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到底为什么一直跌(欧元危机问题出在哪里?)

admin 2024-01-20 17:48:17 608

摘要:欧元危机问题出在哪里? 欧元危机的本质都是在欧盟 一个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其发行主力的综合实力,而欧盟的综合实力在两个方面存在问题: 1 欧盟整体经济占比的下滑 2战以后,和平

欧元危机问题出在哪里?

欧元危机的本质都是在欧盟

一个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其发行主力的综合实力,而欧盟的综合实力在两个方面存在问题:

1 欧盟整体经济占比的下滑

2战以后,和平的时间已经持续很长了,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占据着大量的人口,通过几代人的教育和学习,在很多领域开始对欧盟产生竞争,这种竞争是和平的竞争,欧盟所能够获取到的超额利润会下降,这和美国是类似的。

2 欧盟内部统一性问题

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的好处是不言而明的,因为现在是一个大国时代,作为一个整体,所能够获得的谈判权限和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在一个团体内部,如何分配利益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永远不会所有人都满意。

而欧盟的联合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貌合神离,有的国家纯粹想要抱大腿,有的国家是想通过欧盟来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但是,欧盟地区语言不统一,民族也不同统一,而且都具有较强的民族特性,又没有绝对强势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欧盟个体在**上是相互独立的,这就使得欧盟内部很容易有分歧。

欧元一直下跌是什么原因?还会再跌吗?

通货膨胀,或者能源短缺等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涨.这种趋势是相对的,跌幅不会过大(要看情况,当年苏联,卢布与美圆的比从1:3一年便跌到了24:1).

20年新低!欧元为何跌跌不休?

作者丨吴斌

编辑丨和佳

图源丨图虫

疲软的欧元“跌跌不休”。

在能源危机等因素冲击下,欧洲经济衰退担忧日益升温,投资者也削减了对欧洲央行加息的押注,欧美货币政策差距扩大。在利空因素拖累下,欧元已跌至20年新低,7月6日徘徊于1.02关口附近。

与此同时,在欧元持续下挫之际,美元指数则触及2002年以来最高。在美元指数构成中,欧元权重为57.6%,日元13.6%,英镑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欧元疲软主要来自欧美经济预期差的走阔,美国是从过热走向衰退,欧洲是从复苏直接进入衰退,会打击欧洲央行加息底气。欧元作为美元指数最大分项,前者大跌必然引发后者大涨。

未来的前景仍不乐观,疲软的欧元将何去何从?

欧元何以“跌跌不休”

需要注意的是,欧元的跌势从去年年中便已形成,欧美经济和货币政策分化令欧元阴跌不止。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曹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欧元与美元走势背离与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分化紧密相关,背后原因则在于近期欧洲经济增长势头的大幅放缓。在乌克兰*势影响下,德国5月出现三十多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法国、西班牙等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综合PMI持续多月下滑,企业面临着进口和生产成本飙升、产品需求疲弱的*面,欧元区经济前景趋于暗淡,衰退预期上升。

仅仅在今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就已大跌约10%。创纪录的通胀加剧了家庭和企业面临的压力,俄乌冲突的连锁反应令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加剧,阻碍了欧洲央行快速加息。

目前货币市场已经将欧洲央行今年加息幅度的押注削减至不到140个基点,远低于三周前的190多个基点,欧洲央行与美联储之间的利率差距扩大。

经济数据方面,7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综合PMI终值从5月的54.8跌至52,创16个月新低。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Williamson评论称:“欧元区商业活动增速急剧恶化,第三季度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Perry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PMI数据将市场主题从通胀担忧转换成衰退忧虑。欧元区很多国家的PMI低于预期,催生衰退就在眼前的恐惧心理。欧元区不仅通胀飙升,同时经济增长也放缓,欧洲央行左右为难。

在芦哲看来,前期刺激经济从复苏到过热的三大动力:宽松货币、财政刺激、经济内生性增长在后续切换为反向抑制的概率急速升温。市场所交易的衰退预期是基于一个时间未知、但发生概率非常高的事实认知。

与此类似的是,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JensEisenschmidt也警告称,由于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减少,且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指标随着高通胀持续下滑,欧元区经济前景急剧转弱。预计欧元区经济将于四季度陷入小幅衰退,整个衰退可能持续两个季度。随后在投资增加的拉动下,到明年第二季度重回增长。

这一系列不利因素正持续拖累欧元表现。Perry对记者表示,欧元/美元2021年5月以来一直走低,下行时间已经超过一年。投资者担心欧洲央行作为不够,不能帮助欧洲经济避开高企的通胀。事实也是如此。从2021年5月开始的一年里,欧元区通胀不断攀升,最近在2022年6月达到8.6%的历史新高。欧洲央行7月加息25个基点的行动太晚,力度可能也不够。

欧元对美元跌破平价可能性加大

对未来而言,欧洲经济和货币政策将成为决定欧元走势的关键。不幸的是,市场对接下来的表现并不乐观。

相对于美国,欧洲陷入滞胀的风险更大。欧盟统计*7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通胀率同比飙升8.6%,超过5月份的8.1%,创下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欧元区能源价格更是飙升41.9%。

欧洲央行前首席经济学家PeterPraet表示,欧洲很可能即将陷入物价飙升和经济疲软的境地。“很多情况交织在一起,欧洲肯定要陷入特别困难的金融和经济形势。欧洲最终陷入滞胀的概率很大,这是可能发生的最糟情况。”

这一点也得到了现任官员的呼应,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hilipLane表示,未来几个月需要保持警惕。“由于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管理好这两种风险:一方面是通胀在更长时间内高于预期的风险;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面临经济放缓的风险,这也将减轻通胀压力。”

而这背后的重要原因便是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拉响了警报。德意志银行认为,欧洲经济体正面临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放缓带来的新一波重大冲击,这可能将通胀推高至比当前创纪录数据还要更高的水平,并将欧洲大陆经济强国德国推入近在咫尺的衰退轨道。

对比来看,美国经济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较小,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步伐也远快于欧洲央行,从2022年初至今,美联储已累计上调利率150个基点,而欧洲央行到7月下旬才将启动第一次加息。曹鸿宇对记者表示,与美联储相比,欧洲央行面临的政策环境更加复杂,除了关注通胀这一核心指标走势,还要考虑加息对内部不同成员的影响及其反应,决策灵活度受限。未来几个月美欧利差将维持较大差距甚至进一步扩大,欧元汇率继续承压。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外汇策略师ValentinMarinov认为,美元继续受益于其作为高收益安全避风港的角色,美国经济也被认为暂时不会卷入能源危机中。这使得美联储能够坚持收紧货币政策,提高了美元的吸引力。

在官方层面,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地缘**和数字货币等技术带来挑战,但美元的主要国际地位并未受到挑战。“无论是用于贸易、投资还是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的国际地位仍然相当强,短期之内不太可能有竞争对手。”

得益于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美元通常被视为良好的避险资产。在市场动荡时期,交易员往往会寻求美元流动性,而抛售风险较高的投资,美元的避险地位继续吸引资金流入。

总体而言,在欧洲经济疲软和欧洲央行鸽派收紧政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预测欧元/美元将跌破平价。期权定价模型显示,目前欧元年底跌至与美元平价的概率约为60%,高于7月4日的46%。

汇丰银行欧洲外汇研究主管DominicBunning分析称,在其他央行以更快速度加息之际,欧洲央行仍坚持自己的立场,在7月份只加息25个基点,要等到9月份再加快紧缩步伐。他预计欧元今年将与美元平价。

Perry也对记者表示,未来欧元/美元可能跌破平价,而上一次跌破1.0000还要追溯到2002年12月。美国的情况和欧元区有些相似,但美联储的境况比欧洲央行好得多。美联储之所以能够快速加息,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表现相对更好,3.6%的失业率也相当强劲。

接下来欧元走势或继续疲软,芦哲展望道,即使欧洲央行接下来开启加息周期,使得欧美政策预期差收窄,也难抵消欧美经济预期差走阔给欧元带来的利空,欧元/美元平价大概率只是时间问题。

本期编辑江佩佩 实习生李凯琳

百万读者都在看

雪糕火烤都不化,网友惊了!钟薛高最新回应:已起诉报案!

失联近半年后,董卿丈夫有新消息!上海百亿富豪及旗下公司被强制执行超7亿

重磅!最新中国公司市值500强来了:前20名大洗牌!44家新公司挺进

为什么欧元暴跌,有些人却在偷笑?

无脑的狗子国们,跟着主子制裁这,制裁那,结果傻眼,都制裁到自己头上。简直是往自己肚子上捅刀子。所有的物资都涨价,可能还会发生粮食危机。国际资本都往主子家里流。主子又卖武器,又忙着数钱,不亦乐乎。

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什么一直在跌

欧元贬值有利于欧洲国家的对外出口,也是提振经济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欧元跌的这么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欧元下跌?

受希腊债务危机冲击,欧元兑各主要货币汇率大幅下挫.本次欧元债务危机,表面上看是欧元区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缺乏节制,财政收入却不断恶化,导致偿债困难,引发国家信用危机,进而引发市场对欧元的信任危机。实际上,暴露的却是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单一货币政策难以调和各方需求的深层次矛盾。债务危机也是区内欠发达国家仅靠财政手段一条腿走路的必然结果。目前欧盟与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甚至有可能加大欧元区内周边国家与核心国家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长此以往,最坏的结果可能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被迫退出欧元区。这将大大削弱欧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欧元,跌到这份上了!我们该警惕什么?

观察者网财经编辑部出品。

继日元兑美元跌跌不休之后,欧元兑美元也迅速下滑,北京时间今天下午,欧元兑美元汇率触碰了1.0000的历史关口,即1欧元=1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本月7日撰文称,“美元一家独大,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风险。”

问:夏老师您好,能否解读一下此轮美元走强背后的原因?

夏广涛:从大背景上来说,现在整个发达经济体的持续高通胀压力非常大,美国更是如此。美联储现在整个货币政策都在快速转向,像削减购买、加息、缩表这些紧缩性政策的预期实施力度都在上升。紧缩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推高美元汇率。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美元指数一直在走强、攀升。对此还有一个理解是:美元指数篮子中的其他主要货币在相对走弱。比如在美元指数中权重比较高的欧元和日元,最近它们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跌,贬值幅度非常大。这其实也有几方面的原因。

美元指数走势,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截图

为什么欧元现在贬值力度非常大?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欧元的高通胀压力一点不亚于美国,甚至高于美国。因为它现在面临地缘**冲突,直接造成能源、油价快速上升,面临粮食安全威胁,生活物资供应比较紧俏,生活成本就会提高。

当然物价提高还包括劳动力的因素。受地缘***势影响,劳动力供应相对不足推高了工资水平——在欧元区的部分国家,劳动力的相对不足一直是个难题,疫情和地缘***势加剧了这一问题。工资支出、商品及能源价格,共同推高欧元区的通胀。

我们预计欧元区的通胀压力还会持续。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整个欧元区的通胀一直在上行,那么欧元的真实购买力就是会下降。相对于美元,它的汇率下降得更快,欧元就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从政策面上来看,欧元区为了保障他们在疫情以来的经济复苏动能,相对而言,其货币紧缩力度、反应的时间和速度是不及美国的。一般而言,当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以后,就会推高该货币的汇率。欧元区的货币紧缩程度弱于美国,就会导致欧元兑美元出现贬值,相对于美元的强势升值,欧元则明显走弱。

日元面临同样的问题,紧缩政策力度弱于美国。

至于第三个原因,我认为很重要:地缘**冲突、能源价格高企,国际**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在上升,这导致全球对于安全资产的需求在上升。

美国目前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安全资产提供方,全球对于美元及其他美元安全资产的旺盛需求会推高美元——因为不确定性增加,那么大家就会希望购买一些更加安全的资产,比如短期国债(国库券),还有其他一些收益比较固定的债券类产品,来实现保值、增值,优化自己的财富管理。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大家通常会认为美元价格和石油价格是负相关的。因为石油是用美元计价的,所以美元走强的时候,石油价格就会下来。等于说:当美元走强,美元购买力上升,那么用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就应该低一点。

但是这一轮,恰恰是美元和石油价格同时上涨。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也很关注这一现象。不过,这里并没有让人特别困惑之处,因为这一轮有更重要的因素在推高石油价格上涨。

影响石油价格的,除了美元这一计价货币的币值,还有石油生产和运输能力、石油的实际供给量、石油的市场需求。整个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力量,才是决定价格中枢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地缘**冲突,石油的有效供给出现严重不足,全球石油市场的供求匹配能力也因制裁等因素而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现在全球对石油需求在上升,出于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上升的原因,大家还会储备石油以保障本国能源安全。

以美元计价的布油价格和美元指数,两者走势大多数时候呈现负相关。

问:日本等国家的媒体,最近关注并热议“美元独大为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这种讨论出于当下何种国际经济、全球市场形势?

夏广涛: 《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在其报道中,提到“美元独大为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我先阐述一下我对这一“风险”的理解——这也是有关美元的一个比较传统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国际经济形势是什么样的呢?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十多年时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在缓慢爬升,但2020年全球又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冲击——这个冲击不只是需求侧冲击,而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冲击,全球供应链也受到了打击,所以现在全球的经济复苏压力、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

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背景下,“美元独大”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不利溢出效应太强了。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首先会服务于它的国内目标,其次它才会照顾所谓的国际目标或者说国际责任。现在美元通胀已经很高了,而且预期还要继续。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一定优先于“控制本国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它会快速地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

但是快速转向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的不利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而言。

它会带来资本外流的压力。因为美元走强了,那么其他货币就会相对贬值。贬值压力过大,货币不值钱了,货币及由之计价的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就会下降,那么资本就会套利,它会往外跑,人们会把更多的钱换到美国去。

这是新兴经济体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比如拉美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向来就是这样:只要美元快速走强,拉美地区就会面临一波危机。

这是比较传统的一个不利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和机制。

同时,当出现本币相对于美元大幅贬值的时候,本国外债的偿还压力也会增大。

由于大部分新兴国家的本国金融市场不发达,本地融资很困难,它会到国际市场上用美元借贷。美元走强,利息负担就会上升,那么偿付一笔债务就需要更多的钱,这就可能面临债务违约——你还不起了。

美元升值,由汇率风险引起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这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

美国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而且前几年伦敦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定价模式LIBOR出现问题之后,美国迅速推出SOFR利率定价模式(SecuredOvernightFinancingRate,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由美国国债抵押品的隔夜回购利率计算得出),成为全球利率定价的重要核心基准之一。美元隔夜拆借利率及三个月期短期融资工具的利率,基本上就决定了整个全球的利率中枢。

这个时候,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利率走强,会推高全球的利率中枢。此时你的资产价格就会下挫。因为利率和资产价格往往是反常变动的,美元走强,你的债券价格就会暴跌,股市也会承压。一旦货币政策快速紧缩,股市泡沫破裂的风险往往就会上升。新兴经济体,包括部分发达经济体,都会面临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二个很重要的风险是:美元走强,导致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被动地跟随性趋紧,这会压制经济复苏进程。因为紧缩货币政策抬高利率中枢,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居民房贷成本上升,压制消费和投资。

美元走强,欧洲、日本这种发达经济体就没有办法了。全球金融一体化之后,美元的利率走高,货币政策紧缩,如果你不跟随性地紧缩,就会面临上述的不利溢出效应的问题。因为利差会放大,你就会出现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债券违约等一系列的压力。

一个国家货币跟随性地趋紧,从宽松走向紧缩,这个时候就会抬高本国的利率中枢,企业的融资成本会上升、居民的还贷(房贷等)压力会上升。这会压制部分耐用品的贷款(比如车贷),从而压制消费和投资……国内经济复苏受到压制,下行压力非常大,也就会压制全球在疫情之下经济艰难复苏的进程。这对实体经济而言,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以上这两点,就是美元独大对世界经济造成的主要风险。因为美元的权重,它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主导性太强了,所以美国一家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全球都面临不利溢出效应和相应的一些压力。

问:“美元独大”会对中国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直接冲击,又有哪些渠道,让“美元独大”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市场的方式,间接地影响中国?

夏广涛:首先,美国的经济基本面与美元的货币地位不匹配。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现在虽然下降了,但是它长期保持在60%左右。美国的GDP才占全世界的24.27%。它GDP的相对规模并不能匹配这样一个美元独大的*面。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是2.88%,但是它跟中国GDP在全球地位、中国贸易体量在全球中的地位严重不匹配。

IMF网站截图

这种不匹配,就会导致在外部账户的收益率,或者说对外净资产的净收益率上,美元享有过度特权(exorbitantprivilege),而中国长期遭受过度损失(exorbitantloss)。“美元独大”对我们最大的困扰一直就在这里。

比如说,大家同样互相持有资产,但是因为美元的强势地位,包括美国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导致我们只能买美元,买美国发行的美元安全性资产。同时,我们对它又是风险负债风险资产,也就是说美国持有中国的资产大多是高风险高收益类型的金融资产或投资项目。

美国投到我们国家的项目,买我们的资产,都是高收益的,比如FDI(外国直接投资)这一类的——其他国家也是这样。为了追求安全性,我们的资产收益率比较低,但是美国投到我们这里的都是高收益的项目和投资标的,那么这样一来,我们规模庞大的对外净资产的实际净收益率就是负的。

这就好比我们借钱给别人花,我们还要付给他利息。

第二个问题是:美元独大,导致在国际官方外汇储备的组合中,大部分央行的储备都是以美元为主的。现在我们也已经看到,在出现地缘**冲突和相应的金融制裁之后,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的国际储备体系是美元独大,它不是一个特别平等的、特别多元化的体系。现在我们持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储备的安全性本身就会受到一些冲击。前段时间,俄乌地缘**冲突发生之后,美欧对俄实施了冻结外汇储备等一些列金融和制裁。

即使抛开冻结或罚没风险不谈,如果美元权重过大的话,那么它的一点点波动就可能就会导致外汇储备缩水——至少是账面缩水。这对外汇安全性也是一种冲击。

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外汇储备遭到冻结。塔斯社截图

第三个问题是:全球系统性风险会上升。

过度依赖于一种货币、过度依赖于几个金融市场,必然会导致风险集聚。这也是一个问题——对美国也不是好事情,这会对美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一种很大的张力。美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很高,但是它不足以支撑全球的金融需求。美元独大,对这种金融风险也会有一个放大的作用。

第四个问题是:“美元独大”和美国的紧缩货币政策,它们会导致其他国家货币的贬值幅度加大。在贸易层面上,这会削弱中国相对于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美元独大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在于,美国紧缩货币政策会带来强烈的不利溢出效应,其他货币的贬值压力相对会加大。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太会顾及,至少不会优先顾及所谓的国际责任和国际目标,它首先要满足的是国内目标。正所谓“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

如果其他国家的时间窗口把握不好,或者说你的经济周期跟美国相反,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美国需要紧缩政策去抑制通胀,但是你的国家现在经济增长非常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你应该宽松,但是你没办法——因为美元是一家独大的,它更强势,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美元霸权,你只能跟着它的货币政策走。

这样的话,你的经济就会进一步下行。

还有一个问题:美元独大,那么我们在全球金融市场配置资产组合时,替代性选择就少,资产依赖度就高。

我们以前做过研究:把我们的资产,从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比如国债类资产,转到美国的权益类资产(如股票等),会怎样?

有人觉得,这可能会提高收益率。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它短期可能有一个改善,但是长期它会回归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你的外部净资产和外部财富的收益率还是很低,还是负的。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为什么?

因为我们资产的依赖度太高,你只是在不同类型的美元资产里边转换,而不是说在美元资产、欧元资产,包括我们自己的人民币资产里面进行一个多元化配置,那么其结果是很难获得一个好的回报率,也很难有效分散投资风险。资产依赖度不摆脱,美元一家独大的情况得不到改善,包括中国在内,我们长期的估值损失是很难得到有效改善的。

你只是从美元债务类资产,或者说安全资产,转换到了美元的高收益风险资产,但是这个只是在短期内,有一些收益的改善。甚至如果你的窗口期把握不好,还有可能恰恰是在风险中做了接盘侠:它的风险资产马上就要泡沫破裂了,这个时候你买进去了,可能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拿着国债。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卓文天语图书为库叔提供25本《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提升认知的33个经济学常识》赠予热心读者。用经济学思维,帮你解答33个人生困惑,让你打开格*,重塑逻辑,提升认知。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8月1号到现在为什么欧元老是下跌?预计什么时候回升?回到什么位置?

美元的强势反弹令欧元短期下跌不少.估计下个星期欧元会进入反弹状态.短期的价钱大概在1.5-1.53左右,注意把握.

2023年欧元会一直跌下去吗

应该会。可以看出2022年第一季度,欧元兑美元跌至1.10的可能性上升到了50%,2022年底前发生的可能性更是达到64%。相比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同期作出的决定,欧洲央行退出的步伐依然缓慢,且仍未改变中期通胀低于目标的判断,全部结束购债和加息仍显遥远。预计欧元将在2022年底前跌至该水平,因为欧洲央行将在美联储转向加息的同时将借贷成本保持在历史低位。

欧元贬值意味着什么?

欧元汇率贬值有利于欧元区的出口贸易。欧元大幅贬值使得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相对升值并导致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加剧,出口欧洲的企业和商品都会遭遇汇率风险。

不过,好在中国有很多对欧出口企业是以美元结算,虽然近来欧元持续贬值,中国对欧洲出口总体上受到的影响也许并没有预想的严重。

文章推荐:

欧元到底为什么一直跌(欧元危机问题出在哪里?

博时精选最新分红通知(当前什么基金最好《开放

物联网可以做什么工作(物联网工程技术就业方向

人民币与老老挝币对人民币汇率(老挝币怎样兑换

茅台股票最少买多少股(有人能告诉我茅台多少钱

中南置地全称叫什么(有人来自知道中南置地管培

美元汇率走势2023年5月(最近三个月美元与欧元对

东方通信b股票行情(东方通信的股票怎么样?)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