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汇能源深度分析? 广汇能源是一家在国内外拥有丰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民营企业。公司自2012年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企业后,已形成以液化天然气、甲醇、煤炭、煤焦油
广汇能源深度分析?
广汇能源是一家在国内外拥有丰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民营企业。公司自2012年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企业后,已形成以液化天然气、甲醇、煤炭、煤焦油、乙二醇为主要产品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
在“双碳”背景下,公司正积极推进以“绿色革命”为主题的第二次战略转型,旨在发展清洁能源和碳捕集与利用产业,成为传统化石能源与绿色新型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综合开发企业。
广汇七进500强丨广汇能源:走节能减碳高质量发展之路!_项目_煤炭_绿色
原标题:广汇七进500强丨广汇能源:走节能减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公布,广汇集团以2022年2080.07亿元的经营收入位列第500位,连续第7年上榜。作为集团旗下五家上市公司之一,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丰富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资源,建成了以液化天然气、甲醇、煤炭、煤焦油、乙二醇为主要产品,以煤化工产业链为核心,以能源物流为支撑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4.0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3.38亿元,缴纳税费45.71亿元,年末资产总额615.75亿元,创造了上市22年以来历史最好业绩。
8月2日,位于江苏启东吕四港的广汇能源LNG接收站刚刚安全度过杜苏芮台风,6号20万方LNG储罐项目有序恢复建设。广汇能源启东海上综合能源基地自2017年投入运营,目前已建成投运2座5万方、2座16万方、1座20万方LNG储罐及配套设施,总罐容62万方,年周转能力超500万吨。截至今年7月底,6号20万方储罐已完成内罐封闭前检查工作;7号20万方储罐可研编制和2号泊位相关手续办理工作有序推行。启东海上综合能源基地已累计实现LNG进口789.02万吨,外贸进口总额33.82亿美元。
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冶占军介绍:“6号20万方LNG储罐计划于2023年11月底建成投用,届时接收站总罐容将提升到82万方,可为华东地区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LNG应急调峰气源,切实保障区域市场供应、应急调峰及工业用气需求。”
作为国内首个LNG全产业链经营的民营企业,广汇能源自2003年进入能源领域后,始终以天然气为主营业务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在**、甘肃、山东等省份拥有近200座加气站点和55万城燃用户,在**哈密淖毛湖工业园区建成7亿方/年煤制LNG项目。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产业加快向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国内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公司依托启东LNG接收站获取海外高性价比LNG资源,并提供物流仓储服务,进一步发挥对区域终端市场供应、应急调峰及满足工业用气等综合性功能,实现了天然气业务的持续、稳步发展。
将目光从东海之滨转向内陆腹地,在**哈密淖毛湖富藏煤炭资源的戈壁上,广汇能源历经十余载时间,在这里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煤化工基地。源源不断的煤炭或坐上火车外运保供,或进入现代化的煤化工车间,实现价值升级。
据了解,广汇能源目前在淖毛湖区域拥有煤炭资源储量65.97亿吨,公司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对**煤炭“主保西北、兼顾西南”的保供政策,认真践行“产业报国、实业兴疆”的企业使命,在夯实甘肃、宁夏、青海等基础市场的前提下,突出红淖铁路、淖柳公路、柳沟物流园等物流优势,将煤炭销售区域逐步延伸至西南以及**部区域。
另一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和煤制甲醇/天然气两条煤化工产业链,先后建成120万吨/年甲醇联产7亿方LNG项目、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以项目副产品为原料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建成1万吨/年二甲基二硫项目、40万吨/年荒煤气制乙二醇项目以及6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深挖产品附加值,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真正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
公司现有液化天然气、甲醇、煤焦油、乙二醇等主要煤化工产品。2022年实现原煤产量2044.64万吨,同比增长98.73%;煤炭销售总量2670.30万吨,同比增长33.86%,实现煤化工产品销售308.34万吨,同比增长42.90%。
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技术创新……近年来,公司有效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了多个环保项目。其中,低温甲醇洗VOCs尾气治理项目,VOCs去除率达到99%以上,年减排量2.79万吨;化工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应用,实现污水回用率93%,每年可节约一次水量约280万吨。
40万吨/年荒煤气综合利用制乙二醇项目作为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示范项目,通过“WHB合成气制聚酯级乙二醇”这一关键技术,利用荒煤气生产出的乙二醇品质可100%达到聚酯级。解决了荒煤气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行业难题,且每年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62.8万吨、间接减排二氧化碳173万吨。广汇能源在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就。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广汇能源开启了以“绿色革命”为主题的二次转型升级,在现有产业布*的基础上,聚焦“绿色”“节能”等关键词,持续以节能减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不断探索优化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的有效实施路径,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力争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节能减碳双赢。
今年3月25日,公司首期“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示范项目”竣工试运行。作为公司二次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项目以**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煤制甲醇低温甲醇洗装置高浓度二氧化碳尾气为原料,采用“氨制冷+低温液化精馏”的低成本碳捕集技术方案,经压缩、净化、低温液化精馏等工艺,生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并用于周缘油田驱油。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可通过周缘油田预计实现原油采收率提升20%以上,预计未来15年实现增油50万吨以上,并实现节水300万吨以上。目前公司正加快推进300万吨/年CCUS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待条件成熟后适时启动建设。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广汇能源的煤炭是焦煤吗?
广汇能源是**上市公司,是从事煤矿开采,中外天然气合作,煤化工,汽贸,新能源开发。
广汇能源煤炭主要是裸煤,发热量低于5000大卡里用于煤化工,发电,热力用煤,广汇能源开采是动力煤,而不是焦煤。只能用于三分之一的配制焦煤。属于煤化工能源用煤。。
广汇能源6月3日解禁股上巿会怎样?
我也在里面看庄怎么玩了除了庄谁能改变这么大的解禁数
神东集团有广汇能源实力厉害吗
亲爱的,熊市来了
天风2022中期展望|能源:煤炭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疫后复苏,黑金创富
【核心观点】
供应端:内忧外患,总量扩张有瓶颈
关于煤炭产能长期弹性不足的探讨:民营煤矿是产能快速扩张的主力军,但如今民营资本却在逐渐退出。
关于煤炭保供短期难度加大的探讨:长期资本进入意愿下降是根本,保供政策对民营产能的影响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关乎煤炭供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进口煤可能面临大幅下滑。
动力煤:旺季到来,主动去库进程快
两轮去库推升市场中枢,冬季有望再次迎来“2”字头:预期夏季煤价顶点在1600-1800元/吨之间,中枢1500元/吨左右;冬季煤价顶点在2000元/吨以上,中枢1800元/吨左右。
炼焦煤:疫后复苏,终端消费有保障
国际煤炭贸易的不稳定导致进口减量,从而加剧炼焦煤供需失衡,赶工状况下库存可能再创新低:预计主焦煤价格中枢从2021年的2500元/吨上升到3500元/吨,最高价格仍旧存在创新高的可能。
行业展望:关于煤炭行业两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思考一:这轮煤价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思考二:这轮煤价上涨还有多少空间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房建恢复不及预期,建设产能投放超预期
1.供应端:内忧外患,总量扩张有瓶颈
1.1.关于煤炭产能长期弹性不足的探讨:民营煤矿是产能快速扩张的主力军,但如今民营资本却在逐渐退出
原因一:2016年-2020年连续5年的煤炭行业去产能,退出及淘汰了落后过剩产能9.6亿吨,并整合、置换一大批“违法先建”的不合规煤矿,其中主要以民营煤矿为主。
原因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增速为目的,在中国几乎可以等同于是控制煤炭消费增速,对于商品型企业来说,消费发展的瓶颈将大幅抑制新增投资的进入,尤其是民间资本。
原因三:在严格的限价政策环境下,我们判断后续新建煤矿售价或将低于市场现货价,利润空间的压缩导致成本回收周期拉长,以逐利为目的的民营资本投资意愿大幅下滑。
1.2.关于煤炭保供短期难度加大的探讨:长期资本进入意愿下降是根本,上一轮超强保供已大幅透支民营产能是主因
为何民营中小型煤矿是保供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建设煤矿,基于较高的安全等级考虑,因此产能核定审批基本等同于初期建设产能。民营煤矿以盈利为目的,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煤矿建设期普遍安全等级考虑不足,因此最终产能核定审批经常小于实际建设产能,即“建大批小”。
民营中小型煤矿作为保供主力军的数据依据:2021年TOP20龙头煤企,煤炭生产总量26.56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65%,同比2020年增加0.79亿吨;但同期全国煤炭总产量却比2020年增加了2.28亿吨,意味着非龙头中小型企业贡献了1.49亿吨的增量,是TOP20的1.89倍。
1.3. 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特大型重要会议面前,保供可能会选择短期让步
安全生产大于天:2021年5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常会布*煤炭保供稳价的任务,但由于7月份是“建d百年”大庆,因此我们判断各地区煤矿安全检查趋于严格,当月煤炭产量仅有3.14亿吨,同比2020年减少约380万吨,环比6月份减少约900万吨。供需平衡数据显示,当月供需缺口放大到2345万吨,而同为旺季的8月份,当月供需缺口仅有648万吨。
四季度的重大会议:2022年四季度,“二十大”与煤炭消费旺季同时到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会议,以晋陕蒙为主产地的煤炭行业是否会再次迎来一次安全大检查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1.4.关乎煤炭供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进口煤可能面临大幅下滑
进口煤是沿海煤炭市场调节的关键:2016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煤炭2.89亿吨,由于进口煤主要供应于沿海地区,按照沿海港口年均下水发运内贸煤7.09亿吨算,沿海地区进口煤比例大约在28.96%,且由于沿海煤炭市场是全国煤炭市场的风向标,因此进口补充环节在供需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外价差拉大是导致进口大减的直接原因:受欧洲地缘冲突影响,国际煤价大幅飙涨,国际主流动力煤纽卡斯尔指数5月份以来均价406美金/吨,峰景硬焦煤指数均价493美金/吨,而国内煤价在疫情拖累及政策管控下相对稳定,环渤海价格指数5月以来中枢仅为1204元/吨,海外发运利润严重倒挂致使发运积极性严重受挫,我们预计2022年进口煤减少7000万-1亿吨左右,同比下滑大约30%。
1.5. 国际煤价飙涨的主因
1.5.1.俄罗斯在全球煤炭市场的龙头地位
俄罗斯在全球煤炭市场的龙头地位:根据数据显示,俄罗斯煤炭可开采储量高达1622亿吨,煤炭储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俄罗斯2021年煤炭产量4.37亿吨,出口量2.12亿吨。由于中国和印度的煤炭生产主要国内自用,基本不出口,美国生产煤炭也大部分自用,因此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煤炭出口国,占2021年全球煤炭出口贸易量的15.5%。
欧洲流向占比相对较高:根据BP数据显示,2020年俄罗斯煤炭出口结构中,欧洲占比高达35%,那么这说明在2021年有大约7400万吨的煤炭流向欧洲。按照欧盟公告将从8月份开始完全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我们预期俄罗斯2022年出口减量至少4000万吨,国际干散货物流船一般会在禁运前较长时间停止靠泊俄罗斯港口,且由于冲突问题,波罗的海航线及黑海航线货运受到影响。如果后期禁令持续,我们测算2023年的减量或高达7000万吨。
欧洲流向失去的影响一:前文讲到俄罗斯每年大约有7400万吨煤炭流向欧洲,由于俄罗斯东西跨度较大,欧洲流向的西北港口与亚太区流向的远东港口运输线路完全不同,如果后期这部分出口受到影响,则很可能会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并进而导致煤矿减产。
欧洲流向失去的影响二:欧洲由于煤炭进口对俄罗斯进口依赖度高达50.26%,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进口国来补充,目前只有亚太的澳洲煤可以做到。但是澳洲煤一旦每年向欧洲输送7400万吨煤炭,则亚太区供需平衡瞬间就会被打破,因为亚太区才是煤炭贸易的主要消费地。从澳洲煤纽卡斯尔指数已经飙涨到400多美金/吨就能看到亚太区煤炭市场的格*已经被打破,或可进一步说明欧洲市场的买家已经开始布*新的货源地。
1.5.2. 全球煤炭供应弹性的脆弱
全球去煤化导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随着生态环保的问题愈发突出,全球去煤化导致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巨变,煤炭消费占比不断下降、天然气与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但非化石能源的供应对气候依赖度相对较高,气候的不稳定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体系的脆弱,能源结构的“先破后立”并不是明智之举。
去煤化已导致全球主要产煤国产能下降:全球主要产煤国针对煤矿建设的资本开支不断减少,以全球第一大煤炭储量国美国来说,煤炭产能从2010年的最高14.64亿吨下滑到2020年的10.28亿吨,削减度达30%。煤矿建设由于涉及环保等敏感问题,新进资本开支审批非常困难,而较长的煤矿建设周期也使得利润向供应端的传导难以流畅。
因此,全球煤炭供应弹性的脆弱与地缘冲突导致的俄罗斯煤炭贸易减量之间的矛盾,短时间可能难以调和。
2.动力煤:旺季到来,主动去库进程快
2.1.动力煤供给:保供核心,总量仍有提升
国内生产有增量:动力煤下游需求以发电为主,因此是保供主力,随着晋陕蒙动力煤矿产能的不断核增,国内产量仍然居高不下,我们预计2022年动力煤产量同比去年增加2亿吨。
海外进口难保障:海外进口完全是利润驱动,价差倒挂情况下发运积极性下降,我们预计2022年动力煤进口量同比去年下滑7161万吨左右,是供应的主要拖累项。
2.2. 疫后经济复苏:复苏的高度取决于疫期下降的基数
疫情汹汹但尚未影响经济基本盘:但从各项数据来看,疫情期间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出口增速与用电增速虽然下滑但基数与2021年持平甚至仍有增加,这足以表明中国经济护城河相对深厚,疫情的巨大冲击并未影响到经济的基本盘。
稳增长的主基调继续保持强劲:一方面,在稳增长背景下,政策综合发力,在国内信贷环境的支持以及基建发力、房建改善拉动下,制造业投资仍延续相对积极的表现;另一方面,国内出口需求仍维持较高位置,出口韧性支撑商品需求,并进而支撑制造业景气度。
由于中国的用电结构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因此制造业的景气度与不断复苏将带动用电量及能耗的恢复性增长。
2.3. 需求旺季:季节性特点是影响节奏的主要因素
季节性特点的不可抗力:电力消费市场一般有两个明显的旺季,分别为夏季(6-8月)与冬季(11月-次年3月),从历史数据来看,夏季旺季月均用电量环比淡季4-5月均值增加15%-20%之间。而由于中国发电结构中大约70%是来源于火电,因此动力煤消费表现出与电力同样的季节性特点。
秋季淡季历来是淡季不淡:煤炭市场除了正常的旺季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9-10月份的淡季经常会表现出淡季不淡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下游经过连续三个月的去库之后,库存一般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迎接11月份的冬季旺季需要提前1-2月进行冬储补库。
对于煤炭消费来说淡旺季分明,但是对于实际采购来说,从二季度末就会开始进入长达半年的采购高峰期。
2.4. 总结:两轮去库推升市场中枢,冬季有望再次迎来“2”字头
夏季市场可能只是弱增长:在经济基本盘依旧稳定的情况下,后期的夏季旺季叠加经济复苏的双重效应会带来市场的第一波去库存进程。但由于之前社会库存相对较高,第一轮去库存主要以下游终端去库为主,因此涨价幅度相对较低。预期夏季秦皇岛港煤价顶点在1600-1800元/吨之间,中枢1500元/吨左右。
冬季市场可能是年内高峰:夏季旺季带动的终端去库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秋季的终端冬储,从而将去库存由下游传导到上游,此时社会面完成一轮真正的库存去化。而由于冬季旺季持续时间更长、月度消耗更高,因此冬季的终端去库存可能会更加及时的传导至上游生产及贸易环节,社会总库存开始进入快速下滑期,同时推动价格进入持续上涨期。预期冬季秦皇岛港煤价顶点在2000元/吨以上,中枢1800元/吨左右。
3.炼焦煤:疫后复苏,终端消费有保障
3.1.终端需求的复苏:滞后的需求只能靠不断赶工完成
基建工程是稳定需求的利器:基建投资在疫情期间虽有所下滑但基数稳定,项目施工的落地确实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对钢材需求的拉动相对有限,滞后的工程大概率要通过赶工期来进行,前期的投资也会逐渐体现为后期的施工进度,尤其是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钢材需求有望得以稳定。
存量施工是需求增长的主力:毫无疑问地产才是拉动钢材需求的真正主力,以往的研究框架是“期房销售-资金回款-拍地拿地-新开工”的高周转模式,高周转模式的核心其实是期房销售,而期房销售的核心是地产行业投资信心,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投资者信心仍然有待恢复。新格*下更可能是保交付的政策支持与天量待竣工项目支撑施工量的增加,从而拉动钢材需求实现增长。
3.2.直接需求的增长:钢材利润的恢复是产业链增长的推手
粗钢产量得以高位维持的两大主因:一方面,经济复苏叠加赶工期效应,钢材需求恢复后利润回升,并可能促进钢厂进一步提高生产计划;另一方面,钢铁行业达峰时间点的推迟使得行政干预的政策背景相对放松,且1-4月份粗钢产量已同比下滑10.3%,产量平控压力相对较小。
焦化厂的供应基本是跟随需求波动:四五月份受到疫情影响,钢材需求下滑利润压缩,并进一步打压上游利润,从而导致焦化厂采购需求同步下滑,而随着产业链利润的向上修复,焦化厂开工率可能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利润修复有利于炼焦煤的需求:焦化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加,有利于增加炼焦煤采购需求,尤其是在低库存情况下增量采购驱动会逐渐增强。
3.3.炼焦煤供给:真正内忧外患的煤种
生产无弹性:由于国内煤矿增产保供主要以动力煤为主,因此炼焦煤煤矿产能核增相对较少,预计2022年炼焦煤产量同比微增1000万吨左右,
进口继续下滑:2021年澳洲炼焦煤进口同比减少2918万吨,但进口总量却只下降了1797万吨,主因在于进口利润驱动下北美炼焦煤大幅增加,而2022年进口倒挂下,北美炼焦煤更倾向于其他国家的发运。
3.4. 总结:低供给、低库存,容易放大需求的弹性
终端需求依旧有弹性: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地产放松政策持续出台,基建项目发力不断托底,而且随着建筑业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提升,我们认为钢材终端需求整体不悲观。
低库存的格*难以转变:由于我国主焦煤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煤炭贸易的不稳定导致进口减量,从而加剧炼焦煤供需失衡,疫情期间都难以大幅累积的库存,后期赶工状况下更可能再创新低。
低库存会放大需求的弹性:预计主焦煤价格中枢从2021年的2500元/吨上升到3500元/吨,最高价格仍旧存在创新高的可能。
4.行业展望:关于煤炭行业两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4.1.思考一:这轮煤价上涨还能持续多久?—弱供给与硬需求的矛盾,短时间不可调和
弱供给与硬需求的矛盾,短时间不可调和:我们认为本轮煤炭周期的进程必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即不再是煤炭价格的上涨驱动煤炭本身产能的大幅扩张,而是驱动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产能快速增加,这也就意味着本轮煤炭行业价格周期的核心是新能源的产能周期而不是化石能源的产能周期。当市场认为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之时,其实也就认识到了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周期已经临近尾声。未来的碳达峰10年,也许是传统化石能源企业最后的辉煌10年,煤炭供需的持续紧平衡或许将带来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与企业利润率的持续高位。
4.2.思考二:这轮煤价上涨还有多少空间?—电煤长协比例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电煤长协比例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基于煤炭市场长期处于紧平衡格*的基础逻辑,过度干预现货价格可能会造成市场乱象丛生,如何在降低电煤采购成本的基础上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才是关键,而这个关键点就是电煤长协兑现比例。
燃煤电价的改革已打开一定的政策空间:基于2021年燃煤电价改革后的情况,选取全国煤炭及电力市场核心区域华东区作为样本,对不同长协比例下的煤电联动进行敏感性测试,当电煤长协兑现率达到70%-80%之间,则可实现火电盈利与煤炭价格突破政策瓶颈的双赢。而电煤长协比例在70%-80%之间时,动力煤市场化比例介于49%-56%之间,此时仍可实现煤炭企业利润的高增长。
5. 投资观点和重点推荐
重点推荐标的:中国神华、广汇能源。
中国神华:
煤炭龙头,业绩稳健:国内煤炭龙头企业,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优质煤炭储量及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利润增长较为稳定。
高分红、高股息:盈利稳定、分红比例高,股息率连续两年10%以上。
广汇能源:
综合能源,价值兼具成长:广汇能源是国内少有具备石油、天然气、煤炭三种传统能源资源的企业。
天然气业务多样化:自产煤原料和灵活贸易结构助力控成本,双碳背景下仍有大空间。
煤炭产能不断增加:产能核增适逢高价时代,利润空间可期。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点击阅读全文:
煤炭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疫后复苏,黑金创富—能源开采
广汇能源公司怎么样?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1999-04-10在**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路16号。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000071296668XK,企业法人宋东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煤炭销售;天然气【富含甲烷的】、甲醇★★★的批发、零售(无储存设施经营);液化天然气、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化工、清洁燃料汽车应用、加注站建设的项目投资与技术服务;一般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经营;国内商业购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企业信用查看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的土地拥有量?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几位?森林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几位?其他矿产拥有量居世界第几位?
中国的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大,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我看这个数据怎么都要排到50后了森林人均占有0.12公顷(在世界排名第119位)矿产的话,你看什么矿产了,中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占有量仅10吨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
2022年中国煤炭企业50强公布!山东能源、国家能源、河南能源、陕煤、晋煤......
✎ 写在前面
据化工油报了解,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2中国煤炭企业50强和煤炭产量千万吨以上企业名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了2022中国煤炭企业50强名单,山东能源以2021年7741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中国煤炭企业50强榜单第1位,为入选门槛(53.1亿元)的145.8倍。央企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分居50强第2位、第5位。
煤炭产量千万吨以上企业达到37家,比上年度增加1家。其中产量1亿吨以上企业6家,依次为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西煤化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量5.7亿吨,比居第2位的晋能控股集团高出约1.9亿吨,为煤企50强之首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量的2.2倍。产量在5000万吨至1亿吨的企业有9家,产量在1000万吨至5000万吨的企业有22家。
山西作为煤炭能源大省,晋能控股、潞安化工、山西焦煤等6家山西企业入围煤炭企业50强。除了位列第三位的晋能控股集团,还有3家山西企业进入前十位。潞安化工集团位列第六位,营业收入达到2195.9亿元;山西焦煤位列第七位,营业收入达到2153.1亿元;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位列第八位,营业收入达到1868.3亿元。兰花煤炭实业集团和忻州神达能源集团分列第四十位和第四十七位。
排名
企业名称
地区
主要产品或服务
营业收入
/万元
1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煤炭、电力、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
77,411,900
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煤炭、电力、交通运输、煤化工、科技环保、金融
69,079,494
3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煤炭、电力、装备制造
48,111,841
4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煤炭、钢铁、煤化工、电力、装备制造、水泥、现代物流、金融
39,539,854
5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煤炭、煤化工、电力、煤矿建设、装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
30,100,349
6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煤炭、化工
21,959,023
7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炼焦煤、焦化、民爆化工、现代物流
21,531,205
8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煤炭、新材料、绿色节能建筑、石墨烯、新能源、大数据物联网
18,682,697
9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煤炭、焦炭、化工、尼龙、装备制造、工程劳务
17,064,844
10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煤炭、装备制造、电力、化工、医*、物流
14,815,673
11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煤炭、甲醇、氧化铝
11,031,388
12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煤炭、现代物流、煤化工
9,649,389
13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煤炭、煤化工、盐化工、电力、物流贸易、建筑安装
7,208,606
14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煤炭、电力、天然气、综合能源服务、物流贸易、金融
5,959,275
15
浙江浙能富兴燃料有限公司
浙江
煤炭、技术服务
5,729,746
16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煤化工
5,209,843
17
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煤炭、煤焦化、电力、瓦斯利用、商贸物流
5,001,796
18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煤炭、煤化工、贸易、物流、电力、酒店、金融
4,785,908
19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煤炭、电力、煤化工、矿业工程、装备制造、能源服务外包
4,748,054
20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煤炭、电力、物流
3,977,653
21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煤炭、煤化工、物流贸易、电力
3,936,300
22
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煤炭、焦炭、电力、热力、页岩油
3,680,935
23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智能制造、设计建设、安全技术装备、示范工程、清洁能源
3,566,524
24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电力、物流、港口经营、热力、电解铝、技术服务
3,562,149
25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煤炭、电解铝、炭素、电力、房地产、建筑安装、装备制造
3,558,638
26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煤炭、电力、热力、酒店、房地产
3,422,617
27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电力、化工
3,204,429
28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煤炭、电力、煤化工、物流贸易、装备制造、铁路运输、建筑建造
3,118,856
29
中国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煤炭、焦炭、天然气、甲醇、油品
3,052,431
30
中国煤炭地质总*
北京
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地理信息、地质环境及生态建设、地质工程
2,932,384
31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装备制造、煤炭智能化开采系统、汽车零部件
2,929,353
32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煤炭、物流贸易、电力、热力、装备制造、蒸汽、教育培训、房地产
2,909,317
33
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煤炭、电力、煤化工
2,905,391
34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煤炭、天然气、甲醇、石油
2,486,495
35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煤炭板块)
北京
煤炭、投资、工程建设
2,298,872
36
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
煤炭、矿山规划设计、清洁能源
1,885,663
37
内蒙古伊东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甲醇、电石、硝酸铵、PVC、树脂、烧碱、房地产
1,878,761
38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矿建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非煤矿山建筑工程、房建工程、房地产
1,778,036
39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煤炭、煤矿设计、电力、矿石冶炼、房地产、建筑安装
1,617,364
40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煤炭、尿素
1,570,087
41
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
煤炭、建筑施工、装备制造、LED芯片、新能源
1,522,178
42
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
煤炭、电力、热力、化肥、房地产、矿井建设、商贸物流
1,443,924
43
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新能源、房地产、生态旅游、物流商贸、投资
1,290,558
44
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矿井建设、机电安装、土建工程
1,247,389
45
鄂尔多斯市乌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
煤炭、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建筑安装、房地产
1,106,726
46
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煤炭、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工程服务、地质勘察及环保
950,864
47
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煤炭
922,036
48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煤炭
836,895
49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煤炭、烧碱、树脂、电力、水泥、电商物流、托管服务
572,553
50
延安车村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煤炭、电力、煤化工
530,887
晋能控股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的营收分别为4811.18亿元、3953.99亿元,涨幅3.25%、16.2%。排名第五的中煤集团去年营收为3010.03亿元,涨幅60.94%,位次同比上涨一位,也是前十强中营收增幅最高企业。去年排名第五位的山西焦煤集团,今年下滑至第七,营收2153.12亿元,微涨2.47%。
位居第六的潞安化工集团,同比晋升五位,从上年的第11名挤进了前十强,排名提升最大。该公司去年营收2195.9亿元,涨幅35.79%。营收排名第八的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同比下滑一位;第九的为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持平;第十位的为冀中能源集团,同比下滑两位。上年位居第十的河南能源集团则跌出前十,位居最新榜单的第11位。
去年,上榜50强企业总营收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9%。两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5000亿元,数量与上一年一致;七家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较去年增两家,分别为中煤集团和潞安化工集团。
去年煤炭企业营收增长,得益于煤炭供应增加及煤价上涨。据中煤协数据,去年4343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约3.29万亿元,同比增长58.3%;利润总额7023.1亿元,同比增长221.7%。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总额20182.2亿元,涨幅57.1%;利润总额5369.1亿元,同比增长157.1%。
截至去年底,中国煤炭产量1亿吨以上的企业共六家;5000万吨至1亿吨企业共九家,数量与上年一致;1000万-5000万吨企业共22家,较上一年增加一家;千万吨以上企业共37家,同比增加一家,煤炭产量共28.97亿吨。其中,产量1亿吨以上企业依次为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西煤化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与上年保持一致。这六家煤企煤炭产量18.22亿万吨,增幅8.33%,煤炭产量占比达62.89%。
2021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层面要求增产保供。据国家统计*,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40.7亿吨,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家矿山安监*审核同意147处先进产能煤矿、增加产能1.8亿吨/年,自去年9月以来共核增煤炭产能4.9亿吨/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21.94亿吨,同比增长11%。
山东能源集团成立于2020年7月,由原兖矿集团、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而成。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4208亿元,增幅8.51%。国家能源集团由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于2017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中煤集团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主营煤炭生产贸易、煤化工、发电、煤矿建设等,现有可控煤炭资源储量超过760亿吨,生产及在建煤矿70余座,煤炭年贸易量3.6亿吨。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央企中化圣奥招聘!坐标: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央企福利,薪酬可观)
年薪20~50万,万华化学福建项目又双叒叕招聘,强力推荐!
山东这家炼厂工资堪比浙石化,干炼油、PTA的福利,推荐企业
央企中国化学华陆公司招聘,最高年薪100万,报名截止5月20日,小伙伴们赶紧冲冲冲
山东国企招聘了,工资高!还管着裕龙石化!能进去真香……
进巴斯夫?看不懂鹰文招聘岗位?化工油报发布史上你能看懂的最全巴斯夫招聘信息
山东大型央企13-17薪,周末双休,社保全额缴纳,公积金12%!
END
不错吧,请转发,请点赞&点亮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建议持有。该股基本面优质。国家正在重点扶持**经济。底部震荡蓄势。后面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