股份提供给特斯拉的主要是铝合金产品,铝合金行业竞争激烈,旭升股份会不会被挤出特斯拉供应商。小编作为一个汽车从业者,认为这个概率是比较小的。汽车作为当今社会工业技术的集大成产品,设计、制造等工序繁杂,也就是说每一个零部件厂家的切换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整车厂各种审核,整个流程至少需要两年以上。而且,在现有供应商不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下也不会切换供应商,因为切换就会面临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而且,旭升股份最为一级供应商,同特斯拉的合作应比较好,而且还获得过特斯拉全球十佳供应商奖。
也就说说,旭升股份在可预测的时间内,快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那么现价高不高呢?咱们来定量分析一下
考虑到上海工厂在2020年才开始动工投产,对2019年业绩的拉动不大,我们假设最好的情况,2019年旭升股份的营收为11亿(前三季度为7.77亿),净利润为1.9亿(前三季度为1.36亿)。我们知道特斯拉2019年合计生产了大约36万辆汽车。
乐观预测,五年后特斯拉的能够增加十倍到达360万辆(这个数据可不低了,要知道百年大众集团也不过销售了1000万辆汽车)。我们不妨在乐观一下,假设旭升股份营收也增长10倍,达到110亿元,为什么是乐观呢,因为特斯拉占旭升营收大约55%,旭升股份能够在增长十倍是在其他那些客户增速跟特斯拉一样快才能达到的。这个是不是也很乐观了?
我们不妨在乐观一下,假设旭升股份的净利润率不变,利润也跟着增加十倍,就是19亿元。为什么净利润保持不变就是乐观呢,小编后面专门解释哈。咱们继续往下算。类似于这种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司在成熟阶段市盈率多少合适呢,20-30倍差不多了吧,毕竟上汽集团、长城汽车这种企业的市盈率也不过在8-20倍之前。
那么,我们乐观假设旭升股份是30倍市盈率,那它未来的市值能达到多少呢?19*30=570亿元。假设是20倍市盈率的话,旭升股份的市值就是19*20=380亿元。我们看下现在旭升股份的市值是多少了?204亿元,股价51.15,也就是说撑死了,旭升股份的股价能涨到95-142。
而且小编觉得20倍市盈率就不低了。也就是至多还能涨一倍,但这需要特斯拉涨十倍,旭升股份涨十倍这种最好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而且还要保持利润率不变。为什么保持利润率不变这么难呢?小编不得不说汽车行业的一种现象
不是汽车行业可能不清楚,在汽车行业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初期谁也不知道那个车型能火,但是很多制造零部件涉及到的模具,工装,产线都要制造完成,所以,初期零部件的价格都比较贵。那么当一个车型火爆之后。汽车厂会要求零部件价格每年下调一次,幅度大约是3%-10%之间,一直降到零部件厂家利润只能糊口而已。这也就是说上面对旭升股份利润率保持不变为什么是乐观情况了。
小编认为,旭升股份在往上的涨幅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铜板,即使股价能涨到100元,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没有必要为了这最后一个铜板去冒这么大的风险。
不过,细心的可能注意到,小编在计算时给特斯拉取得最大销量是360万辆,是2019年的十倍,为什么不是更多呢?丰田、大众年销量都是千万级别吧。特斯拉可以说是汽车界的苹果,为什么销量还这么低呢。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保护:著作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