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上市了吗 你好!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物流)于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0598。中远物流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企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上市了吗
你好!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物流)于2018年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0598。中远物流是***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企业之一,业务范围涵盖海运、航运、陆运、空运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服务。中远物流在全球范围内设有众多分支机构和物流中心,拥有强大的物流网络和资源优势,是***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远海运旗下9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谁最赚钱?
8月30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控,上交所601919;港交所1919)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
按***会计准则,2019年上半年,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721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079.6万元大幅增长。基本每股收益为0.1元/股。其中,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的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改善,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33.8亿人民币,折合4.9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1亿人民币,折合7,978万美元;息税前利润率(EBITMargin)从去年同期的1.21%提升至4.91%。
报告期内,中远海控积极应对外部不利因素,以“跑赢市场、跑赢变革、跑赢时代”为引领,聚焦提升海运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收购东方海外国际后的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取得较好的业绩。
未来,中远海控将持续巩固并发展集装箱航运、码头运营管理及相关业务,完善航运价值链。通过协同和精益管理,不断提升集装箱航运和港口服务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主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效益、企业价值和股东回报最大化。
8月30日,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发,上交所:601866)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
2019年上半年,中远海发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68.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0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76%。截至2019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较2018年底增长30.6%,达人民币235.61亿元,净负债比率较2018年底减少122%,债务结构实现有效优化。
2019年上半年,国际*势和市场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放缓。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远海发围绕航运主业,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远海发将继续以航运金融为依托,发挥航运物流产业优势,服务于上下游产业链;以市场化机制、差异化优势、国际化视野,建立产融结合、融融结合、多种业务协同发展的“一站式”航运金融服务平台。
8月29日,中远海运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能”,上交所股票代码:600026)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
财务摘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上升约40%,至相当约人民币70.77亿元;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4.69亿元;期内基本及摊薄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1.63分;毛利率同比提高10.36个百分点;EBITDA人民币28.16亿元,同比增加80.47%。
2019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复苏震荡的国际油运市场形势,中远海能主要把握四方面重点工作,取得了优于市场的经营业绩。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坚持“传统市场战略转型+新兴市场挺进蓝海”发展战略,继续布*油运行业新周期,加快向全程油轮运输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同时加快进军“新能源、新航线、新业务”等新兴领域,推动业务结构的前瞻布*和全面升级。
8月30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特,上交所600428)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
中远海特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86亿元,同比上升1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加67.56%。公司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并保持航运主业的整体盈利。
2019年上半年,特种船运输市场总体仍维持低位运行,公司面临严峻市场环境及燃油成本上涨的不利*面,公司以战略为指引,坚持效益为先,抓住机遇多措并举,进一步发挥船队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航运主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019年下半年,虽然仍面临全球经济动荡、贸易摩擦持续等风险和挑战,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以及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项目资本支出的稳步增长,将为特种船运输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8月26日,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联交所0316)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
2019年上半年,尽管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集装箱班轮运输服务需求增长有放缓迹象,但在东方海外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公司财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实现可观增长。
上半年,公司总货运量同比增加3.2%至337.44万标准箱;公司总收入达到33.01亿美元,同比增长6%;不包括终止营运业务,公司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公司的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2.0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52%;实现股东应占溢利1.3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亏***1032万美元。每股盈利为22.2美仙。
东方海外国际加入中远海运集团已经一周年。过去一年来,公司实施了“双品牌”战略,深入开展协同、提升服务质量。
展望201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对整体营商环境继续是一个挑战。面对挑战,东方海外管理团队及公司上下所有员工将继续努力实现双品牌的协同效应,积极进取,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并致力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令客户继续信赖公司多年来的品牌和高效的管理制度,同时努力为股东创富。
8月29日,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港口”;***联交所股份代号:1199)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
2019年中期业绩摘要:收入同比增长4.5%至约5.18亿美元,毛利同比减少2.6%至1.53亿美元,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利润1.45亿美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1.48亿美元,经调整后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上升4.4%至约1.76亿美元*,经调整后每股盈利同比上升2.4%至5.66美仙*,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9美仙同比减少14.1%。(*不计入青岛港国际一次性股权摊薄影响及新租赁准则之影响)
业务回顾:总吞吐量5976.4万标准箱,同比上升5.4%;总吞吐量自然增长同比上升4.4%;控股码头总吞吐量同比上升14.6%至1244.5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7.7%至1934.7万标准箱。
展望下半年,尽管各种不明朗因素仍然存在,但低息政策环境持续,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支持。中远海运港口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商之一,将继续发挥与海洋联盟和母公司的协同效益,紧抓机遇与大型船公司和港口公司合作,持续提升吞吐量。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全球码头网络,按董事会既定的策略寻找收购海外码头的机会,以更高效、更全面的服务满足航运联盟的需要。
同时,中远海运港口将继续加快拓展码头延伸业务,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积极优化股东回报。
8月19日,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科,深交所002401)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7.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5%。
下半年,公司将牢牢把握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市场机遇,努力实现智慧交通业务的新突破;持续提升集团航运服务保障能力,助力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公司将坚持改革创新和精益管理并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中远海运国际(***)有限公司(中远海运国际***,***联交所00517)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5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9.79港仙,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7港仙(2018年为5港仙),同比增加40%;派息比率72%(2018年为42%)。
下半年,中远海运国际依托中远海运集团的强大支持,继续实践既定发展战略,坚持“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统一经营平台”和“非金融类业务投资平台”的两大战略发展方向,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的最大价值,为股东创造长远、稳定的回报。
8月13日,中远海运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8,020万新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70万新元。摊薄后归属股东的每股收益0.21新分。
公司同卖方签署了收购马来西亚一家上市物流公司3家核心全资子企业及其1家关联企业的物流业务。本次收购的对价(支付各收购公司80%股权)合计为8800万马币。公司旗下的COGENT马来西亚公司将在巴生西港租赁土地并建造仓库(拟建造仓库面积约3万平方米),以及收购关联公司鑫陆物流的资产,该资产评估的价格介于800万至1,000万马币之间。此外,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COGENT马来西亚在当地的物流业务。
上述收购及业务拓展,将扩大和促进公司在东南亚的物流业务的发展,使公司能够利用目标公司在马来西亚营运的综合优势,为公司的客户提供更全面及端到端的服务,建立在马来西亚的综合物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
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战略收购和投资积极拓展物流网络,努力成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领先的综合物流企业。
END
有态度 • 有深度
有高度 • 有温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平台无关,对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即刻删除。
往期精彩
秋台风!除了横扫东北的"玲玲",还有11个风暴在排队上场!
资历船长总结,船长工作需注意的方方面面(超全)
马士基:提炼低硫油,我们是认真的!...自家用,也供你
交通运输部就《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修订)》征求意见啦!
BDI,这一跃,太帅了!...航运业,你要摆脱霉运了!@航运人请注意!9月1日起,这些新规将正式实施!
砥砺二十载 扬帆再起航——华洋高质量发展之路回眸
关注|船长隐瞒病情上船,突发疾病坠亡!...谁的责任?
【全网最全】2023年海运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汇总、业绩对比等)_宁波_企业_远海
原标题:【全网最全】2023年海运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汇总、业绩对比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远海控(601919)、招商轮船(601872)、中远海能(600026)、中远海发(601866)、中谷物流(603565)、招商南油(601975)、中远海特(600428)、海峡股份(002320)、宁波远洋(601022)、安通控股(600179)、海通发展(603162)、兴通股份(603209)、宁波海运(600798)、盛航股份(001205)、长航凤凰(000520)、渤海轮渡(603167)等
本文核心数据:海运运力、海运业务收入
1、海运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目前,我国以海运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企业较少,但海运产业链上下游较为庞大。其中中游海运环节主要有中远海控、招商轮船、中谷物流等企业。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海运代表企业分布在江苏、上海、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其中上海与福建的海运产业代表性企业较多。
从海运行业的上市企业布*和已有公开信息分析,注册资本最多的是中远海控,而成立时间最早的是长航凤凰,招投标信息最多的是宁波远洋。
从16家海运生产企业销售布*来看,厂商业务占比普遍较为集中,多数企业业务占比超过90%。其中中远海控、中远海能等业务占比较高。
目前,我国海运行业的头部上市公司是中远海控、招商轮船等,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海运业务占比均在90%以上,其他上市公司的海运业务份额也同样较大。2022年,中远海控、招商轮船的海运业务营收分别达到3910.59亿元、277.59亿元。
“十四五”期间,16家海运企业均有在年报中披露其产量计划、投资项目规划等,其具体业务规划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水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求一篇中远航运股票分析论文
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航运)是由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广远海运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外轮代理公司、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8日共同发起成立的。公司于2002年4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中远集团(COSCO)航运主业首次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其股票“中远航运”(600428)于2003年起成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2005年先后入选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和上证50指数成分股。公司注册资金65520万元人民币,拥有和控制重吊船、半潜船、滚装船、多用途船、汽车专用船和杂货船等各类型船舶90艘共141万载重吨。中远航运在COSCO的旗帜下,凭着举重若轻的实力、举轻若重的精神,以国际船舶所有人和国际航运经营人的身份,努力构建先进、合理、灵活的特种船队结构,具有竞争型吨位储备的特种船规模。公司以不定期船为主要经营方式,构建在远东-孟加拉航线、远东-非洲航线、远东-波斯湾、红海航线上的竞争优势,以杂货远洋运输市场中超长、超重、超大件、不适箱以及有特殊运载、装卸要求的货载运输为主要市场,是从事专业化特种杂货远洋运输的公众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观:经营效益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回报最大化。企业精神:举重若轻的实力,举轻若重的精神。2007年4月7日,《董事会》杂志评选出的“第三届***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中远航运荣获“优秀董事会”奖,并在30家获此奖项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公司半潜船、重吊船毛利率稳定。上半年公司业绩主要来自于这两块业务。受整体航运运费水平的下降,公司杂货船与多用途船收入与盈利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多用途船作为公司2008年最大的盈利来源,在2009年上半年实现了20000$/d的租金水平,现在也有10000$/d的水平,应该说从一个周期来看,这样的水平是不错的。杂货船的盈利能力较差。汽车船盈利能力也较弱,但公司长期看好汽车船市场。10月份业绩或将改善。7、8、9三月本来也是每年相对低点,应该也是这一轮的底部。从10月份开始或将看到明显环比增长。机械出口、钢材出口,两者肯定反映到公司运量中去。由于绝大部分货为提前几个月订货,最短2-3个月。完成到变成报表上的又有滞后,因此业绩并不反映当前运费水平,上半年的BDI的上涨也没有明显在公司业绩中反映。现在预计,四季度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数据。公司业绩触发点在于机械与钢材的出口。公司运输中,进口收入只占比15%,进口的70%为干散货,这一部分直接受BDI波动影响。作为特种船运输公司,在运费定价上公司主要采取casebycase的定价机制,但整体业绩表现上,公司的业绩还是与BDI表现高度相关。由于公司运输的出口物资主要是从远东流向东南亚及非洲***,因此对其四季度出口的增长我们较有信心。公司船队发展以多用途船与重吊船为主。公司将围绕多用途船与重吊船为主构建自己的船队。由于看好油价的表现,也就看好海上钻井平台建设,公司因此将适度发展半潜船的规模。汽车船尽管目前盈利能力较弱,但从长期来看,公司对***的汽车出口相对乐观,也将适度发展。由于杂货船盈利较差,公司目前已有15条杂货船退出。计划中,2009、2010、2011年公司将分别有3艘、7艘、4艘船舶交付,其中2艘为半潜船,12艘多用途船。此计划不包括公司在目前船价下跌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新的船舶交易。建议买入中远航运。中远航运这家公司应该关注其低成本扩张能力和船队结构的调整。现有的确定计划中,公司2010、2011年各有一艘半潜船交付,多用途船明年将交付6艘,2011年3艘。同时公司也在寻找在船价低迷时船队结构调整的机会。因此我们相对看好公司的质地变化。其次,我们认为公司四季度的运量将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BDI在四季度也将会有一次反弹机会,综合两者,我们在航运业将经历一轮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相对低迷期时,看好2009四季度的交易性机会,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呈现回调整理走势,量价配合良好,今日该股小幅低开,盘中震荡走高,成交量同比有所放大,短期该股有望在量能配合下强势上攻,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全线盈利!
2018年,全球集装箱班轮行业整体效益较2017年明显下滑。中远海控以收购东方海外国际为契机,努力克服市场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人民币,总体业绩表现保持行业较好水平。其中,集运板块两家班轮公司均实现盈利,且下半年较上半年有明显改善;码头板块扣除2017年一次性特殊项目收益的业绩实现较高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公司集运业务完成货运量(提单箱量,下同)2179.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码头业务全年完成总吞吐量1.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21%。
收购东方海外国际,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司于2018年7月成功收购了东方海外国际,实现船队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运力排名跃居行业第三,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截至2018年底,公司经营的集装箱船队规模达477艘、276万标准箱,并持有订单运力近18万标准箱。
此次收购有效整合了中远海控所属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货柜的全球化网络优势,有利于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效应,也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让客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中远海控制订了“双品牌”战略,开启了集运业务“双品牌”协同发展之路。两家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均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提升了中远海控集装箱航运业务的整体竞争力。
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端到端运输能力
中远海运集运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区域市场,公司在新兴市场的运力投放比例从12%升至18%,区域市场从30%升至37%,航线网络布局更加均衡和全球化。东方海外货柜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使用中远海运集运在非洲、南美洲航线的舱位,开拓新兴市场。中远海运集运与东方海外货柜紧密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市场机会,全力投入并积极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
同时,中远海运集运结合航线布局,积极发展海铁联运业务,提升端到端全程运输服务能力。2018年,公司与***铁路总公司合作,新开行了多条自主运营的中欧班列,在国内开行的外贸铁路线路共计112条、内贸线路152条,到门服务点超过2万个,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和“端到端”运输解决方案。公司继续推进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为基地的“中欧陆海快线”建设,2018年完成货运量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7%。
码头业务方面,中远海运港口持续完善全球码头布局,目前共营运泊位282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92个,集装箱年处理能力达1.06亿标准箱。2018年11月,中远海运港口宣布在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新增两个泊位,加强东南亚地区布局。2018年12月,中远海运港口投资的阿布扎比码头正式开港,该港将打造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集装箱门户口岸和重要枢纽港口。2019年1月,中远海运港口正式签约收购秘鲁钱凯码头60%的股权,这是公司在南美的第一个控股码头项目。
推动数字化航运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
2018年11月,中远海运集运、东方海外货柜携手多家全球知名港航企业,就共同打造航运业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lobalShippingBusinessNetwork,简称G***N)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动行业数字化标准的制定和信息共享,提升行业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其核心技术应用——航运区块链联盟的软件解决方案,由东方海外所属货讯通公司(CargoSmart)研发提供。
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健全激励机制
2018年,中远海控积极推进A股非公开发行工作。多家战略投资机构对公司自2016年改革重组以来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公司清晰的发展战略,给予高度的认同和支持。本次发行已于2019年1月顺利完成,募集资金77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强公司核心主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更着眼长远、更加丰富的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才及核心专业人才的积极性,2018年中远海控制订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不超过475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计划,将个人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深度绑定,必将进一步激发公司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回报最大化。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品牌形象稳步提升
中远海控长期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可持续发展管理提升企业的认可度和内在价值,在努力提升经营的同时注重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绿色航行,打造低碳港口,并以此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的持续改善,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和值得信赖的跨国航运企业。
2018年,公司持续推广和应用多项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并通过优化船队结构、优化航路设计、提高船舶在港操作效率等管理手段,有效降低油耗,从而降低业务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和碳排放。对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将于2020年在全球实施的限硫新规定,公司积极研究对比各种解决方案,跟踪全球低硫油供应发展趋势,加强与燃油供应商的沟通以确保供应,为如期达到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做好准备。
基于公司在服务于全球经贸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2018年5月,公司A股及H股均被纳入MSCI***指数;9月,公司H股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系列成分股;10月,公司入选《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18世界最佳雇主榜单;11月,公司获得***《大公报》金紫荆“一带一路”最佳实践上市公司奖项;2019年1月,公司荣登首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TOP50公司榜单。
展望2019年,全球经济与航运形势谨慎乐观,挑战与机遇并存。中远海控将按照既定战略部署,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在集运业务方面,公司将全面实施以“全球化、双品牌、数字化、端到端”为核心的Ocean&Plus战略,即在海运服务方面,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提高海运服务品质,利用双品牌战略不断降低成本,取得更好的收益;同时,通过数字化和端到端服务,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在港口业务方面,中远海运港口将继续完善全球码头网络布局,致力在全球打造对用户有意义的控股网络,为航运上下游产业创造最大价值的共赢共享平台。
中远海发:盈利13.86亿元
2018年中远海发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3.3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86亿元,截至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1,378.37亿元。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33元。
2018年,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维持温和增长,但动能有所放缓。海运需求稳步增长,但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金融政策日趋收紧,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远海发积极发展和创新航运金融业务,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2018年是中远海发转型发展的第三年,经过三年的积极探索,公司成功构建了以“产融结合、以融助产”的一站式航运金融服务体系雏形。
公司航运及相关产业租赁板块实现收入为人民币103.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船舶租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1.2亿元,因船舶租赁数量减少同比有所下降;集装箱租赁、管理及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2.03亿元,保持稳中有升;其它产业融资租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0.57亿元,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上升。
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收入为人民币79.25亿元,较去年同比上升32.84%。2018年集装箱制造市场较为景气,公司积极主动应对航运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前瞻性改进集装箱油漆技术,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市场营销,通过科学排产提升生产效率,实现集装箱制造板块量价齐升。2018年,公司集装箱累计销售61.56万TEU,较去年增长28.33%。
在投资及服务业务板块,公司不断优化投资布局,深耕产融结合,助力航运主业及新产业的发展,同时,多元化的投资业务为公司提升整体财务回报,逐步成为平抑航运波动的重要支撑。2018年,公司实现投资业务收益为人民币24.1亿元,较去年上升7.8%。
3月28日消息,中远海能(600026;01138)昨晚发布了其2018年财年年度财务报告。
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21.24亿元,同比增加27.13%,主营业务成本人民币102.77亿元,同比增加37.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05亿元,同比降低94.05%;EBITDA人民币38.9亿元,同比降低17.25%
2018年,该集团拥有及控制的油轮运力投入648,959万吨天,同比增长17.0%;实现运输量1.55亿吨,同比增长29.54%;运输周转量5,453.72亿吨海里,同比增长34.05%。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公司实现收益65.73亿美元,同比增长9.88%;毛利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23%;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08亿美元,同比减少21.42%;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17.3美仙;拟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7.7美仙。
公告称,与2017年相仿,2018年东方海外货柜录得强劲增长,亚欧航线及太平洋航线表现尤为突出。集团2018年全年整体载货量上升6.3%,而太平洋航线及亚欧航线更是分别上升8.9%及14.5%,连续两年高过市场整体货量升幅。
而关于净利下滑,东方海外解释称,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加之上半年运力集中交付、油价大幅上涨和贸易摩擦升级等一些负面经济因素影响,集装箱班轮行业整体效益较2017年下滑,上半年尤为明显。
3月29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特”,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0428)公布2018年度业绩。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6亿元,同比上升16.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607万元,同比减少63.8%。公司经营规模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并保持航运主业的整体盈利。其中,半潜船业务继续实现良好效益,重吊船和木材船业务成功扭亏为盈。
公司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特种船队。2018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抓住机遇,创新经营,发挥船队运载能力和规模优势,多措并举提升经营效益,在提升服务和提高市场份额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公司共计完成货物运输量1,631万吨,同比增长21.6%;公司货源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其中“一带一路”承运量在2018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其沿线货量比重达到43%;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引领优势,包揽了年度全球所有的6个“运输+安装”项目;公司注重对重点货源和客户的持续优化,机械设备运费贡献占比进一步提高至45.5%;公司加速纸浆及其延伸业务的开发,扩大北极航线经营规模,并成功开创了国内LNG罐箱海运的先河。
2019年,随着“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投资前景向好,全球天然气项目等资本支出的持续加大,特种运输市场将有望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3月28日,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下称“中远海运港口”;***联交所股份代号:1199)公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全年业绩。
2018年,中远海运港口控股码头箱量持续增长,成为业务增长动力,控股码头吞吐量上升29.7%至22,507,686标准箱(2017年:17,353,422标准箱),占公司总吞吐量的19.2%,由于青岛港国际箱量由2017年5月开始计入,因此在可比的基础上,不计入青岛港国际,总吞吐量较去年同期上升11.5%至98,045,360标准箱;非控股码头公司的总吞吐量上升14.5%至94,857,674标准箱(2017年:82,848,763标准箱)。
2018年,中远海运港口与海洋联盟和母公司的协同效益不断加强。期内,来自海洋联盟的箱量占公司主要六家控股码头总箱量的49.9%,较2017年增加33.7%。
2018年,中远海运港口大中华地区吞吐量同比上升13.8%至92,597,126标准箱(2017年:81,361,521标准箱),占公司总吞吐量78.9%。
海外码头业务表现强劲,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31.5%至24,768,234标准箱(2017年:18,840,664标准箱),主要受惠于新收购码头CSP西班牙集团及泽布吕赫码头的箱量贡献及航运联盟和母公司的支持。当中,CSP西班牙集团的吞吐量为3,622,200标准箱,而泽布吕赫码头吞吐量较2017年的316,448标准箱上升24.0%至392,484标准箱。受惠于海洋联盟及其他航运联盟的持续支持,希腊比雷埃夫斯码头的吞吐量同比上升19.4%至4,409,205标准箱(2017年:3,691,815标准箱)。
2018年1月起,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新增一个年处理能力约为100万标准箱的泊位,带动吞吐量大幅上升56.5%至3,198,874标准箱(2017年:2,044,536标准箱)。考虑到东南亚地区对集装箱码头的需求强劲,加上公司计划加强在区内的布局,年内中远-新港码头宣布新增两个泊位,新增年处理能力合共约为200万标准箱,并于2019年1月份正式纳入运作。新增两个泊位后,中远-新港码头拥有五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年处理能力由此前三个泊位,合共300万标准箱提升至约500万标准箱。另外,阿布扎比码头作为本集团在海外第一个控股的绿地项目,预计于2019年4月开始试运营,并逐步增加箱量,同年第三季正式投入运营,年处理能力为150万标准箱。
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港交所:01199)于1994年7月26日于百慕达注册成立。
于1994年12月19日于***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主板上市。注册时名称为「佛罗伦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公司更名为「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22日,公司名称由“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更改为“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系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连续盈利|中远海运e刊
近日,中远海运系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连续盈利!
中远海控
2019年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449.9%
报告期内,按***内地会计准则,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510.6亿元,同比增长2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6亿元,同比增加55.3亿元,同比增长449.9%,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加14.0亿元,同比增长732.8%。
报告期内,公司双品牌集装箱运输板块完成货运量2,573.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其中,中远海运集运完成货运量1,878.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东方海外货柜完成货运量695.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8%。中远海运港口完成码头总吞吐量12,3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5%。
东方海外国际
2019年实现净利13.48亿美元,
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大增80%
东方海外与母公司旗下的中远海运集运加强协同,实施双品牌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超额完成年初制订的协同效应目标,特别是在航线网络规划、集装箱管理、采购及IT等领域均实现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成为公司取得优异业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9年,东方海外的业务量和运力规模均保持稳健增长。货运量同比上升3.8%,收入同比上升4.7%。截至2019年末,公司经营的运力规模达到104艘、73.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6%。为了保持公司未来的业务量继续以稳健而合理的速度增长,公司决定执行五年前制订的船舶更新计划,订购了5艘新船,这些现代化高效的大型船舶不仅将改善成本结构,填补未来因部分运力退租而导致的运力缺口,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环保绿色运营水平,同时显示公司将坚持实施现已成功的双品牌策略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中远海运港口
2019年实现收入10.28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中远海能
2019年净利润增长310.54%
中远海发
2019年净利润增长25.75%
中远海科
2019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6%
中远海运国际
净利润同比增长16%
2019年,中远海运国际涂料业务利润增长可观,船舶燃油及其他业务税前利润同比增长,财务收益有所提高。
展望未来,中远海运国际***将进一步依托母公司中远海运的综合实力和卓越的品牌价值,积极把握机遇,以粤***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等重点发展地区为着眼点,全力推进公司“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统一经营平台”与“非金融类业务投资平台”两大战略落地,构建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能力,致力成为“国际领先的航运服务公司”。
海峡股份
净利润同比增长4.09%
2019年,海峡股份在确保安全生产*面平稳的同时,通过提高船舶单航次收入、细化挖掘严控成本、信息化智能化创新等多举措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年内,中远海运集团完成了对公司控股股东港航控股的重组,公司成为中远海运集团体系新成员,在公司治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全方位实现了平稳对接,先进管理理念及协同作用的推动初显成效。
展望未来,海峡股份将紧密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开展各项经营投资活动。在客滚运输核心业务方面,拟通过运力更新升级、并购重组扩大资产规模和收益水平,把发展为国内最大轮渡专业平台作为战略目标。在邮轮旅游方面,通过加强联合营销、开发旅游产品、挖掘该航线的市场和潜力,同时,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指导意见为行动纲领,积极研究公司邮轮旅游发展路径,深入分析邮轮更新、开拓新航线可行性。海峡股份将借助地方**、股东支持,运用资本运作手段,发展升级客滚港口服务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和服务标准,延伸主业链条,丰富商业和盈利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首先:本文不构成任何卖出意见,现阶段价格本人依然持有 中远海控 ,本文仅仅对于现金管理的一点个人思考,请各位根据自己的实... - 雪球
601919,曾经是***远洋的代码。彼时,***远洋是打包了控股集团大部分资产进行上市的。
在互联网残存的记忆中,公司上市介绍中不乏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中远集团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本集团立足***,面向全球市场,凭借市场经验和全球性优势,不断提升航运综合能力,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航运与物流供应商。”
很巧,一晃15年过去了,我又一次见到了类似“资本平台”这个字眼,是在***国资委新闻中心的一篇名为《关键之年央企担当:2022央企八大动向》的文章中。
其中在“强基固本”篇章中,有这样一段集团董事长的表述:
那,问题来了,中远海控作为中远海运集团的一个集团控股的上市主体,如何能够做好这一投资平台,并且大幅度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集团下的这个神秘公司,也是公司3.31日公告中的《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这份报告里的主体,也是集团下的另一公司——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在这份报告中(基于监管要求,海发、海特、海能也都同样有每年的这份风险持续评估报告),集团财务公司也是中远财务和中海财务合并重组而来。持股信息如下:
文件中也有其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务;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从事同业拆借;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有价证券投资;代客普通类衍生品交易业务(仅限于由客户发起的远期结售汇、远期外汇买卖、人民币外汇掉期产品的代客交易);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中远系上市公司中,海控、海能、海发、海特,均和中远集团财务,都有资金往来,年报发行的时候都有各家公司在中远集团财务公司的详细解读,都可以从公司中找到相关信息。
21年9月底,公司是有召开过临时股东大会,对于海控和中远集团财务公司的日存款金额上限,是有调整《金融财务服务协议》的存款日峰值的(也是年度上限)。
大概10月底,对于这个金融服务协议,是有一些争议的,当时@Marsen也去和IR确实,并且做了咨询,并且发布了一个电话纪要的贴子(网页链接)。因为,港股股东对于这个议案的反对比例非常高。但是A股的股东,在大家对于管理层的信赖基础上,我本人,也是投了同意票的。
注意,其中IR提到的这个存款利率和服务优于外部银行的说法。
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其实比我一开始自己预期的要大。于是,在昨天的业绩交流会上,我也没有讳言,直接的提出了我的疑问。
这个问题被解答之后,我依然提出了第二个追问,同时也是按照张铭文的说法,既然是有利率孰优原则选定机构的。但是,简单的计算,也可以验证这个回答的漏洞。
“即便是仅仅按照,期初资金存放174亿资金,收取的4.3亿利息,也仅仅只做到了年化2.47%的收益率,跟不要说哪怕增加的570亿存款也产生利息。请问,公司能否公开实际的存款种类,和目标收益率?”
这个问题并没有被业绩说明会上得到回复。但是在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官网上,是有实际答案的。
我用我平时使用的招商银行,找了一下大额存单和通知存款的利率,仅供大家参考
这里的存款利率,也只是一家银行,只是足以证明30w元的存款利率,就已经可以优于海运集团财务的利率了。更不用说,通知存款的利率显著差值。那我想问张铭文总,咱们这个比较利率孰优原则,是不是一句场面话而已?
当然,我们不排除,基于特殊的资金存放情况,以及挂牌定价和实际利率有差值,总之,利息还是海运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收益更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远比利息收益要更大。
在海运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介绍中,我看到了一个并不算陌生的概念出来了。
本质上,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是一个篮子,或者我们可以用官网的说法,实体资金池。
这其实本质上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如果是熟悉康得新的投资人,恐怕对资金池这个点,毫不陌生。这里先奉上一篇文章,仅供各位参考。
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表述非常好:
“上市公司以母公司的身份与可并表的子公司建立现金池,这里的权力中心母集团是上市公司,其为了防控集团资金营运风险,实现集团资金统一管理,是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
上市公司以成员公司的身份与控股股东建立现金池,与上述情况恰恰相反,上市公司有资金***性要求,应该为资本市场投资人负责,建立现金池并发生资金归集业务,导致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质量,造成上市公司因资金紧缺而经营困难甚至连续亏***而面临退市,极大地侵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这一段的说法,还相对文绉绉一些,在11月marsen兄的帖子里,有一位@rexmei这位水手,当时就在纪要贴内,对于这个事情,依然保持反对态度(现在看来,颇有远见)感谢你的发声。
这也是我写本文的一个核心原因。利息多少,只是其中一个小问题,其中涉及的真正大问题,恰恰是rexmei兄提出的“名存实贷”这个现象。
现如今,在中远海运集团下,最最具备现金生产能力的,恰恰是601919中远海控这一上市主体,在年存款上限750亿的行为上,现实性的造成了大股东利益和中小股东利益违背的情况。
如果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都可以相同的通过分红,获得利润收益。然而,由于这个存款口子的操作,集团现实的从利用海控的存款行为,以一定利息的付出,获得了支配海控现金流的实际权利。
对于红利支付率(分红比例)只有15%,海控留下了归母利润的50%,解释是说是要抵御风险。
我现在就当公司这句话是大实话。我们退一万步说,公司未来要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难道放着公司长期借款558.97亿和短期借款16.56亿不还,而是在财务公司留存744亿存款,才是最好的回馈股东方式?那到底财务公司给的这4.3亿利息,够不够偿还负债利息?
更不要说海控在中远集团财务存款还仅仅只占到总存款比例的41.77%
我建议,在未来海控所有关联交易议案上,所有中小股东都应该投反对票。尤其是制定23-24年的《金融财务服务协议》的存款日峰值时,更是如此。(尤其因为此类提案涉及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大股东需要避嫌,中小股东在此事上更具备实际话语权)
中远海运概念股有哪些
中远海运概念一共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中远海运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2家中远海运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以下为中远海运概念股完整名单:
在***来自上市的海运企业有那些?
***大陆目前有两家海运公司在相关上市:中远和中海***的东方海外(HK1919)是***著名的海运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