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速动比率怎么算?(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怎么算?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注意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有关
速动比率怎么算?(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怎么算?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注意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有关速动比率的计算是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中少不了的指标,所以说财务人员要知道。
速动比率怎么算
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主要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项目。
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
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及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入。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相互关系
1、以全部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所计算的指标是流动比率;
2、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它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
3、现金比率以现金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但现金持有量过大会对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产生负作用,这种指标仅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使用,相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说,其作用力度较小。
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反映的都是单位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快速偿还到期负债的能力和水平。一般而言,流动比率是2,速动比率为1。但是实务分析中,该比率往往在不同的行业,差别非常大。
速动比率,相对流动比率而言,扣除了一些流动性非常差的资产,如待摊费用,这种资产其实根本就不可能用来偿还债务;另外,考虑存货的毁损、所有权、现值等因素,其变现价值可能与账面价值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将存货也从速动比率中扣除。这样的结果是,速动比率非常苛刻的反映了一个单位能够立即还债的能力和水平。
流动比率是显示公司短期还贷能力的一个指标。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即将到期的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
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区别
1、流动比率的意义在于揭示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考查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速动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即刻用来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
2、速动比率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3、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表示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而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部分后再除以流动负债,因为存货通常不能随时兑现,所以速动比率表示的是公司是否有随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文章有用的话,记得转发扩散呀!
流动比率是什么含义?
流动比率 ,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一、流动比率 ,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概念是速动比率quick ratio,QR,QR=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的那部分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用来表示资金流动性的,即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数值,前者的基准值是2,后者为1。
二、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说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注: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
财务报表分析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怎么计算计算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的计算及公式: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说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2、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cashratio)通过计算公司现金以及现金等价资产总量与当前流动负债的比率,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现金比率也被称之为现金资产比率(CashAssetRatio)。这个公式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货销售及应收款的情况下,支付当前债务的能力。另外,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现金比率不考虑现金收到以及现金支付的时间。现金比率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一般认为20%以上为好。但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未能得到合理运用,而现金类资产获利能力低,这类资产金额太高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现金比率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能够反映企业即时付现能力。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一点,现金比率将存货与应收款项排除在外。
流动比率分析怎来自么写?
流动比率较高,说明企业易变现的流动资产较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反之,较弱。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
在《财报分析没有那么难》系列文章中,我曾经提到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的阅读和分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看风险。
这里的“风险”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不良资产风险,二是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中,“偿债能力”不足,又是重中之重。
传统的财报分析,主要看三大比率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总资产负债率。
腾腾爸更看重资本负债比率和动态资本负债比率,包括总资产负债比率,这些知识点,我们以前都详细地讲解过。
今天再聊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比较简单: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简单地说,流动资产是一年之内可以转化为货币的资产,流动负债是一年之内需要偿还的债务。
这两者在概念上就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流动资产是偿还流动负债的保证。
所以流动比率的基础逻辑就是:流动资产相对流动负债越多,说明偿还能力越充足;否则,就会出现极端情景下,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
那么流动比率多大才是及格的?
学界给出的答案是:流动比率高于2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是充足的。
也就是说,流动比率小于2时,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就会突显。
流动比率的计算,本身并不复杂。
因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明码标价的账户内容——翻开报表,数据直接抄就行了。
关键是对流动比率的运用和理解,需要多强调一些“例外”因素。
第一,流动比率不是越大越好。
以贵州茅台为例——
过去五年,贵州茅台的流动比率始终大于2,经常大于3,最近年度,高近4。
这说明贵州茅台的短期偿债能力非常非常地充足。
但是如此充足的短期偿债能务,就真是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了吗?
我检索了贵州茅台流动资产的结构,发现贵州茅台流动资产的主体部分,是货币资金——
大家看,过去五年,贵州茅台的货币资金对流动资产的占比,越来越高。
已经从2015年底的56.61%上升到了2019年底的82.14%——也就是说,2019年底,贵州茅台八成以上的流动资产,是货币资金。
流动负债总共410亿,而账上的现金就高达1300亿——用这部分现金偿还完全部流动负债,还可以剩下近900亿现金。
偿债能力是充足了,可问题来了:茅台账上需要滞留这么多现金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过多的现金,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效率。
从经营的角度看,账上冗余的现金,就是企业的不良资产。
茅台虽好,但账上多余的现金到底干什么去了,始终是这些年市场吐槽的焦点。
第二,计算和使用流动比率时,一定得考虑到企业存货和预收款项的对应关系,对流动比率的扭曲和异化。
还是以贵州茅台为例——在盘点贵州茅台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时,我还注意到存货和预收款项这两个账户上数字都不算小:
我为什么会注意这两个账户呢?
因为预收款项是企业对客户的占款,这种负债是一种良性的负债,理论上越多越好。
而企业对预收款项这种负债的偿还,不是靠现金,也不是靠其他什么流动资产,而就是靠企业主业本身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所能提供的服务。
企业主业本身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资产中就体现在“存货”账户中。
讲起来有点抽象,回归到茅台这个具体的例子上就好理解了:客户给茅台这家企业预付的款项是用来购买茅台酒的,茅台这家企业把企业内的存货生产出成品的茅台酒,交给客户就行了。
但存货是按成本法进行的计账,存货转化成产成品后,售价理论上会高于成本。
茅台的毛利率这些年一直维持在90%上下。
这意味着10块钱的存货,转化成产成品后,可以售价100元。
也就是说,存货对预收款项进行“还债”时,不是按成本价偿还的,而是按销售价(出厂价)进行的。
以贵州茅台2019年为例——2019年底,贵州茅台负债表中有137.40亿预收款项,在保持90%毛利率的情况下,茅台只要拿出13.74亿的存货,将之转化为产品,就能全部还清这部分预收款项的负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预收款项会夸大企业真实的流动负债,而高毛利率下,存货又会缩小企业的真实流动资产。
一个使分母变大,一个使分子变小。
整个比率都随之变小。
所以在计算和使用流动比率这个数据时,投资者一定得注意存货和预收款项对数据的扭曲和异化。
第三,流动比率小于2,也不一定是真的不好。
在投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优秀的企业,流动比率会长期低于2——按学术界的标准,这些企业应该是有流动性压力了。
而事实上恰恰相反。
比如著名的格力电器——
从数据上看,格力电器的流动比率长期低于2。
过去五年,甚至无限接近于1。
但格力电器的现实表现,一直在打那些老学究的脸。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跟格力的负债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格力的流动性负债中,金融性负债很少——
所谓的金融性负债,就是指企业从金融机构借的钱。
流动负债中,金融性负债主要指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个账户项目。
格力的流动性负债中,主体部分还是经营性负债——
这里的经营性负债,主要是指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这三个账户。
因为这三个账户,代表着企业对上下游的占款——是负债,但是良性负债,基本上都是无息负债,所以多多益善。
去掉这三部分良性的无息性负债,重新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我称之为“真实的流动比率”——就好看得多了:
所以,看起来格力电器流动比率过低,实际上它一点儿还债的压力也没有。
从格力电器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如果一家企业,流动比率长期维持在低位,但企业还是能长期存在,并且流动负债中主要以经营性负债为主,那么这家企业极有可能具有某种显著的竞争优势。
说的再简单点:流动比率低,也不一定是坏事儿。
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四,流动比率还有一个失效的问题。
上市企业大多数都是集团化经营。
一个母公司下边,会控制若干子公司。
虽然在会计上,我们可以合并它们的报表,实际上各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在法律上都是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
这种情况下,合并报表的流动比率,是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
比如一家上市企业,下边控股两家子公司A、B,A的经营状况良好,资产状态良好,短期偿债能力充足,B的经营状况较差,资产状态不好,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合并报表上看,上市企业的整体流动比率非常合理,但实际上,B公司有可能陷入短期偿债能力不足的困境。
因为A、B都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上市企业是无法调配A公司的资源来解决B公司的问题的。
当然,实行集中管理的上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发生在母公司体内,合并报表的流动比率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比如本文举例的茅台、格力,就是这样的企业。
而实行严格的分权管理的上市企业,则并表子公司各自独立,合并报表的流动比率则丧失参考意义。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美的集团,它下边的空调、小家电、人工智能等业务板块,都是相对独立的。
它的合并报表流动比率就没有什么意义。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失效的数据,可以完全不用计算。
写到这里,忍不住给大家总结、提醒两点:
第一,分析流动比率,一定得学会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结构,一定得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第二,作为投资者,做企业财报分析,最忌按图索骥。
很多朋友,看过腾腾爸的财报科普文章,学会了一些比率分析和计算,就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简单地罗列几个比率数据,然后用其筛选和检测股票。
这种方式不能说完全错,但若没有具体的分析和检索过程,就很容易掉入线性思维的窠臼。
财报分析最重要的不是得出结论,而是探索结论的过程中,要知其然并且还得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能得出更客观、公正、包容的结论。
最后,再给大家聊几句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学界认为,存货需要在经营周期内转化为货币,所以是流动资产中兑现性比较差的资产。
用流动资产减掉这块兑现性差的资产后,余下的就是可以“迅速动用”的资产,故名“速动资产”。
用速动资产比对流动负债,可以反应企业最佳的短期偿债能力。
跟流动比率一样,学界也给了速动比率一个“合理的数据标准”——他们认为,速动比率为1时,就表明企业用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资产的能力充兄。
跟流动比率一样,良性的经营性负债会加大流动负债的规模,加大分母,缩小比率,同时被排除在外的存货,可能是非常优质的“偿债”资产。
所以实际应用中,速动比率的参考意义并不算大。
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对它纠结太多。
我个人几乎从来是不计算和使用速动比率的。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阅读企业财报分析文章时,是经常看到的两个比率数据。
希望通过今天的阅读,以后再见到这样的数据,你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检索,而不用再人云亦云。
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儿。
“爸妈,我想开公司创业。”
“正好,我这边有一家要注销的子公司,转给你了。”
以上只是记者的遐想。
但上述情况却真实发生在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赛集团”)身上。
10月20日,因赛集团更新了IPO申报稿,欲登陆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1135355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初,王明子(王明子系因赛集团实际控制人王建朝、李明的女儿)大学毕业,希望在互联网广告行业尝试自主创业。王明子了解到因赛集团子公司阿拉丁的注销计划后,决定向因赛集团购买该公司股权。2015年6月26日,因赛集团与王明子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将因赛集团所持的阿拉丁100%的股权转让给王明子,转让价格为434.38万元。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讲述完上述插曲,我们来看看因赛集团这次过会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历史沿革不清晰
招股说明书显示,因赛集团成立于2002年9月,由王建朝、李明(截至2017年10月20日,合计持有因赛集团76.77%的股份)出资100万元设立。
▲因赛有限设立时股权结构 图表来源:招股说明书
▲股改后股权结构 图表来源:招股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因赛集团股改时,橙盟投资和因赛投资出现在其股东名单中。
那么,橙盟投资和因赛投资何时入股因赛集团?入股价格多少?
另外,招股说明书显示,因赛集团的控股股东为因赛投资,而因赛投资的股东为王建朝、李明。
为何王建朝、李明要设立一家机构入股因赛集团?
同样困惑的是,记者查询招股说明书发现,因赛集团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历史沿革。
▲图表来源:招股说明书
更令人不解的是,记者查询招股说明书发现,在因赛集团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栏目项中,其2014年-2016年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8万元、2797.56万元、85877469元。
上述资金是谁投资入股因赛集团?为何不披露因赛集团的历史沿革?这当中是否存在隐情?
未备案私募基金突击入股
因赛集团还存在突击入股等现象。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5月31日,旭日投资以4.65元/股的价格入股因赛集团; 2016年9月,科讯创投、汇德投资、星辰鼎力、陈岱君、李英东等以11.95元/股的价格入股因赛集团。
前后相差仅仅5个月,为何入股价格相差2.57倍?
值得注意的是,因赛集团在2017年3月21日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然,科讯创投、汇德投资、星辰鼎力、陈岱君、李英东等属于突击入股。
为何因赛集团在申报前夕引入创投机构和自然人股东?
因赛集团在招股书中称,2016年初,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希望通过引入一批外部投资者,进一步夯实企业的经营资本。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IPO前夕引进创投机构和自然人股东,很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急需补充现金。另外,更多的资金进入企业,可以使企业的估值变高,从而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募集更过的资金。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显示,汇德投资于2016年12月27日在备案私募基金,而其在2016年9月12日入股因赛集团。换言之,汇德投资还未在基金协会备案的情况下已经入股因赛集团。
那么,汇德投资入股因赛集团时,其使用的是自有资金还是募集来的资金入股?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汇德投资使用自有资金入股因赛集团,那么其入股没有问题,但若汇德投资是用募集来的资金入股,那么汇德投资还未在基金协会备案的情况下就开始募集资金,显然汇德投资已构成非法集资。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怪异”
除了上述问题,因赛集团的成长性也不高,且在无存货的情况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却不相同。
招股说明书显示,因赛集团2014年-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21616.8万元、18263.65万元、29867.38万元,其中因赛集团2015年的营业收入较2014年减少3353.15万元,下降幅度15.51%。而其2014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149万元、3437.29万元、3471.23万元,其中2015年净利润增长率较2014年增长9.15%,而2016年较2015年却仅增长了33.94万元,增长幅度只有0.99%,成长性不高。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显示,因赛集团2014年-2016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2.32、3.77、2.8,速动比率分别为2.29、3.67、2.75。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区别在于存货是否剔除。但令人不解的是,招股说明书显示,因赛集团2014年-2016年处于无存货的状态。
资产重组与公司并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资产重组侧重资产关系的变化,而并购则侧重于股权、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对于公司来说,即使公司的控股权发生了变化,只要不发生资产的注入或剥离,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未发生变化,只是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发生变化,发生了控股权的转移。例如,A公司收购了B公司的股权,取得了对B公司的控股地位之后,可能用B公司的股权进行抵押融资,或利用B公司进行担保贷款,而B公司本身并没有重大资产收购或出售行为,那么,对A公司而言,其资产进行了重组,而对B公司而言,仅是更换了股东而已,可以称其被收购了,却与资产重组无关。
但是,资产重组与并购常常是交互发生的,先收购后重组,或先重组,再并购,再重组在资本运作中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重组有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之分:
当企业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当剥离出部分亏损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业务;当企业规模太小、业务较单一,导致风险较大,此时就应当通过收购、兼并适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多种经营,以降低整体风险。
重组的方式
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和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实现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时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和设置。狭义的资产重组仅仅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划分和重组,广义的资产重组还包括企业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与重组、业务机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目前所指的资产重组一般都是指广义的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内部重组是指企业(或资产所有者)将其内部资产案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的重新调整和配置,以期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部分和整体效益,从而为经营者或所有者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一重组过程中,仅是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资产配置发生变化,资产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属于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行为,因此,不与他人产生任何法律关系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外部重组,使企业或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配置优良资产,使现有资产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企业买进或卖出部分资产、或者企业丧失独立主体资格,其实只是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法律主体之间发生转移,因此,此种形式的资产转移的法律实质就是资产买卖。
并购重组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的主角。身处在注册制背景下的资本时代,作为参与并购的资本市场从业者,我们应该如何准备?
并购重组,相伴相生
购是其手段,并才是目的
签署的协议
仅仅是这**长征路上的第一步
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间
信息不对称/文化冲突/人力资源独立
等等,这些都加大了交易的风险
须具备多项技能才能应对其中的重重风险
从标的选择,到初步谈判
再从法律/财务尽调,到估值建模
这里面处处是坑是坎
尽调是看坑,估值是过坎儿
金融从业者都知道
并购尽职调查侧重点和IPO不同
且并购的估值建模是所有业务中最为复杂的
此外
有交易的地方就会涉税
并购重组中税务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这些交易中往往涉及
大额投资,股权,土地,各类建筑物,债权等资产交易及债务重组等
涉税金额之大,税种之多
并非一般投融资业务所能比拟
如何合法有效降低重组并购交易税负
这是企业及投行/财税人士面对的重大挑战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并购重组的实务要点
华尔街学堂邀请了资深讲师
推出《并购重组-入门到精通》专题课
为大家全面解析并购重组操作要点/估值建模/税务处置等核心问题
本次课程超过30个小时的内容
三大模块
25章精品内容
77个深度实务案例剖析
398个业务知识要点的详细梳理
让你快速成为专业并购重组业务实战高手
企业通过并购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缩短生产和研发周期,实现战略调整,进入新的行业和领域,实现产业布*;某种程度上,也能分散行业风险,消除准入壁垒等。
企业进行并购的方式一般分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所谓资产收购,即指收购公司购买目标公司实质经营性资产的交易。而股权收购是指收购公司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的交易。
那么,企业应当选择股权收购还是资产收购?笔者将分上下两篇从二者区别、考量因素、关注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的区别
流动比率分析怎么写?
根据流动资产与流动债务的对比可以分析出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
一般来说; 流动比率2 ,资金流动性好 ;不同行业的流动自查比率是不一样的。流动比率是公司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流动比率的指数能够清楚地说明公司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公司资金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重要因素,一般会维持在200%左右,比率越高的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越能得到放贷人信任。如何分析流动比率变动原因?
流动比率的影响因素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通用的比率,也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流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债务的能力。
从该指标的计算可见:流动比率越高,流动比率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不过,由于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商业零售企业所需的流动资产往往要高于制造企业,流动比率因为前者需要在存货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
另外企业的经营和理财方式也影响流动比率。
比如,采用宽松信用政策、以赊销为主的企业,其所需的流动比率就要高于那些以现金销售为主的企业。
从理论上看,流动比率只要流动比率大于等于1,企业便具有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因为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期间上是基本-致的,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是一年内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资产与负债。
此外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作为重要的短期资金来源,企业短期债务获取的资金一般应用于短期用途,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偿还速度基本上是-致的。
从实际上看,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流动比率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同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的存货等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等情况,流动性较差。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流动比率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企业有较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的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等,资金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获利能力。
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中,流动比率反映的是()
可以到我q284135997空间里一篇日子公司比例很详细
财务报表分型流析的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怎来自么计算
财务用各种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扩展资料: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参考资料来源:
怎么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等于2比较好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等于1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