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汇添富基金天天跌要不要卖掉? 对于一只下跌的股票型基金来说,能否在股市回暖的时候回血,还要看能否坚持到市场回暖。市场不好的时候,不能坚持清盘的基金数量也会增加。但是
汇添富基金天天跌要不要卖掉?
对于一只下跌的股票型基金来说,能否在股市回暖的时候回血,还要看能否坚持到市场回暖。市场不好的时候,不能坚持清盘的基金数量也会增加。但是,即使连续下跌导致基金清盘,其净值也不会下跌,仍会有剩余。
所以,对于下跌的基金,只要不存在被平仓的风险,就可以一直持有,不卖出。
001417基金净值查询今天最新净值
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基金代码001417,中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积极的投资者)2015年12月22日单位净值为1.0090元
十年投研老将刘江:如何实现“逆风翻盘”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汇添富基金的刘江,自称是经历比较“坎坷”的基金经理。2015年6月18日,刘江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成立,不巧遭遇A股市场下跌,上证综指从5000点一路向下,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面对这样的行情,首次担任基金经理的刘江感受了到巨大压力。
五年过去,刘江管理的那只基金(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已经翻倍,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实现了108.80%的涨幅(数据来源:基金2020年四季报,同期基准14.97%,2015/6/18-2020/12/31),从成立初期低迷的市场环境中“逆风翻盘”,为投资者实现了较为可观的长期回报。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样穿越周期的经历,让刘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从“客户利益第一”的角度来管理基金。刘江在采访中坦陈自己多年来关于投资研究的思考。以下先摘录部分“金句”:
每个基金经理都要找到驱动自己的因素,有的人追求排名,有的人追求财富积累,对我来说是不断发现新东西并理解背后的规律,从而完善认知体系。
选股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看研报就行,而是长期“路遥知马力”的过程,需要观察核心人物,看他面对风险时的决策,这些都需要时间。
大家看到的基金净值只是树的枝叶,影响它的其实是地下的根。我们做的研究是作用在根上的,研究得越深,根扎得也就越深,枝叶的长势也就越好。
“研究溢出”就是做研究不只研究股票本身,而要研究公司及其背后的行业,研究这个行业背后的时代脉搏。长期坚持研究溢出,多年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
所有人都在往一个方向奔跑的时候,逆行的你能否坚持己见?唯有长期坚持“研究溢出”,坚持知行合一,才能在不理性的环境中保持研究的独立性。
我喜欢步步为营,做长期的事情;我希望我投资赚的每笔钱我都清楚知道来源,而不是靠运气。投资的时间不够,本质上都是投机。
做研究要有行业的中观视角,看了一片森林,就知道哪个树将来长得最高。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写投资研究笔记。我每一年看上一年的笔记,都会觉得自己很幼稚,不过这也说明我每年都在进步。
人性本身是喜欢短期刺激的,比如玩游戏;但投资是长期的事情,要学会延迟满足,才能收获长期的快乐。
“百炼成钢”的领悟:一切从长期出发
“经历过震荡周期的基金经理,会比没有这段经历的基金经理更加懂得长期的意义,更加懂得真正的长期布*。”刘江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时这样感慨。
2011年,刘江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汇添富,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先后从事汽车、电子、医*行业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功底。
2015年,刘江凭借在研究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提拔为基金经理,迎来了自己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当时正处于A股行情的高点,基金发行当日便受到市场热捧;汇添富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仅发售一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甫任基金经理的刘江还没来得及兴奋,就遭遇了市场的“暴击”。上证综指从5000点之上一路向下,再加上2016年年初的几次“熔断”,上证综指最低下探到2638点。
如此严峻的考验,让刘江经常彻夜难眠。面对低迷的市场和持有人的质疑,应该如何决断?痛定思痛之后,刘江认为应该坚定地秉持“一切从长期出发”的理念,基金的所有持仓都必须出于“2-3年之后让基民获得可观回报”这个目的。
坚持“一切从长期出发”,便不必再纠结市场短期的涨跌,刘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做深入的研究,挖掘真正的好股票。
近年来,A股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外资、机构等长期资金占比持续提升,估值体系重塑的背景下,立足基本面来选取高质量股票成为共识。刘江在2015年就始终坚持的“一切从长期出发”、精选高质量股票的理念得到了验证。包括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在内,刘江管理的多只基金取得了亮眼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2020四季报,截至2020/12/31,详细业绩情况请见末尾)
“三足鼎立”,打造可复制的投资框架
在同事眼中,刘江是一位理性、严谨、具有哲学观和前瞻性的基金经理,凡事都希望找到背后的逻辑并高度提炼,持续完善自己的思维框架。
刘江坦言,在投资中也是如此,“我希望自己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可进化、高效率的投资体系,经过多年的磨炼,目前看来已经基本健全。”
具体的投研实践中,刘江始终坚持从三个角度入手,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圈与“护城河”。
一是长期坚持“研究溢出”。刘江强调,“虽然我们做的是股票投资,但在做研究时不能只研究股票本身,还要研究公司及其背后的行业,研究这个行业背后的时代脉搏”。所以做研究不但要有行业的中观视角、有全行业视角,还要有全球视角,甚至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二是通过长期深入的产业研究,不断加深研究深度和宽度。一方面深入细分行业研究,把握细分行业脉络;另一方面拓宽多行业研究,在更广的范围理解产业发展。
三是建立容错机制。刘江管理的基金经历了市场周期转换,仍然给投资者带来了较为可观的长期回报,主要原因在于“容错机制”。如果发现选股选错要及时反省止损,即使好公司出现“堕落”的迹象也应及时调整,这些都建立在长期深入研究和持续跟踪的基础上。
“团队制”模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近十年的锤炼、经历多轮市场周期转换,无论医疗、科技等重点行业,还是A股、美股、港股等市场,刘江均已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广阔的投资视野。
刘江认为,多年来的快速成长既得益于自己不断进化的投资框架,更离不开汇添富投研团队的强大支持。
据了解,汇添富基金自成立起就非常强调团队的力量,构建起业内独具特色的“垂直一体化”投研组织架构。这种体系以产品为依托,针对医*、消费、TMT等重点行业均设立了“垂直”管理的团队,加强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投研互促”,并依托QDII产品覆盖海外市场,每年组织海外调研,持续拓展全球视野。
刘江介绍,这种“团队制”的组织模式和投研体系,成为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使得基金经理的投研框架能够做到“可复制”并且持续进化。“因此,大家看到我的产品表现不错,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刘江坦言。
近日,刘江的一只新产品即将发售——汇添富高质量成长30一年持有混合基金。刘江认为,这是一只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基金,也能充分发挥汇添富投研体系“可复制”的优势。
“高质量的证券是‘可复制’的。”刘江介绍,汇添富在成立之初就将“挑选高质量的证券”列入其投资理念,认为“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是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的结果;短期来看低质量证券可能也有亮眼表现,但从证券市场历史来看,高质量证券大概率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可复制的长期超额收益。
-------------------------------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刘江管理的基金详细业绩信息如下: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与马翔共同管理)2019-2020年度业绩及基准表现分别为23.48%/9.00%,72.61%/37.75%。汇添富3年封闭配售混合(LOF)(与刘伟林、何旻、杨瑨共同管理)2018-2020年度业绩及基准表现分别为2.90%/-5.03%、5.89%/21.41%,10.70%/16.22%。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2015-2020年度业绩及基准表现分别为-1.30%/-14.25%、-16.51%/-8.44%、12.86%/8.48%、-8.49%/-17.22%、45.95%/21.30%、68.12%/34.41%。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QDII)人民币2017-2020年度业绩及基准表现分别为2.27%/4.94%、-7.23%/-7.81%、32.38%/22.05%、49.40%/21.61%。数据来源:基金各年年报及2020年四季报,截至2020/12/31。汇添富稳健添盈一年持有混合、汇添富高质量成长精选2年持有混合、稳健添益一年持有混合成立不满6个月,故不披露业绩。本基金对于每份基金份额设置一年的最短持有期,在最短持有期内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能提出赎回申请。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具体发行时间以公告为准。
CIS
推荐阅读
➤一夜爆两雷!50亿市值公司预亏87亿,另有公司巨额预亏引来交易所关注函
➤不到1个月迎来239家机构!这家公司成“流量担当”,股基冠军赵诣也来了,机构调研真是风向标?
➤抄作业机会!专业基金“买手”持仓曝光,这些牛基备受青睐
➤抱团分化加剧!增量资金冲向何方?公募基金:这些赛道或成新宠
戳!
汇添富医疗混合基金什么时候开放
你好,这基金都是刚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基金成立后一般还有一段时间为封闭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以基金成立日为起始日。就开始计算涨跌了处在封闭期的基金,不开放申购和赎回,封闭期内每周五公布一次基金净值。封闭期结束后每日公布一次净值何时结束封闭期,开放赎回,请密切留意基金公司相关公告
汇添医疗服务混合基金001417-芳樟知识
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投资心态,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芳樟知识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汇添医疗服务混合基金001417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答汇添富基金的刘江,自称是经历比较“坎坷”的基金经理。
2015年6月18日,刘江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成立,不巧遭遇A股市场大跌,上证综指从5000点一路向下,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面对260多亿的首募规模,首次担任基金经理的刘江感受了到巨大压力。
五年过去,上证综指在3000点徘徊,刘江管理的那只基金却接近翻倍,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实现了95.40%的涨幅(同期基准9.98%,2015/6/18-2020/9/30),从成立初期低迷的市场环境中“逆风翻盘”,为投资者实现了较为可观的长期回报。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样穿越周期的经历,让刘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从“客户利益第一”的角度来管理基金。近日的一次采访中,刘江坦陈自己多年来关于投资研究的思考。以下先摘录部分“金句”:
每个基金经理都要找到驱动自己的因素,有的人追求排名,有的人追求财富积累,对我来说是不断发现新东西并理解背后的规律,从而完善认知体系。
选股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看研报就行,而是长期“路遥知马力”的过程,需要观察核心人物,看他面对风险时的决策,这些都需要时间。
大家看到的基金净值只是树的枝叶,影响它的其实是地下的根。我们做的研究是作用在根上的,研究得越深,根扎得也就越深,枝叶的长势也就越好。
“研究溢出”就是做研究不只研究股票本身,而要研究公司及其背后的行业,研究这个行业背后的时代脉搏。长期坚持研究溢出,多年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
与产业界要保持良性互动,在不同公司、不同领域建立起广泛的触点;一旦这样的触点形成产业信息网络,将成为非常强大的行业研究和投资的基石。
所有人都在往一个方向奔跑的时候,逆行的你能否坚持己见?唯有长期坚持“研究溢出”,坚持知行合一,才能在不理性的环境中保持研究的独立性。
我喜欢步步为营,做长期的事情;我希望我投资赚的每笔钱我都清楚知道来源,而不是靠运气。投资的时间不够,本质上都是投机。
做研究要有行业的中观视角,看了一片森林,就知道哪个树将来长得最高。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写投资研究笔记。我每一年看上一年的笔记,都会觉得自己很幼稚,不过这也说明我每年都在进步。
人性本身是喜欢短期刺激的,比如玩游戏;但投资是长期的事情,要学会延迟满足,才能收获长期的快乐。
“经历过震荡周期的基金经理,会比没有这段经历的基金经理更加懂得长期的意义,更加懂得真正的长期布*。”刘江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时这样感慨。
2011年,刘江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汇添富,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先后从事汽车、电子、医*行业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功底。
2015年,刘江凭借在研究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提拔为基金经理,迎来了自己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当时正处于牛市行情的高点,基金发行当日便受到市场热捧;汇添富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仅发售一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甫任基金经理的刘江还没来得及兴奋,就遭遇了市场的“暴击”。上证综指从5000点之上一路向下,再加上2016年年初的几次“熔断”,上证综指最低下探到2638点。
如此严峻的考验,让刘江经常彻夜难眠。面对低迷的市场和持有人的质疑,应该如何决断?痛定思痛之后,刘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一切从长期出发,基金的所有持仓都必须出于“2-3年之后让基民获得可观回报”这个目的。
做了这个长期持股的决定,便不必再纠结市场短期的涨跌,刘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做深入的研究,挖掘真正的好股票。基金季报显示,在2015年底低迷的市场中,刘江重仓持有了几只后续成长为“大牛股”的优质股票,并多年持有。
近年来,A股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外资、机构等长期资金占比持续提升,估值体系重塑的背景下,立足基本面来选取高质量股票成为共识。刘江在2015年做出的从长期出发、精选高质量股票的决定得到了验证。包括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在内,刘江管理的多只基金均取得了亮眼表现。
在同事眼中,刘江是一位理性、严谨、具有哲学观和前瞻性的基金经理,凡事都希望找到背后的逻辑并高度提炼,持续完善自己的思维框架。
刘江坦言,在投资中也是如此,“我希望自己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可进化、高效率的投资体系,经过多年的磨炼,目前看来已经基本健全。”
具体的投研实践中,刘江始终坚持从三个角度入手,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圈与“护城河”。
一是长期坚持“研究溢出”。刘江强调,“虽然我们做的是股票投资,但在做研究时不能只研究股票本身,还要研究公司及其背后的行业,研究这个行业背后的时代脉搏”。所以做研究不但要有行业的中观视角、有全行业视角,还要有全球视角,甚至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二是保持与产业界的良性互动。刘江认为,“做研究需要在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产业链上建立不同的触点”,通过长时间的深入强化后可以形成自身的“产业信息网络”,“产业信息网络一旦形成,将成为非常强大的行业投资研究基石”。
三是建立容错机制。刘江管理的基金经历了牛熊转换,仍然给投资者带来了较为可观的长期回报,主要原因在于“容错机制”。如果发现选股选错要及时反省止损,即使好公司出现“堕落”的迹象也应及时调整,这些都建立在长期深入研究和持续跟踪的基础上。
近十年的锤炼、经历多轮市场周期转换,无论医疗、科技等重点行业,还是A股、美股、港股等市场,刘江均已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广阔的投资视野。
刘江认为,多年来的快速成长既得益于自己不断进化的投资框架,更离不开汇添富投研团队的强大支持。
据了解,汇添富基金自成立起就非常强调团队的力量,构建起业内独具特色的“垂直一体化”投研组织架构。这种体系以产品为依托,针对医*、消费、TMT等重点行业均设立了“垂直”管理的团队,加强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投研互促”,并依托QDII产品覆盖海外市场,每年组织海外调研,持续拓展全球视野。
刘江介绍,这种“团队制”的组织模式和投研体系,成为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使得基金经理的投研框架能够做到“可复制”并且持续进化。“因此,大家看到我的产品表现不错,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刘江坦言。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
答1、分红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基金的证券持仓量减了,而其帐面上的现金存量增多了。这是通过抛售股票来实现的,因此,说它今后会涨得慢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这对于小规模的基金来讲是这样,对几十亿或上百亿的基金来讲,并不一定就是涨慢了。大基金进行调仓,把部分股票获利了结,把赢利送给持有人,这是基金的一种经营风格,这是让基金持有人保持长期持有的一种信心表示。
2、基金分红确实是返还了一部分钱给你,因为份额没变,而净值因分红而下降,你手上则多了分红的现金,总值没有变。这种说法是对的。如果你选择的是分红再投资,那么你手上的份额将增多。
3、基金分红无所谓好不好,这只是基金运作的一个方式,是保持现金与证券持有结构的一种形式,我的认为是至少可以降低风险,特别是在目前的震荡行情中,这是规避风险的一种好的方法。在牛市中分红则享受不到上涨带来的净值迅速提高了,这才可以认为是不好的做法。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汇添医疗服务混合基金001417的信息了解不少了,芳樟知识希望你有所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终于从坑里爬出来的“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
最近我们的群里大家都在问医疗基金,很多人还是很喜欢投资医疗基金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挑选一支业绩优秀的基金来讲,这就是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代码是001417
先看他的重仓,前十大流通股占了61%,可以说是比较激进,基金经理敢于重仓,而且是随着医疗行业的行情转好,一路加仓上来的。看他的重仓股,乐普医疗,通化东宝,爱尔眼科,片仔癀,这都是最爱,这是一只很纯粹的医疗基金。只在行业里布*。
看下他的收益,这基金成立了不到3年时间,从业绩走势来看比较糟糕,主要是受到2015年股灾的影响,他是属于高位成立,然后赶上股灾,之后就一路跌,最多的时候跌了25%随后才开始反复打磨底部。到现在的回报也才5%,如果您是买的新基金,那么现在估计要*娘了。我们给您看一下他的资产规模变动。
欢迎到知识星球APP,查看完整报告……
下载知识星球App找
齐俊杰的粉丝群ID:59958746
白天看财经晚上讲投资
【齐俊杰的粉丝群】这里面我们讲主要针对读财报和看财经人群服务,大家对于投资中的困惑都可以跟老齐来交流,老齐也会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投资数据,资产配置方案,以及做出一些投资或者财经热点方面的答疑解惑。我们读财报的内容将只对付费用户开放。
我们每周安排如下
周一:讲一家公司的估值
周二:披露市场的TTM数据,以及行业估值情况
周三:讲一只基金
周四:讲一种投资或者估值方法
周五:分析当周市场,披露本周分位标准差等重要数据
周末:随机
下载知识星球App找
老齐的读书圈 ID:4939242
读书才是成功唯一的捷径
你在看书过程中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跟老齐互动交流。另外,如果您发现了什么好书,也可以跟我们互动,老齐也会收集大家的意见,将你们最喜欢的书,讲给大家听。
这一周我们讲了如下内容..
一棵现成的摇钱树!上汽集团
【重要数据】风格切换已在波动中进行沪深300合适可以建仓?
【干货】公司估值的最关键、最神奇的指标ROE
可以适当配置债券了!但别指望这东西能发财
创业板已经发生业绩拐点!没什么可担心的!
喝啤酒撸串的季节!青岛啤酒会有机会吗?
年线不改市场趋势抢反弹的要小心了!
世界越来越乱!黄金该如何投资?
银华富裕主题:一个喜欢酗酒的晨星大奖得主
青梅煮酒论英雄(下)——大牛基金经理一览
青梅煮酒论英雄(上)——大牛基金经理一览
海通证券—股市的信号兵
猪价还能跌多久?+温氏股份分析
跟老齐定投的注意了!创业板即将进入右侧!
国债逆回购,每月都能抢的小红包
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船小好调头,就是跑得快
如何利用估值挑选行业?
双汇发展—胸无大志的土财主
如何优雅又正确的卖出股票?
贸易战阴云密布股市又见暴跌!你该怎么办?
今天讲讲如何投资自己!
博时主题行业混合—13年13倍不输大牛股
美股越来越危险!会不会影响A股?
中国医*--被低估的价值股
不同行业究竟该如何估值?
报警!注意大盘股的回调风险!
好公司的十一大原则!敲黑板划重点!股市必考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一个超越创业板涨幅的机会
风格切换的具体标志是什么?
8月25日汇添富001417净值
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基金(基金代码001417,中高风险,波动幅度较大,适合较积极的投资者)目前正处于封闭期,一般每周五公布基金净值更新;2015年8月21日(周五)该基金单位净值为0.8980元;而8月25日周二,不更新基金净值。
请问汇添富精准医疗基金51006什么时候可以赎回呢?
汇添富精准医疗主题C(501006) 成立日期:2016-01-21 当新基金成立之后,投资者会有一段时间不能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根据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规定,开放式基金成立后的封闭期不得超过3个月。根据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规定,广发聚丰基金的申购、赎回自基金合同生效后不超过3个月的时间开始办理,基金管理人应在开始办理申购赎回的具体日期前2日在至少一家证监会指定媒 体公告。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十)之好赛道 长期来看,消费、医*、科技都是好赛道。其原因主要包括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产业升级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好赛道的基... - 雪球
长期来看,消费、医*、科技都是好赛道。其原因主要包括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产业升级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好赛道的基金,以及这些基金的投资策略。
业绩比较基准:中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40%+中证可选消费行业指数*40%+上证国债指数*20%
基金经理:胡昕炜,投资年限5.6年,2016.04.08管理该基金至今。清华大学工学硕士,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凭借汇添富消费行业这只基金,先后获得3次金牛奖,2次金基金,2次明星奖。目前,胡昕炜的管理规模高达693亿,该基金的规模高达210亿。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坚信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巨大,投资机会确定性高。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浪潮将持续多年。
2、报告期内,增加了次高端白酒、啤酒等行业的投资。
该基金成立来,年化收益高达27.35%,最大回撤为-53.26%。最近一年收益为7.34%,最大回撤为-27.38%。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54,PB=14.9,ROE=27.5%,ROE很高。
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
基金经理:刘莉莉&王园园。刘莉莉,在任时间2018.07.11~2021.10.27。王园园,在任时间,2017.06.16至今。目前,王园园的管理规模高达203亿,该基金的规模为29亿。富国消费主题在2020年获得金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三年期奖。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报告期由于板块的回调,本基金积极寻找估值再次合理或低估且具有中长期投资回报的机会。
2、中长期来看,国内消费仍将沿着消费升级、品牌集中度提升等方向持续的发展。
王园园管理该基金以来,年化收益高达29.63%,最大回撤为-26.30%。最近一年收益为14.55%,最大回撤为-21.06%。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42,PB=7.8,ROE=18.5%。比较有意思的是,汇添富消费行业和富国消费主题的前十大重仓股都包含了宁德时代。电池龙头股宁德时代既属于新能源科技行业,也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85%+中债总指数收益率×15%
基金经理:萧楠&王元春。王元春,2021.01.16开始参与管理该基金。萧楠,2012.09.28管理该基金至今。目前,萧楠的管理规模高达535亿,该基金的规模为299亿。萧楠凭借易方达消费行业这只基金,先后获得5次金牛奖,4次金基金,2次明星奖。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报告期内,降低了一些家电板块(美的集团、苏泊尔)的仓位,同时增加了家居板块(欧派家居)的仓位。
2、在白酒板块的剧烈调整中加大了买入力度,同时在板块内部做了一些调整。
3、小幅买入了一些种植业(3季度新增隆平高科)、汽车整车行业的龙头公司(2季度新增华域汽车,华域汽车在汽车行业在营业收入排名5/233)。这是一次新的尝试。
萧楠管理该基金以来,年化收益高达20.46%,最大回撤为-37.97%。最近一年收益为0.02%,最大回撤为-31.51%。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37.8,PB=7.8,ROE=20.6%。
业绩比较基准:65%×中证医*卫生指数收益率+3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
基金经理:葛兰,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权益投决会委员/投资总监/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管理五只公募基金,2只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982亿,该基金的规模为634亿。葛兰凭借中欧医疗健康这只基金,获得1次金牛奖,1次明星奖。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总体维持了高仓位的运作,在长期看好的创新*产业链、医疗服务、高质量仿制*的龙头企业等方向进行了着重的布*。
葛兰管理该基金以来,年化收益高达28.29%,最大回撤为-39.24%。最近一年收益为18.73%,最大回撤为-26.1%。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78.1,PB=13.9,ROE=17.8%。
业绩比较基准:80%×中证医*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
基金经理:赵蓓,2016.02.03管理该基金至今。目前,赵蓓的管理规模为292亿,该基金的规模为176亿。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三季度依然战略性看好创新*及创新*产业链、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消费医疗
2、三季度医*行业大幅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估值偏高,而是政策引起了市场对行业成长性的担忧,包括教育的双减政策引发了对医疗服务长期盈利空间的担忧,安徽化学发光集采、宁波种植牙集采、全国关节集采等。
3、民营医疗服务作为公立医疗的有效补充,是有其明确的市场空间的,只要经营规范,无需担忧政策的打压,社会也需要公立医院以外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提供。
4、未来集采范围会越来越大。医疗器械的价格压力会比*品更为缓和。考虑进口替代的长期趋势带来的提升,龙头企业并不一定会在集采中受损,无需过度悲观。
赵蓓管理该基金以来,年化收益高达29.32%,最大回撤为-37.44%。最近一年收益为35.55%,最大回撤为-23.81%。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87.8,PB=11.8,ROE=13.5%。
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医*卫生指数*70%+中债综合指数*30%
基金经理:刘江,医*行业分析师出身,2015.06.18管理该基金至今。目前,刘江的管理规模为337亿,该基金的规模为49亿。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三季度,医*生物季度跌幅-13.7%,表现在所有行业中垫最底,距离涨幅最好的采掘板块+36.6%相差近50个百分点。这种行业涨跌幅的首尾差距,也创造了近20年A股市场之最。
2、从订单和行业供需面来看,CXO(医*外包)基本面仍然强劲,但是相对较高的估值以及较为拥挤的交易结构,使得板块有可能会面临波动加剧的挑战。
3、沿着临床前、临床I、II、III期、商业化生产等创新*品研发进展顺序,景气度的波峰传导很清晰的从前往后依次展现。生物制*供应链的安全性考虑,以及产业的高客户黏性和高壁垒特征,有望助推相关重点公司实现新的爆发式增长。而供应链的学科交叉属性,也将会使得相当多公司存在戴维斯双击的较大投资机会。
刘江管理该基金以来,年化收益为13.02%(2015.6高点建仓),最大回撤为-32.26%。最近一年收益为14.97,最大回撤为-23.17%。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80.2,PB=11.7,ROE=14.5%。
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5%
基金经理:冯明远,2016.10.19管理该基金至今。目前,冯明远的管理规模为368亿,该基金的规模为148亿。冯明远凭借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这只基金,先后获得1次金牛奖,1次金基金,3次明星奖。
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本季度,我们的基金维持了在新兴产业的配置,重点配置了新能源车、新材料、光伏、风电、高端装备、半导体等领域。全球的能源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增加,将在未来50年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流地位。”
冯明远管理该基金以来,年化收益为38.37%,最大回撤为-30.39%。最近一年收益为57.85,最大回撤为-15.48%。该基金3季度末持仓PE=57.2,PB=5.7,ROE=10.0%。该基金在权益型基金中,近五年收益率排名1/1461。
最近几年,这只基金的规模增长也非常快,2017.6为0.88亿,2017.9为5.44亿,2019.6为11.62亿,2019.12为29.70亿,2020.3为116.9亿,现在为148亿。
《我如何选出适合定投的指数基金》(4分钟):2h直播视频的剪辑
《有哪些靠谱的老将基金经理》(4分钟):2h直播视频的剪辑
《我看好的两只冷门主动基金》(2分钟):2h直播视频的剪辑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一)之中欧价值发现:中欧价值发现166005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二)之神仙CP:兴全合润163406和圆信永丰优加生活001736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三)之国富老将:国富中国收益混合450001、国富中小盘股票450009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四)之量化基金:工银量化策略混合481017、广发多因子混合002943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五)之低估值行业:华夏恒生000071、方正富邦保险主题指数167301、鹏华中证传媒指数160629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六)之固收+基金:安信稳健增值混合001316、易方达安心回报债110027、南方安泰混合003161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七)之QDII基金:鹏华美国房地产206011、天弘越南市场股票008763、工银印度基金人民币164824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八)之smartbeta:中金MSCI质量006341、大成中证红利090010
2021基金三季报解读(九)之FOF: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006880、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006620
惨烈大洗牌!116家公募规模排行榜:有的暴增13倍,有的遭腰斩 | 每经网
今日10万亿公募基金的规模数新鲜出炉,除了少部分QDII尚未公布规模而用测算规模外,116家基金公司,4000多只基金的规模都已公布,中国基金报为您详细解读基金公司、单只基金和各类基金的变化。
有的基金公司半年规模暴增了13倍以上,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惨遭腰斩;有的巨头基金公司激增6700多亿,有的巨头基金却净赎回超过17%。
天相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共计有23家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相比2016年年底,平安大华、国寿安保新晋千亿基金公司,另有三家基金公司掉出1000亿元。
在十大公募基金公司中,第十名发生了变化,汇添富基金公司取代了中银基金公司成为了基金公司规模第十名,同时也成为了上海滩基金公司规模的第一名。
据统计,2017年6月底,汇添富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为2899亿元,而中银基金公司为2861亿元,两者相差并不大;而在2016年年底时,中银基金公司的规模比汇添富基金公司多出了近700元。
造成上述变化主要的原因在于货币基金的规模变化,而并非来自于主动偏股、债券或指数基金的变化。汇添富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2017年上半年增长了5.68%,而中银基金公司减少了16%以上,因此将上海滩第一大基金公司宝座交给了汇添富基金公司。
凭借余额宝的规模2017年上半年激增6300多亿元,天弘基金公司的规模领先幅度大幅扩大,2017年6月底天弘基金公司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52万亿元,其中余额宝的规模达到了1.43万亿元,投资者们还要特别注意,天弘基金公司除了余额宝之外,云商宝和指数基金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云商宝的规模已经从80多亿元增加到了520亿元。
和第二名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相比,天弘基金公司的规模优势从近4000亿元激增到了7200多亿元。当然,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也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凭借委外和货币基金规模的增加,2017年上半年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规模增加了50%以上,增长金额接近2400亿元,中期规模达到了6991亿元。
基金公司的第三名依然是易方达基金公司,该公司2016年年底的规模为4283亿元,2017年中期的规模达到了4851亿元,增加了500多亿元,增幅达到了13.27%。
基金公司规模的第四名到第九名的6大基金公司竞争十分激烈,规模差异也非常小,第四名的博时基金公司比第九名的华夏基金公司之多出了340多亿元,差距只有10%。
近两年,深圳基金业三巨头崛起的势头很猛,从这一次2017年中期规模变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深圳的博时、南方和招商三大基金公司占据了第四到第六名的位置,管理规模分别为3772亿元、3766亿元和3711亿元,三者规模处在同一层次上。
相比2016年年底的公募基金规模,招商基金公司增长了7.43%,博时基金公司小幅增长了0.28%,南方基金公司出现了很小幅度的规下降。
嘉实、建信和华夏三家北京的大型基金公司名列第七到第九名,2017年中期的管理规模分别为3545亿元、3439亿元和3428亿元,三家公司最大相差金额只有117亿元,处于同一规模层次上。
然而,对比2016年年底的规模,这三家公司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嘉实基金公司规模小幅增长了3%,而另两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华南基金行业还有两家有实力冲击十大基金公司的,分别为广州的广发基金公司和深圳的鹏华基金公司,这两家基金公司2017年中期的规模分别为2514亿元和2354亿元,分别名列第12名和第13名,距离十大基金公司的门槛还差300多亿元和500多亿元。这两家基金公司对比2016年年底的规模,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基金公司的第14名比第13名的差距很大,超过了500亿元,第14名的目前是富国基金公司,主要受到分级基金新政的影响,该公司的管理规模2017年上半年有所下降,掉出2000亿以上的基金公司。
第15名到第22名的基金公司规模在1223亿元到1545亿元之间,这里既有一些老牌基金公司,又有一些新秀基金公司。
银华、华安和大成三家基金公司老公司,目前的管理规模分别为1545亿元、1488亿元和1321亿元,分别名列第15名、第16名和第18名,其中,大成基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规模增长明显,增幅达到了26.15%,增加了近300亿元的规模。
兴业基金和平安大华基金公司属于新秀基金公司,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基金依托银行的优势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货币基金上;平安大华基金公司依靠中国平安旗下的银行和陆金所资源,也在货币基金上取得了大发展,成功跻身前20大基金公司行列。
兴全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和华宝兴业基金公司属于中生代的基金公司,成立于2002年到2004年,近几年发展各有侧重,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旗下的华宝添益规模2017年上半年增加了近200亿元;兴全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业务发展迅速,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属于上海老牌大基金公司。这三家公司,除了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规模下降了10%之外,另外两家基金公司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此外,背靠中国人寿的国寿安保基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取得了快速发展,管理规模从不足800亿元增加到了1007亿元,超过了1000亿元门槛,增幅接近了30%。
在中小基金公司中,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暴涨,而有的基金公司规模暴跌。
天相统计显示,15家中小型基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规模增幅在50%以上,其中有7家基金公司出现翻倍甚至更高的涨幅。
永赢基金从2016年年底的43亿飙升至2017年中期的631亿,规模增幅高度达1365.84%。该公司是由宁波银行和利安资金管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属于银行系基金公司,依靠银行的优势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7年上半年,永赢基金公司的规模大发展主要依靠两只货币基金,分别为永赢货币和永赢天天利货币,前者的规模达到了287亿元,后者的规模达到了167亿元,这两只货币基金的规模就达到了454亿元。此外,永赢基金公司旗下还有一只百亿债券基金永赢丰益债券,这三只产品占到了永赢基金公司总规模的近九成。
紧随其后的是汇安基金公司,这家由自然人股东发起成立的公募,半年内基金规模翻了近6倍,从去年底,汇安基金从11亿增长到73亿,增长幅度接近了6倍。汇安基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旗下两只20多亿元的纯债基金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公募大佬肖风担任董事长浙商基金增长也非常惊人,从2016年年底的115亿规模猛升到2017年中期的581亿,增幅超过了4倍。
浙商基金公司旗下有一只2017年上半年发展迅速的货币基金,名为浙商日添金货币,该基金2016年年底的规模只有2亿元,2017年中期的规模快色增加到了426亿元,实现了200倍以上的增长。
此外,华富基金、嘉合基金、金信基金和先锋基金四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规模增长也超过100%。
其中,华富基金公司从2016年年底的142亿元飙升到了2017年中期的420亿元,短短半年时间增加了近2倍。华富基金公司的规模快速增长同样来自于货币基金,旗下的华富天益货币基金2017年一季度才成立,2017年中期的规模就超过了300亿元,达到了304亿元。
嘉合基金公司从2016年年底的31亿增加到了2017年中期的105亿,规模增幅为239.17%。
在中小基金公司中,有多家公司2017年上半年规模大幅下降,四家基金公司的规模降幅超过了40%,其中一家基金公司降幅超过了50%。
2017年上半年基金公司规模降幅最大的是一家上海基金公司,该公司2016年年底的规模为342亿元,2017年中期的规模只有158亿元,下降了184亿元,下降幅度接近了54%。
降幅在40%到50%之间的有三家基金公司,分别注册在上海、北京和广州。
上海这家基金公司的规模从2016年年底的411亿元下降到了2017年中期的214亿元,下降了近200亿元,降幅接近了48%。
北京这家基金公司的规模从2016年年底的17.8亿元下降到了2017年中期的10亿元,降幅同样超过40%;广州这家基金公司的规模从从2016年年底的13.2亿元下降到了2017年中期的7.4亿元,降幅为43.62%。
此外,还有三家基金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规模降幅在30%到32%之间,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规模下降。
据悉,这些规模大幅下降的基金公司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股东和管理层变动,有的是因为保本基金到期清盘,有的是因为没有新发基金。
除少部分QDII之外,单只基金规模数据已经全部披露,中国基金业有至少十大单只基金的规模很受关注,中国基金报记者为您一一解读。
关注度第一名:余额宝1.43万亿
中国基金业规模关注度最高的基金无疑是天弘余额宝,2016年底还只有8083亿元的余额宝规模火箭式增长,2017年一季度末增加到1.14万亿元,2017年中期的规模增加到了1.43万亿元。
尽管第二季度的规模增速和增长金额比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近3000亿元的巨额规模增量和超过25%的规模环比增长。
关注度第二名:博时合惠货币239亿
基金规模关注度第二名的是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的博时合惠货币,该基金今年6月1日正式上线蚂蚁聚宝平台,和余额宝同台竞争,基金业内都非常关注博时合惠货币能从余额宝那里分到多大的规模。
从绝对金额来看,博时合惠货币2017年中期规模为239亿元,所分到的只是1.43万亿余额宝规模的不到2%;但是从规模增长来看,此前只有2亿元的博时合惠货币,上线蚂蚁聚宝后,规模短短一个月激增了100多倍或230多亿元。
如果该基金能继续保持比余额宝高的收益率,那么三季度乃至下半年的规模增长可期,若按照一个月200多亿的速度,下半年规模有可能增长到千亿以上的规模。
关注度第三名:工银货币1587亿
规模仅次于余额宝的单只基金是谁?中国基金业也很关注,现在有了答案,是工银瑞信基金的工银货币,2017年中期的规模为1587亿元。
2016年年底时,工银货币基金的规模只有1152亿元,2017年上半年该基金的规模激增了400多亿元,坐稳了货币基金规模第二名的宝座,目前比第三名的建信现金添利A多出了近500亿元。
关注度第四名:易方达瑞惠528亿
5只证金公司委托给基金公司投资的400亿额大基金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这5只产品中,易方达瑞惠的规模最大,2017年中期的规模达到了528亿元,同时也是目前所有的主动偏股或非货币基金规模的第一名。
相比最初投资的400亿元,易方达瑞惠投资近两年来的总回报达到了32%,在5只证金公司委托基金投资的产品中业绩保持第一名。
关注度第五名:华宝现金添益828亿
华宝现金添益是目前最大的场内货币基金,该基金的规模曾经超过2000亿元,是场内货币乃至全部货币基金中很有名的一只产品,2017年中期该基金的规模为828亿元。
2017年上半年,华宝现金添益的规模出现了大幅增长,从2016年年底的620亿元左右激增到了目前的828亿元,增加到了三成以上,并继续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关注度第六名:汇添富医疗服务140亿
目前除证金公司投资基金外,主动偏股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汇添富医疗服务,2017年中期的规模为140亿元,比该基金发行时的260多亿元有所减少。
该基金2017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净值增长幅度达到了4.37%,以如此大的规模取得了同类基金业绩前三分之一左右。
关注度第七名:华夏50ETF300亿
华夏上证50ETF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权益类ETF产品,由于上证50指数2017年上半年表现十分优异,指数大涨了11.5%,远远超过同期上证指数不到3%的半年涨幅,华夏上证50ETF从中受益明显,2017年中期的规模已经上升到了300亿元。
在权益类ETF中,华夏上证50ETF已经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华泰沪深300ETF,规模领先金额超过了100亿元。
关注度第八名:天弘云商宝520亿
单只基金规模关注度第八名的是天弘云商宝,这只一只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和小微经营者的现金管理产品,不断受到越来越多淘宝商户的青睐,2017年上半年规模暴增到520亿元。
2016年年底时,该货币基金的规模只有82亿元,2017年一季度末增加到了285亿元,短短三个月就增加了200多亿元;2017年第二季度该货币基金规模进一步快速增长,季度增加235亿元。如果按此速度,2017年年底天弘云商宝的规模有可能增加到1000亿元,成为天弘旗下余额宝之外的又一只基金业内旗舰货币基金产品。
关注度第九名:东方红睿华沪港深85亿
沪港深基金是一类2015年开始崛起,并在2017年取得大发展的一类基金产品,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成为目前最大的一只沪港深基金,2017年中期的管理规模为85亿元。
该基金2017年上半年的业绩十分优异,净值增长达到了31.48%,是所有混合基金业绩第一名。
关注度第十名:招商中证证券分级146亿
分级基金受到2017年5月1日开始的新政影响,总规模和单只规模都有所下降。招商中证证券分级在2017年中期的规模仍有146亿元,为所有分级基金中规模的冠军,继续保持规模的领先优势。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已创新高,全市场基金规模为10.07万亿,相比去年底的9.2万亿增长9149亿规模;全市场规模增长率达10%。
从半年数据看各类型基金规模的变化情况。上半年来得益于货币基金收益的不断提升,多数货基七日年化收益突破4%,货基规模增长最为惊人,从去年底4.32万亿豪增到5.11万亿,半年规模净增长7832亿,规模半长率达18.09%。
债券型基金2017年中期的总规模为20145亿,比去年底的19135亿增长5.28%,规模净增加1010亿。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几乎包揽了2017年上半年基金规模增量的全部,这两类基金规模合计增加了8842亿元,而全部基金的总规模增加了9149亿元,占比达到了96.64%。
一二级债与理财型债基规模表现迥异,一级债基规模几近遭腰斩,从去年底的1672亿缩减到892亿,780亿资金从一级债基撤离,规模直降46.65%;二级债基规模下降比一级债基乐观些,半年来缩减了624亿,降幅为24.56%,二级债基截至6月底规模为1918亿。理财型债基则来了个大逆转,从去年底的1363亿增长到2090亿,半年规模增长了53.42%。
尽管2017年经历了股债双杀的市场行情,但股票型基金规模依然得到了增长。数据显示开放式股票基金规模为7023亿,比去年底6858亿增加166亿,净增长2.4%;其中指数型基金4790亿,主动型股票基金2233亿;去年底,指数基金、股票基金各为4869亿、1989亿;半年以来,指数基金规模缩减78亿,股票基金规模增长244,增长率为12.26%。
混合型基金规模也出现增长,从去年底的17783亿增长到18525亿,规模净增长742亿,增长率为4.17%。
封闭式基金规模则下跌52.77%,除了市场行情因素,封闭式基金逐步退市转型为开放式基金是规模下跌的主要因素。
保本基金和商品型规模均出现下跌。历经史上最严的监管政策,投资者到期后纷纷赎回保本基金,上半年5只保本基金也因找不到担保人而遭遇清盘,保本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3185亿下跌到今年中的2690亿;下降比例达15.52%。
2017年上半年拖累于商品行情的下行趋势,商品型基金规模也出现下降。截至6月底,商品型基金规模为165亿,规模比去年底的173亿减了8亿,降幅为4.86%。
(来源:中国基金报微信号ID:chinafundnews)
中国基金报2017-07-0116:18:5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