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的龙头股有哪些(保险来自股有哪些股票)

admin 2024-01-11 16:31:11 608

摘要:保险来自股有哪些股票 相关保险股票有:(1)、中国人寿: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8250亿元,净利润502.7亿元。是保险行业股。公司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2)、*ST西水:公司202

保险来自股有哪些股票

相关保险股票有:(1)、中国人寿: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8250亿元,净利润502.7亿元。是保险行业股。公司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2)、*ST西水: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210.9亿元,净利润-87.44亿元。公司子公司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5月份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0.1亿元。(3)、中国太保:2020年总营收4222亿,同比增长9.52%;净利润245.8亿。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936.18亿元、1250.11亿元,合计3186.29亿元。拓展资料:保险:保险的险种不同,所提供的保障也不同,如健康险就能给被保人提供疾病保障。买保险其实买的是保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风险,而保险可以帮助我们转嫁风险,尽量减少风险给我们造成的损失。1、意外险意外险能给被保人提供意外保障,如果被保人在保险期间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伤残,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相应的保险金,可以减少被保人因遭受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损失。2、健康险健康险一般分为重疾险和医疗险,都是保障疾病的保险,可以为被保人提供疾病保障。3、寿险寿险是以被保人的生存或死亡为保障对象的保险,被保人在保险期间身故/全残,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付合同约定的保险金。总的来说,买保险对于当代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不能避免生活中的风险,只得通过买保险来增强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保险的基本精神是互助。有一个说法,世界上的人分两种:没保险的和有保险的,前者相当于以1:1的比例向自己投保,出了事只能靠自己这点钱硬扛;后者则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团体,大家把钱汇在一处,一个有难大家帮,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强得多。一旦团体中有人出事,保险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为其开出大额支票,而且不用还。保险是一种特殊商品,“买时用不到,用时买不到”。有些人年轻的时候觉得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根本没必要买疾病保险,等到四五十岁,哪儿哪儿都出了毛病,想买点大病保险以防万一了,结果怎么着?一体检,高血压、脂肪肝都来了,人家保险公司拒保,不卖给你!保险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先埋单,后消费。

一来自只股票中,持股的有哪些最好,比如像保险公司、社保基金这些,是不是这些公司进来,这股票未来360问答行情就会

上市公司的业绩报表是3个月出一次,也就是说6月份你看到的业绩很可能是4或5月份的资料,再加上季报的延迟披露(比如6月份二季报会在7或8月公布)那么到你手中的报表会迟延,你在这个时候看到股东情况再买入,可能这些股东已经换人或减持了,所以不建议你以此为标准买入股票。

保险类基金龙头有哪些?

保险类基金龙头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

保险板块股票有哪些

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天茂集团、西水股份

一只保险龙头股!

声明:本文分析的股票,不做短线推荐,不要去追高,仅供大家投资参考,不要照搬照抄。股市有风险,赔钱很简单。

今天分析的这只股票,中国平安(601318)。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主要从事金融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公司是我国保险行业龙头企业,是具有先进公司治理模式和员工激励计划的综合金融平台。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优秀,持续高分红,公司治理优异。公司通过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以科技引领业务变革,凭借金融和科技双重优势,实现内含价值(EV)和新业务价值(NEV)持续领先同行的业绩回补。

我们看看公司的财务状况。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2016年17%,2017年20%,2018年20%。这个数据挺优秀的。今年中期数据为16%,也是非常不错。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016年14.9%,2017年25%,2018年9.6%,2019年中期19%。

公司税后利润增长:2016年15%,2017年42%,2018年20%,2019年中期68%。

公司的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非常不错,根据惯性,公司三季度业绩应该也会是符合预期的。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今年中期89%,有所降低。每股现金流连续几年为负数,这个不太好。三项费用增长低于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这个比较好。

总体来看,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还算不错,就是每股现金流不是很好。

公司股票目前8.4倍的动态市盈率对应68%的中期业绩增长、1.6万亿的市值。这个估值不是很高。

技术上看,该股在高位强势震荡整理,比较强势,随时可能创出新高。

中国平安股票分析

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风险也越高,所以在配资时选择适当的杠杆倍数。ett99

保险股票常见的有哪些,龙头股是哪支/股票

中国平安(601318)主营业务是: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中国平安主要经营:人身保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银行业务。中国平安属于保险板块所有的上市公司。  中国太保(601601)主营业务是:人寿及财产保险。中国太保主要经营:人寿及财产保险。中国太保属于保险板块所有的上市公司。  中国人寿(601628)主营业务是: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中国人寿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中国人寿属于保险板块所有的上市公司。

【中信建投金融】保险业2022年中报综述:产险龙头业绩超预期,寿险改革边际向好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核心观点:

财险行业市场显著回暖,龙头险企的保费增速超行业;寿险行业总保费规模由负转正,储蓄险市场需求带动新单大幅回升。

上市险企1H22受基数效应+投资波动影响、净利润普遍承压:太保(yoy-23.1%)、国寿(yoy-38.0%)、新华(yoy-50.8%);中国平安净利润回升主要系寿险及健康险、银行营运利润正向贡献,也有华夏幸福减值计提带来的基数效应影响。财险龙头迎来承保利润与投资端的双向超预期,1H22中国财险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15.39%。

产险:1)行业承压下,太保财险、中国财险综合成本率改善,平安受保证险拖累当前略有承压:截止1H22,中国财险(96.0%,同比-1.2pct)中国财险加强了非车险承保盈利的管理,主要险种承保利润率环比来看、均实现提升;车险、意健险、农险、企财险、信保业务、货运的承保利润率分别同比:+1.3pct、+0.8pct、+7.6pct、+4.3pct、+26.3pct。3)中国财险当前承保利润超预期,是在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非常谨慎的背景下实现的,全年承保利润增长无虞。随着三湾改编的深化,将更加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力提升,相关综合成本率不达标的险种亦将实现优化、承保利润亦将好于过往。

寿险:1)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同比承压、环比企稳:新华同比-27.9%、国寿同比-35.1%、平安同比-40.9%、太保同比-51.3%;但环比来看,国寿-4.4%、平安-3.4%基本企稳。从当前时点看,上市险企人力增速逐步见底企稳中。2)银保渠道及储蓄类产品迎来高增、险企新业务价值率均有下降,但无需过分担忧。3)上市险企13个月保单继续率普遍企稳回升:平安91.7%(同比+5.4pct)、太保87.8%(同比+7.5pct)、国寿85.1%(同比+4.6pct)、新华84.3%(同比+0.6pct)。4)中国平安披露了1H22的营运利润、EV变动的分解,虽然无法完全剔除由于疫情影响带来的赔付后置对营运偏差(实际营运成本与假设之差)的影响,但我们预判随着渠道人力的逐步企稳、剩余边际和EV体系下的营运将继续贡献正向利润,带来营运OPAT的提升、EV的提升。

投资端:上半年宏观经济波动加大、去年高基数影响,上市险企Q2的寿险子公司、财险子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普遍回暖。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环比提升,险企分红稳健。中国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偿二代二期影响较小、保持高位,预计分红率亦将保持40%左右的稳健向好态势。

投资建议:财险推荐:中国财险(H);寿险推荐:中国平安(A/H)、中国人寿(A/H)、友邦保险(H)、中国太保(A/H)、新华保险(A/H)、中国太平(H)。

风险提示:人力大幅下滑;权益市场大幅下滑;长端利率大幅下降;自然灾害影响大超预期;监管政策趋严。

目录

一、概览:财险市场回暖、寿险仍有压力

二、财产险:中国财险业绩超预期

三、寿险:磨底回升,边际向好

四、投资端:Q3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改善

五、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概览:财险市场回暖、寿险仍有压力

1.1财险市场增速显著回暖,寿险储蓄需求回暖带动FYP回升

财险行业市场显著回暖,上市险企财险业务增速高于行业:太保产险(同比+12.3%)>平安产险(同比+10.1%)>人保产险(同比+9.8%)>行业(同比+9.4%)。

寿险行业规模由负转正,储蓄险市场需求带动新单大幅回升:总保费自6月以来实现回正(1-6月累计同比+3.5%、1-5月累计同比-3.2%),从各家公司的业绩看:虽然各家新单保费随着近年来的“清虚”有所承压,但储蓄险偏好提升、带来新单规模的快速提升。除了部分仍以NBV为核心考核指标的公司继续坚持价值增长、1H22的首年新单保费仍未回到1H18年的水平(如:友邦、平安),国寿、新华、太保寿险纷纷受益于储蓄险的大发展、即便在代理人渠道人力下滑背景下、实现了FYP的回暖。

1.2核心业绩指标分化,产险强者恒强、寿险仍有压力

产险承保利润:人保产险、太保产险大幅提升,平安产险略有压力。较1H19年,人保产险累计+87.9%、太保产险累计+175.3%、平安产险累计-4.5%。

寿险NBV增速:友邦(固定汇率,同比-13.0%)、太平(同比-13.5%)、平安寿+健(同比-28.5%)、国寿(同比-30.2%)、太保寿(同比-45.3%)、新华(同比-48.4%)。

上市险企受去年投资端压力较大,业务结构偏向储蓄型的险企净利润承压明显。国寿、新华、中国财险总投资收益率分别同比-1.48pct、-2.3pct、-0.6pct,受投资端影响,国寿、新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分别同比-38.0%、-50.8%;中国财险承保利润大幅提升、贡献净利润增速。

剔除投资等外部波动影响,以OPAT衡量业务本身利润增速:平安、友邦、太保OPAT分别同比+4.3%、+9.9%、+4.0%。其中太保产险净利润大幅提升贡献正向OPAT;平安集团1H22归母营运利润同比+4.3%,主要系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17.4%、银行营运利润同比+25.6%。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营运偏差及其他大幅+70.2%,一方面受疫情冲击、实际赔付下降,一方面因队伍质态改善、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4.1%、增厚营运利润。1H21因平安计提了华夏幸福减值、拉低了净利润及营运利润分别为-208亿和-61亿,占去年上半年净利润、营运利润比例为26.4%、6.9%。如果加回测算,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和营运利润增速分别-23.5%、-3.0%,仍有一定压力。

财产险:中国财险业绩超预期

2.1车险马太效应凸显,非车险老三家增速及利润分化

车均保费回升,车险市场龙头效应凸显:车险保费=汽车保有量*车均保费,车险保费%=汽车保有量%+车均保费%。假设老三家市场份额变化不大,以各家公司、行业车险保费增速减掉汽车保有量增速倒推,我们发现:至去年9月以来、行业车均保费回升已成趋势,而老三家回升幅度好于行业,龙头效应凸显。

老三家非车业务增速及利润表现分化:1)太保财险非车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同比+17.6%,其中健康险、农险、责任险分别同比+28.2%、38.1%、23.2%,且三大高增长险种综合成本率均有优化,分别-1.7pct、-2.1pct、持平。除了健康险综合成本率破百(为102.1%)导致-1.41亿承保亏损,农险、责任险均实现承保盈利。太保财险1H22承保利润测算同比+340%。2)平安财险的保证保险、责任保险同比增速分别+8.2%、11.5%,但二者综合成本率均过百(分别为:113.0%、105.5%),侵蚀了部分承保利润。平安财险1H22承保利润同比-29.5%。3)中国财险非车险同比增速低于平安、太保,仅+12.8%。但公司加大对部分业务结构的调整,意健险、责任险综合成本率破百(分别为100.5%、105.0%)、对应的保费增速同比-6.08pct、-16.4pct。1H22中国财险承保利润同比+52.5%。

2.2中国财险基本面持续改善,承保盈利超预期

行业承压下,太保财险、中国财险综合成本率改善,平安受保证险拖累当前略有承压:截止1H22,中国财险(96.0%,同比-1.2pct)中国财险加强了非车险承保盈利的管理,主要险种承保利润率环比来看、均实现提升;车险、意健险、农险、企财险、信保业务、货运的承保利润率分别同比:+1.3pct、+0.8pct、+7.6pct、+4.3pct、+26.3pct。

中国财险当前承保利润超预期,是在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非常谨慎的背景下实现的,全年承保利润增长无虞:受疫情对理赔阻隔及延后等影响,公司出于谨慎的考量,储备了较高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我们以总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当期已赚保费看,该比例属于近十年的较高水平(提取比例83.9%,仅次于1H13年的85.5%)。如果比照1H20/1H21等同样的疫情影响期间的提取比例、加回额外多提的比例,上半年承保利润大超预期。

根据管理层1H22业绩会披露,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车综合成本率(保单口径)仅96.5%,大幅好于目标(100%)。非车险方面,随着三湾改编的深化,将更加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力提升,相关综合成本率不达标的险种亦将实现优化、承保利润亦将好于过往。

寿险:磨底回升,边际向好

3.1寿险人力环比企稳,储蓄类产品需求快速抬升

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同比承压、环比企稳:新华同比-27.9%、国寿同比-35.1%、平安同比-40.9%、太保同比-51.3%;但环比来看,国寿-4.4%、平安-3.4%基本企稳。从当前时点看,上市险企人力增速逐步见底企稳中。

从渠道改革的成果看,渠道人员素质处于向上变好态势中:个险新单%=人力%+人均产能%,上市险企个险新单保费增速好于代理人下滑幅度,产能已在逐步恢复中,彰显过往“清虚”取得阶段性成果。

银保渠道及储蓄类产品迎来高增、险企新业务价值率均有下降:上市险企个险渠道新单增速3.2保单继续率普遍企稳回升、平安营运偏差贡献正利润 

上市险企13个月保单继续率普遍企稳回升:平安91.7%(同比+5.4pct)、太保87.8%(同比+7.5pct)、国寿85.1%(同比+4.6pct)、新华84.3%(同比+0.6pct)。 

市场需求逐步企稳、开始回暖:经过前期坚定的渠道改革,效果逐步释放,职业化、专业化代理人群体的培育成为行业共识;而在疫情冲击消费承压下、我们预判市场需求亦在持续回升。中国平安披露了1H22的营运利润、EV变动的分解,虽然无法完全剔除由于疫情影响带来的赔付后置对营运偏差(实际营运成本与假设之差)的影响,但我们预判随着渠道人力的逐步企稳、剩余边际和EV体系下的营运将继续贡献正向利润,带来营运OPAT的提升、EV的提升。

3.3客群K型分化加剧、发挥比较优势、构建竞争壁垒 

客户的需求、结构的改变,监管政策持续收紧,推动过往粗放型保险产品+服务供给的方式的升级迭代。本次疫情冲击后,客群的K型分化更为凸显。如我们前期深度报告所述,聚焦中高端客群的商业模式、具备穿越周期的盈利壁垒。

上市险企的主要转型方向: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康养生态圈、聚焦中高端客群的转型。

1)新华:在1H22业绩会提到进行银保的分层化转型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将继续把银保渠道作为重要支撑来对待,并对银行渠道进行分层、通过多种手段降低成本。2)平安:依托好医生、北大医疗资源的康养生态圈的搭建,居家养老项目持续深化,四大渠道的建设持续推进,新银保团队的启动,高端养老社区等。3)太保:坚定的渠道改革、康养生态圈的推进。4)国寿:大健康大养老项目的持续推进等。

3.4 行业加大中高端客群的布*

投资端:Q3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改善

4.1净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健,总投资收益率普遍承压

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健。截止6月30日,十年期国债相较年初+4.51bps,一年期国债相较年初-29.25bps,短端利率降幅明显,险企固收类资产主要配置于长期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受短端利率影响较小。上市险企加大捕捉阶段性利率债等免税资产配置的机会,净投资收益率基本稳定:新华保险4.7%(同比+0.2pct)、中国人寿4.2%(同比-0.1pct)>中国平安3.9%(同比+0.1pct)、中国财险3.9%(同比+0.1pct)、中国太保3.9%(同比-0.2pct)。

权益市场波动加大,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普遍下行: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加大、权益市场普遍不佳。截止6月30日,沪深300指数相较年初下跌8.9%,拉低险企总投资收益率表现。中国财险5.3%(同比-0.6pct)>中国人寿4.2%(同比-1.5pct)>新华保险4.2%(同比-2.3pct)>中国太保3.9%(同比-1.1pct)>中国平安3.1%(同比-0.4pct)。

4.2Q2综合投资收益率有所回暖

上市险企寿险、财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均在Q2明显回升:今年Q1全球通胀、俄乌纠纷、疫情等外部宏观环境波动加大、资本市场受到冲击,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受挫。Q2疫情冲击、外部不确定性逐步趋缓,上市险企寿险及财险子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回升;后续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健向好态势。

负债资金属性决定投资偏好,当前市场需求逐步转向相对较短的储蓄型产品,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下、确定性的短期高收益率资产(如:非标)持续压缩,长期来看、险企主动管理型能力将有所放大。

4.3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环比提升,险企分红稳健

寿险公司:2Q22上市险企寿险子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排序:友邦中国220.4%>中国人寿146.3%>太保寿险151.0%>新华保险146.3%>平安寿险137.6%。环比来看,各家公司预期Q3将保持稳步提升态势,预计寿险子公司对集团上市公司分红率将形成较强支撑、不影响分红率水平。

财险公司:受偿二代二期影响相对寿险较小,龙头财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高位,环比来看,2Q22上市险企财险子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基本企稳,分红率无需担心。核心偿付能力排序:中国财险208.3%>太保产险173.2%>平安产险172.7%>太平产险114.5%。老三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要求,且中国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同业、并远超监管红线,预计分红率仍将保持约40%的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产险行业盈利模式发生变化,龙头险企迎来承保利润与规模的双升、业绩确定性更强,且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寿险改革逐步显现曙光,随着代理人的企稳、市场需求的逐步回升,前期估值的悲观预期有望修正。财险推荐:中国财险(H);寿险推荐:中国平安(A/H)、中国人寿(A/H)、友邦保险(H)、中国太保(A/H)、新华保险(A/H)、中国太平(H)。

风险提示:

1)人力大幅下滑;

2)权益市场大幅下滑;

3)长端利率大幅下降;

4)自然灾害影响大超预期;

5)监管政策趋严。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保险业2022年中报综述:产险龙头业绩超预期,寿险改革边际向好》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9月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赵然】SAC执证编号:S1440518100009

【李鑫】SAC执证编号:S1440522080002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值得投资的保险股票有哪些

知道投资的保险股票有哪些。是值得你投资的,保险公司有很多,比如说平安证券,平安保险都是可以的。

平安人寿和中国人寿哪个好点

中国人寿中国保险行业的龙头老大,与国同岁,央企,平安排行第二,这几年发展的也不错。

文章推荐:

保险行业的龙头股有哪些(保险来自股有哪些股票

工行利率2022存款最新公告(工商银行10万3年定期存

团队股本结构与规模怎么写(创业计划书中的融资

基金净值040020查询(哪里可以基金净值查询?)

黄金期货行情信息(美元冲高势不可挡,黄金期货

1港币折合多少人民币(港元折合人民币怎么算?

财务做空账是什么意思(股市做空是什么意思)

中欧班列途径哪些地方(中欧班列经过哪些地方?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