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调研|博济医*:计划利用AI在临床试验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利用AI技术解决临床阶段影响*物研发效率和成本瓶颈问题 博济医*7月11日调研内容如下: 问题1:请问公司上一年
公司调研|博济医*:计划利用AI在临床试验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利用AI技术解决临床阶段影响*物研发效率和成本瓶颈问题
博济医*7月11日调研内容如下:
问题1:请问公司上一年订单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公司完成区域化商务布*,从仅有广州总部商务中心拓展到全国五大区域6个小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潜在客户的深耕细作;随着公司业务订单的增加,技术支持团队和运营团队逐步引进并且配备到位;中*板块去年开始独立运营并计划大力发展;近几年通过临床试验帮助客户获得证书的项目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问题2:请问近几年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
答:近几年公司毛利率相对来说比较平稳,2022年有所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各业务板块员工数量增加导致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机器设备折旧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问题3:请问目前公司的中*CRO收入的占比是多少?
答:目前公司中*研发服务收入在营收中占比约10%-20%。
问题4:请问公司会因客户方现金流压力的原因导致在手订单无法实施吗?
答:公司主要客户是国内中大型的医*企业,具有稳定业务收入及现金流,具有较强的履约能力。其次,公司以临床试验服务为主,*物研发完成临床前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后,客户推进的意愿会相对较高,因此,因资金问题暂停项目的情况相对较少。
问题5:请问目前市场上有临床试验资质的医院或机构数量多吗?能否满足市场上临床试验的需求?
答:目前国内临床试验机构有1300多家,能够满足临床试验的需求。
问题6:请问公司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董事长是基于什么原因认购?
答:主要还是基于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希望通过本次发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用于公司人才引进和自研项目投入。
问题7:作为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请问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
答:医*研发公司是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通过股权激励、内部的奖励制度及竞争机制,持续培养人才,稳定核心团队。除此以外,公司的企业理念、文化、行业影响力、市场认可度,员工的归属感等都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问题8:请问公司是否考虑未来将自研*物投入市场进行销售从而获得收益?
答:目前公司有40余个处在不同研发阶段的自研项目。公司的研发策略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同时结合我们的CDMO产能情况。
自研项目在获得一定技术成果或临床批件后会对外转让,目前公司有部分权益分成项目,但还未达到获批上市销售阶段,未来公司自研项目在转让时也会考虑保留部分权益,享受后续*品上市销售后带来的收益。
问题9:请问公司有承接国外研究服务的计划吗?
答:目前公司业务以国内客户为主,主要收入均来自境内。公司也希望未来能够承接国内外客户订单、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业务以及接受国外客户的委托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业务,逐步开拓国外市场。
问题10:请问公司今年一季度新增合同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的原因是?
答:公司今年一季度新增合同金额约1.69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主要是部分在谈项目的进度有所放缓。
问题11:请问公司计划如何将AI应用到业务中?
答:公司计划利用人工智能(AI)在临床试验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利用AI技术解决临床阶段影响*物研发效率和成本的瓶颈问题。
问题12:请问公司的临床试验业务在市场地位如何?
答:博济医*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新*研发“一站式”全流程CRO+CDMO服务的公司。临床业务一直是公司最主要也是最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公司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人员团队,也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医院资源等,尤其在抗感染、肝病、消化和肿瘤病的研究领域。
问题13:请问公司未来中*、化*和生物*订单增长情况如何?
答:公司2023年的新增订单仍希望保持约50%的增速,预计中*订单的增速会更快,但化*和生物*仍是占比最大的部分。
博济医学圈,打造最专业的
医院
韩宇萍是哪里的?博济医*副总经理
韩宇萍:女,1973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缓历境外永久居留权,广州中医*大学临床*理系医学硕士。2008年11月散者至今,就职于本公冲哪薯司,曾任公司董事会秘书,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商务发展部总监一职。
第一医*生产什么*?
中成*(含参茸银耳),化学*制剂,抗生素,生化*品,生物制品,第二类精神*品(制剂)、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医疗器械(Ⅲ、Ⅱ类、Ⅰ类,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博济医*市值为什么这么低
没有自己的产品发展。截至到2022年7月13日,创业板老牌CRO博济医*经营多年不到40亿市值,百分之20的主营是针对中医*的CRO研发服务,因为没有自己的产品发展,行业小,自身发展得不到提高,所以市值非常低。广州博济医*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9月29日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廷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品研发。
单月拿到三个*物生产批件,博济医**学研究究竟有何神奇?
“其实也没点啥,都是日常工作。”
上月,博济医**物研究中心(下称*研中心)连续帮助客户拿下MTHT项目、地氯雷他定片、盐酸曲美他嗪片等三款*物的批件。每每谈及这个成绩,*研中心化*研究部总监王栋总是保持着特有的谦逊。
“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现实困难。”谈及项目的研发过程,项目团队成员总是有聊不完的感慨。“就拿MTHT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国外*企委托的进口*一致性评价项目,由于两地人文、注册法规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使得项目在沟通中颇为周折。”
为了能够高效完成与客户的对接,项目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前的准备工作,在资料需求原因、资料内容的具体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阐述和示例,从而确保所有沟通都能准确和高效。
“这就好比两边都做汉堡,国外就是猪肉堡,中国就是肉夹馍。虽然本质都是面饼夹肉,但在具体工艺上却有明显差距。”项目研究团队把客户所有的材料都接收过来,进行翻译、整理,再仔细甄别提取需要的信息,并按照国内注册要求进行资料的撰写与完善。“这就类似于把面粉、生肉等原材料拿过来,自己把汉堡做成了肉夹馍。”
经历了反复沟通、文件翻译、材料撰写后,博济医*最终为客户拿到了这份沉甸甸的批件。
“这个项目背后彰显了博济医*面对客户的耐心与毅力,特别是面对国际客户,这样的品质尤为重要。”博济医*副总经理马仁强表示,“MTHT项目表面上看只是一个仿制*获得了生产批件,但实质上却是博济医**学国际业务的重要一步,它为博济医**学业务的国际化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说起地氯雷他定片,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这个治疗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的网红*是千家万户*箱中的常备。
就是这样一款需求广泛的*品,其生产成本更是关系到广大患者的用*成本。项目研究团队对该项目的研究从处方工艺的考察到包材的筛选,每一步都是把*品的质量和疗效放在第一位。在确保质量和疗效与参比制剂一致的前提下,更进一步钻研探索,寻求进一步降低*品的生产成本,力图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好*,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抱着这份信念,项目研究团队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多项的实验探索和考察,最终在项目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生产成本降低了8%。这样的付出与拼搏,最终也得到了CDE的认可,博济医*为客户顺利拿下该品种的生产批件。
“这个项目集中体现了项目研发团队在科研攻关和创新实践中的良好素养,团队成员不仅对国内外最新技术和文献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同时也善于钻研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团队负责人表示,这种品质的最终成果,就是为客户、为患者降低成本,减轻负担。
此外,治疗心绞痛的盐酸曲美他嗪片也在同期获得了生产批件。
事实上,一个月拿到三份*物批件只是博济医**学研究服务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至今,博济医**学研究化*制剂在研项目达40多个,已完成注册申报的项目达13个,在*学研究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
博济医*拥有一支规模庞大、专业成熟的临床研究队伍,可提供包括医学、项目管理、监查、稽查、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生物样本检测在内的临床试验全流程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博济医*服务的客户超1000家,完成800多项临床试验项目,助力客户获得新*证书60多项、生产批件超过80项。在有丰富的临床试验服务经验,服务项目涵盖临床研究各个领域,在肿瘤、肝病、消化等创新*领域拥有独特的临床服务体系。
博济医*在全国设有40多个临床监查网点,与全国近600个临床试验机构展开合作,并运用ORACLEOC/RDC及CTMS系统,控制临床数据采集的及时性、管理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性。
博济康品牌怎么样?
博济康品牌挺不错的。
博济康打造成立足张江、放眼全球,在基因、核酸、蛋白及细胞等创新*板块具有鲜明发展特色的CRO知名企业,为本土生物创新企业、外资企业及海外客户提供优质临床 CRO服务,助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临床研究和新*研发进程,造福人类生命健康。
保定市博济医*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是来自谁?他以前是做什么的?
这类信息需要到保定市工商管理部门去咨询。
博济医*董事长王廷春:中国创新*研发已坚实起步
过去,我国医*企业因创新*研发技术门槛高、周期长以及回报不确定等原因,多以生产仿制*为主,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与创新、研发能力较为薄弱。近几年,中国医*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有所上升,但与全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医*产业大而不强”等说法屡见不鲜。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市场,但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占比较低,约为18%,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近日,博济医*(300404,SZ)董事长王廷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家*监*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已有200多个创新*申报,虽然大部分都是海归专家在做,但是“可以看到,中国创新*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始的时候都是蹒跚学步,但是国内的创新*研发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自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海关以暂定税率方式对28个税则号的进口*品实施零关税,据估算,这可能意味着将为中国肿瘤患者每年节省约20亿元开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项政策的出台也折射出国内*企在肿瘤*自主研发方面的短板。据统计,中国当前抗肿瘤*市场规模约在1400亿元左右,进口*占约三分之一的份额,且其中不少为特效*品。
王廷春告诉记者,由于在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较高,且部分恶性肿瘤疾病致死率较高,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抗肿瘤*的研发热度是最高的,“从小分子到靶向治疗、抗体*物,到后续的癌症疫苗,这些方向都有涉及。申报十个创新*,其中五六个是抗肿瘤*物,国内这种情况更明显”。
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重”,中国医*行业正在经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王廷春表示,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也会选择研发一些创新*项目,但基本上和海归创业公司处于一个水平,“整体来说,目前国内创新*研发暂时还处于仿创阶段,源头创新比较少。比如欧美企业发现了新的靶点开展到Ⅱ期、Ⅲ期临床研究的时候,中国企业会把该新*的国内权益引进过来开发。开始的时候是模仿的多,但我们相信跟国外创新*研发的差距会一步一步缩小”。
我国是仿制*大国,不少企业依靠仿制*的生产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国家*监**品审评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批准上市的278种国产*中,有239种都是仿制*,占比达86%。与此同时,我国高质量*品市场大多被国外原研*占领,这也造成了部分原研*价格虚高,仿制*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面。
王廷春认为,随着仿制*一致性评价以及*品集中招标制度的推行,国内企业以后想靠仿制*赚钱将越来越难,有数据显示,仿制*一致性评价启动之后,中国*品生产企业减少了几百上千家,特别是一些小的*企,“之前*厂靠仿制*研发就能生存,现在一致性评价的投入是很大的”,有一些销量不好的*品可能会直接放弃进行一致性评价或者直接不再生产。
2018年11月15日,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带量采购”文件《4+7城市*品集中采购文件》在上海市医*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官网发布。有分析称,实现进口替代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初衷,腾出资金有益于新产品导入,促进国内优质仿制*对外资过期专利*实现进口替代,挤出不合理的医疗支出。同时,中标企业在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压缩销售费用。
“之前大家会认为,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之后可以调整价格,跟进口原研*一致。但是现在集中招标后,大的趋势反而是进口*的价格更向国产*靠近了,一些进口*要进入医保目录的话,也会进行价格谈判。”王廷春称,“比如辉瑞在中国卖得很好的一款降压*,之前一盒四十多元,国产仿制*六七元一盒。但在目前的招标机制下,以后辉瑞的这个产品价格可能调整至几元钱一盒而不是我们卖几十元。这也是一个国际趋势,现在欧美的*企也很少靠仿制*就可以赚很多钱的。”
目前,博济医*深耕新*研发CRO行业,主要为制*公司、研发机构提供临床前、临床研究、SMO以及“中美双报”等外包技术服务。近两年来,由于柴胡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多款中*注射液被责令修改产品说明书,市场上掀起了一波对中*注射液安全问题的讨论。
王廷春告诉记者,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早前上市的一些中*注射剂产品可能存在制*工艺、制*标准等较低的问题,但不能一棍子把中*注射剂全部打死。“现在国家*监*准备启动中*注射剂上市再评价,疗效和安全性都应该交给正规的临床试验数据说话。
新*获批!博济医*助力原化*1.5类新*获新*证书和生产批文!
近日,由湘北威尔曼制*申报的原化*1.5类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6:1)获国家*监*批准上市,博济医*为该新*提供临床Ⅲ期CRO服务。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6:1)获得新*证书和生产批文,着实令人振奋。这款新*不仅为中、重度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患者提供了全新的*物选择,同时也彰显了博济医*在新*临床研究领域的卓越实力。”
博济医*相关负责人介绍,博济医*为其提供的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6:1)治疗中、重度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的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在广西、浙江、上海、内蒙古、吉林、湖北、四川等10多家中心同期开展,共计近500名受试者参与。
截至目前,博济医*服务的客户超1000家,完成临床研究服务800余项,助力客户获得新*证书60多项,生产批件超过80项。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6:1)是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Sodium,CPZ)与他唑巴坦钠(tazobactam,TBT)按6:1的比例混合制成的注射用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高度敏感,治疗中、重度呼吸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
博济医*拥有一支规模庞大、专业成熟的临床研究队伍,可提供包括医学、项目管理、监查、稽查、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生物样本检测在内的临床试验全流程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博济医*服务的客户超1000家,完成800多项临床试验项目,助力客户获得新*证书60多项、生产批件超过80项。在有丰富的临床试验服务经验,服务项目涵盖临床研究各个领域,在肿瘤、肝病、消化等创新*领域拥有独特的临床服务体系。
博济医*在全国设有40多个临床监查网点,与全国近600个临床试验机构展开合作,并运用ORACLEOC/RDC及CTMS系统,控制临床数据采集的及时性、管理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