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手购买基金后,一直下跌,会不会把本金全部亏完? 面对基金下跌呢,本金亏完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首先是基金分为很多种类,你要先分清你买的是什么哪种类型的基金。大概
新手购买基金后,一直下跌,会不会把本金全部亏完?
面对基金下跌呢,本金亏完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首先是基金分为很多种类,你要先分清你买的是什么哪种类型的基金。大概有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等等。基金也是有风险等级的,最低风险等级的是货币型和保本型基金几乎不会发生亏损的情况,其实是养老型FOF基金,它的大部分投资于低风险债券,就历史情况而言最大亏损也很难超过5%。之后是债券型,中短债,纯债,二级债,可转债基金,如果你买的是这类债券基金呢,基本上最大亏损在10%~20%之间,持有期大于1年,发生亏损的情况也很少,基本上长期持有都是能够盈利的。如果市场行情极其不好,亏损情况较大主要会发生在混合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上,因为其大部分资产投资于权益类,当然如果你购买的是QDII或者是挂钩贵金属大宗商品的基金也会发展这类情况。分析的核心点在于你要清楚你所购买基金的投资方向,股票的本质是企业股权,只要企业不倒闭,股票都是有价值的,所以基金也是不会发生亏没的情况。看到你问这个问题,我相信你可能对于基金投资还是刚开始接触阶段,建议可以从基金定投或者是债券基金这类低风险的种类开始。
我买的基金今天三个股都涨了。为什么今天基金净值反而跌了0.60%...求教
任务占坑
广发基金前三季非货基大亏330亿,55%的产品都赔钱,管理费却大赚几十亿
今年前三季度,广发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堪称丰厚,但对于其投资者而言却带来了沉重的痛苦。
咱看看数据,广发基金旗下的342只非货基前三季度竟然亏了330亿大洋。不要不要的,亏损产品有189只,占比55%,亏了整整536亿,而且这些货还在上半年就捞了19.9亿的管理费;反观盈利产品,153只,占比45%,赚了205亿,上半年的管理费也就8.8亿。
可惜的是,投资者们最郁闷的不是亏损,而是广发基金在投资者们损失了330亿的同时,居然已经在上半年收了总计28.7亿的管理费。
咱都知道,基金财报一般是年报和半年报里才会披露管理费的具体数字,三季报可不单独说。但是考虑到管理费一般是按天计提的,第三季度还是会继续收取的,所以咱合理估算一下,前三季度广发基金的管理费收入远超28.7亿。
再看看广发基金的净值,从年初到10月30日,非货基就有超过240只下跌,平均亏了5个百分点。尤其是主动权益型产品,八成以上下跌,平均亏了12个百分点,有9只产品净值跌幅超过30%。
说到具体产品,前三季度亏损最大的三只分别是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广发科技先锋混合,亏了整整48.57亿、39.47亿、37.61亿。
瞅瞅广发基金中报数据,前三季度亏损的产品上半年已经收了19.9亿的管理费,其中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广发科技先锋混合这几个产品贡献的管理费最多,分别是1.21亿、0.94亿、0.89亿。
广发的投资者们都纳闷了,广发基金作为管理人,居然还能从这些亏损的产品里面捞到丰厚的管理费报酬。
难道是说,给投资者亏得越多,管理人自己赚得越多吗?
再看看盈利超过10亿的产品,有广发纳指100ETF、广发纳指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A、广发中证传媒ETF,这三只产品的净值年内涨了32.10%、32.14%、19.42%。
在盈利较多的前20只产品中,有8只是被动指数型基金、6只是纯债基金、4只是QDII基金,只有1只是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主动权益型基金就1只。
广发基金作为管理人,今年上半年从这些盈利产品中收了总共8.8亿的管理费。其中,广发多因子混合、广发纳指100ETF、广发聚鑫债券A这几个产品贡献的管理费最多,分别是1.1亿、0.56亿、0.54亿。
数据还显示,亏损额度排前20的产品里,广发基金里只有1只是被动指数型基金,其他都是主动权益型基金。
看得出,涨得多的基金大部分是跟着指数走的被动型,也就是说,广发基金主动投资的产品大面积亏损,明显比不上指数型的。
近一周跌幅最大的基金有哪几个?
话不多说,先上图!
下面这张图是天天基金APP上的基金排行上面近一周跌幅最大几只基金!
不出意料果然是军工类的基金“国投瑞银国家安全混合”夺得跌幅榜冠军,跌幅达-12.18%!
而亚军和季军其实是一家,都是QDII型的“天弘越南市场股票”基金,跌幅分别为-11.72%和-11.71%,而上周越南股市暴跌,应该也是在情理之中。
其它的八只基金也是不甘示弱,跌幅紧随其后,都有十个点以上的跌幅!连排行第十名的“鹏华军工指数LOF(A)”的跌幅也达到了-10.92%。
而稍微在那个榜单往下划拉一下,你会发现这一周跌幅居前的就是军工行业板块的基金占多数!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踩到了这个坑里面了?
那些因为2020年底的基金行情火爆,买了新基金入场的朋友们的心脏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跌幅!
当然,一时的跌幅并不是很可怕,也许也有很多朋友前期错过了一波行情,正好不敢追高入市,这时候忽然来了一个大幅度的回调,也许真是入市加仓的良机呢!
但正所谓“别人恐惧时,我就贪婪;别人贪婪时,我就恐惧!”有时候投资基金是有点反人性的。
所以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混合基金跌幅30%正常吗?
正常。
基金跌30个点,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系统性风险导致的全面下跌或者熊市周期,是不建议投资者在基金大跌的时候卖掉的,而是建议继续持有。举例说明,方便您更好的理解:如果您是在牛市末端一次性买入了基金,如果一直不卖,则会被深套。因此,如果证券市场开始走下降通道,及时卖出止损。除此之外,还是建议不要卖掉。
“刘格菘们”,全军覆没
文|鸟叔
2018年11月,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发行了一只新产品:广发双擎升级。
刘格菘有个宏大的想法:抓住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潮流,投资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战略新兴产业。
但信这个的人并不多,这只新基金的发行不温不火。
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一度缩水到不足5000万元。
但很快,“风来了”。
2019年,科技成长股迎来一轮迅猛上涨行情。
刘格菘管理的多只基金,在这一年里出尽了风头。
他的广发双擎升级以超过120%的收益,夺得当年同类产品冠军。
偏股型基金前三甲也罕见被刘格菘一人包揽。
曾经那个“爱搭不理”的刘格菘,一下就成了“高攀不起”的基金顶流。
01
——
在2019年“封神”后,2020年1月,刘格菘再发新基金:广发科技先锋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只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的基金,募集首日下午五点就传出消息,收获超800亿元认购。
募集结束,刘格菘给投资者写了一封信。
信中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判断:2019年是科技股爆发元年,2020年才是科技股业绩落地大年。
回过头看,刘格菘这次判断可谓精准。
2020年,广发科技先锋净值增长53.91%。
从2020年1月22日基金成立到当年年底,这只基金实现利润80.76亿元。
刘格菘成功延续了神话。
02
——
变化也是从2020年年底开始的。
2020年四季度,锂电板块的亿纬锂能、光伏板块的隆基绿能,被买成了广发科技先锋前两大重仓股。
刘格菘操盘的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小盘成长等基金,也执行了类似操作。
刘格菘的判断是:随着光伏行业全面进入平价时代,以及汽车电动化大趋势确立,海外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已经进入快行道,龙头公司将充分受益。
2021年8月,刘格菘又给投资者写了一封信。
信中,刘格菘介绍了自己的新产品:广发行业严选。
这只基金刘格菘“期待已久、酝酿已久”,甚至连名字都是他斟酌拟定。但刘格菘起步买入的还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从2020年到2021年,新能源的确给很多基金经理带来好运。
2021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就凭借109.36%的收益,夺得当年主动权益基金冠军。
助他夺冠的最大“功臣“就是新能源。他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重仓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但回过头去,我们已经知道,2021年不过是新能源板块“最后的疯狂“。
03
——
2022年,新能源板块迅速转跌,新能源主题基金一片惨绿。
2023年延续了下跌走势。
据Wind最新数据,100多只规模超过10亿元的新能源概念主题基金中,近一年、两年收益为正的,都只有个位数。
(部分新能源概念基金净值表现,按净值规模排序数据来源:Wind)
(部分新能源概念基金净值表现,按跌幅排序数据来源:Wind)
近1年来跌幅榜前两名,都来自广发基金郑澄然在管基金。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大幅提升了新能源个股的分量。广发成长动力则是从2022年7月成立起,就重点关注新能源。
显然,基金经理赌输了。
此外,曾经创造神话的睿远成长价值、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广发双擎升级等明星基金,都已连续两年收益为负。
尤其是重注新能源的刘格菘,在管基金近一年的跌幅均在30%以上。
从冠军变成垫底,正应了那句经典的: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却寥若星辰。
04
——
基金经理很少听劝。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今年7月,银华基金召开2023年下半年策略会。
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在策略会上直言,新能源是上半年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
但他又认为,新能源在下跌过程中,估值逐步跌到了低估区间。
话虽如此,但李晓星的代表作,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持仓变动很明显。
2022年四季度,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比亚迪、宁德时代、晶澳科技、天齐锂业等多只新能源股。
到了今年三季度末,这几只股票,全部被李晓星踢出前十。
即便口是心非,倒也“杀伐果断”。
面对新能源板块的下跌,更多的基金经理只擅长等待,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坚守”。
05
——
国内新能源产业这两年的确欣欣向荣。
但资本市场有买预期、卖事实的说法。
2022年4月1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直言,新能源整车特别是乘用车,将会出现一次灾难性的产能过剩。
2021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对锂电和光伏两大板块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紧盯A股晚间公告,有时候一晚上就能刷出几百亿元新能源项目。这些产能,都将在未来逐渐落地。
“过剩”的说法不算新鲜,也没人真正听近去这句话。
今年,碳酸锂的价格已从2022年11月的60万元/吨,回落至10多万元/吨。业内认为未来碳酸锂的底价在10万元/吨左右。
光伏组件价格近期也跌破1元/瓦,较年初几乎腰斩。
但上市公司扩产和基金经理坚定持有的信心,没有被动摇。
在最新的2023年三季报里,赛力斯、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亿纬锂能,依然是刘格菘在管基金的重仓股。
不仔细看,你都看不出持仓有什么变化。
刘格菘说,市场担忧的是高景气爆发后的增速回落和后续行业的竞争加剧,将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而他认为,依据高增速的持续性而进行的投资本就是不客观的,市场在经历极端情绪宣泄后,终会回归理性。
至于理性什么时候回归,基金经理没说。
06
——
去年广发基金旗下产品合计亏损超过800亿元。
去年年底,广发基金又给投资者写了好几封信。
这些信的主题都是“用坚持穿越迷雾”,内容并无新意。
现在,投资者又坚持了快一年。但恐怕他们还得“再忍忍“。
今年前三季度,很多基金公司交出的成绩单仍然很惨。
据面包财经,前三季度广发基金189只非货币基金合计亏损536亿元,抵扣153只产品的205亿元盈利后,仍亏331亿元。
广发基金当时发出这几封信的另一个目的,是推荐自己的新基金。
同步推出的基金共有三只:广发ESG责任投资混合基金、广发稳润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广发安颐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
其中唯一的偏股基金,广发ESG今年1月4日开始募集,1月19日成立。
到目前为止,收益是-14.6%。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花椒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谁能告诉我,600728是怎么了,都跌了一半了,后市怎样啊
拿着,注意此股的基本面变化.股市瞬息万变,如有其它问题可发至团队宣言,本人邮箱中,(09:15——17:30)第一时间解决.
你好,请问基金净值从一块五到第二天就变一块了,一天就跌了百分之三十多,是不是也没有份额增加?
买基金前一定要了解你要购买的对象。如果基金净值由1.5变为1,但份额增加了50%,总资产并没有减少,这就是基金分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LOF基金:证券B(150172)突然大跌45%后又突然大跌54%,这是什么意思?是除权吗?这是怎
拆分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张坤饭圈的新基民:亏损就脱粉,一副“很着急挣钱的样子”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棱镜》聚焦泛财经深度报道。
基金业内人士普遍担心,今年基金很难复制去年那样的普涨行情,投资者需要仔细筛选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克制短线追涨杀跌。否则,部分投资者“靠运气赚来的钱,要靠实力亏回去”。
作者|肖望
编辑|杨布丁
“最后一天可以买10万坤哥的日子,必须冲!”
1月27日,施璐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刚刚认购10万元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的截图。施璐是一位“iKun”(“爱坤”谐音),不过,她粉的不是偶像歌手蔡徐坤,而是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经理张坤。她从2019年1月开始买入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一直定投并时有加仓,目前持仓收益率近150%。
过去一年,易方达蓝筹精选净值上涨115.0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3.67%,投资者收益大幅跑赢市场。
在近日的白酒下跌行情中,此前重仓白酒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更逆势上扬。于是,持有基金的投资者们仿照“饭圈”做法,组建起“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制作张坤的表情包;“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每天有“粉丝”打卡签到。1月26日,“张坤”一词更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四。
以往演艺明星才有的待遇,如今落到了以严谨专业著称的基金经理身上。
爆红出圈的后果,是张坤管理的旗舰产品开启限购。1月28日起,投资者单日申购易方达蓝筹精选额度从此前的不超过10万元降至不超过5000元。
在限购前一天,施璐顶格抢购10万元。另有“粉丝”表示,将每天加仓5000元,以表达对张坤的支持。
基金经理频频被送上热搜,正是过去一年基金牛市下年轻投资者跑步进场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2020年,投资者们蓦然发现,基金的投资收益和获得感远高于自己炒股票。作者据数据资讯商Wind统计,近一年回报超过100%的基金达134只,回报超过50%的基金更是高达1851只。
粉上网红基金经理的新鲜基民们,能实现自己的财富增值梦吗?
01 粉丝热情汹涌,基金经理申请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