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418家上市公司创12万亿市值!最新上市公司发展报告来了!(附上市公司全名录)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总体状况 报告从深圳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市值状况、财务状况、研发投入、资
深圳418家上市公司创12万亿市值!最新上市公司发展报告来了!(附上市公司全名录)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总体状况
报告从深圳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市值状况、财务状况、研发投入、资本市场利用、国际化经营、承担社会责任等角度全方位勾画深圳上市公司群体的现状和发展特征。截至2019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418家,广泛分布于国内外主要资本市场,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98家,境外上市公司134家,其中有13家公司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1家公司(广深铁路)同时在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上市。剔除股票长期停牌,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公开年报等特殊状况的13家公司,通过对405家深圳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报告提出以下主要结论和观点:
总市值达122092.96亿元
“科技+金融”双轮驱动
从市值状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2092.96亿元,相当于当年深圳GDP(26927.09亿元)的4.53倍;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合计为87266.11亿元,占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超过71.47%,这充分反映了深圳经济“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的显著特征。
市值最大的深圳上市公司是
腾讯控股、中国平安
营收过6万亿
净利润近7000亿元
从财务状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的资产总规模328110.93亿元,净资产总规模56917.52亿元,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总规模60277.48亿元,实现净利润总规模6953.85亿元。
普遍重视研发投入
融资超19000亿
并购交易额超1800亿
从利用资本市场状况来看,2019年11家深圳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实现再融资308.05亿元,30家深圳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实现债务融资18908.44亿元,深圳上市公司合计直接融资金额达到19216.49亿元;92家深圳上市公司披露了并购交易,累计并购交易额达到1881.07亿元。
过半企业披露境外收入
从国际化经营状况来看,公布年报的405家企业中有205家企业披露了境外收入情况,占比达到50.61%,境外收入比重超过10%的企业共有130家,占到32.18%。
创造就业超过330万人
贡献税收超4800亿元
2019年上市公司数量增加26家
从主要发展指标增速来看,与2018年相比,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发展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数量从392家增加到418家,增加了26家;总资产增长了14.69%,净资产增长了18.72%,营业收入增长了12.21%,净利润增长了18.69%,研发投入增长了21.92%,员工薪酬增长了12.21%,均高于同期深圳市GDP名义增速11.17%。
“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
跑赢深圳市
如果将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视为一个“经济体”,那么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的“生产总值”达到17495.31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市GDP的64.97%,较2018年增长了13.05%,但低于上年同期增长率15.80%。同时,员工总数相当于深圳市在岗职工人数的28.67%,贡献税收相当于深圳市产业税收总量(不计海关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70.40%,研发投入相当于深圳市研发投入的99.36%。
京、沪、深三地上市公司发展比较
深圳龙头上市公司与国际
对标上市公司发展比较
(单位:十亿元人民币)
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综合竞争力十强
规模实力十强
发展潜力十强
经营能力十强
社会责任贡献力十强
经验、问题与政策建议
前海传媒出品
撰稿人黄海琳
编辑 陈吉娜
深圳再添一家上市公司!今年已有20家深企登陆A股,近80家在排队......
深圳再添一家A股上市公司。8月18日晚,证监会核发豪鹏科技、欧晶科技、嘉华股份IPO批文,其中豪鹏科技为深圳企业。至此,今年以来共有36家深圳企业A股IPO过会或拿到批文,其中20家深圳企业已挂牌上市。
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8月19日,共有20家深圳企业A股IPO上市,IPO募资总额为251.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85%。从全国各城市IPO数量和募资额看,深圳仅次于北京市,位居全国第二名。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还有一批深圳企业在IPO上市路上。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已成功过会(包括拿到IPO批文、已提交注册和同意注册企业)尚未上市的深圳IPO企业达16家。其中,拟创业板上市企业11家,拟深市主板上市企业3家,拟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
具体来看,安培龙科技、朗坤环境、豪恩汽电、固高科技、致尚科技、达科为生物、美好医疗、曼恩斯特、唯特偶、光大同创、比亚迪半导体拟创业板上市,豪鹏科技、好上好、时代装饰拟深市主板上市,中科飞测、天德钰拟科创板上市。
从行业分布看,深圳IPO企业大多数属于新兴产业类公司。今年以来36家A股IPO深企中,电子、通信、计算机、新能源、新材料、医*生物、高端制造等行业公司达32家,占比89%;传统行业公司4家,占比11%。
近年来,随着A股试点注册制和IPO常态化,深圳企业IPO数量和募资额频创新高。据记者统计,2021年,深圳企业A股IPO数量和募资额刷新历史纪录,全年共有41家深圳企业A股IPO,IPO募资总额达325.55亿元。此前的2017年,共有40家深圳企业IPO,IPO募资总额198.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充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排队A股IPO的深圳企业近80家,拟募资规模约760亿元。南山区、宝安区拟IPO企业数量位居前茅,分别达21家、19家。以南山区为例,目前该区还有42家企业正在接受IPO辅导。南山区不仅是深圳IPO数量上的王者,其在上市公司密度上也做到了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南山区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99家,年内有望突破200家整数关。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深圳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产业链、供应链、创投一条龙服务,培育了一大批新经济企业。他认为,新上市企业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活力密切相关。由于深圳创新创业企业众多,很多成长性企业符合A股上市条件,预计今后会有更多深圳企业登陆A股。
等你来pick→
“五连降”?最新油价调整时间定了
涉盐湖提锂事项遭解约,宋都股份股价大跌
福田、南山最新通告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钟国斌
编辑梁佳彤
责编李耿光
监制吴吉
校审喻方华
深圳上市企业有哪些?
截至2022年11月9日,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合计527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399家,境外上市128家。在深注册A股上市公司约占A股同期上市公司的1/13,2022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29704.1亿元,约为全市GDP的1.97倍。
其中有影响力的包括万科、平安、腾讯、顺丰、迈瑞医疗等等
深圳上市公司名单_深圳上市企业数量(2023年06月15日) - 南方财富网
2023-06-1518:24南方财富网
深圳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南方财富网趋势选股系统为您整理了归属于深圳,并且在A股上市的公司。
在数量上,目前深圳共有405家上市公司。其中涉及行业:芯片的有82家、新能源的有74家、半导体的有72家、5G的有70家、电池的有68家、储能的有40家、光伏的有39家。
在市值上,截至6月15日,深圳上市公司市值排名中,中国平安位列第一位,市值达到8851.29亿元;招商银行排名第二,市值为8504.13亿元;比亚迪排名第三,市值7914.82亿元。市值排名前10的还有:工业富联、迈瑞医疗、中信证券、顺丰控股、平安银行、立讯精密、中兴通讯。
在深圳的上市公司中,这些公司所属行业为:
电力:中国广核、深圳能源、东旭蓝天、深南电A、飞马国际、兆新股份
疫苗:康泰生物、国*一致、翰宇*业、卫光生物、海王生物、易瑞生物
电机:雷赛智能、麦格米特、兆威机电、凯中精密
免税:海南发展、深物业A、深圳机场、飞亚达
养老:中国平安、国*一致、香江控股、世联行、尚荣医疗、信隆健康、美芝股份
猪肉:万科A、金新农、京基智农、赛为智能
制*:卫光生物、华大基因、国*一致
在深圳的上市公司中,业绩排名靠前的是:
中国平安(601318):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2.17元。
比亚迪(002594):比亚迪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201.74亿元,同比增长79.83%,归母净利润41.3亿,同比410.89%;每股收益为1.42元。
工业富联(601138):工业富联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058.89亿元,同比增长0.79%,归母净利润31.28亿,同比-3.91%;每股收益为0.16元。
招商银行(600036):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906.36亿元,同比增长-1.47%,归母净利润388.39亿,同比7.82%;每股收益为1.54元。
万科A(000002):万科A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684.74亿元,同比增长9.27%,归母净利润14.46亿,同比1.16%;每股收益为0.13元。
顺丰控股(002352):顺丰控股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610.48亿元,同比增长-3.07%,归母净利润17.2亿,同比68.28%;每股收益为0.35元。
立讯精密(002475):立讯精密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499.42亿元,同比增长20.05%,归母净利润20.18亿,同比11.9%;每股收益为0.25元。
平安银行(000001):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65元。
中兴通讯(000063):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91.43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6.42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4.41%;毛利率44.49%,每股收益0.56元。
神州数码(000034):神州数码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271.1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2.09亿,同比11.63%;每股收益为0.32元。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常州有哪些上市公司?请具体举一家的股票不错的?说它为什么不错?怎么分析它的股票?非常感谢!
常州市所有的上市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苏常柴A(行情、资讯、论坛)深圳000570)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苏常柴B(行情、资讯、论坛)深圳200570)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常林股份(行情、资讯、论坛)上海600710)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牡丹(行情、资讯、论坛)上海600510)江苏新城房产股份有限公司(新城B股(行情、资讯、论坛)上海900950)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ST炎黄(行情、资讯、论坛)深圳000805)远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远东股份(行情、资讯、论坛)深圳000681)至于举一家的股票不错的,我无法列举,近期这几支股票表现都很低迷,没有比较优势.分析股票方法:股票投资分析方法 目前,股票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基本分析;二是技术分析。1.基本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通过对决定股票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股票市场价进行比较,相应形成买卖的建议。基本分析包括下面三个方面内容:(1)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等)、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对股票市场的影响。(2)行业分析。分析产业前景、区域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3)公司分析。具体分析上市公司行业地位、市场前景、财务状况。二、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从股票的成交量、价格、达到这些价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时间、价格波动的空间几个方面分析走势并预测未来。目前常用的有K线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趋势线理论和技术指标分析等,在后面将做详细分析三、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法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股票价格的基本走势,但对短期的市场变动不敏感。 技术分析贴近市场,对市场短期变化反应快,但难以判断长期的趋势,特别是对于政策因素,难有预见性。从上可知,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基本分析能把握中长期的价格趋势,而技术分析则为短期买入、卖出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投资者在具体运用时应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方可实现效用最大化。四、如何收集投资分析所需要的信息 投资分析的起点在于信息的收集,道听途说的市场传闻有很大的欺骗性和风险性,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耗费人力、财力大,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特别是基本分析,依靠的主要还是媒体登载的国内外新闻以及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1.上市公司需要公开披露的信息 《证券法》实施后,对上市公司持续性的公开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了严格要求。投资者有权获取的公开信息有:(1)招股说明书(配股、增发新股说明书)。对募集资金投向及可行性进行披露(2)上市公告书。对公司设立过程、业务范围、上市前财务状况、股票发行情况予以披露。(3)中期报告。在公司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内容包括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已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变动情况;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重要事项及其他事项。(4)年度报告。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公告。内容包括公司概况;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董事、监事、经理及有关高级管理人员简介及其持股情况;已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情况,包括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10名股东名单和持股数额;***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5)重大事件临时性公告。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下列情况:①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②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③公司订立重要合同,而该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④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⑤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遭受超过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损失;⑥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⑦公司的董事长,1/3以上的董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⑧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有股份情况发生较大变化;⑨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⑩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法院依法撤销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
广东省目前有多少家上市公司,深圳有多少家??
大概两千多家,我是做深圳万德游乐设备的,所以有所了解。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多少
截止到2010年底有1169家公司
中国上市公司有多少家?
1.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831家上市证券:1085只上市股票:875只;2.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家)536上市证券(家)707。
468家上市企业,超16万亿总市值!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出炉(附上市公司全名录)_深圳新闻网
达到1.85万亿元
前海传媒从12月28日举办的“2021第二届CDI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了解到,最新一期《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聚焦深圳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经营能力、社会贡献等维度展现了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发展概况、特征与竞争力水平,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优秀深圳上市公司发展经验和规律,从而对我国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首期报告于2018年发布,每年发布一次。
纵览468家深圳上市公司,近九成在深、港交易上市,2020年IPO目的地主要包括深圳、香港、上海三大证券交易所。从行业分布上看,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量(174家)居首,其次是工业(106家)和消费(72家),三者合计占比达到75.21%。从2017年至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变化来看,仅有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
剔除特殊状况的2家公司,截至2020年底,466家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6.33万亿元,同比增长33.74%。其中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和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合计占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达到68.04%。腾讯控股、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3家超过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分别属于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合计市值占比达到44.03%。
实控人类型方面,非国有企业是深圳上市公司的主体,其中各级国有控股企业77家,占比仅为16.45%,市值15648.16亿元,占比仅9.62%,境内外个人控股企业301家,市值96536.38亿元,无实控人企业87家,市值51040.05亿元。
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其中,总资产合计3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5%;净资产合计6.84万亿元,同比增长20.16%;全年营业收入总规模6.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合计0.80万亿元,同比增长15.32%。金融、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居前,金融、地产、信息技术上市公司营收利润水平位居前列。
深圳上市公司2020年资本市场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大幅提升,并购交易保持活跃。通过A股市场再融资共募集资金911.18亿元,较上年增长195.79%;至2020年末,获得国内AAA评级的上市公司达27家,上市公司债券余额合计17301.59亿元,较上年略有下降;至2020年末,共22家上市公司可转债未清偿;2020年并购交易额达到1693.39亿元,较2019年(1881.07亿元)略有减少。
研发投入方面,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561.63亿元,同比增长18.3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高于2020年深圳整体研发投入(1364亿元)。研发营收比(研发投入总额与营业收入总额之比)为2.33%,较上年(2.19%)有所提升,研发利润比(研发投入总额与净利润之比)为19.47%,高于上年(18.97%)。腾讯控股、中兴通讯研发投入位居前二。
2020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境外收入的超过70%,其中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0%的企业达到50家,其中传音控股、同为股份、明阳电路境外收入占比位居前三位。
2020年“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85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深圳全市GDP的三分之二,比重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员工人数相当于深圳市职工人数29.01%,研发投入相当于深圳市研发投入的114.49%。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是深圳高质量经营主体的杰出代表,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圳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是推动深圳发展的引擎和动力,未来将为深圳实现“双区”战略发挥更大、更积极作用。
一是发展质量突出,深圳上市公司在净资产收益率、研发营收比、人均净利润、人均研发投入方面领先京、沪。二是行业分布集中度较高,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值,深圳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集中度均高于京、沪。三是新上市企业数量、IPO募资规模和市值显著落后于京、沪。四是增加值构成相对均衡。
国际比较方面,深圳龙头上市公司整体增速高于对标企业,至2020年底营业收入合计已达对标上市公司的53.89%,利润总额已达对标上市公司的57.58%,均较2019年实现大幅提升,市值合计已达对标公司的48.26%。
报告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经营能力、社会责任贡献力四个维度样本企业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和专项竞争力评价。
综合竞争力十强依次是:腾讯控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迈瑞医疗、立讯精密、万科、汇顶科技、顺丰控股、工业富联、比亚迪电子。
规模实力十强依次是:中国平安、腾讯控股、招商银行、万科、平安银行、中国恒大、工业富联、招商蛇口、中信证券、比亚迪。
发展潜力十强依次是:腾讯控股、道通科技、迈瑞医疗、康泰生物、理邦仪器、汇川技术、火岩控股、深信服、汇顶科技、华测检测。
经营能力十强依次是:迈瑞医疗、稳健医疗、立讯精密、传音控股、中信证券、龙光集团、广和通、理邦仪器、汇顶科技、招商港口。
社会责任贡献力十强依次是:华润三九、安奈儿、汇洁股份、金蝶国际、卓翼科技、杰恩设计、北鼎股份、金证股份、锐明技术、歌力思。
报告对深圳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分三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上市公司“深圳地方国资系”发展概况,主要包括三个结论,一是平均市值低于深圳上市公司平均数,二是传统行业占比较高,三是新兴产业板块将迎来强劲增长。
——薪酬和员工人数专题分析,主要包括四个结论,一是上市公司薪酬增速整体快于GDP增长,四成上市公司总薪酬下降,二是行业人均薪酬显著分化,首尾相差七倍,三是民营上市公司就业人数最多,“无实控人”企业薪酬最高,不同板块薪酬增速差异明显,创业板、科创板各具特色。
——汽车电子企业产业专题分析,主要包括三个结论,一是汽车电子已成为新兴产业投资风口,二是一批知名汽车电子企业已在深圳形成集聚态势,三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培育相关政策。
报告还就下一步发展给出如下政策建议。报告认为深圳上市公司整体上还存在IPO规模不足、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占比较小、消费商贸领域上市公司不强等问题;围绕“提升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推进深圳上市公司更好服务深圳发展”,报告提出“注重上市公司培育,更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注在科技创新方面继续‘扬长’,更要重视在制约城市能级提升领域加快‘补短’”“强调上市公司发展规模,更要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大力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展,更要推动上市公司‘深圳国资系’做强做优做大”“全力推进深圳全球金融中心建设,更要促进深港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等五条具体政策建议。
附:
1.深圳上市公司名录(468家)
为什么一家公司能在两地上市?
1. 面向的投资者更多,融资更快,流通性增加;
2. 能在两地上市,透明度更高,投资者觉得更可靠;
3. 某种程度上的外汇储备,方便企业并购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