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股票为什么可以买(双汇发展父子反目引发股价大跌!别光想着“吃瓜”,看看你的基金是否买了这只股票?)

admin 2024-02-20 13:41:55 608

摘要:双汇发展父子反目引发股价大跌!别光想着“吃瓜”,看看你的基金是否买了这只股票? 君君的新伙伴来啦!这里有湖南吃喝玩乐攻略、精选好物推荐,爱上湖南本地生活,请关注它

双汇发展父子反目引发股价大跌!别光想着“吃瓜”,看看你的基金是否买了这只股票?

君君的新伙伴来啦!这里有湖南吃喝玩乐攻略、精选好物推荐,爱上湖南本地生活,请关注它

8月17日晚,一篇题为《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引得万洲国际及双汇发展股价连续两日大跌。

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不久前被免去万洲国际所有职位的万隆长子万洪建。他在文章中指出了万隆及万洲国际的诸多敏感问题,例如“洗钱”“化公为私”“偷税漏税”等。

18日中午,万洲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谨此澄清,指控不真实且具有误导性。

不光“父子内斗”,经营层面,双汇发展的答卷也并不好看。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实现营收348.42亿元,同比减少4.14%,归母净利润为25.37亿元,同比下滑16.57%。

对于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原因,双汇发展在半年报中表示:“收入下降主要受本期猪价、肉价下降较大的影响。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冻品盈利基数较高、本期由于中外价差收窄进口肉盈利下降、员工及市场费用的投入增加等”。

这是2018年以来双汇发展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增速双降。截至8月19日收盘,双汇发展报价24.98元/股,年内跌幅44.81%,2020年8月底,双汇发展触及63.33元/股的历史最高价。

多只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因此受拖累,其中就有兴证全球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根据双汇发展半年报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有4只公募基金入围,其中有三席是兴证全球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分别是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持股2344.17万股,兴全合润混合持股1658.99万股,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持股1358.59万股,且三只基金在二季度均出现增持。

其中,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兴全合润混合均为谢治宇管理,合计持有双汇发展共12.78亿元。事实上,谢治宇今年的业绩回报略显颓势,截至8月19日,兴全合润混合、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年内收益分别为0.68%、-3.06%。

网友评论:

你怎么看?

谁能帮忙查一下双汇发展在瘦肉精时间曝光前也就是2011年3月15号之前,气股票流通市值是多少

双汇股票的价格与双汇火腿肠好吃与否关系并不大,不一定买双汇股票的人都是喜欢吃双汇火腿的。瘦肉精事件前,他的股票涨是因为大家看好双汇的未来发展前景,才会不断地推升股价。事件发生后,这个被看好的前景没有了,股票没人买入只有抛售了,股价就会下跌,疯狂抛售那就是疯狂下跌。至于前段的横盘有可能是主力托一段时间好出一些货,到出货的尾声就是暴跌了。现在刚两个跌停,这事还没完,看看吧。

浙江金华火腿为啥出名?双汇发展的最近公司股票上市的技术分析?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买了双汇发展股票,八十元一股,现在怎么办?如果双量始团记复样预该核张东汇倒,那股票怎么办?真的股票变废纸吗?

双汇品牌不会倒下的,双汇发展和双汇火腿肠不是一个公司,属于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双汇集团旗下有{双汇发展,双汇实业,双汇冷鲜肉,双汇火腿肠,双汇调料}现在双汇发展有权选择到底要不要整体上市,还是把双汇冷鲜肉、火腿肠这一部分不放在公司上市范围之内。现有的双汇发展,基本不会存在您说的那种倒闭的现象。最多亏***,几年后变成ST公司。如果倒闭的话,就会退市。先进行破产清算,然后把债务偿还、税偿还、应付职工薪酬偿还、之后剩下的钱就会轮到股东分享。即便这样,也不会存在废纸一张的现象。

融资融券板块股票有什么特点?

在股票市场中,可融资融券的股票会受到融资融券业务的影响可以提高股票的流通性,也可以增加股票的交易量使股票交易变的活跃,也有助于形成合理稳定的股票价格。但是,由于融资融券具有杠杆的风险性,因此,融资融券板块股票一般都业绩不错!

(000895双汇发展)双汇发展抄底 - 四字财经

指数基金有哪些优质回答指数基金非常多,下面列举5个:1、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

ST金花股份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业务。最近,该公司的股票行情和公告引起...

凯德石英行业领先吗?——一名股票分析师的观点凯德石英是一家专注于石英石材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广泛...

恒瑞医*东方财富网股吧最佳答案1恒瑞医*股吧是专业的股票信息分析论坛,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

上证指数是***大陆证券市场的主要股票指数之一,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市值较...

股票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才能在市场中获得长期的稳定回报。接下来,四字财经带你了解000895双汇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000895双汇发展)双汇发展抄底希望可以帮你解决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答一、对话泽熙寻找草根英雄投资秘笈(这是徐翔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泽熙投资总经理徐翔在创造一个又一穗塌个资本市场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神秘。7月13日,徐翔接受***证券报独家专访。这是他首次打破神秘,对外讲述他的投资术。

虽然在投资领域声名鹊起,但徐翔认为,外界并不了解自己。他告诉***证券报,股市里没有神,除了一点点运气之外,更多是靠勤奋和努力。

***证券报:投资有很多风格,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徐翔:外界的评价大多不了解实际情况,说这些话的人认识我吗?他们了解我吗?我们交流过吗?都没有。

说我交易能力强?什么样算交易能力强。投资没有那么简单,只靠交易就能赚钱。交易只是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做很多工作。

***证券报:你们的投资决策是怎样做出的?

徐翔:我们的研究员对行业和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实地调研,筛选出股票,我来做最后的投资决定。

***证券报:对于研究员提供的报告,你如何判断其投资价值?

徐翔:要符合三方面因素:首先是***政策要支持。我很偏好新兴行业,因为政策扶持的方向就在这里;其次,行业处在上升周期。公司能从行业发展中分享收益;最后,公司的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强,估值便宜。

***证券报:资本市场经常讲故事,你不会去听公司讲故事吗?

徐翔:很多公司讲的故事都是假的,不可信;就算有些是真的,也没办法把握。主要还是从政策、行业角度分析。

***证券报:你的持股周期一般是多久?

徐翔:不一样的,有的只有几天,有的会半年甚至一年。

***证券报:大家看到的都是你非常成功的一面,你会犯错吗?

徐翔:当然,这个市场里没有谁是神,大家都会犯错。我也踩中过地雷,也会错过黑马,投资就是这样。

***证券报:从泽熙的五期产品来看,净值管理一直做得不错,很少有业绩回撤,你是怎么做到的?

徐翔:一句话,止***要坚决。投资一定要设定止***线,一旦股票走势触及止***线,要坚决止***。

根据个股的弹性不同,止***线的标准也不同。如果对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太大把握,可容忍的浮亏就很小;如果对公司的基本面非常有信心,即使出现较大下跌,也会持续持有。

***证券报:你对目前的市场怎么看?主要投资哪些品种?

在投资市场里,除了优异的投资成绩,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泽熙投资从成立之初,就以投资成绩出色闻名。徐翔有哪些独特的经历?泽熙有哪些投资基因?这都是外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证券报:在***资本市场上,你被很多人看成一位十足的草根英雄。能谈谈你的股市成长经历吗?

徐翔: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入市炒股,当时只是一个高中生,家境非常普通,入市时只有几万元启动资金。但是后来伴随***经济的腾飞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

***证券报:业内人士告诉我,你从不出席任何公开的论坛、会议,也很少去上市公司调研,那么你是如何取得现在的成绩?

徐翔:这只是我个人的性格而已,我不是很擅长在公众场合发言,所以尽量避免出席这样的场合。但是在熟识的朋友之间,我还是很开朗的。目前我们公司的投资决策主要由我来做。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也基本没有时间去调研。但是我们有一支比较成熟的研究团队,30多个研究员,覆盖了很多行业。他们很辛苦,要到处飞来飞去。我的投资决策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调研结果。

近年来,阳光私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质疑声也滚滚而来。泽熙投资表示,阳光私募行业从制度设计上基本杜绝了操纵股价、左右市场等违规行为,要挣钱完全得凭真本事。同时,泽熙投资也呼唤一个能够让阳光私募规范成长的良好环境。

***证券报:很多基金经理转行阳光私募之后,经常遇到外界的频繁质疑,从业绩到管理,橘卖从投资到风控,承受了较大压力。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徐翔:外界对泽熙有很多质疑,我想这不完全是出于炒作和吸引眼球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地反映出市场中对泽熙存在的疑问。他们会问,为什么你规模这么大,而业绩总是这么好。他们会问,为什么你的风险控制得这么好?市场下跌时,为什么你的净值不回撤或回撤得很少?为什么泽熙选的股票很多会涨幅那么大?这些都是市场存在的疑问,希望泽熙能够得到解答。我们很理解。

***证券报:这些疑问,你们如何回应?

徐翔:理论上讲,资产管理行业与某些行业不同,在言论和行为方面监管更严谨一些,尤其是投资经理,职业特性决定他们要少说多做。因此,即使有些质疑,我们也很少回应。问我们对市场的看法,我们也总是保持沉默。但如果是涉及到公司大是大非的问题,例如有人说我们涉嫌违规,这就必须要正面严肃回应。若是有人滥用媒体职权,捏造事实,***害我们的名誉,我们迫不得已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对于质疑,我们公司的心态基本上是坦然面对。之所以坦然,首先是我们没有任何违规操作。另外,有人质疑说明大家在关心我们,我和很多质疑我们的人聊过,发现他们绝大多数不是很了解泽熙,但是从心眼里他们还是很希望阳光私募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希望泽熙是凭真本事赢得业绩。

***证券报:很多人会跟着你们选股,也会对你们的操作风格产生质疑,认为是你们造成了股票的大起大落,你怎么看?

徐翔:这可能是一个误读。事实上,一家私募基金如果阳光化了,在操作股票过程中很难做到激进。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这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主观上讲,因为市场上对我们的席位跟踪紧密,我们必须避免激进的大买和大卖,希望投资节奏不被打乱。从客观上讲,目前监管日趋严谨,交易所和信托公司都对我们有监管。信托合同对我们有很多约束,而一些信托公司的系统也自动对我们的操作做了设定,不能违规进行买卖。

***证券报:总体来看,阳光私募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否仍较为复杂?

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7日,实收资本3000万元。公司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5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公司有投研管理人员3名,行业研究员30人。

泽熙的第一期产品泽熙瑞金1号成立于2010年3月,初始规模10亿元。该产品成立之初即赶上A股市场大跌,但是产品净值逆市走高,两个月跑赢大盘近50个百分点,泽熙投资由此名震江湖。

从投资风格来看,泽熙产品净值稳健,技术全面,风格灵活,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根据数据统计报告,泽熙瑞金1号是目前所有阳光私募中唯一进入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排名前1/10的私募产品。

从泽熙投资每周披露的产品净值可以看到,旗下5只产品净值表现稳定。虽然一年多来A股市场跌宕起伏,但产品净值很少回撤。从单月回报来看,在去年大盘震荡走低的环境下,泽熙多只产品仅去年6月出现微幅下跌,其余月份均保持上涨态势。

今年A股市场表现乏力,近乎小熊市,泽熙旗下5只产品直到今年5月20日的净值一直优秀。5月最后一周大盘加速下跌,泽熙投资未能幸免于难,净值有所回撤。但在接下来6月的反弹中,泽熙投资再度使基金净值短期内大幅回升,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再创新高。

根据数据统计,就单只私募基金的业绩来看,泽熙4期以10.43%的近1个月绝对收益率夺冠。另外,泽熙5期成功登上6月前十名榜单,均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基准指数。据展恒数据统计显示,凭借着6月的反弹,泽熙瑞金1号在上半年取得可统计的非结构化产品中排名第二的佳绩。

根据泽熙投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目前泽熙旗下5只产品在扣除费用之后的净值全部在1.3元,其中泽熙瑞金1号净值翻倍,净值达到2.0193元。这样的业绩和今年上半年八成私募跑输大盘,甚至出现大量清盘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打破了多年来阳光私募很难做到规模与业绩并轨的魔咒。

二、徐翔谈火中取栗:抄底断崖股踩点定增概念

徐翔在A股市场的名气已久,且相当另类,但是为人异常低调,极少接受采访、不允许拍照,亦不理会外界质疑。

他并不避讳自己热爱短线操作,看盘是徐翔的主要日常工作。即使是监管部门调研阳光私募的座谈会,他也因为和交易时间冲突而借故没有出席。

从谈到自己在20岁出头即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成员,再到三年前成立私募基金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泽熙投资),业绩巨幅波动,屡屡夺人眼球,徐翔口中屡屡提到***赌场来做比喻。

徐翔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年龄,只表示1993年在宁波炒股时已经有了身份证。他自称宁波市区人,肤色略白,戴着眼镜,宽松的暗纹衬衫,中等身高,略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头发有些蓬松地半竖起来。

2005年,徐翔从宁波迁到上海,经历了A股的一波大牛市,2009年成立泽熙投资,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总管理规模在70亿元左右,规模仅次于目前阳光私募中管理资金规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阳投资。“我们70亿的投资中,有至少40至50只股票。”徐翔说。

根据一些第三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泽熙旗下的五只管理型产品均已运营满二年,在二年期的业绩排名中,五只产品曾经同时实现20%正收益,同时排前十名。其中,泽熙瑞金一号曾一度翻番,大幅度跑赢市场及同类产品。

泽熙投资的业绩到底来源于徐翔投资手段高明,还是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之嫌,都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2011年7月,因为外界传言泽熙投资违规被查,徐翔曾首次接受证券媒体的采访,否认违规操作和被监管部门调查的传闻。

进入2012年12月,泽熙投资旗下产品由于折戟酒鬼酒,业绩大幅下滑。在一些排名中,泽熙投资的产品已经全部跌出前十名。

1993年,还是个高中生的徐翔带着父母给的几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那个时候,宁波老百姓家里几万元很正常,而且家里就我一个小孩。”徐翔说。

徐翔对股市热点的把握非常敏感,个人资产迅速累积,成为营业部高手。

“我学习股票,看书,听券商培训,也看国外投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宏观经济,也懂一点。”徐翔表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被“敢死队”选中的股票,大进大出,高起高落。这批人以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成员20人左右,核心是徐翔、徐晓、张建斌等。徐翔在成名后更被媒体封为“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

“涨停板敢死队是媒体吹的。证监会没查过,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徐翔说。

名气渐响之后,徐翔的一举一动开始为外界所注意,特别其在营业部的仓位、持股,很容易被泄露,有人专门分析其持股以跟风投资。徐翔对此颇为苦恼,称很希望阳光私募能争取到机构席位,摆脱跟风者。

徐翔被认为是一个抄底型选手,参与过重庆啤酒(600132)、双汇发展(000895)和酒鬼酒的逆市抄底活动,很多突然连续涨停的股票都与他有关。

相比造成了亏***的酒鬼酒,徐翔更愿意谈重庆啤酒,通过在敏感试点杀入重庆啤酒,他斩获不菲。

2011年年末,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被认为长期以研发乙肝疫苗为概念炒作股票,此后连续11个跌停。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

二次揭盲失败后,市场哗然。重庆啤酒继续跌停,20元左右徐翔再次入场抄底买入3000万股。此后,重庆啤酒一路涨到35元。徐翔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利数亿元。

“重庆啤酒我20元左右进去的,抄底然后反弹抛出,这就是赌一把,别人不敢像我赌这么大,这就是因为别人没有钱。”徐翔轻描淡写。

在徐翔眼里,这次抄底就像***赌博一样“赌一把”,有的人一把十万元,有的人只能一把几千元。徐翔甚至后悔当年投入抄底的筹码不够,“如果比例大的话,我今年业绩现在应该很好。”徐翔表示。

“任何断崖形状的下跌都会有一个反弹,徐翔摸准了这个规律。”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泽熙投资员工也表示,徐翔喜欢断崖形状下跌的股票,这些股票从底部回到原来一半位置,也有50%涨幅。

较之在重庆啤酒的大获全胜,徐翔一直重仓的酒鬼酒则成为“地雷”。

2012年11月23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此后酒鬼酒连拉五个跌停板。

根据酒鬼酒三季报,泽熙一号持有300多万股酒鬼酒,成本应该在50元左右。五个跌停后,股价在30元左右,泽熙亏***6000万元左右。

在酒鬼酒的第一个跌停日,泽熙投资成功卖出100万股,机构席位买入。

“当时媒体认为是大成基金接盘泽熙,因为当年徐翔接了大成基金的重庆啤酒,而其他机构要买可以等几天后再买。”一位私募人士表。

徐翔否认了与机构勾兑的说法。他承认100万股是自己卖的,但“朋友打电话过来问我谁买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好比在***赌博输掉了几百万元,走到门口捡了几万元。别人来问我谁给的没错,这几万元是我拿了,但里面输了几百万元,这点有什么意义”徐翔说。

徐翔表示确实有人在跌停之前出货,但“如果我跑了,肯定有人说我内幕交易。因此我买卖都不对”。

12月初,市场发现徐翔再次抄底酒鬼酒,显然有意复制重啤一役。

但徐翔在采访中亦称自己“看错的时候、割肉的时候更多,是偷偷摸摸剁掉,及时止***”。

除了寻找断崖式股票,徐翔的投资还围绕定向增发概念股,其基本操作手法是,定向增发消息公布前买入,等到有关公司高送转的消息出炉后立刻抛出。泽熙的员工也认为,徐翔的成功不是靠那些凶猛的股票,恒星科技(002132)、康得新(002450)、莱宝高科(002106)才是让徐翔赚了大钱的股票,持股时间不过一年左右。

2010年6月28日,恒星科技以每股10元的价格向四名投资人非公开发行2530余万股股票。

2010年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持有恒星科技500万股,占流通股第一位;之后泽熙继续增持,到2011年一季报,泽熙的两期产品累计持有1000余万股。

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做非公开发行都会有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政策,高送转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恒星科技宣布10股转增10股送1元。

“这些手段都需要谈判,但都不能公开拿到桌面上。”投行人士表示。

享受了高送转的盛宴,当年中报之后泽熙投资的两期产品退出了恒星科技,而在这一轮定增高送转过程中,恒星科技的股价最高曾达到35元。

同样有定向增发和高送转概念的康得新也有泽熙投资的身影。泽熙投资最早出现在2010年年报,2011年不断加码投资,2011年中报持有400多万股。

2011年6月10日,康得新公布10股转增10股派现金0.45元。2011年9月,康得新正式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泽熙投资则迅速在三季报中消失。

康得新2010年四季度股价最低17元,到2011年年中,复权后股价在40元左右。徐翔又一次成功。

“很简单,上市公司要定向增发,必须说个故事。而有人若要想知道这些故事如何结*,不过是花点成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伴随着定增概念的逐步退潮,徐翔也难以全身而退。永辉超市(601933)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持股1200余万股。2012年9月,永辉超市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永辉超市实际控制人认购了新增发股份,这等于定向增发失败。

泽熙投资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很多非公开发行参与者都被套牢,定增和投资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公司的主观愿望并不能成为二级市场投资的依据。

徐翔择时准确且作风凶狠,让泽熙的员工深表佩服,称他的择时往往不是加减仓的概念,而是空仓、满仓的极端操作,以证明其看得准。但徐翔曾经私下对公司员工表示,保证每年稳定增长,没有必要冒险。

目前泽熙投资有20多个研究员,徐翔极少实地调研,但是每天要听两三家券商路演。徐翔说,“研究员推荐股票,我也不一定买。”投资决策对内保密,目前基金经理、研究总监和两个助手组成泽熙投资的决策***会。因为推荐莱宝高科、康得新、恒星科技有功,三个研究员被徐翔奖励了宝马汽车。

泽熙投资员工表示,泽熙投资已经和公募基金类似,基本上放弃了趋势性交易为主的投资方法,而是选择大资金行业配置的主流投资方法,对自上而下的判断和择时非常重视。

一位公募基金高管表示,以前徐翔比较容易,转型到价值投资则很难。“从持股几天变成长期持股,主动权不在基金手中,需要考虑业绩、市场预期、宏观经济。”这位公募基金高管说。

这位公募高管判断徐翔依据主要是索罗斯映射理论,徐翔也曾对员工表示能理解索罗斯50%的理论。

“我非常理解彼得林奇的退休。”在采访中,徐翔表示自己无法和大师相提并论,也流露了倦意,“说实话,我也不想干,不算研究员券商推荐的股票,我现在盯200家公司,多累啊!有什么好干的。”

三、探访泽熙:37岁“私募一哥”徐翔的烦恼和焦虑

敲定“私募一哥”徐翔专访的5月12日,他掌管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泽熙投资”),刚刚传出被调查传言。

当时有消息称,“泽熙投资被查”或与泽熙6期在东方锆业(002167)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有关。泽熙投资至今未能现身***基金业协会的备案名单,是引发市场猜想的另一原因。

对于被调查传闻,泽熙投资明确否认。徐翔本人的回应是:“我管理100亿的盘子,东方锆业只买了1000万元,拿这个来内幕交易?”

而对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情况,徐翔称,泽熙投资已在4月30日前完成提交材料,只是公布仍需时间。

根据泽熙投资官网,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目前管理六只产品,其中五只产品于2010年3月至7月之间成立,截至今年5月9日,收益率在138.5%298.8%。其间,沪深300指数下跌34%。

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与徐翔曾有过一场谈话,谈话录音传出后,程定华声名大噪,泽熙投资则迅速退出了安信证券的交易席位。

目前,市场只知徐翔出身“宁波敢死队队长”,投资风格激进,是中长期业绩最好的阳光私募。

针对为何不参加证监会号召的私募“武林大会”的提问,徐翔说,“基金业协会要求各个私募公司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备案,我们在时限之前备了案,但到公布还有一段时间。”

今年3月,基金业协会要求已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4月底前履行申请登记手续,否则不得从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活动。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杨文辉日前表态,截至4月底,已有超过5000家机构申请备案登记,1500家机构已完成登记。

聊天时徐翔不时推推鼻梁上的眼镜,一贯低调的他略显不擅长面对媒体。

王亚伟在公募界以投资快、狠、准、稳出名,被认为与徐翔的投资风格相像。市场此前有人质疑“王亚伟靠内幕交易成名”,有人认为华夏基金其他基金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抬轿子”。

对此说法,徐翔轻笑说:“如果王亚伟是靠内幕信息成名,市场每天各种传闻,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用这个方法出名?”

他补充说:“靠抬轿子?那么多年,这么多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砸出一个王亚伟?如果王亚伟的成功,靠的是外因,跟他的能力没关系,为什么其他人不能用同样方法成功,又为什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之后,华夏基金没有再捧出一个王亚伟?”

“有些逻辑,你反过来推理,就知道有多可笑。”徐翔说。

眼下,关于华夏基金被调查的消息甚嚣尘上,但官方确认的消息寥寥。5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王亚伟在华夏基金公司期间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0.48%]基金”,已正式被证监会调查。但华夏基金公司否认了上述消息。此后一天的5月16日,证监会称,发现部分嫌疑账户与华夏基金公司管理的个别基金存在关联。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徐翔在2009年成立阳光私募公司泽熙投资,只是生存需要,徐翔其实没功夫替他人理财。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盘子越大越难管,徐翔根本不在乎管理费,把他自己的钱管好,才能赚更多钱。”

泽熙投资官网显示,该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仅在2010年3月至7月集中成立过5只产品,之后一直未发行过投资二级市场的产品。

据称,这些产品的资金不少来自徐翔的一些朋友,包括徐翔个人名下资产,其他资金来源不详。徐翔的说法是,“我们2期、3期、4期的钱,都是来自投资者。”

数据显示,2013年,泽熙1期、2期、3期、4期、5期的收益率惊人,分别为73.27%、29.96%、85.12%、50.65%、36.57%。据数据显示,去年泽熙3期和1期进入所有私募基金排名前五强。

而泽熙增煦则是徐翔于2013年9月成立的一只定增产品。据称,这一定增产品是为参与鑫科材料(600255)定增专门设立的。

去年9月,鑫科材料曾公告称,泽熙增煦在其定增中获配4980万股(发行价为5.16元/股,泽熙耗资约2.57亿元)。此后的2013年9月27日,泽熙增煦首次公布净值,收益率达14.15%。

由于净值快速增长,有知情人士透露,泽熙投资管理的规模早已于2012年底突破100亿元。

对于泽熙投资目前的管理规模,徐翔本人的回应是,“现在我们是100亿不到,因为年前分过红。”

据悉,泽熙1期到5期产品于去年11月集中分红,其中收益最高的泽熙3期在去年11月分红后,净值降至1元/份,目前该产品净值又升至1.81元/份,也就是说,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泽熙3期的收益率超过80%。

“很多人买了之后都不想退,我们必须尽快分红,让投资者退出。”徐翔说这话的时候,带着骄傲。

知情人士的说法也是如此:“跟其他公司到处找销售渠道、找投资人卖产品不一样,泽熙投资都是别人打电话问他们买产品,但泽熙不卖产品,徐翔没精力管别人的钱。”

2012年,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深圳成立了千合资本。去年9月,千合资本一则交易员招聘广告称:“未来进一步拓展到公募基金管理和境外投资领域,力争用3-5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公司现有投资产品资金规模超25亿元人民币。”

泽熙投资将办公地点选在上海陆家嘴(600663)东亚银行大厦,这里有众多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在这座大楼的电梯里,随时可能听到有人在讨论投资信息。

目前,泽熙投资主要设6个部门,分别为战略部、投研部、交易部、人事部、财务部、市场部。其中,投研部为最主要部门,共有研究员15名,还有几名研究员助理。

泽熙投资的研究员不限行业或地区,主要是看对个股的研究能力。而研究员的出身也不拘一格,有来自于如中金公司等券商、基金公司、投行,也有来自于实业和媒体。有的做过基金经理,拿过新财富研究员前三的研究员有3-4个。

据悉,中金公司是各大投资机构挖墙脚的对象,在重阳投资等国内成气候的私募里,都能见到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员。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在工大首创公告中出现的两位泽熙投资老研究员,都是中金公司出身。现年42岁(1972年出生)的鲁勇志,现任泽熙投资高级研究员,曾任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副总经理;31岁(1983年出生)的史振伟,现任泽熙投资的高级研究员,曾任中金公司研究员。

徐翔在公司内部也曾多次宣称,对于一个投资管理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然而,人才也是一直困扰徐翔的问题。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泽熙投资成立4年多来,徐翔花费了很大精力和财力,不惜重金到各大机构挖角,也想出很多方式来培养团队,但最终的结果和他自己的设想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也正因为此,在评价自己旗下的投资团队时,徐翔只是用了“一般”两个字。

“我们的研究团队只能说是一般吧,但为什么业绩比别人好,我觉得是因为别人的更差。”徐翔说这话时,有些烦恼和焦虑。

如果一只股票,出现连续暴跌的走势,投资者首要做的是要确定股票暴跌的原因。如果本身上市公司质地不差,而仅仅受到阶段性黑天鹅事件的冲击,那么短期股价急跌未必坏事。

可能会有低吸机会,如之前的双汇发展、酒鬼酒。但是,如果属于涉及强制退市性质,或证监会立案调查,则仍需警惕股价持续非理性暴跌,而此时股价连续暴跌,则需要做好及时卖出,而连续跌停走势,则需要挂单卖出,及时止***为主。

不过,与此同时,更需要做好投资者维权,或通过前置条件、投资者索赔等程序来提升自身的投资索赔效率。由此可见,涉及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仍需及时止***出*,同时也需要做好投资者维权的准备,尽可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股市,一直有一个较为奇葩的壳现象,很多公司业绩一塌糊涂,但却动不动炒出几个涨停,原因就是有公司想通过买壳曲线上市,这就是壳的价值。但随着注册制的一步步临近,IPO堰塞湖的消除,壳的价值也会越来越低。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上市公司会越来越表现出它本来的价值,一只20个跌停的股票,只能说它原来的泡沫太多了,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未来一定要选择有较高盈利能力,有较多资产的公司,而不是一味地炒概念。

首先,选择龙头股的四个步骤,每一步都很关键,必须牢记!

1、每天关注涨停股票,把涨停股票收入自选股。

1、大盘趋势向好,出现大盘连续小碎步盘上的时候。这时人心稳定,抛压较轻清仿,跟涨停风险最小。

2、个股经过较大跌幅,见底回升时候。未料胜先料败,就是跟错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失。

3、长期横盘箱体突破的股票,以涨停方式突破。这样的股票由于换手充分,不再上台阶庄家自己的日子会更难过。

4、经过充分震荡洗盘,出现洗盘结束点,有小碎步突然变涨停的股票,这类股票是庄家有备而来,跟上是最舒服的。

1、当日打开涨停的股票。早盘开盘后40分钟内涨停的股票,符合出击条件的,打开涨停可进入立即买进,或者预先挂单买入。

2、第一天涨停没有跟上,第二天放量高开高走可以及时跟进;如果低开庄家可能会边洗盘边拉升,可以在跌至3点左右时跟进。如果直接开涨停,可以挂涨停等待。

3、第一天无量涨停的股票,第二天开盘直接跟进,不要犹豫。这种第一天无量涨停的股票,一般预示着连续的无量涨停。

4、连续两天放量涨停的股票,一般会有个下蹲动作,这个时候是高手的最爱,可以在相对低位买入,一般是等跌到第二个涨停的一半左右买入,等待第三个涨停。

1、阻击涨停板股票绝对不是投资,不要管宣传的有多好答胡纤,都把他当作炒作宣传。

4、没有走出你心目中事先画好的图形,哪怕亏***也要斩仓走人。留着资金在,不怕不涨停。

我们在平常炒股中能够看见有些妖股有着类似的走势,其实这都是游资运用的首阴战法所呈现出来的结果。首阴,就是指龙头股的第一根大阴线。

标的物:板块的绝对龙头,或者阶段性龙头,它们的第一次。龙头可以是龙1,也可以是龙2。

一个中心就是只抓龙头,两个基本点就是关注盘中跌停和尾盘跌幅超过6%的机会(早盘暴跌至-8%的机会往往把握不住,因为那时候你自己的股票也在跌,割肉换股难度太大。除非你刚好空仓。)

首阴战法可说出来,因为:

1)首阴战法有它合理的逻辑,所以生命力旺盛,长久不衰。其实很多战法没有什么逻辑性,只是约定成俗,但知道的人多了,庄家割不到韭菜,庄家就会换手法。

2)抄底接飞刀,一般人没这个胆量,这就是人性。所以,撑死了胆大的,大多数人做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

1、趋势是上涨的,不参与下跌的股票

为什么要参与上涨的股票因为只有上涨的股票才有资金来推动。股票市场中只有资金关注才能连续上涨.资金不感兴趣了,业绩再好也不会连续上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妖股了。为什么妖股越涨越妖,因为吸引的资金越来越多,所以股价才会飞上天.基本这个原则,一定要参与上涨的股票。

2、必须连续涨停,只有连续涨停才能成为资金的宠儿

一只股票涨一天休息几天,再涨上去,就可以想象资金对这只股票是很犹豫的,市场的认可度不高,并不是资金的宠儿。要想成为资金的宠儿,第一点就是要连续涨停,只有连续涨停,才能吸引资金,才能成为市场资金的宠儿,我们要上就要上这种轿车。

一只股票连续涨停后突然下杀的威力是很大的,有可能一天就20%的亏***。为了稳定起见,短短几天涨幅超过一倍的暂时避开。要做稳定的,不要赚很多次,一次就亏完了。特别是融资和配资的,很容易一天就死掉了,要想想这个血的惨案才能管住自己的手。

连续涨停后休息一两天,是为了给后面蓄势,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但是休息不能将上升趋势搞没了。休息要体现出强势的休整,最好的调整方式是一天都在均线上下浮动,收盘收出高位十字星。这样的调整一般就是要往5日均线上奔去,只有找到了5日均线,才感觉到了稳定,才踏实。

在大盘大跌时,最好判断龙头收阴的时刻。特征就是大盘上午跌,它还上涨。大盘再一路下跌,而它跌破分时均线又上拉回来。大盘尾盘狂泻,它也跟着泻,而且是无奈的泻。强势了一整天就在尾盘支撑不住了。这给出一个信号,它还有上涨动能,只是大盘不给面子,特别是资金的宠儿,基本上都有这个特点。

在大盘向好时还低开,就应该果断介入。有时,开盘价低开三四个点就是买点,开盘不买再追高就来不及了。也有的还会再下探一点,又拉回。经常会去寻找均线的支撑。5日均线一旦找到,就立马弹起。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尾盘涨停,第二天高开。

7、在均线附近才是买入机会,跌破均线太多的不买

强势股调整很少有跌破均线的,总是还不到均线时就有资金抢筹了。如果跌破均线太多,说明资金并不认可了。理想的情况是在开盘先试仓,试完后看5日均线和分时均线的情况再加仓。如果开盘后一直向下,破均线不再回头就不再加仓。开盘后向上走,再回探至均线,则可连续加仓。

8、第二天除非特别强势的可留仓,否则视情况逐步减仓

买点很重要,卖点更重要。如果买点对了,当天获利超过10%了,则第二天要考虑减仓了,减仓动作一般发生在10点左右最好。第二天高开,则先出一半,另一半如果快速封死涨停则留仓,否则视情况逐步减仓.如果是第一个涨停,处于底部的股票,则可以当作中长线来持有,相信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学会***思考。当你意识到你该学会***思考的时候,你在投资上应该处于真正入门的水平了。我认为,有能力***去思考一家企业的优劣,有能力去判断经济周期大环境时,你的知识架构应该是框架基本搭建完毕,正处于逐步完善之际。

学会***的思考,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而记录,是最深刻的总结。

记得我刚开始尝试记录时,看着仅记录干巴巴的涨跌,看起来是很肤浅的思考,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这是我成长的历程。我也忘记这些年,我看过多少书,百余本应该还是有的。而我自己记录的思考,应该亦超过一百万字。过往的记录,有对也有错。但错的我认为是需要敢于面对,敢于纠正、敢于总结,甚至我也可以无保留的将内容及思考分享于诸位,因为这样才能让自己进步。圣人云,知错能改,尚莫大焉!我没有想当那些股市,每天只吹嘘自己对的一面。错了,就要面对。

投资与投机,短线与长线,成长与价值,技术面与基本面,这些方法我都尝试过。尝试过这么多,是必经的一个过程。

在开始涉及投资之时,我并不能确定哪一种适合我。在尝试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阶段性的认为某些方法适合你,但其实并不是真的适合你。在没有人引路的前提之下,你只能摸索着前进,找到一种适合你的方法。投资路上,在开始之初,你可能会觉得某一种方法适合你。于是,你应用其来选股。然而,你会发现用该方法的选股,战绩却迟迟不见效。相反,另一种方法选择的股票可能早已涨上天。于是,你又否定自己,尝试另一种方法。所以,投资,就是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累积经验,“长大**”。最终,你找到一种最符合你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并非独特的一类,更多的是多种投资方法的交替验证。试图以一种投资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我,最终选择的是以业绩为前提,技术面为辅助判断,去解决阶段性的买卖点。投资的路,其实是孤独的,你可以学习别人的思路,但最终在自己***的思考之下,形成属于你的体系。

有了体系,其实才仅仅有了属于种子生根的开始,有了根才会有发芽与成长。成长的过程不断的经历对与错,不断的纠偏,不断的应对各种不可预知性,不断的调整姿势,才能战胜市场。在战胜市场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经历以下的情况。

股市,存在波动性,这是无法避免的。在整个交易市场,总会受到各种消息、交易者情绪的影响,所以股票会波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的刺激之下,股市的波动会更加明显。在市场中,所谓的题材炒作,就是一种典型的剧烈波动。但是,从长期看,炒作过后依然会回到其应有的价值轨道之内。对于没有业绩支撑的炒作,持股总会心感不安。慢慢的,我对题材炒作失去了兴趣,多次经历之后,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以业绩为前提的选股方式。

有业绩其实还不够。在股票市场上最稀缺的永远是优秀的企业。正是因为其稀缺,股价才会不断的创历史新高。个人并没有对某类股有偏好,但我知道选择也有难易。

先讲最难伏击的成长股吧。其一是,普通人如果缺乏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很难做长于一个超过三年的判断。其二,是成长股的估值一向较贵,基于你无法判断更长远的企业价值的发展情况,其实安全边际并不是那么安全。如果你试图跟我讲格力电器持股多少年能获得有多少倍投资收益的例子。也许,我前几年会认可这样的说法,但现在我不会全部信奉,因为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更没有那个能耐。人生,其实没有多少个十年。

当然,出于稳健性考虑,我同样也会配置一些低估值的价值股,主要是为了考虑整体仓位的合理性,同时波动性可能小些。这一类股的选择相对简单,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好企业,我们要买的好,才能有较高的收益。

还有一类股票,属于周期性困境反转,一般可以通过对行业周期性进行判断。很多行业有周期性,所以从上中下游去挖掘,总能有一款适合你。行业分析完毕后,再择取企业,这种方法相对容易于成长股的选择。

投资者要做大概率的事件。世事无绝对,所以我们要时刻认清形势。大概率的事件不是凭空想象,更多的是来自个人经验的积累总结,并对此判断。一只股票何时买,何时卖,向来是一门争论不休的话题。短期的波动,我这一方面的知识正在遗忘,因为我盘中盯盘的时间越来越少。突然发现,学习有时候是为了忘却。

你学了很多方法,但最终认定一种适合你的时候,你会忘却其它很多的方法,只找一种最走心的走下去。

疫情影响双汇发展短期情绪,公司中长期改善逻辑不变。市场对于双汇发展(000895)的担忧主要在于一是非洲猪瘟陪灶导致生猪价格上涨,双汇成本承压,还有非洲猪瘟导致消费者恐慌,生鲜肉与肉制品消费减少,影响双汇让弊生鲜和肉制品销量。对于消费端,由于非洲猪瘟不会直接传染人,短期内消费的抑制作用基本上是心里因素导致,中长期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双汇中长期屠宰放量取决于占有率与集中度提升,肉制品收入端的中长期改善取决于单寡头地位市场份额提升带来的销量增长与结构升级带来的价格提升。

公司股价若短线利空影响连续下挫,其板块估值洼地将会凸显,双汇拥有板块最高分红率,17年公司分红率84%,继续维持高分红水平。因此,认为双汇发展跌停,反而构成中长线买入机会。

双汇集团是***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芦滑扮双汇在全国17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现已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调味品生产、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商业外贸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近400万吨,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国除**、**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双汇品牌价值704.32亿元。

答1、银行。标准的防守板块,非常适合稳健的投资者配置,股票首推招商银行,业绩好,虽然估值不低,但也值得长期拥有。

2、保险。长期来看,我国保险行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目前人们的保险意识还很低,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保险配置会成为大多数家庭的考虑。

3、白酒。虽然白酒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但可预见的十几年,白酒需求依然旺盛,而公司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也很值得长期拥有,龙头茅台一是太贵,而是估值也不低,所以可以考虑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想要高赔率的,可以买洋河股份。

拓展资料:

1、银行。标准的防守板块,非常适合稳健的投资者配置,股票首推招商银行,业绩好,虽然估值不低,但也值得长期拥有。

2、保险。长期来看,我国保险行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目前人们的保险意识还很低,相扒顷告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保险配置会成为大多数家庭的考虑。保险板块也很稳健,可以说攻守兼备,非常值得长期拥有,股票首推龙头***平安。

3、白酒。虽然白酒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但可预见的十几年,白酒需求依然旺盛,而公司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也很值得长期拥有,龙头茅台一是太贵,而是估值也不低,所以可以考虑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想要高赔率的,可以买洋河股份。但是由于疫情的因素,白酒行业一二季度大概率业绩不咋样,所以想买的,可以等合适的位置再买入。

4、白电。长我看,白电行业发展也不错,股票首推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格力经过私有化混改,脱离原有体制束缚,从混改后的涨势就能看出资本市场对其态度,而美的相比格力,更加多元化,除空调外,各类小家乎神电销量都在市场头部几名,再加上并购机器人库卡公司与国内洗衣机公司小天鹅,发展前景非常好,而目前估值也很合适。

5、化妆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电商直播的发展,以及年轻人更加开放的心态,男生也开始接触到化妆品,这条赛道长期看非常值得投资,相关上市公司就两件,珀莱雅和丸美股份,不足就是次新股,有解禁风险。双汇发展。我发现这个公司太牛批了,对外界环境变化达到了变态春明的适应地步。猪瘟来了,有大量冷鲜肉库存,利好,猪瘟过去,屠宰业得到提升,利好;毛衣站来了,利好,毛衣站签字,利好;新冠疫情来了,利好,疫情过去,依然利好。这公司真是把相关行业经营的透彻,不论外部怎样,公司全然不惧。

6、永辉超市。非常优秀的一家企业,最主要是其目前估值很低,赔率较高,值得买入,可以中期持有,长期不推荐。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四字财经关于000895双汇发展就整理到这了。

标签:

双汇发展到底该不该买

文内共1741字,全文阅读需5.8分钟。

6.8大盘解析

今日股市: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后一路下挫,午后低位弱势震荡,沪指收跌0.54%。个股跌多涨少,白酒概念股今日集体大跌,午后批量封死跌停板,板块指数大跌逾6%。资金继续聚焦国产软件、鸿蒙概念股等题材,人气龙头润和软件近一个月大涨190%,另外,上海本地股全天强势,ST板块连续两天大涨,锂电池板块继续分化,碳中和人气股午后异动,军工、5G板块个股尾盘拉升。盘面上,鸿蒙概念、通用航空、ST板块涨幅居前,白酒、盐湖提锂、光刻胶等跌幅前列。截至收盘,沪指跌0.54%,报收3580点;深成指跌0.98%,报收14716点;创业板指跌0.61%,报收3208点。沪股通净卖出3.9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98亿元。

 景和观点:今日上证指数开盘向上冲高3621点,然后随之回撤,最低跌幅到3563点,尾盘收于3580点,全天跌幅0.54%。高端白酒通过去年的大涨,今年上半年的回调,已经坐稳了结构,做出了趋势。任何一只股票都会有它回调的空间以及时间,如果你想得到它的上涨收益,就必须接受它的回调亏***,回调永远是上涨的一部分,亏***也是盈利的一部分。对于高端白酒而言,今天是明显的洗盘和恐慌盘的出逃。

操盘记录

今天主要聊聊双汇发展

双汇被称为***的猪肉茅,肉类加工和生猪屠宰的龙头股,自去年9月创出65.62的新高以后,股价连续下跌,截止今天收盘于34.35,连续9个月的下跌,已经让双汇的股价几乎腰斩。

咱们再看下面这两张图,今年生猪期货交易已经创出19310的新低。连续近三个月的瀑布式下跌,从技术图形看生猪期货现在没有反转的可能。生猪价格也回到了2019年的起始位置。

通过综上分析,从市场的价值取向以及市场氛围来说,现在双汇发展处于极度不适合投资的范围。

我们再看下图,双汇发展的主力持仓情况,前十大流通股东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社保基金和券商基金等。通过主力持仓来看,双汇是受到***资金、北上资金及很多大型基金认可的一家优质型的企业。

双汇发展得到众多基金青睐的秘诀到底在哪里?看看它历年的分红情况你就应该明白,相对于三十几元的股价来说,今年10派16.8的高额分红实在是太香了。

我们做个简单的计算,按照今天的收盘价34.35来计算,也就是投资340.35元一年的分红就是16.8元。也就是说双汇只需要保持现状,你投资给他340元,20年仅它的分红就可以把你的投资额全部返还,你还剩下零成本的股票,而这其中还不包含未来股价的上涨。如果算符合增长的话,10年左右就会收回你的所有成本。

外汇

现货黄金连续两天收阳线,小时线向上突破1900,最高收到了1903重要位置,上方的目标依然在1916,等市场向上突破1916就可以加仓入场,上方目标1964。

其它

公布了减持计划的朗姿股份昨天跌停,今天还是跌停,全天成交1.2亿。虽然连续两天跌停,但是较公告前的数据比10:1,没什么成交量,换手率也不高,说明就是他自己在玩。这种小盘高位股的特点就是人气旺盛、易情绪化、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这一波把日线的偏离修复一下也就差不多了,所以我没操作,爱美客和朗姿继续持有。

《REITs来了》

《熬过去了就出众熬不过去就出*》

《沪指重返3600》

《躺平?你只是躺倒而已》

《他带你挣钱他割你韭菜》

为什么外资买双汇发展?双汇发展股2021一季度业绩?双汇发展同花顺手机牛叉?_学霸说股票

提问:无为无谓无味时间:2022-02-11分类:双汇发展

最近食品饮料板块都在下跌,市场上的投资者不怎么上心。其实在这个时候反而是挖掘投资标的的好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食品饮料细分行业中肉食行业的龙头公司——双汇发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双汇发展是***最大的肉类供应商,主要是肉食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要发展的业务方向是屠宰业和肉类加工业,向上游就是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下游发展包括有包装业、商业,配套发展外贸业、调味品业等。当然了,主要多产品还是这些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生鲜品冻品。

简单聊了聊双汇发展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双汇发展公司有哪些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值不值得我们入手?

亮点一: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形成高壁垒

双汇发展公司有完善的产业链这个“护城河”。肉制品产业链也包括生猪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包装物流这个方面,从这么多年的发展来说,除了有生猪养殖,双汇有非常完备和先进的肉制品配套业务(PVC、肠衣、包装等),双汇的肉制品成本因此处于领先优势。除此之外,双汇发展还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具有很高效率的配送能力。双汇着眼全球市场、开疆扩土,不停地扩大生产的规模,收购国外肉制品企业,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扩大了在原材料成本方面的优势。

亮点二:突出的品牌、设备、品控以及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

肉食品行业里的最佳品牌双汇,多次获得荣耀,已成为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中的其中一个,主要产品双汇火腿肠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宜,已经在经销商和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公司长期从欧美等发达***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打造现代化加工基地,不断升级工艺技术和装备,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的管理体系十分严格,构建了科学完善的食品质量及安全管控体系,能够做到全程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和食品安全控制,对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有效把控,保证产品的质量没问题、食品也要安全。此外,公司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是行业领头羊。公司持续在产品的创新研发领域进行投入,引进优秀人才和加强研究开发队伍建设,强大的综合研发能力保证了公司在生产加工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层面一直领先于竞争对手,同时保持住了企业的强大活力和竞争力。

“民以食为天”,长牛的板块中就有食品饮料板块,当中的屠宰板块是一个关注规模经济效益的业务板块,屠宰行业面对的是上下游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屠宰企业没有掌握上下游的定价权,要想获得利润就只能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在这种行业特点的发展下,双汇将自身明显的规模优势发挥出来,将使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获得帮助。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低温产品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消费升级趋势的影响下,低温肉制品会出现增长。然而双汇是整个行业当中对低温肉制品布*较早的企业,品牌影响力也很不赖,未来双汇增长的主要增长点一定会出现在低温产品上。此外,当下我国屠宰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是不太高的。展望未来国内屠宰行业集中度会逐渐提升,盈利能力也会得到不小的提升。双汇可以率先的享受到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上一篇:国际医学000516目标价?国际医学股票股吧最新?国际医学分红派息利好?

下一篇:天宜上佳现在能卖吗?天宜上佳昨天涨的价格?天宜上佳股票好吗?

双汇发展的股票为什么会不断地来自上涨,为什么没有量径修初入气变成三鹿的结*呢?

双汇产品众多,生产基地广泛,受到的是*部影响,三鹿则是全线受挫,替罪羊,黑锅总要有人背的,您说是不是!

浅析双汇发展 2021年7月份起,我开始分批买入 双汇发展 。买入理由如下:总体来看,双汇发展商业模式良好(虽不能与 贵州茅台 等相提... - 雪球

双汇发展是***目前最大的猪肉企业,于1998年上市,2006年以前为国有控股企业。2006年12月,***商务部批复同意漯河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原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100%的股权转让给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从此,双汇集团整体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而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则变成罗特克斯公司。

双汇发展最终控制人为兴泰集团。兴泰集团的三名登记股东作为受托人(名义股东)通过信托安排代表包括公司及其关联方在内的约300名员工(以下简称“受益人”)持有兴泰集团股份,而受益人是通过参加一项依据***特别行政区法律设定的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员工持股计划”)而取得兴泰集团股份的受益份额。受益人通过受益人大会选举产生员工持股***会,员工持股***会通过兴泰集团名义股东对兴泰集团进行决策及经营管理,兴泰集团的受益人分散且***决策,没有单一受益人能通过其拥有的受益份额控制并决定受益人大会及兴泰集团的决策。截止2019年12月31日,受益人中持有受益份额最大的为万隆先生,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受益份额比例约为45.55%。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如下:

双汇发展的董事长是万隆(万隆同时担任罗特克斯公司董事长以及万州国际董事会**。)。万隆先生1940年出生,曾为铁道兵,退伍后进入家乡的肉联厂工作,15年间由基层员工奋斗至副厂长。1984年,***取消猪肉统购统销政策。当时,漯河肉联厂(国有企业,双汇发展前身)已是资不抵债(总资产468万元,总负债534万元),濒临破产。迫不得已,漯河肉联厂开始进行改制,经过民主选举,万隆开始担任厂长。

2019年,双汇发展总营收603亿元,总资产286亿元。从1984年万隆担任厂长至2019年,35年的时间,原先资不抵债的漯河肉联厂变成了***最大的肉类供应商企业——双汇发展。很显然,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在深入了解双汇发展之前,我原以为双汇发展和贵州茅台或者其他消费品企业类似,也是通过强大的品牌来进行市场竞争。但事实上,双汇发展的护城河在于其强大的成本优势,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很显然,优秀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与管理层密切相关。对于双汇发展而言,成本控制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加大屠宰业务投入,一般来说,屠宰量越大,单位肉价就越低,同时产生的猪血、猪油以及内***就越多,给肉制品业务提供的支持就越大。2003年,双汇发展的屠宰业务营收17亿元,开始形成较大的规模,截至2019年,屠宰业务营收已高达391亿元。加大产业链上下环节投入。从上市至今,公司在包装材料、上游养殖、物流运输以及下游商业投资方面均有投入。对产业链的投资是公司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扩大原材料的获取渠道。2013年,万洲国际(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收购***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通过将***低价猪肉运回国内销售,同时将双汇发展的肉制品运到***销售,进而形成中美协同效应,双汇发展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确切知道,双汇管理层在成本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在我看来,这一方面反应了双汇管理层在肉制品行业从业多年,对行业理解极为深刻;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双汇管理层具有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以及战略雄心。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至2014年,公司管理层每年制定的屠宰生猪数量以及销售肉制品吨数的计划总是不能正常实现,而2014年以后干脆就不做这方面的计划了。当然了,这可能与宏观环境以及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密切相关,但是,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证明了,公司在计划执行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呢?另外,公司于2016年开始投资设立财务公司,进行金融业务运作;2017年投资设立房地产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这是主业难以突破,管理层不得不在主业外寻找新的增长点?还是管理层主动开始多元化(一般都是多元***化)的战略?不管怎么样,对于这种主业以外,尤其是与金融地产相关的业务探索,我们还是多保持警惕,并祈祷不要出现较大的危机进而将公司主业拖垮。

总体而言,公司管理层经营还算稳健,上市至今,公司有息负债总额均低于货币资金,且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小;管理层不做盲目扩张,对外并购较少;除了2016年以后的金融地产业务(规模尚小),公司整体布*均在主业范围之内。同时,正如前面所述,管理层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对行业理解深刻,对企业的整体规划也较为合理,具有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以及较大的战略雄心。很显然,这些都是公司过往多年得以较为平稳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要给公司管理层做个评分,那么,我想,我会给他们打个80分吧。

双汇发展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肉制品业务,二是屠宰—生鲜品业务。2014-2019年,两大分部营业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如下:

肉制品又可分为低温肉制品和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指在常压下通过蒸、煮、熏、烤等加工过程,使肉制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2℃-85℃,并通过杀菌处理加工,在包装、贮存、流通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低温的肉制品,包括火腿、烤肠、培根等。高温肉制品指在恒定压力下,加热杀菌温度在115℃-120℃加工而成的肉类制品,包括午餐肉、铁听罐头、铝箔软包装肉制品火腿肠等。低温肉制品营养***失少,可基本保留肉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肉类完整的纤维组织,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营养和固有的风味,在品质上明显优于高温肉制品。

从利润贡献角度看,如表1数据所示,我们可以说肉制品业务是双汇发展的核心。公司能否在肉制品业务方面取得突破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利润可否持续增长。

如果说肉制品业务是双汇发展的核心,那么,屠宰业务则是公司的基础。尽管屠宰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了50%,但从表1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得知,屠宰业务所贡献的营业利润占总营业利润的比重相对较低。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屠宰业务做支撑,所谓的成本优势不过是无本之木,经不起一点冲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公司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屠宰业务所对应的屠宰量,一点都不为过。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看,屠宰业务就如同咽喉要道一般。

2012年,双汇发展通过向母公司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吸收了母公司的大部分资产。2014至2019年,公司的各项业务占比情况如下:

从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肉制品业务与屠宰-生鲜肉业务合计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了95%。2014年至2019年,屠宰-生鲜肉业务占比逐年提升,如果将内部交易的数据也考虑在内,那么屠宰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还将更高。以2019年为例,屠宰业务总销售39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4.83%,其中,内部交易(屠宰事业部向肉制品事业销售)61.55亿,对外交易329.45亿元。

很显然,正如前文所述,屠宰业务与公司成本控制息息相关。屠宰业务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公司肉制品业务获取原材料的成本可能会降低。

公司肉制品业务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冻猪肉、冻牛肉、猪内***等,主要原材料占材料成本的67%左右;而辅料则包括淀粉、调料、蔗糖、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等;包装材料则主要是PVDC薄膜。辅料和包装薄膜占材料成本的7%左右。公司屠宰业务的主要原材料则是活猪。当前,我国生猪养殖散户化。根据***畜牧兽医年鉴数据,截至2016年,50头以下养殖规模的生猪养殖户占我国生猪养殖户总数的94%。显而易见,双汇发展凭借较大的经营规模,在面对上游供应商(养殖户)时,有着较高的议价优势。从资金占用角度看,双汇发展可以通过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形成较大规模的应付账款,从而提高公司的自由现金流。

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除了在国内市场向上游供应商采购生猪、猪肉冻品等,双汇发展还可通过控股股东罗特克斯从万州国际下属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采购生鲜品。显然,相比国内其他猪肉企业,双汇发展的原材料供应渠道更多更广。这一优势在我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2019以及2020年得到较好的体现。查看2019年公司屠宰业务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受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屠宰业务毛利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相比往年,下滑幅度却是极小。2019年屠宰业务毛利率为9.22%,仅略低于2018年的9.95%。对应的是,2019年,公司从罗特克斯采购***生鲜品51.99亿元,采购规模远超往期。很显然,在***猪肉价格远低于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大规模地从罗特克斯采购猪肉有助于公司平滑业务波动,同时有助于公司提升收益。

公司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下游终端客户主要是普通消费者。在销售方面,公司主要围绕“大小商超、大小餐饮、学校团购、农贸批发、自建终端、机关食堂、电商平台”七大渠道,建网点,扩渠道。截至2019年,公司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在全国各地拥有一百多万个销售网点,绝大部分省份基本可以实现产品朝发夕至。在营销方式上,公司采取经销商与自主营销结合的方式。一般而言,下游终端客户较为分散(2012-2019,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重均小于3%,2019年,该比值为0.67%。),这意味着公司在面对下游客户时具有很高的议价优势,而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可以形成一定的预收账款,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主营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且与普通的快速消费品不同,公司难以通过持续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形成较好的品牌,进而实现对市场的扩张。和海康威视的销售方式有点类似,双汇发展在对终端客户进行自主拓展时,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进行地推式营销。相应地,在营销费用中,销售人员薪酬所占比重较高,以2019年为例,销售费用-职工薪酬为9.41亿元,占当期销售费用的比重为34.77%,而销售费用-广告宣传及促销费为4.11元,仅占15.19%。

***猪肉市场曾经有“北双汇,南雨润”的说法。2019年,双汇发展营收603亿元,归母净利润54.38亿元;雨润食品(港股上市)营收152.25亿元,净利润为-39.4亿元。显然,受“多元***化”的影响,雨润食品已不再具有与双汇相当的竞争力了。另外,与双汇业务相近的还有金锣集团,金锣集团规模较小,且没有公开上市。因此,下面的财务数据只列示双汇发展的过往数据,不做行业内企业对比。

根据公司年报的说法,公司过往每年产生的3-5亿的研发投入绝大部分都做费用化处理,且对公司财务结构中规模较大的存货计提较大比例的存货跌价准备(以2019年为例,2019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但双汇发展当期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15亿元,为存货原值的3.62%,当期存货跌价准备转销1.76亿元。),总体而言,我认为公司的财务估计政策还算合理。

2014至2019年,公司主要的经营数据以及财务数据分别如下:

从表3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公司营收为456.96亿元,净利润为42.15亿元;2019年,公司的营收为603亿元,净利润为56.66亿元。2014-2019,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7%、6.1%。联系表4以及表5的数据,很显然,2014-2019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屠宰业务营收的增长;而期间净利润的增长则主要是因为屠宰业务的规模扩大以及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时公司从罗特克斯采购的大量低价的***猪肉。表4“分部营业利润”的数据很好地反应了这一现实。2014年,肉制品行业分部营业利润为44.04亿元,而2019年为46.57亿元;2014年屠宰业务分部利润为8.42亿元,2019年则为19.11亿元。从表4“分部营业利润-屠宰业务”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么一个规律,即屠宰业务利润与猪肉价格成反比,猪肉价格上涨时(如2014-2016),屠宰营业利润将会下降;相反,猪肉价格下跌时(2016-2018),屠宰业务营业利润将会上涨。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而屠宰业务利润反而增加,则主要得益于前期大量的猪肉库存以及期间采购的大量低价***猪肉。显然,2019年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随着下一个猪肉周期到来,屠宰业务利润变化将可能会回归到正常状态。

2014-2019,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20%。如果单以净资产收益率数据进行对比,A股市场中可能也只有贵州茅台等少数几家企业可与之媲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9,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7%、6.1%。显然,这么低的复合增长率难以维持这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而期间公司每年超大幅度的分红才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得以增长的重要原因。2014-2019年,公司每年平均分红率为95.66%(相比之下,2002-2012年,公司的每年平均分红率为68.67%。),也就是说,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基本上都被股东拿去分红了。显然,2013年,万洲国际(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贷款以71亿美元(折算人民币436亿元)收购***最大的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是双汇发展近些年超大幅度分红的重要原因。每年超大幅度的分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汇发展的正常经营。为了维持正常的运作以及扩大经营,公司增加有息负债则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公司的有息负债率由2014的1.39%增长至2019年13.93%。2019年,有息负债为39.89亿元,低于货币资金规模。公司短期之内不会出现偿债风险。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公司定向增发1.45亿股,融资69.68亿元。显然,这也是与公司大幅分红、有息负债规模日渐增长有很大的关系。

双汇发展自公开上市以来,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分红率。2002-2012,平均分红率为68.67%,2013-2019,平均分红率93.8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司的经营模式较好,维持原有规模正常运作所需资本支出较少,同时也证实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情况较好,净利润含金量较高。

双汇发展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肉制品业务以及屠宰-生鲜品业务。结合表4以及表5的数据,将公司的营收按照肉制品业务以及屠宰业务进行拆解分析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2014年,公司肉制品业务销售收入251.2元,销售量为172.72万吨;2019年,销售收入为251.63亿元,与2014年营收持平,销售量为160.16万吨,相比2014年减少了12.56万吨。显然,猪肉价格上涨是肉制品业务2019年营收勉强维持与2014年相当的原因。将肉制品业务再细分,从表5数据可以看到,2014-2019,公司高温肉制品业务营收略有增长,2019年营收为161.7亿,比2014年增长了5亿;而低温肉制品业务却有所下降,2019年营收为89.93亿元,相比2014年减少了4.52亿元。查看公司历年年报可知,低温肉制品业务一直都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中心。“稳高温,上低温”,单从营收数据角度看,高温肉制品算是勉强“稳”住了,多年下来没有任何增长,而低温肉制品业务则更是差强人意。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那样,肉制品业务是双汇发展最核心的业务,能否在肉制品销售方面取得突破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增长情况。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问一句,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过往多年难以取得有效突破的原因是什么?是公司超高额度的分红影响了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吗?还是外部的因素(如宏观经济情况,人们的对肉制品消费偏好和消费观念)导致了公司肉制品业务处在目前的*面?我想,这可能是本篇文章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完整地将公司过往的经营情况捋一遍之前,我们所得到的任何结论可能都是草率的,因此,我决定将这个问题留在后文解答。

2014年,公司屠宰-生鲜品业务营收196.36亿元,对外销售量为120.1万吨,生产量为149.9万吨,屠宰生猪1501万头。生产量与对外销售量相差较大,主要是因为公司同时还从罗特克斯采购***的生鲜品,另外,公司屠宰事业部向肉制品事业销售的量属于内部交易,不在对外销售量的统计范畴。2019年,公司屠宰-生鲜品业务营收329.45亿元,对外销售量为148.49万吨,生产量为146.61万吨,屠宰生猪1320万头。

相比2014年,2019年公司屠宰-生鲜品业务营收增长了133.09亿元。考虑到2014-2019公司肉制品业务营收基本持平,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2014-2019年,公司总营收的增长来源于屠宰业务的增长。考虑到屠宰业务毛利率较低(2014-2019,平均毛利率仅为8.33%。),总体而言,屠宰业务所贡献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的比例较低。但正如我们前文所述,屠宰-生鲜品业务是公司的基础,屠宰业务的增长(尤其是销量增长)意味着公司生产成本可能会有所下降,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有所增强。

从销售量角度看,2019年生鲜品对外销售量为148.49万吨,相比2014年增长了28.39万吨。在公司生产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对外销售量的增长,显然,从实际控制人那里采购***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生产的生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原材料成本控制方面,显然,公司要比国内的其他竞争对手领先很多。

将屠宰-生鲜品业务的营收和销售量数据结合一起,从表4“生鲜品外销单价(元/KG)”数据可以得知,2014年,生鲜品销售16.35元/KG,2019年为22.19元/KG。显而易见,除了销量增长,销售单价增长也是屠宰-生鲜品业务营收得以增长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猪肉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当前我国猪肉养殖散户化,猪肉价格走高的时候往往很多人冲进去搞养殖,而猪肉价格下跌时则有很多养殖户慌不择路地退出。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被称为“猪周期”。我国“猪周期”一般为4年左右。

从表4的“生鲜品外销单价(元/KG)”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4-2016年间,双汇发展对外销售的猪肉价格逐步走高,而2016-2018,其销售价格则逐步走低。一般而言,猪肉价格波动对屠宰业务的影响较大,而对肉制品业务的影响则没那么明显。终归来说,肉制品业务除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外,企业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表5“屠宰-生鲜肉”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4-2016年,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屠宰业务原材料成本上升,考虑到生鲜肉一般同质化程度较高,公司难以通过自主定价超幅度提升销售价格,对应的是公司屠宰业务毛利率逐年下跌,2016年时,屠宰业务毛利率为5.48%。而在2016-2018年的猪肉价格下跌周期,公司屠宰业务的毛利率则呈现与2014-2016年完全相反的走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9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公司屠宰业务毛利率却不像过往那样出现大幅下跌。2019年,公司屠宰业务毛利率为9.22%,比2018年猪周期低位时的9.95%略低。显然,公司低价从罗特克斯采购***生鲜品对公司的2019年的业务表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联系表4“从罗特克斯购生鲜品(亿元)”的数据,我们看到,2019年,双汇发展从罗特克斯采购***生鲜品51.99亿元,为2013年万州国际(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并购***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以来最高值。显然,在***猪肉处在较低价格时,大规模采购***猪肉到国内市场销售,这是公司屠宰业务2019年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时依然可以保持较高毛利率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猪周期价格高位时,双汇发展从罗特克斯采购了41.91亿元,整体规模也算比较大,但为何2016年公司屠宰业务的毛利率却是较低,仅为5.48%?我想,除了采购规模差异以外,生鲜品的库存量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吧。从表4的“生鲜品-库存量”数据可以看到,2016年生鲜品库存量为8.27万吨,而2019年的库存量则是20.91万吨。

从上文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有趣的信息。2014年,屠宰生猪1501万头,生产量149.9万吨,平均每头猪贡献的生鲜品重量为99.87千克;2019年,屠宰生猪1320万头,生产量为146.61万吨,平均每头猪贡献的生鲜品重量为111.07千克。这可能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同等养殖周期的猪重量更大的原因吧。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总体而言,双汇发展在产业链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2019年,“总应付-总应收”数据为45.52亿元,高于2014年的35.87亿元。显然,尽管公司近些年增长速度较慢,但凭借较大的经营规模,其在产业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有增无减。

公司近些年增长缓慢,扣除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外,我们甚至可以说公司的整体业务有所下滑。显然,久久不能在肉制品业务方面取得较好的突破口极大地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凭借着现有的较大的屠宰规模以及通过实际控制人采购***低价生鲜品的协同效应,公司遥遥领先于国内的其他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超大幅度的分红,以及2016年以后新增的金融地产业务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公司有息负债率逐年上升。显然,财务杠杆的增加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对于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导致企业陷入极大的经营危机当中。2011年,双汇发展受“瘦肉精”事件的影响,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比下滑了51.25%。

双汇发展毛利率较低,以2019年为例,2019年毛利率为18.79%,而屠宰-生鲜品业务的毛利率则更低,为9.22%。显然,在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稳定经营乃至增长实属不易。一般来说,在毛利较低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收益,只能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的速度,因此,企业的经营效率至关重要。

白酒可以长时间储存,一般来说,存储时间越长,白酒的价值越高。和白酒不同,显然,猪肉以及猪肉制品的存储时间有限。在存货规模日渐增长的情况下,存货跌价对于净利润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双汇发展2016年开始金融业务,2017年开始地产业务。这些与主业无关的业务也有可能给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

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2014-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仅为6.1%,低于同期我国GDP年复合增长率。显然,在分析双汇发展的增长前景前,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公司过往多年业绩增长缓慢的原因。

正如前文一再强调的是,肉制品业务是双汇发展的核心。因此,回到我们前面所提的问题,即“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过往多年难以取得有效突破的原因是什么?是公司超高额度的分红影响了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吗?还是外部的因素(如宏观经济情况,人们的对肉制品消费偏好和消费观念)导致了公司肉制品业务处在目前的*面?”。

是公司这些年(2013-2019)超高额度的分红影响了公司的业务拓展吗?很显然,通过前文的数据我们得知,2013年(万州国际贷款71亿美元并购***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至2019年,公司年均分红率为93.81%,基本上将公司每年所赚得的利润都分得一干二净。不过,通过表3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大幅度的分红,但是通过经营性负债的增加以及增加有息负债,总体而言,公司的货币资金的规模还是较大,维持正常的经营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查看公司年报,2013-2019年新增固定资产金额如下:

2013-2019年,公司合计增加固定资产金额为90.73亿元,这个规模并不算小。2014年以后,公司的新增固定资产金额逐步减少,这一方面是在建工程逐步完工,需要投入的金额减少;另一方面则可能受采购***猪肉以及猪肉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司原有产能都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因此,减少了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2013年,员工总数为68986人,生产人员数量为59661人;2019年,公司员工总数为43245人,生产人员数量为35426人。人员数量的减少一方面体现公司生产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反应了公司产能富余。另外,公司2016年投资设立财务管理公司,2017年投资设立地产公司。这些事项结合在一起,我们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公司近些年大幅度的分红并不是公司业绩缓慢增长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分红不是公司业绩增长缓慢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外部影响因素则可能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事实上,2011年以前,公司每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而2011年“瘦肉精”事件之后,公司的业绩开始步入缓慢增长时期。在我看来,普通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更健康肉食制品的追求,我国社会大众一直以来对肉类食品新鲜度的追求,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更便捷地获取更新鲜的肉类食品,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开拓受阻,进而导致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缓慢。“北双汇,南雨润”中雨润食品公司近些年在多元***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般来说,如果主业需求强劲、开拓顺利,正常情况下企业管理层都不会轻易地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然了,这个说法并不算严谨,但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肉制品行业的状况。

如果我们前面的推理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可以预见,短期之内双汇发展的利润增长还将继续依赖于成本压缩以及猪肉价格上涨时中美猪肉的“套利”。毕竟,短期之内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并不容易。

双汇发展的主要产品包括肉制品以及生鲜肉,一般来说,这些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因此,低成本、高周转地运作方式就成了公司相对合理的选择。对于双汇发展而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而公司的护城河则是成本优势。在控制成本方面,双汇发展遥遥领先于同行竞争对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屠宰量全行业第一,为行业第二名的2倍多。一般来说,屠宰量越大,单位肉价就越低,产生的猪血、猪油以及内***也就越多,给肉制品业务提供的支持就越大。2019年双汇发展生猪屠宰量为1320万头,雨润食品为624万头,龙大肉食为501万头。相比之下,显然双汇发展的屠宰规模更大,规模优势更为明显。

2)很早就开始产业链上下环节投资。从上游养殖、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下游商业投资,双汇发展均有布*。显然,产业链布*范围越广,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越好,当然了,对应的管理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3)可低价、大规模获取国外生鲜品,2013年,万洲国际收购***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双汇发展在原材料选择方面又多了一个很好补充,而这也是其他竞争对手短期之内所不能具备的。

我国是

文章推荐:

双汇股票为什么可以买(双汇发展父子反目引发股

兴全的基金哪只好(这只好基金,到底买不买?

宁波银行直接贷逾期多久会被起诉(宁波银行直接

金达威股票资金流向(股市最新消息:12股发重大

如何从网上购基金(基金如何网上买卖?)

卢布汇率走势分析(卢布历史历次贬值走势?)

结算价不能超出合同价的百分之多少(工程结算价

博元3变成博元5什么意思(2022年第三季度“渭南标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