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粕含蛋白百分之多少?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豆粕中约含有40~45%的蛋白质,10~15%的低聚糖,20~25%的多糖与纤维素,有极高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豆粕是怎
豆粕含蛋白百分之多少?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豆粕中约含有40~45%的蛋白质,10~15%的低聚糖,20~25%的多糖与纤维素,有极高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豆粕是怎么由大豆加工来的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按照***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情况看,1999年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市场需求情况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很少使用。 豆粕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大豆粕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大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是复合物,没有化学名称。
豆粕及其深加工原料的应用
一
豆粕的加工及特性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豆粕的一般加工流程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加温并调整水分含量→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分→加溶剂喷淋以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工艺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并且直接影响豆粕质量的好坏和使用效果。根据根据过程中是否掺杂了大豆皮,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二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水平不同。
豆粕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1%~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45%~0.6%,蛋氨酸0.5%~0.7%。
***标准《GB/T19541-2017饲料原料豆粕》中对豆粕的质量要求如下:
养殖场验收使用豆粕时,除了要关注水分、蛋白、纤维、灰分等常规指标外,还需要关注加热的程度,加热不够,豆粕偏生,豆粕中抗胰蛋白酶活性高;加热过度,豆粕过熟,其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降低,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影响豆粕的利用率,影响饲喂效果。
判断豆粕加热不足的方法主要是检测***素酶活性,大豆中含的***素酶无营养意义,但是它的受热失活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而且检测***素酶活性的方法相对简便、易操作,所以,我们通常都是检测***酶活性来判断豆粕加热是否不够。一般要求豆粕的***酶活性小于0.3。豆粕加热是否过度需要通过检测蛋白溶解度来判定,蛋白溶解度接近100%表示豆粕是生的,低于65%表示加热过度,一般可接收的范围为73%-85%。
二
发酵豆粕的加工与特性
目前豆粕深加工原料主要是发酵豆粕,发酵豆粕是为提高豆粕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经一定工艺和技术手段发酵后的豆粕。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小肽、总酸等。
发酵豆粕的一般加工流程:豆粕加水拌匀→蒸煮→接种→发酵及后熟→干燥→磨粉→包装。主要设备有拌料器、蒸煮锅、发酵器、流化干燥床、粉碎机和包装机等。
发酵豆粕的指标要求: 发酵豆粕中蛋白质48-55%;蛋白质的KOH溶解度为95%以上; 多糖也可以溶解; 气味与口感及适口性良好,无豆腥味。
发酵豆粕具有以下优点:
①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 利于消化;
②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 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 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
③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 有一定的诱食作用, 适口性较好;
④豆粕中一些多糖分子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胀气因子,也被微生物在发酵中降解,这是其他工艺所不能达到的。
三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利用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生长育肥猪、母猪饲料中主要的蛋白来源。
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蛋白有一定变性,溶解性变差,会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这些对于畜禽,特别是对幼仔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对豆粕加以改良,提高其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将豆粕进行发酵,使用发酵豆粕是其中的一个改良方法。此外在幼龄动物日粮中使用进口超级蒸汽鱼粉、酵母水解物、乳清浓缩蛋白等优质蛋白原料,也会对幼龄动物肠道健康、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幼龄动物使用的教槽料、保育料不能一味追求低价,低价教保料可能使用更多的豆粕作为蛋白质原料,含有的抗营养因子会更多,对幼龄动物肠道健康、消化吸收、腹泻、生长等都有负面影响,而应该选择配方结构合理、豆粕使用比例更低、更多优质原料的教保料产品,从而降低断奶应激,减少断奶后炎症反应,提高断奶保育猪的健康度,提升整体养殖效益。
↓点个[在看],助力猪只健康成长
怎样用豆粕喂羊?
羊喂豆粕要注意:要适当加热处理豆粕。
粒度要适当,粒度过小则会使其在羊的瘤胃中产生大量的氨气。严重时会导致羊的氨中***:粒度过大又会使其消化不完全,从而降低其饲喂价值。
要注意配合,禁忌喂生豆粕,因为生豆粕中含有服酶。
粕是养羊饲料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为羊提供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生的豆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应充分加热或者发酵后方可使用。
豆粕中含有哪几种氨基酸?拜托各位了3Q
豆粕的氨基酸说不太清楚,但是大豆的氨基酸成分以及含量如下(每100g)含:成分名称含量(毫克)成分名称含量(毫克)成分名称含量(毫克)异亮氨酸1853亮氨酸2819赖氨酸2237含硫氨基酸(T)902蛋氨酸385胱氨酸517芳香族氨基酸(T)3013苯丙氨酸1844酪氨酸1169苏氨酸1435色氨酸455缬氨酸1726精氨酸2840组氨酸968丙氨酸1542天冬氨酸3997谷氨酸6258甘氨酸1600脯氨酸1863丝氨酸1846不知道可有用否查看原帖>>
豆粕是什么东西?豆粕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 惠农网
很多人知道豆粕这个名词,却不是豆粕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哪些作用?豆粕其实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下面一起了解下豆粕及其营养成分。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
1、易吸收利用
豆粕经益生菌发酵水解,产生大量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功能的活性肽。分子量低于5000的小肽混合物为产品的主要成分,易消化、吸收快、抗原性低,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
发酵豆粕中大量的高效益生菌在动物体内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持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避免肠道疾病发生。
发酵豆粕富含多种微生物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补充机体内源酶不足,加强了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其实对于豆粕养殖户朋友或者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都要比大家更了解其价值,如果你还想了解一些其它有关豆粕的内容,可以留言告诉小编。
关于豆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期货日常问答】常见的大豆类副产品有哪些? - 知乎
大豆经过压榨后,主要有两种副产品,即豆粕和豆油。豆粕是大豆除去油脂后得到的一种含高蛋白的物质。豆粕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主要用于制作家畜家禽的食用饲料。此外,豆粕还可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及化妆品和抗菌素添加剂,也有少数地区将豆粕用作肥料。豆粕是一种价格波动频繁的商品,非常适合期货交易。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其主要用途是烹调用油、食品加工、工业及医*。豆油在世界植物油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阿根廷和***是主要的生产国,而主要消费大国是***、***、巴西和印度。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大豆加工主要有两种加工工艺,分别是早期的物理榨油法和目前流行的浸出榨油法。
压榨法是借助机械外力作用,将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的过程。在压榨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如物料变形,油脂分离,摩擦发热,水分蒸发。同时由于温度,水分,微生物的影响,也会发生一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如蛋白质变性等。压榨时,榨料粒子在压力作用下内外表面互相挤紧,致使其液体部分和凝胶部分分别产生两个不同过程,即油脂从榨料空隙中被挤压出来及榨料粒子变形形成坚硬的油饼。
浸出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选定的溶剂能溶解油脂,把经过处理的油料浸在溶剂中使油脂溶解于溶剂而组成一种溶液(混合油),然后和油料中的固体残渣(粕)分离。所得混合油中油脂和溶剂的挥发性差异甚大,且溶剂的沸点较低,利用此特性可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与油脂分离。溶剂蒸汽经冷凝回收后可以继续循环使用,制得的油脂称为浸出毛油。浸出法制油主要优点是出油率高,干粕残油率一般只1%左右,而压榨法残油率均在4.0%~8.0%。浸出法所得粕的质量较好。由于浸出法各工序操作温度可以控制,使温度较低,粕中蛋白质变性较小而提高了使用价值。浸出法制油可以实现生产大型化,从而可以降低煤、电的消耗和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按照***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市场需求情况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很少使用。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他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巴西、阿根廷、***、印度、欧盟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近些年,***豆粕产量占全球豆粕产量的比例由30%下滑至18%。***压榨行业快速发展,豆粕产量占全球豆粕产量比例由2008年的20%上升至2016年31%。***豆粕的发展速度保持了约10%的年增长速度。在***豆粕产量迅猛发展的同时,***豆粕生产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三省是***豆粕主要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60%以上,而到2015年,东北三省的豆粕产量虽然较前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随着沿海地区压榨行业的快速发展,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已取代东北地区成为***新的豆粕生产基地。
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具有一定黏稠度,呈半透明液体状,其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品种不同而异,从淡黄色至深褐色,具有大豆香味。
豆油的应用范围很广,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大豆加工豆油。豆油的主要成分为甘三脂,还含有微量磷脂、固醇等成分。此外,豆油中还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A。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在所有油脂中是最高的。作为一种营养成分高、产源丰富的油料,豆油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豆油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烹饪用油。烹饪用油是豆油消费的主要方式。从世界上看,豆油用于烹饪的消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的70%。从国内看,烹饪用豆油消费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约占所有油类消费的35%,它和菜籽油一起成为***烹饪的两大主要用油。
(2)食品加工。豆油除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食品加工。豆油可以用来制作多种食用油,如凉拌油、煎炸油、起酥油等。此外,豆油还被用于制造人造奶油、蛋黄酱等食品。我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12%。由于餐饮习惯的不同,西方***的比例要高于我国,如***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其国内豆油总消费的25%以上。
豆油经过深加工,在工业和医*方面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工业方面,豆油经过加工可制甘油、油墨、合成树脂、涂料、润滑油、绝缘制品和液体燃料等;豆油脂肪酸中硬脂酸可以制造肥皂和蜡烛;豆油与桐油或亚麻油掺和可制成良好的油漆。在医*方面,豆油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是制作亚油酸丸、益寿宁的重要原料。
我国豆油的生产分布面较广,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我国豆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等大豆主产区。2004年后,南方沿海地区兴建了很多大豆加工厂,它们大多使用进口大豆进行加工,其中江苏、山东、辽宁、广东,广西等五省区是榨油能力最集中的区域。我国大豆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京津、山东、江浙以及广东、广西地区。在实际销售中,多数大豆加工企业会就近销售,辐射范围有限。但在西南地区,由于当地大豆加工企业较少,广西和江苏地区的部分豆油会销往那里。
「活水知识库」豆粕系统梳理(一):关于豆粕加工、质检及替代品,你懂多少?
素材来源:广东饲料网等
编辑整理:活水商学院
豆粕,又称“大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以浸提法生产豆粕的基本工序为: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一颗大豆约碎成6-8块)→加温并调整水份含量(破坏原有的组织,易出油)→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份→加溶剂喷淋,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工艺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并直接导致日后豆粕的质量好坏和使用效果;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
豆粕生产工艺流程图
豆粕作为一种高蛋白质原料,无需经过脱***即可用作饲料,是畜禽养殖的重要原料。据统计,每年80%以上的豆粕产量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豆粕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g中含)
1、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
豆粕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两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2、按照***标准,划分等级。
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情况看,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在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质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经很少使用。豆粕广泛使用于饲料加工,猪鸡鸭饲料使用比例在20%——30%。
3、根据烘烤过程中是否掺杂进大豆种皮。
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两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去皮豆粕的蛋白质含量比带皮豆粕稍高。
所以豆粕可分为:
1)一浸豆粕、二浸豆粕
2)去皮豆粕、不去皮豆粕
3)一级豆粕、二级豆粕、三级豆粕
4)普通豆粕、发酵豆粕、膨化豆粕
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的技术指标及质量分级表
1、感官形状
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不许掺入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说明。
2、质量指标
水分:≤13.0%(南方)水分:≤13.5%(北方)粗蛋白质≥43.0%粗纤维≤5.0%粗灰分≤6.0%蛋氨酸≥0.6%赖氨酸≥2.5%0.05Nmg/分钟。克≤***酶活性≤0.3Nmg/分钟。克70%≤蛋白质溶解度≤85%3
3、掺假豆粕的鉴别方法
豆粕的用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比其他粕类价格高,虽然掺假现象比较少但现实中还是存在掺假豆粕的现象。但如何才能采购到优质豆粕呢?又当怎么鉴别呢?
a、外观鉴别法。
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鉴别。豆粕呈片状或粉状,有豆香味。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把样品粉碎后,再与纯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窗口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玉米粉则脆而有粉末。
b、外包装检查法。
颗粒细、容量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所共同的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豆粕通常以60公斤包装,而掺入了大量沸石之类物质后,包装体积比正常小。
c、水浸法。
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则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d、显微镜检查法。
取待检样品和纯豆粕样品各一份,置于培养皿中,并使之分散均匀,分别放于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豆仁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呈奶油色;玉米粒皮层光滑,并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着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e、碘酒鉴别法。
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f、容重测量鉴别法。
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掺杂物,容重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测定容重也是判断豆粕是否掺假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为:用四分法取样,然后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入1000ml的量筒内,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处,用匙子调整好容积,然后将样品从量筒内倒出,并称量。每一样品重复做3次,取其平均值为容量,单位为g/l。一般纯大豆粕容重为594.1g/l-610.2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4、生熟豆粕检查法
饲料应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素0.1克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ml升,盖上瓶塞于45℃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1、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粉(DDGS)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蛋白和能量含量中等的饲料原料,由于其蛋白质含量在26%以上,脂肪含量在8%以上,已成为国内外饲料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饲料原料,可替代部分玉米、豆粕。
DDGS在生猪和家禽料中添加比例平均在5%左右,但在水产和反刍料中使用量可以提高到10%甚至15%。因此,水产、反刍动物是DDGS的最佳使用对象,以适当比例添加能够起到降低饲料成本和料肉比的效果。且由于今年豆粕价格上涨,导致饲料成本增加,因而DDGS的替代优势明显。
2、葵花籽粕。葵花籽粕是榨取油脂后的物质,含有高于其他谷类的优质蛋白,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在味道和气味上比大豆、棉籽温和,没有豆腥味、苦味、涩味、抗营养因子。蛋白含量在29%~43%,蛋氨酸含量比豆粕的高,而赖氨酸含量比豆粕的低,适当利用葵花籽粕与其他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饲料混合使用,可矫正含葵花籽饼饲粮中的赖氨酸不足。有研究表明,在肉仔鸡粉料中脱壳葵花籽的用量为11%~12%,体增重、饲料转化率与豆粕日粮相当。对于蛋鸡来说,赖氨酸需要量较低,对产蛋率和蛋重,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葵花籽粕中的蛋氨酸含量又高于豆粕,更具优势。3、棉粕。棉粕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配制饲料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我国是产棉大国,棉粕的平均出破率为44%左右,因而价格相对便宜。但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副作用大,目前的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溶剂萃取处理、微生物处理。现阶段限制使用是可行的,一般在5%~15%。一旦在脱***处理上取得突破进展,将会提高使用量。有人认为应用比例会超过30%。
4、花生粕和菜粕。花生粕粗蛋白含量为47%~55%,比大豆蛋白更易吸收,花生粕含有的抗营养因子比豆粕少,代谢能是饼粕类饲料中可利用能量水平最高的。适口性好,但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不及豆粕的一半,蛋氨酸、苏氨酸也低。经发酵后可改善,提高消化吸收率,改变抗营养因子,成为优质蛋白质饲料源。有实验,日粮中以花生粕替代50%豆粕,外源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甘氨酸后,效果相同。菜粕中的酸涩味与抗营养因子作用是难题,目前添加量不会超过在5%~15%,今后,脱涩技术和改进发酵技术会使得菜粕用量扩大。
每日更新,未完待续
豆粕知识往期文章推荐:
《做大豆、油脂必看:国际大豆价格展望及交易机会分析》
《大豆产业概况及国内外供需情况分析:值得期现货人士细读》
新型豆粕饲料—发酵豆粕饲料的研究_微生物试验报告与运用_微生物知识_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网
摘要: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不仅可以对饲料原料进行深度加工,提高饲料本身的营养价值,还有助于开发地源性饲料和利用农作物副产物,减少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因此,发酵饲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针对市场常见饲料—豆粕衍生出的新型发酵豆粕饲料展开研究,主要将原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作对比,研究发酵前后两种饲料的主要成分的变化,从而得出豆粕饲料发酵后成分变化,并探究其优势意义。
目前,我国当前饲料行业面临着限抗减锌、环保和中美贸易等压力,对传统饲料行业的影响巨大,畜牧行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生物发酵饲料。
有大量研究发现,我国目前依然存在着人畜争粮情况,优质蛋白质资源如豆粕和鱼粉对外依存度依旧很高,大部分饲料原料仍然依靠进口,其原料价格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不仅可以对饲料原料进行深度加工,提高饲料本身的营养价值,还有助于开发地源性饲料和利用农作物副产物,减少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因此,发酵饲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针对市场常见饲料—豆粕衍生出的新型发酵豆粕饲料展开研究,主要将原料饲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作对比,研究发酵前后两种饲料的主要成分的变化,从而得出豆粕饲料发酵后成分的具体变化并探究其优势意义。
1.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1.1实验材料
选取市场常见的五个厂家生产的同等级豆粕饲料作为实验材料。
1.2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干燥箱、小型高速粉碎机、电陶炉、恒温定时控制仪、多功能快速消化器、pH计、自动定氮仪、搅拌器、箱式电阻炉。
1.3实验方法
1.3.1发酵饲料的制备
分别将购取的五种豆粕饲料作为发酵材料,加入菌种、糖类进行发酵,将所得到的饲料产品作为发酵豆粕饲料的测定用原料。
1.3.2饲料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
主要将原料饲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作对比,研究发酵前后两种饲料的主要成分的变化,主要成分包括水分、粗蛋白、pH、粗纤维、蛋白质溶解度。
根据《GB5009.3—2016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使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原料饲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的水分含量。
根据《GB5009.5—2016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原料饲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的粗蛋白含量。
根据《GB/T6434—2006食品安全***标准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使用过滤法测定原料饲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的粗纤维含量。
根据《GB/T19541—2017食品安全***标准饲料原料豆粕》,使用该标准附录方法测定原料饲料—豆粕与发酵豆粕饲料的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
根据表1,可知原料豆粕的主要成分的含量占比:水分含量平均值为12.87%,pH值平均值为7.02。粗蛋白平均值为43.50%,粗纤维平均值为6.79%,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平均值为73.36%。
根据表2,可知发酵豆粕主要成分含量的占比:水分含量平均值为41.21%,pH值平均值为3.95,粗蛋白平均值为49.02%,粗纤维平均值为6.74%,KOH蛋白质溶解度平均值为77.87%。
将所测得的原料豆粕与发酵豆粕主要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豆粕在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蛋白质溶解度、pH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升高,发酵豆粕因其生产工艺的原因,水分含量较高,平均为41.21%。
(2)pH值:豆粕PH经发酵后,酸性有所增加,pH值由7.02降至3.95左右。
(3)粗蛋白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升高,由原来的平均43.50%升高至平均49.02%,增幅12.68%。
(4)粗纤维含量:经发酵后,豆粕饲料的粗纤维含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降幅较小0.7%。
(5)KOH蛋白质溶解度:经发酵后,豆粕的KOH蛋白质溶解度升高,由原来的平均73.36%升高至平均77.87%,增幅6.15%,饲料发酵后,更易于消化。
实验室原料豆粕在发酵过程后形成的发酵豆粕饲料在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蛋白质溶解度、pH等成分上均有变化,具体变化为:水分含量升高;pH值降低,饲料呈酸性;粗蛋白含量升高;粗纤维含量略微降低;KOH蛋白质溶解度升高,饲料变得易于消化。
根据实验室原料豆粕以及同种豆粕发酵形成的发酵豆粕各个重要成分的比对,在仔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发酵豆粕饲料产品很有优势前景,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概括:
(1)可以分解或转化饲料原料中的粗纤维、粗蛋白等大分子,减少动物的肠道负担,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2)饲料的酸性物质和蛋白物质明显增加,营养组成更加合理。
(4)可以改善饲料的风味和品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5)发酵饲料还具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调节动物的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6)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不仅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还可降低饲料原料中的各种有害成份,另外发酵饲料还具有大量的消化酶类、微生物活菌,对动物的生长与免疫防病有相当的作用,从而可控制动物疾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当前豆粕价格很高有些地方货源紧缺,而棉菜籽饼(棉籽粕、菜籽粕)价格相对便宜,棉菜籽饼是棉子、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的饼状残渣,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各种氨基酸成分。但由于棉菜籽饼中含有植酸、芥子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含有一定的***性,还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不能大量使用,因此不建议直接饲喂给动物!
现在通过微生物饲料发酵剂的除***脱***技术,可以成功将菜籽饼变为优质添加饲料,直接按照1公斤发酵的棉菜籽饼(发酵前的重量)代替约0.85公斤豆粕进行使用。饲料发酵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泌的代谢产物,可将棉菜籽饼中的***性物质等有效分解。
1.豆粕是一种高蛋白原料,无需脱***即可用作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48%,赖氨酸含量为2.5%-3.0%,色氨酸含量为0.6%-0.7%,蛋氨酸含量为0.5%-0.7%。2020年11月12日报价每吨在3500元左右。
2.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锰的含量亦高。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2020年11月12日报价每吨在2900元左右。
3.棉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精氨酸含量高达3.6%-3.8%,而赖氨酸含量仅有1.3%-l.5%,只有豆粕的一半。2020年11月12日报价每吨在3000元左右。
1.豆粕无需经过脱***即可用作饲料。而且豆粕中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在不需要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食谱,促进它们的营养吸收。只有当其他粕类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豆粕才有可能被替代。
2.菜粕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无***,但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产生异硫氰酸酯、唑烷硫酮和腈类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从而造成动物生长速度下降,繁殖力减退。单宁则妨碍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适口性。而芥酸阻挠脂肪代谢,造成心***脂肪蓄积及生长受到抑制。。使用前需进行一定的脱***处理,并且使用时要加以限制,具体喂量应根据菜粕中有害成分含量而定。经过脱***处理的菜籽粕喂量可以加大,而“双低”油菜籽生产的菜粕喂量要受限制。同时,应结合菜粕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适当搭配其它饼粕。
3.棉籽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在制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大部分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而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被动物吸收,故***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这部分游离棉酚对动物***性较大,尤其单胃动物过量摄取或摄取时间较长,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由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饼、粕时,要根据饲喂对象及饼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情况下,棉籽饼、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处理的棉籽饼粕。同时,使用棉籽饼、粕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尤其是棉籽饼、粕的赖氨酸含量低,且利用率差,应注意添加赖氨酸。
发酵棉菜籽饼其实也是一个脱***技术,具体操作如下:
1.仔细检查棉菜籽饼,剔除棉菜籽饼中严重变质发霉的部分,轻度发霉的原料可以忽略,因为微生物发酵能够脱霉。
2.将棉菜籽饼粉碎并添加适量的玉米粉淀粉类的能量饲料等,调节饲料营养比例。
3.每吨棉菜籽饼加入2公斤食盐、玉米粉(其它淀粉、面粉次粉等也可以,或者粉碎的生红薯300公斤也可以)100公斤、“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1包(500g/包,市场售价约25元,以高浓度乳酸菌、酵母菌、复合酶制剂的专业发酵剂)。
4.在混合物料中添加适量水分,使混合物料含水量保持在55%左右,以“手抓一把并紧握,无水滴落,松手后轻触即散”为宜,一般上述配方中需要加入清水约500-600公斤。
5.发酵方式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各异,在桶、缸、塑料袋等容器中发酵均可。
6.发酵时要尽可能排尽空气进行密封发酵。如果使用的发酵容器有密封不严实的隐患,要在一开始就在其外层包裹一层塑料袋并扎紧。发酵过程中不能启封。
7.发酵时间受环境温度影响,通常夏季发酵2-3天,冬季发酵5-7天即可完成。发酵完成后,有较为强烈的酸香味,ph值在3-4。
需要注意的是,发酵后的饲料酸度较低,不可以取代禽畜全部日粮。其他类发酵饲料同理。饲喂时根据不同情况,将发酵饲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日粮中,发酵完成的棉菜粕为***料,具体使用量每大概1.5-2公斤发酵棉菜粕(***料)代替动物日粮配方中1公斤豆粕的使用量进行代替使用,与其它饲料混合后直接饲喂,由于棉菜籽粕蛋白较高,最高使用量不要超过禽畜日粮饲喂量的40%(***料重量)。如果发现发酵饲料过酸适口性变差,可在饲喂前在阳光下晒1-2小时,或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即可改善。
发酵过程中与发酵后使用过程中,发酵的容器要一直保持密封状态,可以长时间保存(一年左右)。
当前养殖业成本高居不下,而饲料成本是其中最高的,利用廉价原料发酵饲料(包括一些轻度发霉的粕类低价收回)是极佳解决办法。通过微生物饲料发酵剂的发酵作用,可以将轻度霉变饲料变成优质饲料,将不易消化的物质分解为可被畜禽吸收的小分子糖类、氨基酸等。同时发酵饲料中富含有益微生物、酶制剂、酸化剂等,可调节畜禽肠胃微生态环境并进一步提高饲料利用率。发酵饲料气味清香,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加上发酵饲料中有大约4℃的酒度,能够促进动物新陈代谢促进健康抵御疾病,是当前养殖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本技术也可以同样发酵菜籽粕(饼)、棕榈粕等,方法同上。
相关链接: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高浓度乳酸菌为主的固态饲料发酵剂,更轻易成功、效果更好的生物饲料发酵剂,简单好用的中草*发酵剂
2020年已全面禁抗,我们之前经常在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进行促生长行为将是违法,否则面临巨额罚单。如何既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又能够形成无抗养殖呢?其实中草*在促进畜禽养殖健康和生长、改善肉蛋奶品质大有可为,特别是将中草*发酵后效果提升4-28倍等好处,这个实施方案比你想象中效果更好,运用的没有不被效果折服的,值得尝试验证
我们的技术仅需在出栏前半个月左右运用益生菌+酶制剂+中草*相关的无违禁安全产品,肉质改善非常显著,且可以批量化生产。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产品和运用方案,且有大量成功案例,可以在短时间、批量化、安全无违禁地为您的养殖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家畜、家禽、水产产品。
规模养殖场养殖公司我们提供产品样品、验证效果和通过检测后您再放心地规模化运用。
微信公众号:gxzn-99
微信号:gxzn07713815862
电话:0771-2204816,3800156,3815862
产品购买微信转账请添加18076549930或15578100088为好友(还可以咨询技术与业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