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货币贬值的背后,是美帝谋划的一招杀棋 以笔为戎,评论天下! 3月以来,除了卢布大幅波动,还有一个货币贬值明显,那就是日元,3月至今美元兑日元汇率整体振幅达到10%,20日
中日货币贬值的背后,是美帝谋划的一招杀棋
以笔为戎,评论天下!
3月以来,除了卢布大幅波动,还有一个货币贬值明显,那就是日元,3月至今美元兑日元汇率整体振幅达到10%,20日日元更是创下2002年5月以来的新低。
此外,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幅度也比较大,上个星期在岸和离岸人民币贬值双双超过1000个基点,A股甚至炒起了贬值概念股。纺织、外贸板块近期涨幅明显。
所以,和日本的“自杀式”贬值相比,中国的人民币贬值其实更为从容。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日本抢夺外贸蛋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释此前人民币大幅升值后的压力,为进出口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
从中美博弈的大格*,看2022年的经济形势
探析中日贸易中人民币与日元的结算比例(全文)
摘要:中日贸易额处于高位,但是在跨境结算中人民币与日元的结算比相当低,大部分依旧依靠美元、欧元等第三方货币来支付,这样为中日两国的贸易者带来了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中日两国贸易的货币结算进行探究。本文依据日本大井搏之等学者的理论,结合中日贸易结算的现状来探究中日两国之间人民币与日元应有的结算比例。
关键词:中日贸易;人民币;日元;结算比例
在中日贸易中,双方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会更愿意以本国货币结算,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很低,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也是刚刚起步,而日元由于汇率波动很大,不利于汇率风险的规避,目前大部分以美元、欧元等第三国的货币进行结算。随着两国对美元的依赖降低,中日贸易中日元与人民币存在着更大的竞争,但是二者可以优势互补,进行更好的协调。
一、中日贸易现状
虽然2012年和2013年中日贸易额虽然稍有下降,但是一直保持在3200亿美元左右。并且,现在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日本的最大出口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其中,在2012年,日本对中国的进口额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1.27%,比美国高处12.67个百分点。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8.05%。
而日本对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食品饮料和烟草、轻工产品、杂项制品以及皮革制品。而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电气设备、机械、原料制品和化学制品。虽然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中日贸易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近期由于日本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优于我国,并且复旦大学教授华民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货币的空间是有限的。
在国际中,石油、黄金、矿产和粮食等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虽然中日贸易中大宗商品的份额较小,但是由于美元规模经济的惯性原因,中日两国一直主要使用美元计价。
随着2012年6月,人民币可以直接兑换日元,这样中日贸易结算可以不再绕道美元,减少美元兑换风险,进而还可以在中日贸易中可减少美元计价的比例,加大人民币与日元计价的比例。又根据大井搏之等日本学者归纳的出口计价货币的选择标准所述,如表2-1。
出口对象国货币对本国货币的方差与出口国货币对美元的方差相比第三国货币生产者货币计价
商品差异化程度生产者货币计价当地货币计价
进口国的进口中出口国所占比重生产者货币计价当地货币计价
本国货币供给的方差与外国货币供给方差相比当地货币计价生产者货币计价
从中我们可以把中日贸易中涉及到矿产等大宗商品的交易以及差异化程度较小的原材料以美元计价。又由于日本和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和差异化产品的存在,这些以出口国货币计价,即中国从日本进口的电气设备、机械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以日元计价。
从我国的统计*网站可知,日本进口的纺织品及原料的国别构成中,中国占据第一位,大约占到77%,其次为越南4%,泰国3%。而日本进口的杂项制品国别构成中,中国以69%的比例占据第一位,其次为越南和泰国各占4%。还有,日本进口的轻工制品的国别构成中,中国占据74%,其次为意大利和越南各占5%。
另外,日本进口的皮革制品中中国比重最大,为59.4%,进口的塑料、橡胶也是中国比重最大,为25.8%,进口的贱金属及制品中,也是中国比重最大为24.8%,进口的光学、钟表、医疗设备中也是中国比重最大为28.9%,又由图表2-3、2-4、2-5可知,日本进口的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中中国占有绝大比重,这些日本进口的货物中中国占有比重大的产品应以人民币计价。
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可知,2012年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中,一般机械占到27.4%,原料制品为13.8%,化学制品是13.9%,矿物性原料为1.3%,原料为3.8%,运输类机器占到9.6%,电气机器占到23.7%,食品的比例为0.3%,其他占到12.9%。
而2012年的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中,一般机械为16.5%,原料制品为11.6%,化学制品为5.5%,运输类机器为0.6%,原料占到1.3%,食品为5.3%,电器机器为26.3%,其他为32.9%。
依据以上所述,可知,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原料和矿物性燃料由美元等第三国货币计价,而食品与原料制品因差异化较小,以人民币计价,其余的可由日元计价,则可得现阶段日本向中国出口的计价比例如图表3-1,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结算比例为5.1%,而日元结算比例为80.8%,人民币为14.1%。
同样基于计价理论的分析,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原料与矿物性燃料由美元计价,由于食品、化学制品、原料制品、一般机械在日本从世界各国进口的总额中的比重最大,用人民币计价,而电器制品及运输类机器用日元计价,在其他类中科学光学机器用日元计价,而衣服类、家具、皮革制品等用人民币计价。则可得现阶段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的计价比例应如图3-2,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结算比例为1.9%,日元结算比例为28.4%。人民币结算比例为69.7%。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1]付丽颖日元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M]商务印书馆2010.4
[2]露口洋介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J]国际经济评论2014.02
[3]孙杰跨境结算人民币还是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金融研究2014.09
[4]付丽颖孙汉杰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地区主导地位的难点与策略[J]经济纵横2014.04
[5]华民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手段能走多远[J]上海证券报2009.05
时间:2022-04-3006:55:01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析中日贸易中人民币与日元的结算比例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中国银行日本人民币清算行在东京正式开业
4月17日,中国银行日本人民币清算行开业仪式在日本东京隆重举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以及中日监管机构、两国金融界和工商界代表共400余位嘉宾出席仪式。
201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东京分行担任日本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清算行正式开业后,中国银行已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担任人民币清算行,实现了对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全覆盖。
开业仪式上,福田康夫先生、程永华大使、陈四清董事长、日本财务省审议官大矢俊雄以及日本银行理事内田真一分别发表致辞,并与其他主要嘉宾一道为日本人民币清算行开业剪彩。
陈四清董事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前来参加开业仪式的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日本人民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将为中日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将为东京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新动力,更将为中国银行完善全球清算网络、更好服务两国客户带来新契机。他表示,中国银行作为最早进入日本市场的中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服务中日经贸往来的主要银行。日本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开业以后,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助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田康夫先生在致辞中首先祝贺中国银行日本人民币清算行开业。福田康夫表示,他在博鳌亚洲论坛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日经贸发展。他相信,此次中国银行日本人民币清算行开业,将促进中日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程永华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银行日本人民币清算行开业,是落实两国领导人访问成果的重要举措。中日两国是亚洲和全球重要经济体,人民币与日元同属SDR货币篮子,金融合作是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京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将有利于中日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降低企业汇兑成本,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国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中日金融领域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银行是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秉承“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发展战略,多年来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发挥跨境清算优势,不断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未来,中国银行将持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履行人民币清算行职责,加强与在日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促进人民币在日使用和跨境交易,为中日两国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两国经贸与投资往来中的金融桥梁作用。
日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今天日元1万的价格是721.16可以去银行网站看下
中日货币互换怎么降低汇率风险的
货币互换协议就是两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在某个时间内,以某种汇率可以换取多少数量的货币。货币互换协议一般包括:时间、汇率、数量、货币种类。在货币互换中,互换双方彼此不进行借贷,而是通过协议将货币卖给对方,并承诺在未来固定日期换回该货币。“中日货币互换”目的是为了降低两国在国际市场融资成本以及降低汇率变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毕竟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货币主要为美元,两国货币互换就可以规避掉兑换成美元之后再交易的成本,是一个双赢的*面。中日两国央行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有助于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和防范汇率风险,也有利于货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银行日元换人民币手续费多少?
我国银行按汇率计算,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为 0.06960 元/日元。换汇手续费一般按百分比收取,比如收取 0.38%,即收取 0.00026608 元/日元。
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汇率是多少
按当前汇率兑换结果日元当前汇率人民币1000.07977.97按当前汇率兑换结果人民币当前汇率日元10012.54911254.91
2014年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2014年日元
年度平均汇率
中国央行汇率中间价,日本日元兑人民币汇率:
100日元=5.8243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17.169日元)。
按同期 美元汇率计算:
100日元=0.94821美元(1美元=105.46日元)。
中日汇率怎么算啊?
1人民币元=15.4100日元1日元=0.0649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倪月菊】日本把汇率止跌的希望放在美联储身上,终究是错付了?
在当今的形势下,量化宽松的边际效果越来越小了,通过日元贬值难以起到更好的提振经济的效果。如果任由日元持续贬值,一旦超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会严重打击海外资本的投资信心,出现大量抛售日元、购买美元的现象,日元就会进入加速贬值的下行通道,一发不可收拾。从资产的角度看,日元加速贬值,以美元计的日本国内外资产会大幅缩水,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下降,导致对外投资减少甚至停滞,日本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加速下降。
在美联储公布加息75个基点的最新决议后,日元再次迎来暴跌,突破145重要关口。为了支撑汇率,日本**和央行时隔约24年3个月再次出手,以“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方法进行干预,日元快速暴涨,迎来短线反弹。但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日元压力不减、汇率再度下跌到144关口。
日本为何执意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的日元贬值对日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出口贸易大国,美元走强、日元贬值又意味着哪些深刻变化?中国需要担心类似的问题吗?日本货币政策何时会转向?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世界经济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贸易研究室研究员倪月菊就一系列问题接受了观察者网采访。
观察者网:美元今年后期的加息安排已成定*,您觉得日本目前坚持宽松的原因是什么?
倪月菊:日本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就进入了量化宽松的长周期。从利率上看,进入了0利率时代,只是在2007年有过小幅加息,2016年后甚至进入负利率时代。日本之所以长期坚持宽松政策,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释放流动性使日本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状态,提振泡沫经济破灭后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
从供给侧看,低利率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企业投资,增加生产,带动就业;从需求侧看,投资增加、生产复苏、就业增长、工资上升,必将带动需求的增长;从消费端看,零利率叠加收入上升,将刺激消费增长。
适度的通胀率是衡量经济是否摆脱通缩,进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指标。“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的目标就是要实现2%的通胀率。尽管这10年通胀率超过2%的年头并不多,但日本社会普遍认为,量化宽松政策是目前能采取的最有效支持经济活动的政策。可以说,低通胀是日本可以坚持“绝对不需要加息”的最主要基础。
目前,受新冠疫情特别是俄乌冲突的影响,日本的通胀水平已超过2%,8月甚至达到了3%,但这不是因自身消费增长带来的,而是因进口的能源和食品价格高企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并不是经济复苏的表现。
在经济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一旦加息将加重**、企业甚至个人的债务负担,生产端、需求端和消费端都会受到影响。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
因此,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多次表示,为了支持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日本央行将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密切关注国内外因素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措施。
观察者网:日本货币政策是否会出现拐点?有哪些数据值得关注?
倪月菊:日本是否要放弃现有货币政策,取决于日本经济对日元贬值的承受力。在美国持续加息而日本保持负利率不变的背景下,随着日元和美元利差的加大,日元贬值不可避免。今年年内,美元兑日元升值最高点超过25%,汇率一度达到1:145。
近日,日本央行果断出手干预下,汇率一度升至1:140。可见,1美元兑150日元左右,应该是日本所能承受的贬值预期。一旦超出这个心理防线,日本**还会出手干预。如果效果依然不佳的话,不排除放弃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因为,日元过度贬值同样是日本经济无法承受之痛。
因此,当日元贬值超出心理预期,日本可能会采取一定手段遏制。日本更可能会选择买日元抛美元的措施把日元控制在1:150以下,而不会轻易选择加息。因为如果加息的话,**、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负担都会增加,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目前,日本**把希望寄托于美国平抑物价后放弃持续加息的政策上,或能帮助日元汇率止跌甚至反弹。但变数依然很大。
观察者网:现在的日元贬值,是否正在从“良い円安”(好的日元贬值)向“悪い円安”(坏的日元贬值)转变?美日利差的走高可能给日本带来何种深远影响?日本现在的处境,是否意味着安倍经济学遭遇了挫败?
倪月菊:一般来讲,一国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一国的贸易收入往往会得到改善,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部门所占比重会扩大,可以有更多的产品同国外产品竞争。
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使得本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推动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长。所以多年来,日本一直把日元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增长的良*,甚至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已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货物贸易正在悄然被中间品贸易所取代,成为贸易的主角。
这意味着,日元贬值导致中间品价格大幅上升,会抬高最终品的生产成本,导致最终品价格提高,抵消了因日元贬值带来的价格优势,甚至进口成本提升的幅度可能超出日元贬值带来的价格优势,达不到刺激出口的目的。
截至2022年9月,日元已经贬值约30%,却已经连续12个月面临着巨额贸易逆差,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加之,受疫情影响,可能因日元贬值带来的服务贸易收益也微乎其微。
所以在当今的形势下,量化宽松的边际效果越来越小了,通过日元贬值难以起到更好的提振经济的效果。
目前日本还没有找到比“安倍经济学”更好的支持经济增长的方法。如果美日利差持续走高的话,日元的国际地位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日元在国际上一直保有良好的信誉,因此,即使长期实施零利率,依然不乏国际投资者。正是因为日元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信誉,日元被国际资本赋予了避险属性。
如果任由日元持续贬值,一旦超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会严重打击海外资本的投资信心,出现大量抛售日元,购买美元的现象,日元就会进入加速贬值的下行通道,一发不可收拾。
从资产的角度看,日元加速贬值,以美元计的日本国内外资产会大幅缩水,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能力下降,导致对外投资减少甚至停滞,日本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加速下降。
观察者网:日本是出口大国。如何看待美元走强对日本出口贸易的影响?中国是否需要担心类似问题?
倪月菊:美元走强进一步放大了国际商品价格暴涨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日本企业物价连续17个月同比上涨,7月更是创下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有500多种商品中80%以上价格上涨。如果以日元计算企业进口物价,价格同比涨幅高达48%。
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推升了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甚至使出口企业无利可图。特别是那些难以进行价格转嫁的中小企业更是因此陷入困境,有部分企业因受困于采购价格高企无法向下游实施价格转嫁而宣告破产。
可见,通过贬值刺激日本出口的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深度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2019年,中国中间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6%。因此,如果人民币过度贬值的话,进口中间品价格的提升,同样会对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中国与日本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中国产业结构更完整,国内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强。如果进口中间品价格过高的话,出口企业可以转为采购国内产品。特别是随着中国内外贸一体化的推进,国产进口替代品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二是人民币贬值使外资在中国投资的成本降低,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设厂。特别是在中国央行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之后,国外资本进入中国的举动愈发频繁起来。同时,外资的进入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中间品的国内供给能力。
三是人民币结算在外贸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陆续有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如土耳其、俄罗斯、印尼等国。在东盟国家一般都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交易。随着人民币结算使用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美元升值带来的进口价格上涨压力。
四是当前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完全可兑换,但在资本项下仍是部分可兑换,金融投资项下有限可兑换,这也可以减少人民币汇率风险。何况,中国充足的外汇储备,也可以随时应对国外资本的恶意炒作。
观察者网:若日本贸易逆差进一步放大,是否会面临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问题?日本有哪些机会?
倪月菊:英国是金融服务大国,制造业的空心化,使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远不如日本。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经常项目逆差+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其经常账户的逆差主要来自货物,服务和收益则为顺差,呈“债权减损国”特征,即国内储蓄不足,投资收益顺差又不足以抵消贸易逆差。而日本与英国情况有很大不同。
首先,日本是货物贸易大国,制造业研发、生产能力都较强,长期处于商品贸易顺差的*面。目前,虽然日本货物贸易出现逆差*面,这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日元贬值等因素密切相关,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很强。
其次,日本与欧美等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储蓄率一直很高,2022年7月,日元基础货币供应量为672万亿日元,日本银行的活期储蓄额超过了540万亿日元。过度储蓄而不把资金投入生产和消费环节,成为导致日本量化宽松政策效果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日本的海外投资收益一直很大。截至2021年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达到创纪录的411.2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76%,连续31年保持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即使日元贬值,最终海外资产由美元换算成日元,日本海外资产的账面价值更好,也完全可以抵消贸易逆差。
观察者网: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全球贸易格*?在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风险中,贸易保护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警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积极应对?
倪月菊: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受俄乌冲突和美元持续加息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加大。不仅发达经济体普遍增长情况不佳,增速缓慢,新兴经济体则压力更大、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特别美元持续加息,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风险增大,经济可能陷入滞胀泥潭。
一旦全球经济出现滞胀,会带来很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民族矛盾、区域冲突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只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舟共济,共同应对高通胀时代的到来。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各国越要打开国门,而不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一方面,需要各国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全球治理体系下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合作框架,使其充分发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作用。此外,要在绿色发展、数字发展、创新发展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发展动力和支撑。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