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林生物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买派林生物)

admin 2024-02-27 15:18:33 608

摘要:为什么买派林生物 操作:前几天在6.5元全部卖出天虹股份。买了几个潜力股,目前已经满仓。但是有几个还没来得及细看/深入研究,随时可能调仓,暂时只把已经不怎么动的持仓列在

为什么买派林生物

操作:前几天在6.5元全部卖出天虹股份。买了几个潜力股,目前已经满仓。但是有几个还没来得及细看/深入研究,随时可能调仓,暂时只把已经不怎么动的持仓列在这。

派林生物:

2021年公司在采浆站27个:广东双林11+收购的派斯菲科10+合作的**德源6个,排在龙头天坛及上海莱士后面,居行业第三。

潜在的增量:广东双林待批2个+派斯菲科在建9个=11个。2022年子公司广东双林有2个浆站正在验收(鹤山和坦洲浆站);收购的派斯菲科是2021年2月份并表、有9个浆站正在建设(其中铁力市派斯菲科单采血浆有限公司2022年8月份已通过验收开始采浆,公司回复2023年底,9个血站全部建设完成),这11个新增浆站将陆续给公司带来浆源的增量。另广东双林已获10个浆站批文(7个县级+3个市级)尚未建设。

2021年公司大约采浆880吨,预计2022年采浆1000吨以上,2025年达到1500吨以上(从浆站获批建设到获得采浆许可需要一年半时间,从开始采浆到30吨/年的成熟采浆能力需要约3年的爬坡期)。

公司2020年技改,血浆加工能力从500吨提升到750吨。2020年6月,为拓展浆源,公司与**德源签订《供浆合作协议》,后双方陆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之补充协议》,**德源将下属6个单采血浆站的80%股权转让至广东双林,每年供浆不低于180吨。

可以异地外省建设采浆站。例如天坛已有83家血站(在运营58):成都蓉生22家(成都蓉生的设备现在是行业最先进的设备),武汉血制19家,上海血制13家,兰州血制23家,贵州血制6家,遍布甘肃,宁夏,江西,贵州,四川,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河北和吉林14个省。

用吨浆收入与吨浆净利润来判断血制品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盈利能力最差。

原因: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的血制品种类较为齐全,采浆后的利用率高;博雅的高毛利的纤原产品占比较高。血制品产品种类的增加和高毛利产品的占比增加,可以提升血制品公司的盈利能力。毛利较高的产品是凝血因子类产品,广东双林仅拥有凝血八因子,派斯菲科仅拥有纤原。

血制品品种增加,高毛利的品种占比提高

根据临床应用和功能的不同,血液制品可以分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3大类型,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7个品种,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合计拥有10个品种。子公司广东双林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生产注册现场核查已通过,预计2023年初可获得生产批文,到时候公司合计品种数量将达到11个。

2020年高毛利的新产品凝血八因子获批,2021年年中销售,从而让子公司双林毛利润提升。2021年高毛利的纤原和特免产品销售占比持续增加,从而让子公司派斯菲科营收同比增长39.7%、净利润同比增长35.29%。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结构的改善,高附加值血制品占比提升。

特免:全称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一般应用在预防和治疗一些特异性感染疾病上,主要就是狂免、破免、乙免这三类,分别针对狂犬病、破伤风、乙肝。

公司血制品平均销售单价提升(体现为营收增速快于销量增速,卫光生物、上海莱士2家公司的数据说明行业并未普遍涨价),已经显现公司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提升趋势。

同比增速

2021

2020

派林生物销售量

64.19%

12.03%

派林生物营业收入

88.63%

14.82%

天坛生物销售量%

14.16

0.5

天坛生物营业收入%

19.31

4.91

博雅生物血液制品销量

14.02%

-10.20%

博雅生物血液制品营收

35.48%

-9.57%

卫光生物销售量

1.24%

13.71%

卫光生物营业收入

-0.54%

10.17%

上海莱士销售量

51.89%

6.50%

上海莱士营业收入

55.20%

6.81%

发展空间大:

目前可以鉴定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人血浆蛋白成分达200多种,已经可以分离纯化的有百余种,经常研究的有70多种,国外大型企业能够生产成*品并已用于临床的血液制品有26种,还有大量血液制品品种有待开发和应用。

我国的血浆提纯水平和研究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派林生物目前仅10个品种;国内最多的天坛生物也仅有14个品种(天坛生物拥有行业内最高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3大类型,每一类制品都有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史。未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血液制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血制品企业能够分离出的产品种类数越多代表每类血液制品分摊的血浆成本越低,产品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同时也代表了企业产品拥有更强的差异性,反映技术能力和研发水平。

2018年浙民投成为公司实控人,2019年Q1全面掌控公司,并开始严控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三费费用,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持续降低,从2018年的41.54%降至2021年的20.74%,如果考虑扣除2021年的股权激励费用,2021年费用率应该在20%以内;但与天坛、卫光相比,费用率仍有潜力可挖。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改善,公司费用率仍有降低的空间。

销售期间费用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三季报

派林生物

41.5

31.9

27.5

20.7

23.1

天坛生物

16.7

17.0

17.3

16.3

16.1

卫光生物

13.7

14.2

13.2

14.3

21.5

博雅生物

39.2

45.3

45.3

38.1

33.4

上海莱士

38.8

27.5

22.6

15.9

12.4

2、盈利预测和估值

母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基础利润为4亿(2020、2021年都达到了目标),收购子公司派斯菲科承诺净利润为1.8亿以上(2021年没达到业绩承诺),合计净利润超5.8亿。预计公司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5.12亿、6.58亿(今年估计达不到上述股权激励或收购业绩承诺目标),对应目前市值144亿,PE分别为28倍、22倍。(这已经是股价从2021年2月50元左右跌至目前19.6元,2022年4月至今横盘震荡长达8个月之后的估值,目前的估值水平应该没太多水分,不说低估至少也是合理)

2022年11月04日中原证券研报:公司期望今年将吨浆净利润做到55万元左右水平,明后两年则期望对标行业内较好企业的平均水平。2021年公司的吨浆利润为43-45万元/吨,后期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贡献吨浆利润。1)特免产品已经于2021年开始生产和销售,目前的收率已经提高优化;2)高附加值的纤原产品2022年及未来有望继续放量;3)新产品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的上市、公司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带来的费用率下降,也将带来公司盈利的提升。

2023年预计公司采浆1000吨以上(公司2021年年报里面就写道:2022年采浆量将超过1,000吨),吨浆净利润做到60万元,则净利润6亿以上。其中,子公司派斯菲科承诺2023年净利润为2.2亿。

2025年预计公司采浆达到1500吨,吨浆净利润依然为60万元,就是9亿净利润。

此处不做单吨浆市值、单站市值的对比。因为,天坛生物和派林生物的单站采浆量30+,而卫光生物50+,各公司的单站采浆量不同,单站市值理应不同;天坛生物和派林生物单站采浆量相似,但天坛生物有14个品种、而派林生物仅10个,单吨浆产生的价值不同,天坛生物的单吨浆市值理应更高。博雅的高毛利的纤原产品占比较高,吨浆营收和净利润在行业内最高,单吨浆市值也应更高。

证券名称

总市值(亿元)

在采

总共

2021采浆量

单站浆量

单站市值

上海莱士

390.3

41

天坛生物

362.5

58

83

1,809

31.2

6.25

博雅生物

170.0

14

派林生物

143.7

27

38

880

32.6

5.32

卫光生物

66.8

8

50+

派林生物的投资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一、企业基本情况

派林生物是以血制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派林生物的主要子公司为广东双林生物和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除外还拥有**德源旗下6个血浆站80%的股权。2021年派林生物采浆量将近900吨,预计公司2022年采血浆量将会突破1000吨,快速跻身血制品行业的第一梯队。

20221年全年,派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87.8%,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11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61.4%。2022年一季报,派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90%,扣非归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103.8%。派林生物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位居行业前列。预计2022年至2025年派林生物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7.5亿元和8.8亿元。根据血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估值水平,估算派林生物的合理市场估值为200亿元至300亿元。

三、未来派林生物的发展方向:

1、借鉴海外血液制品巨头的发展方向,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做深做透传统血液制品的基础上,向采血、用血产业链两端延伸。同时着力于高技术生物制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实现传统行业“老树开新花”。

2、调整优化派林生物在研产品体系,专注血制品主业,将核心产品做好做精。确保研发投入力度和有效性,加快研发进度,尽快取得产品批文并实现产业化。

3、密切关注海外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引进海外高端血制品生产技术,填补我国高附加值小品种产品的市场空白。与世界先进研发公司合作,重点关注重组小因子类产品及其他重组治疗性生物制剂的发展趋势,在原有传统血液制品的基础上,开创蓝海市场。

4、随着血浆供应逐步充足,积极尝试拓展海外市场,利用***“一带一路”政策积极在海外***和地区实现产品注册并落地。

牛人治下的派林生物

我看派林生物的年报,发现了一个牛人,这个牛人是它的董事长付绍兰女士。

说付女士比较牛,是因为简历牛。

首先是年龄,付女士是42年生人,按民间虚岁算法,就是82岁了,她的任期到2024年3月——届时她就83岁了。

人家经常说七老八十,看人家,80多岁了依然奋斗在工作第一线——顺便插一句,董明珠是不是也会干到这个时候?

除了年龄大,就是她的求学经历牛了。

付女士6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学院电子学专业,毕业的时候才20岁,妥妥的学霸。

毕业之后,她一直没有再读研究生、博士,直到2011年硕士毕业于***剑桥商学院的项目管理专业。

刚才说她是42年生,按民间虚岁的说法,那就是60多岁再求学、70岁毕业的。

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而且,这个人自学能力应该很强:本科毕业是电子学专业,参加工作后有一段时间是在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那就相当于跨行当、跨专业了。

而且,她这个董事长我觉得很称职,在公司的战略发展上很有定力。

2022年,董事会上有人提出要设立投资基金,她没有同意:认为公司应该聚焦血液制品主业,以及向上下游相关产业拓展投资方向。

这是很难得的。

有一些企业,一赚钱,就不知道钱往哪个地方花了,胡乱投,最后,投出去的钱几乎都打水漂儿了。

可能正是因为她的坚持,派林生物是为数不多所谓血液制品中干净、彻底、真正、名副其实的血液制品企业。

除了她,那就是天坛生物、上海莱士。

上海莱士除了自产,还营销进口的血液制品。

但是上海莱士前几年犯了一个毛病:就是有一些偏离主业、类似不务正业,胡乱投资,给投资者印象不太好。

其他的:华兰生物只有一半的收入是血液制品,博雅生物也是血液制品和化学*其他业务、现在正想剥离其他业务,卫光生物是想走和华兰生物一样的路子——血液制品、疫苗、基因产品。

真是应了那句话:有人漏夜赴科场、有人辞官归故乡,有的想专注主业、有的在剥离主业。

目前的派林生物,手握38个浆站,同时**德源还给他供血浆。

如果最后的控股权由浙民投转移到陕西国资手上,估计他会在陕西开疆拓土、开枝散叶,获批更多的浆站。

所以,他的采浆量、投产量和营业收入,很可能在今年就会超过华兰生物。

而且,它的吨浆净利率也不算低,70万元/吨,华兰生物好像是80万元。

所以,将来在血液制品上,派林生物很快进入1000t的第一方阵。

而且,超过华兰生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么,这是不是说他就比华兰生物更值得关注呢?

也不是。

我们看一个企业,主要看他值不值,也就是说在做一个比较,看哪个更便宜(在确定性更强的情况下)。

这个,显然需要把华兰生物和派林生物之间做一个数据对比、推理,然后才能做出决断。

但是,那个还需要专门儿行文,今天我们就不再说了,回头有机会再说。

需要大家关注的是,派林生物27亿的商誉。

商誉这东西,有时就是个雷。

不过,放到血制品这里,好像又成了一个例外。

因为血制品确定性比较强,基本上不会赔钱。

因为拥有血液制品生产资质,就好像获得一个免死金牌,所谓丹书铁券。

这个生产资质,也好比金融业的牌照,有了这个牌照、这个资质,就可以防止外边人进来抢夺生意。

而且,27个亿的商誉,当时公司应该是做出了一个合理的判断。

因为,派斯菲科曾经做出业绩承诺,4年内完成5.95亿的净利润,平均下来每年将近1.5亿。

而且,这个业绩增长是逐年递增的,头一年,即2021年是0.75亿元,21年1.2亿元,22年是1.8亿元,23年是2.2亿元。

即便按1.5亿这个平均数来算,也就是18亿的市盈率,不算贵。

也就是说,18年基本上都回本儿了,以后赚的钱就是净落下的钱。

另外,派斯菲科有19个浆站,按照每个浆站5000万来算,这十几个浆站就价值将近10个亿——这还不包括他每年的产出(但也得有成本投入)。

每个浆站价值5000万怎么得来的?

在2022年,派林生物从个人手里收购了一个浆站20%的股权,花了1000万元。

倒着推算一下,那么一个浆站就是5000万元。

一般来说,一个浆站也就是三五千万的样子。

2022年,卫光生物就收购了一个净利润为负的浆站,花了将近3000万,而且这个浆站当时还没有采浆的许可权。

另外就是,按照我当时的推断(点击蓝字可见推断过程:华兰生物的浆站值多少钱?一文),三五千万买下来的浆站,一两年就可以回本儿。

当然,持怀疑论的,也可以认为:派斯菲科2021年业绩承诺就没有完成。

而且,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有些企业业绩承诺根本兑现不了,还有的是兑现之后就业绩大变脸。

但是,我还是坚持前面的观点:血液制品这个行业,有着刚性需求,有着类似垄断、排他性质的牌照,赚钱是肯定的、赔钱才是奇迹。

至于当时花20多个亿的商誉,是不是里边有猫腻、勾兑?

我们不知道,也有这种可能。

如果坚持商誉太高,可以给商誉打个折,打个对折,或者打个七折,然后再对他进行估值判断。

合适就买,不合适就不买。

不管怎么说,一个专注于血液制品、有可能进入国资背景手里、手握38个浆站的派林生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

派生物是什么意思?

指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之类相对易变的东西。换言之,派生物是人们为了理性地说明其行为,为了求得大众情绪的支持而发表的意见,观点,或提出的思想。

派林生物公司简介,有人知道吗?派林生物是啥企业?全面解读!_ip138媒体号

我国医*血液制品的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提高,在需求的持续上升的推动下,未来血液制品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最近不少股民朋友都在公众号问我,派林生物 000403怎么样呀?值不值得上车?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讲讲,派林生物这支生物制品板块的热门股。

首先,大家要明白血液制品行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它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等。

血液制品以血浆为原料,人血浆中水就占了92%-93%,蛋白质所占比例为7%-8%,血液制品便是经由蛋白质分离提纯后的产物,血液制品行业身为极其重要的医疗产业。

下面给大家从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来分析下血液制品板块的投资逻辑:

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医学领域目前有着极大的血制品需求量,而且疫情反复无常,短期内,要明显提振终端对静丙等品种的各种需求,长期需求也处于上升状态。

目前,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分配较为均衡。随着未来技术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之后头部企业的优势估计会随之显现,市场集中度有增强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因为市场需求的极大增长率,将来血液制品行业的景气程度也会不断加深。

如果你想了解有关生物制品后期走势如何?又或者想知道后市应该关注哪些方向?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研究员对行业的深度解读:

派斯双林生物制*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的时候正式创建,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它将血液制品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融为一体,具体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现在公司的血浆规模在行业中排名靠前,广东双林是广东省最具实力的血液制品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该公司主要制造的是7个品种的血液制品,总共有17个规格,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包含了6项,经***食品*品监督管理*严格审批后,取得的*品生产批准文号16个,该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并且产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

营业收入上,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要经营业务。

公司的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品(pH4)系由含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过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的分离纯化,该物质得以提取,该*品已经经过病***去除和灭活处理,成功地被公司制成。本*品与拉米夫定搭配着用,主动能够来预防乙型肝炎相关肝***疾病的肝移植术后患者,再一次直接感染乙型肝炎病***。如今,公司已掌握控制该*品的自主核心技术,牢牢设立了*品技术壁垒,使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品(pH4)在业内的竞争地位越来越高。

公司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品系用人用狂犬病疫苗供血浆者,收集具备高效价狂犬病抗体的血浆,提取方法为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该制品在经过病***灭活处理后才能进行生产,这款*品只含有甘氨酸稳定剂,没有添加防腐剂和抗生素。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的患者,可通过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品进行免疫治疗。公司所生产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品已经成功占领了市场的一席之地,公司的*品品质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根据我们调研得到的情况,当前公司不断持续丰富血制品数量,不断提升血浆综合利用率。公司有超过10个在研产品的进度较快,未来产品将种类繁多,其中双林生物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4月收到*审中心关于启动*品注册核查(*品)和*品注册核查(临床)的通知;人纤维蛋白原已完成临床试验拟申报生产;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人凝血因子IX和高纯静丙已完成中试拟申报临床;现阶段人抗凝血酶III处于候选*物。随着公司产品品种数持续增长,公司的吨浆净利润将连连攀升,继续发挥血浆量的规模优势,给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了有力的保障,从而对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颇有益处。

同时,公司浆站数量位居行业前三,有望成为千吨采浆量新数一数二的企业。从短期来看,公司已经拥有的浆站数量达到38家,行业排在前三。在**德源合作供浆的前提下,公司2021年采浆量大概离900吨不远,预计2022年采浆量一定高于1000吨,加入千吨级血液制品一流梯队。总体上看,公司对标一流水平,持续不断借鉴海外血液制品巨头的经验和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对海外出口市场进行深度建设,十分有希望成为国内领先的国际化血制品企业。

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00,420,632.99元,同比增长7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604,403.84元,同比增长8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为90,018,691.14元,同比增长103.83%。

业绩变动原因为:

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血浆采集同比实现增长,且产品销售同比有所增长,此外受全球新冠疫情消极情况,公司产品海外出口同比上涨,共同合作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实现持续增长。

根据2022年一季报,我们对派林生物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

派林生物成长能力较去年同期稳定。目前是一年中相对低位。

派林生物运营能力逐渐提高。可以说是一年中高位。

派林生物现金流能力有所加强。处于一年中高位。

其中,可持续经营能力全面增强,销售回款能力有不断增强。

六大排雷指标全部正常,没有明显的财务爆雷风险。

现如今从财务分析上看,公司运作整体健康发展。

该股委比为,卖盘比买盘;委差为,说明;外盘内盘,后期存在可能。

今天我们对生物制品板块和派林生物的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那么对于咱们散户而言,后市是应该继续增持还是减持?点击下方链接,一键获取分析结果:

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股掌柜;图片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中提到的投资品种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审慎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时间:2023-07-0610:130265复制链接

派林生物值多少钱?多少钱买合适?

前两天曾经说过,要把华兰生物和派林生物做个比较,然后算算派林生物值多少钱,什么价格买入比较划算。

后来想想,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可以从他的采浆量上来计算。

2022年,派林生物的采浆量800多t,按照公司的口径是“超”800t,我估计应该是810t以内。

2023年,公司预计超千吨,我觉得也有这个可能。

而且,还有可能逐步超过华兰生物。

按照1000t来计算,按照70万的吨浆利润计算,那么2023年的利润就可能是7个亿(当然,每吨血浆并不能立即产生收入,他需要至少6~9个月才能产生收入)。

但是,这个不影响大*。

即便2023年达不到,2024年可以实现。

如果7个亿的净利润,给25倍的市盈率,那就是125亿的市值。

按老唐的算法,那就是打7折买入,那就是122亿,对应的股价,就是16块。

我的意思是,按5折卖入,对应的价格,那就是12块左右。

什么时候卖呢?

派林生物38个浆站,按照每个40t的平均值来计算,那就是1500t的血浆,按照70万的吨浆利润,那就是10个亿的净利润。

什么时候卖?

40倍的收益率时候卖掉!

那么,对应的价格就是50多块。

但是,这个50多块,得等到他的浆站全部采浆,而且要达到均值。

这个均值,一般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达到。

另外,派林生物还有几个隐忧?

①不太稳定的股权结构。

②股权投资可能会带来突发的暴雷。

③27亿的商誉。

当然,这几个隐忧,也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矿。

总的来说,前两年在浙民投的资本的攻势下,派林生物取得了血液制品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资源——38个浆站。

这给派林生物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业绩早晚要体现出来,也将体现在市值上。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

1、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批发、零售(不含保健食品)(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 生物制品的研发,初级食用农产品的批发、零售,初级食用农产品的收购(除粮食)

2、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3、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材、花卉种植、批发、零售。

4、预包装食品批发、零售(在许可证件有效期内经营);

5、海洋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6、医*制品生产技术的研究;

7、生物医*制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8、生物技术、生物制品的研发;

9、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10、生物技术研发;化妆品、日用品、服装的批发、零售。

PATEO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垃圾公司,忽悠为主,你搜搜他们INKANET主页。总之汽车不要装不要用他们的产品。

谈谈派林生物 - 知乎

(注:1、文中部分数据引用自球友us­e­r­f­i­e­ld和大徐子的分享,这里特别感谢两位。2、请大家谨慎参考,据此投资,亏赢自负。)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从发出第一篇血制品行业文章后,至今已经过去半年。半年来,自己也是在持续关注和学习血制品行业的相关知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时间一长,持续学习就会有个积累。

考虑到血制品行业近2年来持续杀估值后到了机会区域,并且在短期内处于弱势状态,我认为这个时候说,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另外,投资不是赌博,虽然基本面分析只是瞎子摸象,摸多摸少是水平问题。但总体而言,尽量摸多摸,比不摸好。所以,我们在重仓介入一个标的前,肯定要尽量搞清楚它是干什么的,整明白它干得怎么样,以及以后大概会向哪个方向去,还有就是市场对它怎么看等等。只有这样去把基础工作尽量做扎实,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方向感和信心来源。

对于文中的不足和盲点,也请研究血制品行业的朋友帮忙指出,谢谢!

1、干什么的(基本信息和主营业务)

1)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上游源头取自人体血液。血液中,血浆占50%。血浆中,水占92%-93%,剩下7%-8%是蛋白质。血液制品,就是从这部分蛋白质中,分离提纯制成的。

血液中,有150多种蛋白及因子。目前,国外大型企业能够分离出20多种产品。我国的血浆提纯水平和综合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一般企业只能分离3-4种,头部企业能够分离8-10种,而天坛生物,已有12个品种。

2)说下浆站,全名为单采血浆站。什么是单采血浆,和我们平常的献血不同。献血通常说的是献全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而单采血浆,是采血后,将血浆分离,其他成分流回人体。

3)单采血浆必须采用专用器械,不允许手工采集。而且新建浆站门槛较高,需经过**规划审批,且同一地区只能设置一家浆站。这就意味着,单采血浆站,不是有钱就能建的,有极高的准入门槛(划重点,保证了逻辑的可延展和可想象)。

另外,在国内,回收血浆不允许用于血液制品的生产,但国外是允许的。

4)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

5)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等合计10个,产品线丰富,与国内顶级血制品企业12个相差不多。

血制品的原料来自人体内的的血浆,血浆是来自各个单采血浆站/采浆公司(浆站/采浆公司归所属的生产企业管理,只能供给于本企业)。

下面是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流程:

第一步:被采浆人采浆前要先抽血化验体检,并收集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家族病史、联系方式)。

第二步:检查合格进行采浆,领取营养补助费。

第三步:采集的血浆进入检验窗口期(三个月)。

第四步:三个月后再将这位被采浆人叫回来抽血化验体检。

第五步:初检合格,零下三十度超低温速冻,运回公司。

第六步:浆站运回的血浆保存在血源管理部保存,进行复检。

第七步:复检合格投入生产。

第八步:通过分离纯化得出半成品,通过超滤灭活,进行无菌分装。

第九步:分装完放到待检仓库在规定仓储环境下进行稳定性测试。

第十步:灯检(在强光灯下查看是否有菌落或者异物)。

第十一步:送各省食品*品检验所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拿到批签发。

第十二步:包装上市销售。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公司是通过人体采集血浆完成原料的收集,经过上述一系列工艺完成产品的制作,最后销售回款,形成完整的经营闭环。

综上,到了这里,我们基本搞清楚了公司是干什么的(生产血液制品),以及怎么干的(采集血浆后分离提纯各类产品)。

1)血制品较为特殊,属于**严格管理的行业。截止到2021年,全国只有28家企业,行业前6全部上市。浆站严控增长,全国只有300多个。

2)2021年,全国总采浆量为9,455吨,需求却高达14,000吨。所以,行业具有以下特点:有限的牌照+有限的资源+旺盛的需求。

3)血制品行业规模效应明显,采浆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血液制品的主要成本。对于原材料生产的上游和*物制造的中游高度整合的血制品行业来说,规模意味着低成本和竞争力。那些采浆量大、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4)并购是其扩大规模的最常用手段,贯穿于整个血制品行业发展历史中。血制品三巨头CSL、Ba­x­a­l­ta和Gr­i­f­o­ls的发展都依赖于并购带来的规模扩张。以澳大利亚的csl公司为例,csl在国际血液制品弱景气周期中,抓住机遇收购对手(2000年收购zlb及购买***47个浆站,2004年并购av­e­n­t­i**e­h­r­i­ng),走出澳大利亚本土,成为国际血液制品行业走向集中化过程中生存下来的强者,同期公司也因为业绩表现优秀,在过去的20年中股价上涨了60多倍,而澳大利亚综合指数只增长了1倍。

1)全球血制品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呈寡头竞争格*。据国际血浆蛋白治疗协会数据显示,七大厂商血制品营收占全球市场的78.84%。国际血制品行业三巨头西班牙的基立福(Gr­i­f­o­ls)、***的百特(Ba­x­a­l­ta)、澳大利亚的杰特贝林(CSL)2017年血制品的营收都在40亿美元以上,和第四名瑞士的奥克特珐玛(Oc­t­a­p­h­a­r­ma)的17亿美元有着明显的距离。

2)国内血液制品行业,也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特征。因为强管制,自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在运营的血制品企业有28家(有资质自建浆站的仅十多家),前五7家企业占据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预见,行业整合仍将持续,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3)营收,全行业从2016年的195亿元人民币,到2019年的3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1.53%。2020年***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0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人民币。

4)采浆量,全行业从2016年的7100吨,到2021年9455吨,年复合增长率6%。其中2020年为8330吨,同比增长-9%。2021年为9455吨,同比增长14%。

1)行业公司一共28家,头部公司一共是7家,占据70%的市场份额。

截止到2021年,A股各公司对应的血站数量如下:

天坛生物82(在运营58),上海莱士41,派林生物27(潜在11),华兰生物19,博雅生物14,卫光生物8。

下面是几家公司的基本经营数据对比:

1)2019年公司名称改为双林生物,双林成立于1995年,公司的前身为海军海耀生物制品研究所,控股股东为三九医*,主营业务为血制品。2000年三九医*与宜春工程重组合并,双林业务注入到上市公司。20多年来,尽管上市公司多次变化,但双林的血制品业务一直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

2)2018年浙民投入主公司,陆续剥离了非主营和亏***业务。并外延并购派斯菲科(主营业务为血制品),以及与**德源(主营业务为血浆站)进行股权合作。至此,血制品业务占上市公司主营接近100%,派林就成为一个单主营业务的公司。

3)公司营收从2016年的5.67亿,增长到2021年的19.7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8.3%。

血制品净利润从2016年的1.13亿,增长到2021年的4.14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9.43%。

4)2018年浙民投入主公司以前的三年,虽然派林血制品营收增长较快,但净利润却停留在1.1亿左右水平。公司血制品盈利能力逐年下降,血制品吨净利润从2016年的37.36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28.99万元。而龙头天坛吨净利润保持在50万元左右的水平。

派林和天坛这三年的毛利率差别不大,甚至派林毛利率还稍微高于天坛,但费用率派林超过40%,天坛三年平均水平仅有20%左右(从2016年的32%下降至2018年的16%)。同样主营业务为血制品的卫光生物费用率长年保持在14%左右。

2018年浙民投入主后,做了几件工作:

1、严控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三费费用,使公司的费用率从2018年的41.54%,下降至2021年的20.74%。如果考虑扣除2021年的股权激励费用,2021年费用率应该在20%以内。但与天坛、卫光相比,费用率仍有潜力可挖。

2、并购派斯菲科,以及与**德源合作。并购派斯菲科是公司外延式成长战略的落实,与**德源合作为公司内生式成长战略的落实。派斯菲科是2021年2月份并表。

拆分公司血制品业务:

内生式成长:2021年子公司广东双林实现13.2亿营收,同比增长26.78%。实现净利润3.07亿,同比增长92%。远超21年天坛生物的增长速度。为什么增长这么快,主要是**德源2021年提供近180吨浆源、公司2020年技改血浆加工能力从500吨提升到750吨、新产品盈利能力高的八因子上市销售。

外延式成长:2021年并购的子公司派斯菲科实现6.7亿营收,同比增长39.7%。实现净利润1.04亿,同比增长35.29%。虽然没有达到1.2亿的承诺业绩,但也远超过21年天坛生物的增长速度。派斯菲科业绩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血制品纤原、特免产品销售放量。

综上,浙民投入主公司后,公司主营突出,血制品营收基本就是公司全部营收。公司通过内生和外延式发展,以及内部挖潜控费,盈利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1、第一季度,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75.67%;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87.24%;扣非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103.83%。

2、前两季度,营收9.91亿元,同比增长25.35%;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25.60%;扣非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9.73%。

第二季度,营收4.91亿,同比减少2.99%;净利润1.15亿,同比减少3.47%。

3、第三季度,营收5.02亿元,同比-9%;净利润1.29亿元,同比+0.45%;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4%。

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业绩不佳,主要是受到上半年疫情不稳定,采浆受限影响所致。随着疫情好转,必然重回增长轨道。

1)2021年公司在采浆站数27个,排在龙头天坛及上海莱士后面,居全国第三。2022年广东双林有2个浆站正在验收,派斯菲科有9个正在建设,这11个新增浆站将陆续给公司带来浆源的增量。

2)2021年公司大约采浆880吨,预计2022年采浆1000吨以上,2025年达到1500吨以上。

血制品吨浆收入与吨浆净利润,可以用来判断血制品公司的盈利能力。

吨浆收入、吨浆净利润,也即血制品盈利能力的提升,取决于血制品产品种类的增加和高毛利血制品产品的占比增加。

所以,未来公司盈利能力要持续提升,一方面公司血制品种类要更齐全些,一方面高毛利的种类占比要提高。

4)那么公司未来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1、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7个品种,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2022年预计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获批,合计品种数量达到11个,仅比上海莱士少1个,将与华兰和天坛齐平,挤身国内血制品一流水平。

2、2020年高毛利的凝血八因子获批,2021年年中销售,从而让子公司双林毛利润提升。2021年高毛利的人纤和特免产品销售占比持续增加,从而让子公司派斯菲科毛利润提升。

3、公司费用率持续降低,公司费用率从2018年的41.54%降至2021年的20.74%。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提升,公司费用率仍有降低的空间。

4、随着公司血制品种类的增加,以及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提升,和派斯菲科血浆收率的提升,公司毛利率回升至50%以上的概率较大。

5、公司净利润率自从2018年以来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是费用率的快速降低。前文已经说过公司费用率仍有降低的空间,这仍然将间接提升公司的净利润率。

6、公司吨浆净利润提升明显。21年提升至47万每吨,2021年如果扣除股权激励和商誉费用约0.45亿后,吨浆净利润将达到52万元,但与行业其它血制品公司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7、公司血制品平均销售单价2021年为283元,已经显现公司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提升趋势。

2)资产中有26亿商誉,这一块大幅减值的可能性不大。在估值部分里面,出于保守考虑,即使全部计提,估值也属于同板块最低的一档。

4)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比较大,跑马圈地就需要投资。

所以,从财务上看,很简单的公司,很安全,符合我的选股特征。

纵观过往进入集采的产品,都有几个特点/条件:1、原材料充足,至少能够保证带量顺任务顺利完成;2、可做一致性评价,保证疗效与原研/进口相当;3、可以以价换量,几个厂家获得全国70%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血制品来说,1、原材料紧缺。2、血制品是纯生物制品,成分众多,不同制法得出的质量都有差别,效果也不一样,无法一致性评价。3、目前四大血制份额总共才50%左右的份额,四家都满足不了70%的份额,如何实现一家公司获得70%份额?

目前***对血制品进行了限价,最高出厂价不能高于规定价格,这种限价就变相类似于集采的一种方式,何况企业仍以国企为主,价格属于***管控。

综上,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血制品不会进行集采的原因。

减值***失方面,主要是由于收购派斯菲科当年净利润未达承诺而对商誉进行的减值***失。(派斯菲科2021年承诺实现净利润1.2亿,实际实现净利润1.04亿。)

2021年收购派斯菲科,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了27亿的商誉,这27亿的商誉是一个风险点。但鉴于血制品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企业经营情况应该比较稳健,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后期没有大的减值风险。

公司目前可生产的产品品类不多,市场毛利较高的产品是因子类产品,其中广东双林仅拥有八因子,派斯菲科仅拥有纤原,不在一个主体中生产必然会造成血源得利用效率低。

对此,我的看法是随着公司持续发展,营收规模不断增大,可以看到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大。另外,因为股价在低位,我们可以变化角度理解为毛利率低反而有改善空间,因为位置不同,赔率不同。

公司的的董事、高管都不是技术研发或者医*行业出身的,都是从普华、国泰君安、浙民投出来的。

擅长资本运作的团队自然有其天然的优缺点,优点是在并购整合及投资方面有其天然的资源和专业性,缺点是生物医*行业经验不足。其优点在并购派斯菲科和**德源的战略合作方面可以佐证。对于行业发展阶段而言,个人认为规模比效率更重要,专业性不足可以通过引进技术人才。

主要还是因为疫情原因,导致采浆减少所致,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短期业绩下滑反而提供了好的介入时机。

1)公司在建浆站数量高达11个,已获批未建浆站达10个,未来5年公司采浆规模将达1500吨以上。

2)公司血制品种类合计达到11个,高毛利的人纤、特免、凝血八因子持续放量,提高销售占比,将持续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3)随着浙民投成为控股股东,公司经营业绩改善明显,但费用率与吨浆净利润,与行业龙头公司仍有差距,这为公司业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

4)资本市场估值和血制品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附近。相对同行,估值也属于最低一档,但和实际地位不符。

5)疫情结束后,原料端会得到改善,需求端也会出现恢复和增长。

1)派林采浆量900吨左右,市值135亿,对应每一吨市值1500万元。

天坛采浆量1800吨左右,市值360亿,对应每一吨市值2000万元。

2)派林2022年4月的16元,市值120亿。2021年净利润4亿,静态PE为30倍,公司未来有望实现30%以上的增长。

天坛14.87元,市值245亿。2021年净利润7.6亿,静态PE为32倍,公司未来有望实现25%以上的增长。

如果天坛245亿市值属于绝对低估区域,那么100亿附近的派林也是如此。

2018年:天坛PS5.7PB4.7;

2022年:天坛PS6.8PB3.3;

2022年:派林PS5.9PB3.4;(非常保守,净资产直接扣除全部商誉)

4)2022年4月估值低位,对应的A股全部血制品公司市值总和:

以上市值,对应的是国内血制品行业70%以上的产能。存量供给9500吨,中期增量供给保守算5000吨,远期15000吨。并且随着研发的投入,产品结构改善和种类的增加,利润率还会得到提升。

综上,大家认为对于一个供应14亿人,远期最晚到2026年产值具有1000亿以上收入,全部只有28家企业,并且前7大公司占据70%市场份额的高门槛行业而言。对应的1420亿市值是高还是低呢?

个人认为,天坛245亿市值属于绝对的低估区域,对应的100亿左右14块附近的派林也是如此。

换言之,保守估计,对于派林,极端向下最多25%空间,向上具备100%-150%的空间,并且有极高的确定性。

11、长期趋势和结构

1)股价在2020年7月大周期见顶,一直跌倒2022年4月的16元左右见底,下跌近70%。

2)从4月见底至今,一直处于底部整理。从月线上看,底部结构清晰。

4)结合估值和长期趋势看,绝对底部在14左右,对应市值在100亿。

5)短期板块量价波动加大,个人认为反转已经在路上。

1)大股东为民企,善于资本运作。从18年入主以来,相比国资更具狼性,有做大规模释放利润的冲动。

派林:7.32亿2.34万4.5万(相对比较集中)

天坛:16.48亿6.79万13.0万

华兰:18.24亿21.0万35.2万

博雅:5.04亿2.13万6.5万

1)18.8元对应的市值为135亿,个人认为可以大胆建仓买入。极端区域就在100亿,14元附近,极端下跌幅度25%。

2)仓位安排上,可以在接近16元的位置把计划的大部分仓位买入。如果跌倒14元,再加大买入,等到股价回升到23元附近后,卖出部分降低成本到13元,剩下的继续持有。

惠生控股有哪些子公司,分别是做哪些行业的?

1,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煤化工工程炼油工程2,重工海洋石油工程港机3,化机工业炉炉管4,化工一氧化碳合成气硫磺甲醇氢气5,通讯移动通讯系统集成移动通讯设备移动通讯软件移动通讯咨询6,生物

文章推荐:

派林生物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买派林生物)

印度与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为什么印度接受人民

什么是行业龙头股(老郑随笔:如何选出行业龙头

浙版传媒分红时间(2022即将上市的公司?)

一美元换多少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暴跌?Goo

华帝燃气灶多少钱(有谁买过华帝燃气灶i10001a价格

证券营业部周末办业务吗(周末证券公司营业部上

新冠疫苗接种查询怎么查孩子的(17周岁健康码怎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