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股出金兑换人民币是按汇率兑换的吗 银行会按当时的牌价自动结算**民币的。 港股通卖出当天买入,卖出后需港币兑换人民币再换成港币买入吗? 投资者的港股通订单如果已经申报
港股出金兑换人民币是按汇率兑换的吗
银行会按当时的牌价自动结算**民币的。
港股通卖出当天买入,卖出后需港币兑换人民币再换成港币买入吗?
投资者的港股通订单如果已经申报的,那么不得更改申报价格或者申报数量,但在联交所允许撤销申报的时段内,未成交的申报可以撤销。 联交所市场允许港股通投资者撤销申报的时段包括,交易日开市前时段的9:00-9:15和持续交易时段的9:30-12:00、13:00-16:00。此外,港股通投资者还可在12:30-13:00的时段内撤销上午未成交的买卖盘申报。 目前港股通按“净额换汇、全额分摊”的原则,即交易日(以下简称“T日”)日终,由本公司以当日境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全部应收应付资金的轧差金额向港股通结算银行换汇,并将换汇成本按当日所有买入卖出交易应收应付资金的总额分摊至每笔交易,形成投资者的买入结算汇兑比率和卖出结算汇兑比率。T+2日,本公司根据前述确定的换汇汇率,与港股通结算银行完成就T日换汇交易的资金交割。 该换汇方式降低了市场整体换汇成本,并减小了对离岸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影响;由本公司统一换汇,投资者可获得了适用于机构的优惠汇率。因此,一般情况下,该汇率与投资者自行换汇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8月9日港币兑人民币
1港元兑人民币0.96931,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美元的疲弱走势判断,人民币贵过港币的情况将很快出现。
港股通卖出当天买入,卖出后需港币兑换人民币再换成港币买入吗?
投资者的港股通订单如果已经申报的,那么不得更改申报价格或者申报数量,但在联交所允许撤销申报的时段内,未成交的申报可以撤销。 联交所市场允许港股通投资者撤销申报的时段包括,交易日开市前时段的9:00-9:15和持续交易时段的9:30-12:00、13:00-16:00。此外,港股通投资者还可在12:30-13:00的时段内撤销上午未成交的买卖盘申报。 目前港股通按“净额换汇、全额分摊”的原则,即交易日(以下简称“T日”)日终,由本公司以当日境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全部应收应付资金的轧差金额向港股通结算银行换汇,并将换汇成本按当日所有买入卖出交易应收应付资金的总额分摊至每笔交易,形成投资者的买入结算汇兑比率和卖出结算汇兑比率。T+2日,本公司根据前述确定的换汇汇率,与港股通结算银行完成就T日换汇交易的资金交割。 该换汇方式降低了市场整体换汇成本,并减小了对离岸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影响;由本公司统一换汇,投资者可获得了适用于机构的优惠汇率。因此,一般情况下,该汇率与投资者自行换汇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人民币走势与港股市场简评
发香港
专业、专心、专为您
广发香港高级策略分析师郑新煌
anthonyzheng@gfgroup.com.hk
SFCNO:BPB538
发布时间:2021年6月3日
相关报告
历史上,港股走势与人民币的汇价呈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关系。不过,汇率因素不会脱离于经济或者流动性&风险偏好因素而单独地作用于市场之上。如果人民币币值的改变是单纯地由国际热钱涌入所推高、进而导致汇价出现“超调”,那么这种失衡的现象将不会长时间维持,对港股能起到刺激作用的时间窗口也相对较短。
五月中旬以来,影响人民币汇价的经济基本面因素以及全球流动性因素均未出现较大的边际变化。因此,本轮汇率的快速走高,一方面属于前期累积的乐观情绪集中释放,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推动投机炒作情绪显著升温。
今年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对港股影响的判断不应抱有单边的预期,经济因素以及全球流动性变化的节奏仍是核心的影响变量,未来市场或需要在波动中寻找新的均衡点。
﹀
﹀
﹀
进入正文
自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的走强带动港股抬升,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累计录得超过5%的涨幅,也打破了“五穷月”的魔咒。历史上,港股走势与人民币的汇价呈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关系,其中最直接的传导机制有二:
(1)基本面:大陆企业已经成为了香港市场的供给主体,数量占比过半、总市值权重更超八成。因此,当人民币汇率走高时,大陆企业盈利所折算的港元EPS也将“水涨船高”。
(2)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港股在大型科技、生物医*和新兴消费等板块具备较强的稀缺属性。因此,在人民币走强时,外资通过港股投资优质中国企业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进而带动更多资金涌入、全市场的风险偏好增强、做多情绪上升。
本质上来看,货币可以被视作一种大类资产类别,遵循着资产的内生定价机制。一般而言,影响币值的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购买力平价、广义利差以及风险溢价。其中,购买力平价可以被视作影响的核心变量,其实质就是经济的增速: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越高,货物价格就愈加便宜,相应的该国货币的内在购买力也就越高。在去年3月疫情暴发以来的这轮周期之中,中国迅速走出疫情的不利影响、推进复工复产,人民币由经济基本面定价的特征也就比较显著。此外,作为人民币国际结算最重要对手方的美元,其价值伴随着联储天量QE、零息承诺以及全球风险偏好提高等因素而不断走低,亦使得人民币的汇率被动抬升。
因此,尽管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港股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它在发挥效果时却不会脱离于经济或者流动性&风险偏好等因素而单独地作用于市场之上。亦即,如果人民币币值的改变是单纯地由国际热钱涌入所推高、进而导致汇价出现“超调”(短时间内快速改变、偏离均衡水平),那么这种失衡的现象将不会长时间维持,对港股能起到刺激作用的时间窗口也相对较短。
五月中旬以来,影响人民币汇价的经济基本面因素以及全球流动性因素均未出现较大的边际变化,部分指标甚至出现了反向的走势。因此,本轮汇率的快速走高,一方面属于前期累积的乐观情绪集中释放、风险偏好抬升,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推动投机炒作情绪显著升温——5月25日北向资金单日大幅净买入217亿,创下北向交易开通七年来的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短期内汇率的快速走强会对出口产业链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出口货品的价格将会上扬,进而对国外需求产生不利影响。这在5月份的PMI数据之中已经有所体现,并引发了“新出口订单偏弱——对外需敏感的小企业景气度下滑——就业指标承压”的连锁反应。事实上,2020年下半年在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时,对出口端产业链的负面影响已有苗头,但彼时中国的疫情防控“独步全球”,巨大的供应链优势抵消了加价对于需求的负面影响。2021年,随着疫情的逐步受控,各国产业链均进入渐次修复状态,人民币继续过快升值对出口产生的压制会更明显。因此,监管层已经有针对性地出台了连番的政策组合拳为人民币的炒作降温。其中,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时隔十四年后的再次上调属于“大杀招”,此举将有效收紧银行体系内的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过快升值的压力。
展望下半年,海外经济由于前期受创更重,修复的弹性也会相对更大;而在美国的群体免疫实现之后,美债收益率与美元皆有重新抬头的可能性,这也将从对手方货币的层面产生一定的压制。因此,今年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对港股影响的判断不应抱有单边的预期,经济因素以及全球流动性变化的节奏仍是核心的影响变量,未来市场或需要在波动中寻找新的均衡点。
风险提示:人民币走强超预期、全球疫情失控性增长、外围市场剧烈波动、恶性通货膨胀
版权所有: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
未经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事先书面同意,本材料的任何部分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ii)再次分发。
香港德辅道中189号李宝椿大厦29-30楼
Fax:+85229076176
网站:http://www.gfgroup.com.hk
【慧悦财经】你知道吗?人民币升值竟然会拉动港股上涨
2017年,恒生指数大涨36%,以此绚丽的成绩领跑全球市场。2018开年以来,恒生指数强势上涨,于1月24日盘中突破33000点,创下历史最高点。据悉,恒指的高涨与沪港通、深港通南向资金的流入有密切关系,2017年全年南下净流入资金高达3919亿元,这笔资金成为港股上涨的重要支撑。1月底,恒指累计涨幅达到9.9%,创2015年4月以来单月最大涨幅纪录。
2月以来,恒指涨势出现疲态,主要受外围拖累,但南下资金的入市扫货,减缓了恒指的下跌趋势;5日,沪深港股经买盘达到106亿元,创下深港通的历史新纪录,另外,沪港通的资金值也达到了历史第三。
内地资金的强势流入,恒指的强势上涨,到底是什么推动的?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回暖迹象,美元持续疲软,热钱从美元资产转而流入全球风险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资本市场,内地资产的南下与人民币升值是否有一定的关联?
美元人民币与恒指走势图刚好相反
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升至96.3,创下19个月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于2月2日一度达到6.27,创下811汇改以来的最高点。
2017年以来,人民币强势上涨,人民币兑美元一路上涨,2018年2月6日以一美元兑换6.27元人民币收盘。对比美元人民币与恒指走势图发现,两者走势刚好相反。据图推测,人民币的升值对港股市场起到推动作用。
沪深港通的开通,便利了资本对港股的投资
2017年,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等政策,减少库存,缓解产能过剩等经济问题,我国经济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让海外投资者开始积极布*我国市场。而港股估值过低,便催发了海外投资者投资港股股市。海外资金的流入,成为恒指不断上涨的推动力。港股市场的长期利好,加上沪港通、深港通等资本市场的连接,吸引了不少内地投资者入市。据悉,2017年沪深港通的南向资金日均达到99亿元,全年南下资金总计高达3919亿元,同比增长40%,内地资金的流入成为港股全年高涨的重要购买力。
南下资金对恒指影响日益显著,与沪深港通市场的开通分不开,截止2018年2月6日,我们可以看到南向资金净流入高达8280.57亿元,大大超过了北向资金的流入。另外,沪港通的资金净流入成为南下资金流入总额为深港通资金净流入的4.6倍,这与两地投资港股市场的开通时间有关,看上图可知,在深港通开通之后,两个市场的资金净流入相差不大。
人民币升值,有外汇交易结算的企业最受惠
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在人民币升值阶段,海外挂牌的中资股更受投资者的青睐。在此次恒指上涨阶段,内地企业腾讯(00700)2017年上涨1.68倍,比亚迪(01211)涨幅达到70.91%,吉利汽车(00175)上涨2.66倍,碧桂园(02007)上涨2.43倍等,这些企业以数倍涨幅领涨内地企业股。
人民币升值对于进口较多的厂商来说为一利好消息,人民币升值使其材料进口成本降低,因此,部分成本以美元计的厂商会受益,其中以造纸厂为代表。另外,对美国出口依赖较大的企业,如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出口商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导致美元的相对贬值,美国民众的购买力将会相对下降。而在海外设厂生产的车企,随着人工成本的相对下降,(如比亚迪)公司利润也会上涨,股市将对其乐观估计。
从负债角度来看,人民币的升值,将会使美元负债相对减少,有相对较多的美元债的航空股将会受益。另外,投资布*海外市场的房地产公司也将受益,若其在海外投资时借了美元债,债务会相对贬值,企业据此受益。
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吸引大量外资的流入,同时沪深港通的开通为内地资本的南下创造了便利,进一步推动了恒指的上升。而人民币的升值,对于购买海外劳动力、材料等的企业来说,将会减小其生产成本,对于具有海外负债的企业来说,会减少其负债数额,有利于其利润的增长,从而推动股价的上升。
本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慧悦传媒
专注于中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为港股通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与互动沟通服务
也许你还想看:
【慧悦财经导师课程开售了】
慧悦财经最新课程已经开卖
大家可以到慧悦官方站点的课程专区
查看和购买课程?
http://www.intelligentjoy.com/course.html
慧悦传媒
微博:@慧悦港股圈
@财经主持Vivian
网易号:慧悦财经
免责声明
投资涉及风险
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
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
请输入标题 bcdef
投稿、资讯、合作请联系邮箱 info@intelligentjoy.com
大陆能否炒港股,来自人民币是不是要兑360问答换成别的货币,在任何交易觉待粒否适讨入希石述所能炒吗?还有听说港股风险很标阶轻在气止练光大会合股缩股,
不可能的现在你看看人民币升值得那么快,人家国外外现在都开始收藏人币我信以后人民币会超越别的币种的。
港币兑换人民币汇率历史记录?
中国央行汇率中间价:1港币=0.91182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1.0967港币)。
按今日美元汇率计算:1港币=0.12792美元(1美元=7.8174港币)。
中国银行的现汇卖出价:1港币=0.9161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1.0916港币)。
策略|港元升、人民币贬,对港股有何影响?
广发香港
专业、专心、专为您
近期港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逻辑是什么,对港股有何影响?我们就此话题进行剖析。
套息资金推升港元汇率。海外资金回流港股部分提升港元需求,但引发港元升值的关键在于美港利差走低后,跨境资金套息活动开始活跃。
为何Libor-Hibor利差走低?美港利差走低并非流动性“海外松、香港紧”,近期Libor、Hibor均明显下行,但美联储“无限量QE”导致海外美元流动性更加宽裕。另一方面,3月香港未跟随美国同幅度降息,基准利率价差拉大对Libor下行幅度较Hibor更大同样具有解释力。
人民币贬值受特朗普制裁中国言论影响。尽管目前中美利差接近200bp,属于较为安全区间,但由于短期内中美双边关系存在再生变数的可能,跨境资金或选择流出避险,人民币或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从对港股的影响看,港元升值对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有一定催化,但并不必然带来股价上涨,历史上港元走强与恒指表现无明显规律。但人民币贬值往往导致港股面临资金流出与盈利下修的双重压力。但相较于去年5月、8月,目前人民币贬值空间较小,对港股利空相对有限。
行业层面,关注“弱周期”板块。借鉴历次人民币贬值周期行业表现经验,并结合疫情影响海外需求这一背景,预计港股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保险、医*生物、公用事业、电信服务等弱周期板块表现较好。
投资策略:港股短期受人民币贬值拖累,中长线价值依然较高。短期中美关系存在变数,人民币贬值或拖累港股表现。但中长线看,港股中资股盈利低预期、极低估值的优势,加上对债务风险的“免疫性”,使得未来港股独立性更强。行业配置关注低估值(银行、地产)、低波动(必需消费)、稀缺性(物业服务、软件互联网、医*)三条主线。
本周全球先扬后抑,4月29日,吉利德科学宣布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得到了积极数据,一度提振市场情绪。但随后两个交易日受美国经济数据疲弱,以及媒体曝出美国考虑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等消息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再度上升。港股本周共有3个交易日(4.27-4.29),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上涨3.41%、3.98%。板块方面,恒生一级行业全部上涨,综合业领涨,医疗保健业涨幅相对较小。
近期投资者对汇率变化的关注度有所提升,3月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强并多次冲击强方兑换保证线;而在五一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跳贬”。港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港元、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变化对港股市场有何影响?本期策略我们就此话题进行深入剖析。
港元汇率触及强方保证,香港金管*入市干预。港元本轮升值始于19Q4,20年3月下旬开始逐渐接近强方兑换保证线7.75。从4月21日以来的两周时间内,因港元触及强方保证,香港金管*多次从市场购入美元。这也是自2015年10月以来,强方兑换保证首次被触发。
海外资金回流港股部分提升港元需求。从挂钩港股的海外ETF资金流入趋势看,在3月大幅净流出后,海外资金4月转为净买入。但由于海外资金回流港股的金额较低,因此股票投资并不足以充分解释港元需求的提升。
引发港元触及强方保证的关键因素在于Libor-Hibor利差走低背景下,跨境资金套息活动开始活跃。美港利差是跨境资金套息交易决策的主要参考,当Libor-Hibor利差走低,往往引发套利资金买入港元、做空美元,港元兑美元趋于升值。从去年Q4开始,Libor-Hibor利差持续下行,4月下旬1月期Hibor-Libor利差一度超过1%。
为何Libor-Hibor利差走低?首先,目前流动性状况并非“海外松、香港紧”,在“全球大宽松”的背景下,Libor、Hibor近期均明显下行,但受美联储实施“无限量QE”、推出多项流动性投放工具等因素影响,海外美元流动性更加宽裕。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看,截至4月底,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额已达到6.7万亿美元,两个月时间内大幅扩表近3万亿美元。
另一方面,3月香港未跟随美国同幅度降息,基准利率价差拉大对Libor下行幅度较Hibor更大同样具有解释力。
从Libor定价机制看,Libor作为美元借贷利率,可以看作美联储利率的替代,与美联储基准利率走势高度一致。尽管3月流动性踩踏一度导致Libor利率飙升,但在流动性危机解除后,近期Libor明显下行并向美联储基准利率靠拢。
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基准利率挂钩美联储基准利率,但在3月美联储降息100bp后,香港金管*仅下调基准利率64bp至0.86%。这是由于香港基准利率定价规则为美联储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下限加50bp,或隔夜及1个月Hibor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以较高者为准。根据3月15日美联储降息至0当日数据计算,两者分别为0.5%和0.86%,因此香港基准利率设定为0.86%。美港基准利率下调幅度的差异,对Libor下行幅度较Hibor更大同样具有解释力。
5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表示,正考虑针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关税等行动。受此影响,5月1日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3,较上一交易日下跌超500个基点。
从基本面因素看,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大。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是决定人民币汇率强弱的基本面指标,在中美利差走高时,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美利差接近200bp,属于较为安全区间。
但参考19年经验,在基本面因素以外,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同样会导致人民币贬值。19年5月-8月,中美利差从80bp最高走阔至160bp,但期间人民币汇率由6.7连续贬值破“7”,其背后主导因素在于中美贸易摩擦两度升级,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跨境资金选择流出避险。
短期内不排除中美双边关系再生变数的可能,人民币或再次因为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港元走强与恒生指数走势无明显规律。从历史经验看,在港元升值期间,强势港元对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有一定催化,但并不必然带来股价上涨,反映到港股走势上,恒指走势在港元强势期间未体现出明显规律。
具体来看,06年初港元一度触及强方保证线,期间恒指持续上涨;08年底-09年,港元汇率持续位于7.75附近,恒指先跌后涨,波动较大;13-15年港元再次位于强方保证附近,恒指先涨后跌。
相较于港元汇率,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港股走势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人民币贬值,尤其是“快贬”的背景下,港股往往面临资金流出与盈利下修的双重压力。
其一,人民币“快贬”期间,跨境资金倾向于流出港股市场避险。2015年以来3次人民币快速贬值期间(2015.08—2017.01、2018.04—2018.11、2019.05—2019.09),海外挂钩港股的ETF多数时间表现为净卖出;
其二,人民币“快贬”或导致港股EPS预期下修。参考19年经验,在人民币“快贬”的5月与8月,因投资者担心汇率贬值“杀盈利”,恒生指数EPS增长一致预期均遭到明显下修,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相较于去年5月与8月,目前人民币贬值空间相对更小,预计对人民币贬值对港股的利空相对有限。此外,若人民币从“快贬”到“慢贬”,甚至从贬值转为升值之后,港股市场有可能出现外资回流、盈利上修的“正反馈”。
行业层面,借鉴历次人民币贬值周期的行业表现经验,并结合新冠疫情影响海外需求这一背景,预计港股防御性较强的弱周期板块或存在相对收益:
历次人民币贬值期间,港股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保险、医*生物、公用事业、电信服务等弱周期板块表现较好;此外,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增加出口,但在海外需求因新冠疫情骤降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对外向型出口行业的利好有限。
我们对近期港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以及汇率变化对港股及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海外资金回流港股部分提升港元需求,但引发港元触及强方保证的关键因素在于美港利差走低后,跨境资金套息活动开始活跃。近期Libor-Hibor利差持续下行,4月下旬1月期Hibor-Libor利差一度超过1%。
Libor-Hibor利差走低并非因为流动性“海外松、香港紧”,近期Libor、Hibor均明显下行,但受美联储实施“无限量QE”等因素影响,海外美元流动性更加宽裕。另一方面,3月香港未跟随美国同幅度降息,基准利率价差拉大对Libor下行幅度较Hibor更大同样具有解释力。
人民币贬值受特朗普制裁中国言论影响。5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考虑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关税等行动。尽管目前中美利差接近200bp,属于较为安全区间,但由于短期内中美双边关系存在再生变数的可能,跨境资金或选择流出避险,人民币或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从对港股走势的影响看,港元升值对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有一定催化,但并不必然带来股价上涨,港元走强与恒指走势无明显规律。但人民币贬值,尤其是在“快贬”的背景下,港股往往面临资金流出与盈利下修的双重压力。不过好的一点在于,相较于去年5月与8月,目前人民币贬值空间相对更小,预计对人民币贬值对港股的利空相对有限。
行业层面,借鉴历次人民币贬值周期的行业表现经验,并结合新冠疫情影响海外需求这一背景,预计港股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保险、医*生物、公用事业、电信服务等弱周期板块表现较好。
投资策略:港股短期受人民币贬值拖累,中长线价值依然较高。短期美股或因业绩下修产生波动,并对港股市场产生情绪面和资金面上的负面影响。但从中长线来看,港股中资股盈利低预期、极低估值的优势,加上对债务风险的“免疫性”,使得未来市场波动下港股的独立性增强。
行业配置继续关注“低估值、低波动、稀缺性”三条主线:(1)对于长期资金而言,港股高股息是一个极佳的配置方向(银行、地产);(2)考虑到疫情对基本面的拖累开始体现,疫情“低敏感”的必需消费“抱团”效应有望继续;(3)持有港股的优质“稀缺资产”是长期不变的主题,尤其是与内地经济相关的优质稀缺中资股,集中在物业服务、软件互联网、医*等“新经济”领域。
宏观流动性与估值跟踪:本周(4.27-5.1)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显贬值,10年期美债利率0.64%,中美利差190BP。WTI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至19.8美元/桶。恒生指数PE9.78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的风险
国内信用政策持续收紧的风险
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不达预期的风险
中美贸易格*继续恶化的风险
港币对人民币
100元港币换多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