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正确使用宽基指数基金 基金净值大概在0.5-07左右,理财产品可以供我们选择那些产品中各个产品的利率都是不同的啊,不同的产品,当然收益就不同了但是相对来说利率高的产品的
如何正确使用宽基指数基金
基金净值大概在0.5-07左右,理财产品可以供我们选择那些产品中各个产品的利率都是不同的啊,不同的产品,当然收益就不同了但是相对来说利率高的产品的收益当然也就高了,利率低的产品收益当然也就低了不过利率高的风险也就高一点了,对于这些问题都得看你自己的选择了并且网页版的还支持最高一千万得存入
想要定投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数基金,应该如何挑选?丨新手买基金攻略 - 知乎
想必大家常听到“定投指数基金”的好处,虽然对新手来说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策略就去无脑投了。今天就讲讲,如何挑选优质的基金进行定投。
投资基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这种投资方式的好处在于省心省力,多出一些管理费和托管费,用这些钱来聘请一位高学历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为你打点资产。
但是由于主动型基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人选基金,而投资小白往往对基金经理的能力、经历、风格以及基金产品的设计方式不甚了解,他们更容易受大众媒体所迷惑,被基金产品短期业绩所吸引,一不小心就在市场最火热的时候买到了风险等级和自己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最后只能含泪割肉。
所以如果你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或者对基金的很多东西都只是一知半解,建议先沉下心来把基本功打扎实,这将决定了你将来几十年投资收益的上限!
建议还没养成基金投资思维的同学,先去体验一下这个理财小课,课程从理财思维讲到时间复利,再从时间复利讲到基金的基础知识,最后再手把手教实操。一条龙教下来,买点基金赚点收益,轻轻松松啦~
这两种思路相得益彰,本质上你只要会一种其实也够了。但是我们更推荐第二种基金投资的思路,因为根据方法选出来的基金和制定的投资策略能让自己心里更有底。
我们知道,A股主流的宽基指数包括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等。
靠谱的基金公司有优秀的管理人队伍、成熟的投资模式和专业的风险控制方法,能够使投资者的基金产品获得更平稳的收益。
选择靠谱基金公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选择基金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在千亿级别以上的公司、(主动型基金)表现超越同类的公司等。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汇添富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广发基金。
通过基金产品的规模、成立年限、跟踪误差率和费用成本,来锁定指数基金产品。
通过中证指数官网和天天基金网筛选出来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如下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能选出自己心仪的指数基金,然后找准时机准备开始投资了。
其实无论是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型基金(指数基金),选对基金也只是基础,能赚多少钱,主要还是得看你的投资策略,也就是说,你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买入,什么时候需要卖出,下跌的时候是暂时性的还是基金本身出现了问题等等。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我们时刻需要牢记在心的。
技巧只是辅助,如果你想真正地赚到钱,还是得搞清楚基金背后的逻辑。这个课程会手把手教我们买基金。从基金的基本知识到如何挑选一支好基金,再到基金实操,内容全在里面啦!不少知友当初就是选了这个课程才一点一点学会分析基金,也就有了后来源源不断的理财收入。
加油吧,学习的路程虽然很长,但是路途中的风景也很美。
我是老猫,持续分享理财干货,帮助大家建立理财思维,从小白入门到高级进阶,让每个人都拥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以及获得高品质财富生活的能力。
还没读够?精彩内容汇总:
基金投资阅读顺序:1、养基秘笈:支付宝基金新人怎么玩?本人学生*只有几千元?2、增强型基金实操(强推):基金怎么玩才能赚钱?2021年指数增强型基金投资机会3、军工基金:爱财老猫:2021年军工基金一网打尽(全网优质军工基金分析)4、半导体基金:我重仓50w买诺安基金没有告诉老婆,现在亏了25w了,我该怎么办。?其他佳作:1、股票投资入门:新手玩股票,炒股如何不亏?2、股票投资宝典:如何系统地学习股票投资?
3、股票挑选方法论+实操:怎么全面的分析一支股票?4、REITs入门:中国基建基金REITs横空出世,10万亿新基建全民可参与,你怎么看,你会投资吗?
ETF观察丨恒指近半月来领涨全球,恒生医疗ETF(513060)今日大涨超4%!机构:港股或将迎来全年最佳配置时点_南方+_南方plus
近两周(3月21日-4月6日)来,港股重现反弹之势,恒生指数上涨7%。近半年来,港股走势可谓“跌宕起伏”: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27日,近60天反弹近50%;2023年2月以来,再度步入调整,恒生指数最大跌幅超15%,近两周又重现反弹之势。
港股通个股看,3月底至今(4月6日),医疗健康领域个股思派健康、云计算龙头金山云、AIGC概念股创新奇智均大涨超50%,领涨港股。
4月7日,港股休市,但多只港股基金大涨,截至收盘,恒生医疗ETF(513060)、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港股通消费ETF(513960)分别上涨4.39%、1.62%、1.61%。
多家机构认为,海内外多个利好因素正支撑港股重拾反弹。从资金流向看,截至4月6日,南向资金已连续20个交易日净买入,港股市场正吸引资金涌入。
海内外利好因素驱动,近期港股强势反弹,领涨全球
近期港股强势反弹,领涨全球。3月底以来(2023.3.21-4.6,下同),恒生指数涨7%,在全球主要宽基指数中大幅领涨。
科技行业反弹明显,位居行业涨幅第一。3月底以来港股主要行业指数均录得不错收益,其中恒生综合行业指数-资讯科技业(HSCIIT.HI)涨超13%,位居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幅第一,大幅跑赢恒生指数,反弹较明显。恒生综合行业指数-非必需性消费(HSCICD.HI)也涨超6%。
拉长周期看,港股市场从2021年2月深度回调以来,恒生指数跌近35%,科技指数、医疗保健指数、消费指数等相较于大盘累计跌幅更大,方正证券认为后续反转行情中反弹力度也将更大。
对于港股近期的强势反弹,光大证券认为,主要源于国内数据和海外流动性双轮利好驱动,港股企稳回升。
当前港股市场整体估值依然处于低位。截至4月6日数据,恒生指数PE-TTM估值为10.17倍,处于近5年来自下而上45.58%的分位点上。细分行业看,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仍处于历史更底部位置,性价比更为凸出。
资金借道ETF布*港股,当前科技和消费板块性价比突出
随着近期港股的反弹,资金持续关注港股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风向标”的股票ETF,从规模份额来看,不少港股相关ETF受青睐,资金借道ETF加仓港股,净买入的热情不减。
1、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历史低位,恒生医疗ETF(513060)一周份额增加超18亿份
据统计,截至4月4日,有7只港股相关ETF份额增长超10亿份,主要为科技相关主题指数;其中,医*相关港股ETF——恒生医疗ETF(513060)份额明显增长。
截至4月4日,恒生医疗ETF(513060)从年初份额114.83亿份,增加了逾42亿份至157.40亿元,份额增长超37%。
近期,资金更是大幅加仓。恒生医疗ETF(513060)近一周份额增加了超18亿份,位列港股相关ETF份额增长的首位。
恒生医疗ETF(513060)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K),今年来,港股市场整体走弱等多因素扰动,港股整体医*板块估值出现明显回撤。
截至4月7日,今年以来,恒生医疗ETF(513060)下跌近5%。不过从4月4日开始,恒生医疗ETF(513060)出现了大幅反弹,三个交易日涨7.33%,终结了前期下跌趋势。
从流动性来看,从恒生医疗ETF(513060)交投活跃,今年来日均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在港股ETF中居于前五。
公开资料显示,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前五大重仓股分别是*明生物、京东健康、石*集团、中国生物制*、信达生物。
据Wind数据,当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净率为2.75倍,处于近三年以来29.00%历史分位点,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
2、科技板块反弹明显,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
今年来,份额增加靠前的港股ETF主要集中在医*、科技、互联网等相关指数ETF,其中,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也获得了市场的“追捧”。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跟踪的是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K),该指数主要筛选最多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前五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SW、京东集团-SW、腾讯控股、快手-W、小米集团-W等。
从去年10月底至今年1月底,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迎来了大幅反弹,恒生科技指数在此区间上涨了约60%;2月以来,港股重新陷入回调,恒生科技指数从2月初高点至3月中旬低点回撤约20%,随后恒生科技指数小幅上涨,不过还未反弹至今年1月高点。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近一个月也获得了资金的“追捧”。截至4月4日,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近一个月份额增加了2.99亿份。
今年来,日均成交额为1.69亿元,日均换手率为19.28%;
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上升至2.10亿元,近1月日均换手率提升至22.50%;
近一周,交投活跃度再度提升,近一周日均成交额为2.40亿元,日均换手率为23.75%。
3、**加大消费支持力度,机构认为当下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估值性价比突出
2023年以来,随着**加大消费支持力度,消费行业近期不断传来好消息: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清明节假期(4月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
4月6日,国新办就“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税务总**长王军表示,1-2月份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3%,较去年全年加快19.5个百分点;3月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9%。
进入4月,市场将进一步确认经济恢复数据,东海证券认为,大消费主线或在4月走出主题行情。
港股通消费ETF(513960)自3月中旬震荡上涨,3月17日至4月7日涨超7%。
港股消费板块是长坡厚雪赛道。截至4月7日,港股通消费ETF(513960)自2022年3月3日成立以来涨幅超过19%。
港股通消费ETF(51396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931455.CSI),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腾讯控股、美团-W、小米集团-W、百胜中国、快手-W、李宁、农夫山泉、比亚迪股份、创科实业、安踏体育,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股占总持仓比例61.63%。
过去两年,受市场风格轮动和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板块底部震荡,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底部徘徊。
据Wind数据,当前,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市净率为4.05倍,处于近三年以来31.76%历史分位点,方正证券认为,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和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估值处于历史更底部位置性价比更为突出。
港股或将迎来全年最佳配置时点,机构:关注医疗、科技、消费等赛道投资机会1、“便宜”的港股现在可以买了吗?
当前,机构对港股未来走势,普遍偏乐观:
博时基金经理万琼,在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513060.OF)、博时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OF)、博时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513960.OF)的2022年年报中指出,造成2022年全球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的诸多因素在2023年均有望迎来转机。
国金证券:维持对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的判断。
光大证券:港股行情持续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
中金公司:当前水平下港股无论是对内地或是海外投资者作为“避风港”的吸引力与价值正在上升。
中信证券:2023年二季度港股或将迎来全年最佳配置时点。
博时基金经理万琼认为可关注科技、医疗保健、消费等细分赛道:
科技赛道,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大多数业务在中国境内,景气与国内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有望受益于2023年国内增长的复苏。同时,监管压力在方向上发生了变化,中美监管合作也有了一定进展,政策方面的相关不确定性处于相对较低位置。
医疗保健领域,2023年有望迎来新一轮创新*技术周期的复苏,政策层面也有望迎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加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放缓,有利于创新*类相关公司估值的提升2023年医疗保健行业特别是创新*这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消费领域,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扩大内需位列重点工作首位,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和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线下消费迎来快速复苏,春节期间旅游出行人次向2019年同期快速靠拢,内需有望成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方正证券:结构上看认为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和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当前估值处于更底部、盈利成长性更强,在后续反转行情中或将具有更好的上涨弹性;
光大证券:景气仍然是全年最为重要的主线,建议关注消费复苏以及制造业投资。今年消费板块将会是经济修复弹性的来源,二季度开始,消费与收入的正循环值得关注;
国信证券:港股迎接金色四月,板块配置上,互联网与消费首选。
综合机构观点,普遍认为消费、科技、医疗、互联网等赛道投资机会更值得关注。
最后,想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重仓单一行业,在结构性牛市中确实可能收获不菲的利润,但其背后的政策风险、估值风险、市场风险、黑天鹅风险,往往被漂亮的走势曲线所掩盖。而均衡配置好行业,比如均衡配置科技、医疗保健、消费等多个行业,即使某个行业出现调整,但仓位不重,不论是加仓抄底,还是减仓避险,都能游刃有余。而且,虽然均衡持仓经常被吐槽“收益总是对冲”,但为了防止“踩踏”风险、“抄底在半山腰”,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均衡配置。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股市创新高的时候能买指数基金吗?
牛市中绝大部分被动型的宽基指数都能获得好成绩,例如跟踪(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等)这类宽基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可以说随便买也能超越大部分投资者的收益。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被动型指数基金主要策略就是跟踪相应的标的指数成分股,这类基金有持仓要求,常态下持仓会超过90%,也就是相当于牛市中都是满仓操作,当然可以跑赢绝大部分投资者。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熊市中,保持90%以上仓位,亏的也比较惨。
所以,牛市中,买哪只指数基金并不是最重要的,历史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宽基指数都会大涨,只是涨幅的问题,不要踏空就OK了。
最重要是什么时候离场收割,落袋为安。
判断牛市顶部的一些方法(并非标准答案,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1、可根据宽基指数PE、PB进行估值,达到历史高位附近减仓或离场;
2、全民炒股,老大爷和大妈们都在谈论炒股之时,距离顶部不远了。
3、都说A股市政策市,看政策见机行事非常重要,增加印花税、加息等利空政策出台,也是见顶预兆。
宽基指数选择
场内基金ETF和场外指数基金都行,ETF需要有股票账户,场外指数基金需要通过基金账户购买。
有交易经验的建议购买ETF,上班族没时间看盘的考虑场外基金。
1、选择成交活跃、持仓量大的产品,这样没有流动性问题;
2、查询历史过往业绩,择优选择;
3、同类指数基金横向对比,选择跟踪误差小的,衡量被动指数基金是否称职的一大标准。
对买入宽基指数基金再思考
学习就是要不断进化,不断修正和提升自己的认知,随时反省自己的观点,日攻一卒!
一年多过去了,这个问题有时候还是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在看期权的书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思维模型,就是持有现金可以看作卖空市场的期权,所以把这个思考加上,遂成今日之文。
以下灰色部分为以前储备的旧文
唐朝老师在卖出茅台分众等高估股票后选择买入宽基指数基金恒生ETF,近期在股票估值进入合理区间时,卖出恒生ETF换入茅台等股票,在唐书房内引发思考,唐朝老师布下作业,让大家用逻辑来支撑思考。
进入唐书房8个月多学,在唐朝老师的带领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试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股票高估卖出后的选择,第一是期限错配:长期性和短期性的问题;第二是确定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第三是资金量:资金量的大小对投资标的抉择的问题。
首先从期限错配说起,价值投资有四条大道,条条通罗马,其中一条就是长期配置宽基指数基金,从长期性来说配置宽基指数基金的道理唐书房已经写得很明白,自己也认可,几十年下来宽基指数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2%,这个逻辑基础就是整体优秀上市企业的年化收益,这个期限越长越好,越长收益的确定性越高,那么反过来说,如果高估后卖出,是不是决定从长期持有宽基指数基金呢?进入唐书房这8个月的学习我认为并不是,而是当现金替代品,在可投资标的股票进入合理区间时卖出进而投资股票标的,按唐师说的3-5年的周期,这个3-5年对于宽基指数基金来说是短期了,所以我认为按这个逻辑在股票整体高估后卖出并不能无脑的选择宽基指数基金,因为持有的目的不是长期,而是相对短期,老唐在这次的一个操作周期闭环中,ETF亏损也是短期持有的结果,也就是这次操作是唐朝按自己逻辑所做的一个决策正确但结果不佳的过程。这次从卖出到买入时间间隔不是三五年,更不是长期,而是短短的半年时间,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持有宽基指数基金收益也是不确定的,当然这几个月如果是盈利而不是唐师现在的亏损,我依然不支持换入宽基指数基金,因为从长期来说有亏损的时候也会有盈利的时候,从长期来看会盈亏相抵,收益为零。
第二从确定性来说,宽基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的收益来看,短期内货币基金的收益确定性要远高于宽基指数基金,承上所说高估后的卖出持有时间从理论上是一个短期的时间,而不是长期持有,不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年,对于长期来说都太短了,这样的话收益的确定性就不高,如果从短期收益确定性来说,我认为选择货币基金会优于宽基指数基金,另外从长期来说,举例比如100年,里面有20次高估机会,那20次买入宽基指数基金应该也是有亏有盈,长期是一个收益趋向为零,而同样选择货币基金确实20次确定会盈利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收益确定性加上短期属性来说,也不支持无脑选择宽基指数基金。
第三就是从资金量来说,看巴菲特历年股东信,巴菲特会长期持有现金,我也再次回看了唐师关于巴菲特持有现金的原因分析,巴菲特持有现金的一个逻辑是可以有收购标的的时候让卖主确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动用,而巴菲特的类现金大多是国债,巴菲特也是非常认可宽基指数投资的,它也是价值投资的一条大道,而几十年的时间巴菲特为什么没有选择投资宽基指数基金,这也从侧面说明唐朝老师的操作有一定的问题,唐朝老师所说的道理我认为巴菲特不可能不知道。因此对于指数基金如果不能做到超长期持有,可能在巴老的心中和一只没有研究的股票一样。同样我认为唐师的资金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也不是一个小数目,8%左右的市值亏损对于我等来说也是一个大数目,用这样大的资金短期投资指数基金无异于短期投资一只净资产收益12%的股票,那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资金量越大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也应该选择收益确定性最高的资产,在资金量大,相对短期,确定性不够的情况下选择宽基指数基金我认为不是最后的选择。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牵制,组成一个整体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我认为在资金量大,在高估后卖出股票,相对短期的选择短期收益确定性低的宽基指数基金不是最优选择,唐师的这次操作也从一个小案例证实了高估后卖出股票再无脑宽基指数基金是错的,当然不能用一次现象解释,这个也可以做成一个长期的作业,用几十年上百年来验证,用更长期的案例来验证这个逻辑。
今天是2023年3月2日,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多,回看这篇文章,再加一个原因作为第四个:现金的时间价值和现金的期权作用。
长期来说我们是要买更多便宜的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优质企业股权。现金面对不同股权就有了时间价值,宽基也是一个股权,我推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唐朝老师所选的股票在整体高估后卖出的时刻宽基也基本是高估的。去年的情况是一个绝好的反例,陕妹卖出后宽基整体低估,但是作为比较还有更确定性的低估股票来选择,所以唐朝老师没有买宽基,依然选择购买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而低估的股票。
这样来说,在高估卖出股票后面临的选择有三大类:个股,宽基和现金(货基),把三者都看成一只股票,把价值中枢当做一个锚,波动最小的就是现金,尤其是在短期内,现金的短期时间价值的确定性就可以抵御个股和宽基涨跌的风险,这样我还是宁愿持有货币基金的现金而等待高估股票的回落,哪怕等三到五年,而这样等股票在三到五年周期回落合理估值那现金的时间价值就稳赢了宽基。
同样通过对期权的学习,世间万物都可以用期权的思维去思考!从期权角度去思考,比如我们小时候父母投钱让我们上学,就相当于是我们未来收入的一个看涨期权!那对于现金和高估的股票市场,持有现金就相当于一个卖空的期权!从长期来说,这个是有确定性,就是你总会碰到一些极端的市场情况,那持有现金的优势会大大增加!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的账户保留了一定的现金,这部分现金投入只在唐朝老师三大前提约束的2折介入,按年化100%的投资理念去管理这部分资金!
进入3月开始系统的学习逻辑学,逻辑学是最原始的一门认知类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必备基础学科,当年大学上《逻辑学》,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打瞌睡,就这样和逻辑学失之交臂,但是今天我重新认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我要把它再一次捡起来,欢迎喜欢阅读逻辑学的同学,可以入群交流!
宽基指数基金什么意思?
宽基指数基金是指覆盖面广泛,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指数基金,比如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等,宽基指数的成分股数量往往较多,单只股票的权重偏低,投资目标更为广泛。
2023年,购买几个宽基指数基金!
引言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2023年,面对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投资良机,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如果买基金怎么买,买谁?首先给出本文的结论:买点宽基指数基金。
1
巴菲特观点
巴菲特在公共场合几乎从不推荐股票和基金,但是在1993年—2015年期间,他至少有8次提到指数基金。他讲到:“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即使一个在金融方面什么都不懂得人,也能战胜大部分所谓的投资专家。”
为什么巴菲特那么力挺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它的魅力在哪?
2
宽基指数基金基础知识
说到指数,大家首先想到上证指数,比如2022年12月26日10点,上证指数3063点,还有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等等。
那这些指数怎么来的,以上证指数为例。
交易所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大部分股票(大约2000家)放在一起,然后用加权平均法得出一个数值,这就是上证指数。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初三五班的平均分是多少?很简单,把总分加起来,然后除以人数就可以了。当然指数算法远没有班级平均数那么简单,但原理差不多,这里我们不做具体说明,大体了解就行。
所以说,上证指数代表着在上交所上市的2000多家公司的股价整体走势。
所以我们看到,经济形势好,大部分公司股价涨,那指数就涨,比如20007年,最高到了6124点。
反过来说也一样,如果指数涨,大概率你手里的股票也涨。
当然今天我们说的指数基金不是指的这个指数,这个指数太大了,它囊括的上市公司太多了。
按照标的范围,一般指数分为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
行业指数很好理解,就是把涉及到某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放在一起编制一个指数。比如全指医*指数,是把中国大部分医*上市公司放在一起编制的指数,该指数涨跌基本反映整个医*行业的行情变化,除此之外,还有半导体行业指数,房地产行业指数,半导体行业指数等等。
但是今天我们推荐的也不是行业指数,而是宽基指数。
宽基指数是相对于行业指数来说的,大家刚才也看到了,行业指数指的是单一行业,其特点是投资集中,你买某一个行业指数,是看好其整个行业发展。但是也有其弊端,比如某一行业基本面出现问题,可能你买的该行业指数基金就会亏损。
比如2021年中旬—2022年10月份,医疗行业受集采影响出现了下跌,这期间买医*指数基金亏损大约30%。
而宽基指数不同,宽基指数,不是投的某一个行业,而是多行业覆盖,分散投资。
常见的宽基指数有上证50指数(挑选上交所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家公司编制指数);沪深300指数(挑选沪深交易所规模和流动性排名前300的大型上市公司编制的指数),中证500指数(扣除刚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后再按总市值排名,取前500名的中型上市公司编制的指数)。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宽基指数,不一一赘述了。
3
为什么2023年建议购买宽基指数基金?
首先,费用低。宽基指数的申购费和管理费相比于其他基金低。
然后,宽基指数基金分散投资,覆盖行业广,可以避免“投资单一行业,风险过于集中”的风险。
再者,2023年,估计还会延续板块快速轮动的特点,普通投资者很难跟得上节奏,不如选择一个宽基指数,雨露均沾。
最后,2023年和2024年估计会有一波大行情。行情年,宽基指数从不会让人失望。
4
推荐几个宽基指数基金
第一:看好沪深300指数,推荐基金包括:前海开源沪深300指数A(000656)和博时沪深300指数A(050002)。
第二:看好中证500指数,推荐基金包括: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ETF联接A(007593)和平安中证500ETF联接A(006214)。
5
购买宽基指数基金注意事项
首先,耐心持有,持有周期尽量不低于一年。买指数,需要足够的耐心,忽略短期波动。
然后,建议不设止损,设止盈。比如设定一个目标,持有到2023年或者2024年,如果收益达到了30%,不管接下来涨多少,跟我没关心,坚决卖掉。也可以把盈利目标设到20%或者50%,这个根据个人预期去选择。
估计2023年或者2024年会有一波大行情,但是也可以预想,很多人心怀贪念,不止损,想赚的更多,但是市场不可能永远涨,一旦调整,最终会把赚的钱亏回去。
设定好目标,无论什么时候实现了就卖掉;没有实现就耐心等着,别的不敢说,宽基指数基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因为沪深300和中证500宽基指数代表着各行各业的龙头,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买宽基指数,买的是中国未来的国运和国势。
宽基etf和行业etf哪个好?
1 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根据个人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2 宽基ETF是一种追踪指数的基金,其投资范围广泛,风险相对较低,适合长期投资。行业ETF则是以某个特定行业为投资对象的基金,风险相对较高,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3 如果你追求稳健的长期收益,可以选择宽基ETF;如果你对某个行业有较深入的了解,且认为该行业前景看好,可以选择相应的行业ETF。
如何选择宽基指数基金?
核心观点
选择指数基金的流程:
第一步根据策略研究或自主研究,选择要投资的指数。
第二步从两个维度选择满足要求的指数基金:
从买卖角度,选择低费率、流动性满足要求的基金,
从持有角度,根据beta、跟踪误差判断基金能否“跟得上”,根据alpha、信息比率判断基金能否“跑得赢”。
正文
宽基指数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投资工具。通过持有此类基金,持有人可以获得接近指数的收益率。和行业指数基金相比,宽基指数基本面更稳定,更有利于长期持有,或根据估值指标进行大波段操作。和主动基金相比,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依赖程度更低,运作费率较低,在很卷的成熟市场有良好表现。
1投资宽基指数基金,首先要关注底层指数
以易方达中证500ETF联接A为例。净值走势和基准指数高度相似。买入宽基指数基金,获得的回报绝大多数源于底层指数(如中证500)。
因此,选择宽基指数基金,首先要考虑自己想投资的指数。具体决策的方法:
(1)参考券商策略研究
例如,民生证券牟一凌老师在最近一期“风格洞察与性价比追踪”中,根据几种基本面模型预测,大盘价值、沪深300预期收益率排名靠前。国盛量化用GK模型预测:未来1年各宽基指数预期收益:沪深300(25.4%)>上证50(23.0%)>中证500(22.9%),悲观假设下沪深300仍有14%收益率;同时基于技术分析,认为沪深300中期下跌已近尾声。
(2)自己搭建山寨版收益率预测模型
我的简单方法(见上一篇文章)认为未来1年沪深300收益率大概率为正。(仅供演示、娱乐)
2定量挑选宽基指数基金
著名FOF经理林国怀老师讲他的选基方法论:主动管理影响较小的基金(如指数基金、ETF基金等)…..主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其跟踪误差、信息比率、规模、流动性以及费率等情况。从我的经验来看,量化挑选指数基金主要分两个大块:
(1)交易环节:关注费用及流动性
a.场内基金
如果买入ETF等场内指数基金,买卖费用包括证券账户佣金。资金量较少的投资者,需要关注券商是否有5元“最低消费”。
另外,场内基金的价格和净值不完全相同,可能存在折溢价。例如,下图是515080中证红利ETF的分时图,红圈表示价格高于净值。如此时买入会多掏钱,等于增加了隐形费用。
场内基金还需要关注流动性。例如,下面两张图中,第1张515930永赢300ETF、流动性差,很难买卖。即使强行下单,隐形交易费用可能较高。第2张515080中证红利ETF流动性好,容易买够量,滑点成本(买一卖一价差)低。
b.场外基金
场外基金费用主要关注申购和赎回费,特别是后者。
随便选8支基金作为例子
申购费通常平台会打一折,例如,易方达中证500ETF联接A,申购费仅为万分之五。这样的费用,显然对投资者有利。广发中证1000、永赢创业板申购费率为千分之一,也低于一般水平。
赎回费通常不打折,需要重点关注。7天内赎回通常会支付1.5%惩罚性赎回费,所以7天内的短线操作应该选场内基金。另外,类似广发中证1000、南方中证1000、永赢创业板等特殊指数基金,持有7天以上免赎回费,对投资者很友好。
另外,多数C类基金免申购赎回费,但持有环节会多出一笔销售服务费,短线投资者可以考虑。
关于流动性,可以关注有无申购“限大额”。上述8支基金没有这种情况。
最后还应考虑规模,低于1亿的迷你基金,如规模继续缩小,有清盘风险,需慎重。
(2)持有环节:关注alpha、beta、跟踪误差、信息比率等指标
选择基金有一个很大的误区:片面关注(持有环节的)费率。这个问题源于某些自媒体大肆宣传“巴菲特推荐低费率指数基金”。事实上,除了明面上的管理费、托管费,很多潜在的成本(如调仓冲击成本等)和收益(打新、转融通)也很重要。
我们看到的基金净值,已经是“费后净值”,包含了上述所有明暗费用、收益。所以分析的重点,是基金收益率和基准指数之间的关系,看基金能不能做到“跟得准,跑得赢”,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当然,更加专业的投资者能做出归因,解释“为什么跟得准,跑得赢”。
上述8支基金具体数据如下(来源:choice,2022-4至今)。以此为例,讲讲我的量化选基思路
a.跟得准
指数基金不是主动基金,不能天马行空乱操作,跟踪基准指数是本分。以前有人给我推荐XX沪深300指数基金,收益率高,但走势和沪深300差别极大。这类基金个人不喜欢。
我通常用beta和跟踪误差两个指标来判断基金是否“跟得准”。
beta可以简单理解为“弹性”或“仓位”。choice和晨星网提供此数据。场外指数基金通常保留5%的现金,所以beta值接近0.95。如果beta太低,指数上涨时基金仓位不足,容易跑输。
跟踪误差代表基金收益率和指数收益率的差距。这个数越小跟得越准。对于指数基金,该数值越小越好。如果是主动基金,按照我的经验,跟踪误差太大赌性偏强,太小属于躺平懒政,中等误差比较好。
b.跑得赢
虽然被动指数基金的中心任务是“跟随”而不是“跑赢”指数,但在有效跟踪的基础上,有所跑赢,反映基金可能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低的调仓冲击成本、交易成本,较高的打新和转融通水平,较低的管理费率)。
我通常用alpha和信息比率两个指标来判断基金是否“跑得赢”。
alpha可以理解为基金超越基准指数的水平。由于多数指数基金的基准是普通(非全收益)指数,alpha的来源可能有:股息收入、打新收益、转融通收益。
以易方达中证800ETF联接发起式A为例,alpha为3.1%。在它底层资产易方达中证800ETF的年报中,可以看到打新和转融通的情况:
部分规模较小的基金,依靠打新和转融通收益,能有效覆盖管理费用,甚至提供一定超额回报。
信息比率是超额收益和跟踪误差的比值,评价指数基金是否能在“跟得上”的同时“跑得赢”。可以作为同类优选的首要指标。
在上述8支基金中,信息比率较高的:
易方达、南方沪深300,易方达、南方中证500,永赢创业板A。
小结
选择宽基指数基金时,除了基准指数的投资价值外,要特别关注基金的费率、流动性、beta、跟踪误差、alpha、信息比率、规模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