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铜价展望:上半年涨势确定性更大、目标看至6500 1 摘要 2 2020年铜价走势简要回顾: 一退三进 3 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 利多有色金属 美国方面 欧洲方面 4 全球经济
2021年铜价展望:上半年涨势确定性更大、目标看至6500
1
摘要
2
2020年铜价走势简要回顾:
一退三进
3
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
利多有色金属
美国方面
欧洲方面
4
全球经济步入上升通道,实体需求景气向上:
持续且确定地提振铜价
美国新任领导层倾向温和鸽派,宽松财政政策将推行
海外经济景气回升,实体行业补库周期启动
国内经济复苏趋势明确,消费与出口驱动较强
(I)、房地产竣工提速,家电板块持续受益
(II)、全球电动化兴起,汽车景气度向上
冶炼厂缺矿压力缓解,供应增速前低后高
5
总结
(来源:兴业期货)
关注小程序了解最新金属行情
谁知道最新铜价走势图网站?
最新废铜价格表电缆线亮铜52000元/吨,2011年9月29日花线53000元/吨紫铜50000元/吨 电机线、杂铜47000元/吨 H62(边角料)37000元/吨 磁性黄铜9446000元/吨 H63废黄铜套、齿轮45000元/吨 黄铜大件36000元/吨,黄铜屑32000...以上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废金属资讯点击东北废旧物资网行情栏目,或临沂金属网
现货铜价走势图怎么看,哪里可以看到2016现货铜走势图?
金银招商网上可以看,金银招商网平台品质保证,金属走势实时更新快金银招商网只推荐品台,收录正规的交易所和会员单位的简介和基本情况,会员单位可以最大化的节省了会员单位寻找的时间,在这里会员单位一网打尽。金属走势图实时更新快,现货铜走势图也有的,现货铜的操作建议都是最新。
如何查询铜价?
查询铜价方法如下:
1、上网搜索今日铜价,我们打开查询当日铜价。
2、点开之后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当日的铜价详情还有涨跌情况,还会显示一些其他的有效数据。
3、点击电解铜字样是可以进去更深一步的了解铜近期的具体状况,方便大家很好的掌握市场动向。
在哪看铜价???
上建材网可以查询最新铜价!
当库存难以指导价格,铜价将何去何从? 从2021年7月起,全球铜库存持续性下跌,沪铜库存从15万吨跌至3万吨,LME库存从20万吨跌至7万吨。然而铜价并没有随... - 雪球
从2021年7月起,全球铜库存持续性下跌,沪铜库存从15万吨跌至3万吨,LME库存从20万吨跌至7万吨。然而铜价并没有随着铜库存的降低而升高,一直稳定在6.8万-7.2万元每吨之间。库存对于价格的指导性存在一定的质疑。
首先,库存分为显性库存和隐性库存,由于隐性库存难以进行统计,只以显性库存对库存的整体水平进行估量存在一定的偏差,有时甚至得到片面的结论。以2021年第三季度的国内市场为例,上游精炼铜进口73.6万吨,未锻轧铜材进口122.4万吨,精炼铜产量260万吨,合计上游铜元素产量约73.6+122.4+260=456万吨。中游铜材产量562.9万吨,其中通过废铜生产的铜杆大约为56.5万吨,铜棒等其他利用废铜生产的铜材约10万吨,中游通过精炼铜锻轧生产的铜材为562.9-56.5-10=496.4万吨。根据生产-消费=库存变化量这个公式计算,精炼铜库存应变化约为456-496.4=-40.4万吨。根据上期所的数据,第三季度库存较少约10万吨,主要社会库存减少8万吨,隐性库存减少约40.4-10-8=22.4万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三季度减少量超过主要社会库存和交易所库存总和的背景下,市场依然没有任何恐慌情绪,足以见得隐性库存的量是巨大的。
数据来源:WIND
其次,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宏观事件、突发事件、现货升贴水等,而库存并不能作为主导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于宏观属性较强的铜而言,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力大于库存。美元指数对于铜价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铜矿掌握在欧美跨国公司手中,LME铜和COMEX铜均以美元计价。同时,宏观经济政策对铜价影响极大。2021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使得铜价从6万元每吨附近飙升至7万元每吨,而当时铜库存甚至在增加。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对铜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能够反映出市场对于实体企业生产的预期。上述指标对于铜价的影响都大大超过了库存,这也是库存低迷,铜价依然难有起色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WIND
另外,有色金属存在较强的内外盘联动效应。海外库存对LME有色金属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内盘价格。然而对于海外库存,我们能够获得的数据较少,除了LME的官方库存外,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库存数据,而社会库存往往是比较大的。以2021年10月LME库存为例,铜库存单月下跌超过80%。上一次出现这种动态是在2006年的历史性挤压期间,当时亚洲新兴国家工业繁荣初期的购买狂潮将LME的权证库存消耗至接近历史低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铜交易商新加坡托克集团TrafiguraGroup在消化LME铜库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知情人士表示,在2021年9月-10月期间,从LME仓库中提取超过150,000吨铜的总请求几乎耗尽了交易所的可用库存,而托克集团占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这15万吨铜在从交易所仓库流出后,有相当大一部分转入了托克集团自己的仓库内,从显性库存转换成了隐性库存,变得难以检测其动向。
库存是反映原材料供给的重要数据之一,对价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库存接近临界值时容易对价格引起较大的波动。市场上有诸多反映库存水平的数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因为缺乏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使得其对行情判断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隐性库存的水平不仅滞后,通常还难以估计,给实际库存的统计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另外,不同金属对于库存数据的依赖程度不同,在比较库存水平时也需要注意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价格进行判断,库存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再结合其他数据,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作者:南华期货咨询服务部
重要声明:本报告和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铜价何去何从
1、点击右上角按钮
历史上,铜价上涨周期短则1-2年,长则4-5年;2022年7月至今,此次铜价已经上涨1年有余。
生意社数据显示,9月11日铜价为69100元/吨。2023年年初铜价66145元/吨,6月底为68295元/吨,整体上涨3.25%。
与6月底相比,目前铜价小幅上升,但由于供给持续短缺,国内价格有望坚挺。
精炼铜也叫电解铜,是通过电解而得,通过电解阴极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铜,“电解铜”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世界金属统计*(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精炼铜总产量为2508.48万吨,消费量为2599.18万吨,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90.7万吨。
从库存来看,9月11日,LME铜库存录得13.45万吨,较上一日增加400吨,增加幅度为0.30%;历史数据显示,自2020年9月14日以来,LME铜库存最高为25.48万吨,最低为5.12万吨,均值录得11.94万吨,当前库存(13.45万吨)较均值增加11.26%。
在供应端,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精炼铜产量增长贡献国,2022年中国精铜产量在全球占比达到43.1%,位居世界首位;产量排名的前十的其他国家合计精铜产量为983.4万吨。此外,刚果(金)产量增长较快,2022年产量达到181万吨,同比增长21.3%。
全球精炼铜消费缓慢增长,2022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达到2604.8万吨,同比增长3.1%。分地区消费结构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22年精炼铜消费占比53%,而美国则以7%的占比位列精炼铜消费量的第二位,中美合计消费占比达60%。
全球铜终端的消费结构,设备、建筑和基建占比分别约为30%、30%和15%。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用铜新领域将加大新能源板块的用铜量。
从全球增量来看,2023年,铜矿增量将主要来自紫金矿业项目、QB二期、Quellaveco矿山扩建、OyuTolgoi地下矿产量爬坡、洛阳钼业KFM和TFM改扩建等。
紫金矿业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产能将提升至45万吨,巨龙铜矿一期项目已经达产,二期预期2024年底投产。Teck的QB2在2023年年初投产。2023年是矿山的集中投产期,新扩建矿山的增量非常可观,结合折损量,预计2023年全球铜矿增量为70万-80万吨。
方正证劵预计,随着全球铜矿供应集中释放,2023-2025年矿端供应或将大幅改善,但新增产能或将逐年走低,预计2025年后全球铜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
随着疫情的全面好转,传统领域需求复苏,叠加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持续加大,预计2023-2025年,全球精铜供给缺口将分别达到16.1万、24.6万、59.7万吨,中国精铜供给缺口将分别达到382万、373万、380万吨。
9月11日,沪铜主力连续的价格为69260元/吨,近三个月一直在67000元-71000元/吨波动。
2022年中国精铜产量达到1106.2万吨,同比增长5.7%;表观消费量1606.9万吨,较上年增长了107.1万吨,处于稳步增长态势。目前中国冶炼产能仍处于高速扩张期,精铜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产量小于消费量,中国铜精矿进口常年保持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铜精矿进口量达到252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2017-2021年的年均增速为7.9%。中国铜精矿进口集中度较高,主要进口国包括智利、秘鲁、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和墨西哥,2022年从这五国合计进口量为1865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73.8%,其中,从智利进口量最高,达到844.7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3.4%;从秘鲁进口量也高达626.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4.8%。中国的铜精矿出口量极其微小,与进口量相比可忽略不计。
中国精炼铜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力、家电、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建筑等领域。电力消费是中国用铜的主要领域,新能源快速发展有望持续提升用铜占比。从中国铜的下游需求结构来看,2022年中国电力耗铜量最大,占比达到46%,其次分别是家电14.2%、交通运输12.3%、建筑8.2%;中国电力消费是用铜主要领域,但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用铜新领域将加大新能源板块的用铜量。
铜在风电中的具体应用组件为塔筒电缆、机组内部升压器、机组外部升压器、风电场内部电缆、电机、开关设备、控制电线和电缆、接地电线和电缆等,应用范围较广。对于海上风电来说,各组件的铜使用强度均较陆上风电有所提升,尤其是电缆,电缆铜用量占比可高达59%。尽管不同技术对铜使用强度略有影响,但由于电机和增速箱用铜量在风电场整体的比例不高(8%-21%),整体影响有限。WoodMackenzie和星展银行的数据显示,陆上风电每GW装机需要消耗4000吨铜,海上风电每GW装机需要消耗12500吨铜。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同年3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未来中国电力系统将发展成为智能化、清洁化的高效电网系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电网每投资1亿元,可产生800-1000吨铜消费量;电源每投资1亿元,可推动200吨铜消费量。
国家电网表示,2023年电网投资预计将超过5200亿元,十四五期间,电网规划投资累计将超过2.9万亿元,假设2024-2025年电网投资保持3%的增速。方正证劵预计,2023-2025年中国电力用铜需求分别为676万、696.3万和717.2万吨,叠加双碳目标背景,电力行业将对铜需求形成有效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铜和铜合金主要用于散热器、电机、连接器、充电桩、充电线等部位。
ICSG报告显示,燃油车、混动车、插电混动车、纯电车的单车用铜量分别为23千克、39千克、60千克、83千克;新能源汽车电子自动化程度更高,需要更多连接器及线速产品,拉动对铜材的需求。
为了推动碳中和,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400万辆。根据SMM的预测,2023年交通运输耗铜量占比将提升至12.9%、2025年提升至14.2%,用铜结构不断优化。
相比于其他商品,铜周期相对较长,因为矿床勘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一般需要7-10年时间。在中国仅矿山地质勘探阶段大型矿床最少需要5年,长达十几年。由于时间较长,铜的周期形成也相对较长。
2002-2007年中国需求爆发,但铜供应缓慢增长,这导致铜价大幅上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短短几个月内断崖式下滑,LME铜价从历史高位8940美元跌至2810美元,跌幅达到68%。
2009-2011年,随着危机过后多项刺激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铜价开始止跌回升。
2011-2016年,铜矿产能步入释放周期,铜价开始回调。2016年之后,全球经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开启复苏,与此同时,铜矿产能释放峰值已过,铜价开始触底反弹,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政策趋严更是加剧了供需缺口的扩大。铜价开启螺旋上涨。
2020年3月,随着新冠疫情持续爆发,叠加全球流动性宽松、供给端受限等因素,铜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2020年3月LME铜现货结算价最低点约为4685美元/吨,2021年LME铜现货结算价上涨到最高约为10416美元/吨,此后有所回调。
2022年7月疫情过后,全球流动性宽松叠加供给端放量受限,铜价迎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
从历史看,铜价上涨周期短则1-2年,长则4-5年。从2022年7月至今,铜价已经上涨1年2个月。从历史的周期来看,国内铜价似乎处于方向选择的关键期。
2021年铜价走势展望:铜价还能涨多少?
2021年铜基本面展望:人民币和铜价呈现高相关性
铜在2020年出现了V型反转,从平衡表的角度看,2020年全球铜库存呈现累积特征,支撑铜价的驱动因素,并不是传统的供需,而很大程度来自于金融属性的扩张支撑。我们看到铜价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呈现了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铜价上涨;反之亦然。
上述价格相关性,背后的逻辑是,作为单位货值较大的基本金属,铜是极好的贸易融资载体。跨国资金往来,资本项目的监管往往严于贸易项目,同时,贸易融资可以加杠杆的属性,也使得资金跨境流动时,对贸易融资的依赖会更大一些。
2020年二季度开始,由于中国与海外疫情的管控差异,导致中国的利率环境始终要强于海外,中美利差出现了极大的扩张,这使得海外低成本资金,只要有渠道进来,就可以套取利差,顺便再赚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润。而铜作为贸易融资的重要载体,承担了上述融资套利的媒介。也将一部分的供给锁定,形成不可流通库存,变相改善了铜的供需平衡。
展望2021,铜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新能源作为新增需求对实际供需平衡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随着全球越来越强调低碳排放和可持续能源的使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增需求对传统供需的改变越来越大。考虑到2021年包括中国和欧洲在内的国家加大新能源建设的鼓励,如果上述国家的新能源计划能够全部执行到位,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铜的实际消费会超过供给,形成全球小幅去库的状态。
(二)金融属性改变的可能
第二个问题,由于2020年全球通过贸易融资锁住了一部分库存,这部分库存会对金融条件(汇率和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如果人民币不再升值,则上述库存会快速流出,形成对价格的冲击。怎么权衡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可能矛盾?从月度价格波动来看,金融属性对铜价的影响,会大于实际消费对铜价的影响。所以,从判断铜价月度尺度波动的因素看,我们更倾向于追踪中国汇率和利率的变化。
2021年,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还是中美利差的可能变化。目前看,二季度会是观察人民币现有升值逻辑能否延续的重要窗口。这也是目前铜价偏强走势,是否会发生变化的重要窗口。
传统视角下
新能源改变下
(单位:万吨)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1年
海外铜产量
1406
1386
1416
1416
中国铜产量
894
924
964
964
全球总产量
2300
2310
2380
2380
海外消费
1100
1012
1052
中国消费
1205
1265
1306
全球总消费
2305
2277
2358
2382
全球铜平衡
-5
33
22
-2
中国净进口量
313
448
400
中国铜平衡
2
107
58
2021年铜技术面展望:处于明显上涨趋势行情
从过去10年的月线级别K线图来看,芝商所旗下的Comex铜主力合约(交易代码:HG)处于明显的上涨趋势行情中。本轮上涨趋势行情始于2020年3月份的历史低位2.0美元/磅附近,已累积上涨超70%。在明显的趋势反转信号出现之前,交易者宜多不宜空。
目前HG正在测试关键阻力位3.60美元/磅。若能突破此阻力位,接下来的关键阻力位包括4.0美元/磅,4.5美元/磅,支撑位3.30美元/磅,3.0美元/磅。
此外,Comex铜期货与SHFE铜期货具备长期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铜价呈现高度正相关性,这为交易者提供国内外跨市场套利的机会。关于这两大铜期货市场的走势分析及预判,建议订阅芝商所的铜市场策略周报。
铜价还能涨多少?
上文解释了人民币和铜价之间的高相关性及背后的逻辑,同时指出金融属性是目前驱动铜价的主要矛盾,实际消费下的供需是次要矛盾。按照这个思路,分析人民币走势及目标价有助于判断铜的上涨空间。目前人民币市场正在完美复刻2017年的升值走势,USDCNH下一阶段的目标价可以参考2018年初的关键价位6.25。
人民币中短期内可以继续升值的逻辑主要有如下几个:1)技术面上,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依旧非常强劲。USDCNH已经跌破6.50关键支撑位后,6.25-6.50之间缺乏有效的价位支撑;2)基本面上,中国依旧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最坚挺的国家。世界银行最近在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中下调全球经济展望,同时提高对中国经济预测。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做多人民币资产仍有较大的资本利得和息差收益空间。人民币从全球宏观资产配置切换中受益。
回到铜价的目标价分析,上文的第一张图表显示铜价和人民币相关性较高的时间段是最近两年,我们可以从统计回归变量RSquare进行验证,结果是非常显著的。
过去一年的RSquare(相关性的平方)=0.85
过去两年的RSquare(相关性的平方)=0.73
利用上述简单的回归关系,我们可以推测出USDCNH目标价6.25对应铜的目标价区间大致在(3.68美元/磅,3.95美元/磅)之间。
结论:1)铜价已经接近目标价区间的下沿,距区间上沿还有大约8%的空间;2)铜价的进一步上涨需要依赖于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且这种情形在中短期内维持下去的概率较高。
来源:弘则研究
最新铜价(熊猫电线会不会涨价)来自
来自上海有色网:品名价格均价涨跌日期1#铜61000-61200611005501月19日
在哪里能查到国内当天现货铜的价格?要免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