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指数基金有哪些(选哪只医*指数基金比较好)

admin 2024-01-20 17:52:06 608

摘要:选哪只医*指数基金比较好 医*b 持有保险证券医*股的基金是哪些 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基金都会把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股作为配置品种,而医*主题基金则重仓医*股,如添富医*保健、易方

选哪只医*指数基金比较好

医*b

持有保险证券医*股的基金是哪些

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基金都会把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股作为配置品种,而医*主题基金则重仓医*股,如添富医*保健、易方达医疗保健、融通医疗保健行业等医*生物主题基金。

中证医*指数基金哪个最好?

中证医*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旨在跟踪中证医*指数的表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中证医*指数基金可供选择,其中哪个最好需要根据投资者的具体需求和风险偏好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

1. 费用:基金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这些费用会对投资者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应该选择费用较低的基金,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收益。

2.历史表现:投资者可以查看基金的历史表现,了解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表现并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

3. 规模:基金的规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规模较大的基金通常有更多的流动性和更好的交易执行能力,但也可能会有更高的管理费用。

4. 投资策略:不同的基金可能有不同的投资策略,例如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投资者应该选择符合自己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的基金。

综上所述,选择中证医*指数基金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基金的历史表现、费用、规模和投资策略等方面,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基金。同时,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基金经理,获取更为详细的建议。

有没有好的医*股可以推荐下啊?跪求高手解答?谢谢

有点打广告了吧,买股票型基金肯定比买股票风险低,如果你没有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买基金更适合你,医*类的基金比较适合你。

行业指数基金——最强医*行业指数基金是哪个?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文 银行螺丝钉

今天又暴跌了~我来打打气~

雪球上有一个帖子统计了“未来能够达到年化9%的品种”,实际上当前的上证50、沪深300、H股、恒生、红利、还有上期消费指数基金,当前买入,耐心持有,达到年化9%是轻轻松松的。

    

以上证为例,今天收盘是2749,年化9%,不计算股息收入,就是5年后达到4300点左右。并不是难事。

不过这不是重点,今天要介绍的是行业指数基金中的重头戏——医*行业指数基金~

第一篇介绍了行业指数的分类

第二篇介绍了什么是好行业、差行业

第三篇介绍了好行业中的必需消费行业

今天轮到好行业中的医*行业了~

医*行业

从涨幅上来看,医*行业过去十几年位列各个一级行业涨幅之首。

它确实也有自己独到之处:需求比必需消费更稳定,容易建立护城河,利润率高。不过相比必需消费,它多了一个风险:政策风险。

很少有国家会出台法律去限制可口可乐、啤酒的销售,但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对医*行业出台大量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医*行业的整体业绩。

以日本为例,日本老龄化严重,表面上看日本医*行业会坐收渔利,但实际上国家老龄化严重,经济疲弱,财税减少,**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越来越多的高龄老百姓看病的费用。最后演变为**用政策去压迫*企,用企业利润补贴百姓。政策风险会干扰医*行业的定价权,从而影响利润率。

所以医*行业是我心中的NO2行业。不过即使加上政策风险,医*行业仍然是数一数二的好行业。

还是以日本为例,1983-2012年,日经指数上涨114%,同期医*指数上涨312%,仍然是是经济危机中具有价值的避险版块;1991年日本经济陷入大萧条,1992-2012年日经指数下跌25.6%,医*指数上涨92%。1992-2012年的20年中有14年医*指数跑赢日经指数。

在美国也是如此,标准普尔医疗保健行业指数自诞生以来表现远远超越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1989年9月11日至2014年7月8日,S&P500医疗保健指数涨幅到达969%,同期S&P500指数涨幅465%,医疗保健行业的涨幅是大盘的一倍多。

   

政策能干扰行业的盈利,但优秀行业本身的特性是无法干扰的。

   

医*行业指数基金

医*行业指数基金种类比上一篇介绍的必需消费行业多,但总体规模上不如必需消费。小规模的基金可能有清盘风险,另外小规模的基金遇到大额申赎也会受到较大干扰,影响追踪指数效果。

场内有8只医*指数基金,场外有6只。刨除掉1亿规模以下的基金,我们可以投资的指数基金场内只有三只,场外有三只。

这6只基金追踪了4个不同的医*行业指数,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的指数有四只:中证医*,全指医*,上证医*,中证医*100。

哪个医*指数最好

这四个指数分别代表什么呢?

中证医*代表中证800(即沪深300+中证500)中的医*行业;

全指医*代表沪深两市全部医*行业;

上证医*代表上证交易所医*行业;

中证医*100指数是个策略指数,从全指医*中挑选市值最大的100家,等权重分配。

   

这四个医*指数哪一个最好呢?

我们来分别比较一下:

(1)中证医*

200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1000点开始,到1月22日是8327点,算上股息是9125点。

(2)全指医*

200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1000点开始,到1月22日是8953点,算上股息是9667点。比中证医*略高。

中证医*和全指医*的差别在于,全指医*还多出了一点市值最小的医*行业股票。但市值最小的那些股票,因为流动性不好,基金也很难配置。所以追踪全指的指数基金,一般是采用抽样的方式而不是全复制的方式追踪。所以全指医*指数基金的表现,会与中证医*指数基金的表现高度雷同。两者可以视为同一类指数基金。

(3)上证医*

一般来说,只包含上证股票的指数,不如沪深两市都包括的指数收益好。这也很好理解,覆盖面更广,意味着有更多的好股票可能被选中。

200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起点1000点,到1月22日收盘为5322点,算上股息是5869点。收益在四只指数中最差。

(4)中证医*100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我介绍过等权重策略(《自带再平衡策略:等权重指数》)。等权重策略大概率比按市值加权的策略更加优秀,等权重指数一般会定期重新再分配权重,这会起到定期再平衡的作用,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缺点就是基金规模做不到太大,因为等权重指数基金的流动性取决于流动性最差的那个成分股。

中证医*100也再次体现了等权重策略的威力:2004年12月31日为基准,1000点起,到2016年1月22日收盘为止是12669点,加上分红,是13631点。11年的时间盈利13.6倍!

所以综合分析一下,

中证医*指数:11年里上涨9.1倍;

全指医*指数:11年里上涨9.6倍;

上证医*指数:12年里上涨5.8倍;

中证医*100指数:11年里上涨13.6倍!

(1)中证医*100指数因为采用了等权重策略,能够获取到基本面以外的超额收益,在11年里获得了13.6倍的收益,显著超过其它行业指数!

追踪中证医*100的国联安医*100指数(000059)是投资医*行业指数基金最好的选择。

(2)追踪全指医*的广发医*(场内159938,场外001180)和追踪中证医*的场内基金159929,也是不错的选择。

医*行业的高低估值

等权重指数不太好找历史数据,中证官网上也木有。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医*行业整体估值较低的时候,中证医*100的整体估值也会较低。因为中证医*100的成分股是医*行业中规模最大的100家企业,所以我们可以在医*行业整体低估的时候开始投资中证医*100。

医*行业的高低估值怎么确定呢?我们可以参考中证医*指数或者全指医*指数。这里以中证医*为例。

下图是2009年以来中证医*指数的PE和PB走势:

从高低估值区域来看,2009年以来,医*全指指数的PE正常估值区间在28-40之间,平均33。即:

  

有约16%的时间里,PE处于低于28倍的低估值区间

有16%的时间里,PE处于高于40倍的高估值区间

其余的68%时间里,PE处于28-40倍的正常估值区间。

市净率PB正常估值区间在3.8-5.5之间,平均4.6。即:

有约16%的时间里,PB处于3.8倍以下的低估值区间

有约16%的时间里,PB处于5.5倍以上的高估值区间

其余68%时间里,PB处于3.8-5.5之间的正常估值。

即我们会在约28倍PE以下,3.8PB以下,考虑投资医*行业。

到26日收盘,中证医*指数的市盈率是33.73,市净率4.23,虽然经历了股灾的暴跌,仍属于正常估值区间,想要投资还要等一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同样是好行业,可能有的行业已经接近低估,有的还处于正常估值。我们掌握的标的越多,也就能等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总结

医*行业也是需求稳定的现金牛行业之一。在医*行业指数中,中证医*100因为采取了等权重策略,可以获取基本面以外的超额收益,在11年里获取了13.6倍的投资收益,是所有追踪医*行业的指数中最好的。追踪中证医*100的国联安医*100指数(000059)是投资医*行业的好选择。

不过医*行业整体估值距离低估还有一段距离,短时间里还是观望为主。

关于如何定投,以及投资指数基金的策略,可以参考我的电子书《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已经看完书的朋友欢迎去评论下哦~^_^

关于电子书的介绍和下载可以戳这里:

雪球:http://xueqiu.com/3746414875/61771253

亚马逊:http://dwz.cn/2m0OU8

百度:http://yuedu.baidu.com/ebook/494498ad6edb6f1afe001f30

多看:http://www.duokan.com/book/101329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1900503225.html

京东:http://e.jd.com/30213451.html(可以用京豆买哦~)~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商业基金有哪些?

有以下:

1、广发中证全指医*卫生ETF159938。

2、华安中证细分医*ETF512120。

3、华宝兴业医*生物混合240020。

4、华夏医*ETF510660。

5、嘉实中证医*卫生ETF512610。

6、景顺长城中证医*卫生ETF512230。

7、男方医*保健灵活配置混合000452。

8、南方中证500医*卫生指数ETF。

9、汇添富医*保健混合A470006。

10、国联安中证医*100指数000059。

医*指数基金,选哪一个?

还蛮开心的,我们周日定投盘的基金都是以今天收盘净值成交的,今天A股下跌,说明我们买的更低点了。

 

今天要介绍医*行业的主题基金或者指数基金。我们先大概了解下行业指数基金/行业主题基金本身的风格和特点。

 

一、行业指数基金/行业主题基金的一些特点

 

1、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个股

 

投资宽基指数基金是赌国运,投行业指数基金是看好产业发展,投个股是看好这个企业。

 

宽基指数的成分股筛选分布在各个行业,只要国家经济继续发展,长期来看指数就是向上走的,所以我们的定投陪伴盘都是基本都是宽基指数,周期性不强,风险相对比较小。

 

而行业指数基金集中投资某个行业,集中度提升,风险也增大。

 

但是行业指数的价值就在于,有时候整个市场发展不太好,但是某个行业确走出好的行情。把握住了节奏也能获取比宽基指数更好的收益。

 

有时候行业集体遇到了危机事件,可能也是我们投资的好时期,比如白酒行业遭遇塑化剂时间,市场对行业集中看空,如果这个时间不会对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反而可能是投资的好时机。

 

个股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更大,但可能的收益比行业指数更大。一个涨停就10%

 

就波动、风险来看:宽基指数二、医*行业是个投资的好行业

 

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投资的。

 

有的行业在走向衰败,整体收益率不会很高,比如现在的钢铁行业相较于它最风光2005年而言;

 有的行业的赚钱能力就是比较弱,不适合长期投资;

有的行业周期性非常明显,弹性很大,比如我们说的证券行业,在周期底部需要非常多的耐心。

 

但医*行业是一个优秀的行业,丸子之前取了中证编制的行业指数,统计了13年的指数涨幅情况。

涨得最好的事消费,其次是医*,消费指数13年平均年化收益能达到20%,医*指数13年平均年化收益达到19.4%。

为什么医*行业这么棒棒呢?

需求很稳定,丸子不吃甜食可以忍着、憋着,但感冒生病了,必须要吃*。

企业容易形成护城河,规避了无效损耗竞争。

三、有哪些医*指数呢?

在中证指数官网搜医*类指数,一共有近40个医*行业指数。行业指数的编制有一些小小的套路的,介绍主要的几个医*行业指数。

1、上证系行业指数(000037)

上海证券所所有的股票根据行业分类来编制行业指数,上证系的医*指数是上证医*。共48个成分股

2、中证800系行业指数(000841)

中证指数公司从中证800(沪深300+中证500)的成分股中挑选出医*股票组成医*800行业指数。一共66个成分股。

3、沪深300系行业指数(000931)

中证指数公司从沪深300的成分股中挑选出医*股票组成医*300行业指数,共22个成分股。

4、全指系行业指数(000991)

全市场所有的医*公司组成医*指数,成分股包含所有上市的医*股,就是全指医*指数。共218个成分股。

4、一个策略指数:中证医*100(000978)

中证医* 100 指数从沪深 A 股中选取日均总市值较高的 100 只医*主题公

司股票组成样本股,每年的6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它是一个等权指数,昨天我们介绍了,长期看等权指数大概率比宽基指数收益要好一些的,那这一只等权医*指数有没有长期比其他指数跑得好呢?

当然还有500医*指数(从中证500的成分股里挑选医*行业)、1000医*、180医*……我们就看这几个代表性的指数的收益情况。

四、哪一只指数跑得最好?

5个指数都是从2004年12月31日作为起点,1000点开始,到2018年4月2日,医*100跑的最好,收盘价14368点。指数13年实现了14倍的收益,很棒棒。

800医*、300医*差不多,大概13年实现了11倍,也比较厉害。

上证医*13年跑了7倍多,在几个指数里表现最差。

目前跟踪医*100的基金有这几只:国联安医*100指数(000059)、天弘中证医*100指数A(001550),天弘这只还有一个C份额,代码是001551。

五、辣么,医*指数基金目前是否值得投入?

医*100指数(000978)历史市盈率数据

从2011年以来,在2012年1月的熊市阶段,指数的市盈率达到较低点,23倍左右,4月2日市盈率大概是35.6倍。

按照这个市盈率看,如果目前投入,做好估值损失50%的准备。

有些指数,周期性强,我们会在估值很低的区域买入,等待估值回归,转去估值回归和业绩增长的钱。有的指数,因为周期性不强,指数内生增长很好,估值不会特别低点,买这类企业就是赚企业盈利增长的钱。医*类指数属于后者。

买还是不买呢?评论里发表下你的看法吧。丸子明天晚上再说自己的投资策略。

医*ETF(159929)好吗?

  上证医*卫生ETF指数基金(510660)今年涨幅22.65%,汇添富中证医*卫生ETF指数基金(159929)今年涨幅22.87%,两者不分伯仲。

当下基金有比较好的投资方向吗,医*,消费是不是高点了?

谢邀。本人已实际情况谈下个人看法:

医*消费科技绝对是今年的主流方向,其实几乎差不多年年都是这三大板块。就目前来看,医*消费确实处于高位,但从未来回望当前,你会发现,当初的买入点只是半山腰。

A: 由于疫情原因,酒店餐厅倒闭的倒闭,伴随消费场景的锐减,消费行业直接面对疾风,相关基金特别是白酒类低迷颓废了近3个月,直到5月末才真正有起色。

B: 与之相反的也是医*基,直接站在了风口。马云说过,当风来了,猪都可以飞起来。近半年涨幅达50%-70%。在车上的妥妥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

我手头三支医疗鸡,直接为我创收40%的收益!附上近年来的收益。

C: 再来说下科技,因为疫情,科技全面回调,高达25%-30%。其中手头的诺安由于判断失误,直接导致日定投取得的收益直接被掏空,并直接亏损。好在坚持下来,目前也盈利了。

原本想接盘银河战舰,结果越买越跌。不过坚决不做韭菜,坚持到今天,亏损的基金已经全部脱坑,略有盈余。

综上所述,我个人的操作是,医*跟消费逢跌2到3个点,手动买入是不错的选择。我坚决看涨到年底,因为疫情还在海外发酵,疫苗一天不出,上涨空间就继续有。消费是必需品,随着线下餐饮门店的重新开放,人不可能不吃饭喝酒,消费类基金必然有一波反弹上涨的行情。科技的话可以择时止盈,当然啦,现在为时还早,科技才刚站稳脚跟,持鸡待涨!

更新一波收益吧,截止20200719。

值得收藏!这是一份最全的医*QDII指数基金名单

不写鸡汤文,不蹭热点,做有温度、有深度的分享者。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投基联盟

来源:雪球

大家也都看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或者是港股,医*行业都在联袂一同上涨,从底部上来的反弹幅度都是非常可观的,是近期全球股市为数不多的亮点。 

从10月份以来,美股市场上的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反弹了13%,恒生医疗保健的反弹幅度超过了15%,同期中证医疗指数的最大涨幅也超过了10%,而像细分的医疗器械和创新*的反弹还要更大,最大幅度更是接近20%。

实际上,医*板块之所以会如此大幅度的反弹,主要还是因为前期跌多了。比如说,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从最高点以来的跌幅超过了30%,而且下跌的时间也在一年以上了。

相对而言,港股和A股的医*板块跌幅还要更大。其中,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跌幅超过了60%,指数都已经腰斩了,很多个股的跌幅都在百分之七八十。中证医疗的跌幅虽然要小一点,但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跌幅也是超过了40%多。

当然,港股和A股医*板块的上涨,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就是预期政策的边际改善,主要是集采没有以前那么狠了,而且还出台了针对医疗器械采购的贷款支持政策,这是推动近期医*板上涨的关键原因,因此医疗器械和创新*的涨幅要大于医*板块。

一定程度上来说,由于受地域和信息获取难以程度的影响,大家对于国内的医*基金相对更为熟悉,但是对于投资美股和港股的QDII医*基金,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基金公司宣传的也比较少。

因此,对投资美股和港股的QDII医*基金做一期梳理。

标普全球医疗指数

标普全球医疗指数有点特别,选股范围非常的广,而是从全球市场去筛选最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保健个股,除了美股之外,还包括瑞士、日本、英国等国家,当然美股市场上的医*股占比最高,毕竟美国的医*行业是最为发达的。

在行业的分布上,标普全球医疗指数囊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覆盖了制*、生命科技业、医疗设备制造及医疗服务等企业,非常的全面。

另外,从成分股的特性来看,主要是一些相对成熟的医*企业,这些公司的在各自的领域非常成功的,而且都是全球化布*的那种,因此公司的业绩和利润都是比较稳定,市值也是比较大,100到500亿美元这个区间的公司数量最多,不过市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所占的权重占到了60%以上。

目前,只有一只基金跟踪这只指数,就是广发基金在2013年底发行的广发全球医疗保健,但是规模好像不是很大,只有2.75亿元。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

从名字上面也可看出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选股范围较窄,筛选的是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生物科技及制*公司。

目前指数的成份股的数量有368只,也主要是那些业绩相对稳定的医*公司,市值大、业绩稳定是主要的特征,这一点和标普全球医*指数比较类似。不过,在成分股里面,也有一些是偏向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有着更高的成长性。

目前,跟踪这只指数的基金有两只,其中汇添富发行的美股生物科技ETF,这是场内ETF,管理费要更低一些,一年只有0.5%。另外是成立于2015年的广发纳斯达克生物科技基金,这是场外基金,成立时间久一点,不过管理费更高一点。

标普500医疗指数

标普500医疗指数的选股范围也比较窄,是从标普500当中筛选医疗保健相关的股票,采用的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方式。

从成分股来看,筛选出来的大多是业务相对成熟的医*公司,业绩比较稳定,市值也比较大,弹性和成长性相对较弱。在权重分布上,个股的分布是比较分散的,单只个股的权重不会超过2%。

目前,跟踪这只指数的基金只有一只,就是在2016年成立的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是一只迷你基金,规模只有0.45亿元,非常的小,而且好像也没有怎么宣传推广。

标普生物科技精选指数

相对于前面几只指数而言,标普生物技术精选比较的特别,这只指数筛选的是美股市场上与生物科技相关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做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而且很多都是业务不够稳定,没什么收入的,主要是靠融资维持运营。

因为公司业务不怎么成熟,业绩也不怎么稳定,所以大部分公司的市值都不怎么大,而且是属于高波动的那类公司,弹性比较大。不过,在权重的分布上,每只个股的占比都不高,权重都在2%以下,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风险。

目前,跟踪这只指数的基金只有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这是一只LOF基金,既可以在场内交易,也可以在场外申购,但是由于外汇额度不够,目前是处于限制大额申购状态中,因此场内经常会出现溢价的情形。

介绍完了美股QDII医*基金,我们再来介绍投资港股的医*基金。今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医*公司在港股上市,尤其是18A政策以来,国内的很多还未盈利的创新*企业在港股上市了。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相关的医*类指数也增加了,也有很多基金公司发行了相关的指数基金。

恒生医疗保健

从时间来看,恒生医疗保健发布于2015年,时间相对较早,筛选的是恒生综合指数当中医疗保健相关的个股,选股范围更为广泛,也能更为全面。

从特性来看,虽然有很多个股是没有盈利的,但是大部分个股的业务已经比较稳定了,有些已经是有几百亿营收的大公司,而且前十大成分股中,主要是像石*集团、*明生物、中国生物制*、金斯瑞生物科技、国*控股这种大公司。因此,相对而言,恒生医疗保健的波动会相对较小一些。

目前跟踪恒生医疗保健的就只有博时恒生医疗ETF,成立于2021年3月,规模增长非常的快,已经有64亿了,场内的流动性也非常的好,而且份额还在快速的增长当中。如果行情起来的话,会轻松到百亿规模。

港股通医*指数

与恒生医疗保健全市场选股不同的是,港股通医*指数的选股范围要更窄,是从港股通中筛选成分股的,重要是选择医*相关的个股。

相对来说,在港股通医*指数的成分股中,既有业绩相对稳定的企业,也有很多处于亏损中的生物科技企业,数量上是属于平分秋色的。

不过,在权重的分布上,更加倾向于生物科技个股,比如权重最高的个股是百济神州,权重占比超过了12%,因此港股通医*指数的波动会更大,弹性也会更足,上涨的时候也会比恒生医疗保健要大的多。

目前跟踪港股通医*指数的基金比较多,目前共有4只基金,其中鹏华的香港医*ETF是成立时间最早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只。另外,就是易方达发行的港股通医*ETF也值得关注,费率是最便宜的,基本就是最低的费率。

港股创新*指数

中证香港创新*指数是从全市场选股的,不过选取的是主营业务涉及创新*研发的上市公司,主题和特性要更为聚焦和鲜明。

因此,从成分股名单来看,基本都是医*类公司,而且有一大半公司都是生物科技公司,而且很多都还没有真正的盈利,处于亏损当中,市值其实也不是很多,大多都是在100亿一下的,而且这些公司的占比比较高,所以指数的波动也是比较大的。

在今年7月,广发基金发行了港股创新*ETF,最新的规模在1.5个亿左右,场内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好的,成交比较活跃。

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

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也是从全市场选股的,覆盖的行业要更为全面一些,包括*品、生物技术、医疗保健设备、*品及生物科技4个细分子行业,可以看成是综合性的医*指数,只是权重会有更大的侧重,更偏向于生物科技类的公司。

从成分股来看,除了有业务成熟、盈利稳定的生物医*公司外,还包括了很多根据港交所18A规则上市的未有收入的初创期公司,它们主要是集中在生物创新*领域,科创属性更强,股价的弹性是比较大的。

目前跟踪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的基金共有3只,其中华夏的恒生医*ETF是成立时间最长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而且也是最活跃,日均成交额在1.5亿左右。

以上就是对投资港股和美股医*基金的梳理。

整体来看的话,虽然最近医*板块反弹的幅度比较大,但是因为持续调整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仍然还是在底部区域的,估值也还在很便宜的阶段。

相信大家应该也看到,就是以低估值投资策略著称的邱栋荣,三季度也开始大量的买入医*个股了,他是那种性价比没到位不会买的,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当前医*的投资性价比很高了。 

对于目前的医*行业来看,个人认为基本可以看成是2018年的翻版吧,现在还是值得继续投资的,未来市场好起来的话,还是会有很不错的收益的。

低位布好*,牛市有收获!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

雪球基金是获证监会核准的持牌基金销售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资服务。

文章推荐:

医药股指数基金有哪些(选哪只医*指数基金比较好

卓翼科技股票预测走势(卓翼科技是深圳概念为什

2021年茅台股价多少(贵州茅台股价最高多少?)

基金从业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入口(基金从业人员考

001410基金十大持仓(买基金应该注意点儿什么呢

天通金怎么开户(全球外汇跟单社区往事(上):

民营银行存款利率哪家最高(私营银行哪个利息高

斯里兰卡和非洲近吗(斯里兰卡毛里求斯离得远吗

相关常识