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盘精选怎么样(那些“三年翻倍”的基金,后来都怎么样了?)

admin 2024-02-18 11:48:45 608

摘要:那些“三年翻倍”的基金,后来都怎么样了?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懒猫的丰收日 来源:雪

那些“三年翻倍”的基金,后来都怎么样了?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懒猫的丰收日

来源:雪球

给小伙伴看一只神基,

2019年涨了70%,2020年涨了77%,2021年涨了23%,2022年涨了14%,今年以来涨了11%。

算总收益的话,2019年以来基金涨了365%,年化收益45%。

不管是长期业绩、还是短期业绩都无可挑剔,

但问题是:过往收益这么高的基金,你现在还敢追吗?

我们看下公募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

在成立超过10年的公募基金中,成立以来年化收益最高的是王亚伟曾管过的华夏大盘精选,年化21.37%,唯一一只长期年化收益超过20%的公募基金。

做个统计的话,

在成立超过10年的398只主动权益基金中,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只有1只,就是刚刚说的华夏大盘精选,占比0.3%;

年化收益率介于15%-20%之间的有35只,占比8.8%;

年化收益率介于10%-15%之间的有172只,占比43.2%;

年化收益率介于5%-10%之间的有145只,占比36.4%;

年化收益率低于5%的有45只,占比11.3%。

这就是***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给出的答案:

80%的主动权益基金只能获得10%左右的市场平均收益,真正跑出较多超额收益(长期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占比不到10%。

再想想巴菲特,投资50多年,年化收益率也就20%。

年化20%,真的是投资界的天花板,只有极少数高手中的高手才能实现。

所以,看完这些数据,懒猫更坚信“均值回归”的存在了。

关于“均值回归”,有这么一句话:“一年三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说的是,很多基金经理都可能靠运气实现“一年三倍”,但凭实力实现“三年一倍”者寥寥。

“三年一倍”,换算成年化收益是26%,超过了投资界的收益天花板,确实挺难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实现,比如文章开头的那只神基,4年年化收益45%。

所以,今天的重点是“三年一倍”后,有多少基金能把高收益延续下去,能延续多久?又是怎么延续下去的?

或者简单点说,我们探讨下高收益基金是怎么均值回归的。

01

“三年翻倍”后还持续优秀的基金

先把曾三年翻倍的基金找出来,

2010年之后,公募基金有过2次集体实现“三年翻倍”的高光时刻:

一次是2015年牛市顶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涨到了34.9%,沪深300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也涨到了28.5%。

在那场普涨大牛市中,只要表现不是太差,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三年翻倍”轻轻松松。

另一次是在2021年,

2021年春节前,抱团行情牛市顶部时,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是26.8%,也有大量基金实现了三年翻一倍。

还有2021年底,因为2018年底的低基数,2021年底,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涨到了35%,2019-2021年,这3年也有很多基金翻倍。

不过,这次的数据有点近,所以我们主要还是看2015年牛市和2021年春节前三年翻倍的基金。

(1)2015年牛市顶点“三年翻倍”的基金

在2015年6月12日实现“三年翻倍”的基金有457只(为了扩大筛选面,放松了要求,“3年涨90%”就行了),

它们中,确实有基金跑出来了,

在2015年的下跌中,跌幅没超过15%(期间,沪深300跌了30%);

2016年正收益(当年沪深300跌了11.28%);

2017年涨了10%+,(其实2017年沪深300涨了22%,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了14%,考虑到当年大部分基金都没跑赢指数,就放松了要求);

2018年跌幅没超过10%(当年沪深300跌了25.31%);

2019-2022年,同样表现优秀。

但只有1只,那就是何帅管的交银优势行业。

其他的,像傅友兴管的广发稳健增长、鲍无可管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沈楠管的交银主题优选、吉莉管的国投瑞银稳健增长,“三年翻倍”后的表现也还可以。

但这些满打满算也就5只,占比1%左右,其他基金都慢慢的“均值回归”了。

(2)2021年春节前“三年翻倍”的基金

这一波也是同样情况,

2021年2月10日牛市最高点时,“三年翻倍”(也放宽到“3年涨90%+”)的主动权益基金有1057只。

它们中,

2021年春节后至年底依然正收益的有446只(期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4%,沪深300跌了15%);

再加上“2022年跌幅在10%以内(期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21%,沪深300跌了21.6%)”的条件后,就剩29只了。

名单在这里:

这里面最猛的就是周海栋,

华商新趋势优选,2021年春节前3年涨了193.2%,2021年春节后又涨了15.4%,2022年涨了13.6%,今年以来涨了10.8%。

还有万民远,

融通健康产业,2021年春节前三年涨了226.4%,之后也是连续正收益。

杜洋、金梓才,在2021年春节前三年收益也有190%左右,但2022年都没有取得正收益,今年的收益也不是特别理想。

02

怎么做的?

我们从中挑几个,看看这些基金是怎么持续优秀,以及均值回归的。

(1)何帅

先说表现最好的何帅。

为了避免误会,这里要先交代下,

何帅是2015年7月开始管交银优势行业的,也就是说2015年基金“三年翻倍”不是他的功劳。

但当时指数都“三年翻倍”了,所以,我们也不妨认为如果那三年是何帅在管,也会翻倍。

然后就是“三年翻倍”后何帅的操作了,

有这么几个神奇的瞬间:

一是2015年9月-12月的强反弹。

这期间,何帅有2个操作:

一是三季度降仓位,交银优势行业股票仓位从二季度的66%降到三季度的46%。

从基金净值走势上来看,可能是8月底降仓的,8月份的那波下跌中,交银优势行业明显跑赢大盘。

二是四季度加仓,股票仓位又从46%加到了79%,再加上何帅当时选的股票表现还不错,就大幅反弹了。

需要强调的是,何帅这时的重心还在中小创等成长股上。

2015年四季报中,他是这么总结的:

“本基金在四季度加大了换手率(当时何帅换手率在600%左右,现在只有200%),在10月初大幅提高仓位,超配了以网络剧、IP资源为主的传媒行业,12月份又超配了计算机行业,这才在四季度明显跑赢业绩基准。”

这也为他2017年大幅跑输沪深300埋下了伏笔。

他2017年的持仓还主要集中在传媒、计算机、风电等小盘成长股上,后期虽然有把白酒(茅台、五粮液)、地产(保利)买进十大重仓股,但买的有些晚,再加上仓位也不是很高。

所以,在2017年“漂亮50”行情中,他大幅跑输沪深300了。不过,当年很多公募基金经理都没跑赢沪深300。

为什么后期买了白酒、地产呢?

何帅给出的解释是:

投资框架在2017年出现了一些变化,过去主要看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但这个投资方法在2017年上半年表现并不好,这也引起了他的反思。

他反思后得出的结论是,市场的估值出现了变化,过去是要求公司的成长性和估值要匹配,高成长高估值、低成长低估值,但现在市场更愿意给优秀的公司高估值,给不优秀的公司低估值。

然后,何帅就据此调整了自己的持仓。

反映在风格结构上:

上任伊始,何帅几乎满仓小盘成长股,2017年短暂重仓过大盘成长股,2020年后大盘成长股占比越来越高,现在几乎满仓大盘成长股,何帅投资风格完成了从“追求短期业绩增长”到“聚焦好公司”的转变。

二是2018年的正收益。

当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从2月份跌到12月份,但交银优势行业是8月份才开始跌的,7月25日还创了年内新高。

所以,纵观2018年,交银优势行业做了个大大的过山车,上半年涨,下半年跌,年底算总账时基本不涨不跌,涨了0.32%。

这也有两个原因:

一是,一季度何帅重仓的计算机行业出现了一波强反弹,从2月份反弹到4月份,所以2018年一季度何帅抗住了。

二是,二季度何帅重仓了医*股,2018年5月医*股才见顶,二季度何帅不仅没跌,还逆势上涨了。

三是2021年春节后的出色表现。

这期间,何帅有两个值得称道的点:

一是,2021年基金又涨了20%,到年底时创了新高。

这主要归功于何帅2021年一季度及时把仓位切到了化工股上,买成了第一大重仓行业,最高占到基金股票仓位的28.5%。

看下行情,虽然有春节后的扰动,但2021年化工基本从年初涨到了年尾,全年上涨37.2%,春节后也涨了17.1%。

还有何帅的第二大重仓行业——电子,2021年表现也不错,全年上涨16%,春节后涨了13.7%。

二是,算2021年春节后到2022年底收益的话,基金涨了0.4%。期间,沪深300跌了3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24%,何帅又一次抗住了下跌,正收益。

这主要归功于2021年的优异表现,2022年,交银优势行业跌了11.23%,虽然还能排在同类前1/3的位置,但并不是那么亮眼。

2022年,何帅最重要的操作就是加仓医*等赛道股,医*+医美占到了基金股票仓位的50%左右。

所以,我们看交银优势行业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的话,2017年底就跌破30%了,2021年春节前、2021年底够到了30%,但2022年又跌回来了。

现在,交银优势行业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是12%。

(2)沈楠、鲍无可、周海栋

沈楠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会择时,仓位也很分散,基金净值也屡创新高,虽然打法不一样,但净值走势和“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走势和何帅很接近。

鲍无可是偏价值的,借助2015年的牛市也实现了“三年翻倍”,2017年蓝筹股牛市大涨24%,跑赢沪深300,景顺长城能源基建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在2017年达到了35%。

然后是2018年6月,基金净值回落,再加上三年前对应的是2015年6月的高点,以至于三年零收益,“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跌到了0。

再之后就是赛道崛起了,市场风格不在鲍无可这边,他的三年年化收益最高也就到15%附近,没能三年翻倍。

比较猛的是周海栋,

他是做轮动的,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重仓科技、医*;2020年下半年以来,又改成了重仓有色、煤炭、科创,几波行情都让他抓住了。

所以,他的收益是一涨再涨,2021年春节,“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超过40%;2021年9月,“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超过60%。

不过,2022年底对应的是2019年底,他2022年的收益没有2019年高,所以“三年滚动年化收益”在2022年有较大回落,降到了35%。

当然,还有回落更快的,那就是金梓才。

他和周海栋一样,也是做轮动,前期业绩走势也很接近,2021年9月时,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达到了60%。

但2022年,他错判了猪周期行情,基金净值跌了10.38%,再加上今年基金也只涨了2.02%,财通价值动量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已经降到11%了。

做个小结,

1)“三年翻倍”是怎么实现的呢?

严重依赖大牛市,碰到一波大行情,即使是深度价值、进攻性没那么强的鲍无可也能实现“三年翻倍”。

当然,也不排除特别厉害的,不依赖大牛市就实现了“三年翻倍”,但比较少,也欢迎小伙伴补充这种牛基。

2)又是怎么“均值回归”的呢?

两个原因:

一是碰到大跌。比如2018年6月,对应的三年前刚好是2015年6月的最高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跌到了-10%。

表现比较好的沈楠、鲍无可,“三年滚动年化收益”都在这波下跌中归零了,三年零收益。

何帅更优秀些,交银优势行业直到2018年7月才开始跌,但因为三年前的位置太高,“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降到了7%左右。

还有周海栋,2022年表现也很好,基金涨了13.6%,但因为2022年底对应的是2019年底的较高位置,所以2022年底,华商新趋势优选的“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也从60%+降到了35%。

另一个是判断失误。

比如金梓才,去年他重仓了猪周期,但猪周期表现并不好,基金跌了10.38%,然后“三年滚动年化收益率”直接从60%降到了11%,快速回撤。

3)“三年翻倍”后,高收益能持续多久?

或者换个说法,怎么避免高收益基金大起大落?

和基金经理的风格有关,

跑出来的几个基金经理,

沈楠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还会择时,周海栋、金梓才是轮动,何帅也抓住了好几次机会才把优秀业绩延续了几年。

也就是说,要依靠基金经理的“闪移腾挪”,抓住这个机会后,迅速寻找下一个机会,如果持续判断正确,那就能将优秀业绩延续下去,但这个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挺高的。

当然,也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鲍无可给出了答案:买价值也行。

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特别看中低估,别管是买低估行业,还是在高位减仓,都大概率能在随后的大跌中跑赢同行,净值走势也更稳一些。

但买价值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

首先,价值基金进攻性不足,2015年牛市顶点的前三年,鲍无可刚刚翻倍,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涨了112%,市场平均水平,同期涨幅在200%附近,甚至超过200%的基金一大把。

其次,太看重“低估”的基金经理可能碰到价值陷阱,这个就不展开了...

03

巴菲特的长期收益

再来看看***的情况,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巴菲特,1965-2021年,长达57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实现了“年化20.1%”的投资奇迹。

是有人投资收益比他高,但投资持续时间比他长的几乎没有。

所以,他的长期收益对我们分析“怎么持续优秀”,以及“均值回归是怎么发生的”也特别有借鉴意义。

这是巴菲特每年的收益和标普500的收益对比,标蓝的代表“三年翻倍”。

可以分为三段:

(1)1969-1971年,连续3年“三年翻倍”

这期间主要归功于巴菲特的操作,标普500在那几年表现一般,只在1967年涨幅超过30%。

(2)1975-1999年,25年中有18年“三年翻倍”

这期间是美股的黄金大牛市,从1975年到1999年,标普500涨了51.6倍(含分红),而且25年间标普500只有3年是下跌的,跌幅也只有个位数。

给大家贴下行情图,期间标普500是这样走的,羡慕啊...

在大牛、长牛的背景下,1977-1987年,连续11年巴菲特都实现了“三年翻倍”。

也就是说,在1975-1985年期间,任何时候买巴菲特,并持有3年以上,都能获得翻倍的收益。

1994-1998年也是一样情况,巴菲特连续5年实现了“三年翻倍”。

这是巴菲特的高光时刻,也是巴菲特资产增长最快的25年。

画在图上的话,是这样子的:

在1976-1998年,巴菲特持续、大幅跑赢标普500。

(3)2000年后,只有一次接近“三年翻倍”,2012-2014年涨了96.8%

然后就是2000年后了,巴菲特的出色表现突然、一下子都消失了,此后和标普500基本同涨同跌。

最接近“三年翻倍”的时候是2012-2014年,涨了96.8%。

其他时间,连续三年收益只有一次超过了60%,两次超过了50%。

所以,算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的话,他也就慢慢从高光时刻的30%回落到了20%...

(PS:2000-2021年,巴菲特的年化收益是10%,标普500(含分红)的年化收益是7.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何选择优质基金?挑选适合你投资风格的基金?欢迎报名雪球官方团队为你重磅打造的免费精品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

雪球基金是获证监会核准的持牌基金销售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资服务

华夏大盘精选,成立以来35倍回报,早已跌下神坛

点击 ↑↑ 上方蓝字关注“财说得明白”

财说得明白

【财说得明白评十倍基:华夏大盘精选,成立以来35倍回报,早已跌下神坛】

比较新的基金投资者可能不太了解华夏大盘精选,当看到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累计3400%的回报时,可能会目瞪口呆。2004年8月份基金成立时投入10万元,现在已经变成350万元,连最好地段的房子都比不上这个涨幅。

该基金走势最好是王亚伟管理期间,2006年初到2012年中离职,王亚伟为这只基金带来了12倍的回报。但是在那之后业绩就开始变得比较平庸,如果说最近5年累计96%还不错,那么最近的两年只有64%就比较差了,排名也到了1000名以外。2018年下跌将近20%比平均跌幅还高,2019年也只是上涨44.7%,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风采。

现任的基金经理虽然从2015年底开始有管理基金的经验,但是他更倾向于管理偏向稳健保守的基金,他管你的好几只基金债券持仓比较高。也曾管理过一些偏股型的基金,但是业绩就不太理想低于平均水平。下图二是现任经理管理的几只基金情况。

目前华夏大盘的规模已经缩减的很厉害,留意他的投资者也不多了。              

【财说得明白评十倍基:兴全趋势投资成立以来累计涨幅2250%,现在净值只是0.91元】

有些投资者喜欢买便宜的基金,有些投资者喜欢买贵的基金。财说得明白评测过这么多基金,发现大部分贵的基金,都是因为长期涨幅不错,所以累积出比较高的单位净值,单位净值低的基金往往都是长期表现不太好的,甚至不排除有基金公司故意让基金的净值维持在一元以下的烂基金。

但是兴全趋势投资是一个特例,该基金自2005年11月成立以来累计涨幅2250%,长期的表现非常稳定而且可观,因为成立以来合计14次的分红一次的拆分,所以目前单位净值仅是0.915元。看来便宜也有好货。

该基金的短期走势只是中等偏上而已,谈不上优秀,但是如果看他的长期业绩就会发现,每一个单一年度的涨幅排名都在中位线以上,这就像长跑,跑得并不快但是慢慢却领先了。

而且基金的换手率非常低,交易费用仅占总费用的10%上下,这一点对于长期投资者也非常重要(下图一)。因为持有时间长,如果交易费用占比高累积下来花的总费用就是一笔大数字。

不过,也需要注意该基金目前的规模太大,超过200亿元,而且这些年来一直采用多经理制度,从2016年到现在短短4年已经通过该基金培养了三位新的基金经理,该基金似乎成为了新兵练习场。(下图二)

【财说得明白评十倍基:富国天益价值,两位明星经理接力,累计涨幅近2000%】

富国天益价值是2004年成立的,目前累计涨幅1984%。

基金曾经被2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过,目前他们分别担任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和富国基金总经理。张晖曾管理10个月,任职回报为21.21%,陈戈管理该基金9年,任职回报高达351.63%。

不过目前的基金经理却是一位新人,从2019年7月才开始管理基金,该基金是他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最近一年累计70%的涨幅,总算还是超越了同类平均水平不少,目前来看除了资历较浅,业绩还不错。但毕竟是新人,没经历过熊市,还不能确定长期的表现如何。

【财说得明白评十倍基:富国天惠成长,15年未换经理,复权单位净值近20元,涨幅1837%】

这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由朱少醒单独管理,管理该基金时间接近15年,在公募基金行业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之前对该基金评测时,认为该基金的规模比较稳定,但现在一年过去却发现,这一年来规模增长速度快了点,从38亿份增长到47亿份。当然这样的规模增长速度,比起一些近期的热点明星基金来说,还是算比较稳定的。

由于该基金一直由一位基金经理长期***管理,所以投资的风格非常稳定,过去长时间维持90%以上的股票仓位,很少择时调整。不过前十大持仓股并不算特别集中,维持在40%以下,从这一点看出基金经理的选股范围还是比较大的。

2019年和2020年的涨势不错,但是投资者不要忽略在2018年2016年,当股市下跌的时候该基金的跌幅更大,就是说该基金的特点是波动比较大(下图)。所以虽然这支基金长期累积业绩不错,但是不适合短期持有。

如果喜欢长期定投的朋友,这一类基金表现会更好。

【财说得明白评十倍基: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价格10.6元,累计涨幅20倍,刘彦春管理,还有一只鼎益,也是十倍基】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是一只老基金,成立到现在已经16年。该基金前些年的业绩相对波动较大,不算理想,从2014年到2018年的5个年度里,只有2017年还可以,其他4个年度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都是中下。不过2019年上涨74%,今年以来又上涨46%,挽回了颓势。

但是该基金的历史累计业绩却非常不错,成立以来累计上涨1960%,排名非常靠前。

最近两三年业绩好转,要归功于2018年2月份开始管理该基金的刘彦春,他管理的多只基金最近两年的表现都很不错。在这只基金里股票仓位超过90%,前10大持股就达到了70%非常集中,但是换手率非常低,说明对于看好的股票,集中持有长期持股。

目前该基金的规模并不大只是16亿元,不过基金经理管理的总规模比较大达到350亿元。

刘彥春还管理着景顺长城鼎益混合,同样是一只老基金,2005年成立,目前累计涨幅1776%。刘彦春管理该基金的时间长达5年,任期内累计回报224%。在这一只基金里体现了相同的投资风格,股票仓位高,持股集中,换手率低。这支基金的规模略大,56.4亿元。

以上是本期基金的测评内容,关于怎样更好的选择基金,欢迎继续留意我们的基金评测系列。

"财说得眀白”已经开通文章留言功能,欢迎读者对文章写下留言一起交流,探讨适合你的理财技巧。

关注财说得明白

回复基金,获得基金评测总汇

将理财知识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现在怎么样

可以上天天基金网查看有关情况,收益情况也有。华夏大盘早就已经开放申购了,所以现在如果想买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华夏大盘自王亚伟离任基金经理以后表现非常一般,所以不要再指望它能取得以前那样的骄人业绩,把它当作一般的股票基金即可。现在股市比较弱,如果作为长线投资建议少量购买,注意做好各类资产的合理配置。  净值能反映一定程度的收益水平,但要看某一阶段的收益,还是要这个阶段最初和最后净值的比较,不能单看净值。

现在做基金定投合适吗?定投比较好的基金。谢谢

给你推荐四只定投基金,你参考一下。华夏红利,它从2005-6-30成立以来,累计增长了526.13%,去年也增长了73.97%。兴业趋势,它从2005-11-3成立以来,累计增长了555.44%,去年也增长了64.59%。中信红利,它从2005-11-17成立的,累计增长了486.17%,去年业增长了71.97%。银华价值优选,它从2005-9-27成立以来,累计增长了499.01%,去年增长了110.88%。

每天读懂一只“基”—华夏大盘精选混合000011(积极配置型)-上篇 - 知乎

摘要:这基金好像从来不想“多要钱”……

正文内容开始前的郑重提示:

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做基金基本拆解、并非进行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内容选择拆解标的方式及步骤为:晨星网——基金筛选器——选择一家基金公司——选择“3年3星以上+5年3星以上”两个条件——按5年评级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拆解。基金数据截止至文章撰写当天,具体日期在基金详情图当中有体现。

任何推荐本身都有极大*限性,投资决策只能由自己做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想表达认真看一只基金产品的基本步骤,由于每只基金历史信息不同,碍于文章篇幅有限并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需全部详细资料,请自行查阅基金历年公告。

华夏基金公司成立时间也在1998年,比国泰和南方只晚了一个月。作为老牌公募基金公司,华夏这些年来给A股市场做出的贡献、给公募基金行业做出的贡献,是相当灿烂夺目的。

还是用晨星网的“5年三星以上”+“3年三星以上”两个条件进行一下筛选,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数据来源:晨星网

被选到的基金一共有23只,但是这23只的数量是多算了的(里面包括复制基金、同一只基金的不同份额、ETF基金的场外联接,这些都去掉的话也就不到20只的意思了)。

严格按照星级顺序去看的话,其实应该先看华夏回报混合,但面对华夏大盘精选这只成就了公募一哥王亚伟的老基金,实在是挪不开目光。并且这只基金在前几天***基金报的盘点当中,以成立至今4383.33%的总回报傲视群雄,至今也是很多人在重点关注的一只基金。

但是,历史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这只基金在过去创造的辉煌,能够成功的延续到未来嘛?这基金到底传奇在哪里?现在还是否值得买呢?

违反一下拆基顺序,先把最经典的这只“华夏大盘精选”提出来,作为华夏系列的第一只基金、在牛年第一个交易日,借个好彩头,来细读一下。

2004年对于A股公募基金市场来说,还是个不怎么成熟的时间段呢。

1999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开始于5.19历时2年左右的行情,公募基金在当时庄股炒作成风的市场上,因为一大堆的投资约束,导致表现超好,赢得了市场尊重;到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才刚发出来,但是市场容量又有限,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问题让整个市场也没什么活力释放。

对于A股市场来说,2004年就处于一个有点青黄不接的这种状态下吧。看一下上证指数的表现,应该比较能说明问题。

数据来源:Wind

如果说站在现在去看这个2004年8月11日的基金发行时间,真是很容易觉得选择的不怎么样。因为我们看过很多基金了,特别了解基金公司喜欢在牛市发基金,就是因为投资者热情高涨嘛,容易募集到更多的钱。

站在现在回望当时的上证综合指数真是觉得,这点位实在是有点尴尬的,只不过对于基金的“成长”来说倒确实挺好,基本是妥帖的地位布*,过不了多久就会迎来大盘见底,然后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2006年正式启动的第一轮大牛市。

可惜,这些后来发生的事情站在当时是看不到的,当时已经看到的就是这样——

数据来源:Wind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看形态都会觉得当时的情况还挺让人绝望的,也许会有技术分析大神跳出来说“这形态已经看到希望了”什么的,这事儿咱也别抬杠,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面对这种“跌跌撞撞”都会觉得发自内心的迷茫。

很喜欢张坤在2020年四季报当中写到的一段话:

真实情况基本就是这样,尤其是当你很习惯在看基金的时候去注意一下基金成立时的A股市场背景,就会发现:

很多超牛的老基金当年成立的时间可能在当时来看确实不咋地,但胜在成立时间够早,又遇到了“对”的基金经理,就享受到了多年来市场长期向上的红利。

这个红利并不是那种短时间、三五年内,靠着板块轮动或者结构性行情,跑出一波比较亮眼的业绩,然后当市场发生变化,为了保证业绩去紧追不舍,导致风格漂移,最终被群嘲的那种急吼吼“不从容”的状态能比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所有成立时间够早的老基金表现就都一定好,不太好的、甚至清盘的(导致了幸存者偏差)都是有的!因为这段时间经常被问到入场时机的问题,比如过完春节是不是好的入场时机什么的,刚好借用基金成立时间来说明一下。

关于入场时机这问题,其实只要你把上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这样比较代表A股市场的宽基指数打开看看,顿时就会觉得挺有数的。

只要不是选在极端大牛的时候入场,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想好了去做长期投资的话,入场时机就真的不是一个每天都要纠结的问题。

当然了,如果非得在2015年5000点入场,还买的都是泡沫股票,那想要翻盘的话,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

数据来源:Wind

这只目前为止***公募基金当中累计业绩的TOP1,成立在2004年8月11日。成立至今16.5年的历史,取得总回报4384.44%,年化复合回报25.89%,截止2020年4季报,规模71.38亿。

这43倍怎么算出来的一会儿再说,还是先看看基金的基本信息。

2020年10月14日更新的基金合同当中,华夏大盘精选给出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新华富时***A200指数。

这个指数说来也简单,就是A股指数系列中包含按市场资本总值排列,前200家最大公司的股票,典型的大盘股指数。

2020年10月14日更新的招募信息当中,对基金的投资风格是这样描述的:

往前倒了倒去看这基金最初招募发行的时候这些内容是什么样的,基本没变化,关于投资范围也是始终保持着:

但是这只基金这些年都是这么始终坚持去买大盘股的嘛?

A股的两轮大牛市,2006-2007那一轮吃的是股权分置改革的红利、2014-2015年那一轮有过“国退民进”的短暂红利。

但是TMT题材、创业板崛起包括现在科创板的崛起,也是不能忽略的好机会,如果基金真的是这么忠诚于大盘股的话,会不会错过一些机会?

持仓的问题放到后面去看,先来关注一下这个43倍总回报是怎么出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冷静一下,这事儿要从基金净值的角度去看!

华夏大盘精选当前的基金净值,也就是我们想去“买”基金看到的那个价格截止2021年2月10日收盘,是21.891元/份。这个净值去看的话,就绝不是当初1块钱买进去,放了16.5年变成43块钱的意思对吧。

对于基金来说,成立了这么多年,正常情况下,一定是分过很多次红的,那么这些分红就该被累计进去,才能看出来基金一共给投资者赚了多少钱。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华夏大盘精选从成立以来就一共分过18次红,但是这些分红确实算不得多,尤其是对比基金的单位净值的长期表现去看的话,不过这分红水平对于其他的很多我们看过的基金来说,也真是算得上可以了。

尤其是2012年的那一次分红,每份分出去3块钱…要知道很多基金的单位净值都到不了3块钱的。

这些分红加进来之后,就是华夏大盘精选的累计单位净值,截止2021年2月10日收盘,是28.695元/份。

这累计单位净值也达不到43倍,别着急,还有个复权单位净值!

复权单位净值描述的是最理想的一种情况,就是当年这基金发行的时候我们就买了,然后中间的所有红利都选择了“红利再投资”,并且一直拿到现在的情况。

至于总回报4383.33%,就是用复权单位净值44.8333元-1元(发行净值)/1元得到的结果。

所以,这基金确实很厉害,但40多倍的回报也是最理想的情况和假设,其实大多数人投资基金都并不会从一开始发行的时候就买进去,一直拿住16.5年的,即使很看好一只基金,很可能也是中间反复的买买赎赎的。

不过,任何能赚钱的基金、能赚钱的股票,一定是因为有长期向上的趋势,否则再怎么努力操作,面对直线下跌状态,那也一定是赚不到钱的。

关于华夏大盘精选的长期净值表现,我们拿出单位净值的走势来感受一下吧:

数据来源:Wind

以前看很多其他的基金,单位净值这张图里面,经常也会画虚线出来,但那个位置是1块钱。到了华夏大盘精选这里,同样也画了虚线,但这次的两条虚线位置,一条在5块钱的位置上,一条在10块钱的位置上。

正是因为这基金的净值一直都挺高啊,所以才会说,分红水平相对基金净值来说真是不算高,尤其是当基金净值稳定的保持在5块钱之上以后。

那么,华夏大盘精选当前21.891元/份,这个基金净值是个什么水平呢?

数据来源:Wind

把所有的开放式基金全都拉出来,做一下净值从高到底的排序,华夏大盘精选排在第16位,排在他前面的15只基金当中,有14只都是债券ETF,只有嘉实增长一只是偏股混合的同类基金。

其实这基金也是挺奇特的,A股公募基金的发展历史上,有过很多为了照顾投资者情绪,进行基金拆分的操作。这种操作其实很简单,完全是出于对消费心理的体察做出的操作,也是基金公司为了做大管理规模,去做出的营销手段。

就是因为当基金净值涨的很高了,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好贵”,也就不去买了。所以,把原本净值20块钱/份的基金,去拆分成5份4块钱/份的基金,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降价”了,也就会吸引很多原本想买但不敢买的人来投资了,但其实基金的本质根本就没变。

但华夏大盘精选的单位净值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么多年来,在5块钱以上的时间基本有14年、在10块钱以上的时间将近8-9年!

但人家就是不拆分,就是这么高冷,也没有什么想吸引更多人投钱进来的意思。

而且,更重要的是,华夏大盘精选不但不主动去吸引投资,历史上还曾经有过长达2169天的暂停申购!

数据来源:Wind

2007年1月19日-2012年12月27日,华夏大盘精选选择暂停申购,理由是:持有的部分股票处于股权分置改革阶段,预计上述股票复牌后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这段长达2000多天的暂停申购的时间,就发生在A股公募一哥王亚伟的任期当中。

说到这里,造就华夏大盘精选传奇的重要人物王亚伟,就必须得大书特书了~明天继续细看吧!

每周一-周四18:00,拆解基金,学会细读产品,让选基不再焦虑!

华夏回报基金怎么样?华夏大盘精选还能买吗?- 青年创投网

2023-06-2015:29:16来源:***物联网

华夏回报混合A是老牌基金了,成立以来分红超过121亿,回报率更是超过了十倍,是少有的“十倍基”,业绩很稳定,长期投资可以作为首选

4102华夏1653大盘早就已经开放申购了,所以现在如果想买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华夏大盘自王亚伟离任基金经理以后表现非常一般,所以不要再指望它能取得以前那样的骄人业绩,把它当作一般的股票基金即可。现在股市比较弱,如果作为长线投资建议少量购买,注意做好各类资产的合理配置。

标签:华夏回报基金怎么样华夏大盘精选还能买吗华夏大盘精选为什么这么牛华夏经典混合怎么样

华夏回报基金怎么样?华夏回报混合A是老牌基金了,成立以来分红超过121亿,回报率更是超过了十倍,是少有的...

根据北京市文物**属事业单位2023年度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公开招聘工作

二手四眼Polo怎么样二手车市场日益兴旺,而二手四眼Polo作为一款经典的

经济复苏看消费,刚刚过去的“618消费节”正是观察民生消费新趋势的重

1、《有妹的我还算是路人么》是连载中的一部都市类轻小说。2、作者是宽

[其它]华夏基金哪只好?华夏大盘精选混合怎么样? - 南方财富网

华夏基金哪只好?华夏大盘精选,该只成立于2004年8月11日,成立17年大赚41.39倍。

基金兴华是华夏基金旗下首只基金产品,该基金成立于1998年4年28日,封闭期15年,2013年4月12日,转型为华夏兴华混合型基金。

在封闭期,基金兴华是54只老封基中,唯一一只收益率超过10倍的基金,1999年的519行情中股市暴涨,基金兴华很快确立了业绩的领先优势。

2013年基金封转开后,基金兴华的总体业绩依然不错。2015年大牛市中,这只基金当年赚了51%,2020年市场火爆,该只基金也大赚71%。截至2021年8月24日,转型后的华夏兴华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40.3%,年化回报19.36%。从基金成立到转型,累计23年下来,华夏兴华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高达53倍,赚钱效应也非常惊人。

从基金兴华到华夏兴华,该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也是众星云集。

华夏兴华任职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为阳琨,他从2007年6月任职至今长达14年时间,经历了产品封转开的时期,任职基金兴华时期,年化回报为7.29%;华夏兴华时期,任职年化回报19.35%,成为华夏兴华23年绩优业绩的最大缔造者。

历任的任职经历中,多年获得业绩冠军的王亚伟是首任基金经理,现任公募管理规模最大的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也曾担任该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外,江晖、石波、张益驰、刘文动等,也都是基金业知名基金经理或投资总监,23年9任基金经理前赴后继,共同打造了这一优秀的长期业绩。

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怎么样

截至2014年1月31日,这只基金在今年的净值增长率(%)是-3.79。

华夏大病啊只呢盘精选3月份基金行情怎么样

华夏大盘精选混合(000011)混合型中高风险12.2960单位净值[04-03]2.11%涨跌幅147/398近3月排名近3月35.49%近1年67.93%最新规模21.11亿成立时间2004-08-11

09年基金公司排名

华夏大盘精选(000011)以116.19%的净值增长率荣登榜首,银华核心价值优选以116.08%屈居第二,仅落后华夏大盘0.11%,位居第三的新华优选成长为115.21%。

文章推荐:

华夏大盘精选怎么样(那些“三年翻倍”的基金,

怎么看股票资金流入(怎么看股市里的资金流向

ai应用龙头股票有哪些(人工智能概念股有哪些?

易方达中盘基金基金净值查询(易方达价值成长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中型企业吗(工业企

550万欧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20欧元大约等于多少

002292历史资金流向(股票奥特迅2020年7月21日收盘价

华龙一号在哪个城市(红星新闻|揭秘“华龙一号”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