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上市公司排行榜(盐湖股份是什么?)

admin 2023-12-13 19:38:07 608

摘要:盐湖股份是什么? 盐湖股份是青海省属大型上市国有企业(股票代码:000792),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是国内目前极具规模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拥有500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

盐湖股份是什么?

盐湖股份是青海省属大型上市国有企业(股票代码:000792),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是国内目前极具规模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拥有500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3万吨/年碳酸锂生产能力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盐湖股份”,证券代码000792)是青海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省属大型上市国有企业。公司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目前较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是国际信用企业。

十大钾肥企业:上市公司市盈率排行榜一览(2023年9月6日) - 南方财富网

2023-09-0708:35南方财富网

南方财富网趋势选股系统股票工具数据整理,截至2023年9月6日,钾肥上市公司市盈率排行榜中,宏达股份位列第一位,市盈率达到133.11倍;国光股份排名第二,市盈率为42.58倍;富邦股份排名第三,市盈率39.47倍。市盈率排名前10的还有:北方铜业、冠农股份、六国化工、亚钾国际、东方铁塔、国际实业、浙农股份。

NO.1、宏达股份:133.11倍

公司所在地:四川

所属行业:有色金属

宏达股份最新报价3.940元,7日内股价上涨1.02%;今年来涨幅下跌-7.11%,市盈率为133.11。

NO.2、国光股份:42.58倍

公司所在地:四川

所属行业:农*兽*

9月6日消息,国光股份最新报价11.070元,3日内股价上涨1.99%;今年来涨幅上涨7.23%,市盈率为42.58。

NO.3、富邦股份:39.47倍

公司所在地:湖北

所属行业:化肥行业

9月6日开盘消息,富邦股份最新报价7.500元,涨0.53%,3日内股价下跌0.67%;今年来涨幅上涨5.6%,市盈率为39.47。

NO.4、北方铜业:17.32倍

公司所在地:山西

所属行业:有色金属

9月6日消息,北方铜业7日内股价上涨6.38%,最新报5.960元,市盈率为17.32。

NO.5、冠农股份:15.69倍

公司所在地:**

所属行业:农牧饲渔

9月6日开盘消息,冠农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0.63%,今年来涨幅上涨0.63%,最新报9.570元,跌0.52%,市盈率为15.69。

NO.6、六国化工:14.73倍

公司所在地:安徽

所属行业:化肥行业

9月6日开盘消息,六国化工最新报价5.450元,跌0.18%,3日内股价下跌0.92%;今年来涨幅下跌-1.47%,市盈率为14.73。

NO.7、亚钾国际:11.4倍

公司所在地:广东

所属行业:化肥行业

9月6日消息,亚钾国际最新报价28.020元,3日内股价下跌0.54%;今年来涨幅上涨1.68%,市盈率为11.4。

NO.8、东方铁塔:11.08倍

公司所在地:山东

所属行业:钢铁行业

9月6日消息,东方铁塔最新报价7.340元,3日内股价下跌0.82%;今年来涨幅上涨0.14%,市盈率为11.08。

NO.9、国际实业:10.8倍

公司所在地:**

所属行业:石油行业

9月6日开盘消息,国际实业最新报价6.690元,3日内股价下跌0.45%,市盈率为10.8。

NO.10、浙农股份:9.2倍

公司所在地:浙江

所属行业:综合行业

9月6日消息,浙农股份7日内股价下跌0.53%,最新报11.410元,市盈率为9.2。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云南磷化工企业排名?

1、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

2、云南三环化工有限公司

所在地:云南省昆明市 经营范围:化肥、化工原科、磷矿

3、云南磷联化肥联合营销有限公司

所在地:云南省昆明市 经营范围:化肥;磷肥;钾肥;氮肥;复合肥

4、云南田壮磷化化肥有限公司

所在地:云南省昆明市 经营范围:化肥的销售;化肥技术的研发

5、昆明三和力磷肥厂(原昆阳磷肥厂服务公司)

所在地:云南省昆明市 经营范围:磷矿石;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饲料氢钙

6、云南玉龙磷肥有限公司

所在地:云南省昆明市 经营范围:

7、云南澄江东泰磷肥有限责任公司化肥

8、云南南磷集团

十大钾肥企业:上市公司市盈率排行榜一览(2023年9月6日) - 南方财富网

2023-09-0708:35南方财富网

南方财富网趋势选股系统股票工具数据整理,截至2023年9月6日,钾肥上市公司市盈率排行榜中,宏达股份位列第一位,市盈率达到133.11倍;国光股份排名第二,市盈率为42.58倍;富邦股份排名第三,市盈率39.47倍。市盈率排名前10的还有:北方铜业、冠农股份、六国化工、亚钾国际、东方铁塔、国际实业、浙农股份。

NO.1、宏达股份:133.11倍

公司所在地:四川

所属行业:有色金属

宏达股份最新报价3.940元,7日内股价上涨1.02%;今年来涨幅下跌-7.11%,市盈率为133.11。

NO.2、国光股份:42.58倍

公司所在地:四川

所属行业:农*兽*

9月6日消息,国光股份最新报价11.070元,3日内股价上涨1.99%;今年来涨幅上涨7.23%,市盈率为42.58。

NO.3、富邦股份:39.47倍

公司所在地:湖北

所属行业:化肥行业

9月6日开盘消息,富邦股份最新报价7.500元,涨0.53%,3日内股价下跌0.67%;今年来涨幅上涨5.6%,市盈率为39.47。

NO.4、北方铜业:17.32倍

公司所在地:山西

所属行业:有色金属

9月6日消息,北方铜业7日内股价上涨6.38%,最新报5.960元,市盈率为17.32。

NO.5、冠农股份:15.69倍

公司所在地:**

所属行业:农牧饲渔

9月6日开盘消息,冠农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0.63%,今年来涨幅上涨0.63%,最新报9.570元,跌0.52%,市盈率为15.69。

NO.6、六国化工:14.73倍

公司所在地:安徽

所属行业:化肥行业

9月6日开盘消息,六国化工最新报价5.450元,跌0.18%,3日内股价下跌0.92%;今年来涨幅下跌-1.47%,市盈率为14.73。

NO.7、亚钾国际:11.4倍

公司所在地:广东

所属行业:化肥行业

9月6日消息,亚钾国际最新报价28.020元,3日内股价下跌0.54%;今年来涨幅上涨1.68%,市盈率为11.4。

NO.8、东方铁塔:11.08倍

公司所在地:山东

所属行业:钢铁行业

9月6日消息,东方铁塔最新报价7.340元,3日内股价下跌0.82%;今年来涨幅上涨0.14%,市盈率为11.08。

NO.9、国际实业:10.8倍

公司所在地:**

所属行业:石油行业

9月6日开盘消息,国际实业最新报价6.690元,3日内股价下跌0.45%,市盈率为10.8。

NO.10、浙农股份:9.2倍

公司所在地:浙江

所属行业:综合行业

9月6日消息,浙农股份7日内股价下跌0.53%,最新报11.410元,市盈率为9.2。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钾盐矿概念股有哪些

这种概念股为数不多,原来三个上市公司,现在有两个合并,仅有盐湖钾肥、中信国安两个了。

看,这20家肥企最值钱!(最新排名)

2015年,对于中国肥料行业来说是变革的一年。大家齐头并进,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

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国家“向污染宣战”;农资电商、智能APP风起云涌,给多年持续低迷的农化行业带来了生机;农*化肥零增长被提出,国家对土壤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单纯靠拼价格抢市场的时代已经慢慢远去,肥企进入苦练内功时期……

行业在转型,农业在发展,肥料行业如今也受到了许多社会资本和电商的青睐,部分肥企在2015年还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根据东方财富网上市公司数据,截至2015年底,肥料上市公司中以盐湖钾肥市值最高,达到371.5亿元,其次是金正大和北大荒,市值分别达到287.6亿元和221.7亿元。位居第四和第五的分别是史丹利和宏达股份,市值分别达到了172.2亿元和126.6亿元。

以下是2015年国内肥料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前20的肥企,看到那惊人的市值,农财君都要两眼发亮了~~期待在2016年里,众多国内肥企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跟上潮流,求变求存,2016年,中国肥料行业雄起!

注:

1、表格资料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于2016年1月10日11:00-12:00时间段东方财富网的公开资料。

2、上述统计为不完全统计,仅供参考。由于评判标准不一,加之部分公司涉及业务较多,可能存在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

如有异议,欢迎您在后台留言,由于本榜单并不权威,农财君十分欢迎您提出不同意见。如有您发现有遗漏的上市公司,农财君深表歉意,请您在文章下方留言就行补充。

在以上国内市值最高的20家上市肥企中,您最支持的又是哪家呢?快动动手指对其表示支持和鼓励吧~~(可以多选哦)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评论”,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注意啦!

农财宝典农场版《橘人雄起》2015年第6期新刊已上市,欢迎关注农财宝典农场版,邮*订阅代号:46-410。

米高集团,中国排名前五的钾肥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

2023年2月28日,来自广东佛山高明区的米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MigaoGroupHoldingsLimited(简称"米高集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2年7月6日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申请。

米高集团,曾于2006年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在2007年转板至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买卖,后于2016年私有化并退市。

米高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钾肥公司,具有集采购、制造、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主要提供各类钾肥产品,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复合肥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度钾肥销量计算,米高集团在中国钾肥公司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7.6%),在中国非储备型钾肥公司中排名第三;按2021年度的氯化钾、硫酸钾及硝酸钾销量计算,在中国钾肥公司中分别排名第四、第五、第五,市场份额分别为8.9%、4.4%、1.3%。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0财年、2021财年、2022财年(财政年度截止日期为3月31日)三个财政年度和2023财年前八个月(截至2022年11月30日),米高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1亿、20.82亿、38.41亿和27.27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0.29亿、2.07亿、3.97亿和2.37亿元人民币。

相关阅读

2022年香港IPO市场:上市90家,募资1046亿,破发59%,退市64家

化工行业钾肥专题研究报告:供需错配、钾肥行情东风再起 - 知乎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亚前海证券,李子卓)

钾元素(K)是地壳中最常见的七大基本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2.6%。地球上的钾元素来自于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炸,爆炸后产生大量的自由中子经过慢中子捕获过程(也称为:s过程)形成了地球上常见的元素。钾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以钾离子的形态存在,含量约为0.38g/kg,在陆地上主要存在于钾碱矿中,云母、钾长石等硅酸盐中都富含钾。

地质学对于钾矿的形成模式有多种观点。一般常见的三种形成模式分别为陆表海盆成钾作用模式、异常蒸发成钾模式和裂谷成钾模式。对盐类矿床中盐类来源,地质学专家持多源说观点,即海源、陆源和深源。地球已探明的钾盐资源/储量为2500亿吨(K2O),主要钾盐矿床属于古代海相,几乎所有巨型石盐和硫酸盐沉积层系都是巨量海水渗入封闭凹陷后蒸发析出形成。近年,有学者根据裂谷盆地钾盐矿床特征,提出的裂谷成钾模式可分为3个成钾作用过程:蒸发沉积、沉积淋滤及变质—改造。

全球钾矿以岩石矿为主,光卤石和钾盐湖开采较少。地球上的钾元素以钾盐的形式存在于钾矿石中。自然状态下钾盐存在于钾盐岩石或地下盐湖含钾的盐溶液中,因此钾矿可以大体分为钾岩石矿和钾盐湖矿。全球钾盐矿分布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数量的钾盐矿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60°之间。

我国钾盐矿床以现代盐湖型为主,集中分布在青海、**和**。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钾盐矿卷》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查明钾盐矿50处,发现钾盐矿产地为120处,其中1处超大型钾盐矿床、8处大型钾盐矿床、14处中型钾盐矿床,其余均为小型、矿点或矿化点,主要分布在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我国目前以开采钾盐湖为主。固体矿床储量很少,集中分布在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和四川渠县农乐乡杂卤石矿床。

钾矿的开采主要分为旱采法(又名干式竖井采矿法)和水溶法(又名湿式溶解采矿法)2种方式:

1)旱采法:旱采法是在地表下几百米深的矿床上,使用炸*或切割的方式开采粗盐,然后通过竖井输送到地面工厂进行处理。旱采法适用于位置较浅的钾矿,一般深度不超过1000米,典型的开采方法有房柱式开采和转孔爆破法。旱采法具有运营成本低,开采经验更丰富的优点,同时需要更大的资本投入。世界上天然钾盐矿藏仍主要用干式竖井采矿法,目前我国在老挝的钾盐矿多用此法。

2)水溶法:水溶法通过较深的钻孔,用淡水溶解矿藏中易溶解的钾盐,并将含钾溶液抽回到地面的大容器中,再将热溶液冷却,使得氯化钾结晶析出。水溶法适用于位置较深或者矿床形状不规则的钾矿,矿床深度一般在0~3000米,典型的开采方法是盐溶解并抽取盐水至地面进行处理。与旱采法相比,资本支出相对较低,投产时间相对较短,环境影响较小,低劳动力需求,允许更弹性化的营运,能够开采更深或形状不规则的矿床。但实际营运中使用水溶法采矿的钾矿较少。

世界钾盐工业、农业消费结构趋于平稳,农业消费占比86%。根据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FAO)数据,2020年全球钾盐消费量总计4482.3万吨,其中农业消费3871.1万吨占比86%,工业消费611.2万吨占比14%。2016年至今世界钾盐工业、农业消费量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速约为2%,而钾盐消费结构保持平稳,农业和工业消费占比分别稳定在86%和14%左右。

钾盐主要用途是作为钾肥用于农业生产。钾肥上游原材料主要包含钾石盐、光卤石、苦卤等。中游钾肥种类繁多,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草木灰等。因钾肥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钾肥下游被普遍应用于农业、林业、园林景观等行业。

钾肥是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根据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含氯钾肥和不含氯钾肥2大类。含氯钾肥即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其中钾含量50%-60%(以氧化钾计),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不含氯钾肥通常包括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有机钾和草木灰等,其中市面上应用较广泛的是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的钾含量在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硝酸钾钾含量46%,适宜用作追肥;磷酸二氢钾钾含量约34%,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浸种等。

钾肥产品中,氯化钾占主要市场份额,同时氯化钾的下游应用以农业为主。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和硝酸钾占据主要市场。以我国为例,2020年国内氯化钾消费量占钾肥总量的70%,其次是硫酸钾占13%。考察氯化钾的消费数据,我们发现2020年国内氯化钾表观消费中复合肥、直接种植和其他钾盐分别占比49%、8%和38%,即57%的氯化钾用于农业肥料领域,用于其他非农业领域仅占比43%,包括医*、食品加工等领域。

1)氯化钾的生产工艺多样,传统的透膜分离法、萃取法、溶析法以及沉淀法等生产工艺危害性较大、流程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不适合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运用。现在常用的生产方法有:冷分解浮选生产法、冷结晶浮选生产法、反浮选结晶生产法、热熔生产法以及对卤生产法。

2)硫酸钾的生产工艺主要有3种,分别是曼海姆生产法、芒硝生产法以及软钾镁矾生产法。硝酸钾的生产工艺有3种,分别是:复分解生产法、中合法以及离子交换法。其中复分解法又可分为氯化钾-硝酸钠复分解法和氯化钾-硝酸铵复分解法2种。

禾谷类及各种经济作物适宜施用钾肥。禾谷类是主要的钾肥施用作物,玉米、稻米和小麦合计占比达到42%,蔬菜水果、糖类、油棕等经济作物及豆科作物也施用钾肥。在具有灌溉条件、排水状况良好或多雨地区大多数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钾,少数经济作物为改善品质,不宜施用氯化钾。

钾肥的施用方法取决于土壤质地和农作物种类。土壤质地方面,砂质土速效钾含量较低,一般低于80mg/kg,应增施钾肥;粘质土速效钾含量80-120mg/kg之间,可少施或不施钾肥。缺钾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钾。轮作施钾以及钾肥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同样重要。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钾肥应优先施在玉米上。硫酸钾成本偏高,适宜于烟草、糖类作物、果树等高效经济作物,氯化钾较便宜,适宜于纤维作物。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是粮食的粮食。钾元素在植物的体内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元素。钾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可以参与60种以上的酶系统的活化作用,同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的合成等生理过程,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等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钾肥与氮肥磷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各有特点。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适宜的氮肥用量能促进农作物叶子的生长。磷肥中的磷元素是核酸和核蛋白的组成成分,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快速生长。钾肥的施用可提升作物对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植物茎秆中纤维素的形成与维管束发育,提高农作物的口感和营养。

农业中的钾肥消费需求受到人口增长、人均食物消耗的增长和单位作物化肥施用量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及人均食物消耗的增长带动农业发展,钾肥消费需求因而受到影响。近20年来,全年人口数量稳定增长,由2000年61.1亿人增长到2020年77.6亿人,增加了26.4%,年复合增长率为1.2%。人均食物消耗的增长受全球人均GDP影响,其同样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人均GDP为10520美元,与2000年的7857美元相比增长了33.9%。

受全球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和粮食需求增长的影响,全球钾肥每亩用量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人均耕种面积下降现象明显。2018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0.085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184公顷。据世界粮油组织(FAO)数据,2019年钾肥每亩用量的全球平均值为24.2千克/公顷,与2000年14.87千克/公顷相比增长高达62.7%,复合增长率2.6%。在耕地面积受限与粮食需求增长的矛盾下,粮食单位产量的提高愈发重要,其中农化产品的投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方式。粮食的刚需属性将支持全球钾肥需求量继续增长。

全球钾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美国地质调查*(USGS)2021年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钾盐可开采储量(K2O)大于37亿吨,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东欧地区,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储量分别为11亿吨、7.5亿吨和6亿吨,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0%、20%、16%,合计占比66%。中国钾盐储量3.5亿吨,占世界钾盐储量的9%,排名第四。

是全球大型固体钾矿资源的聚集地。北美方面,固体钾矿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加拿大拥有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美国北达科塔ElkPoint盆地钾盐成矿区和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Marinetimes盆地钾盐成矿区2个主要岩石矿区,前者是世界级超大型钾矿带,钾盐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品位高,以优质钾石盐型为主;后者也已发现5个大型钾矿床。美国的亚里桑那州Holbrook盆地钾盐成矿区钾盐矿床规模大,埋藏浅,品位高。欧洲方面,固体钾矿区集中分布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其中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涅帕盆地钾盐成矿区钾盐资源储量高达1200-1300亿吨。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固体钾矿区数量相对较少。亚洲方面,主要的大型钾矿有泰国—老挝呵叻盆地—沙空那空盆地钾盐成矿区和中国江城盆地钾盐成矿区,前者氯化钾远景资源量达到430亿吨。非洲方面,钾矿区以加蓬—刚果盆地钾盐成矿区为主,光卤石岩地质资源量高达约8000亿吨,但分布不稳定,开采困难。南美洲方面,钾盐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和阿根廷,以巴西塞尔希培盆地钾盐成矿区、巴西亚马逊盆地钾盐成矿区和阿根廷内乌肯—门多萨盆地钾盐成矿区为主。

亚洲和南美洲是全球钾盐湖的聚集地:亚洲方面,钾盐湖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中国有6大主要的盐湖,分别为扎布耶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一里坪盐湖、大柴旦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其中扎布耶盐湖品位最高,钾离子达到3.96%。东台吉乃尔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品位达到1.38%和1.25%,在世界主要盐湖中属于较高品位。***的钾盐湖位于死海地区,品位不高但是储量相对较大,达到200万吨。南美方面,钾盐湖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其中,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为世界上最大的盐湖,储量1020万吨,但品位较低;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资源储量和品位均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北美地区有少量钾盐湖分布在美国,分别为银峰盐湖和犹他大盐湖,资源储量和品位均处于世界盐湖较低水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全球钾肥形成国际巨头垄断格*,产能集中度高。加拿大的Nutrien、俄罗斯的Uralkali和白俄的Belaruskli分别以1315万、1250万和1239万吨产能位列世界前三。受资源限制,全球产能前10的钾肥生产企业中仅有盐湖钾肥和藏格矿业2家中国企业,年产能分别为500和200万吨。2019年排名前5的企业产能合计达到5165万吨(实物量),约占全球主要钾肥生产国产能总量70.5%。

全球主要钾肥生产企业的钾资源以岩石矿为主,岩石矿对产能贡献的优势明显。全球主要钾肥企业中,产能排名前四的企业拥有的钾矿类型全部为岩石矿。岩石矿对产能贡献的优势明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岩石矿品位远高于钾盐湖,提取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是钾矿开采技术的开发早于盐湖提钾,因此技术和产业布*上更为成熟。但相比矿石提钾,盐湖提钾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

加拿大、白俄和俄罗斯是钾肥主要出口国,达到千万吨级。加拿大是全球钾肥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19年出口量达到1953万吨,占全球钾肥出口总量的41%,白俄和俄罗斯出口量分别为1032万吨和935万吨,三者出口量占比达到全球钾肥出口总量的82%。

两大钾肥联盟掌握7成市场份额。全球超过70%的钾肥资源集中分布在北美和东欧,国际钾肥的供应也主要集中在几个头部生产厂家之中。2008年之前,全球两大钾肥贸易集团北美钾肥销售联盟(Canpotex)和白俄罗斯联盟(BPC)长期以来控制着全球钾肥的贸易。1970年以来,两大钾肥联盟也经历了从形成到分裂的发展历程:

1)两大钾肥联盟的形成:北美方面,1970年10月PotashCorp(加拿大钾肥)、Agrium(加阳)和Mosaic(美盛)公司组成北美钾肥销售联盟(Canpotex),掌握全球37%市场份额。2018年1月,PotashCorp和Agrium完成合并,成立了如今的Nutrien公司。东欧方面:白俄罗斯联盟(BPC)则由Uralkali(俄罗斯乌拉尔钾肥)、Belaruskali(白俄罗斯钾肥)和Silvinit(西尔维尼特)公司在2005年4月组成,掌握全球超过34%市场份额。

2)BPC联盟破裂竞争加剧:2011年Uralkali与Silvinit合并,进一步加深了国际钾肥垄断格*,两大联盟提高国际钾肥价格,使钾肥价格长期以来远高于其自身的生产成本的价格水平。2013年7月Uralkali宣布退出白俄罗斯钾肥联盟(BPC),决定满负荷生产增加产能,宣告着BPC联盟的破裂。从此,全球主要钾肥供应商都开始增产增量以抢占市场份额,全球钾肥生产远高于需求,进而价格一路下滑,钾肥产业进入下行周期。

目前全球主要钾盐供应商主要有:加拿大Nutrien公司、俄罗斯Uralkali公司、白俄罗斯Balaruskali公司、美国Mosaic公司和我国的盐湖股份等。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供应商,根据Wind数据和各公司公告,2019年CR5约为70.5%。

Nutrien是全球最大的肥料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钾肥、氮肥和磷肥。2018年,Nutrien由PotashCorp和Agrium合并而成,钾肥年产能超过1300万吨,约占全球20%,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化肥生产商。同时,公司从事农作物种子保护剂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Nutrien总部位于加拿大萨斯卡通,在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拥有5个钾盐矿区,新不伦瑞克省拥有1个矿区。

近5年公司产量基本稳定,营收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方面,2016-2020年公司钾肥产量基本稳定在1100-1200万吨/年。营业收入方面,2016-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65亿美元、45.47亿美元、196.36亿美元、200.84亿美元和209.08亿美元,除2017年营业收入的大幅变动,公司近3年营收整体稳定增长,平均年增长3.2%。

Uralkali是俄罗斯钾肥生产和出口商,主营产品为氯化钾、氯化钠及原料光卤石。Uralkali钾肥年产能超过1200万吨,产量约占全球20%。公司向70多个国家出口氯化钾,市场包括巴西、印度、中国、东南亚、欧洲和美国,拥有波罗的海码头和专用火车。Uralkali的5座钾矿和7座处理厂位于俄罗斯彼尔姆边疆区的世界第二大钾镁盐矿Verkhnekamskoe,总矿石储量约82亿吨。

近5年公司产量趋于平稳,营收增速后期放缓。产量方面,2017-2020年公司钾肥产量基本稳定在1100-1300万吨/年。营业收入方面,2017年增速较高,后期放缓企稳。2016-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78亿美元、27.61亿美元、27.54亿美元、27.82亿美元和26.96亿美元,近4年营收均在27亿美元左右浮动,近5年营收平均增长率为4.7%。

Mosaic是世界最大的磷肥生产商和销售商,第二大化肥生产商。公司于2004年10月由美国嘉吉公司和美国IMC共同组建。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力市,在全球17个国家建有工厂。公司钾盐矿主要位于加拿大,以固体钾石盐矿为主。公司全年化肥产量2700多万吨,其中钾肥产量超过800万吨。除钾肥外,公司产品还有工业用白钾、磷酸二铵、复合肥料以及饲料添加剂。

近5年公司钾肥销量整体上行,近2年营收有所放缓。钾肥销量方面,2016-2020年公司钾肥销量分别实现777.8万吨、860.1万吨、878.2万吨、784.3万吨和939.7万吨,近5年平均增速为5.5%。营业收入方面,前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63亿美元、74.09亿美元和95.87亿美元,逐年增加。2019-2020年营收有所降低,分别为89.06亿美元和86.82亿美元。

全球钾肥产量逐年增长,增长速度总体放缓。根据FAO数据,全球钾肥产量自2016年至2020年,由4417.7万吨增长至5275.2万吨,2021年和2022年全球钾肥产量预计将分别达到5366.4万吨和5419.7万吨,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在1.0%以上。FAO预计2022年美洲产量2097.9万吨,欧洲产量2202.1万吨,亚洲产量1119.7万吨。

分区域来看,美洲、亚洲增速放缓,欧洲是钾肥产量主要增长区域。2018年以来,全球钾肥产量增速自6.8%逐渐放缓。美洲的增速降低幅度最大,由2018年14.4%降至2020年1.4%。亚洲产量增速最小,2017-2020年产量振幅保持在2%以内。FAO预计2022年欧洲将是钾肥产量增速最大的区域,预期能达到1.9%。

长期来看,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与化肥价格变动高度趋同:

1)磷肥、氮肥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峰值出现时间高度重合。长期以来全球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玉米和小麦的价格涨跌趋势与磷酸二铵、尿素价格显著相关,2008年、2011年和2021年峰值出现时间基本相同。尤其表现在2008年,以磷酸二铵为例,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上涨至高位,同时磷酸二铵价格上涨至超过1000美元/吨。随后2009-2019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明显,磷肥和氮肥也出现相同趋势的波动。

钾肥价格与农产品价格高度相关,但钾肥价格峰值出现时间略有延后。1990年至2004年农产品和钾肥价格处于低位运行,波动较小。而2008年以后随着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钾肥价格也迎来上涨,并于2009年达到峰值。随后2009-2019年农产品价格波动上涨,钾肥价格也随之波动,其峰值比农产品价格峰值延后6个月以上。

202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高企,带动了钾肥价格增长。2020年至今,全球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业产品期货价格多数呈上涨趋势。从2020年年初至2022年2月11日,玉米、小麦和大豆CBOT期货结算价分别上涨66.3%、42.4%、65.5%,并且仍处于上行通道。全球经济复苏,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带动了钾肥的价格上涨。自2020年8月以来,我国氯化钾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截至2022年2月11日,国内氯化钾市场平均价报3475元/吨,同比上涨70.85%,目前仍处于上涨态势中。

2021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供需稳步提升。2021年全球谷物产量约27.9亿吨,消费量28.1亿吨,相比2012年增长率均为20.4%,产量和消费量差距较小。根据经合组织-世界粮农组织(OECD-FAO)预测,到2030年,全球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产量分别为13.1、4.1和8.4亿吨。相比202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0.9%、10.2%、8.2%。

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稳步提升,其中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增长态势明显。根据OECD-FAO预测,2021-2030年全球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和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长,面积总和从2021年的546.4百万公顷增长至2023年的555.8百万公顷。其中玉米、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长较多,到2030年种植面积与2021年相比增长超过8百万公顷,玉米增长4.3%,大豆增长5.6%。长期来看,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提升,将带动钾肥需求增长,行业有望景气上行。

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钾肥用量较高。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2019年全球钾肥亩用量(K2O)平均值为24.2千克/公顷,发展中国家、农业大国钾肥施用量普遍偏高,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中国的钾肥亩用量为76.29千克/公顷。化肥施用量高与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相关。在耕地肥力不足以支撑产量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对化肥的依赖程度难以缓解,钾肥施用量支撑钾肥市场刚需。

位于南美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对钾肥的进口额最高。据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组织(WITS)数据,2019年钾肥进口额前10的国家和地区中,南美洲方面,巴西以365千万美元位列第一;亚洲方面,有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4个国家进入前十,中国和美国也均位于前列。

国内钾肥产能高度集中。从区域来看,国内钾肥产能主要集中在青海省。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氯化钾实现产量581.46万吨,其中青海省氯化钾年产量即达到552.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5%,产能高度集中。全国其他地区的氯化钾产量总和为28.8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

从企业来看,2021年我国氯化钾产能CR2高达87%。2021年国内实现氯化钾产能860万吨,其中排名前二的钾肥生产企业分别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藏格矿业),年产能分别为500万吨和200万吨,分别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4%和23%,CR2为87%。总体上,国内钾肥产能供应高度集中,行业寡头垄断明显,以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为主的两大钾肥巨头对市场有很高的话语权。

近5年国内氯化钾产能、产量稳定,短期内无新增产能。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产能方面,2017-2021年国内氯化钾产能保持稳定,均为860万吨/年,无增长。产量方面,近5年国内氯化钾产量大致维持在600万吨/年以上,其中2017年和2020年产量突破7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产量略低,为581万吨。新增产能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2023年国内氯化钾未有公布的新增产能。

国内钾肥消费市场稳定、进口依存度高。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消费方面,2017-2021年国内氯化钾消费量分别为1412.7万吨、1391.6万吨、1518.7万吨、1548.8万吨和1315.5万吨,整体保持平稳。进口方面,2017-2021年国内氯化钾进口量分别为753.3万吨、745.6万吨、907.6万吨、866.5万吨和756.6万吨,均在700万吨以上;其中2019年突破9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进口依存度始终维持在50%-60%之间,处于高位。

2021年国内钾肥进口国家CR3为80%,近3年进口量逐步减少。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我国钾肥进口总量为756.6万吨,其中俄罗斯、加拿大和白俄罗斯为国内钾肥消费的主要进口国,进口量分别为225.41万吨、207.16万吨和175.08万吨,分别占比30%、27%和23%,CR3为80%。2019-2021年国内钾肥进口量分别为907.6万吨、866.5万吨和756.6万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十二五”规划制定了钾肥三个“三分之一”战略。我国钾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钾肥发展要遵循三个“三分之一”战略,即国内钾肥消费依托三分之一自产、三分之一进口、三分之一建立海外基地,国产、境外、进口三部分有机组合,相互支持。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中也强调要加强钾盐的地质勘查工作,力求取得重点突破,并鼓励“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国内钾盐矿严重短缺,走出去势在必行。我国的钾盐矿主要为青海、**、**的盐湖型液态钾盐资源,品位与境外固体钾矿相比较低,属于国内严重短缺的矿产资源。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鼓励铁铜铝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有关问题的通知》将钾盐列为被鼓励开发的七种紧缺矿产之列。农业是立国之本,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农业发展需求,依国内钾肥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

国内政策助力钾肥产业蓬勃发展:1)自产方面,2017年工信部推出《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国内钾肥产能880万吨,自给率提升至70%。2)进口方面,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海关总署宣布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国家计划内安排进口的钾肥、复合肥,继续执行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3)“走出去”方面,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文,鼓励外商投资高浓度化肥(包括钾肥)。另外,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文,规定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分为钾肥储备、救灾肥储备、春耕肥储备三部分,其中钾肥储备为单一品种储备,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国内企业积极布*海外市场,老挝钾矿实现投产。根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钾矿资源并购活动,涉及的国家有老挝、加拿大、刚果、泰国、哈萨克斯坦、美国等近10个国家,目前为止,已投产的产能比例较小,主要位于老挝。其他国家的项目多停留在勘探阶段和环评阶段。海外项目落地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开发成本较高、开矿技术仍不成熟。

多家中国企业在老挝取得采矿证,2家实现投产。目前我国在老挝境内参与钾矿勘探生产的企业总共有10家,其中只有4家企业取得了采矿证,分别是: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被亚钾国际收购)和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被东方铁塔收购),目前具备投产能力的仅有亚钾国际和东方铁塔。

2008年以来,氯化钾市场价格经历了12年的低迷期。从1995年至2020年,钾肥价格走势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95年至2003年10月之前,我国氯化钾进口平均价维持在110美元/吨左右;第2阶段,2003年10月到2008年9月,氯化钾价格快速上涨,最高价达710美元/吨(按当时汇率接近5000元人民币/吨)。第3阶段,价格震荡回落,截至2020年年底,氯化钾价格收报223.69美元/吨,在12年左右的时间里下跌了68.5%。

结束12年低迷,重新步入景气周期。2021年以来,国内氯化钾市场平均价持续上涨,由年初的2000元/吨上涨至年末的3200元/吨,并在2022年年初继续上涨。截至2022年2月14日,氯化钾市场价格已超过3470元/吨,同比上涨70.85%。氯化钾价格结束12年的低迷后,重回上行通道。

2021年以来,全球氯化钾价格大幅上涨。由于我国氯化钾属于进口依赖型产品,随着我国逐步深入参与国际贸易市场,国际市场上氯化钾的价格走势与国内价格走势,一致性在逐步增强。国际价格方面,2021年年初以来,全球各地区氯化钾价格均大幅上涨。截至2022年2月15日,俄罗斯、温哥华、西北欧氯化钾FOB价分别报625.5美元/吨、610.0美元/吨、631.5美元/吨,相比2021年年初分别上涨217.5%、197.6%、221.4%。其中,2021年下半年涨幅尤其明显,俄罗斯、温哥华、西北欧氯化钾FOB价分别上涨了214.0%、205.6%、215.3%。

2021年下半年,白俄钾肥遭到欧美国家制裁。2021年6月至8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宣布对白俄罗斯钾肥行业进行制裁。欧盟方面,于2021年6月末宣布并立即执行对白俄罗斯制裁,条例中禁止直接或间接进口、购买和转运白俄罗斯K2O含量低于40%及高于62%的氯化钾。美国方面,美国财政部于2021年12月初宣布禁止与Belaruskali,以及该公司拥有或控制50%以上权益的任何实体的交易,并于2022年4月1日开始执行。

运输方案难解决,或将提高出口成本。白俄钾肥主要通过立陶宛出口。根据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口数据,白俄经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出口钾肥量达1,070万吨/年。2022年1月12日,立陶宛**宣布终止国营铁路签署的受制裁的白俄罗斯运输钾肥的协议。白俄方面正在积极找寻新的运输方案,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从俄罗斯的列宁格勒地区港口或摩尔曼斯克港转运。由于路程加长,新方案很可能会提高运输成本,从而抬高钾肥的出口价格。(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除了运输方面的问题,制裁带来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立陶宛一些银行已开始限制为白俄钾肥出口商提供资金服务。另一方面,Belaruskali的订单量正在缩减。挪威的Yara公司是Belaruskali最大的单一买家,购买了其产量的10-15%,由于欧盟制裁使贸易无法继续,2022年1月17日该公司表示将在4月1日之前停止从白俄罗斯购买钾肥。

白俄是钾肥生产和出口大国,制裁的持续发酵或将造成全球性的供应缺口。根据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RCAN)数据,2020年白俄钾肥产量约为1220.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7.6%。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钾肥出口国,2020年白俄出口钾肥1175.8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21.0%。随着制裁的进一步发酵,将在短期内形成大范围供应缺口,新增产能有限,钾肥全球供应或将进一步偏紧。

近一年库存低位运行,有进一步下降趋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国内氯化钾库存由年初的43.9万吨下降至年末的25.85万吨,降幅为41.1%。2022年年初以来,氯化钾库存依旧保持低位,截至2月14日,国内氯化钾库存为25.8万吨,同比下降19.6%,相较于去年年初下降38.4%。随着春耕来临,国内氯化钾需求释放,库存或将进一步下降。

春耕带动需求释放,预计2022年上半年钾肥行业景气依旧。由于中国南北地区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春耕时间有所不同,将从2月下旬持续到5月初。当前国内氯化钾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2年2月14日,国内氯化钾均价报3475元/吨,伴随着春耕到来带动氯化钾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加之国内库存紧张,氯化钾行业景气有望继续上行。

转型钾肥业务,产能跨越式增长。亚钾国际是国内钾肥出海企业领先者,专注从事钾盐矿开采、钾肥生产及销售业务。公司在老挝拥有35平方公里钾盐矿藏,钾盐矿总储量10.02亿吨,折纯氯化钾1.52亿吨,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市场。2020年以来,公司将原有的25万吨/年氯化钾产能提高到100万吨/年,目前已达产80%。依托资源优势,公司规划未来3-5年内打造300万吨/年产能,立足长远,向国际级钾肥供应商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公司聚焦钾肥业务,毛利均为钾肥贡献。近5年公司毛利润基本上均来源于钾肥的正向贡献,2017-2019年,海运和谷物贸易大体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开始,公司舍弃这两项业务,目前钾肥业务营收占比已达98%。

公司业绩快速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稳步上升。公司聚焦钾肥后业绩快速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58.6%,近4年毛利率均值高达45%,处于较高水平。净利率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率达到34.7%,同比上涨约24个百分点。

盐湖股份是国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钾肥和盐湖提锂。目前公司拥有氯化钾产能达5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64%。2020年公司钾肥产量551.7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在国内市场占比达到78.37%。公司同时是盐湖提锂龙头企业,拥有碳酸锂产能3万吨,位列全国第四位。

公司钾肥产销稳定,压舱石作用突显。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润主要来源于氯化钾和碳酸锂的贡献,其中钾肥毛利润占比约91%,碳酸锂占比约8%。2017年以来,公司氯化钾产量保持在约450-560万吨/年,产销比稳定在80%以上。随着2021年钾肥行业景气的提升,公司钾肥业务的业绩贡献显著提升,压舱石作用突显。

公司聚焦钾锂,扭亏为盈利润恢复增长。2019年公司将化工板块相关不良资产剥离后,2020年毛利率提升到41.36%,同比上涨14.89个百分点。随后2020年和2021年公司聚焦钾肥及碳酸锂板块,实现扭亏为盈,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107.99亿元,毛利率实现61.96%,同比上涨20.6个百分点,净利率回升至38.28%。

藏格矿业是国内氯化钾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钾肥、碳酸锂、化肥销售等。目前公司年产氯化钾100万吨以上,设计产能200万吨,产能在国内占比为23%。公司钾锂双赛道并行,氯化钾起到利润基石作用。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润中氯化钾占比为78%,碳酸锂为21%。公司预计2021年氯化钾产量为100万吨。公司钾肥业务产销稳定,产销比接近100%。

公司业绩回暖,利润步入上行通道。在摆脱了自然条件恶劣及产能受限等负面影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77%。利润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回升至50.29%,同比上涨44个百分点,净利率实现39.3%,同比上涨27个百分点。

东方铁塔是主营钢结构与钾肥业务的双主业上市公司。在钾肥业务方面,公司拥有老挝境内的141平方公里的钾盐矿开采权,在已经开采的41.69平方公里矿区中,氯化钾资源储量有21763.1万吨。公司钾肥产品在产品质地、运输成本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现有产能50万吨,是我国海外氯化钾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积极扩张海外钾矿产能,钾肥业务逐渐成为公司利润支柱之一。2020年公司实现氯化钾产量46万吨,全资子公司老挝开元目前年产能50万吨,年产150万吨氯化钾扩产项目一期工程(50万吨)已经全面启动。公司近年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产销比高,实现反哺国内。2021年上半年氯化钾业务实现毛利1.86亿元,在总毛利中占比达54%,已超过公司钢铁主业。

公司营收规模持续高增,钾肥景气带动利润率回升。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约4.62%。随着公司钾肥景气度的逐步上行,公司利润率正不断提高,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约为29.83%,同比上涨10.3个百分点,净利率达17.37%,同比上涨5.7个百分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米高集团,中国排名前五的钾肥公司,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

2022年7月6日,来自上海的米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MigaoGroupHoldingsLimited(简称"米高集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米高集团,曾于2006年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在2007年转板至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买卖,后于2016年私有化并退市。

米高集团招股书链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2/104581/documents/sehk22070601723_c.pdf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三个财政年度,米高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1亿、20.82亿和38.41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0.29亿、2.07亿和3.97亿元人民币。

相关阅读

文章推荐:

钾肥上市公司排行榜(盐湖股份是什么?)

金贵银业股票行情同花顺财经金瓶梅(金贵银业

卢布为什么不稳定(留学俄罗斯:俄罗斯卢布汇率

300046台基股份走势分析(市盈率3600%的股?)

药石科技股票能长期持有吗(南京*石科技股份有限

财通证券上市发行价格(财通证券10月24日上市定位

巴铁钱叫什么([热点]|空中巴士火了,“巴铁”到

股票佣金按每笔交易计算吗(别再埋头苦干了,算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